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直播棉花种植方式与种植效益分析_第1页
油菜直播棉花种植方式与种植效益分析_第2页
油菜直播棉花种植方式与种植效益分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油菜直播棉花种植方式与种植效益分析

该地区的热量基本上满足了夏季棉花的要求(即小麦收获后的棉花)。许多人都是这样。然而,由于播种晚、初生时间短,全年生长时间短,20%的棉花品种可能无法正常成熟,这严重影响了棉花的产量和品质。麦棉套(即小麦播种时预留棉花种植空行,5月在空行套种棉花)方式,总体效益高,且生产的小麦、棉花品质都较好。但栽培管理技术复杂,棉花种植、小麦收割均不能采用机械作业,尽管种植技术较成熟,大面积推广却有一定难度。油菜在关中种植历史虽然没有小麦悠久,但其经济效益高,种植面积很大。且油菜生育期早于小麦,一般较冬小麦早成熟收割10~15d。油菜收获后直播棉花(油直棉),生育期积温比小麦收获后直播棉花(夏直棉)多累积300℃.d左右。油直棉同麦棉套相比,它没有麦棉共生期,缓减了麦棉共生期间争水、争光的矛盾。本试验就是为了解决关中东部棉区粮油棉争地的矛盾,保证棉花种植面积,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而进行的,也为陕西棉花生产寻找新的途径。1田间试验品种及观测记录方法试验设置在关中东部塬区蒲城县陈庄乡东鲁村。试验于1995年和1997年进行了2a,共设4个处理。油直棉(油菜收后直播棉花);油移棉(油菜正常收获后移栽培育好的棉苗);麦棉套1(冬小麦种植时预留棉花播种行)。供试品种为中棉-19号。试验是1995年进行的。油棉套(种植油菜时预留棉花播种空行);麦棉套2(种植方式同麦棉套)。供试品种为中棉164,1997年进行。观测记载采用平行观测法,田间试验观测记录棉花发育期和产量结构分析、株高测定、产量测定。气象资料采用蒲城县气象局的观测资料。2试验结果2.1油直棉套稻产量从2年的试验结果(表1)看,无论是麦棉套还是油棉套均能获得较稳定的、相对高的产量,达到2400kg/hm2以上。其中,油棉套棉花产量最高,达到3045/2。但套作棉花因其前作种植时留有一定的空行,对前作产量有一定的影响。油直棉相对套作棉产量低些,既不影响前作,种植管理也方便。试验田油直棉密度没有达到夏播棉的要求,对产量有些影响。而油移棉产量较低,且育苗移栽和天气条件有关难以掌握,大面积推广难度较大。2.2油移棉植株生长特性棉花生长发育受光、温、水以及养分的影响,套作棉生长前期处于油(麦)共生期,在营养生长期受前作制约,生育缓慢。油棉套、麦棉套棉花播种到开花日数为85~71d,而油直棉因播种时已是当地光热资源富集期,处于最适棉花生长阶段,比套作棉少16~30d。但油移棉因棉花移栽时,棉苗已进入三叶期,移栽后的棉花缓苗期长,出苗到五叶期间生育天数达40d之久,较其它处理多出14~22d。以致其棉花现蕾期已与油直棉发育期限接近,故产量和品质都受影响。据研究,棉花生长高峰期为6/下~7/下,棉花株高平均日增量在2.0cm以上,最快生长期在7月15日底,日增量达到2.6cm,截止棉花打顶时株高生长速度仍未下降。从表3可见,套作棉植株生长较高大,其中麦棉套已超过90cm,油直棉植株生长较矮,与套作棉以密取胜的原则相符。油棉套植株生长适中,结桃多,利于获得高产。油移棉虽然播种早,但移栽后缓苗期长,生长发育较迟缓,到现蕾期油移棉的植株高度还不及油直棉,故产量较低。2.3油移棉、油直棉生长情况棉花产量主要取决于棉桃量,棉桃中伏前桃、伏桃比例决定着棉花品质。由表4可知,油棉套伏前桃、伏桃、秋桃比例为1∶3.7∶6.0属最高,油移棉、油直棉无伏前桃,伏桃、秋桃比例为1∶3.9和1∶3.75。油移棉主要靠秋桃争取产量,而油棉套则是以伏桃和伏前桃为主。由试验各处理棉花产量结构(表5)可见,油棉套棉花纤维素、衣分居各处理首位,僵烂铃率和蕾铃脱落率也相对较低,故产量和品质都比较高。而油移棉产量结构的各项指标都比较差,无法形成高的产量。3花铃期降水和生长发育特点1995、1997年均属重干旱年,降水量偏少,尤其是1997年关中棉区棉花生长期遇历史上罕见的春夏秋连续大旱,降水量仅181.8mm,仅为常年降水量的35%,特别是棉花需水量最大的花铃期降水量偏少九成均创历史极小值全生育期日照时数达1505h,较常年偏多32%。全生育期积温达到3180℃·d,接近历史最高值。生育期间日平均温度大于等于30℃的日数达26d,是历史最多的年份。高温增加了植株蒸腾和土壤失墒,加重了后期的干旱程度。气候异常使旱地棉花营养和生殖生长发育受阻,早衰现象明显,秋桃比例下降,甚至有些绝收。试验田有水浇灌,因日照充足、气温高,对生长发育有利。4中下制种油棉套种植4.1油直棉方式在关中东部种植,因其生长发育处于当地光热水富集期,有利于生育,能取得较好的产量,且田间管理方便,播种、收获易于采用机械,前茬油菜的残枝落叶翻耕后也可增加土地肥力,此种植方式适于关中东部棉区水地推广。4.2油棉套方式因油菜收获较小麦提早10~15,棉花和油菜共生期比麦棉套棉花与小麦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