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讲天上千年艳,人间九月黄——简答近年来,新高考全国Ⅰ卷、Ⅱ卷出现了文言文阅读主观题。这种题型的出现增加了文言文阅读的难度,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种题型的命题特点如下:1.侧重考查人物的品德行为,体现学科育人的功能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切口不大,指向明确,涉及的文本区间有时局限于一段,但大多是某几个相关语段。3.题干中“概括”“特点”(“内容”“原因”)等的要求,显示了作答是要评价性地总结人物行为的特征或与人物行为相关的人、事的特征。类型一概括人物事迹和性格品质主要是围绕传主人生经历和成就,要求概括其业绩成就、思想品质、性格心理特点等。1.注意传主的身份以及作者的写作目的。如传主是军事将领,应根据其个性化的军旅事迹,分析其作为一个军事将领的品质;如传主是政府官员,应从其政绩(为政)和人品(为人)方面概括。2.了解通常情况下古代人物的品质追求。如求学成才、求财治家、求吏治民、求智研理,还要有一定的文化积累,多了解古代士大夫的功名心、利禄心,以及雅致意趣等。3.筛选原文信息并加工整合信息。人物品质特点可以从文中直接提取,多数情况下要用自己的语言准确概括。(2020·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外大母赵太夫人行状袁宗道天乎,天乎!何乃遽以吾外大母逝耶!悲哉!不肖宗道,稚年丧母,外大母每见不肖,辄泪涔涔下,且泣且拊曰:“儿饥否?将无寒乎?”辄取衣食衣食之。故不肖即茕然弱子乎,无殊乎在母膝下也。今壮矣,而外大母何在耶?悲哉,悲哉!太夫人姓赵氏,其先江陵人,景泰间徙公安,遂占籍,四传为处士文深。赠中宪东谷公与处士同里闬,雅相欢也,因悉太夫人勤慎状,曰:“是真我家妇。”遂命方伯公委禽焉。赠中宪公性嗜饮,日偕诸酒人游,顾以生计萧疏,不无阻酣畅也。自有妇卜太夫人,而甘滑盈几,取办咄嗟。诸故酒人惊相语:“前从夫夫饮,且少鲑菜耳,今何突致此衎衎者?”遍视其囷箧而索然若故,然后乃知太夫人啬腹龟手适舅姑,心力竭矣。无何,姑钱恭人婴疾且亟,则尽斥鞶珥授方伯公,俾迎医,医无问遐近。恭人不食,外大母亦绝噉。恭人不起,而太夫人哀可知也。即逮今五十余年,而语及辄涕。居尝语子:“吾今裕,故能施耳,不若先姑贫而好施也。若所以有兹日,微先姑之德不及此,子孙无忘先姑哉!”乙卯,方伯公领乡书。丙辰,成进士。己未,官比部郎。太夫人相从京师,居四年,不置一鲜丽服。丙寅,方伯公佥宪江西,时长宪者喜敲扑,公庭号楚声不绝。太夫人闻之,戚然曰:“彼盛怒易解耳,而生命难续,且若之何以人灼骨之痛,博己一快也?”方伯公为之改容曰:“请佩此言当韦。”戊寅,方伯公以大参备兵通、泰,寻由河工超迁河南右辖。未几,转左。日夜期会簿书间,力渐耗。太夫人时时风方伯公:“且休矣!即不能琴燔鹤以饱,夫岂其无双田之毛、东湖之水?”方伯公曰:“所谓拂衣者难妻孥也,汝若是又奚难!”而癸未需次调补,竟请告归,从太夫人意也。居尝语诸子曰:“尔父累俸,稍拓田庐,然不尽与尔曹,而推以赡族,惟是念祖父之余,不可专食也。尔当识此意附谱后,绝孙曾他肠,令吾族人得世世食此土,不亦美乎!”其平居语识大义类若此。不肖宗道,甥也,义不敢饰吾外大母之行,然亦不敢隐也。惟慨惠之铭,以肉百年骨,则家舅氏厚幸,宗道厚幸。(选自《白苏斋类集》,有删节)赵太夫人平居言语中的“识大义”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答案:心系幼孤,疼爱后辈;不忘祖德,推惠及人;珍惜生命,宽仁善良;关心丈夫,淡泊名利。类型二提炼事物或事件的特点性质通常情况下,文本会全面介绍主要人物(传主),主要包括该人物治学、为人、为官方面的情况。为了考查深入理解其中某一方面内容的情况,命题者会设置有关其某一方面特点的题目,考查貌似非文章主要方面的内容,如文化常识方面的题目。如2016年江苏卷,问题为“根据文中张汝霖的科举经历,概括当时科举考试的相关特点”。这类题有个特点,就是答案散落在文章中,没有明显的标志,且缺乏一定的思考分析角度。1.仔细阅读,准确筛选,做好勾画标记。把一切有可能的文字都勾画、筛选出来,再细细阅读,认真甄别,去掉无关信息,保留核心信息。2.精准审题,判断角度,明确答题方向。要注意判断题干所暗示的答题角度和表述答案应采用的表述方式,如概括科举考试的相关特点,其可能的答题角度有考试内容、举办时间和录取标准等。因此,对这类题,答前预判可能的分析概括角度极其重要。(2021·江苏模拟)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陈选字士贤,台之临海人。天顺庚辰试礼部,丘文庄得其文,曰:“古君子也。”置第一。授监察御史。罗一峰论夺情被谪,先生抗疏直之。出按江西,藩臬以素服入见,先生曰:“非也。人臣觐君,服视其品秩,於御史何居?”不事风裁,而贪墨望风解绶。已,督学南畿,一以德行为主。试卷列诸生姓名,不为弥封,曰:“吾且不自信,何以信于人邪?”每按部就止学宫,诸生分房诵读,入夜灯火萤然,先生以两烛前导,周行学舍,课其勤惰,士风为之一变。(节选自《明儒学案》,有删改)请根据该段内容,概括出陈选在为官方面的特点。答案:①刚直耿介;②谨遵礼数;③重视德行;④恪尽职守。