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岳阳楼相关作品的文献考证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bb3a05ea343511d2af061da0d03cdfe/3bb3a05ea343511d2af061da0d03cdfe1.gif)
![宋代岳阳楼相关作品的文献考证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bb3a05ea343511d2af061da0d03cdfe/3bb3a05ea343511d2af061da0d03cdfe2.gif)
![宋代岳阳楼相关作品的文献考证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bb3a05ea343511d2af061da0d03cdfe/3bb3a05ea343511d2af061da0d03cdfe3.gif)
![宋代岳阳楼相关作品的文献考证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bb3a05ea343511d2af061da0d03cdfe/3bb3a05ea343511d2af061da0d03cdfe4.gif)
![宋代岳阳楼相关作品的文献考证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bb3a05ea343511d2af061da0d03cdfe/3bb3a05ea343511d2af061da0d03cdfe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宋代岳阳楼相关作品的文献考证
一、直接相关方3人1.有关地质之资料第二年,吕梦正以丁寅科的身份获得了太宗太平兴国(977)。滕子京《与范经略求记书》云:“本朝大笔如太师吕公、侍郎丁公、尚书夏公之作榜于梁栋间。”[1]这里的“太师吕公”就是指吕蒙正。吕蒙正在太宗、真宗两朝三次拜相,第三次因年老罢相于真宗咸平六年(1003年),赠太子太师,封许国公。[2]吕蒙正被“榜于梁栋间”是《岳阳楼望洞庭》一诗:八月寒涛溅碧空,片帆悠飏信秋风。这首诗不见于《四库全书》,但被收录在各种版本的《全宋诗》,《岳阳市志》亦收录此诗。[4]写于何年未见记载,时间是八月。诗人以诗题与诗句“片帆悠飏信秋风”表明,他曾登临岳阳楼并在洞庭湖中游历过。他登岳阳楼的时间大概在端拱元年(988年)到咸平四年(1001年)第三次拜相之前这13年间。出仕后到端拱元年(988年)二月第一次拜相前,他在京城及附近任职,声望未隆,不可能擅离职守到南方游历;咸平四年(1001年)第三次拜相后,未见有视察南方的记载,身为宰相政务繁忙,且年事已高,似也不可能去湖南。这次罢相是因年老,罢相两年后就因病回到了洛阳老家。[2]他登岳阳楼在滕子京“重修”(庆历六年,即1046年)前四五十年,很明显他所登的是宋初的岳阳楼。也许就是北宋前期著名画家范宽画笔下的那座岳阳楼,因为范宽在仁宗天圣年间(1023-1031年)尚健在。[5]65周光曙、余仁辉的网文《沧浪之水润“诗乡”·历史烟尘中的“龙阳诗魂”》提到:“唐宋以来的名家李白、刘禹锡、宋之问、杜甫、齐已、张说、李群玉、吕蒙正、王安石、刘挚、袁宏道、郁达夫等人都曾到汉寿游历,留有题咏。”[6]红网首页《湖南频道》有龙乐安、龙玉牛、彭新民的报道《益阳桃江县发现范仲淹、朱熹、吕蒙正手迹文稿》:“桃江县地方志编纂工作人员注重从民间收藏的古籍族谱中挖掘地方历史文化史料,继去年9月发现民国元老蔡元培、于佑任和清代重臣陶澍手迹文稿后,最近又在武潭镇下天湾村发现《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手迹刊印件一件,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文稿二篇,北宋宰相吕蒙正文稿一篇。”[7]从这些资料来看,吕蒙正不仅到过岳阳,还向西南到过今常德市(古称武陵)的汉寿县、今益阳市的桃江县(1952年自益阳县析置,益阳县则于1994年改设为益阳市赫山区)等地,可见他这次南游的时间不短。吕蒙正(944-1011年),字圣功,宋河南(今河南洛阳市)人。其祖父吕梦奇官至户部侍郎,其父吕龟图,曾任起居郎。蒙正早年随生母被父亲赶出家门,生活困窘而刻苦求学,太平兴国二年丁丑(977年)科夺得状元。初授将作监丞(从八品),不久,迁通判升州(治所在今河南唐河县西南湖阳镇)。此后4年历任著作郎、直史馆、左补阙,知制诰、都官郎中。八年五月拜翰林学士,十一月拜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正二品)。