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_第1页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_第2页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_第3页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_第4页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湘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能学会用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来历及歌曲的词作者田汉、曲作者聂耳。3、能认真听赏歌曲《我的祖国》,能哼唱其主旋律,感受歌曲的基本情感。教学重点: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有感情的演唱。教学难点:准确地演唱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如:三连音、附点)和力度变化(渐强、强音记号)。教学过程:一、听赏歌曲《我的祖国》1、导入新课师:在你的印象中,祖国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谈祖国留给自己的印象。课件轻声播放《我的祖国》音乐。)师:有一位歌唱家,用自己平实的语言、甜美的歌声描绘祖国,就像在唱自己的妈妈一样。她就是著名的歌唱家郭兰英老师,请听她的演唱的电影《上甘岭》中的插曲《我的祖国》。2、聆听《我的祖国》师:人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学生自由发言。课件配乐。)3、介绍歌曲相关知识(1)首唱者郭兰英师:歌唱家郭兰英1930年出生在山西平遥的一个叫“香乐”的小村子里。她的嗓音甜美,音域宽阔,吐字清晰,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特色。《我的祖国》是她为电影《上甘岭》演唱的插曲。(2)歌曲创作的背景师:电影讲述1952年秋,为了夺取抗美援朝的最后胜利,志愿军某部八连忍饥挨饿,坚守上甘岭二四天,终于迎来大反攻的全面胜利。上甘岭战役非常惨烈,在仅4平方公里的阵地上,敌军先后投入6万人的兵力,向上甘岭发射了190万发炮弹和5000枚舰载炮弹,最多的一天达30万发。英雄的志愿军战士抛洒热血、牺牲生命,帮助朝鲜人民打退了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火力的以美国为首的侵略者。换来了祖国的安全和朝鲜人民的自由、独立。(学生了解电影创作背景。)4、跟唱《我的祖国》老师播放《我的祖国》音乐。(学生跟唱《我的祖国》,再次感受歌曲的意境和情感。)二、学习《国歌》歌词。1、观看记录“日本暴行”的图片资料师:这是一幅平静恬美的生活画面,可就在这时一场灾难发生在中国美丽富饶的土地上。请同学们跟着我一起回到1931年。(学生观看记录“日本暴行”的图片资料。)2、观看电影《国歌》片段之一《控诉》学生观看电影《国歌》片段。3、观看电影《国歌》片段之二《抗日游行》学生观看电影《国歌》片段。4、学一学(1)老师领读《国歌》歌词。(学生学着抗日游行的样子,跟读歌词。)(2)齐读歌词老师提问:你认为哪一句体现了人民抗日的决心?(学生自由回答。)(学生试着读歌词)(3)学生领读歌词(由一名同学带读歌词,全班学生跟读歌词)(4)介绍田汉三、学习《国歌》旋律1、观看电影《国歌》片段之三学生观看电影。2、认识三连音(1)聆听全曲学生聆听《义通军进行曲》全曲。(2)拍一拍学生拍一拍两组三连音节奏。(3)听一听学生聆听全曲后,再说一说三连音在模仿什么声音。(4)唱一唱学生视唱以下乐句:1、35565315553010515151103、体验力度渐强的乐句(1)唱一唱学生视唱乐句:51、13、35-(2)说一说学生讨论这句旋律的进行方向。(3)再唱一唱学生结合歌词学唱这一乐句,注意力度变化,并讲出力度渐强的原因。4、学唱《义勇军进行曲》旋律(1)视唱旋律第一遍(2)提示加入附点、强音记号的地方,再视唱旋律。