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47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课标要求】
1.了解商业贸易的起源和古代商贸活动与贸易通道。2.知道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等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3.认识世界市场的形成对商业贸易的意义。4.认识20世纪以来贸易、金融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必备知识·自主排查关键能力·素养提升命题溯源·聚焦高考必备知识·自主排查知识点一
古代的商业贸易1.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1)起源:原始社会后期,社会分工、产品剩余及________的产生,出现了交换。私有制(2)发展①古代中国时期表现商朝出现了________,商业主要掌握在________和贵族手里春秋战国“________”的格局被突破秦汉________、车轨、度量衡的统一隋唐到两宋城市坊市________制度逐步瓦解元、明、清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加深形成全国范围的商业贸易网络地域性的商人群体——________兴盛商人官府工商食官货币分区商帮②古代世界:古希腊、古罗马________十分活跃,拜占庭帝国一度垄断了________等东方奢侈品在欧洲市场的贸易,阿拉伯商人从事________。海外贸易中国丝绸中介贸易(3)古代的贸易通道①丝绸之路:古代贯通亚、欧、北非的重要贸易通道。②海上贸易兴盛:中国官府在东南沿海一带设置________,掌管对外贸易。③朝贡贸易: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重要方式之一。(4)商业贸易的作用: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市舶司2.货币、信贷、商业契约(1)货币:便利了商品________和流通,并成为财富的象征;促使商业功能由最初的互补余缺向________转化。交换逐利增财(2)信贷①古代世界:古埃及出现较为完备的________,古希腊的货币经营行业开始兴起,出现了________的雏形。②古代中国西周已有借贷纠纷的记载春秋时期________形式普遍,出现货币信贷唐朝出现“________”宋代使用交子、会子等纸币明朝中期以后________等新式金融机构盛行清朝资本性借贷有显著发展,出现了本票性质的________.借贷合约汇票实物借贷飞钱钱铺庄票(3)契约:________和古巴比伦时期,人们已经使用契约。中国唐宋以后,契约的应用更加广泛。古埃及知识点二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1.世界市场的形成(1)新航路开辟后:17~18世纪,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起商业联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工业革命后:在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等地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世界市场逐步形成。(3)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1)世界贸易中心: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________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城市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下降。里斯本、塞维尔、安特卫普、____________、伦敦等城市先后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大西洋阿姆斯特丹(2)商业经营方式①近代世界经营方式主要史实商品交易所1531年,最早的商品交易所在________开业创立银行1694年,英格兰银行创立,是最早全面发挥中央银行各项职能的银行证券交易所17世纪后,________的证券交易所成为国际证券交易的中心百货公司1852年,世界第一家百货公司在法国________开业;1892年,德国出现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制贸易公司英国和荷兰分别成立__________,荷兰和法国分别成立西印度公司安特卫普伦敦巴黎东印度公司②近代中国经营方式主要史实近代银行1897年,________在上海创办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股份制企业19世纪70年代,民用股份制企业出现,股票开始走向市场证券机构上海出现了最早专营股票的证券机构——________股票公司大型百货公司1900年,香港成立了第一家大型百货公司——______百货公司盛宣怀上海平准先施(3)商品品种的增多:烟草、咖啡、可可和茶叶等纷纷进入欧洲市场,________成为贸易商品。(4)国际贸易格局①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____________。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等新兴工业国家兴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奴隶世界贸易中心知识点三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1.世界经济的发展(1)资本主义国家①20世纪初:______________继续发展且严重不平衡,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②一战后: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通过______________扭转危机。③二战后特点经济快速增长条件现代科技进步的促进;政府宏观调控与________相结合局限并未解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垄断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市场调节(2)社会主义国家①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________和官僚化管理效率低下,最终导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②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功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发展中国家①措施:将________作为首要目标,并通过发展________与制订经济计划加速自身的工业化进程。②问题:自身经济结构存在问题,西方发达国家___________抬头。指令性计划经济独立国有经济贸易保护主义2.国际贸易与人类生活(1)新贸易体系建立①建立:1947年,达成《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95年,____________成立。②影响刺激了有效需求,提高了生活水平。扩大________,推动经济发展,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便利。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2)新贸易形式出现①原因:多样的经济合作方式,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②表现:电子商务兴起,人们利用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进行商品、技术和服务交换。③影响:突破了时空障碍,极大提高了________,降低了相关成本,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商业效率3.国际金融与人类生活(1)国际金融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宗旨职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重建国际货币制度,以维持汇率的稳定和________的平衡,增强会员国维持________的信心向会员国发放________贷款,进行国际收支调整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鼓励对外投资,促进战后经济的________向会员国发放________贷款,用于恢复和发展经济国际收支经济繁荣短期复苏与发展中长期(2)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的发展①资本流动________、金融市场一体化和金融机构全球扩张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主导趋势。②非银行金融机构迅速发展,特别是________的融资规模不断扩大。③不同金融机构的业务界限被打破,银行、证券和保险三者的产品日益趋同并相互融合,大型金融集团和跨国金融企业不断涌现。