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北省保定市唐县一中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河北省保定市唐县一中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河北省保定市唐县一中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河北省保定市唐县一中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河北省保定市唐县一中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河北省保定市唐县一中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四支试管中分别充满NO、SO2、NO2、Cl2中的一种,把它们分别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放置一段时间后的现象如图所示。其中原试管充满NO2的是A. B. C. D.2、已知:

SO+I2+H2O=SO+2H++2I-。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NH、Fe2+、

K+、I-、SO、SO中的若干种,且所含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向该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则下列关于该溶液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A.肯定不含I- B.肯定不含SOC.肯定不含有SO D.肯定不含NH3、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A.将氯气溶于水获得新制氯水:Cl2+H2O=2H++Cl-+ClO-B.用FeCl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Cu+2Fe3+=Cu2++2Fe2+C.过量CO2通入NaAlO2溶液中制备氢氧化铝:AlO2-+CO2+2H2O=Al(OH)3↓+CO32-D.向K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使原溶液中的SO42-恰好完全沉淀:2Al3++3SO42-+3Ba2++6OH-=3BaSO4↓+2Al(OH)3↓4、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WXYZA.原子半径:

W<XB.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Z<WC.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D.X与W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间能相互反应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质的溶解过程实质上就是其电离过程B.纯净的液态酸不导电,故酸都不是电解质C.溶于水后,溶液中只含有和D.向溶液中通入气体至溶液呈中性,溶液的导电能力几乎不变6、将3.2gCu投入到一定浓度的HNO3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产生NO2和NO的混合气体共0.08mol。则原溶液中HNO3的物质的量为()A.0.34mol B.0.38mol C.0.28mol D.0.18mol7、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1.2LO2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B.24gMg变为Mg2+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NAC.1L1mol·L-1CaCl2溶液中含有的Cl-离子数目为NAD.1molH2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A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22.4LN2中含有2molNB.0.5molNa2SO4中含有的Na+的数目约为6.02×1023个C.配制500mL0.1mol/LNaOH溶液,需要NaOH的质量为2gD.在标准状况下,20mLNH3和60mLO2所含分子个数比为1∶39、下列物质中,有离子键的是()A.N2 B.CH4 C.NaCl D.HCl10、某学生以铁丝和Cl2为原料进行下列三个实验。下列从分类角度分析正确的是A.实验①、③反应制得的物质均为纯净物B.③发生化学变化,最终得到的分散系为胶体C.①反应中铁丝为还原剂,发生还原反应D.实验①、②涉及的所有物质均为电解质11、标准状况下,一个装满CO2的容器的质量为67g,若装满H2时总质量为60.7g,则此容器的容积为()A.2.24L B.3.36L C.11.2L D.4.48L12、卤素单质的性质按、、、的顺序依次增强的是()A.与氢气反应的剧烈程度 B.非金属活泼性的强弱C.对应离子的还原性 D.氢化物的稳定性13、下列类型的反应,一定发生电子转移的是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14、下列排列不正确的是()A.熔沸点:F2<Cl2<Br2<I2 B.氧化性:F2>Cl2>Br2>I2C.稳定性:HI<HBr<HCl<HF D.还原性:I-<Br-<Cl-<F-15、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金属钠在用小刀切割后,剩余的钠应放回煤油中B.焰色反应实验前,铂丝应先用盐酸洗涤后灼烧至无色,焰色反应是一种物理变化C.实验室制备氢氧化亚铁时,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胶头滴管伸入液面下D.将烧碱溶液保存在磨口的细口玻璃瓶中16、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除去FeCl3溶液中的FeCl2杂质可以向溶液中通入氯气B.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的反应产物为Fe2O3和H2C.Fe3O4为红棕色晶体D.Fe(OH)2和Fe(OH)3都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17、将的盐酸10mL稀释到200mL;再取出2mL,这2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0.05mol/L B.0.25mol/L C.0.025mol/L D.5mol/L18、下列反应属于同种物质中同一价态的同一元素部分被氧化,部分被还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3Br2+6KOH5KBr+KBrO3+3H2OB.MnO2+4HCl(浓)MnCl2+Cl2↑+2H2OC.2KNO32KNO2+O2↑D.NH4NO3N2O↑+2H2O19、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可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是()A.盐酸 B.氯化钠溶液C.浓硫酸 D.氢氧化铁胶体20、茶叶中含有铁元素,可通过以下步骤来检验:茶叶滤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灼烧灰化:将茶叶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可溶于水或酸的无机物质B.加酸、加水溶解:使得到的化合物充分溶解,形成溶液C.过滤需要使用到的仪器有分液漏斗、烧杯、玻璃棒D.得出结论:茶叶中含有铁元素2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所有主族中都存在非金属元素B.同周期元素中,第Ⅶ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C.第Ⅵ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大,越容易得到电子D.