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阶段检测六世界现代史纲要(第十一、十二单元)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1.[2023·山东济南模拟]一位法国官员评论道:参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这17.5万非洲士兵,在法兰西和佛德兰的壕沟里掘好了旧非洲的坟墓。这位官员如此述说的原因是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A.彻底瓦解了殖民者在非洲的殖民体系B.推动了非洲民族自决思想的进一步觉醒C.使法国无力控制这些参战的非洲士兵D.使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获得了法国援助2.[2023·山东济南月考]1882年祖国党领袖、爱国将领阿拉比领导埃及抵抗英国侵略。一战后在扎格鲁尔为首的华夫脱党领导下埃及人民通过游行、示威、罢工、罢课、罢市等斗争形式与英国殖民者进行斗争。这说明埃及民族独立运动()A.斗争方式更具普遍性B.出现新生领导力量C.寻求社会基层的变革D.获得国家主权独立3.[2023·浙江台州模拟]美国史学家帕克斯评价:墨西哥的改革运动在整个19世纪中是说法国话的,现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卡德纳斯执政时期)开始说俄国话了。该学者认为卡德纳斯改革()A.引领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B.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主义色彩C.将墨西哥的主权出卖给俄国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4.[2023·广东模拟]列宁曾提醒道:“资本主义的恢复、资产阶级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关系在商业领域的发展等等,这些就是我们目前的经济建设所遇到的危险,就是我们目前逐步解决远比过去困难的任务时所遇到的危险。在这一点上切不可有丝毫的糊涂。”这说明列宁()A.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B.延续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着手废除新经济政策D.探索建立计划经济体制5.[2023·济南市高三三模]1932~1937年,苏联集体农庄机耕率由19%提升到71%、谷物的机播率由20%提升到54.3%,机械收割率由10%提升到43.8%。这一变化的原因是苏联当时()A.农业集体化基础加强B.以农业建设为中心C.农村生产技术的进步D.工农业比例渐趋均衡6.[2023·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三模]1931年,《威斯敏斯特法案》确认了英国和各自治领都是英帝国内的自治共同体,地位平等,在内政和外交的任何方面互不隶属,英联邦正式形成。后来,英联邦成员由需对英王效忠演变为“接受英王为独立成员国自由联合体的象征”。这一演变产生的历史背景是()A.世界格局出现重大调整B.世界殖民体系崩溃C.英国强国地位完全丧失D.民族解放运动高涨7.[2023·潍坊市高三模拟]下图为1944年发表的时政漫画。漫画中,身穿护士服的美国财政部官员摩根索喜形于色,双手抱着代表新货币制度与配额协议的婴儿走出产房,交给英格兰银行。而被故意画成小矮个的英国财政部顾问凯恩斯一手“牵着”英格兰银行,一手指着新生婴儿说:“它不是我们的孩子,它有金色的头发!”该漫画表明()A.英美争夺世界金融的主导权B.冷战格局下交流与对抗并存C.英美战时同盟关系裂痕凸显D.二战加剧大国间的猜忌心理8.[2023·台州市高三教学质量评估]下表所示为《1940~1985苏联经济结构》,这一经济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是()1940197019801985工业产值7.792163195重工工业4.6305061农业1.43.13.43.8注:1939年的参数为1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推动了经济发展B.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影响深刻长久C.加速发展战略的推行成效显著D.农业集体化适应了工业化发展的要求9.[2023·天一大联考高三测试]20世纪50年代,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向国会提出了使残废者恢复就业能力的法案;促使国会修改公平劳动标准法,增加最低工资标准;支持修建公共住宅和援助萧条地区。这说明,当时美国()A.缓解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B.在发展经济中渗透了冷战思维C.借助立法推动“福利国家”建立D.采用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政策10.[2023·山东泰安月考]二战后,由于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的建立,国际社会开始用“第三世界”来称谓这类国家群体。冷战结束后,“第三世界”这一术语使用频率明显减少,学术界为此引发一场关于第三世界是否存在的讨论。目前,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争论已基本结束,国际社会以发展中国家的术语代替了第三世界。其原因是()A.这一国家群体已经不再存在B.