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
及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
及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及
详解[视频讲解]
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
及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
及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及
详解[视频讲解]
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
及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
及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及
详解[视频讲解]
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
及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
及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
及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及
部分答案
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
及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
及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及
部分答案
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及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
古代汉语部分(50分)
一、举例说明如何辨别通假字以及要注意的问题。(6分)
二、将下列小篆字形转为楷书,如果是形声字,分析其义符表意作用;
如果是会意字,分析它们是如何会意的(12分)。
三、指出下面一段话中的特殊表达方式,并说明它的基本特征(5
分)。
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
泄泄!”
四、《关雎》“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中,宵部
的“芼”和沃部的“乐”押韵;《蒹葭》“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
人,在水之湄”中,脂部的“晞”和微部的“湄”押韵。请运用音韵学知识
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8分)。
五、分析下列短语,然后回答问题(14分)。
①【为】之箪食与肉
②人不【难】以死免其君
③城郭沟池【以】为固
④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
(1)各短语中括号部分和划线部分是否有直接结构关系?为什么?
(2)如果短语中有词类活用现象请指出,并说明其活用的类型。
六、对下列句子中“之”的词性和用法进行归类说明。(5分)
①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②【之】子于归,宜室其家。
③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也。
④天下【之】悖乱而相亡,不待倾也。
⑤父母唯其疾【之】忧。
⑥我【之】怀矣,自诒伊戚。
⑦【之】二虫又何知?
⑧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
⑨晏子出,遭【之】涂。
⑩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语言学理论部分(100分)
一、综合填空(20分)
1.“跑材料”、“跑警报”、“跑商场”、“跑马”都是关系,但名词与动
词的语义关系是、、、。
2.“他只吃了一个苹果”这句话,有歧义,因为“只”可以指向、
、。
3./iuy/这三个元音音位可以用、两个特征区别开来。
4.“买、卖”属于语义场。
5.“老头儿”中的“儿”是附加在上的,而不是附加在上的。
6.在汉语的词汇借用现象中,“麦克风”是词,“话筒”是词,“维
他命”是词。
7.“木耳”的“耳”指“形状像耳朵的东西”,这是通过的引申方式产生的
新义项;“绝笔”中的“笔”是指“用笔写的作品”,这个义项是通过的引
申方式产生的。
8.“小王的妹妹今天没来”意味着“小王有妹妹”,这是语义的;而“他
是中国青年”意味着“它是中国人”,这是语义的。
二、下列两组英语词中,A组里的词可加“able”词缀变为形容词,B组则
不行,据此回答:
(1)AB两组词的语法特征有什么区别?
(2)A组词加了词缀后语义上有什么变化?
(3)为何A组能加后缀变成形容词而B组不能?
三、根据下列祖鲁语、英语、汉语、河北藁城话的部分词语对应表,回
答问题:
(1)分析祖鲁语和英语表示单复数的语法手段的异同。
(2)分析汉语普通话与河北藁城话表示复数的差别。
(3)普通话中的“们”是否与英语、祖鲁语一样是一种表示复数的语法
手段?为什么?
(4)“们”在汉语不同方言中的差异反映了语言演变的什么特性?
四、根据荷兰语材料,比较[p]和[b]、[t]和[d]在荷兰语中是否是一个音
位。
五、结合现代汉语实例与下面古代汉语材料进行对比,指出汉语表达事
物数量的方式有何变化?分析这种变化会导致汉语语法格局产生怎样的
变动。
(1)一言以蔽之。(《论语·为政》)
(2)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庄子·应帝王》)
(3)牛一、豚一。(《书·诏告》)
(4)丧车五百。(《左传·哀公十五年》)
(5)负服矢五十个。(《荀子·议兵》)
(6)买狗四枚。(《居延汉简》
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及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
及详解[视频讲解]
古汉部分(50分)
一、举例说明如何辨别通假字以及要注意的问题。(6分)
00:00/00:00
答:(1)通假字是文字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因声音相同或相近而被
借用的情况,人们把借来记录同音词的字称为“通假字”。
(2)通假字的辨别要首先以声音为线索,如“畔”和“叛”,在上古时
期“畔”是并母元部,“叛”同样是并母元部,两者双声叠韵通假。
(3)其次还要寻找文献证据,如“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
豚”,“归”本义是女子出嫁,无法解释通,则根据句意,大致推断出
与“归”音近的表示赠送食物的“馈”音近,且意义也能讲通,初步判定二
者为通假关系,然后再查找例证,发现“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
之”,“归”同样是“馈”的借字,因此可以认为“归”是“馈”的借字。
(4)在辨识通假字时需要注意,通假字间的音同音近是指古音,在判
定假借时不可用今音来判断。同时还应当配合充分的文献证据,不可只
依靠音同音近就直接判定通假。
二、将下列小篆字形转为楷书,如果是形声字,分析其义符表意作用;
如果是会意字,分析它们是如何会意的(12分)。
00:00/00:00
答:
陟,会意字。从阜从步,左边的“阜”代表山坡,右边的“步”代表脚,意
为从地处向高处走。
赖,形声字,从贝,剌声。意为盈利、得利。
修,形声字,从彡,攸声。意为修饰,装饰。
旅,会意字,从方从从,会多人站在旗下之意。古代军队500士兵为一
旅。
寒,会意字,从宀从人从艸从仌,表示人在屋内用草垫覆盖在身子下以
抵御寒冷。
徒,形声字,从辵,土声。表示步行的意思。
三、指出下面一段话中的特殊表达方式,并说明它的基本特征。
00:00/00:00
答:(1)本题中的表达方式为互文。互文也称“互问见义”,指的是相
对的两句话或并列的两个词组相应位置上的两个词参互言之、文意相备
的情况。
(2)互文的两句话或两个词组意义互相补充,互相发明,如“烟笼寒水
月笼沙”,描绘了月光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沙洲、明月照耀秦朝关隘的
景色。有时也互相发明和补充相反的意义,如“君子约言,小人先言”,
即“君子约言”暗含“小人多言”,“小人先言”暗含“君子后言”。采用互问
这种表现手法,主要是为了行文的简洁和句式的灵活。
四、《关雎》“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中,宵部
的“芼”和沃部的“乐”押韵;《蒹葭》“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
人,在水之湄”中,脂部的“晞”和微部的“湄”押韵。请运用音韵学知识
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
00:00/00:00
答:(1)宵部的“芼”和沃部的“乐”押韵,是上古韵部的对转现象。沃
部的“乐”属于阳声韵,其脱落韵尾-k后变为阴声韵,从而与宵部字押
韵。
(2)脂部的“晞”和微部的“湄”押韵,是上古韵部的旁转现象。脂部和
微部都是以-i为韵尾的阴声韵,脂部的“晞”字主元音e高于微部“湄”字主
元音ə,前者舌位降低与“湄”变为同一个阴声韵,从而两者押韵。
五、分析下列短语,然后回答问题(14分)。
①【为】之箪食与肉
②人不【难】以死免其君
③城郭沟池【以】为固
④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
(1)各短语中括号部分和划线部分是否有直接结构关系?为什么?
