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上海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汇编:社科文本阅读_第1页
2021届上海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汇编:社科文本阅读_第2页
2021届上海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汇编:社科文本阅读_第3页
2021届上海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汇编:社科文本阅读_第4页
2021届上海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汇编:社科文本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高三二模专题:社科文本

(21二模•静安区)

“无用的”知识罗素

①在开始谋生之前,人们没有时间什么都去学习,无疑“有用的”知识是最有用的。它建立了当代世界。没有

它,我们就没有机器、铁路、飞机。现代知识已带来人们普遍健康状况的大大改善,与此同时也发现了如何使用毒

气去毁灭大城市的方法。同以往比起来,我们今日世界最明显的特点在于“有用的”知识。

②同样必须承认许多传统文化教育是愚蠢的。儿童花很多年的功夫去学习拉丁文和希腊文法,而终究既不能也

不想(除了小部分之外)去读希腊文或拉丁文著作。从各方面考察,现代语言比拉丁文和希腊文更可取。它们不仅

更有用,而且能在更少的时间内给予更多的文化知识。文明的进展如此迅速,使得古代知识在解释当今问题上,比

起现代国家和关于这些国家的最近历史的知识更少得到运用。

③但是,教育除了直接的实用目的外,还应有其他目的。

④现代城市居民的娱乐方式愈来愈趋向于被动,趋于惭散地观看他人的技艺和表演。这些人的娱乐方式虽然无

可厚非,但总比不上那些受过教育而且具有与工作无关的广泛的智力兴趣的人。由于技术进步,机器代替了人类劳

动,人们的闲暇增多了,那些有充分的智力活动和兴趣的人,自然能沉浸在高尚的快乐中。所以,普通人必须去接

受提高自己心灵涵养的,当然也包括实用技术知识的教育。

⑤狭隘的功利主义教育忽视了人的理想训练与技术训练具有同等的必要性。未经训练的人性中存在许多野蛮因

素,它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或轻或重地表现出来。如一些人背后说长道短,令人厌烦。当然,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有

时也是残忍野蛮的,但他们比起那些心灵未经开化的人,较少如此,行凶斗殴的人在学校学习很少能达到中等水准。

这些人除了虐待他人没有其他快乐。最为人们普遍向往的两件事是权力和颂扬。一般来说,无知的人只能诉诸粗野

的方式来获得这两者,包括体力上的征服。文化教养提供给人的是很少有害的权力形式和较多使自己受到称赞的有

价值的方式。

⑥也许“无用的”知识最重要的优点是能促进心灵沉思的习惯。现在世界上有许多人遇事过分轻率,不仅行动

之前没有经过周密考虑,而且对有的行动从智谋上加以考虑也难以进行。在这个问题上,人们以各种奇异方式表现

出他们的偏见。

⑦心灵的沉思习惯具有遍及从最浅薄到最高深之处的优点。例如从被跳蚤咬、火车误点或与同行争吵等这些小

苦恼开始。这样的炀事似乎很不值得做出英雄主义行为的反应,或者像对待人类暂时救治不了的病害一样无可奈何,

然而它们对人的影响却破坏了许多人的善良习性和生活乐趣。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可从一些奇特的知识中找到不少

安慰,这类知识与这种现时的苦恼有着确实或空想的关系:即使没有这种安慰,也能从人们的思想中当下消除这种

苦恼。当我们受到气得脸色发白的人攻击时,想想笛卡尔《论情感》中题为“为何那些气得脸发白的人比那些脸发

红的人更为可怕”的一章,就会感到欣慰。

⑧虽然文化上粗浅的快乐足以解除实际生活中的一般苦恼,而沉思更为重要的功用则关乎生命的灾难、死亡、

痛苦、残忍以及国家民族陷入不必要的悲惨状况。独断的宗教已不能再带来慰藉,为了使生活不趋于黑暗、枯燥,

不致充满肤浅的自我肯定,必须寻求某种可以代替的东西,现今世界充斥着以自我为中心的愤怒群体,其中没有一

个能具备全人类的整体眼光,每个群体都宁可文明毁灭,与不愿作丝毫的让步、对于这种偏狭,任何专门教育都不

能提供解救的办法。因为它属于个人心理上的问题,解毒良方应求之于历史学、天文学以及一切无碍自尊心,相反

能让个人以合理的眼光看待自己的那些学科,需要的不是这样或那样的特殊的片段知识,而是足以激发整体人生目

的概念之知识:艺术与历史,对英雄人物生活之了解,以及对人类在宇宙中极其偶然而短暂的地位的了解——所有

这些都同人类特有的自傲心情相联系。从广阔的认知能力和无私的感情结合中最易产生出智慧来。

⑨在所有时代,人生充满着苦痛,在我们今天较前两个世纪人生苦痛更甚,个人与公众的不幸只能靠意志与智

力的交互作用来控制:在意志方面是拒绝回避不幸,在智力方面是认识它,如果能补救则寻求补教的办法:如果不

能补救则根据对它的关系的看法,将它视为不可避免的而接受它,并且记住那些存在于它之外的其他地区、其他时

代和星空的深远之处,使得它变得可以忍受。

(选自作者写于1930年的《幸福之路》,有删节)

3.第①段中“有用的知识“指(2分)

4.下列有关“‘无用的‘知识”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o(3分)

A.“‘无用的‘知识”重视理想训练,以此尽量消除人的野蛮本性。

B.“‘无用的‘知识”更能促进人的心灵沉思,促进人的完善发展。

C.“‘无用的’知识”能消除人类现时的苦恼,让人得到一些安慰。

D.“‘无用的’知识”不是专业教育能提供的,而出自心理的觉悟。

5.与原文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3分)

A.高尚的快乐,主要建立在与工作无关的智力与个人兴趣上。

B.未受教育的人的快乐常通过体力上的征服等粗野方式实现。

C.艺术、历史学科能矫正人类的自傲,较其他学科更具智慧。

D.人生的苦痛,只能靠意志与智力的交互作用来认识和接纳。

6.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4分)

7.罗素在本文强调了“无用的”知识对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下列文字中丁元竹则认为,真正的学术必须是有用的

知识。结合本文和下面的文字,从写作意图的角度评析二人的观点。(4分)

