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4·黑龙江双鸭山一中模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只能加快吸热反应速率B.对于任何反应,增大压强都可加快反应速率C.使用正催化剂只加快正反应速率D.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解析:选D。升高温度无论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反应速率都加快,A项错误;对于固体或液体参加的反应,如CaO+2HCl=CaCl2+H2O,增大压强反应速率不变,B项错误;正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无论是正反应还是逆反应,速率都加快,C项错误;正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负催化剂可减慢反应速率,故D项正确。2.(2014·东北三省联考)在氧化钕(Nd2O3)等稀土催化剂的作用下可发生反应:4CO+2NO2=N2+4CO2,若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分别用v(CO)、v(NO2)、v(N2)、v(CO2)表示,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eq\f(1,2)v(CO)=v(NO2)B.eq\f(1,2)v(NO2)=v(CO2)C.eq\f(1,4)v(N2)=v(CO2)D.eq\f(1,4)v(N2)=v(CO)解析:选A。根据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的计量系数之比,可得eq\f(1,2)v(CO)=v(NO2),2v(NO2)=v(CO2),4v(N2)=v(CO2),4v(N2)=v(CO),故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3.(2014·唐山一中模拟)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实验反应温度/℃Na2S2O3溶液稀H2SO4H2OV/mLc/(mol·L-1)V/mLc/(mol·L-1)V/mLA2550.1100.15B2550.250.210C3550.1100.15D3550.250.210解析:选D。本题考查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温度高、浓度大反应速率快,先出现浑浊,D项符合题意。4.(2014·济宁中学模拟)一定条件下,在容积固定的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3H22NH3。在10s内N2的浓度由5mol/L降至4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NH3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1mol/(L·s)B.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加快该反应的速率C.增加H2的浓度或降低温度都会加快该反应的速率D.反应足够长时间,N2、H2中至少有一种物质浓度降为零解析:选B。根据题意v(N2)=0.1mol/(L·s),则v(NH3)=0.2mol/(L·s),A项错误;使用合适催化剂能加快合成氨的反应速率,B项正确;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慢,C项错误;N2、H2合成氨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延长反应时间不能改变平衡状态,N2、H2的浓度不可能降为0,D项错误。5.(2014·哈尔滨模拟)对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体系,依据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变化时,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B.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时,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变化C.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时,正反应速率一定增大D.只有使用催化剂,才会出现化学反应速率变化但化学平衡不移动的情况解析:选B。若使用催化剂或改变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的压强,反应速率均改变,但正、逆反应速率改变的程度相同,平衡不移动,A项错误;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时,v(正)≠v(逆),故反应速率一定发生了变化,B项正确;反应正向进行说明v(正)>v(逆),但正反应速率不一定增大,如N2+3H22NH3平衡体系降温,反应正向移动,但正反应速率减小,C项错误;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如H2(g)+I2(g)2HI(g),改变压强,速率变化,但平衡不移动,D项错误。6.(2014·大庆模拟)下列表格中的各种情况,可以用下图的曲线表示的是()反应纵坐标甲乙A相同质量氨,在同一容器中2NH3N2+3H2氨气的转化率500℃400℃B等质量钾、钠分别与足量水反应H2质量钠钾C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容器中,体积比1∶3的N2、H2,N2+3H22NH3氨气的浓度活性高的催化剂活性一般的催化剂D2molSO2和1molO2,在相同温度下2SO2+O22SO3SO3物质的量2个大气压10个大气压解析:选B。观察所给曲线的特点知,乙比甲反应快,A项中甲温度高反应快,不符合题意;B项钾比钠活泼,与水反应快,但等质量的钾、钠,钠产生的H2质量多,符合题意;使用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但不会影响NH3的浓度,C项不符合题意;D项压强大反应快,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生成SO3的反应快且生成SO3物质的量多,D项不符合题意。7.(2014·银川模拟)合成氨反应为N2+3H22NH3,今有A、B、C、D四个容器,每个容器中有两种操作,两种操作分别达到平衡后,操作1中N2和操作2中NH3转化率之和一定不为1的是(起始体积相同)()A.恒温恒容:操作1:加1molN2+3molH2,操作2:加2molNH3B.恒温恒压:操作1:加1molN2+3molH2,操作2:加2molNH3C.恒温恒容:操作1:加1molN2+3molH2,操作2:加3molNH3D.恒温恒压:操作1:加1molN2+3molH2,操作2:加3molNH3解析:选C。A项操作1和操作2为恒温恒容下的等效平衡;B、D两项操作1和操作2为恒温恒压下的等效平衡,以上三项中操作1中N2和操作2中NH3转化率之和为1;C项中操作1和操作2不是等效平衡,操作1中N2和操作2中NH3转化率之和不为1。8.(2014·山东临沂模拟)在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ΔH<0,各物质的浓度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CO)/(mol/L)c(H2)/(mol/L)c(CH3OH)/(mol/L)0min0.81.602min0.6x0.24min0.30.60.56min0.30.60.5A.2min~4min内用氢气表示的速率为0.3mol/(L·min)B.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62.5%C.