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单元基础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单元基础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单元基础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单元基础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单元基础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单元基础测试卷

第一单元太阳与影子

考试分数: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判断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判断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

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空。(每空1分,满分18分)

1.一天中,影子的方向随太阳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影子的也随之变

化,中午影子O并且太阳高度越高,影子越子O

2.将日唇模型固定在白天一直能被照射到的平地上。利用

使唇针朝向正北方。

3.在研究太阳与影子的关系时,我们用手电筒的光代替,用竖起的

铅笔代替,手电筒光的移动相当于通过实验知道物体的影

子总是在着太阳的一面。

4.小明同学在晚上发现自己的影子与自己形影相随,你认为产生影子需要

和两个条件。

5.早晨,太阳在东,影子指向,影子;正午,太阳在南,

影子指向正,影子最;傍晚,太阳在西,影子指

向,影子-

6.阳光下任何不透明的物体都有影子,影子都在物体太阳的一面。

二.认真思考,正确判断。(每小题1分,满分6分)

7.早晨小明从东面向学校走来,小红从西面向学校走来,小明的影子朝向西,

小红的影子朝向东。()

8.在灯光下,人距离灯光远,影子就比较长,人距离灯光近,影子就会短一些。

()

9.通过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说出“影子方向与太阳位置有什么关系”等问

题,就是在提出问题。()

10.任何物体在阳光下都会产生影子。()

11.一天中,影子的方向随太阳位置的变化而变化,但长度不变。()

12.同一个人同一时刻,正面和侧面的影子的形状是一样的。()

三.反复比较,谨慎选择。(每小题1分,满分12分)

13.影子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A.不透明物体和光B.物体和不透明体C.透明物体和光

14.晚上,朝着路灯走去,你的影子会越来越()□

A.短B.长C.不变

15.小科发现:早晨、傍晚旗杆的影子会投射在不同一边的方向。她问老师,影

子方向和太阳位置有什么关系?在以上这一段话中,没有用到的科学探究技能是

C)。

A.提出问题B.对比实验C.观察

1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如果太阳在你后面,影子就在你前面

B.一天中,影子的方向、长短都在发生变化

C.同一时刻,大树和凤仙花的影子的长度和方向都一样

17.日辱唇针的影子相当于现代钟表的()。

A.表盘B.刻度C.指针

18.日辱是古人计时的一种仪器,它是利用()来测定时刻的装置。

A.太阳投射的影子B.太阳投射的光线C.号面上的辱针

四.注意审题,细心实验。(满分20分)

19.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规律。

实验时我们用手电筒代替,用铅笔代替。手电筒的移动

相当于的移动。

我们做的这个实验属于(对比模拟)实验。

实验过程中,手电筒移动的不能随意改变,同时手电筒离铅笔的一

也不随意变化。实验时发现当光从物体上方直射时,影子,随着倾

斜角度越来越大,影子越来越°

20.设计实验证明太阳下影子的长短与方向变化规律。

【实验器材】白纸、铅笔、手电筒

【实验步骤】

(1)把铅笔立在白纸上。

(2)在铅笔上方慢慢移动手电筒的位置,像太阳在天空中移动位置一样,仔细

观察铅笔影子的变化。

我的结论:早晨,影子指向;正午,影子指向;傍晚,

影子指向-一天中,正午时影子,早晚影子都比

较,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方向相反。

五、我会排序(共4分)

21.下图中①②③④是小明在一天中拍下的同一棵树不同时刻的影子,请按时间

先后给它们排序。

正确的顺序是:—

22.我会排序。

()调整日唇唇面的倾斜角度,使唇针影子指向的时刻与钟表的时刻一致。

()将日唇模型固定在白天一能被太阳照射到的平地上,利用指南针使唇针

朝向正北方。

()在其他时间检查日唇的准确性。

六.注意思考,正确回答。(满分20分)

2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说明了什么?

