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山东省学情联考高三年级上册质检历史试卷(12月份)(解析版)_第1页
2021-2022学年山东省学情联考高三年级上册质检历史试卷(12月份)(解析版)_第2页
2021-2022学年山东省学情联考高三年级上册质检历史试卷(12月份)(解析版)_第3页
2021-2022学年山东省学情联考高三年级上册质检历史试卷(12月份)(解析版)_第4页
2021-2022学年山东省学情联考高三年级上册质检历史试卷(12月份)(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山东省学情联考高三(上)

质检历史试卷(12月份)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

1.(3分)三星堆文化遗址是巴蜀文明的典型代表,在时间与夏商王朝的中原文明处于同一

时期,而且出土的青铜尊、囊以及玉璋、玉琼、玉璧、玉戈等物品的风格与黄河流域的一

致。对材料的解读最恰当的是()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特征B.巴蜀地区冶炼领先中原

C.中华文明经济重心南移D.夏商王朝版图达到巴蜀

2.(3分)有学者指出,西周政治带有深厚的贵族色彩,是一种“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

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径渭分明。从西周“共主”到秦朝“独制”,这

一政治变化说明()

A.宗法血缘关系已经消失

B.西周王权势力不断衰微崩溃

C.社会政治体制发生异变

D.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发生变化

3.(3分)梁启超把春秋战国时期几个重要的思想流派分别概括为“无治主义”“德治主义”

“法治主义”等。下列选项中说法最准确的是()

A.“无治主义”适用于战争频繁的乱世时期

B.“德治主义”在战国时政治实践非常充分

C.“法治主义”是战国变法的主要理论依据

1).这些“主义”都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趋势

4.(3分)褶,北方游牧民族传统服装的一种,短身、细袖、左衽之袍。考古资料表明,魏

晋南北朝时期的褶,既有左衽也有右衽,还有对襟样式;袖子有短小窄瘦的,也有宽松肥

大的;衣身有短小紧窄的,也有宽博的。这一服饰现象折射出当时()

A.文人雅士不拘礼法B.儒学地位受到冲击

C.各地政权长期并立D.民族文化交流融合

5.(3分)在唐代,道是地方一级监察区。唐太宗贞观元年,将全国划分为十道,江南道是

其中之一。唐玄宗开元年间,江南道被分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黔中道。这反映了()

A.中央对地方监察力度不断强化

B.地方机构的日益冗杂

C.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1).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6.(3分)如表为“宋朝赋税结构变化表”。据此可推断,宋朝()

年代农业税(万贯)非农业税(万贯)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2408.11567.360:40

天禧末年(10212641.23874.040:60

年)

熙宁十年(10772021.35117.228:72

年)

A.商品经济繁荣发展B.土地兼并异常严重

C.财政困境始终存在D.赋税制度脱离实际

7.(3分)《雪夜访普图》(局部)是明朝宫廷画家刘俊的画作,画中描绘的是赵匡胤夺取帝

位后雪夜走访宰相赵普筹划统一方略的情景。对这幅图的理解正确的是()

《雪夜访普图》(局部)

A.研究宋初政治的一手史料

B.宋太祖忧心国事礼贤下士

C.体现了相权高于皇权

D.陈桥兵变经过了精心策划

8.(3分)《元史•地理志》总结道:“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

羁縻(羁縻:笼络控制)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说明元朝()

A.消除了中央和地方矛盾B.边疆管理与内地一体化

C.地方管理沿袭唐朝制度D.地方行政效率不断提升

9.(3分)如表是宋代至清代我国不同类型的书院数量变化简表,由此可知,书院的类型变

化的主要原因()

官办外民办%其他%不明先

宋代15.2870.69014.03

元代17.2361.150.3321.28

明代57.2129.840.2412.71

清代56.6724.110.5618.59

A.理学逐渐成为官方哲学

B.科举制的发展提高了官办书院的质量

C.政府加强对思想的引领

D.活字印刷术的革新推动了书院的普及

10.(3分)如表为明清时期部分地区农村集市数量变化统计表,据此可推知明清时期()