四、演唱《国歌》1、齐唱《国歌》师:《义勇军进行曲》鼓舞了中国人民奋起战斗,奖帝国主义赶出了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1949年《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代国歌,1982年正式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学生齐声演唱《国歌》。)2、跟唱《红旗飘飘》师:xx年的世界体育盛会奥运会即将在中国举行,我国的体育健儿们迎接的是世界、迎战的是极限,为祖国的荣誉而战斗,是他们不来的信念。让我们唱上一首《红旗飘飘》为他们的勇敢加油喝彩吧!(课件播放《红旗飘飘》,学生跟唱)3、演唱《国歌》师:同学们,身为中国人,我们感到自豪。唱好国歌是我们每一位中国人应该做的。让我们热爱祖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爱唱国歌做起。(学生起立演唱《国歌》)-二、《老鸟,小鸟》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饶口令二部歌曲《老鸟,小鸟》。2、通过学唱歌曲,感受到奉献爱心的美好、甜蜜。3、主动积极地参与二部音乐演唱,从中享有集体合作音乐的乐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会《老鸟小鸟》这首二部歌曲。难点:启发学生用和谐的声音演唱好歌曲。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多媒体设备、flash制作的动画课件一套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上一堂很有特色的音乐课。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森林里,居住着许多只漂亮的鸟儿,因为鸟儿的数量很多,渐渐地这里就成为了鸟儿们的王国,他们每天在一起快乐的舞蹈、愉快的歌唱。你们看:(课件一出示:)(说明:声音是多么美妙动听,动作是如此协调,画面是多么精彩美观,这一幕幕深深的吸引着学生,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二、歌曲学习1|旋律学习师:小鸟是怎么叫的?(啾啾,啾啾啾)好,下面我们玩个游戏,老师弹琴,你们模仿小鸟的叫声来演唱33啾啾|33啾啾|666啾啾啾|666啾啾啾||11啾啾|11啾啾|222啾啾啾|222啾啾啾||师:刚才我们听到小鸟们的音乐象声乐的哪种演唱形式呢?(合唱)原来我们接触过一些简单的二部歌曲,可是听小鸟演唱的二部还是第一次听到哦,好,下面我们来接触一下,学唱一首二部歌曲《老鸟,小鸟》(课件二出示:出现歌谱)全曲视唱重点练习:(1)、1=F4/45333330|3222220|21111111|11210||3111110|1666660|65555555|55650||啾啾啾啾啾啾(啪)啾啾啾啾啾啾(啪)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啪)“啪”可以拍腿,也可以带舞蹈性拍手。(2)、1=F4/453333030|005555|300|11116060|001616|12||啾啾啾啾啾啾(啪啪)啾啾啾啾啾(啪啪)啾啾啾啾啾啾(啪啪)啾啾啾啾啾2、歌词学习师:同学们唱得不错啊。刚才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在听(1)熟悉歌词师:大树爷爷看到这一幕,说起了绕口令呢,你们听(课件五出示)绕口令:老鸟小鸟老鸟,喜欢小鸟,小鸟,喜欢老鸟,老鸟喜欢小鸟,小鸟喜欢老鸟,小鸟小的时候,老鸟喂小鸟,老鸟老的时候,小鸟喂老鸟。师:我们也来试试(学生熟悉带绕口令风味的歌词)师:鸟儿们看到这一幕,他们又是怎样的呢?(唱歌)(课件六出示:出现歌单)(2)唱词师:我们也来唱一唱(练习歌曲,处理难点)a、分声部演唱,注意鸟叫声的处理b、加入拍手跺脚律动c、学生可以根据对歌词的理解随意有节奏的变化律动3、整体演唱分声部演唱三、感受表现1、歌曲艺术表现师:请两名同学分别扮演老鸟和小鸟,也就是领唱1和领唱2,再分男女声部演唱,提示学生注意声部之间男女角色的变换。