全球化证券市场(3)中国在国际金融中的影响力①2009年,中国政府开始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②2010年,中国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三大成员,仅次于美国和日本。③2015年,中国倡议设立的________________银行正式成立。④2016年,人民币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之一。亚洲基础设施投资1.知识延伸——从“工商食官”到“重农抑商”西周时期采取“工商食官”制度,国家垄断性经营手工业和商业,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私营手工业和大商人的出现,周王室衰微,“工商食官”制度衰落;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从此,“农本商末”观念成为古代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主流。2.社会情境——当铺的兴起当铺兴起于南北朝,在唐朝取得合法地位,成为独立金融机构。思考:唐宋时期的当铺主要经营哪些业务?提示:主营抵押小额贷款兼营货币兑换。3.概念辨析——柜坊和“飞钱”唐代的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柜坊和“飞钱”的出现,使各地之间的商业往来更加方便快捷,有利于商业的繁荣。4.学术情境——中国古代的商帮明清时期,在全国各地兴起了一批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以乡亲相助为宗旨的商人群体——商帮。商帮是自发形成的,以徽商和晋商最为有名。经营领域涉及茶叶、丝绸、木材、粮食、典当等,范围遍及全国甚至走出国门。清朝中后期,战乱频仍,商帮逐渐衰落。思考:明清时期商帮兴起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提示:农业和手工业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明清时期国家统一与稳定。5.思维拓展——世界市场形成的途径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国际贸易的发展、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人口的迁移与种族融合、各种文化的交流撞击等也是世界市场形成的途径。6.社会情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思考:材料中说明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是什么?提示: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在全球各地扩张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开放性与扩张性;直接原因是市场的扩大。7.知识延伸——荷兰东印度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是1602年荷兰建立的具有国家职能、向东方进行殖民掠夺和垄断东方贸易的商业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是第一个可以自组佣兵、发行货币的公司,也是第一个股份有限公司,并被获准拥有与其他国家订立正式条约、并对该地实行殖民与统治的权力。8.学习情境——垄断资本主义19世纪六七十年代,垄断组织开始出现。到了七八十年代,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进一步加强,垄断组织广泛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和生产的集中大大加快,垄断组织普及到一切主要工业部门,并和银行垄断结合,垄断成了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垄断资本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了统治地位。垄断资本主义正式形成。思考: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是什么?提示:经济命脉被控制,大量财富被掠夺。9.思维拓展——英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的原因(1)英国最早进行工业革命,成为当时的“世界工厂”。(2)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掌握世界殖民霸权。(3)强大的海军为对外贸易提供了贸易保护。(4)具有海上交通的便利条件(或优越的地理位置)。10.学习情境——世界商业贸易1994年的《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将“协商一致”作为主要的决策方式,投票表决只是辅助方式。思考:这一方式的变化主要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提示: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11.概念辨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的区别(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救急”,其贷款属于短期行为,目的是帮助成员平衡国际收支,维持汇率的稳定等。(2)世界银行:“救贫”,主要资助发展中国家,贷款多为长期性贷款,利率较低。12.学习情境——关贸总协定的签署缔约各国政府:切望达成互惠互利协议,导致大幅度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思考:据此说明签署关贸总协定的主要目的。提示:倡导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营造自由贸易的环境。13.思维拓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1)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之一。(2)科学技术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增强。(3)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4)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多极化趋势。(5)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不断加剧,经济危机时有发生。(6)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升。14.体系构建——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关键能力·素养提升探究点改变人们生活和世界经济格局——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时空观念——世界市场的形成核心结论: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的关系(1)商业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市场是伴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国际商业贸易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产业革命中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方式的建立和发展,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发展,加强了国与国之间的联系,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当国际贸易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国家之间的贸易需要一个平台,于是世界市场作为世界各国交换产品、服务和技术的场所,将世界范围内通过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各个国家内部以及各国之间的市场综合连接在一起。史料实证——古代社会的商业发展史料一上、下埃及之间,利用尼罗河航运的便利,频繁地进行各种贸易。对外贸易的规模在中王国时期的基础上,也日益扩大。交换的产品主要有金银器皿、象牙、香料、纺织品、奴隶等等。但新王国时期的对外贸易主要由国家控制,因此经常伴有军事掠夺。——乔明顺《简明世界史》史料二商业活动不仅限于国内市场。宋朝成立之初,就鼓励对外贸易,尤其是海外贸易。朝廷官员出使东南亚国家,怂恿他们的商人来中国;中国商贾也主动出击。……海外贸易的扩大有助于充实国库,尤其是南宋时期,当时的政府已经知道如何卓有成效地征收商业税。——《剑桥插图中国史》【探究】(1)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埃及商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什么?有何明显特征?
