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湖北省宜昌一中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湖北省宜昌一中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湖北省宜昌一中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湖北省宜昌一中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湖北省宜昌一中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湖北省宜昌一中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的Cl-的是()A.KClO3溶液B.液态HClC.KCl固体D.MgCl2溶液2、有NaCl、FeCl3、CuCl2、Na2SO4四种溶液,只用一种试剂能够鉴别它们,该试剂是()A.盐酸B.烧碱溶液C.氢氧化钡溶液D.氯化钡溶液3、下列离子组加入相应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离子组加入试剂离子方程式ANa+SO42-氢氧化钡溶液2Na++SO42-+Ba2++2OH-=BaSO4+2NaOHBH+Cl-足量石灰乳2H++2OH-=2H2OCK+HCO3-硫酸氢钠HCO3-+H+=H2O+CO2DAg+NO3-少量盐酸Ag++NO3-+H++Cl-=AgCl+HNO3A.A B.B C.C D.D4、下列玻璃仪器能直接加热的是A.烧杯B.试管C.容量瓶D.圆底烧瓶5、下列微粒无法确定是原子还是离子的是A.A B.B C.C D.D6、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的反应OH+H+=H2OB.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CaO+2H+=Ca2++H2OC.铁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Fe+Ag+=Fe2++AgD.碳酸钙溶于稀硝酸中CO32-+2H+=CO2+H2O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CCl4所含分子数为NAB.28gCO和N2的混合气体所含的原子数为NAC.2mol金属铁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共失去了4NA个电子D.124g白磷(分子式为P4)所含分子数为4NA8、将一块铁片放入0.5L1mol/LCuSO4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出铁片,小心洗净后干燥称量,铁片增重0.8g,则反应后溶液中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A.0.9mol/L B.0.85mol/L C.0.8mol/L D.0.75mol/L9、向四只盛有相同量NaOH溶液的烧杯中通入不同量的CO2气体,在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并将溶液加热,产生的CO2气体与HCl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忽略CO2的溶解和HCl的挥发),则下列分析都正确的组合是对应图象溶液中的主要成分AⅠNaOH、NaHCO3BⅡNaHCO3、Na2CO3CⅢNaOH、Na2CO3DⅣNa2CO3A.A. B.B C.C D.D10、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H+、Ca2+、Cl−、CO32−B.Cu2+、Ba2+、Cl−、SO42−C.NH4+、Na+、OH−、SO42−D.K+、Na+、OH−、NO3−11、某元素R的原子的质量数为70,其核内中子数为39,它的离子有28个电子,则此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应为A.ROB.R2O3C.RO2D.R2O512、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图如右,下列符合历史演变顺序的一组排列是A.(1)(3)(2)(4)B.(1)(2)(3)(4)C.(1)(4)(3)(2)D.(1)(3)(4)(2)13、下列溶液中c(Cl-)与50mL1mol/LAlCl3溶液中的c(Cl-)相等的是A.150mLlmol/LNaCl溶液 B.150mL3mol/LKCl溶液C.75mL2mol/LCaCl2溶液 D.75mLlmol/LFeCl2溶液14、下列仪器可用于加热且不必垫石棉网的是①试管②烧杯③坩埚④蒸发皿⑤锥形瓶⑥蒸馏烧瓶A.②④⑤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⑤⑥15、下列各组数据中,前者刚好是后者两倍的是()A.2mol水的摩尔质量和1mol水的摩尔质量B.32gN2O4的氮原子的物质的量和32gNO2氮原子的物质的量C.32g二氧化硫中氧原子数和标准状况下11.2L一氧化碳中氧原子数D.10%NaOH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和5%NaOH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16、只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氢元素,这类化合物称氢化物。下列物质不属于氢化物的是A.H2SO4 B.H2O C.NaH D.NH317、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中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A.可溶于水 B.有较高的熔点C.水溶液能导电 D.熔融状态能导电18、下列物质中属于醇类且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A.CH3OHB.C.CH3CH(OH)CH2CH3D.19、下列属于碱的是A.C2H5OH B.Na2CO3 C.Ca(OH)2 D.Cu2(OH)2CO320、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述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A.冷水 B.沸水 C.NaOH浓溶液 D.NaCl浓溶液21、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图Ⅰ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图Ⅱ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氯化镁固体是非电解质B.氯化镁溶液是电解质C.氯化镁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D.氯化镁只有在溶液中才能导电22、用漂粉精漂白时,对提高漂粉精漂白作用无明显效果的是A.食盐B.CO2和水蒸气C.稀盐酸D.稀硫酸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a+、Ba2+、Cu2+、CO32-、Cl-、Mg2+中的一种或几种离子。①向此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②取少许①的溶液并加入少量的Na2SO4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③取②的上层清液并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1)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2)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3)若另取10mL①的溶液于锥形瓶中,然后向此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如图甲所示)。