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术腐败的社会危害与治理_第1页
论学术腐败的社会危害与治理_第2页
论学术腐败的社会危害与治理_第3页
论学术腐败的社会危害与治理_第4页
论学术腐败的社会危害与治理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学术腐败的社会危害与治理

一、反学术腐败的概念学术腐败是一把软硬的刀。如果说一般腐败(经济腐败、行政腐败和司法腐败)直接破坏和吞噬的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实体资源(如财货、土地、资产、设施、劳力、体制、法规、政策等),那么学术腐败直接破坏和吞噬的就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价值资源(如责任心、职业道德、求索精神、风险偏好、问题意识、制度思考、创新冲动、人文观照等)——通常意义上我们可以简约地将这类价值资源理解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软实力、自主创新能力。于此可见学术腐败的后果会比一般腐败更为严重。但是,由于学术腐败具有间接性、隐蔽性,其后果又具有渐进性和未来性,所以人们对反学术腐败的重视程度就可能低一些,反学术腐败的难度也就大一些。这里有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就是从认识上来说,究竟什么是学术腐败,或者说哪些行为和现象可算学术腐败?事实上,所谓学术腐败,绝不限于抄袭、剽窃、盗用、冒名顶替、占用、造假等所谓学风问题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之类的问题。二、构建和完善新时期的学术制度古今中外无论哪种制度安排,都发生过并且会继续发生程度不同、形式各异的学术腐败;区别只在于这些不同的制度安排对学术腐败的防范和预后怎么样。也就是说,学术腐败首先有一个学术制度问题。因为所有的腐败不论形式如何,其共同特征都是可以透过制度管道谋取非分利益、非法利益乃至犯罪利益,学术腐败自然也不例外。传统计划经济制度为何较少发生一般腐败和学术腐败?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为何也较少发生一般腐败和学术腐败?一个简单原因就是:无论传统计划经济制度还是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作为其子制度的学术制度的制度漏洞都相对较少、较小。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就要回到传统计划经济制度;相反地,我们只能与时俱进,构建和完善新时期的学术制度。一个良好的学术制度可以有效遏制学术腐败和学术造假——比如2006年1月被正式认定的韩国首尔大学韩国干细胞研究中心黄禹锡教授干细胞造假案;一个糟糕的学术制度则是在激励学术腐败和学术造假——比如2006年2月发生在上海交通大学、被称为黄禹锡事件中国版的陈进教授“汉芯一号”芯片造假案。两案的区别在于:黄禹锡案甫一发生,有司即行介入,黄被迫辞职以谢国人,媒体以“韩国国家丑闻”的定位,及时、深入、全面报导此案,韩国民众对此也进行了多方反思;而对陈进造假案,相关方面至今依然遮遮掩掩,公众更是难闻其详。(顺便指出,韩国的经济制度还不能称为现代市场经济制度,而是新重商主义制度;中国的经济制度也还不是现代市场经济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制度)所以,哪里有学术腐败,哪里就一定存在学术制度问题。我们不妨把学术研究领域假设成一类特殊市场即学术市场:学术课题研究者提供学术产品,从而可以看成学术市场的卖方;学术课题发布者验收学术产品,从而可以看成学术市场的买方。从市场观点看,所谓学术腐败,就是学术产品的“假、冒、伪、劣”。中国一般市场上的“假、冒、伪、劣”为何屡禁不止?原因不外:制度约束缺失或乏力;法律法规形同虚设;当事人利欲熏心且风险成本低;受害者处在智力低下或信息不对称或弱势地位。简言之,我们的市场制度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进一步言,一般市场上打击或防范“假、冒、伪、劣”的机制和制度建设也适用于特殊的学术市场。起码,我们应该也可以选择和构建最不坏的学术制度。举例说来,食古不化、食洋不化一直是中国学术界的痼疾,这当然有学术中人的问题,但更主要的还是学术制度的问题,因为一个言必称希腊、动辄无先例的制度规范,必然首先要求其局中人遵守其游戏规则。三、科学腐败与学术规范这里所谓学术规范,包含三个层次:学术行政管理机关的行为规范、学术研究机构队伍的组织规范、学术项目和学术课题的技术规范。