科技部和教育部联合发文破除论文至上的文件,引发了社会各界对这个话题的热议。中央党校丁元竹教授在

2020年初撰文指出,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如何界定学术的目标和治学目的。文章以费孝通为例,说在中国学术史上,

费孝通研究的问题紧紧贴近中国发展现实。20世纪40年代以后,他开始以流畅的文笔使学术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

热点。20世纪70年代后期,他继续用雅俗共赏的文笔展示一些重大命题,努力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决策成果,

推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据此,丁元竹认为:真正的学术必须是有用的知识。

3.(2分)直接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知识

4.(3分)D

5.(3分)C

6.(4分)作者首先承认“有用的知识”对当代世界的重要作用,进而从教育角度提出教育除了教给人们有用知识

达成实用目的之外,还要重视无用的知识这个论题;(1分)接着分析无用的知识更能训练人的理想,改变人的残

忍野蛮,更重要的是促进心灵沉思,减少偏见,让人具有全人类的整体眼光;(2分)最后得出面对当今个人与社

会的不幸唯有心灵沉思的智慧能帮助人们认识、直面和忍耐不幸这一结论。(1分)

7.(4分)罗素肯定有用的知识建立了当代世界,但无用的知识更能促进人的沉思,对拯救人类灾难与国家不幸有

更深远的意义。(1分)推测其意图是针对当时技术进步并未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灾难的有感而发。(1分)丁元

竹认为真正的学术必须是有用的知识,是强调学术研究对国家现实决策的作用,(1分)推测其意图是针对当下某

些学术研究与现实的脱离,因此倡导学术的现实意义。——二者针对的社会现象不相同,观点并不矛盾。(1分)

(21二模•黄浦区)

小说中的细节

哈金

①“楼接你的细节吧,那些神圣的细节。”这是俄裔美籍作家纳博科夫给青年作家的忠告,纳博科夫是细节方

面做得最精致的作家,这番话可谓是经脸之谈。

②好的细节反应小说家独特的眼力,也是作家才华的标志。有一些小说本身并没有多少思想,结构也不新颖,

但其中的一些细节让人过目难忘。东北小说家萧红的作品就是这样,美国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也是这样的天才。

③谈起细节,人们常常提起契诃夫的经典理论:如果小说中出现一支挂在墙上的猎枪,那么故事中的某处就应

该有人取下这支枪,并使用它。契诃夫指的是戏剧性细节。经典小说中这类细节比比皆是。安娜•卡列尼娜与沃伦

斯基第一回见面是在火车站,并遇到一个事故:一个男人被列车撞死了。这使安娜的身心遭到巨大撞击,而沃伦斯

基出于同情和表现自己的慷慨,当场为死者的遗孀捐了200卢布。他俩的情事从此开始发展,最终由于绝望和疯狂,

安娜卧轨自杀了。故事的结尾沃伦斯基乘火车去前线作战,也等于去自杀。这样,他们的爱情从火车开始到火车结

束。火车这个细节贯穿了整个故事,这是经典的戏剧性细节。它每一次出现,都增添了新的意义。

④不过,小说中还要有各种别的细节,其中许多并不重复出现,但对故事仍是重要的,尤其是对人物的刻画,

优秀的小说通常是鲜活的细节的积累:一个又一个的细节赋予故事特殊的生命力。描述人物的细节往往比戏剧性情

节出现得更多,更频繁,更能显示作者独具的眼光。奈保尔在《大河湾》中有这样一个细节:

(萨林姆叙说自已怎样同朋友马赫士交谈)“从红铜他接着谈起别的金属,我俩瞎扯了一阵,说了些关于锌和

铅的前景。然后他说:'铀——你看它怎样?他们现在出什么价钱?'

我说:'我不觉得有人在出价要铀。

他瞥了我一眼,满脸蔑视。'不过肯定价钱挺高吧?这里有个家伙要卖掉一块。'

'铀是按块卖的吗?那东西什么样?'

'我也没见过。但那家伙要一百万美元卖一块。'

我们就是那样,前几天还到处找食物,打开生锈的罐头,在地上挖个坑,支上炭火盆煮饭;而今天却谈起一百

万美元的生意,好像我们一辈子都在做数百万美元的交易。”

