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达川区重点学校2023年(秋)期中教学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试题卷面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为问答分离式试卷,共12页,其中问卷8页,答卷4页。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黑色字迹0.5毫米签字笔书写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在机读卡上将对应题目的选项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请保持机读卡卡面清洁和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损。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A卷(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制裁(cǎi)赦免(shè)宽宥(yòu)冠冕(miǎn)B.顷刻(qīnɡ)恪守(kè)摇曳(yè)娉婷(pīng)C.忧戚(qī)自恃(shì)契合(qì)褴褛(lǚ)D.积攒(zǎn)汲取(jí)箱箧(qiè)濡养(rǔ)2、下列语句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否则,鸠占雀巢,李代桃僵,那屋内必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我不敢冒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因为我不认为自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鹜,便是敬。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A.某地水库管带水洞洞顶垮塌,导致坝体出现管涌,水库水位一夜间一落千丈。B.一说到李教授,我就想起他如雷贯耳的形象,他的话语至今都深深地影响着我。C.我们判断事情的对错是非不能断章取义,而应该用全面的眼光看待问题。D.近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还较严重,因此恢复生态功能间不容发。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扫码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道风景线,然而,“炫”的同时也伴随着“悬”,扫码的安全风险容不得你不小觑。B.猎奇心理加上家长的监管缺位,是造成一些青少年喜爱看恐怖片、恐怖小说并出现不良行为的主要原因。C."双减"政策的实施,撬动了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也让学校找到了一条特色育人之路。D.作家程明盛在《出伶仃洋:崖口村人文镜像》一书中以“解剖麻雀”的方式呈现了崖口村的文明切片,内容丰富且通俗易懂。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第5~8题。【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节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前人之述备矣备:准备B.野芳发而幽香发:开放C.佳木秀而繁阴秀:茂盛D.湖中人鸟声俱绝绝:消失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予观夫巴陵胜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B.朝而往面山而居C.山间之朝暮也何陋之有D.上下一白与余舟一芥7.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A.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树林里的雾气散开,烟云归来而山谷和洞穴就显得昏暗,(这)由昏暗变得明亮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早晨和晚上。B.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花朵开放了,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这)由昏暗变得明亮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早晨和晚上。C.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花朵开放了,烟云归来而山谷和洞穴就显得昏暗,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早晨和晚上。D.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早晨和晚上。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三段短文都围绕景色而写。甲文描绘洞庭湖的壮丽景色,乙文描绘山水相映的山间春景,丙文描绘西湖冬日的景色。B.乙、丙两文都通过人的活动表现景色之特点。乙文的朝往暮归,丙文的湖中人鸟声俱绝,都侧面写出了景色的特点。C.三段短文都表现了作者的内心情感。甲文抒发了面对开阔、胜景的轻松愉悦,乙文表现了乐亦无穷的欢愉,丙文则体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D.三段短文都用词精妙。甲文用"衔""吞",写出洞庭湖的浩大气势;乙文用"开""暝",写出早晚景象的变化;丙文用"一痕""一点""一芥"等,描绘了一幅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下列诗句。(任选其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2分)
①欲渡黄河冰塞川,。(李白《行路难》(其一))
②树绕村庄,。(秦观《行香子》)
③日星隐曜,。(范仲淹《岳阳楼记》)
