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观察访谈社会测量_第1页
第二讲观察访谈社会测量_第2页
第二讲观察访谈社会测量_第3页
第二讲观察访谈社会测量_第4页
第二讲观察访谈社会测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观察法访谈法社会测量法Q分类技术12观察法什么是观察法?有哪些观察方式?观察法在心理学中的应用——阅读材料(P137-160)3什么是观察法?1定义:

观察法是在自然情景或人为设置的场景中对观察对象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和记录,然后对所做记录进行分析,发现心理活动和发展规律的方法。2适用情况(1)对研究对象无法进行控制;

(2)在控制条件下,可能影响某种行为的出现;(3)由于社会道德的需求,不能对某种现象进行控制。如暴力行为对PTSD影响。

观察法可以扩展感性认识,启发整体思维,导致新的发现4观察法的主要优缺点1优点:①可以观察到被试在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表现,获得的结果比较真实。②可以在当时实地观察到行为的发生发展,能够把握当时的全面情况、特殊的气氛和情境。③获得即时瞬间信息,具有一定的生态效度52局限:①研究者处于被动的地位,往往难以观察到研究所需要的行为,搜集资料较费时。②观察所获得的结果只能说明“是什么”,而不能解释“为什么”。③受观察时间、观察对象、和感官限制:如对“青少年犯罪”问题④不适应于过大样本(例外:美国36城市亲社会行为观察)因此,由观察法所发现的问题,往往需用借助调查法、实验法后续研究,才能得到解决。观察之前需要做较充分准备。6什么可以被观察?现象例子人的行为或行动

儿童的动作;消费购物行为言语行为

在机场中排队旅客的交谈办公室中职员的谈话空间性的关系或距离

会客时主人与客人的距离短暂的事物

母亲离开后,婴儿多久会哭实体目标

办公室员工纸张再使用率为多少言语或用图形的记录

备忘录的内容表现的行为

面部的表情、声音的语调、或者其他身体语言

观察法:行为样本VS事件样本

行为样本A一般观察者不能获得所有行为的记录,必须选取代表性的行为样本,如攻击行为、利他行为。B观察的推论程度(外部效度)取决于行为样本的抽样C行为样本的选取一般是基于时间或基于情境的。78时间取样

指专门观察和记录在特定的时间内所发生的特定的行为的方法。即,在一个确定的较短的时间阶段里,选择一定的行为事件进行观察和记录,这种观察法可以随机选择时间,也可以选择可能发生典型行为或事件相对集中的时间。如现在就观察各位上课时的注意力分散情况,在三个小时时间里,多少人在注意力集中,多少人在做听讲状,但没有在听,多少人在忙自己的事,多少人在睡觉。研究者系统地或随机地选择进行观察的时间间隔。时间间隔或者是系统的,或者是随机的。研究常常同时采用系统时间抽样和随机抽样适用于:频繁发生、观察内容可操作化的、事件较短的外显行为。常用事件取样弥补其不足。9帕顿于1932——1933年发表的“儿童游戏的研究”,是采用时间取样观察法最著名的早期成果之一。帕顿用8个月时间观察了2岁至5岁的儿童在游戏中的表现,根据参与的情况将游戏分为6种,即无所事事、旁观、个体、平行、联系、合作游戏,并确定各类游戏的操作意义。10类型操

作定义无所事事儿童没有做游戏,只是碰巧观望暂时引起他们兴趣的事情,如没有可注视的就玩弄自己的身体,或走来走去,爬上爬下,东张西望。旁观儿童基本上观看其他儿童的游戏,有时凑上来与正在做游戏的儿童说话,提问题,出主意,但自己并没有直接参加游戏。个体儿童独自一人游戏,只专注于自己的活动,根本不注意别人在干什么。平行儿童能在同一处玩,但各自玩各自的游戏,既不影响他人,也不受他人影响,互不干涉。联系儿童在一起玩同样的或类似的游戏,相互追随,但没有组织与分工,每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合作儿童为某种目的组织在一起进行游戏,有领导、有组织、有分工,每个儿童承担一定角色任务,并且相互帮助。情境取样情境抽样是指在不同地点、不同环境和条件下研究行为情境抽样会提高研究的外部效度例子:Lafrance和Mayo调查不同种族目光接触的差异时采用了情境抽样,他们在大学生餐厅、快餐店门口、医院、饭店和机场观察成堆成年人的目光接触。1112事件取样观察者从对事件的观察,在自然状态下,等待所要观察的事件中的行为,然后记录这一事件的全貌,包括事件中行为发生的背景、发生的原因、行为的变化、行为的终止与结果等。与时间取样观察法不同,事件取样观察法不存在遵守时间问题,着重于行为的特点、性质。戴维对学前儿童的争吵行为事件的研究分析。