(一)欠缺公正、公平、科学和高效的决策行为学术行政管理机关是学术研究的决策者,若:决策程序不透明,决策就很难公正;决策机制不民主,决策就很难公平;决策人员不称职,决策就很难科学;决策手段不先进,决策就很难高效。显然,即使撇开“设租”、“寻租”不谈,学术行政管理机关欠缺公正、公平、科学和高效的学术决策,也必然成为孳生学术腐败的温床。这是表现为制度形态和体制形态的学术腐败。(二)“事业”单位和组织形态的学术腐败从事学术研究,对个人言,既要有相应的学术兴趣、学术能力,又要能远离功利耐得住寂寞平淡。而当今的学术研究多半是以“组织”形式展开和进行的(纯粹个人的学术研究不关涉公共资源因而基本不存在所谓学术腐败问题),作为一类组织的学术研究机构通常又是“事业”单位,它要把这些个人组织起来,就必须要有一套合意的治理结构,其队伍组建必须设有一定的门槛和界域,且需突破行政区划和行政权力的局限,以便尽可能减少、克服甚至杜绝食客门生、滥竽充数、鱼目混珠、李代桃僵、坐享其成等表现为组织形态的学术腐败。(三)研究对象的学术标准和学术规定性这里所讲的技术规范,并非指学术成果的行文格式和体例以及文字叙述方面的规范,而是指作为一个研究对象的学术项目或学术课题,其本身必须具备特定的学术标准和学术规定性。比如:前提不争论,共同的对话语境,问题意识,逮前人他人之未逮,原创性,百家争鸣……舍此,非但不足以为学术和学术研究,反而是一种技术规范上的学术腐败——这又常常表现为招人耻笑的文字垃圾和垃圾文字。四、学术善良,学术良风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撇开其“愚忠”、“江湖义气”成分,这里的“死”何尝不是“士”的一种品质一种气节?对作为“士”之一的学术研究者来说,这何尝不是一种职业精神和职业操守?腐败乃过街老鼠,但反腐亦需从自身做起。作为防范和遏止学术腐败的人格基础,良好的个人品质不可或缺。学术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学术良知、学术良能;最起码要“慎独”。通俗地说,就是不能拿学术与权钱色交易。尝闻“红粉赠佳人,宝剑送烈士”,无论如何,学术从业人员多少都需要具备一点红粉佳人的操守,具备一点宝剑烈士的风骨。这就是我们讲的学术忠诚。没有如斯信念和理念,最好不要吃学术这碗饭。“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总之,你一旦做了学术中人,就要与学术“相看两不厌”,就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就要有不随流俗的学术人格。否则任凭你有多大的才气,一旦丧失了“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学术本分,你在个体品质上就已经是学术腐败了。在日常生活中,世人诟病的所谓学术腐败者,一多半都是这类丧失学术人格、出卖学术良知之辈;此外,还有少数并非学术中人附庸风雅,冒充斯文,大抵不过衣冠沐猴之徒罢了。学术界对此需要有一套“清理门户”的规则。五、重建学术道德,振兴学术市场大道已逝,失而后得,是为道德。无论“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还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都是我们曾经有过的优秀的学术道德,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面对经济社会转型和科学技术进步的现实,结合学术研究本身的特点,重建或振兴新时期的学术道德。孟子曰:“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钧,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滕文公上》)市场社会的道德问题实质上是产权的独立和清晰问题;道德市场要求有一个道德政府,也即政府对产权关系的界定会直接影响到交易是否公平。所以,政府以何准则、态度通过“法”或“权”对产权的界定和再界定至关重要。换言之,重建和振兴我们的学术道德,必须结合学术研究活动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建立健全和完善我们的学术制度(以及比学术制度更为基本的基础制度)。(一)“论文决定一切”原则的提出背景从时间关系看,人类活动大体可以分为三类:面向现时的活动、面向往时的活动、面向未时的活动。就时态言,绝大多数学术研究都是追溯往时、探求未时的,只有少数部分是解释现时的。学术研究中的这种时态分布特征,决定了大多数学术研究和学术成果——除解释现时的部分其即时的“变现”几率较大即所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能较高外——因为时空的区隔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必然与当前无论个人还是社会直接的功利目标相去甚远(至少在短期是如此)。