(2)请在杜甫《月夜忆舍弟》和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任选一首,在下面横线上先写出题目再默写其颈联、尾联。(4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0~12题。今天我们为什么读古诗①网上曾有这样一个话题,“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读古诗词?”有网友这样回答:当看到夕阳余晖时,希望脑海浮现的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哇,真是太好看了!”②话糙理不糙,但读诗不只是为了让自己显得有格调,更是让我们拥有美好的生命姿态,从而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③法国作家、哲学家加缪有一句话:“人重要的不是活得最好,而是活得最多”。所谓活得最多,就是让我们的生命更丰盈。在古诗词的意境里,我们可以徜徉于草木,流连在云水,望春花秋月,赏夕阳落霞……大自然的丰美意趣,我们可以尽情享受。我们还可以看见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内心世界,可以追寻李白与酒为伴的潇洒人生,会和杜甫相遇在落花时节的江南,会和李清照邂逅在"惊起一滩鸥鹭"的夜晚……当你走进去的那一刻,就走进了他们的浮沉起落,悲欢离合。“人如何认识自己和世界”,这是一直困惑着人类的问题,“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当我们读到这些深刻和有力的思考,就会领悟古人早已给出了智慧的答案。④现代人常说自己“活得太累”,原因之一就是欲望膨胀又彼此冲突,大家急于争夺很多东西,到手以后又会觉得并不值得。人们发现自己其实并不那么美好,生活也是令人烦恼的“一地鸡毛”。但浸润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时光,会多少洗刷我们心灵中的污渍、减少我们的虚伪与卑琐,因为人们会意识到很多无趣无聊的东西,其实是可以抛弃的。当我们学会放弃,放弃不必要的争执、不必要的矛盾、琐碎的利益……放弃这些使人变得浮躁、功利、灰暗和渺小的东西,生命才能优美地自由舒展。让我们拥有美好的生命姿态让自己显得有格调得出结论:读诗,让我们活得更有意义
②③④享受大自然的丰美意趣
让我们的生命更丰盈
⑤某电影里有这么一段话:“我们读诗不是因为好玩,而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份子。”没错,医学、法律、工程、商业,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但诗和远方,生命的壮阔、浪漫与美丽,这些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
10.请根据全文内容,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4分)
提出论题让我们拥有美好的生命姿态让自己显得有格调得出结论:读诗,让我们活得更有意义
②③④享受大自然的丰美意趣
让我们的生命更丰盈
①②③④11.如果要为第④段补充论据,以下材料是否恰当?请简述理由。(3分)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在《给孩子的古诗词》一书中写道:“我的一生经历了很多苦难和不幸,但我一直保持着乐观的态度,这与热爱古典诗词实在有很大关系。”
12.文章第①段有何作用?请分点简要概述。(3分)
五、作文(共60分)13.生活常常因细节显得丰盈而又意味深长。但是,正当其事时,我们往往会忽略它们的存在。直到某个时候,回望过去,一些细节才会在我们记忆深处灿烂起来……请以《那些灿烂的细节》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得套作;③600字以上;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B卷(50分)一、诗歌鉴赏(共4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第1、2题。《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千古名句,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作简要赏析。理解诗歌尾联的意思及表达的情感。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醒心亭记曾巩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①,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之意。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②。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学者皆为材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以寄意于此也。若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今同游之宾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后百千年,有慕公之为人,而览公之迹,思欲见之,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公之难遇也。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
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注】①欧阳公作州之二年:即宋庆历六年,是欧阳修被贬滁州的第二年。②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韩愈《北湖》诗有"闻说游湖棹,寻常到此回。应留醒心处,准拟醉时来。"的句子。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或醉且劳矣或:有时
B.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滋:滋扰
C.若公之贤若:像
D.一山之隅,一泉之旁隅:角落
4.将文中画线句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1)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3分)