2、欣赏《美丽的花儿》师:老鸟一日复一日,默默的哺育着小鸟,这是一种什么样精神体现呢?(爱心的奉献),小鸟最初的蛮横不讲道理,最后认识到错误,并找回纯洁善良的心灵。老鸟和小鸟之间的这种相互照顾、彼此爱护的行为感动了美丽的花儿,你们瞧,花儿也在为他们歌唱。(课件七出示)四、总结全课师:今天同学们学习了《老鸟和小鸟》,你有些什么样的感受呢?来说说。(学生说完后,老师总结)在欣赏鸟儿们尽情歌唱时,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其中有一只能歌善舞的小鸟特别的突出。(课件三出示:动画片段播出)师:这只小鸟小名儿叫皮皮,那是它特别调皮而得来的,因为它能唱会跳,经常是处于主角的位置,所以很骄傲,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包括它的父母。你们瞧,这会儿啊,它又跟妈妈在斗嘴呢。(课件四出示:)师:皮皮和妈妈到底发生了什么呢?同学们可以来说一说啊,(学生自由举手发言,可以充分发挥想象),不管怎样,结果如何呢?(小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师:(小结略)三、《西南音韵》教案教学目标:1、能学会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韵味地演唱歌曲《猜调》,并从中感受和体验少年儿童嬉戏游玩时天真活泼的生活情趣。2、能认真听赏葫芦丝与小乐队合奏《金风吹来的时候》,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认识两种云南民族乐器芦笙和葫芦丝,初步了解云南少数民族乐器。3、能在地图上标出玉溪、丽江和西双版纳,能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参与音乐表现活动。教学重点: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韵味地演唱《猜调》教学难点:辨认两件少数民族乐器的音色特点并感受《金风吹来的时候》的基本情绪。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课前学生分组收集云南少数民族歌、舞、乐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学生交流1、民歌组将学生按照民歌组、乐器组、舞蹈组排列座位。舞蹈组乐器组2、学生分组介绍课前收集的云南民歌、舞蹈、乐器等资料。3、教师归纳并播放课件。二、学唱云南民歌《猜调》1、导入师:云南是中国拥有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刚才民歌组的同学为我们介绍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云南民歌,今天我们来唱一唱云南的少儿歌曲。请听!2、听赏《猜调》3、提问(1)歌声在问什么,你能否尝试模仿。(2)这首歌运用了声乐演唱形式中的哪一种?(生:对唱)教师小结:这是一首云南儿童游戏时对唱的歌,歌唱时因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为了唤起对方的注意,并激起对方感情上的反应,所以往往开始先唱一个长长的引腔,再唱主要内容。通过一串串问题,双方以对、答的形式展开活动,问得巧,答得妙,妙趣横生。4、学唱歌曲(1)师生以对答形式学唱歌曲旋律。(出示歌谱)(2)跟伴奏唱歌词。(要求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注意与六分音符对应的歌词要唱清楚。)(3)加入前倚音演唱。师:歌曲情绪上有什么变化?生:(歌曲结尾处加入倚音,表现出对歌双方自信、得意的情绪,生动地表现出儿童顽皮、可爱的性格。)(4)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师问生答,生问师答,一问多答,多问一答等等。)5、猜谜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设计谜语并用对歌形式表现。)(2)学生参与表现。(分组进行对答游戏。)