稍后直至真宗朝三度拜相,前后在相位9年。他首次拜相离夺魁仅11年,为北宋状元中升官最快者之一,也是宋朝的第一位状元宰相。他立朝正直敢言,为政宽厚和平,因而德高望重,深受两朝眷宠。与开国元老赵普同在相位,关系极为融洽。咸平六年(1003年),因年老罢相,授太子太师,封莱国公,后改封随国公,又改封许国公。景德二年(1005年)因病归洛阳故里,真宗两次到其家探望。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四月卒,享年68岁,赠中书令,谥文穆。他知人善任,不谋私利。其门客富言之子富弼年仅10岁,他一见就说,此子将来名位跟我相似,而功业要超过我。后来富弼果然两度入相,且以贤能著称。他临终前真宗到家看望,问他哪个儿子可以重用,他说:“我的儿子都不是干大事的材料,倒是有个侄子夷简算是个相才。”后来夷简真的成了著名的宰相。照惯例宰相的儿子以恩荫入仕,起点官阶为正七品,他认为不妥,并从自己做起,所以他的儿子入仕只授九品官,并形成新的惯例。[8]231-232他是北宋影响最大的状元,有关他的逸闻趣事甚多,有的还被编成了戏剧搬上了舞台,湖南花鼓剧《赶斋》上演的就是他早年穷困时的故事。他是政治家,在当时亦以文学知名,谭正璧先生将他收入《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中,可惜未指出其传世作品。滕宗谅重修岳阳楼时,吕蒙正尽管已去世30多年,但他的门生故吏满天下,其政治影响与人格魅力尚未消失,乃当朝最重要的名人,所以这首不太出名的诗也被“榜于梁栋间”。2.荆湖江明确了自己在此处的任职及作用,成为了模范作品张孝祥(1132-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祖籍和州乌江县(今安徽和县东北乌江镇),乃中唐著名文学家张籍的后人。孝祥于靖康间举家避乱南迁过程中生于鄞县,数岁时又随父张祁定居于芜湖(今安徽芜湖市)。其伯父张邵,由太学上舍登第,曾假借礼部尚书衔出使金国,面折敌人,被扣留10余年;父亲张祁官至明州观察推官;叔父张郯亦曾出仕。他们都在南京政坛上有过一定影响。孝祥读书过目不忘,下笔顷刻数千言,16岁取得省试资格。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甲戌科殿试,由于秦桧的背后安排,考官评定秦埙第一,而将孝祥安排在第七。秦埙是秦桧的孙子,他在浙江漕试、礼部省试中都被照顾为第一,若再加个殿试第一,就成了少有的“三元”。但是传胪前夕,高宗看了秦埙的卷子,上面尽是秦桧的语言,有些不高兴,又见一份卷子很大,拿起来一看,文理精妙,加之一手遒劲的颜体字,大加赞赏,遂亲自定为第一,而将秦埙改放在第三。孝祥起始被授为承事郎、镇东军(治今浙江绍兴市)签判。尽管才干超群,但夺了秦埙的状元,一开始就得罪了秦桧,初期孝祥的仕途颇为不顺,几起几落。孝宗乾道三年(1167年)奉命知潭州(治今湖南长沙市),权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公事。四年秋,徙荆湖北路安抚使、知荆南府(治今湖北江陵市),两处皆有政绩。因身体不适,接连六七次上表请求改任闲职。五年三月被批准致仕,进显谟阁直学士。这年春夏之交,因送好友虞允文(1110-1174年,主战派,此期任右丞相兼知枢密院事),宴饮于芜湖舟中,中暑而卒,年仅38岁。[8]300-302孝祥诗文过人,犹长于词,为南宋词坛豪放派代表作家之一。孝祥在现今的湖北、湖南都任过主要职务,在湖北没有涉及黄鹤楼的作品,在湖南则有名作《念奴娇·过洞庭》和《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等。《念奴娇·过洞庭》论者如云,不必赘言。《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赏析者也不少,原词云: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徙倚栏杆久,缺月挂帘钩。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欲吊沉累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回首叫虞舜,杜若满芳洲。[9]湘蓝撰文说:“根据词中的行向与时节,此首应作于公元1169年暮春(史料记载为乾道五年三月下旬)。是年,孝祥请祠侍亲获准后,离开荆州(今湖北江陵),乘舟沿江东归。当时曾写《喜归作》诗:‘湖海扁舟去,江淮到处家。’归途中,阻风石首,滞留三日。同行诸公都填了词,他亦用其韵作《浣溪沙》词,有‘拟看岳阳楼上月,不禁石首岸头风’云云。