类型三分析概括事理和事件的原因任何事件的发生都有原因,原因是造成某种结果或引发另一事件的条件。就文言文中某一行为或结果要求结合文本追溯原因,几乎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文言文本,应在备考中引起重视。这类题的命题角度灵活多样,有的要求概括主要人物做某事成功的原因,有的要求概括人们怀念主要人物的原因,有的要求概括某种道理形成的理由,甚至有的要求概括作者写作的理由。1.精准审题,明确答题角度。既然是问原因,那么结果肯定在题干中出现。既然有结果,那么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有主要原因又有次要原因,有外在原因又有内在原因。答题的关键点自然在于自身原因,兼及客观原因、外部原因。另外,如果涉及文章自身,自然要关涉文章的思路、结构及手法等方面的理由。2.厘清层次,搜寻关键信息。在文中寻找理由文字时,对于要点较集中的说理文字(尤其是长句子),要分清层次,提取关键词语转换为答案。3.分清因果,理顺逻辑关系。在形成初步答案后可以用因果法验证,一是检查理由与结果之间是否合理;二是检查答案表述是否与结果保持一致,必要时可以调整答案表述形式。(2022·新高考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本见任务一“高考真题”),完成后面的题目。孟尝君前往赵国、燕国借兵救魏,所采用的游说策略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答案:①对赵国,孟尝君表以忠心,以存魏的好处打动对方。②对燕国,孟尝君则是晓以利害,以亡魏的弊端引起燕王的重视。类型四概括情节和结构思路情节是作品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命题考查概括传主主要活动轨迹和事迹。厘清结构,要求考生对文言文的某一段落或整篇的层次进行梳理,多见于一些议论性文言文,或传记中的议论性语句,这类题型在北京卷和上海卷中比重较大。1.标注文本表时间、地点的标志词,明确传主所做事情。要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准确厘清相关人物在不同时段(或任职的不同时期)依次做了哪些事情,要按照题干的指向概括相关情节。2.明确人物关系和官职变动情况,梳理全文行文脉络。用不同符号勾画标注不同人物姓名和官职变动等词语,明确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上下级、同事,还是亲属。官职和地点的变化,交代了人物的活动轨迹和主要事迹,便于厘清全文脉络。3.分析概括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和结果,明确逻辑关系。明确事件的前后逻辑关系,便于推断事件发生的前后顺序和发展趋势,便于从整体上把握全文的情节和结构特点。(2020·上海卷节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④除湖南提点刑狱公事。衡山浮户有与土人不相中者,曰:“衡山,国之寿岳。祠城东故有溪,并城南出。后或凿城北址,导水使西,不能无断地脉。请筑山决水,使复故道。”公曰:“水西出岁久,故道皆为民居。今欲东之,则是数百家者不无荡析离居之苦。且寿岳之云,无所经见。就如其言,则国家中兴在西流之后,尤不宜妄有改作。”事乃得已。(节选自朱熹《宋若水传》)第④段写宋若水反驳衡山浮户恢复溪水故道的请求,很有说服力,请加以分析。答案:示例:宋若水指出,恢复故道会让数百户居民动荡离散,危害极大。而寿岳庇佑国运的说法不见经典记载,不足为据。即使认为地脉影响国运的说法成立,由于国家中兴发生在改道之后,那么恢复故道就会影响大好国运,这与恢复故道的理由自相矛盾。宋若水从后果的严重性、对方论据的权威性、对方论述的严谨性三个角度进行反驳,针对性强,很有说服力。类型五概括情感态度和探究写作目的情感态度是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和推理,它是文言文整体阅读中的重点、难点。写作目的是文章写作的出发点,即作者通过写作活动以实现文章的社会价值。这种题型多见于带有议论色彩的阐释类文言文本。1.寻找表达情感态度的标志词语。文言文中作者情感态度的表述常常借助文言虚词来表达,如“耳、耶、焉、岂、其、哉、为”等语气词,表示或批判或赞赏或质疑,要结合具体的语境用心揣摩。2.抓住首尾段落,探求写作目的。文章的写作目的首先要从作品的位置上来分析推断,一般在文首或文末。既要结合时代背景,还要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更要注意知人论世,与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内心情怀密切相关。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章望之字序欧阳修校书郎章君,尝以其名望之来请字,曰:“愿有所教,使得以勉焉而自勖者。”予为之字曰表民,而告之曰:古之君子所以异乎众人者,言出而为民信,事行而为世法,其动作容貌皆可以表于民也。……名山大川,一方之望也,山川之岳渎,天下之望也。故君子之贤于一乡者,一乡之望也;贤于一国者,一国之望也;名烈著于天下者,天下之望也;功德被于后世者,后世之望也。