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阳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上期高一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
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日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赛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
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流改液。不按
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管子曰:“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法之盛衰关乎政之治乱,良法向来是
治国之重器、善治之前提。从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拟系统的成文法典《法经》问世,到代表
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高立法水平的《唐律疏议》出台,再到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
公布,彰显了中华民族对法治的不断探索和追求。民法典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
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系统整合了新中国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
民事法律标准。它的诞生宣告中国迈入“民法典时代”。可以说,编纂民法典是我国走向繁
荣强盛的象征和标志,是我国法律传统和法治信仰的生动写照,映射出中华民族在法治道路
上的不懈奋进。
在民法典的制定过程中,曾10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
建议,可以说,民法典诞生的过程就是充分尊重民意的过程。遵循同样的逻辑,民法典要实
施好,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不管是遇上高空坠物,还是碰到遗产
纠纷,抑或遭遇隐私泄露,都需要从民法典中找到解决问题的依据。只有全体社会成员以民
法典为遵循,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
才能让民法典真正成为老百姓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
(摘编自阿斯力格《以民法典实施提升“中国之治”》)
材料二:
民法典是一部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开展思想、保障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大法。民法
典的精髓和要义就在于'‘民"字,坚持以民为本、以民为上的立场,饱含爱民、护民、利民、
惠民的情怀,促进民权保障、民生改善、民业兴旺、民心和顺、民风文明,让人民群众有更
多公平感、获得感、幸福感。民法典秉持对人的全生命周期保护理念,确立或完善了胎儿利
益保护、未成年人利益保护、老年人利益保护、死者利益保护等规则,形成了从摇篮到坟墓、
从抽象人到具体人的全方位保护体系,为人民安居乐业编织了立体化的平安保障网。
民法典是一部推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促进社会和谐有序的大法。社会治理的要义在于
多元主体的合作共治。民法典不仅为合作共治提供了所需的大量规则,而且通过公平分配合
作过程中的权利、义务、风险、责任,给合作过程注入平等相待、尊重权利、信守契约、诚
信无欺、公序良俗等精神元素,推动合作产生最优效果。同时,民法典赋予和保障了社会主
体广泛的选择自由、契约自由、行为自由,鼓励社会主体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自己的问题,
激活社会自治、自主、自律的能量,实现治理成本最小化、治理效果最大化。
民法典是一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障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法。民法具有鲜明
的价值导向、道德取向、文化指向,与道德建设、文化建设息息相关。民法典植根于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之中,继承重家庭、讲仁爱、守诚信、尚公平、促和谐的传统法律精神,展现出
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民法典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法律文本之
中,融入民事法律标准之中,让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民法典注重运用法治手段解
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保护善行义举、惩罚丑行恶举,有利于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
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实现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民法典关于生命无价、人身自由、人格
尊严、性别平等、尊重隐私、环境正义、英烈保护等内容,丰富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
有利于推动社会道德观念的进步。
(摘编自黄文艺《民法典是经世济民、治国安邦之重器》)
材料三:
民法典其体系包括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等,
是民事领域的根底性法律,也是检察机关开展民事诉讼监督工作的重要实体法律依据。民法
典的出台将会给民事检察工作带来怎样的影响?