24.古代有哪些计时方法?请你举例说一说。(最少写三个)

七.综合实践题。(满分20分)

25.太阳光与物体影子的关系:

(1)根据太阳的位置,画出物体影子所在的位置。

(2)根据物体影子的位置,判断太阳的方向,并画出来。

根据上述现象,我知道了太阳与影子的关系是:

26.回忆探究影子变化规律的模拟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手电筒模拟的是什么?

(2)通过实验,你发现一天中,阳光下影子的方向、长度有怎样的变化规律?

(3)实验时,在相同的位置,如果抬高手电筒,影子的长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1.长度短短

2.太阳指南针

3.太阳物体太阳的运动背对

4.光不透明的物体

5.西长北短东长

6.背着

7.X

8.V

9.V

10.X

11.X

12.X

13.A

14.A

15.B

16.C

17.C

18.A

19.太阳物体太阳模拟方向高度短长

20.西方北方东方最短长

21.②①④③

22.213

2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变化的规律是:西一北一东;一天中影子的长

短变化规律是长一短一长;说明了一天中影子方向和长度与太阳的方向和位置有

关。

24.古代的计时方法有:用日唇计时、用沙漏计时、用水钟计时、用圭表计时、

用点一炷香计时等。

ooo

物体影子的方向随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6.(1)太阳

(2)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是:自西向东,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

是长、短、长。

(3)如果抬高手电筒,影子的长度会变短;影子的长度随太阳高度的变化而变

化。

第二单元混合与分离

考试分数:50分;考试时间:3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判断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判断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

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空。(每空1分,满分10分)

1.水不仅能溶解物质,还能溶解、物质。

2.像食盐、小苏打这样,在水中变成极小的、肉眼看你不见的微粒,地

分散在水里,不会自行沉降下来的现象叫做o

3.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的,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的食盐。

4.在做分离沙子和糖的实验中,将沙子和糖混合后,要先一段时间。

5.给杯子中的盐水加热,可以分离和°

二.认真思考,正确判断。(每小题1分,满分5分)

6.可以用细筛子把食盐中的铁屑分离出来。()

7.做白糖水蒸发实验时,熄灭酒精灯后就可以用手拿蒸发皿。()

8.探究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能力实验时,冷水和热水的量要相同。()

9.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小苏打的溶解能力比食盐的溶解能力强。

()

10.红糖在热水中的溶解速度比在冷水中快。()

三.反复比较,谨慎选择。(每小题1分,满分5分)

11.小红口渴要喝糖水,妈妈将糖放入开水中,并用筷子搅拌,这样做主要为了

()。

A.使开水凉得更快

B.使糖水更甜

C.使糖溶解得更快

12.在研究加快食盐溶解的方法时,下列条件能形成对比的是()。

A.搅拌与小颗粒

B.搅拌与加凉水

C.搅拌与不搅拌

13.我们在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A.对比实验B.模拟实验C.类比实验

14.当蜂蜜完全溶解在水中后,喝的时候会觉得蜂蜜水的()。

A.上部比较甜B.下部比较甜C.各个地方一样甜

15.沙子和白糖的分离实验中,我们可以用()的方法把沙子从糖水中分离出

来。

A.溶解B.过滤C.蒸发

四.注意审题,细心实验。(满分10分)

16."探究搅拌能否加快肥皂块在水中的溶解〃

(1)我的假设:搅拌()(填"可以〃或者“不可以〃)加快溶解。

(2)实验材料:两块同样大小的肥皂块、两个同样大的杯子、水、搅拌棒

(3)相同条件:1.在两个杯子中倒入()的水2.把两块相同的肥皂

块同时放入两杯水中。

(4)不同条件:()、()0

(5)观察比较,看哪杯水中的肥皂块溶解得快。

(6)实验现象:()的那杯水中肥皂块溶解得快。

(7)实验结论:搅拌()加快溶解。

17.某小组在课堂上做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量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往一个大玻璃杯和一个小玻璃杯中各加入半杯水。