三、听赏《金风吹来的时候》师:云南山水秀丽,少数民族众多,在长期的劳动中,各族人民以自己的智慧创造了许多独特的民族音乐和乐器。唱完了云南的歌,让我们来听听云南的音乐吧!1、初听《金风吹来的时候》2、交流感受3、介绍乐器出示乐器图片:葫芦丝和芦笙。简单介绍这两种乐器,并播放两种乐器演奏的音乐,让学生感受两种乐器的音色及特点。4、复听(1)这首乐曲的主奏乐器是什么?(2)乐曲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情绪有何不同?你能哼唱它的主旋律吗?5、参与表现(1)介绍云南少数民族傣族傣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歌舞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傣族舞舞姿优美。婀娜多姿,不仅能展现少女的美妙身段,还能体现男子汉的气魄和内在的温柔。(2)云南音乐之旅音乐会①学跳傣族舞。(男生做吹葫芦丝状,女生跳傣族舞)②学生围成圆圈随着《金风吹来的时候》的优美旋律,进行舞蹈表现。四、课堂小结云南的歌美、乐美、舞美,多少年来,在这片土地上,云南的少数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我很感谢同学们,是你们课前准备的丰富材料让我更多地了解了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很多宝贵的财富,让我们不断努力探索,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将它们发扬光大。四、《丰收乐》教案教学目标:1、能积极参与听赏乐曲《丰收锣鼓》的教学活动,并能认识演奏这首乐曲的各种乐器,听辨出主旋律的主奏乐器。2、能学会唱《山乡的彩云》这首歌,感受音乐的美感与丰收的喜悦。教学过程:一、定向1、学生随音乐《丰收锣鼓》步入教室。2、交流。师:同学们,刚才你们踏着欢快的锣鼓声走进教室,是不是感受到了丰收的喜庆?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领略山乡丰收的壮景。二、山乡晨曲1、观赏山乡丰收场景图片或录像带,学生交流观后感。2、聆听山那边飘来的晨曲。(老师展示写在云朵形状卡片上的旋律。)老师弹唱,学生体验音乐的强弱以及力度的变化,并随琴模唱。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在两个山头之间对唱时的感觉和模仿回声的感觉演唱。三、山乡的节奏师:同学们,你们的歌声真美,山乡的小朋友敲起了竹板在欢迎你们。(展示山乡的节奏谱,老师敲击。)1、学生聆听山乡的节奏,注意听辨强弱力度对比。2、同学们用竹板或筷子模击山乡的节奏。3、学生分角色按强弱或节奏句对击山乡的节奏,进一步体验山乡的节奏感和力度变化。四、山乡的歌1、旋律体验(1)学生边观赏山乡丰收图,边聆听老师弹奏旋律。(2)学生用“lu”随琴轻声哼唱旋律。(3)学生划拍认读旋律,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共同突破难点。(4)全班跟琴齐唱全曲。2、学唱歌词。(1)老师范唱,学生听辨歌曲的情绪,注意歌曲中的力度变化。(2)学生跟琴唱歌词。(3)采用师生分句接龙,生生分句对唱等各种方式熟悉歌曲。3、参与表现。(1)讨论歌曲的演唱情绪。(2)学生听老师演唱一、二乐句,体验后讲出一、二句的演唱情绪是抒情、优美的。(3)学生商议三、四、五、六乐句的演唱要求。(这部分在演唱是强弱对比要分明,要把看到山乡丰收景象后的喜悦心情用欢快的情绪演唱出来)(4)学生演唱最后两句,体验结束句兴奋、幸福的情感,总结出用抒情、激动的情绪和嘹亮的声音将歌曲推向高潮。(可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和与同学合作讨论等方式。)(5)讨论表现歌曲的方式。(分组讨论并互相评价。)例如:一个同学领唱一、二乐句,由男同学演唱有强力度记号的部分,由女同学演唱有弱力度记号部分,其余部分全班齐唱。五、庆祝丰收过渡语: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为丰收的山乡庆祝吧!1、听赏《丰收锣鼓》。