孝慈友悌达于一乡,古所谓乡先生者,一乡之望也。春秋之贤大夫,若随之季良、郑之子产者,一国之望也。位于中而奸臣贼子不敢窃发于外,如汉之大将军;出入将相,朝廷以为轻重,天下系其安危,如唐之裴丞相者,天下之望也。其人已殁,其事已久,闻其名,想其人,若不可及者,夔、龙、稷、契是也。其功可以及百世,其道可以师百王,虽有贤圣莫敢过之者,周、孔是也。此万世之望,而皆所以为民之表也。(有删改)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请简要概括。答案:阐释取字用意,并借此勉励章望之。(2020·新高考全国Ⅱ卷节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辄表贺,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留中者数月。遂逮瑞下诏狱,究主使者。帝初崩,外庭多未知。提牢主事闻状,以瑞且见用,设酒馔款之。瑞自疑当赴西市,恣饮啖,不顾。主事因附耳语:“宫车适晏驾,先生今即出大用矣。”即大恸,陨绝于地。既释,复故官。海瑞在向明世宗上疏前,为什么要事先“市一棺,诀妻子”?请简要说明。解题指津:第一步:抓住关键,审清题干。题干要求分析海瑞上疏前的异常举动的原因。第二步:锁定区域,圈画重点。可从文章中找到“向明世宗上疏”“市一棺,诀妻子”关键词句,然后再根据前后语境,由“自知触忤当死”可知他自知触怒皇帝将死,所以买了一口棺材,诀别妻子儿女;由“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可知他抱定了必死的决心,并不打算逃走,而是遣散童仆,等待皇上降罪。第三步:简明扼要,分条陈述。答案:①自知触怒皇帝将死;②抱定必死的决心。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已,上节财十四事,汰内府诸监局冒破钱,中贵大恨。及显陵工竣,执役者咸觊官。麟止拟赉,群小愈怨。会帝纳谏官言,停中外杂派工役,麟牒停浙江、苏、松织造,而上供袍服在停中。中官吴勋以为言,遂勒麟致仕。久之,显陵殿阁雨漏,追论麟,落职。麟清修直节,当官不挠。(节选自《明史·刘麟传》)显陵竣工后,为什么“群小愈怨”?请依据文本简要说明。答案:显陵竣工后,担任劳役的人都指望做官,而刘麟只打算赏赐他们,于是引起了众小人的怨恨。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时太后以比遭不造①,委任宰辅,固所匡正,每辄从用,其黄门宦者一律斥遣,天下咸望遂平,而梁冀猜专,每相忌疾。后岁余,甘陵刘文、魏郡刘各谋立蒜为天子,梁冀因此诬固与文、共为妖言,下狱。门生渤海王调贯械上书,证固之枉,河内赵承等数十人亦要斧锁诣阙通诉。太后明之,乃赦焉。及出狱,京师市里皆称万岁。冀闻之大惊,畏固名德终为己害,乃更具奏前事,遂诛之,时年五十四。(节选自《后汉书·李固传》)【注】①不造:不幸。指汉顺帝死后,冲帝、质帝都只做了一年皇帝就死了之事。李固被太后赦免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答案:①李固深受百姓爱戴;②王调等人为他积极申诉冤情;③太后对他比较信任。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薛怀让,其先戎人,徙居太原。时契丹岁扰边陲,朝廷择骁将守要郡,命怀让为洺州团练使。会符彦卿北讨契丹,以怀让为马军左厢排阵使,又从杜重威为先锋都指挥使。契丹主北归,留麻答守镇州,麻答遣步健督洺州供运。怀让闻汉祖举义晋阳,即杀步健,奉表归汉,汉祖遣郭从义分兵万余,与怀让取邢州。时伪帅刘铎守邢台,坚壁拒之,不克而还。麻答遣副将杨安以八百骑攻怀让,又命刚铁将三百骑继之。怀让战不胜,退保本州。契丹大掠其封内。及麻答为镇军所逐,杨安亟遁,铎又纳款汉祖。怀让乘其不虞,遣人绐铎云:“我奉诏袭契丹,请置顿于郡。”铎无拒心,辄开门迎之,怀让杀铎,夺其城。汉祖即授以安国军节度。(节选自《宋史·薛怀让传》,有删改)《旧五代史》记载,刘铎“为怀让所害,时人冤之”。请根据本文内容,概括“时人冤之”的原因。答案:①刘铎已经归顺汉祖,与薛怀让共事一主;②他没有抵抗,打开城门迎接薛怀让入城;③结果被薛怀让欺骗并杀害,所以当时的人认为他死得冤枉。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吴大将全琮帅数万众来侵寇,礼躬勒卫兵御之,犯蹈白刃,奋不顾身,贼众乃退。诏书慰劳,赐绢七百匹。礼为死事者设祀哭临,哀号发心,皆以绢付亡者家,无以入身。时匈奴王刘靖部众强盛,而鲜卑数寇边,乃以礼为并州刺史,加振武将军。往见太傅司马宣王,有忿色而无言。宣王曰:“卿得并州,少邪?今当远别,何不欢也!”礼曰:“礼虽不德,岂以官位为意邪?本谓明公齐踪伊、吕,匡辅魏室,上报明帝之托,下建万世之勋。今社稷将危,天下凶凶,此礼之所以不悦也。”因涕泣横流。宣王曰:“且止,忍不可忍。”爽诛后,入为司隶校尉。嘉平二年薨,谥曰景侯。(节选自《三国志·孙礼传》)孙礼在将任职并州、向太傅司马宣王辞行时,为什么脸上有怒色?答案:国家处于危难之中,天下动荡不安,但宣王身居高位,不能救国于倾危。课时质量评价(二十三)简答(建议用时:30分钟)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马世龙,字苍元,宁夏人。