滴加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图乙所示。①OA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②AB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12分)短周期元素X、Y、Z、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的一种高硬度单质是宝石,Y2+电子层结构与氖相同,Z的质子数为偶数,室温下M单质为淡黄色固体,回答下列问题:(1)M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2)X、Y、Z、M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排列为____(化学用语回答),Z在自然界中常见的二元化合物是__________。(3)X与M的单质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产物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其化学键属__________共价键(填“极性”或“非极性”)。25、(12分)如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制取氯气并以氯气为原料进行特定反应的装置.(1)要将C装置接入B和D之间,正确的接法是:a→_____→_____→d;(2)实验开始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打开旋塞K,让Cl2充满整个装置,再点燃D处的酒精灯,Cl2通过C装置后进入D,D装置内盛有碳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O2和HCl(g),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3)D处反应完毕后,关闭旋塞K,移去两个酒精灯,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少量Cl2产生,此时B中的现象是_____,B的作用是_____.(4)用量筒量取20mLE中溶液,倒入已检查完气密性良好的分液漏斗中,然后再注入10mLCCl4,盖好玻璃塞,振荡,静置于铁架台上(如图),等分层后取上层液和下层液,呈黄绿色的是_____(填“上层液”或“下层液”),能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是_____(填“上层液”或“下层液”).(5)在A、B、C、D、E装置中有一处需要改进,说明需要改进的理由并在方框中画出改进后的装置图._____________26、(10分)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性质。(1)若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________(填字母)。A.冷水B.沸水C.NaOH浓溶液D.NaCl浓溶液(2)写出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氢氧化铁胶体中微粒直径的范围是______,证明有氢氧化铁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4)取少量制得的胶体加入试管中,加入(NH4)2SO4溶液,现象是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胶体的________。(5)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A.胶体微粒直径小于1nmB.胶体微粒带正电荷C.胶体微粒做布朗运动D.胶体微粒能透过滤纸(6)Fe(OH)3胶体区别于FeCl3溶液的最本质特征是________。A.Fe(OH)3胶体微粒的直径在1~100nm之间B.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C.Fe(OH)3胶体是均一的分散系D.Fe(OH)3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27、(12分)某同学在实验室中称取20gNaOH固体,配制500mL1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1)该同学准备的实验用品有:托盘天平(带砝码)、药匙、量筒、玻璃棒等,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A.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要在天平的左右两个托盘上分别放置两个相同规格的小烧杯B.某同学将称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溶解并冷却至室温,然后转移到容量瓶中C.某同学在定容时,不小心加水超过刻度线,又将多余的液体吸出直至刻度线D.某同学在溶解、转移完氢氧化钠溶液后,将溶解用的仪器洗涤2~3次,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3)玻璃棒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有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4)若实验室遇到下列情况,对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①称量氢氧化钠时,直接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定容摇匀后,有少量溶液外流,所配溶液的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28、(14分)实验室用密度为1.25g·mL-1,质量分数36.5%的浓盐酸配制0.1mol·L-1的盐酸240mL,请回答下列问题:(1)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2)配制240mL0.1mol·L-1的盐酸应选用________mL的容量瓶,需要浓盐酸体积为_____mL。(3)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大小有何影响(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①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浓度____________;②容量瓶未干燥,浓度__________;③定容摇匀后发现溶液凹面低于刻度线,加水至刻度线,浓度____________。29、(10分)NaNO2因外观和食盐相似,又有咸味,容易使人误食中毒.已知NaNO2能发生如下反应:2NaNO2+4HI═2NO↑+I2+2NaI+2H2O.(1)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2)根据上述反应,鉴别NaNO2和NaCl.可选用的物质有:①碘化钾淀粉试纸、②淀粉、③白酒、④食醋,你认为必须选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填序号).(3)某厂废液中,含有2%~5%的NaNO2,直接排放会造成污染,下列试剂能使NaNO2转化为不引起二次污染的N2的是________(填编号).A.NaCl

