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_第1页
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_第2页
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_第3页
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_第4页
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东汉徐慎的《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关于分析和解释字的专业书籍。其中记载了丰富多彩的上古语言材料,映照出早期华夏先民生活的各个侧面,正如许冲《上〈说文解字〉表》所云:“六艺群书之诂,皆训其意;而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昆虫、杂物、奇怪、王制、礼仪、世间人事,莫不毕载。”《说文解字》不仅是语言学领域的经典著作,更是一把开启历史与文化之门的钥匙。随着文化语言学的兴起,许多研究者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出发,阐释《说文·女部》中所蕴涵的文化信息,透析古代社会的文化和社会生活。在中国历史上,女性一直处于失语状态,但属于自己的色彩和美感从没有褪色过,尽管这种美感是从男性的视角出发。本文即主要以《说文·女部》为切入点,来探讨其中折射出的女性的审美意识。一、女性生育:“女之初,子也”在原始时代物质生活资料匮乏和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情况下,生育能力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是决定性的。人类的全部生活能力和全部力量首先取决于其部族成员的多少,因而原始人必须重视人类自身的生产,而妇女是这一生产的直接进行者。特别是在远古时代,人们长期认识不到父亲在生育方面的作用,因而妇女在人们的心目中就是生命的唯一生产者。这样,妇女在人类自身生产方面的自然属性就自然而然地转变为受社会广泛和高度尊敬的社会属性。由此,《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留下了许多与女性生育有关的字,如:1.始《说文·女部》:“女之初也。”“初”见《尔雅·释诂》:“初,始也。”引申有“生息”义,《释名》:“始,息也。”“女之初”见桂馥《说文解字义证》(以下简称《义证》):“言初生也。《释名》:‘始,息也。’言滋息也。”闻一多先生说,“始”是女性对初次性生活的体验。“女之初”即指作为女人之初。两性交合是人类繁衍生育的第一步。此后,女人便承担起生育后代的责任,使得人类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但是从十月怀胎到一朝分娩,女性孕育新生命的过程是何其艰难。随着时代的发展,“始”中与生育相关的含义已经被取代。2.妊《说文·女部》:“孕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以下简称《段注》):“孕者,子也。”“孕”见《说文·子部》:“孕,子也。”指怀胎。而“孕”字的甲骨文字形正像人腆着大腹侧立,腹中还有个小人,表示女性怀有身孕。3.娠《说文·女部》:“女妊身动也。从女,辰声。”指女人怀孕后身孕在动,即胎动反应。《段注》:“凡从辰之字皆有动意。震振是也。妊而身动曰娠,别词也。浑言之,则妊娠不别。”4.娩《说文·子部》:“子免,生子免身也。”指生下婴儿,使母体解免。《广韵》:“子免,子母相解。”甲骨文字形象人用双手分开产妇的双腿作接产之状。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以下简称《约注》)云:“谓怀子时身有重负,子既生而后腹空,若有所脱免也。”上述三个与女性生育有关的字,其基本含义在今天得到了完整的保留,从中也可看出,千百年来,生育对于女人的重要性一直没有改变。女人生子越多越好,这既是远古时代女性对氏族人口增长所作的最大贡献,也是部族对女子的最大要求。女性生育关系到氏族的生存命运,所以人们赞美生育。“好”在《说文·女部》中:“美也。从女子。”事实上,“好”的甲骨文、金文字形都是由“女”、“子”两个部件构成。虽有不同位置,不同方向的多种构形方法,但却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共同特征:即“女”大“子”小,这无疑表明“好”中之“女”是一个成年女子,而“子”则是一个婴孩的形象。