(2)依据史料二指出宋朝政府重视发展海外贸易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海外贸易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提示]条件:手工业与农业的发展,尼罗河航运的便利。特征:主要由国家控制,常伴有军事掠夺。[提示]目的: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影响:促进了国内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加强了中国与亚洲等国家与地区的交流与联系,增加了财政收入。【通法悟道】历史解释——古代社会商贸活动特征(1)商业历史悠久:在原始社会后期,伴随社会分工、剩余产品出现,东西方社会几乎同时产生,分布广泛,遍及各大陆地区。(2)对外贸易发达:以丝绸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构成古代中外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促进沿海各地港口城市的兴盛。(3)政府色彩浓厚:早期商业行为,深受政府影响,古代中国工商业被政府控制,称为“工商食官”。古埃及的对外贸易也控制在国家手中。(4)中介作用突出:阿拉伯商人在欧、亚、非三洲之间从事中介贸易,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主要文明区域。(5)双向影响显著:中国引进了国外的优良马匹、植物新品种、香料、药材、琉璃和玻璃等;中国丝绸一度成为西方人财富和身份的象征,中国的瓷器、茶叶流行于亚、非、欧三洲。开放探究——国际金融与贸易体系史料
20世纪70年代,在全球经济衰退背景下,出现了一批急需金融援助的发展中国家。但要从IMF和WB获得紧急贷款或其他信贷就必须进行特别的改革,“没有改革就没有贷款”。所谓改革,即实施“结构性调整计划”——放开市场、消除投资管制、由世界市场来决定利息和利率、缩小公共部门的规模、取消补贴等。——尼尔·弗格森《货币崛起:世界金融史》【史料导读】史料论述发展中国家急需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获得贷款,但是不得不受到诸多条件限制。【探究】有学者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对不同类别的参与国都产生了双重影响。运用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论证这一观点。[提示]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①对美国,美元取得了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促进了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但固定汇率制使美元不断贬值,黄金大量外流,出现贸易逆差,不利于美国的对外贸易发展。②对日本和西欧,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下,战后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但因为用美元结算的方式使它们在经济上长期受制于美国。③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世界银行的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下,促进了本国经济发展;但由于受到诸多贷款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发展。综上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对不同类型的参与国都产生了双重影响。唯物史观——布雷顿森林体系与关贸总协定的比较项目类别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不同点性质国际金融体系国际贸易体系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作用稳定金融秩序稳定贸易秩序,促进贸易自由化相同点原因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的倡导及其经济实力的强大;出于建立战后稳定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的需要目的美国进行经济扩张,建立经济霸权作用适应世界经济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便利了美国的经济扩张;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核心价值——20世纪以来国际贸易与金融的变化(1)国际贸易:①贸易规模扩大,对世界贸易依存度提高;②科技含量在产品中的重要性提高;③服务贸易增长;④贸易的形式发生变化,商品贸易同国际投资、技术贸易、劳务承包等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更多样的经济合作方式;⑤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改变传统的交易手段,电子商务的兴起。(2)国际金融:①非银行金融机构迅速发展;②不同金融机构的业务界限被打破;③大型金融集团和跨国金融集团不断涌现;④金融风险性增加。命题溯源·聚焦高考真题引领——在体验中品悟真谛[示例]
[2021·河北卷,5]明朝重新疏通大运河后,有些年份南粮北运达五六百万石,超过元朝海运漕粮年度最高额。同时,运粮船夹运的南方丝织品、棉布、瓷器等广销北方各地,返航时装载的大批棉花、杂粮等销往东南沿海。据此可知,明朝大运河航运(
)A.加速了经济重心南移B.导致了重农抑商政策松动C.引发了“海禁”政策出台D.推动了长途贩运贸易发展答案:D[解题流程]
[演练1]
命题点:17世纪荷兰通过海上贸易成为了“海上马车夫”[2023·广东省学业水平选择考适应性测试]意大利历史学家卡洛·奇波拉提出,17世纪对西班牙、意大利和德意志而言,是一个黑暗的世纪,对法国至少也是灰暗的,但对荷兰来说却是黄金时代。该学者区分“黑暗的世纪”和“黄金时代”的标准是(
