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届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二轮复习:“中医药”主题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这次抗击疫情过程中,中医药参与面之广、参与度之深、受关注程度之高,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先后派出5批近800人的专
业队伍驰援武汉,全国支援武汉的医疗队里有4900余人来自中医药系统。数据
显示,截至目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1.5%,
其中湖北省有61449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0.6%o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
总有效率达到了9096以上。
国际临床评价指标认为,对于新冠肺炎轻症患者,真正反映疗效的关键指标
是转重率。临床发现,中医验方在减轻发热咳嗽症状、控制病情进展、提升人体
免疫力方面有独特优势。德国病毒学家奇纳特尔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中西医
结合疗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中医药在防止病毒吸附细胞、病毒复制等方面有明
显效果。”
作为欧洲第一个实现中医药立法的国家,匈牙利在抗击疫情之初就非常重视
中医药的作用。今年2月底,在匈中医师就开始熬煮可以增强免疫力的中药茶
饮,并免费向当地民众发放。”中医药能因人而异地进行针对性治疗,帮助病人
减轻病症,独特优势和作用显著,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获得越来越广泛认可。”
匈牙利前总理迈杰希•彼得认为,“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已经是抗击疫情的重要方
案,中医药正为全球抗疫作出贡献。”
(摘编自《国际社会积极评价中医药抗疫》,《人民日报》2020年3月24日)
材料二:
有人质疑,面对一个新发疾病,西医没有特效药,中医为啥有方子?
其实,中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二者看待人体和疾病的角度不同,治
病方法也不相同。例如,面对新冠病毒,西医的重点是寻找有效药物,直接消灭
病原体;而中医则着眼于病因和病机,通过整体调节,清除病原体的生存环境,
调动人体的自我痊愈机能,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在本次疫情初期,我
国中医专家对患者进行诊察分析以后,结合武汉气候特点,得出一个基本判断:
新冠肺炎属于“寒湿疫”,在治疗上应主要针对寒和湿,用辛温解表之法。为此,
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推荐“清肺排毒汤”。此方是对张仲景相关
经方的融合创新运用,既祛寒闭,又利小便祛湿;既防疫邪入里,又调肝和胃。
除了通用方,还有针对不同病情、不同症型的其他方剂和中成药。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一把钥匙。回望
中华民族历史,中国人和疫病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说文解字》云:“疫,
民皆疾也。”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疫”的记载。东汉中后期,张仲景著成
《伤寒杂病论》,创立六经辨证体系,不仅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而且也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治疗传染病的专著。明代医学家吴又可写出了我国温病学第
一部专论疫病的著作一一《温疫论》。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在传染病防治中起到积极作用。凭借浩如烟海的中医经
典和针、灸、硬、药、按跷、导引等医术,中华民族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凶险疫
情。中医药学组方的关键,在于精准找到病因病机,明确治则治法。无论什么疾
病,中医只要找到致病原因,就能从古代经典中得到答案,从而制定出诊疗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一定要保护好、发掘好、
发展好、传承好。”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医并用,是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法
宝”。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中医和西医是战友。只有互相取长补短、携手共进,
才能降伏病魔、造福患者。我们应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看待中西医的差异,不
可厚此薄彼,更不可盲目否定中医。
(摘编自白剑峰《用疗效证明中医实力》,《人民日报》2020年3月13日)
材料三:
3月180,中国第二批赴意大利抗疫医疗专家组一行13人抵达意大利,
其中中医专家引人注目。这是中国首次派出有中医的医疗专家组驰援海外战“疫”。
中医专家将向海外讲述中西医结合战“疫”的中国经验,并为当地侨胞提供诊疗
咨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数据显示,迄今,中医药参与治疗的中国确诊病例超过
90%o世卫组织近日发布消息,决定删除其官网上关于抗疫“常见问题”一栏中
“不应使用传统草本药物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有关内容。此举被认为是中医
药抗疫的临床效果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同。
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103个
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其中29个设立了传统医学的法律法规,18个将针灸纳
入医疗保险体系。
全球战“疫”,中医大有可为。然而,受文化传统差异和各国法律政策影响,
在参与世界各国的临床救治过程中,中医和中医药依然面临重重阻碍。面对新冠
肺炎疫情这道人类共同考题,疗效是最佳答案。中医出海,和西医强强联合,势
必为世界彻底战胜疫情注入一剂“强心针”。
(摘编自《侨胞为何对中医战“疫”充满信心?》,《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
3月23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药方剂可有效抑制新冠肺炎病情转重,其疗效体现了国际临床评价关
键指标要求。
B.中医药传到多数国家和地区,甚至受到法律保护,说明其已迈出走向世
界的坚实一步。