⑤这是一个典型的展示人物的细节,其中的可笑和幽默表现了身在非洲的印度移民们的窄小世界和狭隘视野。

这个细节在小说中只出现一次,也不跟上下文有戏剧性的联系,但它对人物的刻面却非常生动,揭示了他们生活的

质量,对于小说的精神部分,是必不可少的。写小说时,特别是长篇小说,有许多细节并不助推故事,甚至也不揭

示人物,但只要它们准确鲜活,就应该将它们融入,因为丰富的细节会给文字提供独特的质地,甚至让人耳目一新。

还有许多细节是属于气氛性的,可以给小说增添生活底色。一般来说,只要细节能表现人物生活的品质就应该写进

小说。

⑥有一些小说中的细节不但促进剧情,而且也相互呼应,构成体系,这样也就具有了象征意义,这种安排需要

作家有类似作曲家的意识,讲究小说中细节之间的回声和共鸣的效果。例如,远藤周作的《沉默》中上帝的静默不

断在喜剧的高潮之处出现,仿佛要强调神多么对人类的苦难无动于衷;同时,又常有一只蝉在丝丝地鸣响,这个蝉

声跟上帝的沉默相互呼应,愈能体现出沉默,创造出一种恒久单调的背景,使人物的生命和苦难更加微不足道。

⑦还有一种很难把握的细节,可以称为风格细节。它们不与剧情、人物、主题有什么联系,主要表现叙述人或

作家的风格。用得不当,这种细节往往会剑走偏锋,给人自我放纵的印象。纳博科夫常用这种细节,而且总是做得

绝妙,令人惊叹。比如在《普宁》一书中,叙述人在讲普宁跟房东联系好租一间屋子,但笔锋一转就胡侃起来:“从

技巧上说,叙述的艺术还不足以容纳各种各样的对话,还落在它们后面,还不能够再现这样的对话——在房子与房

子之间,在两个窗户之间,窗下是一座古城中的蓝色的窄巷,城里水源匮乏,连驴子都打不起精神,但那里却有地

毯出售,还有清真光塔,外国人和香瓜,以及晨光里的回声。”这完全是信马由缰,但它体现了独特的情致和迭肆

的行文风格,也是超小说的一种形式。又如,普宁披上大衣去学院图书馆,原本是用一句话,甚至一个短语,就可

以描写的细节,却被纳氏这样来处理:“一想起普宁的俄国知识分子式穿大衣的方法,我心里就热乎乎的:他前倾

的额头展现出理想的光秃,他硕大的、美妙的荷兰下巴将绿色横挂的围脖紧紧地压在前胸,同时宽阔的双手熟练地

一抖,他就两臂同时插进衣袖;再轻耸一下就穿上了大衣。”这种“夺张”的细节主要是为风格服务的,仿佛叙述

人能口无遮拦,侃个没完,不管说什么都有趣新鲜。当然,这种风格也难免掺有个人的写照。

⑧虽然小说家可以凭空打造细节,但还是要避免错误的细节,尤其是要避免不合时宜的细节。比如,内陆有一

部古装戏中乡下的饭馆卖面条,但端上来的却是一碗碗弯弯曲曲的方便面。这让人哭笑不得,觉得编剧不尊重观众

的智商。一部长篇中如果有一两个不恰当的细节,读者或许可以原谅,但如果超过五六个,故事就变得不可信了。

(节选自2021.01.28《文学报•哈金谈写作(上)》,有删改)

3.第①段中的“抚摸”在文中的含义是(2分)

4.能依据文意做出推断的一项是((3分)

A.萧红的作品除了细节闪光外,其他乏善可陈,因而并非优秀的作家。

B.只要小说细节能表现人物生活的品质,就是不错的作品,值得阅读。

C.小说和作曲相通,如果作家懂点作曲知识,对细节处理也许会更好。

D.对细节捕捉以及叙述风格,有时难免掺有叙述人和作家个人的写照。

5.分析第⑤段画线句在语言运用上的特点。(3分)

6.下列各项,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o(3分)

A.文章开头引用纳博科夫的名言,既引出了文章的议论对象,又引发读者注意和思考。

B.远藤周作的《沉默》中的蝉鸣既和上帝的沉默相呼应,也有对比之意,以声衬沉默。

C.纳博科夫运用风格细节非常纯熟巧妙,在《普宁》一书中他剑走偏锋,显得很狂放。

D.第⑧段举古装戏的例子来论证小说要避免错误的细节,还不够典型,影响了说服力。

7.概括文中作者所阐述的细节类型及作用。(4分)

3.(2分)创作时的锤炼和打磨

4.(3分)D

5.(3分)用词或使用长句,使论述语言准确、严谨;如“特别”“许多”从特殊到普遍性的角度阐述长篇小说以及

广泛运用细节的情况;用“并不”“甚至也不”“但是”“因为”等关联词,谈论这一细节类型的特征和作用;语言

运用体现阐述的严密性。

6.(3分)C

7.(4分)(1)戏剧性细节:推动剧情的发展,贯穿整个故事,重复出现,每次都增添新的意义。(2)人物刻画细

节:不常出现,非常生动,展示人物精神。(3)独特质地细节:准确鲜活,耳目一新。(4)气氛性细节:增添生活

底色,展示生活品质。(5)象征性细节:相互呼应、构成体系,产生回声和共鸣的效果。(6)风格细节:难以把握,

体现叙述人或作家的个性。

(21二模•嘉定区)

①自伦理学诞生以来,有一个问题似乎像幽灵般地徘徊于伦理学研究领域中,这个问题即是人的德性与人的幸

福的关系问题。康德伦理学的诞生,使幸福与德性关系在伦理学中发生了根本性颠覆。

②康德的伦理学既不认同德性即幸福的观点,不认为人的德性必然会给人带来幸福,更不认同幸福即德性的观

点。康德极力反对以人的快乐、幸福、功利等作为衡量与评价德性的标准与尺度,他认为快乐与幸福与道德是无涉

的,人对幸福、快乐、利益的追求是人的本性,但道德不是根源于感性的人的本性,而是超越于人的本性的,它的

发出者是作为总体的人类社会,表达的是社会对个体的要求、规范与命令。这种要求、规范和命令,就其性质讲,

维护的不是个体的利益,而是社会的总体利益,它不仅不必然地与个体的快乐、幸福、利益相一致,有时还会发生

背离与冲突。当社会总体利益与个体的快乐、幸福、利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道德维护的通常是社会利益。康德伦

理学的性质是唯心主义的,但他揭示出伦理学的本质特征,即伦理学所要处理的是作为个体存在的人与作为总体存

在的人类社会的关系问题。伦理学关注的不是感性存在的个体的快乐与幸福,而是作为总体的人类社会存在的需要。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从道德生成与演进的历史经验性事实出发,将道德律令生成的基础与根据归纳总结成一个

规律:任何社会规范、道德规范生成与演进的基础是特定生产力条件下人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因而,

它们都能并且也只能从社会的经济关系中去获得根源性诠释,而且其存在的合理性与正当性都具有历史的性质,绝

不会永恒不变适合一切时间与空间,而是有规律地随经济基础、经济关系发生变更。在私有制存在的社会中,''切

勿偷盗”必然成为一个道德规范或命令,否则私有制下的社会生活就会受到威胁;假若,偷盗是被允许的话,私有

制与私有财产的存在就会成为不可能;但如果私有制不再存在时,“切勿偷盗”也必将从道德规范的领域中消失,

因为它将变得毫无意义。

④道德规范不仅是在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上生成与演进的,而且它的功能与使命也是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

的。因此,道德规范的价值取向既不是人们的幸福与快乐,也不是追求人的完满、神圣与崇高,而是服务与保障那

些在历史发展阶段上必然生成的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的正常运行,保障以经济关系为基础的全部社会关系得以有序

运行,而不至于因社会关系的混乱与无序而使人们的社会生活变得不可能。

⑤人作为人存在,追求生活的快乐与幸福是一种近乎于自然性的本能,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拒绝将人的德性与人