第二步:用电子秤分别称取20克食盐和20克小苏打。

第三步:将20克食盐倒入大玻璃杯,将20克小苏打倒入小玻璃杯。

第四步:用玻璃棒搅拌两杯水,直到水中的物质不能继续溶解。

第五步:比较水中没有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发现没有溶解的小苏打比没有溶解

的食盐多。这说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量比小苏打多。

请指出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改正的地方,并说明怎样改正。

18.研究搅拌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请你根据提示设计实验。

需要的材料:、、和水。

不同条件:一个,一个O

相同条件:、和O

实验现象:的食盐溶解得快,的食盐溶解得慢。

实验结论:搅拌能食盐的溶解。

五.注意思考,正确回答。(满分9分)

19.加快溶解速度在实际生活中有多种应用价值,请举例说明。

20.想一想,她们三人中,谁说得对?为什么?

小红:“物质在水中是可以无限溶解下去的。〃

小明:"增加食盐的量,可以增强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小华:"搅拌后不会影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21.列举生活中混合物分离的例子。

六.综合实践题。(满分11分)

22.在50毫升水中,食盐和小苏打谁溶解的多。

实验时,先用称量食盐和小苏打的量,每次称3克作为1份,分别用纸

包好。

先在烧杯里倒入毫升冷水,放入份食盐然后用玻璃棒充分搅拌,

等食盐充分后,再加入第二份食盐……,直到食盐________为止,记录

加入食盐的份数。

按相同方法再做小苏打实验。

我们发现:食盐和小苏打在同样多的水中,溶解的多。

23.怎样分离沙子和白糖?

(1)先将白糖和沙子都倒入水中,白糖会________,沙子0

(2)然后一段时间。

(3)再将缓慢倒入另一个烧杯中。

(4)最后再用的方法把糖从糖水中分离出来。把糖从糖水中分离出来。

需要选择的实验器材有三脚架、、、、o

参考答案

1.固体液体气体

2.均匀溶解

3.限度一定量

4.静置

5.食盐水

6.x

7.x

8.V

9.x

10.V

11.C

12.C

13.A

14.C

15.A

16.可以同样多一个搅拌一个不搅拌搅拌可以

17.实验第一步不对,玻璃杯的大小应该一样;实验第三步不对,每次应该加少

量的食盐和小苏打,最好是2g,这样才能够测量出准确的数据。

18.两个烧杯两个水杯玻璃棒用冷水溶解食盐热水

溶解食盐相同的杯子相同的水量相同的食盐颗粒和质量

热水冷水加快

19.

加快溶解速度在实际生活中有多种应用价值。比如:洗衣服时,为了使洗衣粉尽

快溶解,人们常常把洗衣粉放在热水里。人们常常把砂糖放入水里用筷子搅拌加

快糖的溶解。用冰糖炖银耳时,人们常常把一块冰糖磨碎再放入水中。

20.小红错: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

小明错:增加食盐的量,不能增强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小华对:搅拌后不会影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只会影响物质的溶解速度。

21.当铁屑和铜屑混在一起时,可用磁铁分离。农村把稻谷加工成大米时,用筛

子分离大米与糠。在淘米时,常用倾倒法将洗米水与大米分离,去除里面的砂子

与空壳。

22.天平501溶解不能溶解食盐

23.溶解在水中不可以溶解水中静置糖水加热

玻璃棒酒精灯烧杯蒸发皿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材料

考试分数:50分;考试时间:3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判断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判断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

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空。(每空1分,满分10分)

1.玻璃一般具有、的特点,生活中玻璃的用途非常广泛如用

作等。

2.现有牛皮纸、复印纸、卫生纸三种纸,要选择一种擦拭桌上的水,你会选择

,理由是0

3.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方法,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4.小明把一张纸撕碎了,纸的发生了改变,没变。