(播放课件)师:听赏了《丰收锣鼓》这首乐曲,你们联想到了什么场景?2、复听乐曲,讨论交流。(1)这首乐曲有几个音乐主题?(2)仔细聆听主题Ⅱ中歌唱性的主旋律,你感到第一遍的主奏乐器是();第二遍的主奏乐器是()。第一遍:a、唢呐;b、二胡;c、笙。第二遍:a、二胡;b、笛子;c、扬琴。(3)讨论归纳。师:这首乐曲有两个音乐主题,第一个主题音乐欢快热烈,第二个主题轻快而富有歌唱性。它们运用了二胡、唢呐两种不同的乐器主奏。旋律喜悦欢快,特别能体现喜庆气氛。3、参与表现(1)展示演奏《丰收锣鼓》的打击乐器,学生自由敲一敲乐器,听其声,观其开。(2)请学生上台来选择打击乐器参与《丰收锣鼓》的模拟演奏。(播放录音磁带)六、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回顾所学内容,请学生自由发言、自主评价。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的收获真大,从领略《山乡的彩云》的美丽,到听赏《丰收锣鼓》,我们一直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让我们再次随着《丰收锣鼓》的音乐跳起来吧!播放音乐,在欢快的歌舞中结束本课。-作者:不、《新年音乐会》教案教学目标:1、能与同学合作学会歌曲《祖国歌》。2、能认真听赏《冬天的请帖》,能随乐跟唱这首歌曲。3、能积极参与讨论、策划“新年音乐会”并大胆表演。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春节序曲》,学生听音乐拍手进教室。让学生感受春节的气氛,以谈话的方式导入新课。二、听赏与跟唱1、播放歌曲《冬天的请帖》,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意境和情绪。学生仔细聆听歌曲并结合感受说说歌曲意境和情绪。2、再次播放歌曲《冬天的请帖》。学生说说歌曲的强弱规律,并用身势节奏为歌曲伴奏。3、第三次播放歌曲《冬天的请帖》。学生轻声跟唱歌曲。三、节目策划与排练1、播放一场音乐会。(音乐会中包含独唱、独奏、表演唱、小组唱、合唱、合奏等多种表演形式。)介绍节目的表演者。学生欣赏音乐会,回答节目的表演形式。2、出示“比一比谁的歌儿多”字样及拉歌规则。学生分组讨论哪些歌曲或曲目适合在“新年音乐会”上表演,选出拉歌带头人。3、分组拉歌。4、出示“我的金点子”。在黑板上写出“中队新年音乐会节目单”,记录学生最喜欢的节目。5、介绍歌曲《祖国歌》,选定“新年音乐会”压轴节目为《祖国歌》,展示歌单。6、各小组展示自学歌曲的情况,分组接龙演唱《祖国歌》。7、随琴轻声齐唱《祖国歌》。8、组织《祖国歌》的排练活动。学生讨论并排练歌曲的其它演唱形式。9、请同学们选出“小导演”,负责正式节目单上各节目的排练。(学生自由组合并推选“小导演”负责组织排练工作。共同商讨填写节目策划单并排练节目。)四、新年音乐会1、请同学们推选“新年音乐会”主持人。2、指导主持人做好相应的准备,为需要伴奏的节目伴奏。3、将各组的节目策划单贴在黑板上,分组表演节目。学生自评、互评与师评。五、教师小结。九、《马车和雪橇》教案教学目标:1、能学会二声部《铃儿响叮当》,体验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并能与同学协调配合,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合唱这首歌。2、能认真听赏与跟唱《邮递马车》,感受歌曲活泼轻快的情绪,并能边唱边用打击乐器和身势节奏为这首歌伴奏。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教学光盘、双响筒、串铃等打击乐器。教学过程:一、听赏与跟唱《邮递马车》1、播放歌曲《邮递马车》,学生拍手进教室。2、导入师:大家猜猜,这是什么声音?(播放马车声响,学生猜出是马蹄声。)师:对,马蹄声儿清脆嘹亮,我们面前来了一辆“邮递马车”。展示马车画面,揭示歌曲题目《邮递马车》。3、听赏歌曲师:我们来听听邮递马车欢乐的歌声,边听边想想歌曲是怎样的情绪?播放歌曲《邮递马车》,听完后师生交流,说说歌曲的情绪。(轻快、活泼的情绪)4、音乐活动参与①用打击乐器参与伴奏。师:根据歌曲描写的意境和情绪,你认为选择哪种打击乐器为这首歌曲伴奏比较适合?