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培训强化模式的选择_第1页
心肺复苏培训强化模式的选择_第2页
心肺复苏培训强化模式的选择_第3页
心肺复苏培训强化模式的选择_第4页
心肺复苏培训强化模式的选择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肺复苏培训强化模式的选择

现在,心脏猝死(scd)是一种危及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中国每年有54.4万人死亡。导致SCD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突然发生的心脏骤停(cardiacarrest,CA)。研究表明:发生CA的患者如果在发病最初的3-5min内接受有效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存活率可达49%-75%,CPR每延迟1min实施,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就下降7%-10%。然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80%的CA事件发生于院外,其中67%有目击者,目击者中有72%为患者家属。因此,对公众,尤其是对SCD高危者家属进行CPR技能培训,对于提高院外CA患者的生存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CPR培训后如何能够使研究对象的CPR知识与技能得以保持,使其在需要时能够实施有效的CPR这一问题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本研究将SCD高危人群家属作为培训和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的研究设计,评价两种不同强化模式对SCD高危人群家属CPR知识保持的影响,以寻求一种适合公众CPR培训的强化模式。1病人家属入选标准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住院的SCD高危者的家属,符合以下纳入和排除标准。SCD高危者定义为临床确诊患有以下几类疾病的患者:(1)冠心病;(2)致命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室速或是室颤;(3)遗传性心脏病,包括Q-T间期延长综合征和Brugada综合征;(4)肥厚性心肌病;(5)心肌炎;(6)心力衰竭。家属入选标准为:(1)家庭成员中有患有以上疾病的患者;(2)年龄≥18岁并且≤70岁;(3)与患者长期居住在一起;(4)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5)同意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在过去2年内参加过CPR培训的家属,患者已安装植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implantable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ICD)的家属,患者或家属患有严重的其他生理心理或精神疾病,患者或家属为医护工作者。剔除在培训后即刻理论知识考核不合格的家属。自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两所医院共有符合入选标准的SCD高危患者211例,其中有80例患者的家属拒绝参加本研究,131名患者家属同意参加本研究。在这131名同意参加培训的家属中,有7名在培训中途退出,共有124名家属参加了现场CPR的集中培训,剔除培训后即刻CPR知识考核不合格2名,失访8名,最终有114名患者家属进入整个研究分析过程。其中男31名,女83名,年龄20-70岁,平均(48.60±11.74)岁。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分为督导强化组40名、自我强化组39名、对照组35名。3组在年龄、性别、学历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学习方法2.1培训cpr操作人员为了确保每次教学的一致性,本研究的CPR培训对象统一观看《北京市心脏性猝死防治——家庭心肺复苏培训项目》教学光盘(解放军卫生音像出版社拍摄录制,以下称CPR教学光盘)。为了确保受训家属对CPR操作内容的掌握,在对SCD高危者家属进行培训的现场需要有指导人员给予指导,因此在对SCD高危者家属培训开始前,首先对CPR训练指导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本研究中的5名CPR训练指导员均来自于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且均获得校内红十字会的CPR学习认证,此次培训由获得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HeartAssociation,AHA)基础生命支持导师资格证书的心血管病危重症护理高级实践护士、护理学教授进行统一的CPR技能培训及带教方法培训,并要求通过CPR技术考核和试带教考核。2.2cpr培训内容CPR技术的集中培训分别在患者住院期间进行。为了确保培训对象有足够的练习机会,每次控制在6人以内,操作指导人员与培训对象的比例为1∶4-1∶6,集中培训时间为90min。培训开始时首先简要介绍培训目的,并请每名培训对象填写研究者自行设计的《公众心肺复苏知识测试试卷》。测试完毕收回试卷后,研究人员正常速度播放CPR教学光盘,使培训对象了解对心脏骤停患者施救时要达到的要求。之后,逐段播放CPR操作的每个步骤,并指导培训对象进行分解练习。如此反复,直到学完所有的步骤;再让培训对象反复练习CPR的全过程,直到完全学会。2.3定期电话随访CPR技术集中培训后,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督导强化组、自我强化组、对照组。(1)督导强化组:发给CPR教学光盘,要求每月观看光盘,复习所学内容并进行相关练习,研究人员对督导强化组每月定期电话随访,对其遇到的问题给予解答,对于没有按时强化的患者家属,督导其进行复习,并在几天后再次进行电话随访。(2)自我强化组:发给CPR教学光盘,并当时告知培训对象每月按时观看光盘,复习所学内容,之后不再给予其他任何干预。(3)对照组:发给安慰剂光盘,该光盘主要讲述如何调节日常饮食、起居、疾病预防等知识,不涉及任何CPR的知识与技能,但在外包装设计上与CPR教学光盘没有区别,发给光盘后不再要求复习强化任何内容。2.4培训对象的知识水平测试采用研究者自行设计的《公众心肺复苏知识测试试卷》进行知识测评,该测试卷根据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公众CPR技能实施要点编制而成,包括两份在内容上高度相关,而在语言表述和提问形式上不同的两份试卷(下称A卷和B卷),每份试卷均由20道题组成,均为选择题,每题均有4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题答对得1分,答错给0分,共20分。该测试卷的每个条目内容效度指数为0.9-1.0,抽样效度为91%,重测信度与复本信度系数分别为0.824和0.850。