5.根据材料的来源,可以把材料分成材料和材料。

二、认真思考,正确判断。(每小题1分,满分5分)

6.人们将普通玻璃利用特殊工艺制作成钢化玻璃,以增加玻璃的强度和安全性。

()

7.为了保护森林资源,我们要注意节约用纸。()

8.瓷器烧制后产生迷人的纹路,是因为产生了新物质。()

9.木材燃烧后物质就发生了变化。()

10.石墨烯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新型材料,并在众多领域实现了重要应用。(

三、反复比较,谨慎选择。(每小题1分,满分5分)

11.眼镜片用玻璃做,是利用了玻璃()的特点。

A.透明B.易碎C.美观

12.做小船时给纸涂蜡,是为了()。

A.节省纸张B.美观C.不渗水

13.把易拉罐压扁和水结冰两种变化过程的相同之处是()。

A.物质的成分都发生了变化

B.都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C.物质的颜色都发生了变化

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钢筋混凝土房屋比木屋结实

B.水泥属于天然材料

C.冲锋衣用的是新型材料

15.下列说法中能体现材料与我们生活关系的是()。

A.钢筋混凝土房屋一般比木屋结实

B.新型的材料没有缺点

C.纸是一种天然材料

四、注意审题,细心实验。(满分10分)

16.(1)在研究玻璃性质时,小明将玻璃块放进塑料袋用锤子轻轻砸,发现玻璃

()。

(2)将玻璃块放进塑料袋是因为:()。

(3)这个实验说明玻璃具有()的特点。

(4)除此以外,玻璃还具有()的特点。

17.在探究纸的吸水能力的实验中。

1.要用到()、()、()相同的各种纸(复印纸、牛皮纸、电光

纸、瓦楞纸、餐巾纸)胶水、尺子、水槽、水。

2.实验方案:

(1)将不同的纸剪成()相同的纸条。

(2)将纸条按()高度粘在一根木条上。

(3)将纸条()放入水中。

(4)过2分钟观察水()的高度。

3.实验现象:()的吸水性最好,()和()的吸水性较差。

4.结论:不同的纸吸水能力()。

五、注意思考,正确回答。(满分9分)

18.玻璃的作用非常广泛,但是有些玻璃也会对人造成伤害,那么我们怎样减少

玻璃对人的伤害?(至少两条)

19.纸在我们生活中的用途很广泛,请举三个例子说明?

20.举几个生活中物体状态或大小发生了变化,构成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的例子。

21.生活中的材料是从哪里获取的?分别举出一例说明它的用途。

六、综合实践题。(满分11分)

22.按不同来源,给下列材料分类。(表格内只写序号)

①石头②玻璃③塑料④木头⑤陶瓷⑥棉花⑦人造纤维

人造材料

天然材料

23.在研究物质的变化实验中,小明用到了橡皮泥,纸和水,请帮小明将表格填

写完整。

我们做了什么它们的变化还是原来的物质吗

橡皮泥

参考答案

1.透明易碎玻璃窗户

2.卫生纸卫生纸的吸水性好

3.造纸

4.大小构成物质

5.天然人造

6.V

7.V

8.V

9.V

10.X

11.A

12.C

13.B

14.B

15.A

16.碎了防止玻璃碎渣割伤手易碎透明

17.长宽厚长宽相同末端上升餐巾

纸牛皮纸复印纸不一样

18.使用钢化玻璃;使用玻璃护角;贴警示标志;远离锋利、尖锐的玻璃等。

19.纸的用途:纸巾可以擦汗;瓦楞纸主要应用于包装;宣纸可以写毛笔字。

20.捏橡皮泥、用纸制作飞机、玻璃瓶碎裂、用水泥制作水泥砖、用布做衣服、

水结冰、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等。

21.生活中的材料是从天然获取和人工制造。棉花、木材、羊毛、沙子等取自大

自然,经过简单加工就可以利用,属于天然材料;人造革、玻璃、水泥等材料是

人工制造的,属于人造材料。木头可以建造房屋或造纸。棉花可以制作衣服。

22.玻璃、塑料、陶瓷、人造纤维石头、木头、棉花

23.