字形从整体上很像一个搂抱婴儿的母亲形象。康殷先生认为:“好,像携抱幼儿的妇女形。无论正反左右,女手都向子,无例外。……由此推知,原意概以多育为好,与后世娇美之意不同。许解‘美也,从女,子’并非初义。”在先民的观念里,生育具有了审美的价值。女性的生育地位决定了女性的社会地位,人们膜拜和赞美的对象显然是生育能力强的女性。“好”展示了在古人的心目中“美”的标准是:善于生孩子。多子既然是受到肯定的,那么多子的创造者———女子也就受到高度的尊敬和赞美。由此可见,受孕产子是一名女子称其为美的基础和首要前提,这一观念不仅在古代有着广泛的影响,即便时代发展到今天,也在一些人的观念中保留着。历史上有母系社会,也称女神社会,究其根本便是这一原因。陆续出土的古代文物中的早期女神形象大多具有丰乳、鼓腹、肥臀的特点,这些都能够说明:古人认为女子之美的首要条件是能生育。二、女子美《说文》中最初用来表现女子之美的字不是“美”而是“好”。《文说·女部》:“好,美也。从女子。”《段注》:“好,本谓女子(美),引申为凡美之称。”戴氏侗在《〈说文解字注〉笺》中说:“人情所悦,莫甚于女也。”可见,古人感受到了这种美感,并在文字中有所体现。《说文·女部》共收录238字,13个重文,占全书总字数9353字的25%还多。对女子容止的审美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美丽可爱1.《朔文女性部分》“,色好也。从女,从美,美亦声。”《义证》:“色好,《颜氏字样》:‘,颜色姝好也。’”2.来自莫哈的《科学文女性部门》“妩,媚也。”段注:“李善引《埤仓》曰:‘妩媚,悦也。’”《义证》:“《通俗文》:‘妍美曰妩媚。’”3.《朔文女性部分》“,目里好也。从女,苗声。”《段注》:“谓好在匡之里也。此谓纤细之好也。”,眼睛美丽动人。4.赞文女部“赞,白好也。从女,赞声。”《段注》:“色白之好也。”赞,(女人)皮肤白皙美丽。5.《朔文女性部分》“,女字也。从女,声。”《段注》:“《方言》:‘娃,美也。’”,美丽妖娆,美好义,女人用作表字。6.女子美也起等位“姝,好也,从女,朱声。”王筠《说文句读》(以下简称《句读》):“慧苑引作‘色美也’。”《诗·邶风·静女》:“静女其姝。”姝,即美色。另外,《说文》中还有:媛,美女也;,好也;嫣,长貌,苗条而娇美;,妇人美也;,美女也;娃,圆深目也;,弱长貌,身体柔长丰满的样子;,美也。可见,容貌美好自古便是品鉴女子之美的先决条件。(二)女性形象的测定体态修长、安静、从容,也是古时品鉴女子的标准之一。如果说容貌是天生就无法改变的,那么体态则反映了一个女子的修养、家教和气质等后天培养的素质。《说文》有关体态优美的字有:1.长为美即所处之时“姣,好也。从女,交声。”《约注》:“女子以身长为美,此即姣字本义。”《段注》:“姣,谓容体壮大之好也。《史记》:‘长姣美人’;《小雅·白华笺》云:‘姣大之人’。”姣,是指身材窈窕而丰满。2.行步规范,文意各行“,闲体,行也。从女,危声。”古人认为,女子行步安闲,步履优美,体态娴雅,不失为美。《段注》:“,闲体行也。闲者,幽闲也。《神女赋》:‘志解泰而体闲,既于幽静。’”3.文推包的女儿:“美,说。”“梅”一词可以单独使用和使用,意思是女人的姿态是美丽的,并且可以相互补偿4.《科学文女性》:“安静,美丽。女人的声音。”女人安静5.“书的美德是好的。从女人到正式的声音来看,”身体和美德是美丽的6.传统文化中的女性审美意识从上述描述女子神态的文字不难看出,尽管时代已经发展到21世纪,但对女性的一些审美标准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如,女子体态修长为美,丰满为美等,可见根植于传统文化中的关于女性的审美意识多么地根深蒂固。虽然上面所提到的一些字,现在已经不再使用,但其所蕴涵的意味却保留至今。(三)“悦心”说神雅是一种内心状态所体现出来的美感,它和孟子的“悦心说”紧密相连,符合道德审美层次的神雅带给人的是更高层次的心灵愉悦和审美享受。《说文》中有关神雅的有:1.《诗经》《说有义者》“媚,说也。从女,眉声。”《段注》:“《大雅》毛传曰:‘媚,爱也。’”媚,声中有义,以眉毛来表现妩媚。《释名·释形体》:“眉,媚也。”《诗经》有“媚于天子”或“媚于庶人”。古有画眉习俗,妇女的容色也表现在眉目间。2.《朔文女性部分》“,好也。从女,厌声。”郭璞注:“好人安详之容。”《约注》:“女子以安详为美。”3.《科学文女性》:“好的,女人会创造噪音。”我很高兴4.女子标准的演变“,说也。从心,从喜,喜亦声。”《春秋·元合苞》:“心喜者为。”,愉悦舒心。《说文》女部字,从女子容貌、体态,到神情等关涉容止的许多方面都给予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容貌秀丽白皙,体态端庄修长,神情闲雅格调高致,反映了在伦理道德审美下女子被期许的标准和期望:风雅、淑惠,符合儒家传统的温柔敦厚。