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人崛起宁波帮的原因_第1页
宁波人崛起宁波帮的原因_第2页
宁波人崛起宁波帮的原因_第3页
宁波人崛起宁波帮的原因_第4页
宁波人崛起宁波帮的原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波人崛起宁波帮的原因

1、宁波新一代企业家的形成。宁波与上海地域相连、人缘相亲、经济相融、人文相通,联系和交往十分密切。宁波接轨上海、服务上海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区位和港口优势。沪甬合作由来已久,一直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自近代以来,“沪地为宁商辅集之区”,宁波商帮旅沪经商者不下数十万人,即使在日寇占领、经济萧条的1941年,宁波人在上海经营的工商企业仍达2230家。经营范围涉及进出口贸易、五金颜料行、钟表眼镜业、呢绒洋布业、日用百货业、西药业、房地产业、保险业、证券业、公用事业和新式服务业等众多新兴行业。可见当时宁波帮的实力之强。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计划经济一统天下,市场被取消,沪甬两地的经济交流相当有限,更谈不上企业家来上海投资创业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确立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两地交流重新走上快车道,进一步加强了两地人员、资金、信息的往来和交流。沪甬合作的第一次高潮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那时宁波依托上海资金、技术、人才和市场的优势,利用他们的上海情结,以血浓于水的优势,使一大批乡镇企业迅速崛起。如今誉满全国的雅戈尔、罗蒙、培罗成等服装企业在当时都得到过上海服装企业的帮扶。他们在短缺经济下积累了事业发展的第一桶金。第二次高潮则始于90年代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宁波一批较有规模的企业大举进军上海,有的直接投资,利用上海的资金、人才和科技优势直接立足,有的则从上海获得一张张订单合同,极大地拉动了对宁波企业的发展。随着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开工建设,宁波正在掀起接轨上海的第三次浪潮。宁波市委鼓励宁波人“千军万马走出去”,这使得新“宁波帮”受到极大鼓舞。他们立足上海,放眼全球,努力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内竞争和国际竞争,进一步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据宁波市政府驻上海办事处的调查,截至到2003年底,在沪投资创业的宁波企业总共有2345家,注册资金达316175.1万元,投资总额超过180亿元,投资领域涉及建筑、金融、石化、服装、房地产等领域,投资方向主要集中在工业制造业,注册资金则主要集中在建筑业。目前,宁波全市有60%以上的企业与上海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了各种合作关系。约有1万多家企业与上海的工业企业建立了比较紧密的配套协作关系。宁波全市产品国内销售部分有2/3集中在华东地区,而上海地区又约占其中一半。沪甬两地的合作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势不可挡。二、对宁波籍企业及企业家的界定沪甬两地企业不是简单的合作,而是全面的融合。越来越多的企业直接到上海安家落户。资料显示,早在1999年,杉杉集团总部就迁到了上海,国内服装老大雅戈尔10亿元巨资注入上海,“天一证券”在浦东购置了楼盘,也把总部迁到了上海。所谓的上海的宁波籍企业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宁波本土企业进驻上海,直接投资设立分公司、子公司,这是宁波籍企业的主要投资形式,占有相当的数量;二是宁波本土企业或宁波人以收购、联合、兼并等形式控股在上海的企业,这些企业大多是大中型企业或者财力雄厚的企业家。如宁波民营企业家郁国祥将上海静安希尔顿五星级酒店全部产权收购既属此类;三是企业总部迁往上海,生产在原地和上海同时进行,这类企业也主要是大中型民营企业。四是一些出生和成长在宁波,事业却是在上海直接做起来的民营企业家,这类企业家的企业也暂归为宁波籍企业。对上海的宁波籍企业家应当有一个合理的定位,上述分类是对投资于上海的企业类型的界定,也是对宁波籍企业这个概念本身内涵的限制。从外延看,上海的宁波籍企业家应当包括出生在宁波而在上海创办企业的企业家,但是否就此认为企业主不是宁波人就认为这个企业不是宁波籍企业了呢答案是否定的。这类企业应当看主要投资方,如果资金主要来源来于宁波人而宁波方又是控股方,这类理所应当算是宁波籍企业。