为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如:选择双响筒进行伴奏,国为它可以模仿马蹄声;选串铃为歌曲伴奏,因为它的声音像马铃声,能为歌曲增添欢乐、热烈的气氛……播放歌曲《邮递马车》,学生自主选择打击乐器,尝试为歌曲伴奏,并试着将伴奏音型记下来。再次播放歌曲,学生一边跟唱一边用双响筒、串铃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②身势伴奏。师:刚才我们用打击乐器参与了歌曲伴奏,现在大家尝试用身体的动作参与歌曲伴奏。出示身势节奏谱,播放歌曲,学生随乐自由练习身势节奏。(1~16小节选用)(17~32小节选用)学生听音乐一边跟唱一边用身势伴奏,还可以自由加入其他的动作进行表演。二、学唱《铃儿响叮当》1、导入师:快乐奔驰的邮递马车给我们送来了神秘礼物。出示装有歌曲《铃儿响叮当》二声部旋律的两个信封。2、学唱旋律师:原来马车给大家送来了好听的旋律,让我们来唱唱。学生先分声部合作视唱旋律,然后展示,并评评哪个声部唱得比较好。师:我们试着将这两条旋律合唱出来,听听效果如何?学生唱完后说说听到的合唱效果,如声音和谐好听、音响丰富等。3、聆听范唱师:对,合唱给大家带来了美的享受,让我们一起来听赏合唱歌曲《铃儿响叮当》。边听边思考下面几个问题:①你听出歌曲有几个声部?②哪一部分我们刚才唱过?③在歌曲后半部分,哪里两个声部完全相同,哪里声部又不一样呢?播放歌曲《铃儿响叮当》,学生讨论后回答问题。4、学习歌谱师:请尝试与伙伴们一起自学歌曲后半部分声部不同的两个乐句。学生自主学唱歌谱并试着合唱。师生合作演唱这两个乐句,老师唱高声部,学生轻声唱低声部。学生完整演唱歌曲旋律,注意边唱边聆听另一声部的演唱。5、学唱歌词先朗读歌词,后随琴分声部学唱歌词。合唱时,引导学生边唱边聆听对方声部的声音,尽量使两个声部和谐统一。三、表现歌曲。1、体验情绪,激情演唱师:歌曲描写了小朋友坐雪橇滑雪的欢乐场景,你认为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演唱时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歌曲?学生自由发言讨论回答。如:歌曲的情绪是热烈欢快的,应该用明亮、富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师:让我们用美好的歌声来表现小朋友坐着雪橇滑雪的、欢乐热闹的场面!2、加入打击乐器伴奏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乐器与伴奏音型(碰铃、双响筒、串铃等都可以)为歌曲伴奏,使气氛更加热烈。3、加入动作进行表演师:歌唱是以情感人的,在歌唱的时候若是加上体态语言、身体动作更有助于情感的表达。让我们放飞心情,加上动作,心情歌唱吧!加入打击乐器伴奏,加上体态动作(如手势、面部表情、跺脚、拍手等动作),全班激情演唱。四、课堂小结邮递马车给我们带来了快乐的信息,但愿我们能真正坐上马拉雪橇,在雪地上奔驰欢唱,共度童年快乐的时光!八、《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学会有感情地朗诵《卖火柴的小女孩》。2、能够选用合适的背景音乐为《卖火柴的小女孩》配乐并进行朗诵。3、能主动积极地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选用合适的背景音乐为《卖火柴的小女孩》配乐并进行朗诵。难点: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并积极大胆地参与表演。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多媒体设备,课件,头巾、火柴等表演用的道具。教学方法:探究合作学习法。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同学们,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我们“闪客大擂台”栏目做客。大家平时喜欢看FLASH动画片吗?你们想知道一部好的FLASH动画片是怎么制作成功的吗?