时期直隶山东陕西(关江西福建(不含广东

中)台湾)

嘉靖至万历132104143459131628

顺治至雍正5271122385452051270

乾隆至道光53715832649765111959

A.北方集市密度超过南方

B.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1).区域经济专业化程度加深

11.(3分)鸦片战争前后,部分清朝士大夫热衷于研究世界及中国边疆的史地之学,并出现

了如表所示具有代表性的部分著作。据此可知,当时()

鸦片战争前后介绍西方的主要著作

代表人物著作成书时间

林则徐《四洲志》等1841年

魏源《海国图志》1844年

姚莹《康靖纪行》1846年

徐继畲《瀛衰志略》1848年

夏燮《中西纪事》1850年

A.西方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

B.中西思想的深入交汇发展

C.西学传播顺应了维新思想

D.华夷观念受到了一定冲击

12.(3分)据表可知,洋务运动()

1861年经恭亲王提议,清政府在北京设立总理衙门。

1862年经恭亲王提议,清政府在北京设立同文馆。

1866年左宗棠开设福州船政局,附设一船政学堂。

1872年经曾国藩和李鸿章提议,清政府派遣30名少年学童赴美国留学;李鸿年

章开设官督商办的轮船招商局。

1880年李鸿章在天津开办水师学堂,并奏请批准铺设铁路。

A.促进了“西学东渐”的兴起

B.有利于晚清的社会转型

C.系统地学习了西方近代文明

D.改变了社会的经济基础

13.(3分)一场甲午中日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走向,之后的中国,循序渐进的洋务运动就此

终止。自1895年起,至1915年袁世凯“帝制自为”,在二十年时间里中国走过了西方国

家诸如法国差不多两百年的历史。这种剧烈变化反映了()

A.甲午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B.近代中国社会变革效果超过西方

C.民族危机激发国人加快救国步伐

D.革命成为社会变革的唯一主旋律

14.(3分)有学者指出:辛亥革命之伟大,不仅仅在于它推翻了一个王朝,而且在于它使得

一切恢复帝制的尝试,都只能成为昙花一现的丑剧。该学者意在说明辛亥革命()

A.彻底否定了传统的等级制度

B.扫荡了崇拜权威的政治心理

C.促进了社会下层民众的觉醒

D.推动了思想文化领域的转型

15.(3分)一般的说,北洋军阀统治是黑暗的。也有人说,“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中国

并非黑暗一片,中国社会还在进步。”下列能证实这一观点的是()

①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②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

③中国社会稳定,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种因素不断成长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16题14分,17题12分,18题14分,19题15分,共55分)

16.(14分)据史书记载,从隋朝大业元年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正式废除,科举

制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周年,在国内外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图1、图2、图3、图4

是中国古代四个历史时期(唐代、两宋、元代、明清)的科举状元籍贯统计部分摘录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据网易网络资料整理

分别提取图1、图2、图3、图4的科举状元籍贯分布等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

历史时期。

1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明朝在农业和商贸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步。城市生活得到了拓展,城市中的商业资

产阶级在经济上(但不是政治上)的重要性也日渐突出。到17世纪,在中国商业活动已

经很普遍了,甚至比任何一个17世纪的其他国家都普遍。清朝初期,大城市之间和许多

贸易城镇之间的商贸活动保持了明代以来的良好发展势头。历史学家总是喜欢问:为什

么中国拥有庞大的、在金融方面成熟的商业阶级,在许多理念和技术方面也有着领先的

地位,但却没能突破成为一个典型的工业国家呢?换句话说,为什么中国没能从明朝后

期的“商业革命”跃进到西方在一个世纪后才出现的那种“工业革命”呢?

--摘编自K美』菲利普・J.阿德勒《世界文明史》

结合16-17世纪中外相关史实,围绕“商业革命”和“工业革命”拟定一个具体论题,

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18.(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墓坑

源中原的斜坡*道Jt采用方片的玲室,陶雄伶鼻狗偏宣基

(2)铜器

0种十二支再加帔“上方修★,一比虎坟岐.