由世职举武会试。署兵部孙承宗奇其才,荐为山海总兵。世龙感承宗知己,颇尽力。当是时,承宗统士马十余万,用将校数百人,岁费军储数百万。诸有求于承宗者,率因世龙,不得则大恚,而世龙貌伟,中实怯,忌承宗者多击世龙以撼之。帝以承宗故,不问。天启五年九月,魏忠贤以清君侧疑承宗,其党攻世龙者并及承宗。承宗不安其位去。其冬,世龙亦谢病去。崇祯二年冬,都城戒严。刑部尚书乔允升荐世龙才。会祖大寿师溃,京师大震。承宗再起督师,以便宜遣世龙驰谕大寿听命。及满桂战死,遂令世龙代为总理,赐尚方剑,尽统诸镇援师。时遵化、永平、迁安、滦州四城失守已三月。承宗、大寿隔关门,与世龙诸军声息断绝。帝急诏四方兵勤王,而诸军并壁蓟门,观望不进。给事中张第元上言:“世龙在关数载,绩效无闻,非若卫、霍之俦,功名足以服人也。诸帅宿将,非世龙偏裨,欲驱策节制,谁能甘之。师老财匮,锐气日消,延及夏秋,将有不可言者。”帝以世龙方规进取,不纳其言。时大寿于五月十日薄滦州。明日,世龙等以师会。又明日复其城。十三日,游击靳国臣复迁安。明日,副将何可纲复永平。又二日,别将复遵化。阅五月,四城始复。论功,世龙加太子少保。八月复谢病归。六年五月,插汉虎墩兔①合套寇②犯宁夏,总兵贺虎臣战殁,诏起世龙代之。世龙生长宁夏,习其形势,大修战备。明年正月,二部入犯,遣参将卜应第大破之,斩首二百有奇。逾月,套寇犯贺兰山。世龙遣降丁潜入其营,馘其长撒儿甲。未几,插部大举入寇。世龙遣副将娄光先等分五道伏要害,而己中道待之,夹击,斩首八百有奇。其年七月寇犯枣园堡,世龙又大败之。世龙半岁中屡奏大捷,威名震西塞。(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五十八》,有删改)【注】①插汉虎墩兔:插汉,地名。虎墩兔是对尊者的称呼,指插汉部落首领。②套寇:指入侵河套地区的少数民族部落。给事中张第元建议撤换马世龙,他陈述了哪几个方面的理由?解析:根据“在关数载,绩效无闻”可知,张第元认为马世龙没有战功;根据“非若卫、霍之俦,功名足以服人也”可知,张第元认为马世龙的才能不足,功名不足以服人;根据“诸帅宿将,非世龙偏裨,欲驱策节制,谁能甘之”可知,张第元认为马世龙不能调遣下属,将帅关系处理不好;根据“师老财匮,锐气日消,延及夏秋,将有不可言者”可知,张第元认为马世龙统兵的后果是损兵伤财,后果不堪设想。答案:才能(非若卫、霍之俦),战功(在关数载,绩效无闻),将帅关系(谁能甘之),率军后果(师老财匮,锐气日消)。(答出任意三点即可)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吴汉,字子颜,南阳人。韩鸿为使者,使持节,降河北,人为言:“吴子颜,奇士也,可与计事。”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上既破邯郸,诛王郎,召邓禹宿,夜语曰:“吾欲北发幽州突骑,诸将谁可使者?”禹曰:“吴汉可。禹数与语,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上于是以汉为大将军。汉遂斩幽州牧苗曾,上以禹为知人。吴汉与苏茂、周建战,汉躬被甲持戟,告令诸部将曰:“闻鼓声皆大呼俱进,后至者斩。”遂鼓而进,贼兵大破。北击清河长垣及平原五里贼,皆平之。吴汉伐蜀,分营于水南水北,北营战不利,乃衔枚引兵往合水南营,大破公孙述。吴汉兵守成都,公孙述将延岑遣奇兵出吴汉兵后,袭击破汉,汉堕水,缘马尾得出。吴汉性忠厚,笃于事上,自初从征伐,常在左右,上未安,则侧足屏息,上安然后退舍。兵有不利,军营不完,汉常独缮檠其弓戟,阅其兵马,激扬吏士。上时令人视吴公何为,还言方作战攻具,上常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封汉广平侯。吴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吴汉爵位奉赐最尊重,然但治宅,不起巷第。夫人先死,薄葬小坟,不作祠堂,恭俭如此。疾笃,车驾亲临,问所欲言。对曰:“臣愚无所识知,唯愿慎无赦而已。”病薨,奏谥曰:“有司议宜以为武。”诏特赐曰忠侯。(选自《东观汉记》卷十,有删改)《后汉书·吴汉传》用孔子的“刚毅木讷近仁”一语来赞誉吴汉,请简要概述吴汉的刚毅与木讷之处。解析:刚毅之处如下。“吴汉与苏茂、周建战,汉躬被甲持戟,告令诸部将曰:‘闻鼓声皆大呼俱进,后至者斩。’遂鼓而进,贼兵大破”,吴汉与敌军作战时,亲自披甲持戟,命令将士们拼死杀敌,最终大破敌军。“吴汉伐蜀,分营于水南水北,北营战不利,乃衔枚引兵往合水南营,大破公孙述”,北营作战不利,他带领将士们悄悄与南营汇合,最终打败公孙述。可概括出吴汉作战勇猛,连克强敌。北营作战不利,他并不气馁,想办法战胜敌人。“兵有不利,军营不完,汉常独缮檠其弓戟,阅其兵马,激扬吏士”,交战失利,他独立修缮武器,检阅士兵,激励将士。可概括出吴汉作战不利时,败而不馁,激励将士。木讷之处如下。“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他说话缺少文采,仓促之间不能用言语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可概括出吴汉缺乏文采,不善言辞。答案:刚毅之处是作战勇猛,连克强敌;败而不馁,激励将士气。木讷之处是缺乏文采,不善言辞。