冯小光:民法典公布以后的溢出效应,必然对行政机关、司法权产生影响。首先,民事
审判和民事检察适用的最核心实体法律是民法典。此前适用的单行法律和庞大的司法解释规
定之间必然存在着不协调、不统一的地方,民法典的体系性、协调性为民事实务提供了统一
的适用依据。其次,民法典能够对民事检察官和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进行很好的规制。长期以
来,如何规制民事法官和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是一个司法改革的课题,民法典在这方面填补
了很多空白。
王利明:民法典是根本的民事法律标准,是根本的裁判依据,将来无论是法官、检察官,
还是律师,对话、讨论的平台就是民法典,而不是各说各话。民法典公布之后,就应当从民
法典中寻找法律依据;而且规定非常清晰,所有的规则都在这里面了,已经消除了不一致、
不统一的现象,就要在这里找统一的裁判依据、裁判尺度。另外要有体系思维,民法典是体
系化的产物,为法官、检察官、律师提供了体系化的思考方式。法典就是要求援引多个条款,
这是我们在适用民法典时必须要注意的新现象。
王轶:在这个问题上,我只有一个建议,就是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应该是实力相当的,监
督才能够有效地进行。疫情期间,我写了篇文章,主要讨论行政许可的民法意义,着重从民
法的角度分析,行政许可应该做什么样的类型区分,对民事法律行为、合同行为的效力判断
究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发现,相关司法解释中,较为集中的问题是没有处理好行政法与
民法的交叉问题,这可以成为未来工作的着力点。如果我们能够重点突破,充分树立监督自
信,慢慢地,会与被监督者之间形成一种良好、互动的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摘编自龚云飞、关仕新《王利明、王轶、冯小光“三人谈"》)
1.以下对“民法典”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民法典吸收了许多优秀法律文化和法治文明建设的有益成果,整合了我国多年实践形成的
民事法律标准。
B.民法典鼓励社会主体的自主自治与其推动多元主体的合作共治并不矛盾,目的都是提升社
会治理效能。
C.民法典的公布能规制检察官和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从而消除法律法规之间的不协调、不统
一的现象。
D.民法典注重以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难题,惩恶扬善,实现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促进社
会开展进步。
2.综合三则材料,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只有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才能让民法典真正保护人们的权益。
B.臼古至今法律就是社会安定的重器,民法典的诞生标志着我国正在走向强盛。
C.鼓励社会主体自己解决问题,激活社会能量,能使治理成本最小化、效果最大化。
D.民法典仍然有可以改良空间,处理好了行政法与民法的交叉问题,就会完美。
3.以下说法中,不能正面支撑材料三相关观点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张某与李某因房屋租赁引发纠纷,在审理过程中,法官、检察官和律师都将民法典作为统
一的法律依据。
B.赵某出售了与其妻共有的房屋,某地方法院认为此案只涉及婚姻家庭,不需援引合同、物
权等条款。
C.法院根据民法典对张某高楼坠物致伤案做出判决,张某因法官没有使用自由裁量权而认可
判决结果。
D.刘某与钱某因共建厂房产权产生纠纷,法院依据行政法判决产权归刘某,钱某不服又依法
提起民事诉讼。
4.材料二在论证结构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
5.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请概括民法典是如何表达“民”这一精髓和要义的。(4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江流奔腾
简福海
①时间,沧海。
②当我通过“强国直播”实时目睹武汉,目睹穿城而过的长江时,脑中突然蹦出这两个
词。
③空荡荡的江面,不见片帆往来,水流纤静无声,一如许多人幽深的孤寂。江面空了,
便开阔了,渐渐延伸出海的形象。停摆的江湾,时间寂静如海,悲伤也漫滤成海。
④此刻的武汉,是一个疼痛的碰触。
⑤如果没有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以江汉关钟楼为焦点,随便截取一个时光切片,当是
这样的:在阳光的覆盖下,江汉关钟楼尖耸接天,道路延伸,车流涌动,拐弯处,浩荡的长
江接替它们一路奔腾,直向远处翻卷,隔岸的楼宇高低错落,江中船舶来回穿梭,排宕成天
阔水远又繁忙有序的景象。在百年铜钟催促砥砺的声响中,你能想象,一日又一日,那真切
的梦想、开阔的胸襟、热血的担当是怎样在这片土地上生成、奔突和激荡的。
⑥倘若调个角度,把镜头拉近放大,应有如许画面:无数生龙活虎的身影,踩着第一缕
阳光从街角的某个巷子拐出,为铺着烟尘的梦想奋斗,就着夜色回到温暖的家,默默积攒新
一天的力量。密集的门户,流驶的时光,一路轻尘,几缕炊烟,万家灯火,满城蕨蕤。