元素周期表中第ⅢB族到第ⅡB族10个纵列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22、准确称取6.0g铝土矿样品(含Fe2O3),加入100mL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向滤液中加入10mol·L-1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和加入NaOH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所用硫酸物质的量浓度为()A.1.75mol·L-1 B.3.50mol·L-1C.0.85mol·L-1 D.无法确定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A、B、C、D、E、F六种物质有如下转化关系,E为淡黄色粉末,通常用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1)A、C、E、F的化学式:A______,C______,E______,F______。(2)向饱和的C的溶液中通入足量CO2,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3)鉴别C与F溶液应选用的试剂是_____,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24、(12分)下表列出了9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示意。周期ⅠA10181ⅡA2ⅢA13ⅣA14ⅤA15ⅥA16ⅦA172①②③④⑤3⑥⑦⑧4⑨请回答下列问题:(1)考古工作者利用元素②的一种核素测定一些文物的年代,这种核素的符号是_____(2)画出元素⑧形成的简单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3)写出元素④和⑥的单质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所得产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4)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含有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______(5)②、③、④、⑤四种元素的简单气态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强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元素⑥的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能证明元素⑧比元素⑨非金属性强的反应事实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25、(12分)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装置如图1所示,同时证明氯气的某些性质,装置如图2所示。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制备实验开始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接下来的操作依次是_____(填字母)。a往烧瓶中加入粉末b加热c分液漏斗中装入浓盐酸,旋开活塞往烧瓶中加入浓盐酸(2)写出烧瓶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3)制备反应会因盐酸浓度下降而停止,为测定反应残余液中盐酸的浓度,甲同学提出:与足量溶液反应,称量生成的AgCl沉淀质量。方案不可行,原因是_____。(4)图2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试管A和B中出现的不同现象说明的事实是____。(5)含氯气的尾气必须吸收处理,装置如图3所示。烧杯中的吸收剂可选用___(填序号)。①饱和食盐水②澄清石灰水③饱和NaOH溶液④饱和溶液⑤饱和溶液26、(10分)为探究H2O2、SO2、Br2的性质,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i.打开弹簧夹,通入N2一段时间,关闭弹簧夹,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滴加浓硫酸A中有气泡产生,B中红棕色溴水褪色,C中有白色沉淀ⅱ.取C中沉淀加入盐酸C中白色沉淀不溶解ⅲ.打开B中分液漏斗活塞,逐滴滴加H2O2开始时颜色无明显变化;继续滴加H2O2溶液,一段时间后,混合液逐渐变成红棕色(1)在滴入浓硫酸之前要通入N2一段时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实验可以证明SO2具有_________性;H2O2的氧化性_________Br2(填“强于”“弱于”)。(3)B中红棕色褪去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中重新变成红棕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均用离子方程式表示)。(4)C中产生的白色沉淀是______。(5)甲同学通过C中产生白色沉淀,得出结论:SO2能与BaCl2反应产生沉淀。乙同学认为不能得出此结论,并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在B和C之间增加盛放_________的洗气瓶。再次进行实验时,则C中未产生沉淀。(6)为进一步研究SO2的性质,分别用煮沸和未煮沸过的蒸馏水配制Ba(NO3)2和BaCl2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实验A中,没有观察到白色沉淀,但pH传感器显示溶液呈酸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②实验C中出现白色沉淀比实验B快很多。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若实验B、C中通入足量的SO2后,溶液酸性:B_________C(填“强于”“弱于”“等于”)。(7)Na2SO3固体因贮放不慎发生变质。现取样品1.8克溶于水得溶液A,在A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得沉淀B,将沉淀B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后,沉淀不仅不消失,反而增加了0.16g(假如沉淀完全转化)。样品中Na2SO3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27、(12分)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重要角度。如图是硫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已标明的物质中(不含X、Y),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___种。(2)X的化学式为________;标准状况下,______molY与3.36LSO2具有相同数目的氧原子。(3)某同学欲选用如图的部分装置和药品探究SO2的性质。A.B.溴水C.氢氧化钠溶液D.石蕊溶液E.H2S溶液①为验证SO2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装置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体现SO2具有还原性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②下列反应中,不属于SO2类别通性的是___________。A.SO2+H2O⇌H2SO3B.2SO2+O22SO3C.SO2+2NaOH=Na2SO3+H2OD.SO2+CaO=CaSO3(4)该同学设计如图装置进一步探究锌与浓硫酸反应除生成SO2外,是否还有氢气生成。(X为锌与浓硫酸共热时产生的气体)①B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E的作用是_______。②可以证明气体X中含有氢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28、(14分)依据下图中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回答问题:(1)图1中,X的化学式为___,从化合价上看,X具有___性(“氧化”、“还原”)。(2)回答下列关于NH3的问题:①实验室常用NH4Cl与Ca(OH)2制取氨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②下列试剂不能用于干燥NH3的是___(填字母)。A.浓硫酸