你可以根据动画片的内容把它即兴模仿表演出来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尝试一下。我们栏目今天要给大家推出的是一部同学们都很熟悉的童话剧,下面我们首先来听听这部影片的插曲。2、课件播放FLASHMTV歌曲《火柴天堂》。3、请你们告诉我这幕童话剧的各字和它的作者。(生答。)对了,这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丹麦作家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今天,我们栏目就是要请大家为这幕戏进行后期制作。首先,请你们完整地看一下这部影片,并结合你们学过的课文,想想这幕童话剧大致可以分为几段?(课件播放没有声音的动画片)二、体验探索1、通过语文课的学习和刚才的观看,大家都知道这幕童话剧可以分为三段,下面请大家给每段起个小标题吧!(第一段:寒夜卖火柴;第二段:五次点火柴;第三段:冻死在街头。)2、大家觉得这部动画片少了什么?(学生回答:声音、音乐、效果、旁白等。)3、接下来,我将邀请大家一起来完成这部动画片的制作。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大家分为三组,分别是“朗诵组”、“配乐组”和“表演组”。我给你们准备了一些道具,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朗诵组:话筒两只,六年级语文课本本。配乐组:三段音乐磁带,录音机,音响效果磁带。表演组:头巾、火柴等表演道具和布景。下面请每组讨论五分钟,各派出一到两名同学上台来说说你们的方案,或进行简单的表演。如果你们的方案得到全体同学的通过就可以给你们加上相应的分数,在最后合成制作时我们就采纳你们的方案。希望各个组都拿出自己有创意的方案来。好,下面开始讨论。(分组讨论,老师巡回指导。)4、好!各组的方案都基本出台,下面我们分别来看看,首先是朗诵组。(请学生自主上台主持。)(1)学生简单阐述三段课文应该用怎样的感情来朗读。(2)其他两组的学生发表意见,并举手通过。(3)老师总结:第一段应用非常平缓的语气、悲伤的情绪来读;第二段可以层层、递进,用充满希望和感情的、激动的语气来读;第三段则应用低沉、悲痛但又充满希望的语气来读。(4)全班带感情齐读。(5)分角色朗读,并配上画面。5、朗诵组的方案很不错,给他们加上一百分,接下来,我们看看配乐组的方案。(学生上台讲述。)(1)刚才听了他们的方案,下面,你们先来听听我给配乐组准备的三段音乐,然后把它配到合适的位置上去,看看你们的方案和配乐组一样吗?(2)各组听曲讨论,并在题板上写出相应的方案。(3)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案:第一段寒夜卖火柴《悲歌》第二段五次点火柴《祝你圣诞快乐》、《梦幻曲》第三段冻死在街头《梦幻曲》或《悲歌》(4)大家听后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结合你选择的音乐,谈谈你为什么要选择这首曲子好吗?(学生第一段都会选择悲歌,但二三段可能发生一些争议,有些学生可能会在第三段选择《悲歌》或《梦幻曲》,让学生说出理由。)(5)请学生按照自己的方案分别朗诵一闪。(6)大家前面两段都达成了共识,在第三段有的认为用《悲歌》、有的认为用《梦幻曲》,你们认为哪种更好?为什么?(7)配乐组的方案不错,我们也给他们奖励一百分,下面请他们上来给大家放音乐,请同学们带着感情朗读。(8)其实平时我们还听到过很多音乐,请你想想还可以用哪些音乐来给影片配乐呢?(学生说出合适的音乐。)(9)下次有机会请大家把这些音乐都带到课堂上来,我们再一起来听听,看看你的音乐是不是很合适!6、好!下面轮到我们表演组上台了,我们首先来看看他们的剧本。(1)表演组学生介绍角色的分配。(小女孩、奶奶、拟人化的烤鹅。)(2)场景的布置。(圣诞树、房屋、泡沫雪花等。)(3)提醒学生可以根据影片来进行表演。(4)表演组的学生表演一次。(5)大家觉得他们的表演怎么样?可以提出意见。(学生自评和互评。)(6)你们觉得可以的话就掌声通过,给表演组也加上一百分。三、综合表演下面我们一起来合作表演《卖火柴的小女孩》,希望你们各负其责,然后我们将评出最佳组合,给予奖励!(1)学生集体合作表演。(2)生生自评互评,老师引导、归纳学生意见,评出最佳表演组合。