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子犹①曰:贫者,士之常也;俭者,人之性也。贫不得不俭,而俭者不必贫,故曰性也。然则俭不可乎?曰:吝不可耳。俭而吝,则虽堆金积玉,与贫乞儿何异?郑余庆极清俭。一日,忽召亲朋官数人会食。众皆惊讶,侵晨赴之。日高,余庆方出,闲话移时,众腹已枵。余庆呼左右曰:“分付厨家,烂蒸去毛,莫拗折项。”众相顾,以为必蒸鹅鸭之类。又久之,盘出,酱醋亦极香新,但见每人前下粟饭一碗,蒸葫芦一枚。皆匿笑强进。王罴性俭率。镇河东日,尝有台使②至,罴为设食,乃裂去薄饼缘。罴曰:“耕种收获,其功已深,舂③爨④造成,用力不少,尔之选择,当是未饥。”命左右撤去之,使者愕然。(选自冯梦龙《古今谭概·贫俭部》,有删改)【注】①子犹:本文作者冯梦龙。②台使:中央最高行政机构尚书省派出的使者。③舂(chōnɡ):用杵臼捣去谷类的壳。④爨(cuàn):烧火煮饭。作者在文中表明了自己怎样的生活态度?请结合文中两个人物的做法来谈。解析:结合作者的观点句“贫者,士之常也;俭者,人之性也……俭而吝,则虽堆金积玉,与贫乞儿何异”强调的是“贫穷,是士人的常态;节俭,是人的本性”“吝啬是不可取的”。然后从两个事例中的“皆匿笑强进”“王罴性俭率”“尔之选择,当是未饥”等可以看出,作者提倡节俭,反对浪费,更反对过于节俭,即吝啬。答案:作者认为,节俭是一种品性,与生活贫穷有关系;他提倡节俭,但是反对吝啬。郑余庆请客时的煞有介事,众人的偷笑,表明了作者的态度;文中王罴对使者浪费粮食的做法甚为不满并命令侍从撤去食物,作者借王罴之口,同样表明了自己的态度。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元昊反,西边用兵,以公为陕西体量安抚使。公视四路山川险易,还言某路宜益兵若干,某路贼所不攻,某路宜急为备。至于诸将材能长短,尽识之,荐其可用者二十余人,后皆为名将。是时,边兵新败于好水,任福等战死。今韩丞相坐主帅失律,夺招讨副使,知秦州;范文正公亦以移书元昊不先闻,夺招讨副使,知耀州。公因言此两人天下之选也,其忠义智勇,名动夷狄,不宜以小故置之,且任福由违节度以致败,尤不可深责主将。由是忤宰相意,并其他议,多格不行。明年,贼入泾原,战定川,杀大将葛怀敏,乃公指言为备处。由是始以公言为可信,而前所格议,悉见施行。(节选自欧阳修《王尧臣墓志铭》)文中对于王尧臣的建议,出现“多格不行”“悉见施行”的不同结果。请结合本文阐明原因。答案:“多格不行”是因为王尧臣的有些言辞没有投合宰相的心意,导致奏议大多数被搁置不施行;“悉见施行”是因为王尧臣当时指出要紧急备战的地方被证明是对的,这让大家开始认为他的话是可信的,所以之前搁置起来的奏议也都一一被施行。主题七纪事本末(建议用时:3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高宗建炎元年五月甲午,召李纲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初,纲再贬宁江,金兵复至,渊圣①悟和议之非,召纲为开封尹。行次长沙,被命,即帅湖南勤王师入援,未至而京城失守。至是,召拜右相,趣赴行在所。中丞颜岐奏曰:“李纲为金人所恶,虽已命相,宜及其未至,罢之。”章五上,帝曰:“如朕之立,恐亦非金人所喜!”岐语塞而退。右谏议大夫范宗尹论纲名浮于实,有震主之威,帝亦不听。汪伯彦、黄潜善自谓有攀附之劳,拟必为相,及召李纲于外,二人不悦,遂与纲忤。纲行至太平,上疏曰:“兴衰拨乱之主,非英哲不足以当之。英则用心刚,足以莅大事,而不为小故之所摇。哲则见善明,足以任君子,而不为小人之所间,愿陛下以汉之高、光,唐之太宗为法。”六月朔,李纲至行在,入见,涕泗交集。纲言于帝曰:“邦昌僭逆,臣不可与邦昌同列,当以笏击之。陛下必欲用邦昌,第罢臣。”帝颇感动。汪伯彦曰:“李纲气直,臣等所不及。”帝乃出纲奏,责授邦昌保化军副使,潭州安置。邦昌后至潭州,伏诛。时帝手诏择日巡幸东南,纲言:“车驾巡幸之所,关中为上,襄阳次之,建康为下。陛下纵未能行上策,犹当且适襄、邓,示不忘故都,以系天下之心。”帝乃谕两京以还都之意,读者感泣。纲尝侍帝,论及靖康时事,帝曰:“渊圣勤于政事,省览章奏至终夜不寐,然卒至播迁,何也?”纲对曰:“人主之职在知人,进君子,退小人。”因勉帝以明恕尽人言。帝嘉纳之。纲所论谏,其言切直,帝初无不容纳。吕中曰:自纲之入相也以英哲全德勉人主抗忠数疏中时膏肓僭逆之罪正而士气作幸都之谋定而人心安。朱子谓“李纲入来,方成朝廷”者,正为此也。(选自《宋史纪事本末·李纲辅政》,有删改)【注】①渊圣:北宋钦宗赵桓的尊号。宋钦宗为北宋徽宗赵佶长子,南宋高宗赵构异母兄。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自纲之入相也/以英哲全德勉人/主抗忠数疏中时/膏肓僭逆之罪正而士气作/幸都之谋定而人心安B.自纲之入相也/以英哲全德勉人主/抗忠数疏/中时膏肓/僭逆之罪正而士气作/幸都之谋定而人心安C.自纲之入相也/以英哲全德勉人主/抗忠数疏中时/膏肓僭逆之罪正而士气作/幸都之谋定而人心安D.自纲之入相也/以英哲全德勉人/主抗忠数疏/中时膏肓/僭逆之罪正而士气作/幸都之谋定而人心安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人主”,名词,君王,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A、D两项。