B.碱石灰C.NaOH固体③若要收集一瓶氨气,请将上述装置补充完整,在图2虚框内画出连接图___。④氨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合成多种物质,写出其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回答下列关于NO、NO2的问题:①汽车排气管上装有催化转化器可减少尾气对环境的污染,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CO和NO反应可转化为无害气体排放,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②NO和NO2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工业生产中利用氨水吸收SO2和NO2,原理如下图所示:NO2被吸收过程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29、(10分)A、B、C、D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纯净物,A是太阳能电池用的光伏材料。C、D为钠盐,两种物质中除钠、氧外的元素最外层都为4个电子。它们之间有如下的反应关系:(1)画出A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B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D物质的俗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B【解析】

NO不溶于水,对应D图像,SO2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体积水溶解40体积SO2,对应图像A,根据化学方程式3NO2+H2O=2HNO3+NO,剩余气体是反应前的1/3,对于图像B,Cl2+H2O=HCl+HClO,HClO2HCl+O2↑,对应图像C,所以其中原试管充满NO2的是B,答案选B。2、B【解析】

Fe2+、I−均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后,溶液具有颜色,由SO32−+I2+H2O═SO42−+2I−+2H+可知,

则向该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则一定不含Fe2+,一定含SO32−,

又离子浓度相等、溶液为电中性;若阴离子只有SO32−,则含

Na+、NH4+、K+中的两种;

若含SO32−、I−,则含

Na+、NH4+、K+;

若含SO32−、SO42−,不遵循电荷守恒,则一定不存在SO42−;

综上所诉,答案选B。3、B【解析】

A.次氯酸是弱酸,不能拆写,A项错误;B.有强氧化性,将铜氧化成的同时被还原为,B项正确;C.方程式左右电荷不守恒,C项错误;D.若要使全部沉淀,加入的和原有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1:1,也就是说明矾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D项错误;答案选B。4、C【解析】

根据表格信息,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可知,W位于第VA族,X是IIIA族,则W是N;X是Al;Y是Si;Z是P;依此解答。【详解】A.X位于第三周期,W位于第二周期,故原子半径:W<X,A正确;B.W的非金属性强于Z,则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Z<W,B正确;C.硅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硅酸,硅酸是弱酸,故C错误;D.X与W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氢氧化铝和硝酸,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可与强酸反应,D正确;答案选C。5、D【解析】

A.非电解质溶解时不存在电离过程,以分子的形式溶于水,如乙醇等,A错误;B.H2SO4溶于水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H2SO4属于强电解质,B错误;C.溶于水后,能电离出、和,C错误;D.导电性的强弱取决于相同条件下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及其所带的电荷,溶液中有和,通入气体至溶液呈中性,生成和水,反应后溶液中有和,其导电能力几乎不变,D正确;故答案为:D。6、D【解析】