反应在第2min时改变了条件,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D.反应在第2min时改变了条件,可能增加了H2的浓度解析:选D。v(H2)=2v(CO)=eq\f(0.6mol/L-0.3mol/L,2min)×2=0.3mol/(L·min),A项正确;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eq\f(0.8mol/L-0.3mol/L,0.8mol/L)×100%=62.5%,B项正确;比较0~2min和2~4minCO的反应速率可知,后者反应速率加快,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没有明显增大,仍符合反应投料比关系,故可判断可能在第2min时加入了催化剂,而不会是增加了H2的浓度,C项正确;D项错误。9.(2014·江苏泰州模拟)工业合成氨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下列关于N2(g)+3H2(g)2NH3(g)反应的图像中,错误的是()解析:选C。合成氨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NH3的含量降低,C项错误。10.(2014·保定高三质检)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浓度变化情况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可表示为3X+Y2ZB.从反应开始到0.4s时,以Y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25mol·L-1·s-1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D.升高温度,平衡常数一定增大解析:选D。从反应开始到0.4s时,X、Y、Z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量分别为0.3mol/L、0.1mol/L、0.2mol/L,则其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1∶2,A正确。从反应开始到0.4s时,以Y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1mol·L-1/0.4s=0.25mol·L-1·s-1,B正确。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但增大的倍数不同,C正确;由于不知道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故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D不正确。11.(2014·宜宾模拟)300℃时,将2molA和2molB两种气体混合于2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2C(g)+2D(g)ΔH=Q,2min末达到平衡,生成0.8molD。(1)3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已知K300℃<K350℃,则ΔH________0(填“>”或“<”)。(2)在2min末时,B的平衡浓度为________,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3)若温度不变,缩小容器容积,则A的转化率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在相同的条件下,上述反应从逆反应方向进行,开始时若加入C、D各eq\f(4,3)mol。若使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原平衡相同,则还应该加入B________mol。解析:(1)若温度越高,K越大,则说明升温,平衡正向移动,即正反应为吸热反应,ΔH>0。(2)生成0.8molD,则反应掉0.4molB,剩余1.6molB,平衡时c(B)=1.6mol/2L=0.8mol·L-1。v(D)=eq\f(0.8mol,2L×2min)=0.2mol·L-1·min-1。(3)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加压平衡不移动,故A的转化率不变。(4)根据反应方程式将eq\f(4,3)molC、eq\f(4,3)molD完全转化为A、B,各量与原投料量相同,两平衡才为等效平衡,可得还应加入的B的物质的量为2mol-eq\f(4,3)mol×eq\f(1,2)=eq\f(4,3)mol。答案:(1)c2(C)·c2(D)/c3(A)·c(B)>(2)0.8mol·L-10.2mol·L-1·min-1(3)不变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压强对平衡无影响(4)4/312.(2014·淮安模拟)以CO2为碳源制取低碳有机物成为国际研究焦点,下面为CO2加氢制取低碳醇的热力学数据:反应Ⅰ:CO2(g)+3H2(g)CH3OH(g)+H2O(g)ΔH=-49.0kJ·mol-1反应Ⅱ:2CO2(g)+6H2(g)CH3CH2OH(g)+3H2O(g)ΔH=-173.6kJ·mol-1(1)由CH3CH2OH制取CH3OH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反应Ⅰ: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的标志是________(填字母)。A.CO2和CH3OH浓度相等B.H2O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C.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D.v正(CO2)=3v逆(H2)E.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改变F.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发生改变如果平衡常数K值变大,该反应________(填字母)。A.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在平衡移动时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C.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在平衡移动时逆反应速率先减小后增大其他条件恒定,如果想提高CO2的反应速率,可以采取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填字母),达到平衡后,想提高H2转化率,可以采取的反应条件________(填字母)。A.降低温度B.补充H2C.移去甲醇D.加入催化剂(3)在密闭容器中,对于反应Ⅱ中,研究员以生产乙醇为研究对象,在5MPa、m=n(H2)/n(CO2)=3时,测得不同温度下平衡体系中各种物质的体积分数(y%)如图所示,则表示CH3CH2OH体积分数曲线的是________;表示CO2的体积分数曲线的是________。(4)当质量一定时,增大固体催化剂的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上图是反应:2NO(g)+2CO(g)2CO2(g)+N2(g)中NO的浓度随温度(T)、催化剂表面积(S)和时间(t)的变化曲线,若催化剂的表面积S1>S2,在上图中画出NO的浓度在T1、S2条件下达到平衡过程中的变化曲线,并注明条件。解析:(1)由盖斯定律得,反应Ⅰ×2-反应Ⅱ可得,CH3CH2OH(g)+H2O(g)2CH3OH(g)ΔH=+75.6kJ·mol-1。