的幸福进行捆绑。“切勿偷盗”的道德戒律在价值取向上只是要求不要损害他人的利益,以便维护私有制与私有财

产的存在,仅此而已,丝毫不含有要求增加自己与他人幸福与快乐的意蕴。道德规范不具有也不应具有神圣与崇高

的价值取向。人类社会需要神圣与崇高,但神圣与崇高不应成为道德要求;所有的人都应成为有道德的人,大多数

人也能够成为有道德的人,但社会不能要求所有的人都成为神圣与崇高的人,大多数人都难于使自己成为崇高与神

圣的人。当一个道德律令无法为大多数人所遵守时,这样的命令,只不过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一纸空文。仍以“切勿

偷盗”为例,一个没有任何偷盗记录的人,在私有制社会下,道德的评价上无疑属于有道德的好人,但也仅此而已,

好人远非是崇高与神圣的人。

(选自《新华文摘》,有删改)

3.第③段中加点的“历史的性质“具体是指(2分)

4.能够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3分)

A.康德伦理学诞生以前学界认为幸福与德性内在一致。

B.康德伦理道德观的生成基础和根据是唯心主义宗教。

C.奴隶制社会的伦理道德是为了保护奴隶制经济关系。

D.康德和马克思的道德观一致在于都是维护社会利益。

5.下列判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人的德性与个体幸福完全无关。

B.追求幸福几乎是人的自然性本能。

C.道德规范并不追求个人的幸福。

D.不偷窃的人属于有道德的好人。

6.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4分)

7.“切勿偷盗”的例子在文中重复出现,论述是否有力?请加以具体评析。(5分)

3.(2分)社会规范道德规范根源于特定时代的社会经济关系,并有规律地随经济基础、经济关系发生变更。

4.(3分)A

5.(2分)B

6.(4分)答案示例:本文援引康德伦理学和马克思主义道德观,阐释“幸福与德性的关系”。开篇由伦理学研究引

出论题“德性与幸福的关系”,接着介绍康德对前代伦理学观点的否定,从道德发出者和目的角度阐述个体幸福与

道德无涉;再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阐释道德生成、演化的本质基础和历史性特征,得出结论:道德规范的价值取向

在于保障生产关系、社会生活有序进行,不具有指向人的幸福以及崇高神圣的价值取向,最后揭示论题的现实意义。

7.(5分)答案示例:论述不够有力。第③段以“切勿偷盗”与私有制社会之间的依存关系为例解释道德规范与特

定历史时期生产关系的关系,从论据属性上看,“切勿偷盗”在私有制社会中并不属于“道德规范”而是“法律戒

令”;其次,从两者关系判断的逻辑上看,道德规范产生与演进确实基于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关系,但“切勿偷盗”

之类具体个别的道德规范的存在与否并不能从根本上影响私有制社会经济关系的存亡;再者,私有制生产关系、经

济制度消亡了,伴随着它产生的许多道德规范未必完全没有存在的意义,未必一定随着生产关系的消失完全消失;

作者的举例阐释依存关系,逻辑对应不合理,有违客观事实。

第⑤段论述上的缺陷与第③段类似,没有偷盗记录的人在私有制社会仅是“遵守盗窃法的人”,未必能评价为“有

道德的好人”。因此,两处例子都有属性归属不恰当,与观点逻辑关系对应不准确,论述不严密,影响削弱了论述

的说服力。

答论述有力,最多3分。

(21二模•杨浦区)

(21二模•金山区)

(21二模•浦东区)

(21二模•奉贤区)

论文学语言在电子文化语境中的变异

黄发有

①在大众媒介的发展历程中,电子媒介的快速扩张爆发出颠覆性力量。面对电子文化的围逼之势,语言艺术要

通过自我调整来适应新的媒体环境。从语言本身来看,电子文化以其强大的渗拿隹,给文学作品的词汇、修辞、语

篇、语体都留下或深或浅的印记;从更为宏阔的方面来看,电子文化潜移默化她影响语言背后的感知方式与思维方

式,导致语言思维的弱化与视听思维的强化。

②受影视文学的影响,文学语言变得“视听化20世纪80年代出品的电影故事片与电视连续剧,绝大多数根

据文学改编而来,但当时文学创作和影视创作各走各的路。进入9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作家在写小说时,主动

向剧本的叙事规则靠拢,不少作家将主要精力用于“码剧本”,文学创造成了副业,其作品特征也逐步转变为“视

听化”。文学语言视听化的重要特征是运用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同步呈现信息和情感,使得接受者有一种置身其中

的在场感。遗憾的是,视听化的语言在强化画面感和听觉效果时,往往会抑制语义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③互联网背景下电子语体的勃兴,也将有力地改变文学语言的格局。网络文学的语言是一种以书面形式表达的

视觉化、电子化的口语。网络文学语言对即时性、陌生化效果和表达自由度的追求,使得其语体具有突出的“电子

口语”的特征。网络文学语体与传统文学语体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这表现为语音、词义、词汇、语法、篇章都偏

离了常规的语言特征,词汇上表现出文白夹杂、土洋结合、雅俗并存的特征。网络文学语言与语体的新变迅速扩展

开来,其拼装美学与杂糅的语体风格必将对文学语言的未来走势产生深远影响。

④随着电子文化的日益主流化,在文学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语图互渗乃大势所趋。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求对文