这些都与此词的内容相吻合……这首词写途中登临的感受,语悲切。上片写登楼所见之景象,下片抒发吊古伤今的情怀。吊古是明写,伤感则见于言外。作者不是空泛地抒写古今人事兴衰的感慨,而是从眼前‘日落君山’的景物铺写,联想到屈原的政治遭遇和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勾引起敬吊之情。‘哀此写离忧’,表现出作者怀才见弃的幽怨,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10]陆永品《张孝祥<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赏析》说:“词的开篇就自称‘湖海倦游客’,是说他在很多地方做官而奔波得疲倦了。第二句是庆幸自己终于有了东归的机会。‘江汉有归舟’是说他正乘船沿着汉水、长江而来。三、四两句说一路上西风吹送着他所乘的船,在夜色将临的时候,来到了洞庭湖畔的岳阳楼。这两句的调子十分明快,可以看出这时作者愉快、兴奋的心情。”[11]这些分析都是有道理的。也就是说,此词写于乾道五年三月获准致仕离开荆州到达岳阳时。词人以轻松的语气入手,然后怀念屈原,吊古伤今,转入深沉伤感,有起有落,有喜有忧,内涵十分丰富。张孝祥跟岳阳楼相关的作品还有许多,如:(发公安,风月甚佳。明日至石首,风雨骤至,留三日。同行诸公皆有词,孝祥用韵。)方船载酒下江东,箫鼓喧天浪拍空,万山紫翠映云重。拟看岳阳楼上月,不禁石首岸头风,作笺我欲问龙公。[9]卷3《西江月·黄陵庙》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明日风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9]卷3他在给友人黄子默的信中,亦念念不忘岳阳楼: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前日为子默作“江西后社”字,茫然莫知所谓。至湘阴馆中,有题壁间二诗:“急雪黄花度,初晴白日村”者,惊叹世间久无此作。客谓此子默诗也,敛然心服,真可作社头矣。今日见计钦祖,又诵数篇,益奇。盖辞达于诗,浑然天成,风行水波,偶入声律,非今之诗,山谷之诗也,幸甚斯文未坠于地。时夜将半,呼僮张灯作此纸,且致怨于不我教。又闻有李东老者,诗亦佳,独不能以数句为仆北归箧中装耶?傥不弃,愿驰一介送,似欲诵之于岳阳楼、南楼、寒溪、西山也。[9]卷40此行途中的作品反复提及岳阳楼,可见他对岳阳楼情有独钟。不过,他见到的岳阳楼已不是滕子京重修的那座了。据有关人士考证,他见到的岳阳楼至少已分别于元丰二至五年(1079-1082年)、崇宁一至三年(1102-1104年)、绍兴八年(1138年),重修了3次。[5]2463.咏及岳阳楼的诗王十朋(1112-1171年),字龟龄,号梅溪,宋温州乐青(今浙江乐清县)人。他从小悟性高,记忆力强,才华超群,闻名遐迩。但是他力主抗金,在科举考试中一直受到秦桧一伙的压制,直到秦桧死后,方于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丁丑科一举夺魁。其殿试策传诵朝野,这年他已47岁了。曾任京职多年,一向正直敢言,力主抗金。自隆兴二年(1164年)起,十朋连任饶州、夔州、湖州、泉州等地行政长官,皆以政绩卓著闻名。离任后,四州百姓都为他立祠以表纪念。他的好友,另一位状元汪应辰说:“近世以来的地方官,还没有一个像王十朋这样得民心!”他去世多年后被追谥“忠文”。[8]302-304他的《梅溪集·后集》卷15里有6首咏及岳阳楼的诗。依次为:《初欲维舟岳阳楼下适风作遂泊南津》:岳阳楼下风波恶,过客舟行不容泊。《四川通志》说:“王十朋……乾道元年七月移知道夔州。”[13]《浙江通志》说:“王十朋乾道三年知湖州。”[14]《梅溪集·后集》所收诗作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他赴任夔州写过不少诗篇,都未涉及岳阳楼,这些诗乃作于作者卸任夔州前往湖州途中。因为前面依次有《神女庙》、《昭君村》、《石门》、《黄牛峡》、《江陵舟中作》、《石首山》、《望洞庭》等诗。北大版《全宋诗》第36册所收王十朋诗排列顺序亦相同。作者另外还有多首诗咏及洞庭湖。可见,这也是一位对岳阳楼与岳阳楼文化情有独钟的状元。《岳阳楼记》面世不久,苏东坡即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虽圣人复起,不易斯言。”[15]王十朋在《读岳阳楼记》诗中也盛赞:“先忧后乐范文正,此志此言高孟轲。”这说明,随着历史的前行,“忧”“乐”二字逐渐成为岳阳楼文化的核心,登楼吟咏者很少有人不假此抒情见志的。