他于1931年10月19日至1932年2月18日对保育学校2——5岁的40名幼儿在游戏中自发发生的争吵事件进行了观察,他在事前设计了观察记录表,主要记录六种内容:(1)争吵持续时间(2)争吵背景(起因)(3)参与者的角色(争吵爆发者,主要侵犯者,报复、反抗、被动接受等)(4)争执特殊语言、动作(5)结果(被迫让步、自愿让步、和解、旁观儿童干预解决)(6)后果(高高兴兴、愤恨、不满)。共花了58.75小时,观察记录了200个案例。13观察的分类1结构观察和非结构观察(控制程度)2自然观察和设计(实验)观察3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4事件观察和范畴观察:

观察人在整个事件中的过程,还是有选择地观察某些行为5参与观察、非参与观察、或自然观察(是否介入)参与观察是观察者成为被观察者团体中的一员,观察和记录该团体或该团体某一成员的行为,非参与观察则为研究者未介入被观察者的团体之中所进行的观察自然观察的主要应用举例A习性学:动物在自然生态环境中的行为特征印刻现象(洛仑兹)B新生儿测验刺激追随和习惯化现象C临床观察、特定案例观察D青少年的社会行为1415例:男女攻击行为的差异Hartup(1974)用自然观察法研究了明州儿童看护中心学龄前儿童的攻击行为的频率和类型。他区分了敌意攻击和器物攻击。观察发现男童攻击行为总体上多于女童,但攻击类型没有明显差异。研究的伦理考虑往往使研究者只能就发生的结果进行观察:如亲子隔离、创伤、暴力…自然观察中的问题A反应性如果被观察者知道自己在被观察,其行为可能会发生变化,即所谓“反应性”。常见的反应性如:修饰行为、排斥行为、退缩行为…B观察者偏见选择性忽视C自然观察中的追踪一种长期、系统、全面地观察研究对象发展过程的方法,目的在于获得对象发展变化过程的材料,以便研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常用在特殊个案研究上。16干预观察大多数观察研究采用干预观察方式干预观察的方式:参与性观察、结构化观察、现场实验。什么情况下使用干预观察?A通过系统地改变刺激条件研究个体的反应限度B控制——观察行为变化C设置场景,模拟现实中不易观察的行为D比较不同条件下行为的差异17参与性观察参与观察-非参与观察(伪装/非伪装观察)

观察目的是为了让被观察的标的不晓得自己正在被观察。参与性观察法使得观察者得以在通常不对科学观察开放的情境中进行观察。就是观察者参与到观察对象的活动之中,通过与观察对象共同进行的活动从内部进行观察。观察者成了被观察者所接纳的成员。云南有个母系氏族地区——泸沽湖,云南省民族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每年定期去当地考查研究,与当地人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象走亲戚一样,完全融入到当地人的生活之中。采用参与性观察有时更能获真实信息18例:参与性观察A严景耀的犯罪学观察B

Rosenhan(1973)使用伪装参与观察法调查精神病院的诊断和住院治疗.根据观察研究的结果质疑了精神病诊断和住院治疗的问题.(P85)(P86-专栏)注(1)参与者应避免过度卷入,导致伪装角色现实化(2)观察者尽量避免对观察对象的影响(P87)1920

现场实验(实验观察)(参考书P252—)实验观察实验(设计)观察法是指观察者在一个已经设计好的并接近自然的环境中观察被调查对象的行为和举止。所设置的场景越接近自然,被观察者的行为就越接近真实。

更多的控制、干预、人为设计例:陌生人情境测验

例:美国36城市行为观察

1994年,Levinne等人对全美不同地域的36个城市的助人行为进行了调查,研究方法借助于实验观察。观察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6种行为:掉笔,腿受伤,帮助盲人过马路等亲社会行为。

2009年心理所一项研究:内隐与外显态度和对残疾人的帮助2122例:感觉剥夺——实验室观察

人被剥夺视觉、听觉及触觉后会怎样?英国37岁的喜剧明星被关在完全黑暗、绝对安静的屋子里48小时,他是什么感觉?

例:迟延满足

具体是:

实验者发给4岁被试儿童每人一颗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给吃两颗。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则耐住性子、闭上眼睛或头枕双臂做睡觉状,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语或唱歌来转移注意消磨时光以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获得了更丰厚的报酬。研究人员又进行了跟踪观察,发现那些获得两颗软糖的孩子,上中学时就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自信心和独立自主精神;而那些经不住软糖诱惑得一块糖的孩子则往往屈服于压力而逃避挑战。在后来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中,也证明那些有耐心等待吃两块糖果的孩子,事业上更易成功。

2324例:暴力行为的习得(观察学习视频)