学语言进行纯粹的净化与生硬的规范,显然不具备可行性,而且会使文学语言与流动的现实脱节,使得文学语言失

去活力。语言的发展如同流动的江河,不断有新的内容汇入,新词汇是标记不断涌现的新事物、新思想的符号,语

言的封闭与停滞是文化缺乏活力的表现。但应当重视的是,过度突破规范甚至拆解语言规范会造成文学语言的荒芜。

因此,在语言变化异常活跃的电子时代,文学写作者还是应该遵守基本的语言规范。

⑤当然,维护文学语言的基本规范不能单纯依靠禁止、惩罚等刚性手段,这样不仅效果不佳,还可能适得其反。

总体而言,首先应该宽容地对待新词和新的语言现象,以开放的态度观察语言的变异,只要这些语词不触犯公序良

俗,都可以自由生长。其次,以柔性规范进行舆论引导,语言的规范化与美感原则应该成为文学评价体系的关键指

标。第三,语言的规范化应该对不同语言环境、不同群体的语言使用者有所区别,对不同交际领域和交际目的灵活

处理,分层次进行动态化规范。

⑥文学语言创新绝不是贴标签式的新词表演和鹦鹉学舌式的语言翻新,这些语言现象只是表浅的语言化妆术,

不仅无法激活语言的内在活力,还容易制造语言杂质乃至语言垃圾。因此,首先,真正的语言创新不是新旧语言的

随意拼凑,而是新旧语言的融合与共生。其次,语言创新不仅是细节的、局部的改进,而是语言观念的革新。第三,

综合的语言创新不是从语言到语言的游戏,而是提升语言境界的系统工程。即使字字珠讥,那些观念陈腐、境界不

高的篇章也难成大器。

⑦那些被视为一个时代的语言标本的文学作品,不仅语言自成一体,作者能够从芜杂的新词旧章、雅言俗语中

提炼出个性化的语言,而且在思想、文体、风格上卓有建树。只有真正具有经典性的作品,其语言创新才会有持久

的生命力,不断被后来者模仿,并激发新的语言创造。

(本文有删改)

3.在第①段中的''渗透性”具体是指电子文化的特征。(2分)

4.能够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3分)

A.传统文学语体必须使用正确的语法。

B.杂语并存是网络文学语体的突出特征。

C.电子语体的出现改善了文学语言的现状。

D.创造新词越多的作家就是越优秀的作家。

5.下列表述与作者观点一致的一项是()。(2分)

A.语言的封闭与停滞会导致新事物和新思想的缺乏。

B.维护基本的语言规范只能依靠柔性规范而非刚性手段。

C.表浅的语言翻新容易制造语言杂质乃至语言垃圾。

D.具有个性化语言的作品,就会有持久的生命力。

6.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5分)

7.结合《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的影视脚本片段,阐述第②段画线句。(4分)

张大民家的房子“第一层是院墙、院门和院子;第二层便是厨房了,盖得不规矩,一头宽一头窄,像个酱肘子;

穿过厨房就进了第三层,客厅兼主卧室,10.5m2,摆着一张双人床和一张单人床,一张三屉桌和一张折叠桌,一个

脸盆架和几把折叠凳。后窗不大,朝北,光淡淡的,像照着一间菜窖。”(《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的影视脚本)

3.(电子文化)潜移默化、逐渐扩展

4.B

5.C

6.文本先指出电子文化对语言的影响。(1分)接着从影视文学和电子语体对文学语言的影响两个方面具体阐述。(2

分)之后指出文学写作者要遵守基本的语言规范,并以合适的(宽容、柔性、分层次)手段予以维护,提出文学语

言创新的方法。(2分)最后点明经典作品的特点。(1分)

7.视听化的语言在强化画面感和听觉效果时,往往会抑制语义的丰富性与复杂性。这些语言有逼真的视听效果。对

房子内景的描述形象而精确,达到了一种摄像式的动态效果,叙事者的视角类似于移动的镜头。(2分)贴着“文学”

标签的影视脚本,仅仅充当镜头叙述的注释和说明,牺牲了语言的多样性与表现力。(2分)

(评分说明:“视听化”的表现2分,效果2分。)

(21二模•松江区)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关增建

①在科学史上,天文学的发展,历来波澜起伏,曲折复杂,扣人心弦。在西方,人们熟知的是哥白尼日心说与

托勒密地心说旷日持久的争论,正是这场争论,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以及天文学领域哥白尼革命的发生,最终促成

了近代科学的建立。殊不知,在东方的中国,在对宇宙结构的认识上,也存在着类似的旷世之争,这就是中国天文

学史上著名的O

②中国古代第一个堪称科学理论的宇宙结构学说是盖天说。下面是《晋书•天文志》的有关记载:“其言天似

盖笠,地法覆槃、天地各中高外下。北极之下为天地之中,其地最高,而滂沱四履②,三光隐映,以为昼夜。天中

高于外衡冬至日之所在六万里,北极下地高于外衡下地亦六万里,外衡高于北极下地二万里。天地隆高相从,日去

地恒八万里。日丽天®而平转,分冬夏之间日所行道为七衡六间。每衡周径里数,各依算术,用勾股重差④推等影极

游,以为远近之数,皆得于表股者也。”

③盖天说突破了人们日常观测中形成的天是个半球的生活经验,能够解释人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各种天象,能

够为人们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它对日月星辰运行的预测、对二十四节气的预报,能够接受观测实践的检验。因此,

它是富有科学意义的宇宙结构理论,尽管它对宇宙结构本身的描述是错误的。

④盖天说在汉武帝时期遇到了有力挑战。天文学家提出了一种新的主张:天是个圆球,天包着地,天大而地小。

这种主张,后来被人们称为浑天说。浑天说与盖天说本质上完全不同,盖天说主张天在上,地在下,天地等大;而

浑天说主张天在外,地在内,天大地小。在此后的一千多年的时间里,究竟是浑天说正确,还是盖天说合理,天文

学界的争论一直不绝如缕。总的趋势是信奉浑天说的人越来越多,浑天说逐渐成为天文学界对宇宙结构认识的主流。

⑤这场争论涉及与有关宇宙结构问题的方方面面。西汉末年,著名学者扬雄撰写了著名的《难盖天八事》一文,

从观测依据到数理结构等八个方面,逐一对盖天说作了批驳。比如,他提出,按盖天说的说法,天至高,地至卑,

太阳依附在天壳上运动,也是高高在上的,人之所以看到太阳从地平线下升起,是由于太阳太高了,导致人产生了

视觉错误的缘故。但是即使人眼会因观察对象的距离远而产生视觉错乱,水平面和光线的传播是客观的,它们是不

会出错的,那么就在高山顶上取一个水平面,以之判断日的出没。实脸证明太阳确实是从水平面之下升起的,光线

也是从下向上传播的,这与盖天说的推论完全相反,证明盖天说是错误的。这是扬雄从观测依据的角度对盖天说所

作的批驳。整体来说,他从八个方面对盖天说所作批驳,有理有据,是盖天说无法辩解的。

⑥但是浑天说也着自己的软肋。浑天说主张天在外,表里有水地在内,漂浮水上。这一主张成为盖天说批驳的

重点,东汉著名学者王充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旧说,天转从地下过。今掘地一丈辄有水,天何得从水中行乎?甚