邓小平同志提出要“把全世界的宁波帮联合起来,建设宁波”的口号,在经济区域化、全球化的今天,没经济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地区绝不能在孤立封闭中发展,任何发展也绝不能离开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各种外部资源。因此,宁波籍企业应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新的内涵。从社会属性上看,旧宁波帮企业家在长期的发展竞合中,由于共同的地缘业缘纽带,由于拥有相似的生活背景和共同的历史文化底蕴逐渐发展形成了有着共同利益和共同意识的社会群体,可以说社群就是他们的社会属性,他们是随着社会的转型和社会结构的变迁自发形成的。但是究竟当代宁波籍企业家在何种程度上算是一个社群呢他们之间存在多大的“集体利益”和“共同意识“他们有没有共同利益的表达机制和有效的交流平台这都是值得很好探讨的问题。三、宁波籍企业的现状及分析近代上海有“无甬不成市”之称,如今沪上2234家宁波籍企业,正在重现着历史上的辉煌。走在南京路、淮海路等上海最繁华的商业街,宁波服装、家电等产品的招牌随处可见,延续到今的宁波百年老店和新式公司相映成趣。雅戈尔集团斥巨资取得了南京路曼克顿广场一至五层八年的使用权,将旗舰店开到了“中华商业第一街”的最抢眼处。宁波消防器材产品在上海市场经过多年磨砺也已脱颖而出,与国外著名品牌一起被用于东方明珠塔、浦东金茂大厦、上海大剧院、市政府大楼等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下面分具体行业一一概述:1、制造业制造业宁波籍企业从事行业的主体之一。慈溪新海、海通食品和海太机械等在国内同行业中数一数二的宁波企业纷纷斥资,在上海置楼买地,计划把研发中心、营销总部或生产基地迁至那里。中国最大的打火机厂——慈溪新海打火机厂在上海松江的研发基地业已建成。国内第二大机械企业宁波海太机械制造公司在沪郊泖港镇购买了150亩土地,准备迁厂来沪。宁海的家具、慈溪的钢构等等,都在上海立足发展。2、餐饮行业宁波人在申城开设的餐饮店已100多家,其中“彩虹坊”、“汉通”、“老板娘”、“新侨”“洛鼎”等宁波名牌餐饮连锁企业已在上海连成一片。举着宁波菜的金字招牌,投上海500万老宁波之所好的宁波籍企业纷纷落户开张,成为上海滩年餐饮营业额700亿元的大赢家。如上海彩虹坊大酒店是宁波彩虹企业进驻上海所开设的第一家纯餐饮酒店,营业面积达12,000平米,豪华包厢逾100个,能容纳2000余人同时进餐,是上海目前最具规模和档次的一家“宁波”酒店;宁波汉通餐饮下属设老汉通大酒店、新汉通酒店、汉通海鲜城、汉通中央花园酒店。宁波汉通在上海已开出3家大型餐饮连锁店的基础上,已开始实行品牌输出。目前,汉通在沪投资总额达1亿元;而丰收日宁波海鲜大酒店则下辖有丰收日浦东店、丰收日光大店、丰收日豫园店、丰收日千鹤店等分店。3、服装行业宁波有2000家左右的服装企业,1000多个服装品牌,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雅戈尔”、“杉杉”、“罗蒙”和“培罗成”等四大品牌。“雅戈尔”和“杉杉”分居中国服装业的前两位。杉杉已于1999年把总部迁到上海,雅戈尔也大手笔10亿元注入上海。和其它产业中的成功者一样,他们在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以后,开始企业的转型。如“雅戈尔”收购了中基公司,出口贸易额达1亿多美元;还投资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3.2亿元,投资天一证券投1.5亿元等等;“杉杉”集团总部搬迁到上海浦东后,利用上海的人才、资金、市场信息优势,已有两个高科技项目列入国家科技部“863”计划,获得科技部500万元投资。其中锂电池项目由上海市科委申报,是国家批准的唯一一个“863”示范工程,仅科研经费就下拨1300万元。目前锂电池的最大用户是美国,每月供货达20吨。宁波服装企业最早提出了服装品牌发展战略的概念、最早建成了全国性的分销网络、最早在证交所上市、最早聘请了知名的国内服装设计师、最早实现了所谓的“名牌,名企,名师”的3名联合等。这些崭新的尝试,推动着宁波服装企业不断向前发展。4、建筑业建筑行业是最早进军上海的产业之一。浦东开发拉开了上海大规模城市建设的序幕,宁波建筑企业在上海各个重点工程工地大显身手。早在1998年,象山龙元集团就斥巨资兼并了上海建委直属建设公司,开创了外地建筑企业兼并上海国有建筑企业的先河。同样来自象山的宏润集团也先后在上海参与了南北高架、延安路高架、浦东国际机场、世纪大道等200多个重大市政工程建设。据统计,宁波市已有30多家建筑企业在上海扎根,累计捧回上海建筑工程质量最高奖“白玉兰奖”59次,成为名震上海滩的建筑业宁波军团。在上海3000多幢高层建筑中,浙江企业占三分之一,而浙江的建筑业主力军,则为宁波建筑。实际上,上海市宁波籍企业家所从事的远不止上述几种行业,宁波籍企业家的业绩也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的清的,根据笔者的调查和上海驻沪办的数据,分析起来,宁波籍企业有如下特征:1、从投资结构上看,宁波在沪企业以直接投资和独资者居多,从业人员约有三分之一来自宁波。