B.NH4ClC.HNO3

D.浓H2SO4(4)请配平化学方程式:___Al+___NaNO3+___NaOH═___NaAlO2+___N2↑+___H2O.若反应过程中转移5mole-,则生成标准状况下N2的体积为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D【解题分析】

KClO3在水溶液中电离出K+、ClO3-;HCl是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不能电离;KCl固体中含有K+、Cl-,但离子不能自由移动;MgCl2在水溶液中电离出Mg2+、Cl-。【题目详解】KClO3在水溶液中电离出K+、ClO3-,无Cl-,故不选A;HCl是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不能电离,液态HCl中不含Cl-,故不选B;KCl固体中含有K+、Cl-,但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故不选C;MgCl2在水溶液中电离出Mg2+、Cl-,且离子能自由移动,故选D。2、C【解题分析】

盐酸与NaCl、FeCl3、CuCl2、Na2SO4四种溶液都不反应;氢氧化钠溶液与NaCl、Na2SO4溶液都不反应;氢氧化钡溶液与NaCl溶液不反应,氢氧化钡溶液与FeCl3、CuCl2、Na2SO4三种溶液都能反应,现象分别是红褐色沉淀、蓝色沉淀、白色沉淀;氯化钡溶液与NaCl、FeCl3、CuCl2三种溶液都不反应。【题目详解】盐酸与NaCl、FeCl3、CuCl2、Na2SO4四种溶液都不反应,盐酸不能鉴别这四种溶液,故不选A;氢氧化钠溶液与NaCl、Na2SO4溶液都不反应,氢氧化钠溶液不能鉴别NaCl、Na2SO4,故不选B;氢氧化钡溶液与NaCl溶液不反应,氢氧化钡溶液与FeCl3、CuCl2、Na2SO4三种溶液都能反应,现象分别是红褐色沉淀、蓝色沉淀、白色沉淀,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选C;氯化钡溶液与NaCl、FeCl3、CuCl2三种溶液都不反应,氯化钡溶液不能鉴别NaCl、FeCl3、CuCl2,故不选D。3、C【解题分析】

A.应该是Ba2++SO42—=BaSO4↓,故A错误;B.石灰乳保留化学式,不能拆成离子形式,故B错误;C.硫酸氢钠在水溶液中电离出氢离子,故C正确;D.应该是Ag++Cl—=AgCl↓,故D错误。故选C。4、B【解题分析】试题分析:A、烧杯:隔石棉网加热,一般用于加热溶液,加速反应;B、试管:直火加热,一般用量少的实验,不能用酒精喷灯加热;C、容量瓶不能用于加热,用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配制;D、圆底烧瓶:隔石棉网加热,一般用于溶液间反应,因此答案选B。考点:考查加热仪器的判断5、C【解题分析】