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全体同学自己当了一回编导,在你们的导演和安排下,这幕童话剧得以完整地制作成功。大家都能有感情地朗诵台词,并且准确地选择了合适的音乐为影片配乐,同时还即兴地进行了表演,谢谢你们的参与,让我们下期节目再相会!再见!七、《海峡两岸》教案教学目标:1、能仔细听赏《宜兰童谣》,并能有韵味地跟唱台湾童谣《丢丢铜》和《天乌乌》。2、能学会用甜美欢快的声音自信地演唱福建民歌《采茶灯》。3、能在活动中了解海峡两岸的音乐文化,坚定祖国统一的信念。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听赏《宜兰童谣》和学唱《采茶灯》,了解闽南音乐文化,知道海峡两岸文化一脉相承的特点。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海峡情思(课件播放两岸人民在节日里互放焰火共渡佳节的画面。)师:共同的节日,相同的语言,一样的肤色,同是龙的传人,一湾浅浅的海峡隔不断血浓于水的情谊。今天,我们特别请到福建和台湾两地的同学们,“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欢迎大家来到我们“海峡两岸”的节目现场。二、两岸风俗1、福建民俗师:作为主人,先请福建的同学来说说,你的家乡有哪些有趣的民俗呢?2、台湾民俗师:台湾又有什么有趣的民俗呢?(要求:请两地同学课前分别准备资料,上课时说一说。)3、比较异同师:你有什么发现?(要求:通过比较,引导学生说出两地风俗有许多共同之处。)4、寻根求源师:为什么会这样?求多(归纳:台湾、大陆一水之隔,同根同源,血脉相连。)三、两岸民歌大家唱1、唱台湾童谣师:我小时候常唱一些很美很有趣的儿童歌曲,比如《小白船》、《读书郎》。台湾的客人们,你们经常唱的都是哪些歌曲呢?能给大家唱唱吗?2、听赏《宜兰童谣》师:你们唱了这么多好听的歌曲,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位大陆非常著名的作曲家鲍元恺先生,他曾经走遍宝岛台湾采风,收集了许多台湾民谣,整理、创作出动听的管弦乐曲《台湾音画》,将美丽的台湾以交响音画的表现手法,生动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今天,就让我们来欣赏其中的第三乐章《宜兰童谣》。(1)初听《宜兰童谣》。(2)小精灵的话:“你听到乐曲中有模仿火车的声音吗?这是由下面哪件乐器演奏的?”(3)听赏与跟唱《丢丢铜》。①《丢丢铜》的来历。师:这首《宜兰童谣》完整地引用了台湾童谣《丢丢铜》和《天乌乌》的曲调。你知道《丢丢铜》的来历吗?请说一说。②听赏台湾童谣《丢丢铜》。③随乐哼唱歌曲旋律。④学唱歌词。师:歌曲的歌词很有特色,让我们来唱一唱。(要求:跟唱歌曲,注意体会衬词部分的韵味。)(4)听赏与跟唱《天乌乌》。①了解《天乌乌》。师:另一首台湾童谣《天乌乌》讲叙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你知道吗?请说一说。②听赏歌曲《天乌乌》。③互教旋律。④跟唱歌曲。(5)再听《宜兰童谣》。师:让我们再来完整地听赏一遍《宜兰童谣》,体会宜兰小朋友乐观、幽默、富有情趣的生活。3、学唱福建民歌《采茶灯》(1)谈话导入。师:福建和台湾一样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福建人很好客,如果台湾的小客人来你们家做客,你们会(引导学生说出沏茶。)师:我们知道福建盛产名茶。福建人爱喝茶,也爱种茶。(课件出示:茶园丰收。)看那边,漫山遍野的茶树,让我们一起来采茶吧!(律动:采茶。背景音乐:《采茶灯》。)(2)学唱《采茶灯》。①自主视唱旋律。②两地同学互教旋律。③带入歌词唱一唱。④讨论:这首歌有什么风格特点?你准备怎样演唱?为什么?⑤再唱《采茶灯》。四、美好的明天1、师:今天,在我们的节目中大家不但听赏和学唱了台湾福建两地的民歌,还相互交流了两地的风俗文化。海峡两岸,一脉相承,骨肉相连。这一期“海峡两岸”的节目就暂告一个段落,愿祖国的明天花好月圆!2、两天小朋友相邀走出教室。(背景音乐:《愿祖国花好月圆》。)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