(2)CO2与CH3OH浓度是否相等与投料有关,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A项错误;B项H2O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即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反应达到平衡;C项反应过程中H2的平衡反应速率为0,说明H2浓度不变,已达平衡;D项3v正(CO2)=v逆(H2)才是平衡状态;E项恒容容器气体参加的反应无论是否平衡,气体密度均不变;F项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说明各物质浓度不变,已达平衡状态。对于反应Ⅰ,K值变大,说明采取措施为降温,降温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在平衡移动时,逆反应速率先减小后增大,A、D两项正确。其他条件恒定,如果提高CO2的反应速率,可补充H2,加入催化剂,但降温或移去甲醇,会使反应速率减慢,故B、D两项正确。对于反应Ⅰ,若提高H2的转化率可采取降温,移去甲醇,故A、C两项正确。(3)根据反应Ⅱ的特点,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CO2、H2的体积分数会增大,故曲线Ⅰ表示CH3CH2OH的体积分数,曲线Ⅱ表示H2O(g)的体积分数,曲线Ⅲ表示CO2的体积分数,曲线Ⅳ为H2的体积分数。(4)使用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对NO的平衡浓度无影响,催化剂表面积S1>S2,催化剂表面积大反应快,由此可画出T1、S2条件下的曲线。答案:(1)CH3CH2OH(g)+H2O(g)2CH3OH(g)ΔH=+75.6kJ·mol-1(2)BCFADBDAC(3)ⅠⅢ(4)13.(2014·舟山中学质检)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体积不变),充入1molCO2和3mol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ΔH=-49.0kJ·mol-1测得CO2和CH3OH(g)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1)从反应开始到10min,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进行到3分钟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10分钟后容器中压强不再改变C.达到平衡后,再充入氩气反应速率不会改变D.3min前v(正)>v(逆),3min后v(正)<v(逆)(3)下列措施能增大正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_。A.恒温时,充入Ne气B.再充入1molH2C.升高温度D.加入干燥剂CaCl2固体解析:(1)v(CH3OH)=eq\f(0.75mol,2L×10min)=0.0375mol·L-1·min-1故v(H2)=0.1125mol·L-1·min-1(2)A项,3分钟时不是平衡状态,v(正)>v(逆);B项,10分钟达到平衡,n(总)不变,p不变;C项,恒温恒容充氩气,平衡不移动,v不变;D项,3min时不是平衡状态。(3)A项,v正不变;B项,c(H2)增大,v(正)增大;C项,升温,v(正)增大;D项,加CaCl2,c(H2O)减小,v(正)减小。答案:(1)0.1125mol·L-1·min-1(2)BC(3)BC14.(2014·沧州高三质检)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15mol·L-1A、0.05mol·L-1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中甲图所示[t0时c(B)未画出,t1时增大到0.05mol·L-1]。乙图为t2时刻后改变反应条件,平衡体系中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1)若t4时改变的条件为减小压强,则B的起始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1。(2)若t5时改变的条件是升温,此时v(正)>v(逆),若A的物质的量减少0.03mol时,容器与外界的热交换总量为akJ,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t3时改变的某一反应条件可能是________(选填序号)。a.使用催化剂b.增大压强c.增大反应物浓度(4)在恒温恒压下通入惰性气体,v(正)________v(逆)(填“>”、“=”或“<”)。解析:(1)t4时,减小压强v(正)、v(逆)以同等倍数下降,说明反应前后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由A、C浓度变化曲线知,到t1时,A、C的浓度变化量分别为:Δc(A)=0.15mol·L-1-0.06mol·L-1=0.09mol·L-1,Δc(C)=0.11mol·L-1-0.05mol·L-1=0.06mol·L-1,即A、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0.09∶0.06=3∶2,故反应式为3A(g)2C(g)+B(g),则B的起始浓度为0.05mol·L-1-0.03mol·L-1=0.02mol·L-1。(2)因升温,v(正)>v(逆),平衡正向进行,故此反应为吸热反应,其热化学反应式为3A(g)2C(g)+B(g)ΔH=+100akJ·mol-1。(3)乙图中t3时刻v(正)、v(逆)以同等倍数增大,故应是增大压强或加入催化剂。(4)在恒温恒压下充入惰性气体,各组分浓度相同倍数减小,相当于减压,因本反应为等气体体积反应,平衡不移动,v(正)=v(逆)答案:(1)0.02(2)3A(g)2C(g)+B(g)ΔH=+100akJ·mol-1(3)ab(4)=1.(2014·沈阳模拟)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A(s)+3B(g)2C(g)+D(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①混合气体的压强②混合气体的密度③B的物质的量浓度④气体的总物质的量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③⑤D.①④⑤解析:选B。解答本题应特别注意各物质的状态。A为固体,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无论是否平衡,混合气体的压强,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均不变,即①④不能判断反应是否平衡,②③⑤中各量不变时,可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2.(2014·烟台市莱州一中质检)如图是恒温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与示意图不相符合的是()A.反应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Ⅰ后,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状态ⅡC.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Ⅰ后,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状态ⅡD.同一种反应物在平衡状态Ⅰ和平衡状态Ⅱ时浓度不相等解析:选C。根据图像分析,改变条件瞬间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不变,说明增加了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状态Ⅱ与平衡状态Ⅰ反应物浓度不等,故A、B、D三项正确,C项错误。3.