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_第1页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_第2页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_第3页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_第4页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卷八年级历史(时间:60分钟满分:8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虎门海滩上,围观的群众看到林则徐将收缴来的鸦片下令销毁,大家欢呼雀跃;又看到林则徐告知外国人要做正当贸易,否则将依法严办,众人顿觉扬眉吐气。据此可以看出,林则徐虎门销烟()A.引起了外国商人的不满B.杜绝了鸦片走私C.振奋了民族精神D.促进了对外贸易2.19世纪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认为:“如果商品不能通过边界,军队就会越过边界。”由此观之,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A.促进公平贸易B.打开中国市场C.割占中国土地D.收取中国赔款3.考察历史遗迹,感受近代中国历史。走近如图历史遗迹,我们能感受到的历史是()A.美国殖民者对华的卑鄙可耻B.英法联军对人类文明的践踏C.日本侵略者的罪行令人发指D.八国联军在北京的无恶不作4.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人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转折点是()A.永安封王B.定都天京C.天京事变D.天京陷落5.1853年,太平天国当局通知访问天京的英国公使:准许来华经商,惟警告英国不准再卖鸦片,且不承认英国与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1861年,英国派人到天京提出平分中国,愿帮助打倒清朝的谈判,遭到太平天国当局的拒绝。这说明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具有()A.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B.朴素的独立自主意识C.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D.成熟的近代外交理念6.面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中国作出了回应,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根据下面知识结构示意图的提示,方框内的a、b处应分别填写()A.“自强”“求富”B.“均田”“免粮”C.“求富”“自强”D.“救亡图存”“维新变法”7.爱国华侨谢缵泰绘《时局图》并题诗:“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一张薄薄的图,如一声警笛,让国人警惕()A.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C.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D.日本索要赔款2亿两白银8.有学者认为,戊戌新政不只是继承了洋务新政的遗产,更多的是对洋务新政的超越。以下属于“超越”的表现的是()A.学习先进科技B.涉及制度改革C.增强海军实力D.开办近代教育9.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表选项中的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选项史实推论A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B颁布《定国是诏》维新派掌握了国家政权C百日维新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D戊戌变法提高了光绪皇帝的地位A.AB.BC.CD.D10.义和团运动中出现了许多家喻户晓的顺口溜,如“七天不梳头,砍下洋人头;七天不洗脸,能把洋人赶;七天不裹脚,天下洋人杀尽了”。这些顺口溜反映了义和团()A.具有科学理论的指导B.以农民为运动主力C.把反帝作为主要目标D.具有盲目排外特点11.孙中山在一次演讲中说,近代欧美各国工商业发达,却出现“富者敌国,贫者无立锥”的现象,因此中国必须“未雨绸缪,赶紧设法,免得再蹈覆辙”。这表明孙中山()A.提倡发展社会主义B.关注民生问题C.明确反对帝国主义D.主张民主共和12.孙中山关于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的阐述主要发表于()A.B.C.D.13.20世纪初《革命方略》中说:“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材料中提到的“革命”()A.已有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目标B.结束了中国长期的封建制度C.使中国向西方学习发生质变D.推动了中国政治结构近代化14.下图漫画反映了袁世凯复辟帝制梦碎,直接导致其梦碎的革命运动是()A.武昌起义B.二次革命C.北伐战争D.护国战争15.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儒家伦理中的旧思想、旧文学仍然在思想文化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为改变这一状况,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发起了()A.洋务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16.陈独秀认为,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是因为缺少一场文化思想上的革命。他说:“盖伦理问题不解决,则政治学术,皆枝叶问题。纵一时舍旧谋新,而根本思想未尝变更,不旋踵而仍复旧观者,此自然必然之事也。”陈独秀意在强调()A.挽救民族危亡必须全盘西化B.学习西方科技,增强国家实力C.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关键D.变革政治制度,推动社会进步17.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青年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919年就是这样的一群青年揭开了一个时代的序幕。“一个时代”指的是()A.资产阶级革命时代B.民主共和时代C.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D.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18.1919年11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发表宣言:“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决无退避者……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这说明,当时参加联合会的各界团体()A.对社会改造道路认识趋于一致B.爱国觉悟得到提高C.反思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弊端D.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党在第一次代表大会时还没有纲领,甚至没有规章,‘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第二次代表大会时就脚踏实地了,有了规章,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材料所说的“脚踏实地”指的是中共二大()A.制定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B.决定参加共产国际C.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D.