普石••上方作先住区好,明而EI月*夕肓,

刘治今守息皆在.长。。二余矣口”专幡文

(。再未修识刖的字)

(3)货币

开元通宝钱币萨班波斯娘币的正面与背面

(4)首饰

兔彩明案金戒指瓜枝珠大耳环

一一《新疆哈密拉甫却克墓地发现唐宋时期墓葬》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唐朝时期的新疆社会风貌有哪些史料价值。

19.(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关于中国近代历史,国内学者著述颇丰,叙述各有侧重,有的以近代某一重大历

史事件为中心展开论述,有的以某一年份、某一阶段的历史为研究对象。如陈旭麓的《近

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茅海建《天朝的崩溃》、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王中亚《建

党1921:他们改变了中国》等。

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就中国近代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时期(可就整个近代,

也可就近代某一时段),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特征的书名,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

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一■■■■参*考*答*案・・,.一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

1.K祥解》本题考查三星堆遗址,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三星堆文化遗址是巴蜀文明的典型

代表,在时间与夏商王朝的中原文明处于同一时期,而且出土的青铜尊、囊以及玉璋、玉

琼、玉璧、玉戈等物品的风格与黄河流域的一致”。

K解答H巴蜀文明与夏商王朝存在一定的距离,但两地之间出现类似的青铜器,这说明

两地之间应该存在联系,即在不同地区兴起了类似的文明,这是文明多元一体的表现,

故A项正确;

青铜器、玉器等类似并不能说明巴蜀文明就领先中原,也不代表夏商王朝版图达到巴蜀,

排除BD项;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发生在安史之乱以后,排除C项。

故选:A,

K点评》本题为中档题,考查三星堆遗址,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问题的能力。

2.R祥解》本题主要考查了秦朝统一,考生可结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迁进行分析。

K解答』西周“共主”是贵族政治,而秦朝的“独治”是君主专制下的官僚政治,因此从

“共主”到“独治”体现了社会政治体制发生了变化,C项正确;

A项中的“已经消失”表述绝对,排除A项;

周平王东迁就意味着西周王权的衰微,排除B项;

材料强调的是君主权力的变化,而非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排除D项。

故选:C«

K点评Z本题主要考查了秦朝统一,侧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很好地

考查了考生的历史素养。

3.K祥解U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考生可根据“无治主义”“德治主义"''法治主义”的

内涵分析。

K解答》“法治主义”是指法家,法家思想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主要理论来源,故c正

确;

A选项中“无治主义”是指道家,道家学说适用于战乱后休养生息阶段,社会经济恢复发

展时期,不是战争频繁的乱世,故A错误;

B选项中“德治主义”是指儒家,儒家在战国时期政治实践乏善可陈,而非实践充分,故

B错误;

D选项说法太绝对,且与史实不符,道家和儒家在当时与社会发展趋势还有一定程度的差

距,故D错误。

故选:Co

K点评X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既考查了考生的基础知识,又考查了考生理解材料的

能力,很好地考查了考生的历史素养。

4.K祥解U本题主要考查了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考生可结合材料

“褶,北方游牧民族传统服装的一种,短身、细袖、左衽之袍。考古资料表明,魏晋南北

朝时期的褶,既有左衽也有右衽,还有对襟样式;袖子有短小窄瘦的,也有宽松肥大的;

衣身有短小紧窄的,也有宽博的”进行分析。

K解答Z结合材料信息,游牧民族的特有服饰与中原汉民族服饰(如儒生士大夫的褒衣

博带样式)融合而产生了各种变式,D项正确;

题干中对于服饰的描述并未针对士大夫,排除A项;

B项内容与题无关,排除B项;

通过材料无法看出各地政权并立情况,排除C项。

故选:Do

K点评X本题主要考查了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侧重考查考生对

基础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很好地考查了考生的历史素养。

5.K祥解U本题考查唐朝的中央集权,提取材料中从唐太宗到唐玄宗时期对江南地区治理

的变化并结合所学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知识分析作答。

K解答》由材料信息:江南地区由“唐太宗贞观元年,将全国划分为十道,江南道是其中

之一”,到唐玄宗时“江南道被分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黔中道”可知,政府逐渐加大