⑦远景,特写,一切都应当是这副生机勃勃的样子啊。可是,这座城市走到冬春之交的
十字路口,突然就慢下来、静下来、闲下来、冷下来、歇下来了。中断,封闭,破碎,彷徨,
泥淖,呐喊,抗争,顿悟……一些幸福与安宁,跌落在时间的罅隙。
⑧生命脆弱,宛如蛛网,在风暴的漩涡中,难逃死亡的渊薮。有亲人倒下了,有医生倒
下了,有基层干部倒下了,有快递小哥倒下了……曾经烟火不熄的生命,顷刻间画上了句号,
仿佛狂风骤雨中的一片落叶。接连的讣告、奔涌的哀思、庄肃的仪式、匆促的祭奠……一切
从简,笙箫皆默。
⑨邪恶的病毒犹如幽灵,越长江,过磨山,一路潜行游荡,侵临各地。踪迹过处,阴风
森森,暗影重重。英勇无畏的人们,执戈以待,凛然迎击……
⑩大学同窗毕业十多年,多数还坚守在医疗卫生战线,白衣一袭,谱写性命相托的旋律。
此时疫情在前,他们又变成一只只青耕鸟,奋战在前方后方。冲到一线的姐妹兄弟,穿着防
护服,一步一步走向患者,那是同死神交战的最近距离,每一步都踩在刀尖地雷上。亲历抗
击“非典”,见过了惨烈的生离死别,我更能深切体会灾难、命运、梦魇这些虚幻却又真实
的词语,体会到伴随人们的不可抗拒的无常感,总是鬼魅般四处游荡,伺机抵临制造悬而未
决的故事。
旗然,我也深知,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是白衣天使的铁甲战衣,深知勇气亦是肉体凡
胎的金钟大罩,它最柔软也最坚固。
⑫)匕阴烟花四散,忽忽已是中年。悲欣错落,人事消磨,大学同学平日没有过多的联络
交流,微信群素来沉寂萧萧。最近,却沸腾了,关切、提醒、请教、问候、祝福……每一条
信息,紧紧牵扯着山迢水远的目光。网络天涯,给不了彼此拥抱,却构成了最近的依靠。
所段讲述同学故事的视频在群里热传,单从主题看,似乎也没什么新鲜情节,医者仁
心仁术,病人转危为安,无非是职责使命罢了。可稍加浏览,双泪淋然。面对全省首例危重
病人,病源不清,机理不明,没有先例,无特效药……看着包裹严实的他,转身,进玻璃隔
n,退远,变小,折入病房,走向体重3oo斤的病人,消失在那个未知的深渊,担忧从心底
一寸寸漫上来,漫上来。
⑭那是刀光剑影的生死江湖,只有他自己知道那一刻是投入到怎样的血腥与挣扎中,家
人又翻炒着怎样的忐忑与煎熬。幸运的是,最终他与病人共同捧出了生命的日出。隔着屏幕,
我知道在南方小城的他,还要继续扛起天职,冲向下一个病人,除了默默祈祷,无法给他别
的解药。
⑮1寸光的铁锌向前挺进,犁开了春天。我曾写下歌词:苦难是花开的伏笔,冬天总为春
天作序。樱花要开的,但这不是文学的修辞一一深深浅浅的春光里,它们总要深深浅浅地绽
放。
⑯两年前在武大赏过樱花,成片的花朵在路珈山下的土地上沸腾如浪,滚荡着最后的花
期,一蓬比一蓬繁盛,一朵比一朵娇妍,艳出霞彩,洁出玉质。当一个个病患借助爱的双桨,
穿越黑暗的边缘,平安归来,浴血重生,是不是也会万分珍惜这生命之中来之不易的阳面,
就像一株樱花树,春风来了,便摇曳出满树虹霓,彻底忘却那些雪压霜欺,抑或把其消解成
人生的雨露涓滴。
⑰直播镜头中的长江,依然在钟楼边汤汤东去。它不是在表演,清澈、纯良、浩荡、骄
傲,那是它本真的面目,更重要的是,即便风雨天心,千帆过尽,它仍旧知道自己的去向。
这仿佛又是一个隐喻一一暗含一节关于如何紧握命运,高歌向天,奔腾豪迈人生的精彩故事。
颤被此刻的长江启蒙:时光如沧海,有了爱,便有了渡向明天的舟楫;而一个人或一
座城的生命,无论怎样波折,也要流成一条江,勇往直前……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将长江和武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写,用长江奔腾不已勇往直前的精神寄寓心中武汉,
希望武汉早日重生。
B.过去的武汉在作者的心中是非常美好的,它繁华有序,富有生机,充满梦想和活力,具有
浓浓的生活气息。
C.作者通过看直播,实时目睹了疫情中的武汉和穿城而过的长江,与直播镜头中展现的过去
的武汉截然不同,让作者悲伤不已。
D.文章通过写同学群里讲述同学故事的视频,赞颂了疫情中的医护人员面对病毒凛然迎击英
勇无惧的精神。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情感抒发非常强烈,运用叙述、描写、说明、抒情等表达方式,表现了自己对武汉的
怀念、悲伤、期望等复杂心情。
B.文中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疫情前的武汉景象与疫情中的武汉进行了对比,表现出了疫情
对武汉的打击。
C.文章的语言富有特色,句式上主要以短句为主,尤其是很多地方连用短句,在表达感情上
更为有力。
D.文章在结尾部分再次写长江,既照应了题目和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又深化了文章主旨,
丰富了文章意蕴。
8.文章的⑤⑥两段在文中有着怎样的作用?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9.本文题目“江流奔腾”有着怎样的意蕴?请简要阐明。(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己而为知者,殆而己矣!为善无近名,
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B奇,若然向然,奏刀髭然,
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
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
郤,导大裁,因其固然,技经肯繁之未尝,而况大靴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