今日岳阳楼内悬挂的历代楹联,几乎全是围绕这个核心驰骋情怀,营造了一种饱含忧患意识的氛围。岳阳楼在人们心目中已成为忧国忧民、风高节亮的象征,至于登临的是此岳阳楼还是彼岳阳楼已经不重要了。不过,有人说王十朋的《岳阳楼》诗是范仲淹《岳阳楼记》所说“唐贤今人诗赋”的第五首,[16]这显然是不妥的,范仲淹作《岳阳楼记》时,王十朋的爷爷都还没有出世。《全宋诗》、《中华诗词·全宋诗》将上述《岳阳楼》诗收在南宋另一状元黄公度名下,北大版《全宋诗》则一诗两收,愚以为不妥,考证黄公度的生平,没发现他有机会登临岳阳楼。二、间接相关人员3人1.苏才翁兄弟书当年,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的岳阳楼写记的信发出之后,范仲淹一直在构思,迟迟没有动笔,滕子京还另外去信催过。收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后喜出望外,立即请当时的著名书法家苏舜钦书写。东坡言:“苏子美兄弟书俱秀俊。”山谷言:“苏才翁兄弟,皆喜作大字,笔力豪壮。此三人亦近世能书者。”[17]滕宗谅,字子京,明道中以司谏谪守岳州,重修岳阳楼。时称此楼子京作、范文正记、苏子美书、邵餗篆额号四绝。[18]苏舜钦(1008-1049年),字子美,是宋初状元苏易简(958-997年)的孙子。苏易简既是文学家又是书法家。论文学,《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中国诗歌大辞典》、《宋诗纪事》等对他都有记载;论书法,《中国书法大辞典》、《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都有他的手迹与作品。他虽然40岁就去世了,但是在他诗、书传家的影响下,子孙都长于文学与书法,苏舜钦尤其突出。在政治上,苏舜钦也属于范仲淹、滕子京一派,当时也因保守派的排挤而被贬,所以这位状元的后人成了千古名记的书写人。2.蔡齐是开放社会的农民楼以文名,境以文传,岳阳楼得以蜚声海内外,就是因为有充分体现高尚情操、宽阔胸襟、催人奋进的《岳阳楼记》。此记一出,范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情就引起了历代仁人志士的共鸣,以至形成以“忧”“乐”二字为核心的岳阳楼文化。而范公这种“忧”“乐”思想的形成,则跟蔡齐有直接的关系。博文《范仲淹视同科状元蔡齐为偶像吗?》提到:鲜为人知的是,范仲淹的这种思想和抱负,并不是在《岳阳楼记》中第一次出现,早在几年前他撰写的《蔡文忠公墓表》一文中,就有了较为完整的表述,从墓表的字里行间中可以看出,这个“蔡文忠公”,在范仲淹心目中就是一个“先忧后乐、忧国忧民”,有着仁人志士节操的人。《蔡文忠公墓表》全文约1600字,在叙述了蔡齐的生平事迹行状之后,文章的下半部分,给予蔡文忠公以高度评价,盛赞其高尚的品格和节操:“……在政府,浩然示至公于内外,以进贤为乐,以天下为忧,见佞色则嫉,闻善言必谢。孜孜论道,以致君尧舜为心。与大臣居,和而不倚,正而不讦,无亲戚之间,有方大之量。朝廷为之重,刑赏为之平。及其出也,未逾岁时而天子思之,公遂不起。呜呼!公之生也,天有意也。公之亡也,天无意乎?使在位而寿,则道德功名非竹帛之可胜矣!铭曰:泰山之东,齐鲁同风,厥生我公。我公堂堂,观国之光,亨于真皇。真皇上仙,陨血涟涟,欲报昊天。今上圣神,乃眷正人,参于国钧。纯德坦坦,平心浩浩,进退惟道。恕以待物,诚以报国,仁人之德。天乎,天乎!岂不有心,夺此令人,我怀忧深。箕山峨峨,颍川悠悠。山为陂兮川为丘,公之名兮与日月留!”[19]林永丽说:“蔡齐死于宋宝元二年(1039年)四月四日,范仲淹给他写的墓志铭,而写《岳阳楼记》的时间是庆历六年(1046年),晚了7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绝对是受到蔡齐的影响,他们是同科同学,在他们的交往中,范仲淹一直把蔡齐当成了自己的偶像,从蔡齐的身上他看到了‘以天下为忧’的品质,并将其写在墓志铭上。……从这个层面上说,蔡齐绝对是范仲淹当时心中的偶像。”[20]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是颇有道理的。范仲淹《天章阁待制滕君墓志铭》云:“君讳宗谅,字子京,大中祥符八年春,与予同登进士第。”[21]不仅如此,蔡齐也与范仲淹、滕子京为同年进士,蔡齐比范仲淹年长1岁,而范仲淹又比滕子京年长1岁。蔡齐(988-1039年),字子思,祖籍洛阳。其曾祖蔡绾曾任莱州胶水(今山东胶县)令,就地定居,遂为胶水人。蔡齐少年丧父,寄居外祖刘家。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乙卯科状元及第,他仪表俊伟,举止端重。