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课时跟踪练31人与环境_第1页
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课时跟踪练31人与环境_第2页
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课时跟踪练31人与环境_第3页
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课时跟踪练31人与环境_第4页
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课时跟踪练31人与环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跟踪练31一、选择题1.(2022·浙江卷)垃圾分类是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基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有害垃圾填埋处理可消除环境污染B.厨余垃圾加工后可作为鱼类养殖的饵料C.生活垃圾发酵能产生清洁可再生能源D.禽畜粪便作为花卉肥料有利于物质的良性循环解析: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废旧电池、过期药物等,此类垃圾若进入土壤或水体中,其中的重金属离子等物质会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逐级积累,还会污染环境,A项错误;厨余垃圾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经加工后可作为鱼类养殖的饵料,B项正确;微生物通过分解作用可将垃圾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或沼气,此过程可再生能源,C项正确;分解者可以将禽畜粪便分解为无机物,作为花卉肥料,而释放的CO2可向非生物环境归还碳元素,有利于物质的良性循环,D项正确。答案:A2.(2022·广东茂名二模)藏羚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也是青藏高原特有的濒危物种。近年来藏羚种群数量逐渐增加,濒危程度连降两级,在2016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由“濒危”降至“近危”。下图是西藏藏羚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人为影响可能是藏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B.藏羚种群数量整体表现出先降低再升高的规律C.种群的分布和数量变化不能直观反映种群的现状D.提高出生率是增加藏羚种群数量的重要途径解析:滥捕乱猎导致西藏的藏羚群数量减少,人为影响可能是藏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A项正确;据图可知,藏羚种群数量整体表现出先降低再升高的规律,B项正确;种群的分布和数量变化能直观反映种群生活的现状,C项错误;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包括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提高出生率是增加藏羚种群数量的重要途径,D项正确。答案:C3.(2022·山东泰安模拟)披碱草是禾本科植物,具有抗寒、耐旱、耐碱、抗风沙等特性,通常是高寒草地的优势种,披碱草营养枝条较多,饲用价值中等偏上,分蘖期时,各种家畜均喜采食,抽穗期至始花期收割调制的青干草,家畜亦喜食。披碱草不仅是重要的固沙草本植物和牧草种质资源,还可为麦类作物的遗传改良提供优异基因资源。自1958年开始,河北、新疆、内蒙古、青海等省区的牧场实验站和草原实验站先后进行了栽培驯化工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披碱草可以作为牧草种质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直接价值的一种体现B.披碱草是一类适用于青藏高原地区人工草地建植及天然牧草地改良的草种C.披碱草具有根系发达的特点,其固沙及涵养水分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披碱草具有多种适应高寒环境的特性,其优势种地位不会随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解析:披碱草可作为牧草种质资源是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A项正确;披碱草具有抗寒、耐旱、耐碱、抗风沙等特性,是一类适用于青藏高原地区人工草地建植及天然牧草地改良的草种,B项正确;披碱草具有固沙及涵养水分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项正确;披碱草具有多种适应高寒环境的特性,其优势种地位可能会随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D项错误。答案:D4.(2022·广东韶关高三综合测试)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的轻度污染后,通过自我调节和净化作用,一段时间后能够消除污染,在消除污染的早期阶段,将依次发生下列变化()①藻类大量繁殖②需氧型细菌大量繁殖③水中溶解氧含量降低④NHeq\o\al(+,4)等无机盐离子浓度增加A.①③②④ B.②③④①C.②④③① D.④①②③解析:河流受到有机物轻度污染后,需氧型细菌大量繁殖,需氧型细菌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导致水中溶解氧含量降低,产生了大量无机物,NHeq\o\al(+,4)等无机盐离子浓度增加,藻类利用河流中的无机物大量繁殖,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故以此发生的变化是②③④①,B正确。答案:B5.(2022·广东汕头金山中学测试)研究表明,长期大量施用铵态氮肥,会引发一系列的土壤环境问题。如一些植物的根系在吸收无机盐时,吸收的NHeq\o\al(+,4)多于吸收的阴离子,为维持体内的电荷平衡,植物会通过根系释放H+到土壤中,土壤pH下降,导致土壤酸化。