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硼,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碉。虽然,每至于
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
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
可乎?”日:“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
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崭言而言,不断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
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
县解。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
母
B.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
母
C.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
母
D.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
母
11.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庖丁,意思是名为“丁”的厨师,“庖”是职业,“丁”是名字。先秦古书往往以职业放在
人名前。
B.官知,是指感官之知。与“神遇”相对。庄子把认识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官知”属感知
阶段,“神遇”属思维阶段。
C.肯紫,“肯”指附在骨上的肉;“紫”指筋骨结合处。现在以“肯紫”比喻要害或关键之处。
D.踌躇,指徘徊不进。有“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的意思,还有“研究,反复思量”的含
义。在本文中是指犹豫,迟疑不决。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节选自《庄子•养生主》,所谓“养生主”,意思是保养生命、保存天性的根本原则。
选文开头第一段是全文的总纲,接下来用两则寓言加以阐释。
B.寓言“庖丁解牛”开头,先写庖丁为文惠君解牛的熟练动作和美妙音响,整个解牛的过程
如同一场充满美感的乐舞表演。
C.寓言“庖丁解牛”写文惠君的话总共有两句:第一句是文惠君的赞叹,侧面烘托庖丁技艺
的精湛;第二句借以点明题旨,说明“解牛”与“养生”的关系。
D.寓言“秦失吊丧”,表达了庄子的生死观:人虽应时而生,顺依而死,生死之大限是必然,
死亡犹如解除倒悬之苦,但是人不应安于天理和常分。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14.“庖丁解牛”是一则寓言,它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唐崇徽公主©手痕②
欧阳修
故乡飞鸟尚喟啾,何况悲笳出塞愁。
青冢埋魂知不返,翠崖遗迹为谁留。
玉颜自古为身累,肉食何人为国谋。
行路至今空叹息,岩花野草自春秋。
【注】①崇徽公主:唐代宗时与回鹘和亲,以崇徽公主嫁其可汗。②手痕:指崇徽公主
手痕碑,在今山西灵石县。相传公主嫁回纥时,道经灵石,以手掌托石壁,遂留下手迹。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描绘了崇徽公主远嫁时鸟儿欢快鸣叫的场景,以乐景衬哀情,表现了公主远嫁时的伤
感。
B.“青冢”一句写公主出嫁后埋骨他乡,“翠崖”一句问而不答,以问为答,诗意凄婉,十
分动人。
C.颈联中“玉颜”反为“身累”,“肉食”不与“国谋”,对仗工整,诘问尖锐犀利,议论深
切痛快。
I).诗歌借古抒怀,借用历史事实,表达了对历史上曾有的和亲政策的深沉追问与思考。
16.本诗尾联中的“空”与《蜀相》“隔叶黄鹏空好音”中的“空”用词精妙,请比较分析其
寄寓情感的异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清照在《声声慢》中的“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写孤寂凄凉,便觉时光难捱,
而在《醉花阴》中“,"借袅袅香烟、阴沉天色写因愁浓而怨天长。
(2)在《逍遥游》中,庄周用水与舟的关系,来形容大鹏飞翔必须依赖天空的广阔的句子
日“,,
________,________。
(3)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到自己刻苦求学并自得其乐,所以无视物质生活贫乏的
句子是“",以“”一句总结自己求学的经历,发人深省。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故乡的小河,是一条不知名的小溪河。小河流经之地溪草茂密,柳竹成行,小河在柳竹
的庇护下仿若一条蜿蜒的银带一路向前。在河岸较窄的地方,一个石板桥横亘于小河之上。
小桥长不足十米,宽不足两米,三根桥柱牢国地支撑着上面厚重的桥板,远远看去,小桥厚
厚墩墩,结实无比。小桥很平常,但老辈人讲过很多皇帝下江南从此路过的故事。①,
但与这座小桥相承的石板路曾经是古驿道却是千真万确的,那桥面被时间的刀锋深深地剜出
的一道道痕迹就是明证.