(2014·哈尔滨模拟)已建立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生成物的体积分数一定增加②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③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④反应物浓度一定降低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⑥加入催化剂可以达到以上目的A.①②B.②⑤C.③⑤D.④⑥解析:选B。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正向移动,生成物的体积分数不一定增大,如改变的条件是增大某一反应物浓度,生成物的体积分数可能减小,①错误;平衡正向移动,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v(正)>v(逆),②⑤正确;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不一定增大,如2SO2+O22SO3,增加O2的量,SO2转化率增大,而O2的转化率减小,③错误;若减小体积,增大压强,反应物浓度会增大,④错误;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⑥错误。综上所述,B项正确。4.(2014·皖南八校联考)一定条件下,2SO2(g)+O2(g)2SO3(g)ΔH<0。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v(正)变大,v(逆)变小B.恒温恒容,充入O2,O2的转化率升高C.恒温恒压,充入N2,平衡不移动D.恒温恒容,平衡前后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解析:选D。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A项错误;恒温恒容充入O2,O2的转化率减小,B项错误;恒温恒压,充入N2,平衡体系中各物质浓度减小,相当于减小压强,平衡逆向移动,C项错误;平衡前后气体总质量不变,在恒容条件下,由公式ρ=eq\f(m,V),可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D项正确。5.(2014·宜阳实验高中模拟)对于可逆反应:2A(g)+B(g)2C(g),分别测定反应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B的转化率,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中a、b、c三点分别表示不同的时刻状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ΔH<0B.b点时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C.增大压强,可使a点达到T1温度下的平衡状态D.c点表示的状态:v(正)<v(逆)解析:选B。由图像走势知,温度升高B的转化率增大,可判断该反应为吸热反应,ΔH>0,A项错误;曲线上的点均为平衡状态,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B项正确;a点B的转化率较平衡状态时的大,增大压强,该反应正向移动,B的转化率增大,不能使a点达到T1温度下的平衡状态,C项错误;c点表示的状态为v(正)>v(逆),D项错误。6.(2014·河南洛阳统考)在一定温度下,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加入amolA和bmolB,发生反应:A(g)+2B(g)2C(g)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生成nmolC。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再充入少量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K值不变B.起始时刻和达到平衡后容器中的压强之比为(a+b)∶(a+b-eq\f(n,2))C.当2v正(A)=v逆(B)时,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D.充入惰性气体(如Ar)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解析:选D。K值只与温度有关,增加A,平衡正向移动,K值不变,A项正确;根据反应方程式,每生成2molC,气体物质的量减少1mol,当生成nmolC时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eq\f(n,2),平衡时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a+b-eq\f(n,2))mol,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即反应前后容器的压强之比为(a+b)∶(a+b-eq\f(n,2)),B项正确;当2v正(A)=v逆(B)时,则v正(A)=v逆(A),反应达到平衡,C项正确;恒温、恒容,充入惰性气体,平衡不移动,D项错误。7.(2014·德州市月考)改变下列哪个条件,一定会引起平衡的移动()A.温度B.浓度C.压强D.催化剂解析:选A。温度改变一定会引起平衡移动;浓度、压强的改变平衡可能发生移动;使用催化剂平衡不移动。8.(2014·津英中学模拟)化学反应C(s)+H2O(g)CO(g)+H2(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达到平衡,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扩大容器的容积,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加入水蒸气使容器压强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加入固体碳,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解析:选A。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扩大容器体积,压强减小,平衡正向移动,A项正确;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B项错误;加入水蒸气,增加了反应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C项错误;加入固体,平衡不移动,D项错误。9.(2014·温州模拟)在一定条件下,向一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O2,发生下列反应2NO2(g)N2O4(g)ΔH<0,达到平衡状态后,在t1时刻改变条件,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下列对t1时刻改变条件的推测中正确的是()A.保持压强不变,升高反应温度B.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molN2(g)C.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molN2O4(g)D.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充入1molN2O4(g)解析:选D。升高温度,v(正)、v(逆)均增大,A项错误;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N2,各物质浓度不变,v(正)、v(逆)不变,B项错误;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N2O4瞬间v(正)不变,C项错误;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充入N2O4(g),容器体积增大,NO2浓度减小v(正)减小,而N2O4浓度增大,v(逆)增大,D项正确。10.