在实验中,让儿童们目睹一位榜样殴打一个塑料玩偶。儿童们在那里观看录像,一位榜样攻击性的殴打一个玩偶,“榜样用棒槌敲他的头部,把它朝下猛摔,坐在它上面,反复地打它的鼻子,把它抛到空中,用球击打它……”。看完录像后,儿童们被放在一间有好玩的玩具的房间里,但他们不能动玩具。记忆过程开始了,因此,儿童们变得愤怒和沮丧。然后,把这些儿童领到一间放着和录像中同样玩具的房间。动机状态产生了。研究发现88%的儿童模仿攻击行为。八个月后,40%的儿童重演玩偶实验中观察到的暴力行为。例:吉布森的视崖25守恒——实验室观察陌生情境测验——实验观察八步骤

Ainsworth实验观察者,家长,儿童

观察者 家長是安全基地

陌生人进入 陌生人焦虑家长离开

分离焦虑家长回来陌生人离开

重聚行为家长离开

分离焦虑陌生人进入 被陌生人安抚的能力家长回来

重聚行为2829依恋类型母婴分离和团聚时婴儿的情感行为反应安全型依恋母亲在时独立玩和探索;母亲离开时感到难过,想要挽留;母亲不在时不太安心;母亲返回时,热情欢迎母亲,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很快得到安慰,然后继续玩和探索;母亲在时对陌生人随和大方。不安全型依恋—回避型母亲离开时很少哭闹;母亲不在时很少表现出焦虑(仪器显示婴儿有焦虑);母亲回来时表现冷漠,忽略或者回避,母亲抱时会有明显不看或不紧贴母亲的现象;对陌生人表现友善,但也会表现出对母亲一样的忽视或回避。不安全型依恋—抵抗型母亲离开时非常痛苦、极度反抗;母亲回来时非常生气,有时会打母亲,很久才能安静;对陌生人相当戒备。不安全型依恋—紊乱型母亲离开时表相当慌乱和不知所措;母亲不在时非常压抑;母亲回来时对是否接近母亲表现矛盾,可能哭叫,可能跑开,可能一边张开双手让母亲抱又一边后退。如何对观察数据进行分析1数据简化(p97)观察所得数据可根据需要简化概括研究者依据特定的标准(如对行为分类)对行为进行编码,将叙述性记录量化可使用描述性统计(平均数等)对数据进行概括2观察行为编码例:Hartup(1974)对儿童攻击行为的编码,使用了9种分类,使得攻击信息概括简洁。30观察者信度

观察者信度是指不同的独立的观察者针对同一观察所作记录的一致性程度提高观察者信度:明确界定要观察和记录的事件和行为;量化可操作;统一培训;差异性反馈;协商机制观察者间信度——一致性明确地界定与示例信度测量——一致性百分比(两个观察者一致的次数/总观察次数)*100相关系数31观察中的偏差与问题(P101)被观察者的影响A反应性:如果个体知道他们正在被观察并改变行为(反应性),这样的行为将丧失代表性B观察者可能会根据研究情景中的需要,有意无意引导被观察者的行为C伦理问题D需要特征:“他希望观察到什么呢”E被观察者的生理反应观察者的偏差期望效应:当观察者知道研究结果的假设或以前研究的结果时,就会产生期望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期望效应可能源于经验和期待.32如何避免观察者的偏差A严格而统一的培训B观察者与分析者适当分开,设置“盲观察者”或“双盲设计”如:Laflanao等中目光接触的观察者不知道研究目的是种族差异。C自动化和电子装置的使用3334筹划一个观察计划?确定观察的类型和特征参与者vs.旁观者焦点集中vs.焦点广泛研究期短vs.研究期长说明目的vs.不说明或给于错误信息35观察前准备些什么?明确观察对象、观察事件做好观察记录表观察的时间、地点发展一套速记的方法准备好观察纪录存贮的方法设备的准备(录音录像设备)对进行观察作好准备

(包括心理、身体、知识、思想等)受过足够的训练(才能有足够的信度与效度)有条件,最好两人以上36视频——儿童行为1猜猜这是观察儿童的什么行为?2班杜拉实验视频或

3.电击惩罚37思考并讨论在你的研究中,如何应用观察法?如何进行观察?最好使用什么样的观察方式?观察的时候应注意什么问题?家庭、职场、社会行为、现象….38访谈法访谈法访谈法及其特点访谈法的类型访谈程序及其技巧39什么是访谈法是运用有目的、有计划、有方向的口头交谈方式,向被调查者了解个人情况社会事实的方法。其本质表现在三个方面:

(1)目的性、计划性和方向性(2)现场的口头交谈为主要形式(3)运作过程同时是一个直接的人际交往与人际沟通过程。40访谈与日常谈话的区别41访谈法的优点1.获得更深入的信息

2简单易行,灵活而富有弹性

3反应率较高,适应性强

4充分尊重被访者

5.调查内容机动性大,可随时扩展和深入

6.访谈者能对过程能有效控制

(1)有效地控制访谈环境,排除他人干扰,杜绝他人代替;(2)访谈员能有意识控制双方沟通过程,视情况选择问什么间题,怎样问问题,按什么顺序问问题等,从而使资料的搜集能按研究的期望进行;(3)访谈员还能事先控制各种错误的产生。42可能存在的局限