《周礼·天官·九嫔》中可以看到关于女子四德最早的记载,即“妇德、妇言、妇容、妇功”。郑玄对四德之一的妇容作出的解释为“妇容谓婉娩(仪态)”。女子容貌端好可以更好地取悦男人,使男人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满足感。所以在《说文》中我们看到关于女子容貌方面的字多是赞扬欣赏,少贬斥的。与容貌紧密相连的体态同样如此,柔长优美是男人从自身角度为女人体态设定的标准,这是为凸显其强势与健壮,从而获得征服感和优越感。至于神情心态方面,安详愉悦则从根本上强化了对男性的服从与归顺,如果说女子容貌体态之美带给男性的只是感官方面的愉悦和享受,那么神情心态之柔顺归附对于男性来说则是一种彻底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作为女子,身心全然服从于男权社会代表的社会规约,方可获得男性的接纳和嘉许,方可被称之为美。这种思想对后代影响深远,由古时观照当下,仍可看到这种影响的余迹。现在电视杂志上充斥的各种美容减肥塑身广告让绝大多数女人趋之若鹜,背后那双无形的手便是男人的目光。三、《女部字》中女性道德审美思想品德之美不仅仅是对女子而言,它是以整个人类社会为约束对象并加以规范的。在伦理规约甚严的封建社会,品德对于一名女子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女子无才便是德”成为一句流传甚广的话。古人评价女子的重要标准———以德为美,在《说文》中也有体现:1.《说文·女部》:“,体德好也。”体德美好,专指女性。2.娴《说文·女部》:“娴,雅也。”古者女子以沈静为美,故娴字从女,亦有美义。雅,鸦为古字,后假借为高尚、正派美好,偏重风度和内心。3.《说文·女部》:“,谨也。从女,属声。”王筠《说文释例》:“,谨也,乃古义也。”《句读》:“《集韵》‘嫡孎,女谨顺貌’。”,性情谨慎稳重,为人慎重,谨小慎微。4.《说文·女部》:“,谛也。”《释训》:“,安也。”,侧重办事谨慎,审查细微,多指女性心思缜密,认真严谨。5.《说文·女部》:“,巧黠也。”《义证》引《通鉴》注:“黠,慧也。”,聪明巧黠,充满智慧,侧重指女性。6.如《说文·女部》:“如,从随也。”徐锴曰:“女子从父之教,从夫之命。”如,依从,指子女孝顺父母或女子依从丈夫。7.《说文·女部》:“,静也。”《诗经·静女》传云:“贞静也,女德贞静而有法度。”《广雅·释诂三》:“,洁也。”《约注》:“凡言女子贞操,皆以为本字。”,指女子娴静,贞洁,并有节操。8.妇《说文·女部》:“妇,服也,从女持帚洒扫也。”《说文》中关于女性德行方面的字还有很多,如:婉,顺也;娓,顺也;,谨也;婧,竦立也;,安也。另外一些字则从反面体现了德美的要求:婪,贪也;妨,害也;妄,乱也;佞,巧谄高才也。看得出,相对于生育、容貌、体态等,对女性德行方面的约束更为全面。尽管各个字的具体含义不同,但其基本的要义就是娴静谨慎,即要求女性是内敛的,而非张扬的,是从属的,而非独立的。因此,《说文》女部字无论是正面歌颂女性美德还是贬斥不良行为的方面,都表现了温柔和顺、服于家事是古代社会对女子在道德方面的最大心理期待,也是对女性道德审美的最基本规范,并最终表现为外在与内在的统一,容止之美与道德之美的双向结合。需要说明的是,婪、奸等字表示的恶习,一方面是由于古代女人生活在深闺,极少有机会受教育,不能参与社会活动,只知操持家务相夫教子,其胸襟和见识必然受到影响。另外当时社会的话语权力掌握在男性手中,因此很多贬义的字以女字为旁,无疑是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歧视,这种单向度的道德审美标准至今流毒深远。《说文》女部字所反映的女性生育之美、容止之美、品德之美等,在很大程度上与当时的社会价值规范和总体审美标准相关,女性的自我审判标准和自我意识自然也就无从谈起。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两方面。《说文》女部字折射出的关于女性的审美意识充分反映出了当时社会对女性(以及女性对自身)的审美标准和审美期待,即便是许慎所处的时代或之后很长时间莫不如此。从原始社会女性只是作为战利品而毫无选择的余地,到与许慎同时代的班昭的《女诫》“卑弱第一,夫妇第二……”,再发展到后来为满足男人的变态嗜好而兴起的缠足陋习,即便时代发展到今天,女人较之于男人仍在受着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束缚,所以杰出的女权主义者波夫娃在其著名的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