不然也。”王充的责难是颇有说服力的,因为按当时的人的理解,太阳是依附在天球上的,天从水中出入,就意味

着太阳这个大火球也要从水中出入,这是不可思议的。

⑦纵观中国古代的这场旷世学术之争,我们发现,古人在这场争论中,秉持着一个重要原则:判断一个学说是

否正确,关键在于其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而不是看其是否遵循某种先验的哲学观念。除了不以先脸的哲学信念为依

据判断是非之外,这场论争在其他方面的表现也完全符合学术发展规律。政治和宗教等非学术因素没有介入到这场

争论之中。这些,无疑都是这场论争中值得肯定的地方。

⑧延续了一千三四百年之久的这场论争是中国天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在这场争论的影响下,更多的人投入到

了对宇宙结构问题的研究之中,提出了更多的宇宙结构学说。这场论争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重视实际校验的这种做法,

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一个优秀传统,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待科学问题的态度。这种规模和深度的争论即使在世界文明

史上亦不多见。我们完全有理由说,这场论争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学术论争之一,将永载中华文明发展的

史册。

(有删改)

[注]①槃同"盘”,木盘,古代盛水器皿。②情,下降。③丽,依附。④重差:汉代测望太阳高、远的方法。

3.题目中的“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文中具体是指(2分)

4.根据第②段引言,以下选项中不符合“盖天说”主张的是((3分)

A.天地都是圆拱形状,天地互相平行。

B.天在上,地在下,天地距离是8万里。

C.太阳和日月星辰是依附在地壳上运动。

D.天地的距离是可以用数理推算出来的。

5.能够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o(3分)

A.“勾股定理”是在这场争论中为发展天文测算方法而确定的。

B.这场论争促成了与之相关的众多重要科学与学术问题的解决。

C.文学、政治和宗教等非学术因素没有介入到这场争论之中。

D.判断一个学说是否正确,关键在于其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6.以第⑤段扬雄的相关批驳为例,分析这场论争是如何表现出“重视实际校验”这一特点的。(4分)

7.小明同学读完第⑥段中王充对浑天说的批驳,从图书馆借来《隋书•天文志》阅读,看到南北朝时期的天文家何

承天对此的解释后产生了疑惑,何承天的辩解是否能修补浑天说理论上的漏洞?请对小明谈谈你的看法。(4分)

“是故百川发源,皆自山出,由高趋下,归注于海。日为阳精,光曜炎炽,一夜入水,所经焦竭。百川归注,

足以相补,故旱不为减,浸不为益。”

3.(2分)盖浑之争或者盖天说与浑天说之间的争论

4.(3分)C

5.(3分)D

6.(4分)答案示例:盖天说认为人之所以看到太阳从地平线下升起,是由于太阳太高了导致人产生了视觉错误(1

分),扬雄用实验进行驳斥,在高山顶上取一个水平面,以之判断日的出没(1分);得出结论是太阳确实是从水平

面之下升起的,光线也是从下向上传播的(1分);结论与盖天说完全相反,由此体现了他的批驳重“实际校验”的

特点(1分)。

7.答案示例一(最高4分):小明,我认为这个解释修补漏洞不够充分。王充认为地下一丈都是水,太阳不可能在

水中运行而从地下转出(1分)。何说太阳是阳精,夜间入水,水流焦竭,从而解释了太阳从水中运行而出的漏洞(1

分)。为了弥补水流焦竭的漏洞,又说“百川归注”,所以水量还是不减(1分)。但是他的解释缺乏实证依据,因果

之间缺乏必然关联,太阳入水而使水焦竭的说法是想当然的(1分)。

答案示例二(最高3分):小明,我认为这个解释能够修补漏洞。王充认为地下一丈都是水,太阳不可能在水中运

行而从地下转出(1分)。何说太阳是阳精,夜间入水,水流焦竭,从而解释了太阳从水中运行而出的漏洞(1分)。

为了弥补水流焦竭的漏洞,又说“百川归注”,所以水量还是不减(1分)。

(21二模•青浦区)

(21二模•闵行区)

括号内的声音:一种网络汉语修辞的潜能

王东杰

①澎湃新闻的微信公众号二O二。年八月九日发表文章,介绍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官方微博账号“东风快递”

的一份征兵文告:好消息!好消息!世界一流、包吃包住的东风快递——招(征)人(兵)啦!

②这份文告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它最后一行采用的特殊的修辞方式。而澎拜新闻在结语处采用了同样的手

法:看了这么硬(tu)核(wei)的宣传你还在等什么?

③这是近年网络文章中非常流行的一种修辞方式,括号内外的几个字或拼音连起来,分别构成两个不同的单词

或短语。它们放入句中都可以念得顺,但意思完全相异。

④有人将这种修辞方式称为“注音心声体”。“注音”指的就是其在形式上的特征,“心声”是指它同时为读

者提供了两个不同声音。大部分情况下,括号外的表述都更加“官方”、正式,但括号内所要表达的,才是作者的

真正意图所在:所谓“招人”,其实是“征兵”;表面上落奖对方“硬核”,实际却是说其“土味”。它可以看作

两个文本的并置、对比与复合,一个是由汉字承载的公开而“正式”的文本,一个是放在括号里的“半遮半闭”的

文本。其特殊之处就在于,它在隐藏信息的同时,又故意将破解其秘密的线索展示给读者,逗引读者去揭开更深层

的真相。隐藏与指点它同时召唤出两个相反的行动。

⑤“注音心声体”可以视作一种委婉语。但一般的委婉语意在对说话者的真实意图加以修饰、润色,使其看起

来不那么直接、坦率、咄咄逼人。“注音心声体”却恰好与之相反,其目的是“欲”盖而弥彰:“盖”只是手段,

其最终目标还是“彰”。它将我们在生活中彼此心照不宣的“潜台词”公然摆上台面,同时又假装是“不小心”泄

露的——在这个意义上,它又成了“不”盖而弥彰。

⑥单从修辞的角度看,“注音心声体”主要是为了造成一种幽默效果。它产生于互联网,是一种年轻人的文化,

因此也天然带有一种活泼和俏皮的感觉。在这里我想提出一个有趣的对比,那就是巴赫金笔下的“狂欢节”。从某

种意义上看,“注音心声体”和“狂欢节”不无相似:它们都是由“民间”发动的,表达了“人民大众”对于“主

流”秩序的疏离乃至颠覆。而且,它们都是通过冷嘲热讽或插科打洋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目标的,但这两者在精神