A选项,电子层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为3,只能是B原子,故是原子;B选项,电子层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为5,只能是N原子,故是原子;C选项,电子层数为3,最外层电子数为8,可能是Ar原子,也可能是氯离子、硫离子等,故不能确定是原子还是离子;D选项,电子层数为3,最外层电子数为3,只能是Al原子,故是原子;综上所述,答案为C。6、B【解题分析】

A.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之间除中和反应外还有沉淀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42-=2H2O+BaSO4↓,A项错误;B.由化学方程式:CaO+2HCl=CaCl2+H2O,再拆写成离子方程式CaO+2H+=Ca2++H2O,B项正确;C.所写离子方程式电荷未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Fe+2Ag+=Fe2++2Ag,C项错误;D.碳酸钙属于难溶于水的物质,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成离子形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D项错误;答案选B。7、C【解题分析】

A.气体摩尔体积是针对每1mol气体而言,标况下四氯化碳不是气体;B.根据n=mMC.每个铁原子和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一个亚铁离子都会失去2个电子;D.根据n=mM,124g白磷(分子式为P4)所含分子数为NA【题目详解】A.标准状况下,22.4L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mol,标况下CCl4不是气体,A错误;B.CO和N2的摩尔质量都是28g/mol,28gCO和N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n=mM=28g28g/mol=1mol,每个分子中都有2个原子,所以混合气体所含的原子数为2NC.每个铁原子和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一个亚铁离子都会失去2个电子,2mol金属铁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共失去了4NA个电子,C正确;D.根据n=mM,124g白磷(分子式为P4)的物质的量n=mM=124g124g/mol8、C【解题分析】

设参加反应的CuSO4的物质的量为Xmol,,依据差量法分析:Fe+CuSO4=FeSO4+Cu∆m1mol8gXmol0.8g解得:X=0.1,所以反应后剩余n(CuSO4)=0.5mol-0.1mol=0.4mol,c(CuSO4)=0.4mol/0.5L=0.8mol/L,故C正确;本题答案为C。9、B【解题分析】

A.若氢氧化钠过量,溶液中不会存在碳酸氢钠,所以溶液的主要成分不可能为:NaOH、NaHCO3,A错误;B.溶液溶质为NaHCO3、Na2CO3,说明二氧化碳部分过量;加入氯化氢后,先发生反应Na2CO3+2HCl=NaCl+NaHCO3,碳酸钠反应完全后开始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应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CO2↑+H2O,图象中数据合理,B正确;C.反应后生成物为NaOH、Na2CO3,说明二氧化碳不足,加入的氯化氢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然后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之后开始生成二氧化碳;根据反应Na2CO3+2HCl=NaCl+NaHCO3、NaHCO3+HCl=NaCl+CO2↑+H2O可知,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之前消耗的氯化氢的物质的量应该大于碳酸氢钠消耗的氯化氢,图象恰好相反,C错误;D.由反应方程式Na2CO3+2HCl=NaCl+NaHCO3、NaHCO3+HCl=NaCl+CO2↑+H2O可知,开始生成二氧化碳消耗的氯化氢的物质的量应该与碳酸钠消耗的氯化氢的物质的量相等,图示中不相等,D错误;答案选B。10、D【解题分析】

A.CO32-与H+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Ba2+与SO4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NH4+与OH−反应氨气和水而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能大量共存,故D正确。故选D。【题目点拨】判断离子共存,有以下几种情况:①有气体产生:如CO32-、S2-、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②有沉淀生成:如Ba2+、Ca2+、Mg2+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③有弱电解质生成:如OH-、CH3CO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不能与OH-大量共存。11、B【解题分析】试题分析:质子数=质量数-中子数=70-39=31,电荷数=质子数-电子式=31-28=3,故该阳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故表现+3价,O为-2价,故此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应为R2O3,故选B。考点:考查了化学式的判断的相关知识。12、A【解题分析】

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1904年汤姆生提出“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模型,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汤姆生的学生)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波尔提出电子在一定轨道上运动的原子结构模型。【题目详解】(1)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3)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1904年提出“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模型;

(2)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汤姆生的学生)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