产生NO2和NO的混合气体共0.08mol。则被还原的硝酸就是0.08mol。铜是3.2g,物质的量是0.05mol,生成硝酸铜就是0.05mol。所以没有被还原的硝酸是0.1mol,因此硝酸的物质的量是0.18mol。答案选D。7、D【解析】

A.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故11.2L氧气的物质的量小于0.5mol,则含有的原子个数小于NA,故D错误B.24g镁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镁反应后变成+2价,故1mol镁失去2NA个电子,故B错误;C.溶液中氯化钙的物质的量为n=cv=1L×1mol·L-1=1mol,而1mol氯化钙中含2mol氯离子,数目为2NA\个,故C错误;D.1mol氢气中的分子个数N=nNA=NA个,故D正确;故选:D【点睛】气体摩尔体积Vm=22.4mol/L适用条件是标准状况下(零摄氏度,101KPa),适用对象是气体,做题时注意条件和物质的状态。8、A【解析】

A.常温常压不是标准状况,不能用22.4L·mol-1进行计算,故A说法错误;B.0.5molNa2SO4中含有Na+的物质的量为0.5mol×2=1mol,故B说法正确;C.需要NaOH的质量为500×10-3L×0.1mol·L-1×40g·mol-1=2g,故C说法正确;D.在相同条件下,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分子数之比,即NH3和O2所含分子数之比为20:60=1:3,故D说法正确;答案为A。9、C【解析】

A、N2中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非极性共价键,故A错误;B、CH4中只有C、H元素之间形成的极性共价键,故B错误;C、NaCl中钠离子与氯离子以离子键结合,故C正确;D、HCl中只有H、Cl元素之间形成的极性共价键,故D错误;故选:C。10、B【解析】

A.实验①Fe在Cl2中燃烧产生FeCl3,得到的纯净物,③得到的是氢氧化铁胶体,是混合体系,所以不全为纯净物,A错误;B.将FeCl3浓溶液滴入沸水中加热煮沸,发生水解反应产生Fe(OH)3胶体和HCl,因此最终得到的分散系为胶体,B正确;C.实验①Fe与Cl2反应产生FeCl3中,Fe失去电子,被氧化,作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C错误;D.实验①中的铁和氯气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11、B【解析】

设容器标况下可以装xmol气体,容器净重mg,列两个方程式计算。【详解】设容器标况下可以装xmol气体,容器净重mg,列两个方程式:;,解得x=0.15mol,标况下体积为:;故答案选B。12、C【解析】

元素原子结构的变化决定其性质的变化,同一主族元素随着元素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半径、离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与最外层电子之间的距离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减弱,得电子能力减弱,单质的氧化性减弱;因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形成的氢化物稳定性也逐渐减弱,以此解答该题。【详解】A.非金属性F>Cl>Br>I,则与氢气反应的难易程度为由易到难,与上述规律不一致,故A不选;B.非金属性F>Cl>Br>I,与上述规律不一致,故B不选;C.非金属性F>Cl>Br>I,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对应离子的还原性依次增强,与上述规律一致,故C选;D.非金属性F>Cl>Br>I,非金属性越强,形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因此,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与上述规律不一致,故D不选;故答案选C。【点睛】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失电子能力增强,得电子能力减弱;因此单质的活泼性逐渐减弱,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对应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13、C【解析】

A项,在化合反应中,只要有单质参加反应,就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故A项错误;B项,在分解反应中,只要有单质的生成,就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故B项错误;C项,在置换反应中因为有单质参加和单质生成,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故C项正确;D项,在复分解反应中,因为是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了新的化合物,所以一定没有化合价的变化,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14、D【解析】

A.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熔沸点升高,熔沸点:F2<Cl2<Br2<I2,故A正确;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单质氧化性减弱,氧化性:F2>Cl2>Br2>I2,故B正确;C.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稳定性:HI<HBr<HCl<HF,故C正确;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增强,还原性:I->Br->Cl->F-,故D错误;故选D。15、D【解析】