分别于培训前、培训后即刻、培训后3个月采用《公众心肺复苏知识测试试卷》(A卷和B卷)对培训对象的CPR知识水平进行测试。培训前与培训后即刻的测试在CPR集中培训的现场完成,培训后3个月的测试通过电话调查获得。培训前测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确定为B卷,为了避免短时间内采用同一试卷进行测试产生的偏倚,培训后即刻的测试采用A卷,由于本研究主要分析培训后即刻与培训后3个月的知识保持程度,因此培训后3个月的测试也采用A卷。采用情景考核法对每名培训对象进行CPR技能考核,此考核在培训对象接受现场集中CPR培训后当场进行。在由两名指导人员采用《CPR技能评价表》同时对其抢救过程的每个步骤和动作的正确性进行打分,并当时计算总分。此评价表由24个条目组成,其中关键条目为17项,被研究证明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当两名指导人员同时判定为合格时,才能判定培训对象技能考核合格;如考核不合格,指导人员针对培训对象操作中的错误给予纠正和指导,并要求培训对象再次练习,直到各个操作步骤合格。2.5统计学处理方法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连续性数据用表示,多个样本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分类数据用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列联表χ2检验。3组cpr知识得分的变化经现场集中CPR培训后,所有研究对象CPR知识合格率达98.4%。3组的培训后即刻得分均比培训前得分有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3个月,3组CPR知识得分均有所下降,但督导强化组知识得分高于自我强化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自我强化组在培训后3个月时的CPR知识得分下降到(12.41±2.64)分,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对3组的CPR知识得分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内效应、组间效应及测试时间与分组之间的交互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CPR知识得分随着时间变化而发生变化,在接受培训后CPR知识得分都显著提高,培训后3个月得分均下降,但督导强化组CPR知识得分下降最少。进一步比较后发现,督导强化组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自我强化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讨论4.1培训对象的选择研究发现:在以往公众CPR培训中,只有18.5%的受训者是和SCD高危人群居住在一起的,其他大部分受训人员较少遇见SCD事件的发生。由此可见,最有可能目击SCD事件发生的是SCD高危患者的家属,但他们却未能获得CPR技能培训。我国目前的CPR培训依然主要针对的是特殊人群,如黄春艳与张雁对工厂工人、保安以及警察等进行的CPR培训。据统计,国外参加过CPR培训的SCD高危患者家属已达33%,而国内参加过培训的SCD高危患者家属不到1%。本研究将SCD高危者家属作为CPR培训对象,通过整个研究发现:进入本研究现场CPR集中培训的124名SCD高危患者中心肌梗死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拒绝参加本研究的SCD高危患者,这可能是心肌梗死患者的家属经历过亲人发生心肌梗死的紧急场面,更了解心脏急症发生的不可预料性和后果的严重性,以及因不知道如何处理产生强烈的无助感,因此更加渴望学到实用、有效的急救技术。同时,由于SCD高危者家属对于学习CPR知识的愿望比其他人群更加强烈,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性、主动性更高,因此最终的学习效果也较好,本研究中所有培训对象培训后即刻的知识得分均有显著提高。同时,CPR培训效果不受研究对象文化程度的影响,本研究中,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者占56.1%,与付沫等的研究结果相似。由此可见,公众CPR操作程序经过系一列的简化后,并不需要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医学背景和较高的文化程度,而且可以在90min内完成全部培训,是一项可以在公众和SCD高危者家属中推广的急救措施培训。4.2培养了长期记忆的能力,提高了知识的保持量。根据第20本研究采用督导强化能够有效减缓CPR知识的遗忘。采用电话每月定期随访的模式进行督导强化,可以比较有效地督促研究对象进行定期复习,减缓CPR知识的遗忘。本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即人在学习新的信息后,信息只是进入短时的记忆,如果不及时复习强化,这些信息就会遗忘,而经过了及时的强化复习,短时记忆的东西就会成为长期记忆。同时,不同性质的学习材料具有不同的遗忘曲线,对于那些有意义、理解了的知识,在学习1个月时,知识的保持量仍然接近60%。本研究不仅帮助研究对象理解每个知识点,同时,还让研究对象进行操作练习,增加了动作记忆,可进一步提高知识的保持量。而且每月通过外界干预,促进研究对象进行复习强化,可以比较有效地帮助知识的保持。一些相关研究也证明了外部强化的重要作用,证明督导强化模式能够大大提高群众的认知水平及医疗依从性。4.3不同强化组家属cpr知识与技能需求情况自我强化要求学习者自发地复习所学知识,因此学习者要具备较强的自我学习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当学习者对某些知识或技能有很高需求的时候,就会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学习这种知识与技能。本研究希望能够通过家属自身定期主动复习达到自我强化的目的,使CPR知识得以保持,但自我强化组在培训后3个月CPR知识得分下降到(12.17±2.79)分,与对照组相当,与以往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可能的原因是:SCD高危患者在接受有效治疗出院后会长期处于疾病的稳定阶段,家属在接受CPR培训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极少遇见CA事件发生,因此,家属对于CPR知识与技能的需求并不强烈,使得家属自我强化复习CPR知识与技能的能动性大大降低。另外,人都会有惰性,当无外界督促时,惰性就会逐渐占上风,进而影响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强化的依从性。为了调查自我强化组的家属能否真正做到自我学习,本研究在研究结束后对自我强化组的家属进行了电话随访调查,结果证实:在39名家属中有30名(76.9%)在培训后第1个月观看了CPR教学光盘,然而在培训第2个月后就没有家属继续坚持观看光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