若忽视或无视学术研究的这种内在规定性,一味要求甚至硬性逼迫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大成果,则要么揠苗助长,要么焚琴煮鹤。2004年4月,湖南农科院接连发生三起专家自杀,主要原因是“创收指标”压力过大。2004年9月,法兰克福大学盛赞的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36岁的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茅广军,因转变研究方向,成果出得慢且论文少,没通过考核被解聘而跳楼自杀。2005年8月,26岁的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孟懿,从教学楼7楼跳下身亡,遗书自称“厌世、精神抑郁”。在发达国家科学界,“论文决定一切”(publishorperish)的原则之所以能较好地协调政府资助、各种基金与研究人员的关系,是因为经过几百年的积累和发展,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竞争规则和约束环境。但在当下中国,因为诸多不可比因素,“论文决定一切”就绝对不是一个“硬道理”!(二)学术独立是社会要有“一方培养”存在的前提条件学术研究虽然也有传承知识的功能,但主要还是创造知识。人类的知识劳动,大体可以分为学习活动、生产活动(包括技术活动和工程活动)、管理活动和创造活动。学术劳动主要集中于创造活动,并主要体现为创造活动。学术劳动所具有的这种特征,是由学术劳动特殊的认知性质决定的。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角度说,人类一切知识劳动的认知对象无非就是自然界、社会和人自身。一般意义上的技术活动工程活动主要是运用知识、组合知识;一般意义上的学习活动管理活动主要是更新知识、扩散知识;而学术劳动虽然也要运用、组合、更新、扩散知识,但它所表现出来的特殊性却在于:一方面要对既有知识提出质疑、批判,另一方面又要拓展和创造知识。这使得作为知识劳动的学术研究,一方面充满了怀疑精神和风险精神,另一方面又充满了探索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为此,学术领域必然会形成一套独特的规约。在此,不仅习见的所谓“应该-不应该”、“正确-不正确”、“合理-不合理”、“可以-不可以”这类判语不再适用,而且世俗社会的一般原则譬如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之类的信条也不再适用。简言之,学术独立是一个社会要想有“一方净土”存在的必要条件。如果说人类的认识活动是一个不断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那末学术研究就是这一过程的急先锋和排头兵;人类因此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从而不断走向自由王国的彼岸。(三)学术创新的成本不断加穷经皓首、书香门第、世家嫡传、御苑文渊……千百年来一直是传统中国的学术血脉;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三坟五典、九丘八索……千百年一直都是传统中国的学术元气。俱往矣!随着科技革命的展开,随着世界文化的形成,学术研究也像邓小平所说的那样必须“三个面向”。当今世界,学术研究正在“空间领域”和“研究成本”方面发生着“一大一小”和“一减一增”两个相反相成的变化:第一,随着一体化、全球化进程的展开,要素流动障碍日益减少,学术交流日益频繁、活跃,这导致任何一个学术研究人员所面对的学术空间都变得前所未有地大;但与此同时,由于知识和信息的几何级数增长,每一个人所掌握的知识都只是那个相关知识领域的零星部分,以致对整体的知识体系而言,一个人的知识正在相对越来越小,学者也因此变得越来越“专”。也即是说,学术研究的整体空间范围虽然变得越来越大,但对学术研究者个体而言其学术空间却因此而变得越来越小,以致人们再也不可能指望出现那种全能的、综合性的学术大师和学术权威。第二,一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普及,学术信息的获得愈益便捷,学术研究者的信息成本也因此愈益降低;另方面,随着知识经济和“软实力”的价值日益凸现,不同组织围绕知识(集中在诸如专利、知识产权和核心能力方面)所展开的“红海战略”竞争也空前激烈、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