“僭逆之罪正而士气作”“幸都之谋定而人心安”,句式对称,应分别单独成句。据此排除C项。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以笏击之”的“笏”和《红楼梦》中《好了歌注》“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的“笏”意思相同。B.勤王,尽力于王事,王室有难,起兵救援靖乱。初唐骆宾王《代徐敬业讨武氏檄》有“共立勤王之勋,无废旧君之命”一句,就是这个意思。C.行在所,指天子所在的地方。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出自《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右将军苏建尽亡其军,独以身得亡去,自归大将军……遂囚建诣行在所。”D.章,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一种呈文。汉代时,呈文分为章、奏、表、议四类。“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奏议类的公文是以议论为主,而章表类的公文则是以抒情为主。B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B项,“起兵救援靖乱”错误。靖乱,平息祸乱。勤王,意思是君王有难,而臣下起兵救援君王(皇帝)。“共立勤王之勋,无废旧君之命”意思是:共同建立匡救王室的功勋,不至于废弃先皇的遗命。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初,李纲第二次被贬官到宁江,金兵又来围攻汴京,钦宗醒悟到议和的不对,征召李纲为开封府尹。B.右谏议大夫范宗尹认为李纲能力太强,会震慑威胁君主,但高宗也没听从他的意见。C.张邦昌因为李纲的奏章,被高宗降为昭化军节度副使,安置在潭州。张邦昌到达潭州比规定时间晚,被处死。D.李纲侍奉宋高宗辅政以来的议论劝谏,言辞切要率直,宋高宗在最初时能完全包容采纳李纲的建议。B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项,“认为李纲能力太强”错误,“名浮于实”应该是“名声超过实际能力”,暗示名气太大,会威慑君王。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帝乃谕两京以还都之意,读者感泣。(2)渊圣勤于政事,省览章奏至终夜不寐,然卒至播迁,何也?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1)“谕”,诏告;“谕两京以还都之意”,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为“以还都之意谕两京”;“者”,……的人。(2)“勤于政事”,状语后置,在政事上勤勉;“卒”,最终、最后;“播迁”,流离迁徙。答案:(1)高宗便将还都的旨意诏告两京,读到(诏告)的人都感动流泪。(2)钦宗皇帝在政事上勤勉,阅览奏章以至于彻夜不睡,然而最终流离迁徙,为什么呢?5.文中说,“纲所论谏,其言切直”。李纲先后给高宗提出了哪些治国的建议?答案:①效法汉代的高祖、光武帝,唐代的太宗,为君英明,心志坚定,处事明哲,追求善美。②巡幸襄、邓二州,表示没有忘记故都,来维系天下人的心。③知人善任,任用君子,贬退小人。用明信宽厚来使人知无不言。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初,徐达之围姑苏也,太祖不欲烦兵,但困服之耳。至是久不下,乃以书遗士诚,许以窦融、钱俶故事。士诚不报。士诚被围既久欲突围出觇城左方见阵严整不敢犯转至盘门将奔常遇春营遇春觉其至严阵待之分兵北濠截其后战良久,未决,士诚遣兵千余助之,又自出兵山塘为援。山塘路狭,塞不可进,麾令稍却。遇春抚王弼背曰:“军中皆称尔为猛将,能为我取此乎?”弼应声驰铁骑,挥双刀往击之。敌小却,遇春率众乘之,遂大败其军,溺于沙盆之潭可量也。士诚故有勇胜军号“十条龙”,常银铠锦衣,出入阵中,是日皆溺死。士诚马惊堕水,几不救,肩舆入城,计忽忽无所出。时降将李伯升知士诚势迫,欲说令归命,乃遣客诣士诚门告急。士诚召之入,然卒狐疑,莫能决也。壬子,复率兵突出胥门,锋甚锐,遇春御之,兵稍却。士信方在城楼上督战,忽大呼曰:“军士疲矣,且止。”遂鸣钲收军。遇春乘之,复大败。自是士诚不敢复出。九月辛巳,达督将士破葑门,常遇春亦破阊门新寨,遂率众渡桥,进薄城下。申时,士诚军大溃,诸将蚁附登城,城破。士诚收余兵二三万,亲率之,战于万寿寺东街,复败。士诚仓皇归,从者仅数骑。士诚竟自缢死,赐棺葬之。乃论者以士诚之失,在深居高拱,上下相蒙,骄将李伯升、吕珍之徒皆龌龊不足数,黄、蔡三参军辈又迁阔昧大计,以故谋主被谗,爪牙受缚。士诚乃内怀选懦,坐失事机,此其所以亡也。卒之桑榆不收,噬脐无及,齐云一炬,阖室自焚。岂太祖灭士诚哉,盖士诚自灭之也!(选自《明史纪事本末·太祖平吴》,有删改)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士诚被围既久/欲突围出/觇城左方/见阵严整/不敢犯/转至盘门/将奔常遇春营/遇春觉其至/严阵待之分兵/北濠截其后/B.士诚被围既久/欲突围出/觇城左方/见阵严整/不敢犯/转至盘门/将奔常遇春营/遇春觉其至/严阵待之/分兵北濠/截其后/C.