小桥两头岸石叠加,依岸而立,两棵参天的榕树紧紧拥抱着坚硬的岸石,使小桥有了牢
固的基石与依靠。小桥一端的榕树下,有一间小房子,②,却十分精致,青瓦粉墙,
房内沿墙根修有马蹄形的石凳,老辈人说那是专为路人休憩而准备的。
小河中的流水经历一路的艰辛与洗涤,明澈而亮丽,清爽而甘甜,这是上天赐予故乡人
的甘露。每到月光明亮的夏夜,小桥就会热闹起来。老人们饭后拎着马扎、摇着蒲扇来到榕
树下,或是讲古,或是论今。孩童们仿佛来到了儿童乐园,他们跑着、笑着、闹着,一会儿
捉迷藏,一会儿踢健子,一会儿又折了柳枝去逗弄水中的游鱼。
18.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
A.比喻、比拟、对比B.比喻、比拟、排比
C.比拟、对比、对偶D.比喻、对比、夸张
19.文中画框线的句子可改成:“他们又跑又笑又闹,折了柳枝去逗弄水中的游鱼,又捉迷藏、
踢穰子。”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
20.请在文中画波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11(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在这里,我打算提出一个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
如同语言和文学一样,为了同样的需要,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乃至为了表达同样的情
感,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是可以各自用自己的“词汇”和''文法”来处理它们的。简
单的如台基栏杆、台阶等等,①,但多少民族创造了多少形式不同的台基、栏
杆和台阶。例如热河普陀拉的一个窗子,就与无数文艺复兴时代的窗子“内容”完全相同,
但是各用不同的“词汇”“文法”,用自己的形式把这样一句“话”说出来了。又如天坛皇穹
宇与罗马的布拉曼提所设计的圆亭子,虽然大小不同,基本上是同一体裁的“文章又如
罗马的凯旋门与北京的琉璃牌楼,巴黎的一些纪念柱与我们的华表,都是同一性质,同样处
理的市容点缀。这许多例子说明各民族各有自己不同的建筑手法,②,就如同
不同的民族使用他们不同的文字所写出来的文学作品和通俗文章一样。
(节选自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
2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第一段引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至今已有二千年了。
B.他是一个节俭的人,衣服旧了,破了,也“敝帚自珍”,舍不得丢弃。
C.科学家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型”。
D.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6
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
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
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
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C.“民法典的公布能规制检察官和法官的
自由裁量权,从而消除法律法规之间的不协调、不统一的现象”理解错误。原文是“此前适
用的单行法律和庞大的司法解释规定之间必然存在着不协调、不统一的地方,民法典的体系
性、协调性为民事实务提供了统一的适用依据。其次,民法典能够对民事检察官和法官的自
由裁量权进行很好的规制”,所以前后两句不构成因果关系。故选C。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B.“法律就是社会安定的重器”错,原文
是“良法向来是治国之重器”,所以应是“良法”而不是“法律”。C.“能使治理本钱最小化、
效果最大化"理解错误,原文是“民法典赋予和保障了社会主体广泛的选择自由、契约自由、
行为自由,鼓励社会主体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自己的问题,激活社会自治、自主、自律的能
量,实现治理本钱最小化、治理效果最大化”,所以原文是“实现治理本钱最小化、治理效
果最大化”,选项中“能使治理本钱最小化效果最大化”说法太绝对。D.“处理好了行政法
与民法的交叉问题,就会完美”错。原文是“较为集中的问题是没有处理好行政法与民法的
交叉问题,这可以成为未来工作的着力点。如果我们能够重点突破,充分树立监督自信,慢
慢地,会与被监督者之间形成一种良好、互动的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文中只是说“这可
以成为未来工作的着力点”,并没有说“处理好了行政法与民法的交叉问题,就会完美"。故
选Ao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的能力。B.“赵某出售了与其妻共有的
房屋,某地方法院认为此案只涉及婚姻家庭,不需援引合同、物权等条款”理解错误。根
据王利民的观点“民法典公布之后,就应当从民法典中寻找法律依据;而且规定非常清晰,
所有的规那么都在这里面了,已经消除了不一致、不统一的现象,就要在这里找统一的裁判
依据、裁判尺度。另外要有体系思维,民法典是体系化的产物,为法官、检察官、律师提供
了体系化的思考方式。法典就是要求援引多个条款,这是我们在适用民法典时必须要注意的
新现象”可知,民事法需要法官具有体系化思维,该项中“某地方法院”的判决不能表达体
系化,不能证明文中观点。故选B。
4.答案:①整体采用并列式结构,从三个角度论述民法典是一部保障人民利益、促进社会和