我们做了什么它们的变化还是原来的物质吗

橡皮泥揉成小球形状是

纸折成飞机形状是

水冻成水形态是

第四单元植物的繁殖

考试分数:50分;考试时间:3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判断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判断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

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空。(每空1分,满分10分)

1.根据花的构造,花分为和两类,和合称为花蕊,

是一朵花的主要构成部分。

2.果实的特点是具有和o

3.如图所示的工具是,可以用来观察植物种子的结构。种子里面最

重要的是,可以发育成一株植物。

4.植物除了可以用繁殖,还可以用茎、叶、根等方式繁殖。

5.做解剖花的实验时要按照从的顺序。

二、认真思考,正确判断。(每小题1分,满分5分)

6.一个甜瓜中只有一粒种子,一个桃子中有多粒种子。()

7.大多数植物通过种子来繁殖后代,某些植物还可以通过自身的根、茎、叶来

繁殖新生命。()

8.只要春天到了,种子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发芽。()

9.我们生活中吃的花生就是植物的果实。()

10.花不仅可以用于美化环境,还能用于加工食品、制作药品等。()

三、反复比较,谨慎选择。(每小题1分,满分5分)

11.解剖桃花的正确顺序是(

A.花瓣、萼片、雌蕊、雄蕊

B.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C.雄蕊、花瓣、萼片、雌蕊

12.果实的共同特征是都有()。

A.果皮和胚B.果皮和种子C.子房和胚

13.大豆种子的主要部分是()。

A.种皮B.胚C.胚根

14.农民在种植农作物时,往往先耕地,再进行播种,这主要是为种子萌发提供

()。

A.充足的水分B.充足的空气C.适宜的温度

15.下列植物用叶繁殖的是()。

A.月季B.红薯C.落地生根

四、注意审题,细心实验。(满分10分)

许多植物的新生命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热爱科学的小熊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做

了如下几个实验,下表是他的实验记录。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把一组种子放在土壤中,另一组种子不放在土壤中。

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土壤的实验记录表

种子总数已发芽数未发芽数

1号组(在土壤里)24231

2号组(无土壤)24231

实验二:把一组种子放在常温下,另一组种子放在低温环境中。

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的实验记录表

种子总数已发芽数未发芽数

1号组(180)18162

2号组(40)18117

实验三:把一组种子放在阴暗处,另一组种子放在阳台上。

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光照的实验记录表

种子总数已发芽数未发芽数

1号组(有光)24240

2号组(无光)24240

16.小熊同学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A.对比实验B.模拟实验C.演示实验

17.在实验时,小熊每组都放多粒绿豆种子而不是一粒的原因是

18.由上述三个实验的数据可得,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而一

和不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

五、注意思考,正确回答。(满分9分)

19.列举出你所熟知的完全花和不完全花(完全花和不完全花最少列举2种以上)。

20.在适宜的温度下,1号盘的种子用湿润的纱布覆盖,2号盘的种子用干燥的

纱布覆盖。几天后观察,两个盘内的种子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

21.举例说明植物可以用哪些方式繁殖。

六、综合实践题。(满分11分)

22.资料分析。

春天百花盛开,有的人亲近自然,享受着久违的放松有的人面对鲜花,却鼻涕喷

嚏不断原来,是中了"花粉过敏〃的招儿,我们要警惕季节性过敏性鼻炎那么我们

如何预防呢?提到花粉过敏,许多人首先想到的致敏原可能是桃花、杏花、梨花

之类,其实这是误解,越是长得漂亮、颜色鲜艳的花,越不容易引起过敏。这些

花都是“虫媒花〃,它们的花粉颗粒大,重而粘,在空气中飘不起来,只能吸引蜜

蜂等昆虫授粉。引起过敏的大都是“风媒花",或来自树,或来自草,或来自路边

的小野花。它们不起眼,花粉小到肉眼看不见,很轻,数量也多。风一吹,花粉

在空气中大量漂浮,人接触和吸入后很容易致敏。法国梧桐、杨树、柳树、柏树

的花或者蒿草、豚草等杂草的花和种子是常见过敏原。

(1)这段材料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

(2)春天来了,我们如何预防花粉过敏?