(4)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波尔(卢瑟福的学生)引入量子论观点,提出电子在一定轨道上运动的原子结构模型。

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13、B【解题分析】

50mL1mol/L的AlCl3溶液中的Cl-浓度为3mol/L,根据溶质化学式计算各选项中的Cl-物质的量,进行比较可知。注意溶液中溶质离子的浓度与溶液体积无关,只取决于物质电离出的离子的数目多少与溶质的浓度。【题目详解】50mL1mol/L的AlCl3溶液中的Cl-浓度为3mol/L。A、150ml1mol/L的NaCl溶液中Cl-浓度为1mol/L,与50mL1mol/L的AlCl3溶液中的Cl-浓度不相等,选项A不符合;B、150ml3mol/L的KCl溶液中Cl-浓度为3mol/L,与50mL1mol/L的AlCl3溶液中的Cl-浓度相等,选项B符合;C、75ml2mol/L的CaCl2溶液中Cl-浓度为4mol/L,与50mL1mol/L的AlCl3溶液中的Cl-浓度不相等,选项C不符合;D、75ml1mol/L的FeCl2溶液中Cl-浓度为2mol/L,与50mL1mol/L的AlCl3溶液中的Cl-浓度不相等,选项D不符合;答案选B。【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与理解,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溶液中溶质离子的浓度与溶液体积无关,只取决于物质电离出的离子的数目多少与溶质的浓度。14、B【解题分析】

①试管能受热,且不用垫石棉网,故①正确;②烧杯能受热,但需要垫石棉网,故②错误;③坩埚能受热,且不用垫石棉网,故③正确;④蒸发皿能受热,且不用垫石棉网,故④正确;⑤锥形瓶能受热,但需要垫石棉网,故⑤错误;⑥蒸馏烧瓶能受热,但需要垫石棉网,故⑥错误;故选B。15、C【解题分析】

A.水的摩尔质量是18g/mol,与水物质的量的多少没有关系,A不符合题意;B.N2O4的摩尔质量是NO2的2倍,故32gN2O4与32g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二者氮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B不符合题意;C.32g二氧化硫中氧原子为,标准状况下11.2L一氧化碳为0.5mol,含氧原子0.5mol,C符合题意;D.物质的量浓度,两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不同,则溶液的密度不同,且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的密度越大,则前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后者的2倍,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16、A【解题分析】

只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氢元素,这类化合物称氢化物。A.H2SO4中除氢之外还含有两种元素,故A不属于氢化物,故答案选A。17、D【解题分析】

A.可溶于水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HCl等,A项错误;B.具有较高熔点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二氧化硅等,B项错误;C.水溶液能导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醋酸、硫酸等,C项错误;D.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中含有阴阳离子,所以一定是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D项正确;本题答案选D。18、C【解题分析】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与-OH相连的C,其相邻C上有H原子。A、CH3OH属于醇,只有一个碳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A错误;B、属于醇,与-OH相连的C,其相邻C上无H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B错误;C、CH3CH(OH)CH2CH3属于醇,与-OH相连的C,其相邻C上有H原子,能发生消去反应,消去可得到CH3CH=CH2,故C正确;D、的-OH直接连在苯环上,属于酚类,故D错误。故选C。19、C【解题分析】

A.C2H5OH是有机物,属于醇类,A不合题意;B.Na2CO3属于无机盐,B不合题意;C.Ca(OH)2是二元强碱,C符合题意;D.Cu2(OH)2CO3是碱式盐,D不合题意。故答案选C。20、B【解题分析】

A.冷水反应缓慢,盐的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平衡左移得不到胶体,A错误;B.沸水中氯化铁水解能够生成氢氧化铁胶体,B正确;C.氢氧化钠溶液会和FeCl3反应生成Fe(OH)3沉淀,C错误;D.NaCl浓溶液与FeCl3溶液不反应,不能形成氢氧化铁胶体,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21、C【解题分析】