谐、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法;②每局部采用总分结构,先明确民法典意义与作用,
然后具体阐述。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论证结构的能力。论证结构的特点主要有并列式、层进式、对
照式、总分式。议论文的根本结构由“引论、本论、结论”三局部组成,分析论证结构可通
过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分析文章的开头、结尾、段落层次、过渡、照应等的安排。先整体
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结构。材料二共三段内容,先概括每一段的段落大意,每一段开头的一句
话就可以作为中心句,通过对材料二每一段开头一句话的分析,可知这三段的内容是并列关
系,所以材料二整体采用并列式结构,从三个角度论述民法典是一部保障人民利益、促进社
会和谐、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法。然后再分析每一段中的论证结构,可通过划分层
次来分析。通过对每一段内容的分析可知,这三段在论证结构上一样,都是先用一句中心句
引出谈论的话题,然后再具体分析,这属于总分结构。所以段落内部每局部采用总分结构,
先明确民法典意义与作用,然后具体阐述。
5.答案:①在制定过程中,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充分尊重民意;②在立法思想上,以人民
为中心,以民为本,以民为上;③在立法体系上,秉持对人的全生命周期保护理念,对人民
群众形成了全面立体的保护;④在时代针对性上,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鼓励并保护人们
惩恶扬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材料一中,依据“在民法典的制定过程中,
曾10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建议,可以说,民法典诞生的
过程就是充分尊重民意的过程”可概括出:在制定过程中,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充分尊重
民意。材料二中,依据“民法典是一部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开展思想、保障人民群众美好生
活需要的大法。民法典的精髓和要义就在于“民”字,坚持以民为本、以民为上的立场,饱
含爱民、护民、利民、惠民的情怀,促进民权保障、民生改善、民业兴旺、民心和顺、民风
文明,让人民群众有更多公平感、获得感、幸福感”可概括出:在立法思想上,以人民为中
心,以民为本,以民为上。依据“民法典秉持对人的全生命周期保护理念,确立或完善了胎
儿利益保护、未成年人利益保护、老年人利益保护、死者利益保护等规那么,形成了从摇篮
到坟墓、从抽象人到具体人的全方位保护体系,为人民安居乐业编织了立体化的平安保障网”
可概括出:在立法体系上,秉持对人的全生命周期保护理念,对人民群众形成了全面立体的
保护。依据“民法典注重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保护善行义举、惩罚丑行恶
举,有利于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实现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可概括出:在时代针对性上,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鼓励并保护人们惩恶扬善。
6.答案:C
解析:c.“与直播镜头中展现的过去的武汉截然不同,让作者悲伤不已”表述错误。根据文
本“如果没有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以江汉关钟楼为焦点,随便截取一个时光切片,当是这
样的”可知,这是过去的武汉在作者心中的形象,而非直播镜头中展现的。故选以
7.答案:A
解析:A.“运用叙述、描写、说明、抒情等表达方式”表述错误。本文是一篇散文,主要运
用了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没有说明的表达方式。故选A。
8.答案:①从内容上交代了疫情前的武汉景象,从而与上文疫情中的武汉进行了对比,表现
出了疫情对武汉的打击。②从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的疫情中的武汉,照应下文“远
景,特写,一切都应当是这副生机勃勃的样子”,也为结尾对武汉恢复生机的祝福张本。
解析:文章的⑤⑥两段在中间位置,从结构上,一般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从内容
上,结合“在阳光的覆盖下,江汉关钟楼尖耸接天,道路延伸,车流涌动,拐弯处,浩荡的
长江接替它们一路奔腾,直向远处翻卷,隔岸的楼宇高低错落,江中船舶来回穿梭,排宕成
天阔水远又繁忙有序的景象……”,这是从写景的角度表现武汉原本的繁华热闹;“无数生龙
活虎的身影,踩着第一缕阳光从街角的某个巷子拐出,为铺着烟尘的梦想奋斗,就着夜色回
到温暖的家,默默积攒新一天的力量。密集的门户,流驶的时光,一路轻尘,几缕炊烟,万
家灯火,满城蕨蕤”,这是从“人”的角度写武汉原本的生机与活力。据此我们可以看出,
⑤⑥段应该是作者回忆过去的武汉在作者的心中是非常美好的,它繁华有序,富有生机,充
满了梦想和活力,具有浓浓的生活气息。这恰好与上文作者通过“强国直播”实时目睹的疫
情中的武汉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表现出了疫情对武汉的打击。这两段又与结尾武大樱花等