(2014·皖南八校联考)已知:2SO2(g)+O2(g)2SO3(g)ΔH=-196.6kJ·mol-1,向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SO2(g)和1molO2(g),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在t2和t4时刻分别只改变一个条件(温度或压强),反应进程中正反应速率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注t1~t2、t3~t4、t5之后各时间段表示达到平衡状态①、②、③)A.t2~t3时间段,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平衡状态①和②,平衡常数K值相同C.平衡状态①和②,SO2转化率相同D.t4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减小压强解析:选B。根据t2~t3时间段v(正)先增大后减小,则v(逆)应为逐渐增大,且v(正)>v(逆),改变条件为增大压强,则平衡正向移动,A项错误;①、②压强不同,温度相同,则K值相同,B项正确;平衡状态②SO2的转化率大,C项错误;t4~t5时间段v(正)减小,则v(逆)先减小后增大,且v(正)>v(逆),改变条件为降温,D项错误。11.(2014·海淀模拟)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数据列于下表:温度(℃)15.020.025.030.035.0平衡总压强(kPa)5.78.312.017.124.0平衡气体总浓度(×10-3mol·L-1)2.43.44.86.89.4(1)可以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A.2v(NH3)=v(CO2)B.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2)取一定量的氨基甲酸铵固体放在一个带活塞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在25℃下达到分解平衡。若在恒温下压缩容器体积,氨基甲酸铵固体的质量将________(填“增加”“减小”或“不变”)。(3)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的焓变ΔH________0,熵变ΔS________0(填“>”“<”或“=”)。解析:(1)A项中未指明其速率是代表正反应速率还是逆反应速率,且倍数关系也不正确;该反应中NH2COONH4为固体,当压强或气体密度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C两项能说明是平衡状态;由于得到的气体中NH3与CO2的体积比恒为2∶1,且体系中只有这两种气体,故NH3的体积分数始终不变,D项不能说明是平衡状态。(2)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缩小容器体积即增大气体的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固体质量增加。(3)由表中可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的总浓度越来越大,即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该反应为吸热反应ΔH>0;反应体系中NH2COONH4为固体,而NH3、CO2为气体,该反应的正反应为熵增加反应,即ΔS>0。答案:(1)BC(2)增加(3)>>12.(2014·启东市调研)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T℃时发生反应:mA(g)+nB(g)pD(g)+qE(s)ΔH<0(m、n、p、q为最简比例的整数)反应过程如图所示:(1)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用D表示该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2)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的数值为________(保留至两位小数)。(3)下列措施能增大B的转化率的是________。A.再加入2molA和1molBB.保持体积不变通入1molBC.移出部分物质DD.再加入2molA、1molB和0.6molD(4)在T℃时,相同容器中,若开始时加入0.2molA、0.8molB、0.9molD、0.5molE反应,达到平衡后,A的浓度________0.2mol/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平衡时生成了0.6molD,则v(D)=0.6mol/(2L×3min)=0.1mol/(L·min)。(2)根据图中数据可以写出化学方程式为:2A(g)+B(g)3D(g)+E(s),平衡后的浓度分别为:c(A)=0.2mol/L,c(B)=0.4mol/L,c(D)=0.3mol/L,E为固体,不考虑浓度,则平衡常数为:c3(D)/[c2(A)·c(B)]=1.69。(3)若再加入0.8molA和1molB时,平衡不移动,B的转化率不变,在此基础上再通入1.2molA,则平衡正向移动,B的转化率增大,A选项正确;通入B物质,尽管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B的转化率减小,B选项错误;移出部分物质D,平衡正向移动,B的转化率增大,C选项正确;若0.6molD转化后,相当于再加入2.4molA和1.2molB,根据A选项的考虑方法可知D选项正确。(4)将题中加入量向左边倒,知相当于加入0.8molA,1.1molB和0.2molE(固体,不影响平衡)。与起始相比增加0.1molB,平衡右移A的浓度减小。答案:(1)0.1mol/(L·min)(2)1.69(3)A、C、D(4)小于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若加入0.8molA、1.0molB,平衡浓度则与图中A浓度相同,题中投入量相当于加入0.8molA、1.0molB后再加入0.1molB,平衡正向移动。13.(2014·重庆模拟)工业上用CO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图1表示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图2表示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H2和一定量的CO后,CO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1”中,曲线________(填“a”或“b”)表示使用了催化剂;该反应属于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起始充入的CO为2molB.增加CO浓度,CO的转化率增大C.容器中压强恒定时,反应已达平衡状态D.保持温度和密闭容器容积不变,再充入1molCO和2molH2,再次达到平衡时n(CH3OH)/n(CO)会减小(3)从反应开始到建立平衡,v(H2)=________________;该温度下CO(g)+2H2(g)CH3OH(g)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____。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将反应体系升温,则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请在“图3”中画出平衡时甲醇百分含量(纵坐标)随温度(横坐标)变化的曲线,要求画压强不同的2条曲线(在曲线上标出p1、p2,且p1<p2)。(5)已知CH3OH(g)+3/2O2(g)CO2(g)+2H2O(g)ΔH=-192.9kJ/mol又知H2O(l)=H2O(g)ΔH=+44kJ/mol,请写出32g的CH3OH(g)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3)CO(g)+2H2(g)CH3OH(g),起始浓度:1mol/L,2mol/L,0,转化浓度:0.75mol/L,1.5mol/L,0.75mol/L,平衡浓度:0.25mol/L,0.5mol/L,0.75mol/L。