发展已成为国家的首要问题C.国家间不再有意识形态分歧D.不同性质国家实现合作共赢11.[2023·湖南岳阳适应考]1953年,美国在联邦德国的美占区投入400万美元改进广播电台设备,每年的广播电台日常运营费用达300万美元,广播电台几乎可以覆盖到民主德国的每一个角落,很多民主德国人甚至把美占区广播电台当作自己的电台。据此可知,当时美国()A.加大了对民主德国的援助B.重视提升联邦德国的科技实力C.帮助德国实现了国家统一D.将心理战作为冷战的重要方式12.[2023·四川省高三监测]如图为1947年7月西方人绘制的漫画。画中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化身为一名女教师,当看到学生们(比喻东欧国家)抵挡不住美国诱惑向右转时,大声呵斥:“鼻子向左转”。该漫画()A.抨击了马歇尔计划的实施B.讽刺了社会主义阵营解体C.体现了意识形态争斗的世界局势D.揭示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矛盾13.[2023·福建福州联考]下表为20世纪50~60年代联合国会员国的增长统计表(部分)。这说明()时间会员国发展1955~1958年共有23个国家加入联合国,其中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1960~1966年共有40个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联合国的会员国达到122个A.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得到蓬勃发展B.联合国被大国控制利用的局面被打破C.发展中国家成为联合国的主导力量D.国际关系民主化成为世界政治的潮流14.[2023·山东聊城期末]20世纪50年代,美国农业部通过实施对外粮食援助计划以缓解农产品过剩问题。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此类项目已转由外交部门主导,而且对越南共和国、韩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等地的援助总额大幅度提高。这些变化主要表明,美国()A.政府机构职能发生显著变化B.冷战重心发生了重大变化C.科技革命提高了农产品产量D.经济援助的政治色彩增强15.[2023·山东中学联盟联考]1973年,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为声援第四次中东战争中的埃及和叙利亚,对以美国为首的偏袒以色列的西方国家实行了石油禁运,使得油价暴涨,引发197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结束,出现了广泛的长期的“滞胀”现象。这说明了()A.石油输出国组织控制了世界经济主导权B.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成果的脆弱性C.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和政治已紧密相连D.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两极对峙16.[2023·日照市高三模拟]英国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这样叙述20世纪70~90年代的世界:建立在领土主权之上的民族国家,对其事务控制掌握的范围日渐缩小;反之,其行动运作不为领土疆界所局限的另一类组织,如跨国公司、国际货币市场,以及卫星时代的全球媒体传播事业,却开始高奏凯歌。作者认为()A.发达国家控制世界的手段越来越隐秘B.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对世界影响深远C.经济全球化对国家治理提出新的挑战D.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政策损害他国主权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法国试图建立包括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苏联等国在内的安全体系,防范德国侵略,可是英国对于法国的外交活动并不热心。在1932年年底的裁军会议上,英国迫使法国同意德国在军备上“享有平等权利”,随后又要求法国本土陆军裁减到20万人,允许德国陆军扩充到同一数字,另外规定法国空军裁减半数,而德国空军则维持现状。在对待德、意的政策上,虽然英法不时发生矛盾,但到头来法国却不得不软化自己的立场和条件,以追随英国为代价来维护英法的联合。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是法国的盟国,德国出兵莱茵区后,比利时为避免与德国发生冲突,退出法国的同盟体系。——摘编自李怀顺《论英国绥靖政策的错误和教训——兼论二战的不可避免》(1)根据材料,概括并说明20世纪30年代英国所奉行的欧洲外交政策。(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30年代英国外交政策的影响。(6分)18.[2023·山东潍坊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20世纪50年代世界的变化从世界历史的进程来看,20世纪50年代具有重要的地位。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对抗”“计划”“社会主义”“联合”“民族”等词汇的频繁使用就是最好的证明。面对那个时代,每个人都在思考。以“20世纪50年代世界的变化”为主题,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围绕某一中心选取历史事件展开论述,表述成文,立论正确,史实准确,逻辑严谨。)