A.MgCl2是强电解质,故A错误;B.MgCl2溶液属于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C.MgCl2在水溶液中电离出可以自由移动的镁离子和氯离子,故C正确;D.MgCl2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可以导电,故D错误;故答案为C。【题目点拨】判断电解质与非电解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均指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②电解质本身可能不导电,如NaCl固体,但NaCl是电解质,电解质是在水溶液后熔融状态导电即可,又如HCl气体不导电,但溶于水后形成的盐酸能导电,HCl是电解质;③能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如Fe能导电,但是单质,不属于电解质;④难溶性化合物不一定就是弱电解质。22、A【解题分析】

次氯酸钙与湿润的二氧化碳的反应,酸与次氯酸钙反应。【题目详解】漂粉精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在水溶液中电离出钙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次氯酸有漂白性。A.加入食盐,与次氯酸钙无反应,A符合题意;B.加入CO2和水蒸气Ca(ClO)2+CO2+H2O=CaCO3↓+2HClO,次氯酸浓度增加,B不符合题意;C.加入稀盐酸与次氯酸钙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浓度增加,促进漂白效果,C不符合题意;D.加入稀硫酸与次氯酸钙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浓度增加,促进漂白效果,D不符合题意;答案为A。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Ba2+、Cl-、Mg2+CO32-、Cu2+Na+Ba2++SO42-=BaSO4↓H++OH-=H2OMg2++2OH-=Mg(OH)2↓【解题分析】

无色溶液,一定不含Cu2+;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一定没有CO32-;取少许①的溶液并加入少量的Na2SO4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一定有Ba2+;取②的上层清液并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一定有Mg2+,根据电荷守恒,一定有Cl-;【题目详解】(1)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Ba2+、Cl-、Mg2+,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CO32-、Cu2+,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离子是Na+;(2)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SO42-=BaSO4↓;(3)①的溶液中含有Ba2+、Cl-、Mg2+、H+,滴加氢氧化钠,氢离子先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然后是Mg2+和氢氧根离子反应,所以OA段为H++OH-=H2O;AB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OH-=Mg(OH)2↓。24、三ⅥAMg>Si>S>CSiO2C+2SCS2极性【解题分析】

短周期元素X、Y、Z、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的一种高硬度单质是宝石,可知X是C;Y2+电子层结构与氖相同,则Y为Mg;室温下M单质为淡黄色固体,则M为S,Z的质子数为偶数,且在Mg和S之间,因此Z为Si。【题目详解】(1)M为S,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第ⅥA族。(2)Mg、Si、S位于同一周期,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因此Mg>Si>S,S比C多一个电子层,则原子半径S>C,因此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Mg>Si>S>C。Z在自然界中常见的二元化合物是SiO2。(3)C与S在高温下反应生成CS2,化学方程式为C+2SCS2。CS2的电子式与CO2一样,为,化学键属于极性共价键。【题目点拨】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向右逐渐减小。25、cb2Cl2+C+2H2O(g)4HCl+CO2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贮存少量Cl2,避免Cl2对环境造成污染下层液上层液D中反应生成的HCl气体极易溶于水,易发生倒吸,改进后的装置图为.【解题分析】