)A.自治城市的数量B.工厂制度的普及程度C.海外殖民的程度D.商业贸易的发展水平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7世纪的荷兰通过强大的海上贸易成为了“海上马车夫”,成为了作者所说的“黄金时代”,因此可以看出,其判断的标准是商业贸易的发展水平的高低,而同时期的西班牙、意大利和德意志等国在这方面明显落后于荷兰,故D项正确;荷兰在自治城市、海外殖民的程度上并不比西班牙高,故排除A、C项;当时没有开始工业革命,排除B项。[演练2]
命题点: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下的商业贸易[2022·湖南高考,2]汉武帝南征北伐,东巡西幸,奢靡无度,致府库告竭,遂用聚敛之臣,“至于卖爵、更币、算车船、租六畜、告缗、均输、盐铁、榷酤,凡可以佐用者一孔不遗,独于田租不敢增益”。武帝此举(
)A.体现以农为本B.服务于汉初战事C.意在藏富于民D.解决了财政危机答案:A解析:根据“独于田租不敢增益”结合所学知识,可见汉代统治者视农业为国本,不敢增加田租是为了避免动摇国本,A项正确;汉武帝敛财不仅为了战事,还有满足巡幸和奢侈挥霍的原因,排除B项;汉武帝推行的各种政令,其本质的目的不是“藏富于民”,而是要充盈国库,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汉武帝的措施“解决了财政危机”,排除D项。[演练3]
命题点:20世纪60年代国民经济建设的调整[2021·天津卷,8]1962年下半年起,我国国民经济开始稳步增长。1963年,国家在财力尚有困难的情况下,积极改善职工待遇;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连续三年分别提高26.7%、20.1%和22.5%。这反映了我国(
)A.落后面貌的彻底改变B.调整发展的重要成果C.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D.市场经济的显著作用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1962年后国民经济稳步增长、职工待遇改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等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初,党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进行国民经济调整,材料所述数据变化反映出了国民经济调整取得了重要成果,B项正确;材料数据反映的是三年困难时期之后国民经济的恢复,“落后面貌彻底改变”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改革开放之后,而不是20世纪60年代,排除C项;20世纪60年代我国依旧是计划经济体制,排除D项。[演练4]
命题点:德意志资产阶级代议制下的经济与生活[2022·广东高考,14]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包含一些大多数国家的宪法均不涉及的内容。例如关税、商业、铁路、邮政和电报等,关于个人权利却只字未提。这反映了德国(
)A.帝国结构的松散性B.对外政策的扩张性C.资本主义的保守性D.君主制度的脆弱性答案:C解析:据材料《德意志帝国宪法》“包含一些大多数国家的宪法均不涉及的内容”“关于个人权利却只字未提”等,可知该宪法有进步性和局限性,尤其没有保障个人权利,反映了德国资本主义的保守性,故C项正确;德意志帝国结构是指德意志帝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联邦制),材料并未提及,故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德意志的对外政策,故排除B项;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以君主制度为代表的专制主义色彩浓厚,故排除D项。创新应用——在训练中提升能力1.命题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2023·长沙高三月考]公元661年,唐高宗发布敕令,针对蕃舶货物,朝廷委托岭南道将蕃舶货物先行收购,收购完毕再“任百姓交易”。这表明唐朝(
)A.民间对外贸易有所发展B.经济重心开始逐渐南移C.贡赐贸易占据主导地位D.对外贸易处于优势地位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针对蕃舶货物,朝廷委托岭南道将蕃舶货物先行收购,收购完毕再‘任百姓交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唐朝时期对民间对外贸易采取较为宽松的态度,这有利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纯银合作协议书
- 2025年核防护材料及装置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船用动力堆及配套产品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二手车买卖合同范本购车合同
- 2025电力工程施工内部承包合同 施工合同协议书
- 2025工程项目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2025年二级稳压装置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车载空气净化器项目建议书
- 2025年镉镍航空蓄电池项目建议书
- 人力资源员工培训沟通技巧
- SL631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第2部分:混凝土工程
- GB/T 25413-2010农田地膜残留量限值及测定
- GB/T 13912-2020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 一例巨大儿分娩的个案护理-课件
-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全册)
- 室内质控-检验科课件
- (完整)人力资源六大模块ppt
- 小学四年级下学期英语阅读理解
- 彩色手绘卡通儿科小儿护理高热惊厥健康宣教教案PPT课件讲义
- DB43∕T 498-2009 博落回叶-行业标准
- 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查房pptppt(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