v(H2)=eq\f(1.5mol/L,10min)=0.15mol·L-1·min-1K=eq\f(c(CH3OH),c(CO)·c2(H2))=eq\f(0.75,0.25×0.52)=12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左移,平衡常数减小。(4)注意:升温平衡左移,而升压平衡右移。答案:(1)b放热(2)AC(3)0.15mol·L-1·min-112减小(4)(5)CH3OH(g)+3/2O2(g)CO2(g)+2H2O(l)ΔH=-280.9kJ/mol14.(2014·深圳质检)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Ⅰ)若某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eq\f(c(CO)·c(H2),c(H2O))(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2)能判断该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填选项编号)。A.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B.v正(H2O)=v逆(H2)C.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D.容器中总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E.消耗nmolH2的同时消耗nmolCO(Ⅱ)若该密闭容器中加入的是2molFe(s)与1molH2O(g),t1秒时,H2的物质的量为0.20mol,到第t2秒时恰好达到平衡,此时H2的物质的量为0.35mol。(1)t1~t2这段时间内的化学反应速率v(H2)=________________。(2)若继续加入2molFe(s),则平衡________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继续通入1molH2O(g)再次达到平衡后,H2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3)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t1时改变了某种条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2项)。解析:(Ⅰ)(1)根据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可知产物为CO和H2,反应物为H2O,故另一种反应物为固体碳:C(s)+H2O(g)CO(g)+H2(g)。(2)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可逆反应,A、B正确。因碳为固体,只有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但是容器中总质量始终不变。(Ⅱ)(2)固体不影响化学平衡。因该反应气体体积不变,故增大H2O(g)物质的量,H2的物质的量成倍增大。(3)由图像可知,逆反应速率瞬间增大,且平衡正向移动。故升高温度或增大水蒸气的浓度。答案:(Ⅰ)(1)C(s)+H2O(g)CO(g)+H2(g)(2)A、B、C(Ⅱ)(1)0.03/(t2-t1)mol·L-1·s-1(2)不0.7(3)升高了温度增大了H2O(g)的浓度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增大,非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减小B.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因为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C.反应2Mg(s)+CO2(g)=C(s)+2MgO(s)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D.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解析:选D。反应的自发性是由熵变和焓变共同决定的,若ΔH<0,ΔS>0,则一定能自发进行,若ΔH>0,ΔS<0,则一定不能自发进行,若ΔH<0,ΔS<0或ΔH>0,ΔS>0,则可以自发进行,是否自发和温度有关,A、B两项错误;C项ΔS<0,能自发,说明ΔH<0,C项错误;D项反应的ΔS>0,若ΔH<0,则一定能自发,题给常温不自发,说明ΔH>0,D项正确。2.(2014·哈尔滨模拟)已知某温度下,反应SO2(g)+NO2(g)SO3(g)+NO(g)的平衡常数K=0.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温度下反应2SO2(g)+2NO2(g)2SO3(g)+2NO(g)的平衡常数为0.48B.若该反应ΔH<0,则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K减小C.若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D.改变条件使平衡正向移动,则平衡时n(NO2)/n(NO)一定比原平衡小解析:选B。A项所给反应的平衡常数K′=K2=0.242=0.0576,A项错误;B项若ΔH<0升温平衡逆向移动,K值减小,B项正确;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C项错误;若条件改变为增加NO2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eq\f(c(NO2),c(NO))比原平衡大,D项错误。3.某温度下反应H2(g)+I2(g)2HI(g)的平衡常数K=57.0,现向此温度下的真空容器中充入0.2mol·L-1H2(g)、0.5mol·L-1I2(g)及0.3mol·L-1HI(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正好达平衡B.反应向左进行C.反应向某方向进行一段时间后K<57.0D.反应向某方向进行一段时间后c(H2)<0.2mol·L-1解析:选D。此时的浓度商为:Q=eq\f(c2(HI),c(H2)·c(I2))=eq\f((0.3mol·L-1)2,0.2mol·L-1×0.5mol·L-1)=0.9<K,故平衡右移。4.(2014·宜阳模拟)高温及催化剂作用下,某反应的平衡常数K=eq\f([CO2][H2],[CO][H2O])。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恒温下,将容器体积变为原来2倍,CO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eq\f(1,2)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C.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D.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2+H2eq\o(,\s\up9(催化剂),\s\do9(加热))CO+H2OΔH<0解析:选A。根据平衡表达式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2Oeq\o(,\s\up9(催化剂),\s\do9(加热))CO2+H2,恒容时温度升高,H2的浓度减小,可判断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D项错误;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恒温时将容器体积变为原来的2倍,平衡不移动,各物质的浓度变为原来的eq\f(1,2),A项正确;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若增加的是H2的量,则H2浓度增大,B项错误;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C项错误。