上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和“狂欢节”不同,“注音心声体”所要凸显的是一种清醒,而非沉醉的狂迷,它是个体的

或个体之间的交流,而非群体性的耽溺。

⑦相对于“狂欢节”那种刻意的倒置和“革命”精神,“注音心声体”来自更为日常的社会互动情境。发言者

并不刻意地跳出现实,而是很清楚自己就生活在现实之中。但他又不肯全情投入,而是维持了与现实之间应有的距

离——这距离使他保有了刻意冷眼旁观乃至点破现实“合理性”中的虚伪和漏洞的权利。可是,他也不会采用“狂

欢节”那种撕裂一切秩序、决绝抗争的态度去否定现实。与其说它在批判,不如说它在调侃、椰揄。与巴赫金''狂

欢节”精神不同的另一方面是,“注音心声体”一般不会刻意使用粗话和怪诞、恶心的形象,即使是括号内的语言,

它采用的也是“正常”的、可以被公众接受的表达。

⑧“注音心声体”诞生于互联网,与这种发言环境本身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那里既是各种语言现象的催生地

和实脸室,又较实体性的人际社会更为宽松和自由。网络为发言者带来心理上的安全感,给了他们将“潜台词”公

开化的勇气。实际上,言语行为所依赖的社会共识的存在,不仅为“注音心声体”的诞生带来了可能,也为它释放

其政治潜能提供了保障。近些年来,“注音心声体”已经不再只是一种“民间”专属的修辞手段,也得到官方的采

纳——好比是国王也可以在“狂欢节”中“与民同乐”一样。

⑨同一种修辞形式,可以得到不同社会力量的青睐和使用,自然表明了语言首先还是一种交流工具,具有价值

中立性。然而任何一种语言现象都是从特定社会环境中产生的,因此也难免会受到其使用环境的影响,而社会环境

自有其无法摆脱的伦理向度。这既体现为人们说了什么,也体现为他们怎样说。不同的语言表述形式和运用方式,

内嵌着人们观察世界和人生的不同视角。因此,哪怕只是对现象的单纯“描写”,也不可避免地会关联到某种特定

的价值导向,说到“注音心声体”,这至少意味着,我们要维持好括号内的声音,使其被更多的人听到,然后再去

努力修正括号外的那个世界。

(选自《读书》2021年第1期,有删改)

3.第⑤段中的“'不'盖而弥彰”在文中是指(2分)

4.下列选项中,对“注音心声体”的“潜能”,推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通过修辞润色,使其表意温和,半遮半闭中揭示真相而不令人反感。

B.通过插科打浑,达到幽默的效果,使个体之间的交流得以轻松进行。

C.清醒地点破现实生活中某些不太合理之处,委婉地引起修正的注意。

D.为官方发声,借此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起到价值导向作用。

5.作者将“注音心声体”与“狂欢节”进行对比,除“方式”的比较外,还从哪些角度进行了对比?请简要分析。

(4分)

6.概述本文的行文思路。(4分)

7.张亮同学准备了一些材料,想选择其中一则作为例子来佐证第⑨段画线句的观点,你认为哪一则最合适?请向他

推荐并说明理由。(4分)

A.才(hao)华(wu)横(jie)溢(cao)的你们帮着想个别致的名字吧!

B.当遇到老人摔倒时,我们要勇(huan)于(xing)扶(liang)起(zhi)他们。

C.在菜场,他常常会友(wei)好(su。)地对卖菜老大妈笑笑,卖个萌,以便宜的价格买到新鲜的蔬菜。

3.(2分)不掩盖“潜台词”,将其公然摆上台面,使真实意图更明显。

4.(2分)C

5.(4分)(1)源头,两者都来自民间和大众;(2)精神,二者有较大的差异:前者清醒(保持距离、冷眼旁观),

是个体或个体之间的交流;后者狂迷(全情投入),是群体性的耽溺。(3)态度,前者不刻意地跳出现实,而是

对现实调侃、揶揄;后者追求刻意的倒置和“革命”精神,撕裂一切秩序、决绝抗争地去否定现实。

6.(4分)先以征兵文告来引出阐释的对象:注音心声体(1分)。接着对概念加以界定,并点明其特点(1分)。

之后分析其修辞上的特征:委婉与幽默。(1分)在与“狂欢节”的异同对比中,突出其深层的特质。(1分)最

后论及其产生的环境,与所受到环境影响。(1分)

7.(4分)选B。括号内的声音具有正确的价值导向,针对现实生活中扶老人被讹诈的情况,要保护好善良助人之士。

(21二模•宝山区)

联觉与艺术通感

①艺术通感就是不同艺术感受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转化。例如,我们听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就会

随旋律的变化在眼前呈现出一幅幅视觉形象,好像看到梁山伯与祝英台共读、离别、化蝶等生活场面。一座美妙的

建筑和园林又会引起类似音乐的感觉。综合艺术如歌舞剧、电影等就是利用艺术通感来调动多种艺术手段创造共同

的意境的。芭蕾舞剧《天鹅湖》,音乐与舞蹈动作是那么和谐一致,以致我们单凭音乐欣赏就能体验到戏剧情境。

所以,传统说法认为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回声。

②由此,艺术家必须具有良好的艺术通感,才能把感性意象转化为审美意象。音乐家在生活中找不到现成的音

乐和旋律,他没有模仿对象,他必须把生活中的感受转化为音乐意象。贝多芬失聪后,正是凭视觉印象来创造音乐

意象。他在森林中散步,衣袋里放着铅笔和五线谱纸,以便把视觉印象用乐谱记录下来。他在记下音乐主题的同时,

还写下了这样的句子:“在森林中是幸福的——树木在讲话——”,“每一棵树都在向我说话哪,多么神圣啊!森林

之中太美妙了”等等。《田园》交响乐、《庄严弥撒》和《第九交响曲》就是这样写出来的。

③艺术通感的生理基础和心理结构原型是联觉现象。所谓联觉,就是各种器官的感觉互相沟通的生理现象,主

要是视觉和听觉的沟通。联觉在儿童中比较常见,可以推断,在人类童年和动物意识中,联觉也是普遍现象。由于

这种联觉现象存在于原始心理结构中,所以,与原始意识同构的审美意识也,缚存在着联觉史艺公通感的特征。现

代出现了一种色彩音乐,就是用电子手段使音乐的节奏、旋律与色彩转换同步进行,造成视听觉混合的奇妙意境。

现代诗歌大量采用联觉手法,如“黑色的哭泣”、“透明的笑”、“磨硬了的感叹”等等,它有助于传达那种微妙的内

心体验,使表现更形象化。

④联觉在审美意识中不是简单地重复儿童意识行为,而是把它改造为构成和传达审美意象的特殊手段。唐代书

法大师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而受到感染,结果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审美心理结构就像一个魔术师,能够