相照应,共同表现作者对武汉的祝福,期待武汉能早日恢复生机,并表现主题“时光如沧海,
有了爱,便有了渡向明天的舟楫;而一个人或一座城的生命,无论怎样波折,也要流成一条
江,勇往直前”。
9.答案:①“江流奔腾”表面上指“长江奔腾不息”。②从深层含义考虑:长江精神也是武
汉人的精神,他们为了梦想努力奋斗,为了守护百姓而甘愿牺牲自我,“江流奔腾”也喻指
对武汉人精神的赞美;③同时文章将长江和武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写,用长江奔腾不已勇往
直前的精神寄寓心中武汉,希望武汉早日重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意蕴的能力。本题中的题目《江流奔腾》从表层含义上来
看,指“长江奔腾不息”,因为文中抓住长江这个特有的景象,表现出了昔日长江的热闹繁
华一一“拐弯处,浩荡的长江接替它们一路奔腾,直向远处翻卷,隔岸的楼宇高低错落,江
中船舶来回穿梭,排宕成天阔水远又繁忙有序的景象”。再从深层角度考虑,这个题目具有
一定的象征意义,长江奔腾不已、勇往直前的精神象征着作者心中的武汉,是武汉以及武汉
人的共同的精神风貌。比如文中写了普通的武汉人“无数生龙活虎的身影,踩着第一缕阳光
从街角的某个巷子拐出,为铺着烟尘的梦想奋斗,就着夜色回到温暖的家,默默积攒新一天
的力量”,写了武汉的医务工作者“面对全省首例危重病人,病源不清,机理不明,没有先
例,无特效药……看着包裹严实的他转身,进玻璃隔门,退远,变小,折入病房,走向体重
300斤的病人,消失在那个未知的深渊”,他们都具有长江英勇无畏、一往无前的精神。“江
流奔腾”更代表着作者对武汉的祝福,作者相信武汉一定会再次获得重生。
1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焉”在这里是语气词,故放在“向吾入而吊”的
后面,而不应该放在“有老者哭之”前面,因此排除BD;“然”字在这里是回答“然则吊焉
若此,可乎?”的,应该独立成句,不能和“始也”连在一起,因此排除C。故选A。
1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D.“在本文中是指犹豫,迟
疑不决”错误,这里是指庖丁感到“很得意”的样子,“踌躇满志”是指悠然自得,心满意
足。故选Do
1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但是人不应安于天理和常分”错误,原文“安
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意思是“要安于”天理和常分,顺从自然和变化,哀伤和欢乐便
都不能进入心怀。故选D。
13.答案:(1)虽然是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戒惧
地提高警惕。
(2)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解析:参考译文:
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真是危险啊!
已经有了危险,还要执著地去追求知识,那么除了危险以外就什么都已经没有了。做好事不
要求名,做坏事不要受刑罚,以遵循虚无的自然之道为宗旨,便可以保护生命,可以保全天
性,可以养护新生之机,可以享尽天年。
庖丁给梁惠王宰牛。手接触的地方,肩膀倚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顶的地方,哗
哗作响,进刀时发出“嵋”的声音,没有不合乎音律的.合乎(汤时)《桑林》舞乐的节拍,
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庖丁放下刀回答说:“我追求的是天道,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起初我宰牛的时候,
眼里看到的是一只完整的牛;三年以后,再未见过完整的牛了。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
而不用眼睛去看,感官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砍入牛体筋骨相
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
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呢!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是用刀割断
筋肉割坏的;技术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是砍断骨头而将刀砍坏的。如今,我的
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锋利得就像刚在磨刀石上磨好的一样。那牛的
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那么刀刃的运转
必然是有余地的啊!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虽然是这样,
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戒惧地提高警惕,眼睛因为筋骨
交错聚集之处而凝视不动,动作也因此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然后发出的一声,
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开了,就像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我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