A.因钠性质活泼,处理不当容易发生危险,所以实验时切割钠后,剩余的金属钠应放回煤油中,A选项正确;B.做焰色反应实验前,应先将铂丝在稀盐酸中洗净,并灼烧至无色,目的是除去铂丝上的杂质,而氯化物受热易挥发;焰色反应是原子中的电子吸收能量后成为不稳定的高能电子,而后从能量高的状态又回到能量低的状态,并将多出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所以,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B选项正确;C.氢氧化亚铁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防止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实验室制备氢氧化亚铁时,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胶头滴管应伸入液面下,C选项正确;D.烧碱溶液能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具有黏性的硅酸钠,硅酸钠能将试剂瓶口和瓶塞粘在一起,所以烧碱溶液不能保存在磨口的细口玻璃瓶中,D选项错误;答案选D。16、A【解析】

A、氯气与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铁,故除去FeCl3溶液中的FeCl2杂质可以向溶液中通入氯气,正确;B、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的反应产物为Fe3O4和H2,错误;C、Fe3O4为黑色晶体,错误;D、Fe(OH)2在空气中与氧气和水反应生成Fe(OH)3,不能稳定存在,错误。17、B【解析】

将的盐酸10mL稀释到200mL,其物质的量不变,所以稀释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5mol/L;因为溶液为均匀的混合物,所以从中取出2mL,物质的量浓度不变,仍为0.25mol/L。故选B。18、A【解析】

A、该反应中,部分Br由0价降为-1价,部分Br由0价升为+5价,A符合题意;B、该反应中,Mn由+4价降为+2价,HCl中部分Cl由-1价升为0价,B不符合题意;C、该反应中,N由+5价降为+3价,O由-2价升为0价,C不符合题意;D、该反应中,NH4+中的N全部由-3价升为+1价,NO3-中的N全部由+5价降为+1价,D不符合题意;故选A。19、D【解析】

A、盐酸是溶液,无丁达尔效应,故A错误;B、氯化钠溶液是溶液,无丁达尔效应,故B错误;C、浓硫酸是溶液,无丁达尔效应,故C错误;D、氢氧化铁胶体是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故D正确。故选:D。20、C【解析】

A.有机物多数难溶于水或酸,灼烧灰化:将茶叶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可溶于水或酸的无机物质,选项A正确;B.加酸、加水溶解:使得到的化合物充分溶解,形成水溶液,选项B正确;C.过滤需要使用到的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不需要分液漏斗,选项C不正确;D.滤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为氢氧化铁,可得出结论:茶叶中含有铁元素,选项D正确。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实验探究问题,茶叶灼烧成灰,将难溶有机物转化为可溶于水或酸的无机物,加酸加水溶解、过滤得到滤液,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说明生成了氢氧化铁沉淀,进而判断。21、D【解析】

A.元素周期表中,第IIA族均为金属元素,其它主族均含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A选项错误;B.同周期元素中,从左往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所以同周期元素中,Ⅶ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B选项错误;C.原子半径越大,失电子能力越强,所以Ⅵ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越容易失电子,C选项错误;D.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ⅡB族这10个纵列为过渡元素,都是金属元素,D选项正确;答案选D。22、A【解析】

涉及的反应为:Al2O3+6H+=2Al3++3H2O、Fe2O3+6H+=2Fe3++3H2O、H++OH-=H2O、Al3++3OH-=Al(OH)3↓、Fe3++3OH-=Fe(OH)3↓、Al(OH)3+OH-=AlO2-+2H2O,当沉淀量最大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钠,根据元素守恒分析,n(NaOH)=2n(Na2SO4)=2n(H2SO4),解得c(H2SO4)=35×10−3L×10mol·L-1÷(100×10−3×2)mol/L=1.75mol/L,故选:A。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NaNa2CO3Na2O2NaHCO3析出晶体Na2CO3+H2O+CO2=2NaHCO3CaCl2溶液CO32-+Ca2+=CaCO3↓【解析】