这一方面表明宁波企业有一定的实力,能够凭借自有资金在上海滩打拼,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宁波企业家的自立自主精神。2、宁波在沪企业的产业分工与宁波的地域有很大关系。如餐饮和建筑企业的投资方主要集中在象山,家具业集中在宁海,钢结构企业主要集中在慈溪的庵东一带,消防工程则集中在余姚。民营企业的分布和民营经济本身的特性有关。3、宁波的企业往往是一人或一家企业的走出去,带动一批邻人和企业的“走出去”,能够带动一帮人的致富。大多数企业刚开始都是作坊式、家族式的,改革开放之初的企业大都利用了短缺经济的机遇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所谓的“资本外溢”。4、企业地位得以确认和提升。许多企业家及其企业在上海社会的地位得到确认,如宏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郑宏舫是徐汇区政协委员,企业在上海荣获7项鲁班奖;上海保集实业有限公司总裁裘东方是宝山区政协委员;丰收日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则是上海市著名品牌企业等等。他们的业绩即提升了企业形象,又提高了整个宁波籍企业的社会地位。5、部分宁波籍企业总部搬迁到上海。继1999年杉杉集团总部搬到上海以后,雅戈尔、天一证券等一批志在世界的新“宁波帮”纷纷涌入沪上。与当年的老“宁波帮”很相似,近年来出现的新一代“宁波帮”几乎都是在宁波创业,完成一定积累后落户上海,他们把上海当作跳板,看中的不仅仅是国内市场,而是要放眼全球,闯荡国际大市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20万宁波人在国内各地兴办企业,有30万宁波人在海外6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业。6、宁波籍企业除了少数规模较大的企业之外,也有一定的缺陷,如主要从事建筑、餐饮和一般制造业等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之间也缺少交流,虽然有上海市宁波企业家协会,但由于成立时间不长,发挥的作用也有限,许多企业处于单枪匹马闯世界的境地等等。四、在上海创业的宁波籍企业家与老“宁波帮”相比,新“宁波帮”既传承了勤俭创业、诚信为本、乡邻相帮的传统,也表现出了重视国内生产基地、重视品牌创新、培育海内外市场并重新的时代特征。这和他们的优良传统和地域秉性是分不开的。1、商业性格的低调和本质上的不安分宁波商人刻意低调,不愿扬名立万。许多身价千万甚至上亿的企业家没有一篇个人专访和媒体报道,并不稀奇。在常人看起来即使是很重要能够向公众曝光的场合,也只是派代表参加,而不肯公开露面。宁波人重视的是实干精神,当年很多地方在姓资姓社上争论时,宁波人却是埋下头来,大胆试验,打破地域限制,全国各地找市场,结果抓住了历史的机遇。他们从事的是许多在内地人看起来很不起眼甚至是低俗的行业。他们不故步自封、墨守陈规,善于临机应变、耻于安家守业、碌碌无为,因而本质上是不安分的。2、草根精神宁波人“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他们具有艰苦创业、务实淳朴的草根精神。宁波籍企业家其它地方的大老板不同,他们当中相当一部分出身于农民、工人、修鞋匠等阶层,有人称之为“草根阶层”。如奥克斯集团总裁郑坚江,1987年和7个年轻人,借钱在四明山下一个牛棚里干些为其它厂家配套加工钟表零件、拉杆天线等玩意之类的活;雅戈尔集团总裁李如成,发达之前也是农民;杉杉集团总裁郑永刚接手服装厂后锐意进取,自己背着包全国各地跑,推销自己的商品。无论是浙商还是晋商,其本质上都是官商,而浙商是民商。吴敬琏说,浙商的希望应该是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草根精神,在于越来越多的浙商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把个人与企业的发展融入社会的发展。在成熟的市场环境里,企业与政府的关系是远距离关系。靠权力致富不是企业家的本色,拉关系不是企业经营的正道。宁波商人拥有一般浙商的自立精神,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致富。3、有胆有识,敢为天下先宁波有句话叫做“吃过奉化芋艿头,敢闯三关六码头”。宁波人有较强的冒险精神。雅戈尔总裁李如成说,不断开拓发展是我们“宁波帮”的特点。宁波企业家站得高、看得远,能够在别人还在沉睡的时候敏锐地把握住机遇。杉杉集团总裁郑永刚,1989年在一个员工不足300人、负债累累、濒临倒闭的地方小厂里拉起了“创中国西服第一品牌”的横幅,在中国服装界第一次提出了品牌战略;90年代初又在国人都没有广告意识的情况下第一个在中央电视台做服装广告,几千块钱在上海滩把广告做了个遍。宁波人胆识兼备,敢为天下先,能够凭着三把刀子打天下,在群雄逐鹿的上海立足,打出了一片天地。4、上海宁波的双重地域性格和文化性格上海的宁波籍企业家既有宁波人那种吃苦耐劳、诚信忠厚的品格,也有上海人的那种少有世俗和传统负担、精明细致的秉性,相对来说,上海的宁波人有着混合的地域性格。