(2)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3分)
5.作者如何理解"醒心"两字?请分条概述其内涵。(4分)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一)名著阅读(4分)6.下列对于《艾青诗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诗人蒋海澄在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艾青"发表的长诗是《大堰河——我的保姆》。
B.艾青在《光的赞歌》一诗中,赞美了"光"这一物质,赞美了"光"带来的社会文明,以及"像光一样坚强"的社会正义。
C.抗战期间是艾青诗歌创作的高潮期,这一时期他的诗作主要是倾诉着民族的苦难,歌颂了祖国的战斗,渗透着时代气氛,笔触雄浑,气势壮阔,情调奋发昂扬。
D.从诗歌风格上看,新中国成立前,艾青以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为主;新中国成立后,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7.阅读下面的片段,回答问题。(2分)话说原为京城八十万禁军教头的林冲。因被权奸高依所害,刺配沧州,行至野猪林时,又被董超、薛霸绑缚。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
这来人是。在性格上,他是一个、的人。现代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8--11题。打米糖
三石①费干部对老槐说:“老哥,过年给我打两锅米糖吧。”老槐莫名其妙地盯着费干部:“满大街都有卖的,谁还自己打啊?”“我更喜欢手工打的,真正甜而不腻、脆而不硬,比机器生产的口感好多了,更何况是你老槐打的米糖。”“呵呵,行!”老槐的脸笑成一堆褶子。
②乡下的年来得早,过了腊八,家家户户开始准备年货,杀猪、打大米果、做扣肉滑肉,打米糖也是一项。老槐以前就是打米糖的,在十里八村很有些名气。只是后来手艺歇了,毕竟超市里什么都有卖,本地也有好几家工厂做米糖,想吃的话随时都能买。对那些包装得花花绿绿的米糖,老槐的评价总是鼻子里的一声"哼"。
③答应了费干部,老槐便开始准备。打米糖用的手工栏搭还在,只是布满灰尘,翻出来清洗一下就可以使用。再去邻居家要点糯米,弄些麦芽、芝麻、白糖、豆末,万事俱备。
④老槐先将糯米淘洗,浸泡三四个小时,然后磨浆、上锅,用柴火蒸熟,搁麦芽发酵后滤渣,熬制成饴糖。饴糖在逐渐冷却的过程中缓慢成形,就可以上手工栏搭拉糖。老槐将糖坯缠绕于木棍,双臂裸露,将饴糖拉直再反向缠回木棍,像极了咏春练功手法。米糖打得好坏,这一环节至关重要。如此反复,糖变成白色,搁案板搓捏制成圆袋状,灌上配制好的芝麻、豆末和白糖,从一个口上抽丝成条形,剪成一寸左右的糖段,一锅米糖大功告成。
⑤老槐打米糖是在室外空地上,引来不少人驻足观赏,都啧啧稀奇,还有一中年男子求购。老槐说:“我这不卖,是给朋友打的。”中年男子仍不死心:“卖给我吧,朋友那你再打呗。”
⑥老槐心想也是,离过年还早,便算了算成本,说了个价钱。小赚几十,心里挺畅快。至于对费干部的承诺,继续打便是,保证不耽误。
⑦接着又是蒸米熬糖打糖,虽然费些体力,但老槐身子骨没问题。说来也怪,一连十几天,每天打两锅,最后都卖了。老槐家地处河埠老街,常有城里人来玩,见老槐打米糖觉得新鲜,顺带就买上几斤,甚至还有人上门订货。白花花的银子,老槐要不挣也是情不由衷。先前准备的糯米、芝麻等早就用尽,老槐又采购了几次。倒是费干部的米糖一直没有着落,老槐多少有些不安。费干部帮扶老槐两年多,人挺好的。
⑧眼看就要过年,老槐算着日子,准备了最后两锅。蒸糯米时,费干部来了,笑嘻嘻地说:“听说你最近打了几十锅米糖,生意好得很啊。”老槐嘿嘿一笑:“这两锅就是给你打的。”
⑨两人正说着,一辆小车开到一边,下来两人,其中一个说:“这,就是在这买的。”另一个便对老槐说:“师傅,请给我打两锅米糖。”老槐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不行不行,这两锅得给我朋友,人家早定了。”“师傅,我可是从县里专门跑来的,就卖给我吧。”老槐仍摇头。
⑩费干部说:“人家大老远来不容易,你就先给他吧。”“给了他,你的米糖咋办?”
⑪费干部附在老槐耳边说:“我有糖尿病,吃不得糖,一点都吃不得。”说完,费干部拍拍老槐的肩膀,大笑而去。老槐摸了摸后脑勺,一脸呆愣。(有改动)
8.本文明暗线交织,请根据故事情节,补全思维导图。(4分)
老槐(明线):①→准备和制作米糖→②
→为费干部留米糖
费干部(暗线):③
→暗中帮助老槐销售米糖→④
9.赏析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老槐将糖坯缠绕于木棍,双臂裸露,将饴糖拉直再反向缠回木棍,像极了咏春练功手法。
10.你认为谁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为什么?(6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行政事业单位新人入职培训心得体会
- 新版人教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资源计划
- 江西学前数学试卷
- 兰州中考初二数学试卷
- 江夏区期末初一数学试卷
- 今年泰安中考数学试卷
- 江西初一下册数学试卷
- 幼儿园副园长环境管理职责他
- 怀化市中考一模数学试卷
- 数学教研组专业提升计划
- 2025年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试题与答案
- 小型农场基础规划方案(3篇)
- 角膜内皮失代偿个案护理
- 数据库发展研究报告(2025年)
- 图片格式教学课件
- 2025中国消防救援政府专职消防员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陆上风电场工程设计概算编制规定及费用标准》(NB-T 31011-2019)
- 2022年十堰市丹江口市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
- GB/T 15721.3-2009假肢与矫形器肢体缺失第3部分:上肢截肢残肢的描述方法
- 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
- 北京积分落户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