*匿名性差;*受访谈员及双向关系的影响较大;*访谈过程易受环境的烦扰;*标准化程度较低;(结构-非结构)*资料记录整理难度大;*对访谈员的要求较高43访谈员带来的消极影响①个人印象失败:指访谈员不能给调查对象以良好印象,从而取得调查对象的信任与合作(与访谈对象有关);②交际失败:指访谈员不能恰当地运用人际交往技术积极地影响调查对象,控制访问过程;③询问误差:指访谈员在询问时出现措词、方式和内容上的变动、省略或失误,导致被访者的误解;④查究错误:指访谈员在交谈中作出一些有偏见的、不适当的或与调查主题无关的、不必要的追询查问,偏离访谈的方向;44访谈员带来的消极影响⑤引导误差:指访谈员丧失中立立场,有意无意地引导被访者作出某种特定回答,使调查失去客观性;⑥理解错误:指访谈员未能正确理解被访者的回答;⑦记录错误:指访谈员在记录资料时出现笔误和遗漏;⑧对象偏见误差:指访谈员在与被访者交往过程中,因受对方外表和言行影响而产生对被访者的某种偏见;⑨有意欺骗:指有时因具体访谈难度大,访谈员个人又缺乏高度责任心,就会出现有意弄虚作假的情形。45访谈的类型46结构式访谈*定义:结构式访谈又称标准化访谈,在技术上是访谈法和问卷法的结合。*特点:依据事先设计好的问卷或访问提纲进行访谈,尽量避免个人的自由发挥;在访谈方式、访谈内容和记录方式上都按统一规定办。在访谈资料的记录方面,结构式访谈同样有严格的标准化要求*优点:

相对客观,便于比较,易于实施,技术要求低*局限性:

首先是调查内容受到限制,不能及时扩展和深化;其次是访谈过程缺乏灵活性;最后是调查容量有限。47结构式访谈(补充)结构式访谈中,访谈员使用的工具有结构式问卷、带卡片的调查表和标准化的访谈员手册。结构式问卷是包括了问题和答案选择的调查工具。带卡片的调查表是列有问题和记录答案空白的调查表和列有答案选择的卡片,一般是一个问题的全部答案选择列在一张卡片上,有多少问题就有多少卡片。访谈员手册包括了如何与被访者接触,如何介绍自己和调查课题,如何对问题作出解释等内容。48无结构式访谈(1)定义:

无结构式访谈就是非标准化的访谈,即不严格要求问题统一、提问方式统一和答案记录统一的访谈方法。按照自由度的不同,无结构式访谈可分为半结构式的和完全无结构式的。49无结构式访谈(2)半结构式访谈主要特点:①有一个事先设定的包含了调查内容范围、提问方向和若干主要问题的调查提纲;②除了少数主要问题事先设定外,其他问题均不事先确定,而是要求在自由交谈中,边谈边形成问题;③除了少数问题可作事先的封闭式答案选择外,大部分问题都是开放性的,并且允许被访者有超出预想范围的回答;④提问方式上具有充分的机动性、灵活性,问题可随时增减。(3)完全无结构式的访谈特点:

是事先不规定任何要问的问题,也不规定调查范围,而仅仅确定一个主题或题目,使访谈者和被访者都可充分自由地、不受限制地交谈的方法。50无结构式访谈的优缺点最大优点是它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机动灵活地面对各种情况,最大限度地发挥访谈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访谈能广泛深入地进行,并能随时随地对新问题、新线案进行追问。主要局限是它要求较高的访谈技术,因此对访谈员有很高要求;访谈过程更费时费力;并且调查资料较难标准化,不易作定量的分析。可以结合质化研究或内容分析法51个人访谈与集体访谈个人访谈的优缺点优点:有机会可以了解受访者的反应可以探索更复杂的问题适合冗长问卷的调查完成整份问卷的机率较高可以让受访者产生视觉刺激且觉得有人在倾听高度参与与现场感

缺点:成本,时间受访者的匿名性较低标准的询问措辞不容易接近受访者52个人访谈与集体访谈(2)集体访谈发的优缺点

优点:了解情况快,工作效率高;有利于把调查与研究结合起来,把认识问题与探素解决问题的办法结合起来;简便易行,可适用于各种调查对象(文盲),有利于与被调查者交流思想和感情,有利于对访谈过程进行指导和控制等等。

缺点:无法完全排除被调查者之间的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有些问题不宜于在会议上调查;占用被调查者的时间较多;往往受时间的限制,很难作深人、细致地交谈;调查约结论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调查者素质的影响等等。53远程访谈:电话/网络访谈优点:

速度快成本较低避免面对面的接触可再打一次电话可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缺点:

受访者可以随时结束访问有些受访者可能不相信访员的身份访问长度会受限有些目标母体并不能藉由远程来联络不能展示样本54访谈的程序及技巧访谈的程序及技巧访谈的准备进入访谈控制访谈访谈记录访谈结束对访谈员的指导和监督55访谈的准备准备好必要的调查提纲或其他调查工具。选择好访谈对象并作好必要了解。计划好访谈的时间、地点和场合。访谈员的选择和训练。其他访谈工具的准备。56合格访谈员的基本条件具有适当的性格气质具有良好的学识能力具有较强的交际能力有很高的职业道德水准访谈员的选择特殊条件一般条件57进入访谈1、怎样进入访谈现场。

在实地访谈之前,首先应与调查对象所在地的有关管理部门取得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与合作。进入现场前最好先与被访对象“约定"访问的时间和地点。2、怎样和被访者建立接触。

会面的首要目的是使被访者能接受访问者个人。会面的第二个目的是争取“入户"。会面的第三个目的,是要使被访对象同意接受你的访问调查。3、怎样形成较好的访谈气氛。

先做一些预备性交谈,再进入正式的访谈。58控制访谈控制访谈的技巧提问的技巧追问的技巧引导的技巧控制自我的表情对无回答现象的处理客观中立原则59

提问的技巧访谈中的提问,遵循先易后难原则。结构式访谈中,按顺序宣读提纲中的问题。提问时口齿清楚、语速适中、语气中立。在无结构式访谈中,提问措词和问题顺序是灵活的。主要根据被访对象的个人特点和当时语境,由访谈员自行处理。无结构式访谈的大都是开放性问题,在提问之后应等待一段时间,不要急着催促对方回答。(酝酿)注意观察:

(1)提问时,注意观察被访者的表情,从中判断他是否真正理解了问题。(2)在倾听对方回答时,也应尽量注意观察,借以判断对方是认真地作回答,还是随意地作答;是讲真话,还是有所隐瞒或欺骗。(3)通过提问时的观察,还可判断出被访者的心情态度是否已感到庆烦或感到劳累以便及时地调整访谈节奏。60

追问的技巧:追问是对第一次或前面提问的补充或进一步提问。追问的具体方式有:

①直接追问,即重述原先问题或直接点明被访者没有回答到的方面并要求补充。②延续追问,即接着被访者的回答提出的要求其作进一步说明或回答的问句措词。③迂回追间,即通过询问其他相关联问题最后回到最初未获完整回答的问题上去。④补充追问,即只追问那些还不清楚的部分或问题。⑤系统追问,即在发现需要进一步深入了解的事件后,按时间、地点、人物、经过、原因等方面逐项追问。⑥反感追同,主要通过揭示被访者回答中的矛盾,激起其为自己辩护,从中挖掘出真实的答案。61引导的技巧访谈中的引导对访谈气氛的引导离题太远时的引导转换话题时的引导访谈中断后的引导打破冷场的技巧对集体讨论的控制和引导62对自我表情的控制:访谈员对自己表情的控制有双重作用:

首先是为了保持适当的访谈气氛

其次是为了不影响被访者的情绪和观点。因此访谈员在倾听被访者的回答时:

*应尽可能避免作出肯定或否定某种回答的表情,*

而尽力作出中立的但又鼓励对方谈下去的表情。

*作出对对方很有兴趣,注意力集中于对方*谦虚诚恳的表情。*访谈员应尽量防止流露出不感兴趣、厌倦、嘲笑、盛气凌人等等消极表情。63

对无回答现象的处理:

(1)在访谈中遇到“不清楚、不了解、不知道”等无回答情形时,应作追问以弄清无回答的原因。

(2)如发现不是真的无回答时,应努力引导对方作出真实的回答。如果一开始就作简单的无回答记录,就可能放过许多有用的资料。

(3)虚假的无回答现象,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首先是利害关系,怕谈了以后影响自己利益;

*其次是记忆问题,感到记忆不清,干脆回答说不知道;

*再次是怕麻烦心理,觉得难以表达自己的看法,以不知道作搪塞;

*最后是对某个问题的内容或措词有抵触情绪,从而不愿意回答。只有搞清了无回答的真正原因,访谈员才有可能挖掘出真实的回答。64

客观中立原则:

整个访谈过程中运用的控制技术都只能为保证得到客观、真实、全面的调查资料服务,而决不能用来影响被访者,使其按访谈员个人的某种意图作答。访谈员还必须注意控制技术在无意中带来的影响,并努力消除这些影响。总之,访谈员的存在不应当影响被访者对问题的理解和回答,访谈员只能是问题和回答之间的中性媒介。这一客观中立原则,是整个访谈过程的控制中最基本原则。