决定与国民党合作20.下面为某同学制作的单元知识结构图。据此可知,该单元的主题是()A.近代化的早期探索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中华民国的建立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6分,第22题8分,第23题12分,第24题14分,共40分。)2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如下表。道光二十二年,清政府与英国签署条约道光、成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指出道光年间清政府“军事失败"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名称。(2分)(2)你是否同意材料中作者蒋廷黻的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4分)22.(8分)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和探索史,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同时也书写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和勇于探索的不朽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如下表。事件结果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天津条约》等不平等条约洋务运动没有实现富国强兵,随着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而破产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戊戌变法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失败义和团运动遭到中外反动力量的联合绞杀而失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最终以失败告终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1)从材料中的历次战争看,清政府总是战败,那么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2)选择材料中至少三个相互关联的事件,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6分)23.(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下表。人物事迹邹容1903年发表《革命军》,后被清政府逮捕,1905年在狱中被折磨致死,年仅20岁陈天华1903年先后撰写《猛回头》和《警世钟》,后为唤醒国人,于1905年蹈海殉国,年仅30岁徐锡麟1907年夏,发动安庆起义,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徐锡麟死难,年仅34岁秋瑾1907年,为策应安庆起义,因歹徒告密,被捕遇难,年仅32岁“黄花岗七十二烈士”1911年4月,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之后收殓到七十二具烈士遗体,合葬于黄花岗材料二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这标志着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诞生。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材料三孙中山在某檄文中写道:“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1)根据材料一,指出革命志士为追求民主政治做了哪些努力。(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辛亥革命是如何推动近代中国民主政治进程的。(2分)(3)材料三中的檄文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4)综合上述材料和探究,谈谈你对中国近代民主政治进程的认识。(2分)24.(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是一群激情荡漾的文人,这是一所海纳百川的学校,正是这群人和这所学校,在20世纪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次思想解放的狂澜。(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运动?请列举两名“激情荡漾的文人”代表。(2分)材料二“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2)依据材料二,指出上面口号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性质。(2分)材料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理解“焕然一新”的含义。(4分)(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三则材料所代表的历史事件、组织之间的内在联系。(6分)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1.C2.B3.B4.C5.B6.A7.B8.B9.A10.C11.B12.B13.D14.D15.D16.C17.D18.B19.C20.B21.(1)《南京条约》。(2分)(2)同意;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依然维持原来的政治制度不变,没有考虑如何抵抗外国侵略。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为维护清朝统治,洋务派才开展洋务运动。(4分)22.(1)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对抗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2分)(2)【示例1】观点:中国人民不畏强敌,勇于抗争。(1分)事件:太平天国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1分)论述:面对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太平军奋勇反抗,重创洋枪队;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大战,邓世昌率领致远舰将士奋勇作战,在弹药用尽后,加速撞击日舰“吉野号”,不幸被炮弹击中,全舰官兵壮烈牺牲;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在廊坊、老龙头火车站、紫竹林等地与八国联军进行作战。综上所述,中国人民具有不畏强敌,勇于抗争的精神。(4分)【示例2】观点: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事件: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分)论述: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4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1900年列强发动了侵略中国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综上所述,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分)23.(1)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发动反清武装起义。(4分)(2)创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分)(3)推动了护国战争爆发;使爱国豪杰纷纷奋起,讨伐袁世凯,维护共和制度。(4分)(4)认识:民主政治的进步离不开革命志士的不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