E为淡黄色粉末,通常用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则E为Na2O2,A与氧气反应生成Na2O2,则A为Na,钠与水反应生成B且也能由过氧化钠转化得到,可推知B为NaOH,由于NaOH与二氧化碳得到C,C与二氧化碳、水反应得到F,可推知C为Na2CO3、F为NaHCO3,碳酸钠与HCl反应得到固体D,且能由过氧化钠转化得到,可推知D为NaCl,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Na,B为NaOH,C为Na2CO3、D为NaCl,E为Na2O2,F为NaHCO3,故答案为Na;Na2CO3;Na2O2;NaHCO3;(2)向饱和的碳酸钠的溶液中通入足量CO2,Na2CO3+H2O+CO2=2NaHCO3,由于碳酸氢钠溶解度较小,因此会析出碳酸氢钠晶体,故答案为析出晶体;Na2CO3+H2O+CO2=2NaHCO3;(3)鉴别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溶液可以选用CaCl2溶液,碳酸钠能够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Ca2+=CaCO3↓,而碳酸氢钠不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故答案为CaCl2溶液;CO32-+Ca2+=CaCO3↓。24、或离子键和极性键HF2Na+2H2O=2Na++2OH-+H2↑Cl2+2Br−=Br2+2Cl-【解析】

根据周期表提供的信息可知,①为Li②C③N④S⑤F⑥Na⑦Si⑧Cl⑨Br;根据以上各元素及其形成的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分析。【详解】(1)考古时利用测定一些文物的年代;故答案为:或;(2)元素⑧为17号元素,其形成的简单离子为Cl-,其结构示意图为:;故答案为:(3)元素④为O,元素⑥为Na,其对应单质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Na2O2,其电子式为:;故答案为:(4)Na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NaOH,所含微粒为Na+、OH-,因此NaOH中含有的化学键是离子键和极性键;故答案为:离子键和极性键;(5)②、③、④、⑤为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其元素非金属性逐渐增加,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加,故稳定性最强的是HF;元素⑥为Na,其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元素⑧为Cl,元素⑨为Br,可通过置换反应证明单质氧化性强弱,从而证明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Br−=Br2+2Cl-;故答案为:HF;2Na+2H2O=2Na++2OH-+H2↑;Cl2+2Br−=Br2+2Cl-。25、acbMnO2+4H++2Cl-Mn2++Cl2↑+2H2O氯化锰和盐酸都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称量生成的AgCl质量,只能求出氯离子的量,而不能求出剩余盐酸的浓度干燥氯气氯气无漂白性,次氯酸有漂白性③④【解析】

(1)依据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解答,检查气密性后先向烧瓶中加入二氧化锰再用分液漏斗加入浓盐酸加热反应制取氯气;(2)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锰和水,(3)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锰,氯化锰也会与硝酸银反应,所以方案不可行;(4)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以干燥氯气;依据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对比说明具有漂白性的不是氯气;(5)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较低,澄清石灰水浓度低,饱和亚硫酸钠溶液容易和氯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所以都不适合作为氯气的吸收剂。【详解】(1)实验室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备氯气,浓盐酸放在分液漏斗中,制备实验开始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先向烧瓶中加入二氧化锰再用分液漏斗加入浓盐酸加热反应制取氯气;故答案为:acb;(2)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锰和水,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2H2O;故答案为:MnO2+4H++2Cl-Mn2++Cl2↑+2H2O;(3)氯化锰和盐酸都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称量生成的AgCl质量,只能求出氯离子的量,而不能求出剩余盐酸的浓度;故答案为:氯化锰和盐酸都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称量生成的AgCl质量,只能求出氯离子的量,而不能求出剩余盐酸的浓度;(4)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以干燥氯气;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说明具有漂白性的不是氯气,而是次氯酸,故答案为:干燥氯气;氯气无漂白性,次氯酸有漂白性;(5)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较低,澄清石灰水浓度低,饱和亚硫酸钠溶液容易和氯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所以都不适合作为氯气的吸收剂,饱和NaOH溶液与饱和碳酸钠溶液都能与氯气反应,且产物不污染空气,所以可以用来吸收氯气;故答案为:③④。【点睛】本题(5)注意亚硫酸钠虽然在溶液中能和氯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把氯气吸收,但是如果亚硫酸钠过量的话,上一步生成的盐酸会与亚硫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硫而污染环境。26、排净装置内空气还原性强于SO2+Br2+2H2O=SO42-+2Br-+4H+2Br-+H2O2+2H+=Br2+2H2OBaSO4CCl4SO2+H2O⇌H2SO3在水溶液中O2氧化SO2的速率比NO3﹣快弱于70%【解析】