65访谈记录记录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准确记录。特别是对开放型问题的回答,访谈员应努力确切地记下回答的原意。不要企图去总结、概括或分解被访者的回答内容,以免改变或消除其中的信息,尽可能照原有含义作记录。当访谈员感到有自己的理解时,可在记录纸页边写下自己的想法以及这样想的理由。对结构式访谈来说,记录要容易得多,而且通常都在访谈当场完成。为了保证记录的可靠,可在访谈结束时将记录念给被访者听,以检查是否有错记之处。在无结构式访谈中,记录工作难度很大。是否需要当场记录,往往因人而异。从提高访谈的效率着眼,借助现代化工具,在无结构访谈的当时不作笔录仅作录音,在访谈结束后再作事后笔录整理是可取的。但这要额外耗费访谈员的工作时间。除了记录调查资料外,访谈员有时还须记下自己在访谈中产生的感受和思考,因为这对以后的研究分析将会十分有用。

66结束访谈基本原则:收束自如,适可而止礼貌谦恭,谢意真诚总结评价,查疑补漏(全部或阶段)观点确认,意义重申适时预约,适当酬劳访谈中的保密与保护

关于保密的基本原则:

法律原则伦理原则道德原则伤害意图与警告原则

塔拉索夫案件

必须有某种特别关系的存在;必须有合理的证据对威胁有预见性;必须有可预见的行为受害者68思考并讨论访谈往往是正式研究的前期准备。请根据你自己的研究兴趣,你应该如何设计自己的访谈和访谈提纲?如:(1)访谈对象(2)访谈时间地点(3)关键:访谈内容提纲的确定(4)访谈内容的提取、编码和分析社会测量法什么是社会测量法?社会测量法的基本类型社会测量法的设计与施测如何评价社会测量法?什么是社会测量法?社会测量法是定量地揭示团体内的社会结构模式—及人际相互作用的模式及其各成员在该团体内的人际关系状况的一种研究方法。心理学家莫雷诺(Moreno)1934年提出基本原理:认为所有群体都存在相互作用的非正式组织,他们以不同的特征或情感为纽带建立联系。团体内各成员之间按不同标准选择(积极的或消极的标准)反映其心理上关系的远近与性质(如接纳与拒绝,贬斥与赞赏等)。一个人在积极标准上被群体内其他成员的选择越多,说明其在该群体内社会接纳水平越高;反之,一个人在消极标准上被群体内其他成员的选择越多,说明其在该群体内社会排斥水平越高社会测量法一经提出,收到广泛重视。什么是社会测量法?社会测量法的特点:①社会测量法涉及社会性的变量:社会关系,人际知觉等②社会测量容易引起被测人较强的兴趣与动机;③形式直观,应用广泛;④测量结果特别适合小团体研究,在研究团体效率和凝聚力方面等具有很强的应用性。

广泛应用社会测量法一经问世,便受到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的广泛重视。无需太多的时间与财力,且可用指数、图表、矩阵等直观的形式反映团体的士气与效率、个人的社会地位、人际吸引与排斥、偏见等较抽象的概念。社会测量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了解整个团体的人际交往状况、结构,了解团体中每一成员的人际交往状况及其在团体中的地位,结合其他方法研究团体结构、成员社交地位的成因及改善途径等社会测量的基本类型1提名法提名法是社会测量法中最主要、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基本程序:

让被试根据某种标准(如共同从事某种活动)从同伴团体中选出若干成员。比如,研究者以“喜欢”或“不喜欢”为标准,让被试说出团体中他最喜欢或最不喜欢的若干成员,然后对研究结果进行一定的统计处理,并作出解释。有时,研究者还要询问选择这些成员的原因,以便做进一步分析。考虑到被试的年龄和文化程度等因素,提名法还可采用:照片法提名法还可以分加权计分和非加权计分;单项计分和综合计分如:列举你最要好三个朋友依次列举你最好的三个朋友

1提名法

同伴提名法典型运用于如青少年和幼儿同伴交往。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①了解幼儿同伴群体的整体人际交往状况、结构;②了解幼儿同伴群体中每一个幼儿的人际关系状况及其在同伴群体中的地位;③根据提名结果将幼儿划分为不同的社交类型(受欢迎型、被拒绝型、被忽视型、一般型、矛盾型等),并结合其他方法研究各类儿童所具有的特征。1提名法提名法的实施通常可采取个人施测和团体施测两种方式。个人施测时一般采用谈话法,以口头方式向幼儿提出问题,让他们口头作答,并记录他们回答的内容。团体施测时多采用纸笔方法,即将问题、要求等写在问卷纸上,被试阅读后用笔将自己的回答写下来。对青少年以上的被试来讲,可采用团体施测的方式进行。但对幼儿来讲,由于基本不识字,不会写字,阅读理解能力低,自制力差,只能采取个别、口头施测的方式。在个别施测时,一般是研究者与被试单独在一地方,由研究者提出问题(如,“你最愿意和班上哪三个小朋友玩”等),然后让被试回答。但当被试年龄较小时,被试的提名可能受其记忆的影响,也就是说,可能是因为记不起该成员的名字,而不是不喜欢他。为了消除这一无关因素的影响,可采用以下两种变式:一是照片提名法。一是现场提名法。采用提名法时,为保证客观性,要注意提问的语气语调、表情要自然;要保证被试能能理解指导语,用简单、明了、易懂的语言向被试说明2猜人测验猜人测验提名法的一种变式,这种测验是让被试根据对某种心理或行为的品质、特征的描述,找出团体中最符合这些描述的人来。选择的人数不限,有些描述特征如果找不到适合的人,可以不选。题目形式如下:在你们班______总是很幽默。______总显得忧心仲仲。______是你们班里最聪明的人。这种方法可应用于创造性、个别差异、社会性等的评估。由于经常应用于班级情景,因此也称为班级戏剧。有研究者在一项儿童冲突研究中运用了此方法,让儿童猜测班级中具有各种个性、行为特征的同学是谁,作为访谈法、量表法的辅助工具,结果一致性程度很高。但它易暴露研究的意图,由于是用间接的方法测量个人的态度,结果不易量化3社会距离量表社会距离量表最初用于测定人们对不同社会属性(如民族、宗教信仰、经济状况,人种等等)的人的态度差异,后来被社会心理学用于测量团体中成员间相互关系(远近、亲疏等)。实际上,这是一个态度评定量表,具体的评分点数应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实际情况确定。