19.[2023·潍坊市高三三模]图1为殖民扩张和收缩的两个长周期示意图(1500~1975年),图2为全球经济不平等示意图(1820~1980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图1图2说明:基尼系数是一个社会不平等的指标,系数为0表示绝对的平等,系数为1表示最大的不平等。——以上材料均转引自[比]埃里克·范豪特《世界史导论》(1)图1中两个殖民收缩期分别是指哪一时期?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成因的相同之处。(6分)(2)结合图1和图2以“19至20世纪全球经济不平等”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10分)20.[2023·吕梁市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进入21世纪,国际局势呈现复杂多变的情况。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向前发展,世界力量的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但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长,天下仍很不太平。美国利用打击恐怖主义的机会,在新保守主义理念的支持下大力推行单边主义。强化全球战略攻势,借机提升美国的世界主宰地位,这不能不对世界多极化带来负面的影响。此外,中欧、俄欧关系也都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耐人寻味的是,法、德两国对美国单边主义以及“主动出击”“先发制人”的战略手段,特别是对伊拉克的战争,表示强烈的不满,采取不支持甚至反对的态度,致使欧美关系出现严重裂痕。——摘编自张旭《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史实,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选一点或者整体)。(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达清晰。)阶段检测六世界现代史纲要(第十一、十二单元)1.解析:材料认为参加一战的非洲士兵接受了欧洲的先进思想,推动了非洲民族自决意识的觉醒,选择B;非洲的殖民体系瓦解是在二战后,排除A;该表述脱离材料主旨,排除C;材料体现不出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得到法国的援助,排除D。答案:B2.解析:材料反映了19世纪末,以爱国军官为骨干的埃及祖国党的暴力反英斗争失败,一战后,埃及新兴的资产阶级政党华夫脱党试图通过和平的方式争取民族独立,这说明埃及民族独立运动出现了新生的领导力量,斗争方式也随着发生了变化,选择B;祖国党暴力反抗的斗争方式、华夫脱党游行示威的斗争方式都是普遍性的斗争方式,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埃及社会基层的情况,排除C;材料没有反映出华夫脱党斗争的结果,排除D。答案:B3.解析:联系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的史实,当时苏联正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说俄国话”说明卡德纳斯改革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主义色彩,选择B;材料并没有讨论墨西哥现代化的进程,排除A;卡德纳斯维护国家利益,排除C;材料并没有分析卡德纳斯改革的影响,排除D。答案:B4.解析:材料中列宁强调在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同时,要警惕“资本主义的恢复、资产阶级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关系在商业领域的发展”带来的问题,要清醒地坚持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改革方向,选择A;列宁强调在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同时,坚持改革方向,并不意味着放弃新经济政策,延续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除B、C;建立计划经济体制是在斯大林时期,排除D。答案:A5.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1932~1937年苏联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结合所学可知,1928年开始苏联开始了农业集体化运动,伴随着农业集体化,工业化得以开展,故选A项;这一时期苏联是以工业化建设为中心,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现象是农业生产技术进步,但题目考查机械化发展的原因,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对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工农业比例失衡,排除D项。答案:A6.解析:根据材料“《威斯敏斯特法案》确认了英国和各自治领都是英帝国内的自治共同体,地位平等,在内政和外交的任何方面互不隶属,英联邦正式形成”可知,英国各个自治领的独立趋势逐渐加强,开始了由英帝国向英联邦的转变,结合时空观念可知,英国在一战后实力大为削弱,殖民地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因此出台《威斯敏斯特法案》不得不承认自治领在内政外交中的独立地位,故选D项。