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酸化土壤中,无机盐多以离子形式存在,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B.农作物吸收的含氮物质可用于合成蛋白质、叶绿素、磷脂等物质C.农田中农副产品被大量输出,因此需要长期施加氮肥D.在减少铵态氮肥施用的同时,合理的轮作可能对土壤酸化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解析:在酸化土壤,影响植物根细胞的代谢活动,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A项错误;蛋白质、叶绿素、磷脂是含氮物质,故农作物吸收的含氮物质可用于合成蛋白质、叶绿素、磷脂等物质,B项正确;为了保持农田生态系统稳定,农田中农副产品被大量输出,需要长期向农田施加氮肥,C项正确;在减少铵态氮肥施用的同时,合理的轮作可能对土壤酸化有一定的改善作用,D项正确。答案:A6.(2022·湖北模拟预测)“稻田养鱼”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养殖模式。该模式利用稻田水面养鱼,既可获得鱼产品,又可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排泄粪肥,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鱼吃杂草,杂草同化能量中的10%~20%进入鱼体内B.稻田养鱼使水稻从土壤中更多地吸收鱼粪中的有机质C.该养殖模式提高了农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D.稻田中鱼的数量增长受食物和生存空间等因素的限制解析:10%~20%的能量传递效率是指两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比值,不是个体之间同化能量的比值,A项错误;植物不能从土壤中吸收有机质,只能吸收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的无机盐等,B项错误;该养殖模式增加了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加了生物多样性,提高了农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了恢复力稳定性,C项错误;种群数量受食物和生存空间等因素的限制,D项正确。答案:D7.(2022·广东高三联考)白鲟、白鳍豚、长江鲥鱼等长江特有鱼类已宣布功能性灭绝(数量非常少,自然情况下难以维持繁殖)。为保护和恢复长江生物多样性,农业农村部宣布从2020年1月1日0时起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下列有关长江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A.禁渔可显著改善长江濒危动物的生存环境,使其数量呈“J”形增长B.实施该计划后长江水域将发生群落的次生演替,长江物种多样性可得以提高C.该措施可充分体现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D.白鳍豚的绝迹会造成重要基因资源的流失,其潜在价值也随之消失解析:禁渔可显著改善长江中濒危动物的生存环境,但由于环境资源是有限的,故濒危动物数量长期呈“S”形曲线增长,A项错误;由于具有原始的植被条件等,对长江实施禁渔计划后,长江水域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长江物种多样性得以提高,B项正确;根据题意分析,为了保护长江生态,实施了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属于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C项正确;大量的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它们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白鳍豚的绝迹会造成重要基因资源的流失,其潜在价值也随之消失,D项正确。答案:A二、非选择题8.(2022·广东惠州三模)大亚湾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位于大亚湾中心区,淡澳河入海口处,为咸淡水交汇的河口湿地,这里保存有一片茂盛的红树林群落(如图1)。(1)红树植物具有特殊的适应海水高盐环境的特征。从进化的角度看,这些适应环境的特征的形成是长期__________的结果。惠州诗人用“抗风消浪兼淤土,固岸延潮且护堤。”来赞美红树林,诗句中体现的是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2)图1中,红树林群落中的物种从低潮线到陆地具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区域差异分布体现了群落具有____________结构。藻类→招潮蟹→夜鹭→黑耳鸢是该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如果这片湿地长期受到有机汞的污染,在这条食物链中,体内有机汞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2是该生态系统中营养级之间的能量流动示意图,请从图2中选用合适的字母、运算符号组成代数式表示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因人口压力、经济发展等原因,红树林在过去几十年遭到严重破坏,世界各地采取一系列措施对红树林进行恢复。在恢复红树林物种多样性方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回答2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红树植物具有特殊的适应海水高盐环境的特征。从进化的角度看,这些适应环境的特征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诗人用“抗风消浪兼淤土,固岸延潮且护堤”来赞美红树林,诗句中体现的是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即间接价值。(2)红树林群落中的物种从低潮线到陆地具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区域差异分布体现了群落具有水平结构。由于富集作用,有机汞随着食物链的延长逐渐积累,故在食物链藻类→招潮蟹→夜鹭→黑耳鸢中,有机汞含量最高的是黑耳鸢。