把各种感官印象沟通起来,互相转换。如果没有这种联觉功能,就不会形成艺术通感,许多艺术门类也就不会存在

(如音乐]。

⑤艺术通感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共同的审美意象。不同感官的感性意象是不同的,但进入审美意象聿造电塔,通

过联觉作用,就变成一种纯粹的审美体脸。“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审美意象舍弃感官形式,变成一种内部语言,

它可以翻译成不同的艺术形式,但其本身是没有固定形式的。比如对西湖“三潭印月”的景色,可以用绘画、诗文、

音乐多种形式表达出来,但这种审美感受本身则无固定形式。究竟形成音乐意象还是视觉意象,要根据主体哪一种

表现能力更强而定。诗人艾里略指出:具有理想形式的诗是“如此这般的诗,以致我们看不见所谓诗,而只注意着

诗所指示的东西……”所谓得意忘言,也就是只领会审美意象,而舍弃意象材料。这就是说,审美意象是可以转换

的,只要意境相同,就可以用不同的感性意象构筑审美意象,表达为不同的艺术形式。

1.第⑤段中加点的“创造过程”具体是指(2分)

2.依据本文,以下对“艺术通感”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艺术通感有其生理基础和心理结构原型。

B.艺术通感在作品创作中也在作品欣赏中。

C.艺术通感是离不开联觉这一必要条件的。

D.艺术通感发生时意象和感官形式即舍弃。

3.依据第⑤段画线句,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琴曲《月夜》与诗歌《月夜》的感性意象相同,所以它们的意境相同。

B.琴曲《月夜》与诗歌《月夜》的意境相同,所以它们的感性意象相同。

C.《荷花淀》小说表现的意境,是可以通过钢琴曲的艺术形式来表达的。

D.《荷花淀》和《黄河大合唱》都有抗日内容,所以它们转换自同一意境。

4.第③段中,你认为对“审美意识也必然存在着联觉和艺术通感的特征”的论证是否充分?请说出理由。(4分)

5.小宝同学是位聋哑生,她想学习舞蹈并以此为职业,但她父母说:“节奏是构成舞蹈的要素,舞蹈节奏以音乐节

奏为基础,聋哑人怎么以跳舞为职业呢?”请你依据本文,从科学的角度劝说小宝父母,让他们同意小宝的选择。

(4分)

1.(2分)参考答案:通过联觉作用把不同感官的感性意象变成一种纯粹的审美体验。

评分说明:“通过联觉作用”1分,“把不同感官的感性意象变成一种纯粹的审美体验”1分。

2.(3分)D

3.(3分)C

4.(4分)

答案示例一:不充分。对联觉存在于原始心理的推理基于儿童与人类童年和动物的生理心理机制有共同点,对这一

前提的认识具有普遍性,省略前提是可以的:但是原始意识与审美意识同构却是待证明的判断,用它做前提直接推

论,论证不充分。

答案示例二:不充分。原始意识与审美意识同构并不是被普遍认识的原理,作为前提使用没有得到证明而确定为真,

结论不真;如果审美意识等同艺术通感,则是循环论证;所以论证不充分。

评分说明:如果有学生能从科学(心理学、生理学、哲学)的角度,指出审美意识与原始意识不同构,原文用了一

个虚假的前提,结论为假;满分。分析后面的事例只证明“通感是普遍存在的”而不能证明审美意识必然存在着联

觉和艺术通感的特征,1分。

评分细则若认为充分,对结论前的推理做了正确分析最多3分。只分析结论后的事例1分。

5.(4分)答案示例:心理学上有一种联觉现象:各种器官的感觉相互沟通。据此,视觉与听觉是可以沟通的,聋

哑人听觉的美感节奏可以通过视觉等其他感觉感受到并表达;只要能获得美的意境、感受,就能通过联觉表达为舞

蹈。所以小宝爸妈,您二位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评分说明科学依据及分析3分,语言表达1分。

语言表达上,科学依据及分析要准确而具科技语体,对小宝父母的话语则要口语化并有敬辞运用(在批改过程中这

一条是否忽略或弱化由大家决定)。

22一轮

(21二模•崇明区)

文学阅读的多维向度

何建良

①“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人们耳熟能详。它或被用来证明文学文本意指的不确定性

和意蕴的丰富性,或被用来印证读者理解文本的差异性。如果仅从字面看,“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似乎暗示,一个读者眼中,就只有一个哈姆雷特。然而,弗吉尼亚•伍尔夫在谈到自己阅读《哈姆雷特》的体会时

曾说,她少年时就读《哈姆雷特》,后来又多次阅读,却是常读常新。这样,她的眼中就不止一个哈姆雷特了。那

么,一个读者眼中,到底有多少个哈姆雷特?

②伍尔夫的阅读体脸,绝不是孤例。关于阅读,中国古人张潮曾有一个绝妙的比俞:“少年读书,如隙中观月;

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因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张潮的话与伍尔夫的阅读

体验相互印证,阐明了一个道理:人生阅历的不同,会带来不同的阅读体脸,对文本形成不同的把握方式,产生不

同的理解。看来,一个读者眼中,真的不止一个哈姆雷特。

③如果说“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凸显了读者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是一种□□向度的阅

读差异的话,那么顺着张潮的话,我们则发现了阅读差异存在的另一向度——□□的向度。这一向度的阅读差异为

什么会存在?因为人的“理解视野”是生长的。“阅历”其实构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