答案:D7.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取代了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元取得了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与题干中“身穿护士服的美国财政部官员摩根索喜形于色”“(英国凯恩斯说)它不是我们的孩子,它有金色的头发”相符,故选A项。答案:A8.解析:据材料“《1940~1985苏联经济结构》”可知,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长期片面地优先发展重工业,使轻工业、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衡,故选B项;1928年新经济政策被斯大林废除,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1985年4月,戈尔巴乔夫提出“加速发展战略”,不能解释材料数据,且其重点仍在重工业上,使原本已经严重畸形的经济结构更加失调,效果不佳,排除C项;苏联农业集体化是1928年到30年代初,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D项。答案:B9.解析:材料可知当时美国政府注重社会公平和基础设施建设,尝试用国家力量调控社会发展,这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典型表现,故选D项;经济危机发生于1929~1933,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提及对待苏联或者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态度,不涉及冷战思维,排除B项;美国建立福利国家时在总统约翰逊执政时期(1963~1969),排除C项。答案:D10.解析:“冷战”结束后“第三世界”使用频率减少,学术界为此引发一场关于第三世界是否存在的讨论,反映出“第三世界”的称呼是基于冷战思维之下形成的,而如今各国需要的是发展,不是冷战对抗,这一变化反映出发展已成为国家的首要问题,选择B;“不再存在”“不再有”的说法太绝对,排除A、C;材料未体现不同性质国家间的合作,排除D。答案:B11.解析:由材料“美国在联邦德国的美占区投入400万美元改进广播电台设备”“每年的广播电台日常运营费用达300万美元,广播电台几乎可以覆盖到民主德国的每一个角落,很多民主德国人甚至把美占区广播电台当作自己的电台”可知美国在联邦德国的美占区改进广播电台,目的是加强对民主德国的舆论攻势,即心理战,选择D;材料并非强调美国对民主德国的援助,排除A;材料未涉及提升联邦德国的科技实力,排除B;德国于1990年正式统一,“实现了国家统一”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答案:D12.解析:根据材料“如图为1947年7月西方人绘制的漫画”“画中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当看到学生们(比喻东欧国家)抵挡不住美国诱惑向右转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6月,马歇尔计划试图把苏联和东欧国家都纳入其援助范围,但此时美苏已开始冷战,苏联为自身安全要求东欧国家与其保持高度一致,故出现了漫画中的情境,体现了意识形态争斗的世界局势,故选C项;漫画是西方人创作,代表西方的价值取向,并没有抨击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主义阵营解体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是在1955年,排除D项。答案:C13.解析:表格中两个时期大量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这说明民族解放运动在二战后得到蓬勃发展,很多国家摆脱了西方殖民统治而独立,选择A;材料并未说明联合国被大国控制利用的局面,排除B;发展中国家逐渐成为联合国的重要力量,但不是主导力量,排除C;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但不等于国际关系民主化成为世界政治的潮流,排除D。答案:A14.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美国政策的变化主要是基于冷战期间对抗苏联的需要,因此带有较强政治色彩,选择D;材料不能反映政府机构职能变化,排除A;当时冷战重心没有改变,排除B;该项所述不是材料主旨,排除C。答案:D15.解析:由于1973年石油输出国组织对以美国为首的偏袒以色列的西方国家实行石油禁运,使得油价上涨,从而引发了世界性经济危机,说明在全球化时代经济领域的变化与政治已经紧密相连,选择C;世界经济主导权掌握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手中,排除A;中东战争促使石油危机发生,又引发了世界性经济危机,说明了全球政治与经济之间的联系加强,并不能说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成果的脆弱性,排除B;1973年正处于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冷战对峙时期,发展中国家当时并不具备与发达国家对峙的实力,排除D。答案:C16.