在有些文献上也称为同伴等级评定量表量表形式(见书279)4关系分析法关系分析法一般用于研究社会知觉,即对他人对自己评价的知觉。采用自我评价的形式,估计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或选择。题目如:

你认为对方(如张三)会怎样评级你?你在你同事眼里,是个什么样的人?该方法与社会距离测量法结合使用,可以分析客观的与主观的人际关系状况。社会测量法的设计与施测设计

社会测量的标准,是指被试作出选择的依据。它通常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如“你最愿意与谁一起学习?”“请按待人热情的程度对以下同学排序”。确定社会测量的标准,一般应考虑三方面问题:①标准的性质:标准可以分成强标准和弱标准;可以用积极方式也可以用消极方式提出;按取向不同,可分为心理取向标准(涉及心理团体,用于研究人际亲疏的状况,如“你最愿意向谁倾诉你的心事?”)和工作取向标准(涉及社会团体,用于研究成员在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社会团体中的地位及所扮演的角色,如“你最愿意与谁一起起学习?”)。需注意标准内容易被理解;标准尽可能具体且能操作。②使用的标准数目,一般每次测量使用一个标准,也可使用3个以内标准。③准许被试按每条标准选择对象的数目。(一般1-5个)社会测量法的设计与施测施测

一般分为个别施测或团体施测。在施测时,首先要详细说明指导语,指出研究的目的,但不要说明某些对结果准确性有影响的真正的目的,以防产生主试效应,以便被试认真作答。其次还要确定被试选择的范围、选择答案的数量、如何标记不同答案等,以使被试的选择符合要求;然后,说明答案都不公开,让被试放心作答。最后再正式施测。如果被试还有不明确的地方或存在疑虑,主试应该反复解释、说明,使被试能积极、认真地配合测验。社会测量结果的整理与分析1矩阵分析

把参加测试的人员及其选择整理在一个n×n(n等于团体人数)的方形矩阵表中。例,某研究要求一个五人团体进行社会测量,问:“你愿意与小组内谁一起从事为期两个月的新项目工作?请选择两人。”这一测量取得下列结果。(成员)J①②③④

⑤①②③

④⑤0100

11000

10001

10100

11100

0

合计230

1

4矩阵分析:分析时考虑两方面的结果:一是选择的性质(单向选择、双向选择还是无选择);二是选择的数目(合计数)。上述结果中,①、②之间为双向选择(记作①②);③、④为单向选择(③→④);⑤被其他所有成员所选,而③无人选,完全不为人接受。这种分析法主要适合于小团体。当团体增大时,很难从数目差异中纵观整个人际关系,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测量图更有效果。社会网络分析技术(socialnetworkanalysis)2图解分析