(3)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等于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占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百分比,故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eq\f(D1,A1+B1+C1+D1)或eq\f(A2+B2+C2+D2,A1+B1+C1+D1)。(4)要恢复红树林物种多样性,可引入合适的红树品种尤其是本地物种;引入红树品种不能太单一;引入物种期间注意避免引入外来入侵物种;要有相应的害虫监控机制等。答案:(1)自然选择间接价值(2)水平黑耳鸢(或第四营养级,或三级消费者)有机汞随着食物链的延长逐渐积累(3)eq\f(D1,A1+B1+C1+D1)eq\b\lc\(\rc\)(\a\vs4\al\co1(或\f(A2+B2+C2+D2,A1+B1+C1+D1)))(4)引入合适的红树品种尤其是本地物种;引入红树品种不能太单一;引入物种期间注意避免引入外来入侵物种;要有相应的害虫监控机制;等等。9.(2022·安徽淮北二模)曾经是“黑灰煤城”的淮北市,如今华丽转身为“生态美城”,淮北市约300平方公里的主城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建立人工湿地公园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下图是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代表湿地生态系统的三种组成成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丙所代表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_,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工湿地公园初建成时,水中主要有绿藻等浮游植物和黑藻等沉水植物,一段时间后,出现了轮虫等浮游动物,可控制绿藻等浮游植物的繁殖,该人工湿地公园________(填“抵抗力”或“恢复力”)稳定性增强,该群落发生了________演替。(3)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改善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的功能,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4)据图分析流经该人工湿地的总能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若含有重金属的工业废水进入该系统,从食物链角度分析,可能产生什么负面影响?解析:(1)从双箭头处可判断乙是生产者,丙取食乙,丙为消费者,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促进物质循环,有利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2)根据题意可知,一段时间后,湿地公园物种丰富度增加,抵抗力稳定性增强,湿地公园的演替为次生演替。(3)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改善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的功能,为生态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4)城市污水中有机物所含的化学能被分解者利用,流经该生态系统,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也流经该生态系统。(5)由于重金属无法降解,易发生二次污染,同时,重金属被植物吸收后进入食物链,对人体造成危害。答案:(1)消费者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具有重要作用(2)抵抗力次生(3)间接(4)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城市污水中有机物所含的化学能(5)重金属进入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重金属无法降解,易发生二次污染10.(2022·广东深圳二模)研究表明土壤是生物圈的巨大碳库,储碳(主要指有机碳)量是植被的2~3倍多,是大气的2倍多。在人工造林前,研究人员需对区域不同植被的土壤碳库进行相关研究,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并回答:(1)浅层土壤中的碳主要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有机物,维持土壤碳库与大气CO2库平衡主要依靠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_。(2)从缓解温室效应的角度考虑,适合选择图中____________进行人工造林。在实际进行人工造林时往往是不同树种结合,考虑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2点)。(3)有研究表明阔叶林的凋落物归还量大于柳杉林,形成上图结果可能与凋落物的分解有关,请设计实验进行验证,简要写出实验过程,并写出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实验材料:洗净干燥的阔叶林表层凋落物与柳杉林表层凋落物、网纱袋、无植被空地、烘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浅层土壤中的碳主要来自于群落中的各种生物提供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主要以植物残枝败叶、动植物遗体与动物的排遗物的形式进入土壤中,维持土壤碳库与大气CO2库平衡主要依靠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生产者和分解者,前者完成了二氧化碳进入生物群落的过程,后者主要将生物群落中的植物残枝败叶、动植物遗体与动物的排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给非生物环境,实现物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