唱名那天,真宗见了,扭头对宰相王旦说:“状元选准了!”又听说他家境贫寒,没有随从,就令金吾使拨7个卫士随行,以显其荣耀,后以此为定制。其初始职任为将作监丞,兖州(治今山东诸城县)通判。真宗朝官至著作郎、值集贤院。仁宗初年,历任司谏、修起居注、礼部员外郎。天圣四年(1026年)五月以起居舍人知制诰拜翰林学士。此后,历任右谏议大夫、御史中丞、礼部侍郎,并历知数州府。明道二年(1033年)十月官至枢密副使。景祐二年(1035年)二月任参知政事,四年四月罢为吏部侍郎,出知颍州(治所在今安徽阜阳县)。宝元二年(1039年)四月卒,赠兵部尚书,谥“文忠”。死后许久,颍州人民还在怀念他。[8]252-253蔡齐儒雅端方,性格谦和,言语谨慎,做了好事不自夸亦不自喜,且从不奔走权门,为官公正贤明,一生以国家利益与苍生疾苦为重,所以深得同年范仲淹的敬重,视为以天下为忧的楷模。正是从他身上受到启发,范仲淹几年后发出了士大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呼声,不仅得到了滕子京的认同,也得到了历代仁人志士的赞许与相应。3.《南晋刘宋书》载卫泾(1159-1226年),字清叔,早年号拙斋,后改号西园居士,知潭州后又改号后乐居士。祖籍山东,唐末避乱迁居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后来又徙居昆山(今江苏昆山市)。其高祖卫淳、曾祖卫孝先皆未仕;祖父卫阗官至绍兴府通判;父亲卫季敏官至镇江通判;叔父卫肤敏,进士出身,官至礼部侍郎,靖康间多次出使金营,不辱使命。卫泾从小讲究操行,从学于永嘉(今浙江温州)学者李去智。李卒,为之守丧。高宗淳熙十一年(1184年)甲辰科状元及第。[8]312《四库全书总目》卷161给《后乐集》写的提要曰:“宋卫泾撰,泾字清叔,华亭人,徙居昆山。登淳熙十一年进士第一。王楙《野客丛书》所谓‘潮至夷亭出状元,甲辰卫泾果魁天下’者也。累官参知政事,封秦国公。卒谥文节。其事迹不具于《宋史》,惟南宋《翰苑题名记》载:‘泾以开禧二年七月,官中书舍人,兼修玉牒官,直学士院。十月除吏部侍郞兼侍读,三年十月,除礼部尚书,十一月除御史中丞。’《宋史·宰辅表》载:‘开禧三年十一月丙戌,泾自中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环保设备购置贷款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合肥工业学校食堂承包经营权转让合同书
- 2025年度智能仓储供应链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公路货运保险合同标的协议
- 邯郸2024年河北邯郸馆陶县选聘农村党务(村务)工作者9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菏泽2024年山东菏泽东明县文化和旅游局引进急需紧缺人才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福建2025年福建省医学科学研究院招聘卫生健康政策研究高层次人才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白山2025年吉林白山市县事业单位招聘应征入伍高校毕业生1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漯河2024年河南漯河市委党校(漯河行政学院漯河市社会主义学院)招聘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济宁2025年曲阜师范大学招聘120人(博士长期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新版药品管理法培训完整版本课件
- 医院信息系统HIS知识培训教学课件-HIS的主要内容
- 硝苯地平控释片
- 合成聚氨酯原料及助剂生产项目
- 四川省泸州市2019年中考物理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套单元基础常考测试卷含答案
- 2023年保险养老地产行业分析报告
- 保险公司防火应急预案
- 动物检疫技术-动物检疫的分类(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
- 2024医师资格考试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
- 煤矿职业卫生培训课件202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