为此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
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这番话,懂得了养生的道理了。”
老聃死了,他的朋友秦失去吊丧,大哭几声便离开了。老聃的弟子问道;“你不是我们
老师的朋友吗?"秦失说:''是的弟子们又问:“那么吊唁朋友像这样,行吗?”秦失说:
“行。原来我认为你们跟随老师多年都是超脱物外的人了,现在看来并不是这样的。刚才我
进入灵房去吊唁,有老年人在哭他,像做父母的哭自己的孩子;有年轻人在哭他,像做孩子
的哭自己的父母。他们之所以会聚在这里,一定有人本不想说什么却情不自禁地诉说了什么,
本不想哭泣却情不自禁地痛哭起来。如此喜生恶死是违反常理、背弃真情的,他们都忘掉了
人是禀承于自然、受命于天的道理,古时候人们将这种作法叫做背离自然的过失。偶然来到
世上,你们的老师他应时而生;偶然离开人世,你们的老师他顺依而死。安于天理和常分,
顺从自然和变化,哀伤和欢乐便都不能进入心怀,古时候人们称这样做就叫做自然的解脱,
好像解除倒悬之苦似的。”
14.答案:①社会是复杂的,要学会适应环境、顺应自然才能保全天性。②面对具体问题,
要谨慎戒惧,才能把事情做好。③只有认识并掌握事物的客观规律,做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运用自如。④凡事要内敛,不要得意忘形。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评价作者思想、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
首先理解文本内容,体会寓言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情节及细节描写等,结合现实生活,概括
它给我们带来的启示。①庖丁解牛时非常熟悉牛的结构,眼中根本没有完整的牛,然后“依
乎天理,批大郤,导大薪”,所以他的刀用了十九年,依然锋利得就像刚在磨刀石上磨好的
一样。这启示我们要学会适应,顺应自然的规律,才能在复杂的社会中得以保全。②解牛时
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庖丁总是很小心的,“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然后顺利解
开。由此看出解决复杂问题,不可大意,谨慎行事方能取得更好效果。③庖丁在解牛过程中,
善于摸索,总结规律,“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
余地”。这启示我们找到事物的客观规律极为重要,按规律去做才能游刃有余。④庖丁将牛
解开之后非常得意,“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这是因他解牛技术高超,干净
利落。但在生活中,我们做事还是要低调内敛,不可张扬得意。
15.答案:A
解析:A.“以乐景衬哀情”错误。“喝啾”是形容鸟的细碎鸣叫声;笳,古代一种管乐器,
即胡笳,从塞北和西域一带传入中原,因其声悲咽,故称悲笳。不离故乡的鸟儿尚喝啾鸣叫
不止,而豆蔻年华的少女随着悲笳离别父母、远嫁万里之外,就更加依恋不舍了。作者在这
里倾注了自己对她的怜惜同情。因此,首联描绘的是悲景,不是乐景。
16.答案:相同:两首诗中的“空”都是“空自、白白地”的意思;都妙用“空”字,形象
传神,寄寓了诗人无奈怅然之情。
不同:①“隔叶黄鹏空好音”用“空”写出了绿叶丛中的黄鹏鸣声美妙却无人欣赏,营造了
寂寥冷清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武侯祠无人凭吊的慨叹;②本诗中“行路至今空叹息”,用
"空'’写出了行路的人到这里只能白白叹息的无奈,表达了诗人对崇徽公主悲剧命运的怜惜、
同情,对统治者忍辱求和的愤慨。
解析:相同:本诗“行路至今空叹息,岩花野草自春秋”意思是,行路的人到这里白白地叹
息,山崖上花开草长随着季节交替。长叹一声,无可奈何之情袭人心怀,行路人到此只能报
之以叹息,而孤魂栖止的崖花涧草春秋更替,年复一年。这里以无情衬有情,颇有韵致。“空”,
空自、白白地,“空叹息”,白白地叹息。《蜀相》“隔叶黄鹏空好音”意思是,树上的黄鹏隔
枝空对婉转鸣唱,无人来听。黄鹏隔叶,亦不过空作好音,“空”,白白的。两首诗中的“空”
都是“空自、白白地”的意思;都妙用“空”字,形象传神,寄寓了诗人无奈怅然之情。不
同:①“隔叶黄鹏空好音”用“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科学通史课件教学课件
- 销售部的实习报告大全
- 销售工作总结工作计划5篇范文
- 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现状的调查问卷
- 销售月工作计划7篇范文
- 商标使用权授权协议
- 年度法治工作计划4篇
- 信息技术园区砂石路施工
- 教育园区停车位交易样本
- 改急诊抢救流程与规范pdca
- 医疗文书规范管理制度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英语1(本)期末复习题
- 《相学集存》优秀课件
- (完整版)新概念青少版1a1-10测试卷
- 2023年江苏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优化少先队仪式教育的尝试 论文
- 【知识解析】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 大学生职业规划-教师职业规划书范文
- 三国演义第三回读后感100字 三国演义第三回读后感1000字以上(三篇)
- 双阳区巡游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区域科目考试题库
- 口腔修复学名解及案例分析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