(1)装置中含有空气,空气中的氧气能和SO2在水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H2SO4,在滴加浓硫酸之前应增加一步操作,先排尽空气,则滴入浓硫酸之前要通入N2一段时间的目的是排净装置内空气;(2)SO2使溴水褪色,体现了SO2具有还原性;实验ⅲ中在含有Br-的水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一段时间后,混合液逐渐变成红棕色,说明Br-被氧化为Br2,则由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可知,H2O2的氧化性大于Br2;(3)B中红棕色褪去是Br2被SO2还原为Br-,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SO2+Br2+2H2O=SO42-+2Br-+4H+;在含有Br-的水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一段时间后,混合液逐渐变成红棕色,说明Br-被氧化为Br2,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Br-+H2O2+2H+=Br2+2H2O;(4)C中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盐酸,则此沉淀应为BaSO4;(5)由于溴单质有挥发性,溴单质在水溶液可以将SO2氧化成H2SO4,再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则应该在B和C之间增加洗气瓶D来除去挥发的溴蒸气,D中盛放的试剂是CCl4或苯或饱和NaHSO3溶液;(6)①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溶液呈酸性,涉及反应为SO2+H2O⇌H2SO3,生成的亚硫酸再发生电离:H2SO3⇌H++HSO3-;②实验C中出现白色沉淀比实验B快很多C中未煮沸,则有氧气参与反应,速率较快,则说明在水溶液中O2氧化SO2的速率比NO3﹣快,C生成更多的硫酸,溶液的酸性强,即B中酸性弱于C中;(7)部分氧化的Na2SO3固体溶于水得溶液A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生成的沉淀B为BaSO4和BaSO3的混合物,再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后,沉淀不仅不消失,反而增加了0.16g,说明全部转化为BaSO4沉淀;已知1molBaSO3完全转化为1molBaSO4,质量增重233g-217g=16g,则沉淀增加0.16g,说明参加反应的BaSO3为=0.01mol,则样品中Na2SO3的质量分数是×100%=70%。【点睛】二氧化硫的性质主要有:①将SO2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体现SO2的漂白性;②将SO2通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体现SO2的酸性;③将SO2通入酸性高猛酸钾溶液中,溶液由紫色变为无色,体现SO2的还原性;④将SO2通入氢硫酸中,溶液中出现淡黄色沉淀,体现SO2的氧化性。27、4H2SO30.1AEBCSO2+2H2O+Br2=H2SO4+2HBrB浓硫酸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装置D中C中黑色固体变成红色,D中白色粉末变成蓝色【解析】

(1)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2)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及物质的分类可知,X的化学式为H2SO3;Y为SO3,据此分析;(3)①为验证SO2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利用装置A制取SO2,再分别将SO2通入H2S溶液中和溴水中;②根据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分析;(4)为探究锌与浓硫酸反应除生成SO2外,是否还有氢气生成,将气体X通入A中检验二氧化硫,故A中装品红溶液,再通过足量的高锰酸钾溶液除尽二氧化硫,再通过装置B中装有浓硫酸干燥气体,保证不含水蒸气,再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反应,最后气体进入D中,若无水硫酸铜变蓝,则证明C中产生水,说明气体X中含有氢气,为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装置D中,在D装置后装上放有碱石灰的干燥管。【详解】(1)图中已标明的物质中(不含X、Y),H2S的水溶液氢硫酸,是二元弱酸,H2S是弱电解质;SO2溶于水,与水反应产生H2SO3,而具有酸性可以导电,但SO2本身不能电离产生离子,属于非电解质;Na2SO3是盐,属于电解质;H2SO4是二元强酸,属于电解质;BaSO4为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属于电解质;故属于电解质的有4种;(2)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及物质的分类可知,X的化学式为H2SO3;Y为SO3,标准状况下,3.36LSO2的物质的量为,与3.36LSO2具有相同数目的氧原子的SO3的物质的量为0.1mol;(3)①为验证SO2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利用装置A制取SO2,再将SO2通入H2S溶液中反应生成硫单质,再通入溴水中反应生成硫酸和氢溴酸,最后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尾气处理多余的SO2,以防止污染空气,故装置连接顺序为AEBC;SO2通入溴水中反应生成硫酸和氢溴酸,体现SO2具有还原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