(1)由装置图气体的流向进行判断;(2)根据题给信息可以写出Cl2、C、H2O三者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方程式;(3)关闭旋塞K,移去两个酒精灯,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少量Cl2产生,根据B瓶中气体压强的变化分析出现的现象;根据B瓶能够贮存少量氯气,起到防止空气污染的作用进行分析;(4)应用相似相溶原理,氯气在CCl4中溶解度较大,而且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呈黄绿色的是溶有氯气的下层四氯化碳层,氯气与水反应产生的次氯酸具有漂白作用,导致有色布条褪色,据此进行分析;(5)反应2Cl2+C+2H2O(g)4HCl+CO2中有HCl生成,需要尾气吸收,由于HCl极易溶于水,易产生倒吸,据此进行分析和装置的改进。【题目详解】(1)由装置图判断,气体由B流经C进入到D中反应,气体通过盛有水的试管时应长进短出,否则不能通过C装置;故答案为:c;b;(2)由题意知C为提供水蒸气的装置,加入的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有利于试管中的水变为水蒸气,反应为Cl2、C、H2O,生成物为HCl和CO2,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C+2H2O(g)4HCl+CO2,故答案为:2Cl2+C+2H2O(g)4HCl+CO2;(3)关闭旋塞K,移去两个酒精灯,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少量Cl2产生,B中的气体逐渐增多,压强增大,则导致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氯气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B具有贮存少量氯气,并能防止空气污染;故答案为: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贮存少量Cl2,避免Cl2对环境造成污染;(4)应用相似相溶原理,氯气在CCl4中溶解度较大,而且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呈黄绿色的是溶有氯气的下层四氯化碳层,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氯气在无机层与水接触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次氯酸,而导致有色布条褪色的;故答案是:下层液;上层液;(5)反应2Cl2+C+2H2O(g)4HCl+CO2中有HCl生成,需要尾气吸收,由于HCl极易溶于水,易产生倒吸现象,应用倒置的漏斗,改进后的装置图可以为:,故答案是:D中反应生成的HCl气体极易溶于水,易发生倒吸,改进后的装置图为。【题目点拨】要验证干燥氯气无漂白性,先把氯气通入到装有干燥红色布条的装置,布条不褪色;干燥的氯气进入到湿润的有色布条中,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所以布条褪色;结论;干燥的氯气无漂白作用,潮湿的氯气有漂白作用。26、BFeCl3+3H2OFe(OH)3(胶体)+3HCl1~100nm(或10-9~10-7m)让一束光线通过制得的物质,从侧面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证明有氢氧化铁胶体生成产生红褐色沉淀聚沉BA【解题分析】

(1)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是在沸腾的蒸馏水中加入饱和氯化铁溶液;(2)制备胶体的原理是利用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3)胶体具有丁达尔性质,是区别其它分散系的独特性质;(4)胶体粒子带有电荷,加入电解质溶液消除粒子所带电荷,会使胶粒之间的排斥力减小,使胶体聚沉;(5)胶粒带正电荷,相互排斥,而不易产生较大粒子而聚沉;(6)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不同。【题目详解】(1)利用FeCl3的水解制备Fe(OH)3胶体,制备Fe(OH)3胶体应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答案选B。(2)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原理是利用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3)氢氧化铁胶体中微粒直径的范围是1~100nm(或10-9~10-7m);证明有胶体存在利用丁达尔效应。操作过程为:让一束光线通过制得的物质,从侧面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证明有氢氧化铁胶体生成。(4)(NH4)2SO4溶液属于电解质溶液,(NH4)2SO4溶液加到Fe(OH)3胶体中,Fe(OH)3胶体发生聚沉,可以观察到产生红褐色沉淀。这种现象称为胶体的聚沉。(5)Fe(OH)3胶体能稳定存在的原因是:Fe(OH)3胶体粒子吸附阳离子而带有正电荷,同种电荷的粒子之间相互排斥阻碍了胶体粒子变大,使它们不易聚集,能稳定存在;此外胶体粒子所作的布朗运动也使得它们不容易聚集成质量较大的颗粒而沉降下来;主要原因是胶粒带正电荷,答案选B。(6)A、Fe(OH)3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FeCl3溶液中溶质粒子直径小于1nm,是两者的本质区别;B、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FeCl3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不是两者的本质区别;C、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都是均一的分散系;D、FeCl3溶液、Fe(OH)3胶体的分散质粒子都能透过滤纸;答案选A。【题目点拨】本题易错点为胶体的制备和胶体稳定的原因,本题重点把握胶体的制备原理以及胶体能够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27、500mL容量瓶烧杯胶头滴管BD搅拌,加速氢氧化钠固体的溶解引流液体偏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