23.根据你的观察,想想下列各种植物主要是靠什么传播种子的?请把答案填写

在表格内。

植物名称传播种子的主要方式

苍耳

豌豆

蒲公英

参考答案

1.完全花不完全花雄蕊雌蕊

2.果皮种子

3.放大镜胚

4.种子

5.从外到内

6.x

7.V

8.x

9.x

10.V

11.B

12.B

13.B

14.B

15.C

16.A17.避免实验的偶然性18.适宜的温度土壤光照

19.完全花有玫瑰花、月季花、牡丹花、梅花、水仙花、油菜花、豌豆花、牵牛

花、白菜花、桃花、杏花、梨花、李花、蔷薇花等;不完全花有南瓜花、杜鹃花、

杨树花、桑树花、栗树花、丝瓜花、柳树花、趣麻花、西瓜花等。

20.1号盘的种子萌发了,2号盘的种子没有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

分。

21.植物一般都种子繁殖,如播种花生。

用根繁殖,红薯是用根进行繁殖的。

用叶繁殖,一些多肉植物(落叶生根)利用叶繁殖。

用茎繁殖,马铃薯是用块茎繁殖后代的,月季花、葡萄用茎繁殖。

22.(1)花粉在空气中大量漂浮,人接触和吸入后很容易致敏,法国梧桐、杨树、

柳树、柏树的花或者蒿草、豚草等杂草的花和种子是常见过敏原,我们要警惕季

节性过敏性鼻炎。

(2)外出时戴口罩;关闭门窗;涂抹药物;避免到花草茂盛的地方等。

23.动物传播弹射传播风力传播

第五单元常见的力

考试分数:50分;考试时间:3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判断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判断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

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空。(每空1分,满分10分)

1.马铃薯放在清水里会,放入盐水中可能会。

2.弹簧被拉伸或压缩时,会产生一种要的力。像这样的力是

3.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和接触面的有关系。

4.滑梯越光滑,滑下来的速度越。

5.往外拉动皮筋,会看到变。松开手,我会看到恢复,

这是弹力的作用。

6.在水中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二.认真思考,正确判断。(每小题1分,满分5分)

7.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一样的。()

8.物体浮在水面上时,它受到的浮力比它的重力要大。()

9.锻炼身体用的握力器就是利用了它自身的弹力。()

10.静止的物体不会受到摩擦力,只有运动的物体才会产生摩擦力。()

11.同一个物体在地面上无论是滚动还是滑动,摩擦力都一样大。()

三.反复比较,谨慎选择。(每小题1分,满分5分)

12.用同样大小的力推小车,在()小车会跑得快一些。

A.草地上B.泥土路上C.水泥地面上

13.用测力计在桌面上水平匀速拉动一物体,测得拉力为0.6N,然后在桌面上铺

上一层粗糙的布,在布上水平匀速拉动这一物体,此时测得的拉力可能是

()。

A.0.8NB.0.6NC.0.4N

14.下面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②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能产生弹力

③只有弹簧才会产生弹力

④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存在弹力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5.下列实心物体放入水中,能浮在水面上的是()。

A.铝球B.干木球C.铁球

16.空塑料瓶在水中会浮,装满水就会沉下去,这是因为()。

A.塑料瓶变重了B.浮力变小了C.塑料瓶变形了

四.注意审题,细心实验。(满分10分)