如今上海的500万老宁波,即宁波的第二代、第三代人,已经是正宗的上海人了,但由于文化的惰性,他们仍保留着固有的传统和特色,而且,他们中的大多数跟宁波人有亲戚,在上海创业的企业家,又跟上海的老宁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另一方面,宁波人又深受中国儒家传统“家”文化的熏陶,注重忠孝之道和家族观念,又受西方文化和现代工业文明的深远影响,商品意识和市场流通观念较强。宁波贫乏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商业传统使得宁波人能够打破窠臼,向外部谋取发展之路。宁波民营企业家就在这种富含家族观念、工商素养和悠久传统的地域文化土壤中萌生和壮大起来的。5、善于学习宁波人的学习能力和经营能力在上个世纪就已经蜚声海内外。宁波服装的成功,是宁波人善于学习和善于经营的产物。中国第一套西服、第一套中山装、第一家西服店、第一部西服理论著作都出自宁波人之手。上个世纪末,宁波成了上海服装企业的加工基地。但善于学习的宁波人并不满足于加工基地的地位,而是在吸收上海企业的人才、技术资源的同时,能够清晰地分析上海服装企业的优劣势,扬长避短,很快超越了上海服装企业,创造出了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服装品牌。6、自立精神宁波有谚语说:“伙计做到老,不如一根草。”旅居上海的宁波人大多具有顽强的自立意识,稍有基础便自立门户。近代中国工商界举足轻重的商界巨子与实业精英,如清末的严信厚、叶澄衷,民国时代的虞洽卿、刘鸿生等等可以说是自力更生的典范。而新时期的宁波人在走南闯北掘得第一桶金之后,便安营扎寨,做起了活儿。六、成功原因分析1、人缘相亲在上海出生的宁波人有300万,上海全市的老宁波约有500万人,这个数目是上海客籍人口数目中最多的,上海人的1/3有宁波亲戚,而宁波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在上海的亲戚。过去宁波的粮票在上海是可以用的。得益于这种条件,宁波人把生存空间、发展空间扩展到了上海,而宁波人在上海的亲戚则为宁波带来了资金、技术和经验。2、思想活络,重视传统如果说晋商的特点是“信”,徽商的特点是“诚”,那么浙商特别是宁波商人的特点堪称“活”。例如雅戈尔集团原来把企业目标定位为“创世界名牌,建跨国集团”改为“创国际品牌,建百年企业”,他们认为一个企业的健康长寿比跨国本身对企业员工和股东更有利,也更重要。波导董事长徐立华认为“国外一些大品牌,有几十年、上百年的发展历史,我们虽然改革开放只有20多年,但是我们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化,所以五千年对两三百年,这个文化的底蕴应当也不成问题。”埃力生集团总裁吴国迪说:“记住:即使你是一个思想高尚的人,乐于奉献,但你不能要求所有员工都像你一样只求奉献,不要回报。你要给他们激励,让人家有动力。”他不许员工讲奉献精神。3、上海本身的地位及良好的创业条件一方面上海是举世文明的国际大都市,上海本身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享誉全球,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好名片。如海太机械厂的董事长翁志伟说:“同样的产品挂上上海制造,就是好销!”上海具有其它城市所不具有的魅力。另一方面上海也有较好的投资创业环境。如高效率、廉洁的政府环境,安全有序的社会环境、透明公正的税收环境等等。上海市还对企业家们还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如外来大企业(集团)高级管理人员的配偶、子女可申办上海市常住户口,免征城市建设费。对高级管理人员的子女入学、借读、高考,等有优惠政策。此外,宁波企业家还有诸如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开拓创新的魄力、团结友爱、互相支援的传统和乐善好施、爱国爱乡的优良品质等等,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从整体上看,宁波人在上海社会是一个优势群体。关于这方面,学术界已关注较多,本文不再赘述。需要指出的是,部分宁波企业家也无可例外的有诸如管理理念方式落后、文化水平较低甚至好大喜功、创新不足等缺点,这是更加值得探讨的。七、政策建议上海宁波人的成功,既得益于宁波人的天资和秉性,也得益于他们所拥有的天时、地利、人和的外部条件,这是在上海的其它群体所没有的优势,也是当代宁波人理应更加出色的缘由,为了更充分的利用好这一条件,我们建议:一是要加强在沪政府办事机构和民间机构的职能,组织一个面向所有在沪企业的交流平台,为所有创业者和企业服务。同乡会成立的甬龙咨询有限公司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还显得不够。二是在充分利用传统传媒手段的同时用好现代科技手段,做好交流和联谊工作。如上海大唐文化传播有限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