解析:题干提到的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主权国家所控制掌握的事务范围日渐缩小,而代表经济全球化的组织和力量却超越了领土和主权的限制,这就使得每个国家的主权和安全面临着新的挑战或者威胁,所以说经济全球化对国家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故选C项。答案:C17.解析:第(1)问,英国所奉行的欧洲外交政策是扶德抑法,维持欧洲大陆均势,依据材料可知,英国破坏法国同盟体系,在1932年年底的裁军会议上,英国迫使法国同意德国在军备上“享有平等权利”,裁减法国的陆军、空军,默认德国重整军备、破坏条约,英国外交政策的根本目的是维护英国的国家利益,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第(2)问,英国裁减法国陆军、空军,破坏法国在欧洲的同盟体系,削弱了欧洲对德国法西斯的防备;默认德国重整军备,提升了纳粹德国的军事实力,助长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法国屈从于英国,英法共同推行绥靖政策,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答案:(1)外交政策:扶德抑法,维持法德平衡。(2分)说明:英国默认德国重整军备、破坏条约,想方设法削弱法国的防御体系,破坏法国的同盟体系,削弱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地位;英国奉行该外交政策的根本目的是维持欧洲大陆均势,维护其霸权地位。(4分,任答两点即可)(2)影响:破坏了法国在欧洲的同盟体系,削弱了欧洲对德国法西斯侵略的防范;提升了纳粹德国的军事实力,助长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导致法国屈从于英国,成为英国绥靖政策的追随者;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6分,任答三点即可)18.解析:提取论点:20世纪50年代世界的变化。相关史实:就自己最熟悉的方面,选择合适的词汇,确立一个中心,从而确立论题;紧扣中心撰写论文。如果对美苏两极格局最为熟悉,选择“对抗”“社会主义”等词汇,确立论题:对抗与交流并存。论述时,从两大阵营对抗和交流的原因、领域、表现(消极、积极)、影响等方面来展开。答案:示例中心:对抗与交流并存。(2分)论述:二战后,美苏两国由于世界战略和各自国家利益的需要,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日益走向对抗,冷战兴起,并引发局部战争,如朝鲜战争等,导致世界局部地区动荡不安。伴随着华约组织的成立,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但由于美苏是二战后实力最强大的两个国家,势均力敌,谁也不敢贸然动武,从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世界的和平。美苏冷战不只有对抗,也有对话与谈判、妥协与缓和,在很多领域也有合作与交流。(10分)(若从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与改革、欧洲开始走向联合等方面立论也可得分)19.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时期,根据图1柱状图的变化趋势可知,两个殖民收缩期分别是19世纪初期和从20世纪初开始持续收缩。第二小问相同之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其相同点包括如下两个方面,即“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和“大的战争削弱了宗主国力量”,就第一个“相同点”来说,前者是拉丁美洲独立战争,后者是持续高涨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就第二个“相同点”来说,前者出现在拿破仑战争削弱欧洲宗主国力量的背景下,后者出现在两次世界大战削弱宗主国力量的背景下。第(2)问该题目属于“历史短文类”,一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写作:材料所反映出的历史现象、出现该历史现象的原因、如何评价这种历史现象。根据图2曲线图数据可知,在19到20世纪,全球经济不平等的发展趋势不断增大;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殖民扩张与掠夺、全球分工不同及战后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依然存在;就其“危害”而言,这种变化趋势会对国际秩序和对民族独立国家的发展造成恶劣的影响。答案:(1)时期:第一个是19世纪初期;(1分)第二个是从20世纪初开始持续收缩。(1分)相同成因:从根源于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的角度作答,如前者是拉丁美洲独立战争,后者是持续高涨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等;(2分)从都是因为大的战争削弱了宗主国力量的角度作答,如前者是在拿破仑战争削弱欧洲宗主国力量的背景下,后者是在两次世界大战削弱宗主国力量的背景下等。(2分)(2)短文内容(8分)①从国家之间不平等和全球不平等持续增大的角度说明全球不平等发展趋势;(2分)②从殖民扩张与掠夺、全球分工不同及战后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依然存在等角度说明全球不平等的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