17.浮力实验。

(1)使用测力计时,要先将指针调到处。力的单位是,简

称,用字母表示。

(2)先把一个钩码挂在测力计上,准确读出数值,并记录下来。

(3)将钩码完全浸入水中,读出数值,并记录。

(4)两个数值比较,第二次的数值比第一次的数值(大或小),说明

沉入水中的钩码受到水的O

(5)反复实验几次。

(6)结论:无论是浮在水面上的物体,还是沉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水的浮力。

18.做一做。请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

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的实验。

实验一:把轻车和重车放在光滑的木板上。用测力计拉动时,记下读数。

(1)你发现拉动轻车用力(),拉动重车用力()。

(2)由此得知,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物体越重,摩擦力越()-

实验二:先后把同一辆小车放在木板的光滑面和粗糙面上。

用测力计拉动时,记下读数。

(3)你发现在木板的光滑面上拉动小车用力(),在木板的粗糙面上拉动

小车用力()。

(4)由此得知,摩擦力的大小还与()有关,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

()。

五.注意思考,正确回答。(满分9分)

19.陆地上举起一个人很困难,但在水里却能很容易举起来,这是为什么?

20.橡皮筋的弹力是怎样产生的?

21.举例说明摩擦力与生活有什么关系?

六.综合实践题。(满分11分)

22.观察下图,请你回答:

(1)下图的仪器名称是,使用时要先将指针调到

(2)力的单位是,简称,用表示。

(3)每个测力计都有一定的。

23.我会连:将下列摩擦力与我们生活之间的关系用直线连起来。

汽车轴承加润滑油

增大摩擦力公路减速带

鞋底上的花纹

减少摩擦力下雪天给轮胎加防滑链

旅行箱底装有小轮子

参考答案

1.下沉上浮

2.恢复到原来形状弹力

3.重量光滑程度

4.快

5.长原状

6.都会

7.X

8.X

9.V

10.X

11.X

12.C

13.A

14.D

15.B

16.A

17.零刻度线牛顿牛N小浮力

18.小大被拉物体的质量大小大接触面

的光滑程度小

19.因为在水中有浮力。

20.当拉伸橡皮筋时,橡皮筋发生形变,会产生一种要恢复到原来形状的力,这

时弹力就产生了。

21.①增大摩擦力:鞋底(轮胎、手套、车把)上的花纹,给轮胎套防滑链,体

操运动员在手上涂镁粉。

②减小摩擦力:滑冰鞋的冰刀,齿轮加润滑油。

22.弹簧测力计。刻度牛顿牛N量程

第六单元消化与呼吸

考试分数:50分;考试时间:3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判断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判断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

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空。(每空1分,满分10分)

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等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

质。挤压花生,在白纸上会留下油渍,说明花生里含有。

2.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路线为玲咽玲玲玲

小肠玲9肛门。(选填"口腔"、"大肠"、"胃"或"食道")。通过学习,

你知道怎样保护我们的消化系统吗?(至少写出两条)

3.冬天和春天是的高发季节,小学生要做好这类疾病的防治。

4."人离不开空气”主要是指生命活动离不开空气中的0

5.我们的呼吸器官有鼻、咽、喉、气管、支气管、0

二.认真思考,正确判断。(每小题1分,满分5分)

6.如果患有传染性疾病,请不要和别人亲密接触,防止把病传给别人。()

7.肺是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人呼出和吸入的气体相比,氧气减少,二氧

化碳增多。()

8.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注意饮食卫生。()

9.食物的消化,主要是通过牙齿和咀嚼和胃的蠕动进行的。其中胃是主要的消

化器官。()

10.人体需要的糖主要是由淀粉转化来的。()

三.反复比较,谨慎选择。(每小题1分,满分5分)