士诚被围既久/欲突围出/觇城左/方见阵严整/不敢犯/转至盘门/将奔常遇春营/遇春觉其至/严阵待之/分兵北濠/截其后/D.士诚被围既久/欲突围出/觇城左/方见阵严整/不敢犯/转至盘门/将奔常遇春营/遇春觉其至/严阵待之分兵/北濠截其后/B解析:从句法结构和断句标志看,“左方”是一个词,不能断开,且主语“士诚”后三句都为四字句,句式严整,“觇城左方”不宜断开,故排除C、D两项。“之”为“待”的宾语,至此整个句意结束,其后应断开。“分兵北濠”是“分兵于北濠”的省略,不能断开,排除A项。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姑苏,是苏州的别称,位于长江以南,历史悠久,是吴文化的发祥地。B.太祖,作为庙号使用。一般对国家有大功的先王才会拥有庙号,如唐太宗、康熙等。C.鸣钲,指敲击钲、铙或锣。古代常用作起程的信号。文中是指撤退的信号。D.桑榆,指桑树和榆树,因日落时分光照树梢,所以代指日暮,文中指事情的最后阶段。B解析:B项,“如……康熙等”理解错误,“康熙”不是“庙号”,是年号。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徐达想要围困张士诚,让他不战而降,就写信给张士诚,用窦融、钱俶归降免罪的事例诱导他,但张士诚没有回信。B.在山塘之战中,常遇春用人得当,王弼勇猛果敢,身先士卒,使敌军退却,常遇春趁机出击,大败张士诚的军队。C.李伯升听说张士诚被常遇春的军队包围,情势窘迫,趁机派遣门客前去劝说张士诚投降,但张士诚犹豫不决,后来还是没有听从。D.张士诚在与常遇春交锋中接连失利,苏州城被攻破之后,他又收拢军队,再次与常遇春军队决战,依然不敌,最终自缢而死。A解析:A项,“徐达想要围困张士诚,让他不战而降,就写信给张士诚”理解有误,依据原文“太祖不欲烦兵,但困服之耳。至是久不下,乃以书遗士诚”分析可知,想让他不战而降,写信给张士诚的人是“太祖”,不是“徐达”。故此种说法张冠李戴了。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士诚马惊堕水,几不救,肩舆入城,计忽忽无所出。(2)申时,士诚军大溃,诸将蚁附登城,城破。答案:(1)张士诚的马受惊掉落水中,几乎不能获救,乘着轿子进入城中,倏忽之间想不出计策。(2)申时,张士诚的军队大溃败,各将领像蚂蚁一样趋集缘附登上城墙,城被攻破。10.文末论者评论说“岂太祖灭士诚哉,盖士诚自灭之也”,请简析这样评论的原因。答案:①张士诚不理政事,致使上下相互蒙骗。②奸人庸士当道,谋士受谗,武士被囚禁。③张士诚懦弱,不会把握机会。主题八人物传记(建议用时:30分钟)一、(2023·青岛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吾乡吕徽之先生,家仙居万山中,博学能诗文,问无不知者,而常逃其名,耕渔以自给。一日,携楮币诣富家易谷种,值大雪,立门下,人弗之顾。徐至庭前,闻东阁中有人分韵作雪诗,一人得“滕”字,苦吟弗就,先生不觉失笑。阁中诸贵游子弟辈闻得,遣左右诘之。先生初不言,众愈疑,亲自出见,先生露顶短褐,布袜草屦,辄侮之,询其见笑之由。先生不得已,乃曰:“我意举滕王蛱蝶事耳。”众始叹伏,邀先生入坐。先生曰:“我如此形状,安可厕诸君子间?”请之益坚,遂入阁。众以“藤”“滕”二字请先生足之。即援笔书曰:“天上九龙施法水,人间一鼠啮枯藤。骛鹅声乱功收蔡,蝴蝶飞来妙过滕。”复请粘“昙”字韵诗,又随笔写讫,便出门,留之不可得。问其姓字,亦不答,皆惊讶曰:“尝闻吕处士名,欲一见而不能,先生岂其人邪。”曰:“我农家,安知吕处士为何如人?”惠之谷。怒曰:“我岂取不义之财?”必易之,刺船而去,遣人遥尾其后。路甚僻远,识其所而返。雪晴,往访焉,惟草屋一间,家徒壁立。忽米桶中有人,乃先生妻也。因天寒,故坐其中。试问徽之先生何在,答曰:“在溪上捕鱼。”始知真为先生矣。至彼,果见之,告以特来候谢之意。隔溪谓曰:“诸公先到舍下,我得鱼,当换酒饮诸公也。”少顷,携鱼与酒至,尽欢而散。回至中途,夜黑,不良于行,暂憩一露棚下,适主人自外归,乃尝识面者,问所从来,语以故。喜曰:“是固某平日所愿见者。”止客宿,翼旦,客别。主人蹑其踪,则先生已迁居矣。又一日,先生与陈刚中治中遇于道。治中策蹇驴,时犹布衣,见先生风神高简。问曰:“得非吕徽之乎?”曰:“然。足下非陈刚中乎?”曰:“然。”握手若平生欢,共论驴故事。先生言一事治中答一事互至四十余事治中止矣先生曰我尚记得有某出某书某出某传。又三十余事,治中深敬之。(选自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八《隐逸》)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先生言一事/治中答一事互至/四十余事/治中止矣/先生曰/我尚记得有某出某书/某出某传B.先生言一事/治中答一事/互至四十余事/治中止矣/先生曰/我尚记得有某出/某书某出某传C.先生言一事/治中答一事/互至四十余事/治中止矣/先生曰/我尚记得有某出某书/某出某传D.先生言一事/治中答一事互至/四十余事/治中止矣/先生曰/我尚记得有某出/某书某出某传C解析:“先生言一事”与“治中答一事”句式一致,内容相呼应,语意完整,应各自独立成句,后句“四十余事”作“至”的宾语,二者不可断开,据此排除A、D两项。“某书”作“出”的宾语,构成动宾结构,不可断开;且“某出某书”“某出某传”结构相同,应在“书”后断开,据此排除B项。