5.(2014·哈尔滨三中模拟)在恒容密闭容器中,CO与H2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达到平衡后,若只改变某一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解析:选B。A项n(CO)增大,CO的转化率减小,A项错误;B项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n(CO)增大,平衡常数不变,B项正确;C项若ΔH<0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C项错误;D项CO的转化率增大,n(甲醇)增大,D项错误。6.(2014·启东调研)在300m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镍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i(s)+4CO(g)Ni(CO)4(g),已知该反应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温度/℃2580230平衡常数5×10421.9×10-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上述生成Ni(CO)4(g)的反应为放热反应B.25℃时反应Ni(CO)4(g)Ni(s)+4CO(g)的平衡常数为2×10-5C.在80℃时,测得某时刻,Ni(CO)4、CO浓度均为0.5mol/L,则此时v(正)>v(逆)D.80℃达到平衡时,测得n(CO)=0.3mol,则Ni(CO)4的平衡浓度为2mol/L解析:选C。根据表格所示,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A项正确;25℃时K=eq\f(c4(CO),c[Ni(CO)4])=eq\f(1,5×104)=2×10-5,B项正确;Qc=eq\f(c[Ni(CO)4],c4(CO))=eq\f(0.5,(0.5)4)=8>2,平衡逆向移动v(正)<v(逆),C项错误;80℃时,c(CO)=eq\f(0.3mol,0.3L)=1mol/L,K=eq\f(c[Ni(CO)4],c4(CO))=eq\f(c[Ni(CO)4],14)=2,解得c[Ni(CO)4]=2mol/L,D项正确。7.(2014·东城区普通校联考)某温度下2L密闭容器中,3种气体起始状态和平衡状态时的物质的量(n)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XYWn(起始状态)/mol210n(平衡状态)/mol10.51.5A.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6.75B.升高温度,若W的体积分数减小,则此反应ΔH>0C.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eq\f(c2(X)·c(Y),c3(W))解析:选A。根据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可确定反应方程式为2X(g)+Y(g)3W(g),K=eq\f(c3(W),c2(X)·c(Y))=eq\f((\f(1.5,2))3,(\f(1,2))2×\f(0.5,2))=6.75,A项正确;D项错误;升高温度,若W的体积分数减小,则平衡逆向移动,反应的ΔH<0,C项错误;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平衡不移动,C项错误。8.(2014·宜阳实验高中模拟)E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M是E的气态氢化物,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气体M存在如下关系:xM(g)Mx(g),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F(HF)2B.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33.3C.t1时刻,保持温度不变,再充入1molM,重新达到平衡时,eq\f(c(Mx),c(M))将增大D.M的沸点比同主族下一周期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沸点低解析:选C。由图像知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1,故其化学方程式为3HF(HF)3,A项错误。平衡混合气体中含2molHF,1mol(HF)3,M=(2mol×20g·mol-1+1mol×60g·mol-1)/3mol=33.3g·mol-1,B项中漏写单位而错。C项相当于对体系实施加压,增大压强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故比值增大,C项正确。由于HF分子间存在氢键易形成缔合分子,故其沸点比HCl高,D项错误。9.(2014·山东四市联考)某温度下,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A和2molB进行如下反应:3A(g)+2B(g)4C(s)+D(g),反应2min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mol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2min,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mol·L-1·min-1B.此时,B的平衡转化率是40%C.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不移动,化学平衡常数不变D.增加B,平衡向右移动,B的平衡转化率增大解析:选B。生成1.6molC的同时消耗0.8molB,生成0.4molD,则前2min,v(D)=eq\f(\f(0.4mol,2L),2min)=0.1mol·L-1·min-1,B的平衡转化率为eq\f(0.8mol,2mol)×100%=40%,A错,B对;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平衡常数不变,C错;增加B,平衡向右移动,A的平衡转化率增大但B的平衡转化率减小,D错。10.(2014·南京一模)已知可逆反应X(g)+2Y(g)Z(g)ΔH<0,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Y和一定量的X后,X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B.增大X的浓度,X的转化率增大C.容器中压强恒定时,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D.保持温度和密闭容器的容积不变,再充入1molX和2molY,再次达到平衡时n(Z)/n(X)的值会变小解析:选A。由图像可知,a点尚未达到平衡状态,此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A项正确;增大X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但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可知X的转化率减小,B项错误;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相等的反应,由压强不变可判断反应已达到平衡,C项错误;由题意,起始加入4molY,由图像可知起始时加入2molX,达到平衡后,再充入1molX和2molY所达到的平衡相当于在原平衡的基础上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所以n(Z)/n(X)的值会变大,D项错误。