11.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可以采用()的方法。

A.在纸上用力擦拭,看能不能留下油渍

B.滴一点碘酒,看食物上有碘酒的地方是否变蓝

C.用火烧,闻一闻能不能发出类似头发烧焦的气味

12.()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A.胃液B.肠液C.唾液

13.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不包括()。

A.细菌性痢疾B.伤寒C.流行性感冒

14.用吸管向澄清的石灰水里吹气,澄清的石灰水()。

A.没有变化B.水变少了C.变浑浊了

15.以下有关呼吸道传染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风疹、流脑、流行性腮

腺炎、肺结核等

B.呼吸道传染病的症状都一样

C.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消化道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播

四.注意审题,细心实验。(满分10分)

16.实验操作

比较人体呼出和吸进气体的实验。

实验原理:二氧化碳的特性。

实验步骤:(1)打开广口瓶工的瓶盖,置于空气中几秒后盖上瓶盖。

(2)用塑料吸管向广口瓶2中连续吹气数次,然后盖上瓶盖。

(3)用量筒量取等量(10~15ml)的澄清石灰水,分别倒入两个广口瓶中,轻轻

晃动。

实验现象:广口瓶1中石灰水(),广口瓶2中石灰水()。

实验结论:人呼出的气体中比吸入的空气中()含量高。

17.唾液消化淀粉实验

(1)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其中一支试管加入少量的唾液,并

摇匀。

(2)将两支试管放入回的温水中。

(3)过一会分别向两支试管中滴入2-3滴碘酒。观察现象

我们发现:第一支试管中(填"出现"或"没有出现〃)蓝色,第二支试管中

(填"出现"或"没有出现〃)蓝色。实验结论:唾液(填"有"或"没有〃)消

化淀粉的作用。

五.注意思考,正确回答。(满分9分)

18.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是多种多样的,一种食物中包含的营养成分是有限的,

我们应该怎样做?

19.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20.感冒是怎么回事?如何预防?

六.综合实践题。(满分11分)

21.在学习《食物的营养》一课中,实验小组同学在检测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实验

时,分别检测了花生、馒头和牛肉,请完成下列问题

(1)小组同学把花生按压在纸上,发现白纸上留下了(),这说明花生中含

有()。

(2)他们又把馒头上滴上了碘酒,发现馒头变成()色,说明馒头中有

()。

(3)还有同学把牛肉放在酒精灯上燃烧,闻到了类似头发烧焦的气味,说明牛

肉中含有()。

22.有营养的豆子被做成了一道美味的菜,我们一起看一看豆子在身体里的旅行

吧!首先豆子被锋利的牙齿切磨成了碎片,然后被挤入了一个细细长长的通道

()接着来到了一个大口袋里(),它不停地蠕动,还下起了"酸雨",豆

子在这里不停地转呀转,磨呀磨,变得像浆糊一样。又来到了弯弯曲曲的通道

(),边上有许多绒毛,还有一扇扇小门,最后进入一个短粗短粗的地方

()……请选择合适的器官填写在括号里。

A.胃B.食道C.大肠D.小肠

参考答案

1.蛋白质脂肪

2.口腔食道胃大肠饭前便后要洗手;吃饭要定时定

量;吃饭时不要看电视;不吃变质的食物,饭后不要剧烈运动等等

3.肠道传染病

4.氧气

5.肺

6.V7.V8.V

9.x

10.V

11.B

12.C

13.C

14.C

15.A

16.没有变浊变浑浊二氧化碳

17.370没有出现出现有

18.答:小学生,要记牢,科学饮食很重要。一日三餐巧搭配,定时定量要做到。

五谷杂粮是主食,蔬菜水果不能少。鸡鱼肉蛋宜适量,糖脂食物控制好。饮食

且要讲卫生,身强体健学习好。

19.答:经水传播,经食物传播、经昆虫传播、接触传播等。

20.感冒是由呼吸器官感染引出的一种疾病。预防方法:(1)多参加体育锻炼。

(2)寒冷的冬天戴口。(3)注意卫生习惯。

21.油渍脂肪蓝淀粉蛋白质

22.BAD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