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短褐,意为贫苦人穿的粗布衣服,文中指吕徽之衣着粗陋,因而被人认为地位低。B.处士,指有才德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即为《荀子》所言“德盛者也,能静者也”。C.“惠之谷”中的“惠”指恩惠、恩赐,与《曹刿论战》中“小惠未遍”的“惠”意思相同。D.足下,敬辞,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都可用。文中表示吕徽之对陈治中的尊敬。C解析:C项,“惠之谷”中的“惠”,动词,恩惠、恩赐。句意:赠送给他谷种。“小惠未遍”的“惠”,名词,恩惠。句意:一点小的恩惠,不能使所有的人都得到。两句中的“惠”意思不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吕徽之先生博学多才,安贫乐道,名声在外,但他却不将名声放在心上,亲自耕种打鱼,有时会因衣着朴素被读书人瞧不起。B.吕徽之解决了“滕”字韵的问题,众人感叹佩服。又被邀请作“昙”字韵的咏雪诗,他提笔挥就,却不愿意告知对方自己的姓名。C.富豪子弟派人尾随吕徽之回家,记下他的住所,雪晴后,去拜访他,发现他家徒四壁,和他妻子对话后才得知他就是吕徽之。D.富豪子弟们在溪边见到了吕徽之,吕徽之用鱼和酒在家里招待了大家。后来,这些富豪子弟再次寻访时,发现吕徽之已搬家。D解析:D项,“这些富豪子弟再次寻访时,发现吕徽之已搬家”说法错误。从文中可知,再次寻访吕徽之的是那个露天的棚子的主人。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先生曰:“我如此形状,安可厕诸君子间?”请之益坚,遂入阁。(2)必易之,刺船而去,遣人遥尾其后。路甚僻远,识其所而返。答案:(1)先生说:“我这般模样,怎能置身在诸位君子之间?”众人坚决邀请,先生才入座。(2)(吕徽之)一定要用钱买,他买完后撑船离开了,众人派人远远地尾随其后。先生所走的路很偏远,派去的人记住他的住所后返回。5.吕徽之为什么能和陈刚中相谈甚欢?请简要概括。答案:①二人互相听说过各自的名声,惺惺相惜;②二人都敬佩对方学问渊博。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八年,上自征隗嚣,至漆,诸将多以王师之重,不宜远入险阻,计未决。会召马援因说隗嚣侧足无所立将帅土崩之势兵进必破之状于上前聚米为山川指画地势上曰虏在吾目中矣嚣众大溃。为陇西太守,务开恩信,宽以待下,任吏以职,但总大体而已。宾客故人,日满其门。诸曹时白外事,辄曰:“此丞、掾任,何足相烦。若大姓侵小民,黠羌欲旅距,此乃太守事耳。”马援在陇西上书曰:“富民之本,在于食货,宜如旧铸五铢钱。”三府奏以为未可,凡十三难,援一一解之,条奏其状。帝从之,天下赖其便。光武以马援为伏波将军。援上书:“臣所假伏波将军印,书‘伏’字,‘犬’外向。城皋令印,‘皋’字为‘白’下‘羊’;丞印‘四’下‘羊’;尉印‘白’下‘人’,‘人’下‘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折叠合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体育中考如何快速提升成绩
- 复古风格服装店装修指南
- 青海大学《中外新闻作品赏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校庆活动的策划与执行
- 中药植物油提取的环保方法探讨
- 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运营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利用现代技术提高线上产品销售的效率与方法论分享
- 医疗设备行业的市场调研与分析方法
- 危重病人护理知识
- 物业经理转正述职
- 24秋国家开放大学《企业信息管理》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偏微分方程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浙江师范大学
- 2024年共青团团课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共青团入团考试测试题库及答案
- 2022年全国应急普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大全-下(判断题库-共4部分-2)
- 花键计算公式DIN5480
- 《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标准》JGJT46-2024知识培训
- 2024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共七套)
- 《燃气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高考及人生规划讲座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