11.(2014·无锡质检)利用催化氧化反应将SO2转化为SO3是工业上生产硫酸的关键步骤。已知:2SO2(g)+O2(g)2SO3(g)ΔH=-196kJ·mol-1。(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___;某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0/3,若在此温度下,向10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3.0molSO2(g)、16.0molO2(g)和3.0molSO3(g),则反应开始时v(正)________v(逆)(填“<”“>”或“=”)。(2)一定温度下,向一带活塞的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0molSO2和1.0molO2,达到平衡后体积变为1.6L,则SO2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3)在(2)中的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能使SO2(g)平衡浓度比原来减小的是________(填字母)。A.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0molO2B.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0molSO3C.降低温度D.移动活塞压缩气体(4)若以如图所示装置,用电化学原理生产硫酸,写出通入SO2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为稳定持续生产,硫酸的浓度应维持不变,则通入SO2和水的质量比为________。解析:(1)Qc=eq\f(c2(SO3),c2(SO2)·c(O2))=eq\f((\f(3.0mol,100L))2,(\f(3.0mol,100L))2×(\f(16.0mol,100L)))=6.25>eq\f(10,3),该反应逆向移动v(正)<v(逆)。(2)设达到平衡时,消耗的O2的物质的量为x,则消耗的SO2的物质的量为2x,生成的SO3的物质的量为2x,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eq\f(3mol,2L)=eq\f((2-2x)+(1-x)+2x,1.6L),解得x=0.6mol,SO2的转化率为eq\f(0.6mol×2,2mol)×100%=60%。(3)A项在温度、容器体积不变时充入O2,平衡正向移动,SO2浓度减小;B项在温度、压强不变时,充入SO3,SO2的平衡浓度不变;C项降低温度,因ΔH<0,平衡正向移动,SO2的浓度减小;D项压缩气体,根据平衡移动原理,SO2浓度增大。(5)题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50%,若生成100g硫酸溶液,则消耗的SO2与H2O的物质的量均为eq\f(50,98)mol,做为溶剂的水的质量为50g,其物质的量为eq\f(50,18)mol,若H2SO4溶液浓度维持不变,通入SO2和水的质量比为eq\f(50,98)mol×64g/mol(eq\f(50,98)+eq\f(50,18))mol×18g/mol=16/29。答案:(1)c2(SO3)/c(O2)·c2(SO2)<(2)60%(3)AC(4)SO2-2e-+2H2O=SOeq\o\al(2-,4)+4H+(5)16/2912.(2014·玉山一中模拟)已知A(g)+B(g)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温度/℃70080083010001200平衡常数1.71.11.00.60.4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ΔH________0(填“>”“<”或“=”)。(2)830℃时,向一个5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的A和0.80mol的B,若测得反应初始至6s内A的平衡反应速率v(A)=0.003mol·L-1·s-1,则6s时c(A)=________mol·L-1;C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3)在与(2)相同的温度、容器及A、B配比下反应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此时A的转化率为________;如果这时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mol氩气,则平衡时A的转化率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________(填正确选项的字母)。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C.c(A)不随时间改变D.单位时间里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相等(5)1200℃时反应C(g)+D(g)A(g)+B(g)的平衡常数的值为________。解析:(1)根据反应方程式可写出K的表达式,根据表中数据温度升高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2)6s时c(A)=eq\f(0.20mol,5L)-0.003mol·L-1·s-1×6s=0.022mol·L-1,根据反应方程式得n(C)=n(A)=0.003mol·L-1·s-1×6s×5L=0.09mol。(3)设平衡时消耗的A的物质的量为x,则消耗的B及生成的C、D均为x,则K=eq\f(x2,(0.2-x)·(0.8-x))=1,解得x=0.16mol。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eq\f(0.16mol,0.20mol)×100%=80%。(4)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故压强、密度不变均不能判断是否平衡;浓度不变时达到平衡;无论是否平衡,单位时间内生成的C、D物质的量均相等,故C项正确。(5)根据表中数据可得,K=eq\f(1,0.4)=2.5。答案:(1)eq\f(c(C)·c(D),c(A)·c(B))<(2)0.0220.09(3)80%不变(4)C(5)2.513.(2014·黑龙江模拟)向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A、0.6mol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图2为t2时刻后改变反应条件,平衡体系中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四个阶段都各改变一种不同的条件。已知t3~t4阶段为使用催化剂;图1中t0~t1阶段c(B)未画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店铺用人合同标准文本
- 产品展示协议合同标准文本
- 养生馆转让合同标准文本
- 养殖企业合同标准文本
- 中介养老服务合同标准文本
- 使用权房屋出售合同标准文本
- 增强品牌影响力的实施方法计划
- 农村房子包工合同标准文本
- 2025年标准书面承包合同范本示例
- 年度教育教学工作计划4篇
- 班组班前安全教育记录表
-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全套课件【最新版】
- 胎儿颈项透明层(NT)的超声诊断课件
- 工程移交单(标准样本)
- 《最好的未来》合唱曲谱
- 常用材料折弯系数表大全
- 小班语言《坐火车》课件
- FIDIC合同《设计采购施工(EPC)交钥匙工程合同条件》(中英文对照版)
- 环境监测课件:第3章 空气和废气监测2
- 航空航天概论(课堂PPT)
- 律师刑事诉讼格式文书一至十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