图解分析,又称为“指向图分析”,或图示法,是用图形方法直观地呈现与分析被试选择的结果。绘出的这种图形被称之为社会图。15243成员⑤处于选择中心;①、②、⑤相互选择,很可能是团体内的非正式组织。团体人数一般应少于20人。3指数分析指数分析,是用数字指标表示团体的结构和性质及个人在团体内的社会地位等的分析方法。指数分析得出的结果客观且更为明了。指数种类有很多,下面介绍两种:式中,n为团体成员人数;∑为被选数目之和。社会测量法的应用发展心理学:同伴关系与接纳、社会化等社会心理学:社会知觉、人际关系、群体关系临床心理学:疾病扩散等社会网络分析的应用使得其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社会测量法的评价真实自然、灵活简便、便于实施关键是该方法的信效度问题:信度方面的考察,采用重测信度评定和内部一致信度评定方法。可以考察预测效度或同时效度。局限性:选择模式并不能说明选择的理由与原因,选择数据只表明表面性的关系,不能解释其中的因果关系。团体社会关系是一个动态的复杂过程,除了感情上的好恶,还有认知、动机等各种因素,因此,不能把社会测量的结果作为团体内关系的绝对指标,而必须结合其它手段作综合的、深入的、定期的分析。社会测量法的发展趋势是广义化、数量化、多元化和系统化。例1:了解班级人际关系的途径—社会测量法1调查对象与工具方便取样,广州某大学一个年级学生,发放100份问卷,有效78份,男26,女52。匿名调查。问卷:自编人际关系问卷,4个题目:班级组织旅游,需要分小组活动,你愿意与谁分在一组?;上课时,你最愿意周围谁坐在你旁边?;如果调宿舍,你愿意与谁分在一起住?;你认为谁最适合当班长。要求每个条目列举三个人名,同时要求按重要性一次排序。数据处理:SPSS个人在每个项目上的指数=被选总数/(总人数-1)2结果分析(截取)思考:在你的研究中是不是也可以借鉴社会测量的观念和方法?企业学校社区…社会测量法的新发展——socialnetworkanalysis89Q分类技术什么是Q分类技术?

Q技术的设计与实施

Q技术的类型

Q技术的评价研究举例91什么是Q分类技术

Q方法有斯皮尔曼学生stephenson1935年首先提出。它是对个体主观性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实施步骤:首先通过访谈和调查等各种方式获得研究主题的各种相关描述;其次让被试按照某准则对Q样本进行均匀分布或单峰的准正态分布的强迫排序;最后计算排序结果间的相关矩阵,并进行因素分析和解释。具体包括5个步骤:(1)集合定义(2)Q样本的构建。从集合中抽取的一组有代表性的条目,一般有40-60个条目。(3)被试的选取。被试样本是指参与Q分类排序的被试。(4)进行Q分类(5)结果解释和分析什么是Q分类技术

Q是Question的首写字母。Q技术是运用等级顺序程序对Q分类材料进行分析,以收集若干被试或单个被试的有关心理、行为资料,探讨团体中成员的类别或个体心理、行为的变化的一种方法在心理学的测量研究中,通常有两种方法论,一是R方法论,一是Q方法论。R方法论以“变量”作为分析单元,运用多数被试在不同测量上反应的相关信息进行研究分析,侧重探讨变量之间的关系,因而需要大样本的被试。R方法论不适用于单一被试或小样本被试的研究。

测验ABCDEFA犹豫性B沉思性C抑郁性D攻击性E竞争性F自负-.72.85.02.08.16-.67.04.18.04-.07.00.01-.83.92-.68-

Q方法论则不同,它以“人”作为分析单元,运用在不同时间同一被试在同一测量上反应间的相关信息或在同一时间若干被试在同一测量上反应间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研究,侧重探讨人际间的关系或个体行为、态度的改变。因而它适用于小样本或少数被试的研究。

在Q方法论中,被试相当于R方法论中的变量,测验题相当于R方法论中的被试,因而它既可以进行自比性研究,即对同一被试前后两次测验结果可以进行相关分析,也可以进行个人间的相关研究,即可以对两个被试的测验结果进行相关分析。Q方法的具体研究程序即Q技术,对人格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Q分类技术的设计与实施

Q技术运用等级顺序程序对客体作出分类,这些客体可以是陈述语句、单词、图片等,让被试根据一定标准把这些客体分类成几堆。步骤包括:①确定Q分类材料应根据研究目的,对所要研究的内容、变量加以分析,并将其形成若干陈述语句或单词,然后写在卡片上或绘制成有关图片,以供被试分类之用。为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Q分类材料的数目一般较多,一般在60—140之间,多数研究采用100项。②确定分类程序

Q分类的一般程序是将Q分类材料呈现给被试,然后要求其按一定标准将这些材料分几类。分类的标准包括以下三方面:①被试同意、赞成的程度或与被试相同的程度;②所分等级、类别数。通常以分为奇数个等级为宜,其中研究者最普遍采用的是九或十一个等级;③应分到每个等级上的卡片或图片数目。为统计分析方便,一般按接近正态分布的原则确定各等级上应分到的卡片数目。

Q技术是一种强迫选择。最赞成(或最相同)最不赞成(或最不相同)等级1110987654321分数1110987654321卡片数234791097432(n=50)23581112118532(n=70)23481114118432(n=70)24691214129642(n=80)3471013161310742(n=90)2481420242014842(n=120)表11个等级的Q分类③处理分析Q分类结果

Q分类结果的计分方式较为简单,主要有如下两种:

直接以各陈述卡片或图片被分到之等级数为其分数(见表)。另一种是以最高等级减去某等级再加上1即得该等级之分数。根据Q分类的计分结果,可以通过计算数个被试得分之相关,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和类别特点。例如,某研究者让四名被试进行Q分类,结果见表3。人员A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