C.西医中医各有千秋,并且作用互补,这是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防治疫病
的重要原因。
D.中医药抗疫的临床效果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同,这标志着世卫组织对中
医药的肯定。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医专家对新冠肺炎的属性判断及各种中药方剂的使用,真正体现了中
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原则。
B.《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治疗传染病的专著,自其问世后人
们才对传染病有了正确、全面的认知。
C.无论是何种疾病,中医都能从浩如烟海的中医经典中得到答案,制定出
诊疗方案,帮助患者战胜肆虐的病魔。
D.为进一步消除因文化传统差异和法律政策影响给中医药参与海外救治带
来的阻碍,中医专家需加大驰援力度。
3.下列中医谚语中,与材料二论述的中医诊疗原则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
A.“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B.“一切气病用气药不效,少佐苟归血气流通而愈。”
C.“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
D.“治病求本,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4.材料二客观理性地论证了中医的实力,试结合选文内容,简要说明这种客观
理性是如何体现的。(4分)
5.中医专家能够参与驰援海外战“疫”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6分)
答案:
1.D2.A3.C(只是对疫病的传染特性和共同表征加以描述)
4.①对西医、中医的看病角度与治疗方法进行客观阐述,没有主观褒贬倾向;
②在陈述中医抗疫作用时,注重事实,言出有据,毫无对西医进行否定之意;③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倡导中西医并重并用,没有厚此薄彼。
5.①中医拥有独特的医疗理论和治疗方法,并在历史悠久的“抗疫战争”中积
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②中医药在国内抗击新冠疫情的实践中参与面广,参与度
深,有效率高,成果显著;③中医药在世界上传播较为广泛,并且已经参与到有
关国家的抗疫临床实践,中西医结合疗法已获得世卫组织、部分海外学者及国家
政要的认同。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3月18日,化湿败毒颗粒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复的首个治疗新冠肺炎的中药临
床批件。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说:“与化生药物研发流程不同,化湿败毒颗粒
直接来自临床,是‘边救治、边总结、边优化'逐步形成的。化湿败毒颗粒能抗
击病毒,消除炎症,在新冠病人救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全世界应对新冠肺炎重大事件的特殊时期,化湿败毒颗粒临床试验批件,
传承与发扬中医药防治疫病经验理论,用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助力人类命运共同
体建设。
(摘编自严玉洁《首个治疗新冠肺炎中药临床批件通过》,中国日报网2020
年3月19日)
材料二:
知名健康节目《奥兹医生秀》的主持人奥兹说:“中国为世界贡献了许多财
富。中医药是其中之一。比如西医没有办法回答我们'为什么人会感到疲倦”,
中医可以给出一些答案。中医讲究‘阴''阳’平衡,人体所感也与之有关。
奥兹认为,中医药应进一步重视药理研究。揭开“神秘面纱”,让公众更好
理解。
2019年5月,第七十二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
订本(ICDT1》,首次纳入起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章节。外感病、脏腑证等中
医病证名称,成为国际疾病“通用语言”,这让奥兹也感到非常振奋。他说:“中
医药已经迎来走向世界的最好时机。”
(摘编自孙亚慧《“中医药迎来走向世界最好时机”》,《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0年1月14日)
材料三:
第十六届世界中医药大会在布达佩斯举行,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800
名代表齐聚一堂。
匈牙利国会副主席亨德•乔鲍表示,中医“治未病”的理念非常睿智,值得
世界学习。
在产品展区,一批先进的中医脉诊仪、舌诊仪等信息化、智能化产品吸引了
大批参观者。而在大会的工作坊中,乏欧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秘书长马赞提正在演
示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国送给世界的神奇礼物,”马赞提一边讲解,一边分享自
己在意大利的工作感受,30余年间,他接待了上万名患者,“针灸不仅减轻了疼
痛,还有效避免了长期服用止痛药的副作用。”
德国第一家中医院的负责人施道丁格尔对此深表认同。“中西医结合的疗效
一次次给我们惊喜,中西医可以相互配合,更好地造福人类。”
“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才能把中医药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秘书长桑滨生说,“中医药'走出去’前景光明,但还存
在文化、法规等多重困难。实现中医药教学、诊疗等全流程的规范化,才能真正
实现国际化。”
到2020年,中医药“一带一路”全方位合作新格局将基本形成,中医药将
为促进人类健康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摘编自于洋《造福人类,推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人民日报》2019年11月
190)
材料四:
诞生于中华大地的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卓越贡献,它凝注在中
华儿女的血液之中,成为跨地域、跨文化交流的载体,也为世界人民的健康和文
明交往做出了重大贡献。新时代,进一步对外阐释、传播好中医药文化,不但是
中医药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华价值观、践行
“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着力点之一。
中医药文化强调“天人合一、阴阳平衡、悬壶济世”等理念,渗透着国人与
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共处之道。其“治未病”的医学思想,贯穿着中国人对于小