对江南地区的监察。由所学可知,随着江南地区的不断开发,北方人口向南转移使人口

增加,管理难度增大,故而设“道”的数量增多,占全国监察区的比重增大,这反衬出江

南地区经济地位不断上升,故C项正确;

题干反映了政府逐渐加大对江南地区的监察力度,而不是全国,排除A项;

该措施是强化对南方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非地方机构冗杂和皇权的强化,排除BD项。

故选:Co

K点评U本题考查唐朝的中央集权,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

旨的能力,考查了考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的素养。

6.K样解》本题主要考查了宋朝的商业发展,考生可结合材料表格进行分析。

K解答』根据材料“宋朝赋税结构变化表”可知,宋朝非农业税的比重逐渐上升,而非农

业税的主要来源便是商业,这说明宋朝商品经济繁荣发展,故A项正确;

从材料中并不能看出土地兼并异常严重,排除B项;

C项“困境”的说法在材料中不体现,排除;

材料只是强调了宋朝赋税结构变化,和D项中“赋税制度脱离实际”的说法无关,材料

根本没有涉及宋朝的赋税制度,排除D项。

故选:A«

K点评X本题主要考查了宋朝的商业发展,侧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很好地考查了考生的历史素养。

7.K样解]]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史料的重要作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的获取、理

解和所学知识的把握。

K解答》《雪夜访普图》创作于明朝,属于后人的加工创造,不可作为一手史料使用,排

除A项:

据材料“画面展现的是赵匡胤夺取帝位后雪夜走访宰相赵普筹划统一方略的情景”可知,

体现的是宋太祖忧心国事求策问计,也赞美明主忠臣之间的融洽关系,歌颂贤君礼贤下

±,勤于政事的美德,故选B项;

材料未体现相权与皇权孰高孰低,排除C项;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夺取帝位之前的事情,排除D项。

故选:Bo

K点评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史料的重要作用,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

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准确判断的能力。

8.K祥解U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元朝的统治,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元朝对边疆的管理措施等知

识。

K解答R据所学封建社会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不可能根本解决,不符合史实,排除A;

据材料“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可知唐代边疆的少数民族

地区到元代也征发赋役,和内地管理相似,B项正确;

材料强调的是元朝边疆治理与唐朝治理的区别,排除C项:

项据材料“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可知材料所述是边疆地区,不能

代表全国,排除D项。

故选:Bo

K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元朝的统治,考查学生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

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R样解R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官办”“民办”两种

类型书院的数量变化。

K解答》从表格可以看出,官办书院数量呈增长趋势,而其他类型的书院的数量则呈现

下降趋势。由此可知,清朝更注重对书院(知识分子)思想的控制,故选C项;

材料未涉及理学的地位,故A排除;

材料无法得出科举制的发展推动官办书院质量的提高的结论,故B排除;

活字印刷术的革新与书院普及没有直接关系,且表格无法体现“书院普及”,D项错误。

故选:Ca

K点评》本题主要通过古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

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10.R祥解』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提取表格信息可得出明清时期•些地区的农村

集市数量增加的幅度大,结合所学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分析作答。

K解答11根据表格信息,明清时期一些地区农村集市数量增加的幅度大,这体现了农村

地区商品经济发展较快的趋势,故选C项;

根据表格信息计算平均数可知,广东和江西地区的单位面积内集市数量均超过了山东等

地,而且表格中只是部分地区的统计,不能代表全国,排除A项;

在表格中无法体现雇佣关系,排除B项;

表格数据无法体现区域经济专业化的程度,排除D项。

故选:Co

K点评》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侧重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

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11.K祥解1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思想的变化,要求学生结合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表现来分析。

K解答11材料所示的仅是鸦片战争前后清朝少数士大夫对西方历史地理的介绍,并不能

得出“西方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和“中西思想深入交汇发展”等结论,排除A、B两项;

近代中国的早期维新思想也是产生于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之后,故从时间上可排除C项;

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及严重的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促使部分士大夫开始开眼看世界,提