到人体各脏器间、大到天地草木间的整体性思维,体现着以和为贵、顺应环境、
协作共赢的精神禀赋。中医药文化凝聚、反映着中华民族的宇宙观和生命观,是
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抓手。
目前,许多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传染性疾病等依然存在,需要世界各
国协力攻克,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需要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的纽带作用,
如扩大和创新传播方式,借助携手培育中医药人才、开办中医学院、搭建体验平
台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自然、崇和向善的文化理念以及
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合作精神。
在多元文化交织共生的时代,文化有融合,也有冲突.但对话和交流无疑是
最佳渠道。特别是在应对疾病、获取健康这一人类共同课题前,弘扬中医药文化
绝不是与西医对抗,而是以中医药文化为纽带。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交流经验
共享成就.让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更好地造福世界人民。
(摘编自秦毅《让中医药文化助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文化报》2019
年11月1日)
4.下列关于“中医药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的精神属性,依托于中医药并促进了中医药的发展。
B.中医药文化渗透着国人的和谐思想,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宇宙观与生命观。
C.中医药文化可以充分发挥纽带作用,从而构建世界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
D.中医药文化的阐释传播,既是发展中医药的需求,也是造福世界的举措。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概念和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题先把握全文主
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
选文中心句的理解;再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最后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
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
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
选项。C项,“充分发挥纽带作用,从而构建世界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错误,
原文材料四表述为“需要……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需要充分发挥中医药
文化的纽带作用……让更多的人」'解中国传统文化……”,两者没有“从而”的
逻辑关系。故选C。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化湿败毒颗粒在救治新冠病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医药防疫经验理论的
结晶,是可以助力于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
B.第七十二届世界卫生大会不仅纳入起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章节,还采用外
感病、脏腑证等中医名称,使之成为国际疾病“通用语言”。
C.西医并不能回答所有问题,比如它不能解释“人为什么会感到疲倦”,而中
医可以;西医也不能消除所有病痛,而中医可以帮助缓解。
D.可以预见,随着中医药“一带一路”全方位合作新格局的逐步形成,中医和
西医的交流会进一步深入,世界医学的发展会进一步提升。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
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
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
意结合语境。C项,“而中医可以"错误,原文材料二表述为“中医可以给出一
些答案……人体所感也与之有关”,“可以”表述绝对化,于文无据。故选C。
6.请结合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幼儿预防交通安全活动
- 北京市东城五中2025届高考化学必刷试卷含解析
- 三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
- 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大型数据库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药物色谱分析方法开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雅安市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青岛工学院《幼儿社会活动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当代文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青岛理工大学《DSTUDO:产品功能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2030年中国建筑垃圾处理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DB11∕T 1842-2021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门式和桥式起重机安全应用技术规程
- 2025年湖北省武汉市高考数学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快乐读书吧测试题及答案
- 心肺复苏考试题及答案
- TSG ZF001-2006《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 临床试验数据管理
- 2024年深圳技能大赛-鸿蒙移动应用开发(计算机程序设计员)职业技能竞赛初赛理论知识
-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三种文化”内容及价值实现
- 杜仲叶培训课件
- 【太阳能干燥箱设计15000字(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