出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主张,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等知识的著作,这

可从一个侧面说明传统的华夷观受到了一定冲击,故选I)项。

故选:Do

K点评R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思潮,涉及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史料解释、家

国情怀等核心素养。

12.R祥解』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考生可根据材料表格中关于洋务运动的影响分析。

K解答』洋务运动中大量引进西方技术,开办近代工业,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铺

设铁路,这有助于国家近代化,推动社会转型,B正确;

西学东渐在洋务运动之前就兴起了,排除A;

洋务运动重在学习器物,排除C;

社会经济基础依然是自然经济,排除D。

故选:Bo

K点评II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

的能力。

13.K样解』试题考查了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结合甲午战争的影响和材料回答。

K解答』题干中强调的是甲午战争后中国的剧烈变化,A错误;

甲午战后,中国进行的维新变法失败了,B错误;

题干中“在二十年时间里中国走过了西方国家诸如法国差不多两百年的历史。”说明了面

对甲午战后严重的社会危机,国人加快了救国的步伐,C正确;

社会变革的方式有改革和革命两种方式,D错误。

故选:Co

K点评》试题考查了甲午战争,要求学生掌握甲午战争的影响。

14.K祥解》本题考查辛亥革命,考生可结合材料“辛亥革命之伟大,不仅仅在于它推翻了

一个王朝,而且在于它使得一切恢复帝制的尝试,都只能成为昙花一现的丑剧”进行分

析。

K解答』根据材料“辛亥革命之伟大,不仅仅在于它推翻了一个王朝,而且在于它使得一

切恢复帝制的尝试,都只能成为昙花一现的丑剧”可知,材料强调的帝制等权威在人民

心目中被扫荡,故B正确;

A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材料没有特别强调“下层民众的觉醒”,排除C;

材料和“思想文化领域的转型”无关,排除D。

故选:Bo

K点评》本题考查辛亥革命,侧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很好地考查了

考生的历史素养。

15.R祥解力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文化运动,考

生可结合材料“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中国并非黑暗一片,中国社会还在进步”进行分

析。

K解答U本题考查的是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时代特征的理解认识。该时期军阀割据混

战,政局动荡,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一度发展较快,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壮大,并出现

了新文化运动,民众思想获得解放,觉悟提高,中国社会呈进步趋势。根据以上分析,①

②④符合题意,③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排除BCD项。

故选:Ao

K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文化运动,侧重

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很好地考查了考生的历史素养。

二、材料分析题(16题14分,17题12分,18题14分,19题15分,共55分)

16.K祥解》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解答本题需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图1、图2、图3、

图4是中国古代四个历史时期(唐代、两宋、元代、明清)的科举状元籍贯统计部分摘

录表”,并能够正确解读题干所给四则图片中蕴含的有效信息及正确掌握古代科举制的演

变历程、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影响。

K解答3本题作答需要结合材料中状元分布地区的信息及中国古代经济中心南移的过程

进行分析即可,如:根据图1可知,科举录取人数最少,南方录取人数少但又占有一定

比例。这主和元朝科举制停考及经济重心和教育重心早已南移的状况吻合;根据图2可

知,录取总人数不多,且主要集中在北方省份。这主和唐代科举制初创,政治、经济、文

化重心均在北方的状况吻合;根据图3可知,录取人数最多,且主要集中在南方。这与

明清科举制达致鼎盛,经济重心南移的进一步发展,南方文化进一步繁盛的状况吻合;

根据图4可知,录取总人数显著加,在分布上:北方份河南录取人数高后榜首,南方录

取人数明显增加,尤其是浙江高后南方各省榜首。这和当时宋朝时期的文官政治、科举

制完善、经济重心南移有关。

故K答案R为:

图1:科举录取人数最少,南方录取人数少但又占有一定比例。这与元代统治时间较短,

科举一度停考,歧视“南人”,但经济重心和教育重心早已南移的状况吻合。故图1为元

代。

图2:录取总人数不多,且主要集中在北方省份。这与唐代科举制初创,政治、经济、文

化重心均在北方的状况吻合。故图2为唐朝。

图3:录取人数最多,且主要集中在南方。这与明清科举制达致鼎盛,经济重心南移的进

一步发展,南方文化进一步繁盛的状况吻合。故图3为明清。

图4:录取总人数显菩增加,在分布上:北方省份河南录取人数高居榜首,南方录取人数

明显增加,尤其是浙江高居南方各省榜首.这与两宋重视文官,科举制进一步完善;北宋

时经济重心尚未完成南移,河南开封又是北宋都城和政治中心;南宋以后经济重心南移

完成,都城迁至杭州城等状态吻合。故图4为两宋时期。

K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及描述、阐释

历史事物,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17.R祥解』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和新航路开辟。需要掌握明清时期商业发展表现、

影响以及新航路开辟后商业革命的影响。

K解答了第一小问的论题,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以得出论题1是17世纪时中国出现

“商业革命”;论题2是中国没能从明朝后期的“商业革命”跃进到西方的“工业革命”;

论题3是西方的“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第二小问的阐述,论题1可

从明清时期商业发展表现解答即可。论题2可从明清时期商业发展消极影响分析即可。

论题3可从新航路开辟后商业革命的影响分析即可。

故K答案』为:

示例一:17世纪时中国出现“商业革命”。大量农副产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城市商业

贸易的繁荣;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快速发展;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出现;晋商兴办票

号,经营存款、放贷、汇兑;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大量瓷器销往海外。

示例二:中国没能从明朝后期的“商业革命”跃进到西方的“工业革命”。君主专制进步

强化;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实行专卖

制度;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儒家思想(重义轻利)的影响;传统科技没有突破。

示例三:西方的“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西方的“商业革命”加快了资

本原始积累的进程;推动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扩大:引起了商业经

营方式的变化;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

K点评X本题考查对明清时期商业发展表现、影响以及新航路开辟影响的把握,旨在考

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8.K祥解』本题考查史料的重要作用及唐朝时期新疆地区的社会风貌,首先根据材料出处

和内容信息从整体上判断这些文物的史料价值,其次,对所出土的文物从经济交流、文

化交流、民众生活与习俗等角度进行归类,最后归纳得出,墓地群从经济、文化及民众生

活等方面反映了唐朝时期新疆哈密地区的社会风貌,新疆哈密地区的考古发掘是了解唐

朝时期新疆哈密地区社会风貌的一个窗口。

K解答』解答本题,第一步,首先要整体判断这些文物的史料价值,材料选自一个墓地群

的考古发掘,根据材料出处可以判断新疆哈密拉甫却克墓地群是唐朝时期的墓地群,墓

地群可作为当时社会风貌的缩影,其考古实物是研究唐朝时期社会风貌的一手史料。第

二步,对所出土的这些文物进行归类,斜坡墓道墓、四神十二生肖铜镜与写有古诗铭文

的龙虎纹镜等,均反映了新疆哈密地区在丧葬、纪年、诗歌等方面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

方砖、陶罐、铜镜、金戒指、耳环等,反映了唐朝时期新疆哈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及

民众的审美观念情况;开元通宝钱币、萨珊波斯银币等,反映了唐朝时期中西贸易发展

情况及货币使用情况。第三步,对上述归类进行分析,以明确其具体史料价值,分别是:

可用于研究唐朝时期中原与新疆哈密等地区的文化交流及中原文化西传情况;可用于研

究唐朝时期新疆哈密地区的经济发展概况及民众审美观念;可用于研究唐朝新疆哈密地

区陆上丝绸之路的存续及中外贸易与货币使用情况。第四步,从整体上进行概括,指出

该墓地群发掘的历史意义,墓地群从经济、文化及民众生活等方面反映了唐朝时期新疆

哈密地区的社会风貌,新疆哈密地区的考古发掘是了解唐朝时期新疆哈密地区社会风貌

的一个窗口。

故K答案R为:

根据材料出处和内容信息可知,该墓地群是唐朝时期的墓地群,因此其考古实物是研究

唐朝时期社会风貌的一手史料;斜坡墓道墓、四神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