(2)如果短语中有词类活用现象请指出,并说明其活用的类型。
00:00/00:00
答:(1)①句中没有直接结构关系。“为”在这里是动词,表示“替、
给”,“之”是“为”的直接宾语,“箪食与肉”是间接宾语,所以两者之间没
有直接结构关系。
②句中没有直接结构关系。“难”是“畏惧”的意思,“免”是“逃离”的意
思,整句话表示“人们不畏惧依靠死亡来逃离他们的君主”,“以”作为介
词引介出“死亡”,与动词“难”之间没有直接的结构关系。
③句中有直接的结构关系。“以为”是“作为”的意思,句子意思是“城郭
沟池作为坚固的防守”。
④句中没有直接结构关系。“耻功名不显于天下”是说“对功名不能显达
于天下而感到羞耻”,“耻”的宾语是“功名不显于天下”,而“功名”只是宾
语部分的主语,两者不在一个语法层级上。
(2)箪:名词做状语,用箪盛。
羞、耻: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羞,以……为耻。
六、对下列句子中“之”的词性和用法进行归类说明。
①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②【之】子于归,宜室其家。
③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也。
④天下【之】悖乱而相亡,不待倾也。
⑤父母唯其疾【之】忧。
⑥我【之】怀矣,自诒伊戚。
⑦【之】二虫又何知?
⑧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
⑨晏子出,遭【之】涂。
⑩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00:00/00:00
答:(1)对各句子中“之”的含义:
①之,动词,往到……去。
②之,指示代词,这。
③之,结构助词,的,用在定中词组中。
④之,结构助词,取消主谓结构能够单独成句的能力。不译。
⑤之,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⑥之,结构助词,取消主谓结构能够单独成句的能力。不译。
⑦之,指示代词,这。
⑧之,人称代词,他们,指楚国人。
⑨之,人称代词,他。
⑩之,动词,到,达到。
(2)对各句子中“之”的词性和用法进行归类:
①动词,达到,到……去。【句①⑩】
②指示代词,这。【句②⑦】
③人称代词,他,他们。【句⑧⑨】
④结构助词,的。【句③】
⑤结构助词,取消主谓结构能够单独成句的能力。【句④⑥】
⑥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句⑤】
语言学部分
一、填空
(1)跑材料、跑商场、跑马都是关系,但名词与动词的语义关系
是、、。
00:00/00:00
【答案】动宾;目的、处所、工具
【解析】宾语和动语的语义关系很复杂,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受事宾
语、施事宾语和中性宾语。中性宾语又可以用来表示结果、处所、时
间、工具、方式、原因、目的、类别、存在等。
(2)“他只吃了一个苹果”这句话,有歧义,因为“只”可以指向、
、。
00:00/00:00
【答案】吃、一个、苹果
【解析】语义指向指的是句法结构的某一成分在语义上和其他成分(一
个或几个)相匹配的可能性。原句产生歧义的原因是“只”的语义指向不
同:指向“他”,表示“是他而不是别人吃了一个苹果”;指向“一个”,表
示“他吃了一个而不是几个苹果”;指向“苹果”,表示“他吃的是苹果而
不是其他水果”。
(3)[iuy]这三个元音可以用、两个特征区别开来。
00:00/00:00
【答案】唇形的圆展、舌位的前后
【解析】[i]是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u]是舌面后、高、圆唇元音;
[y]是舌面前、高、圆唇元音,通过唇形的圆展可以区别[i]和[u][y],通
过舌位的前后可以区别[u]和[y]。
(4)“买、卖”属于语义场。
00:00/00:00
【答案】反义
【解析】《语言学基础理论》将语义场分为同义义场、反义义场、多义
义场和联想义场,其中联想义场又分为分类联想、部分联想和描绘联
想。
(5)“老头儿”中的“儿”是附加在上的,而不是附加在上的。
00:00/00:00
【答案】老头;头
【解析】“儿”的添加并未形成一个新词,所以它是一个构形词缀,构形
词缀需要附加在词根上。如果认为“儿”是先加在“头”上,一方面“头”无
法代表“老头”的含义,不是词根,另一方面这样一来“老”也就会被看作
词缀,但“老”在这里是有“年老”这一实义的,显然不是词缀。因
此“儿”是附加在“老头”上,而不是“头”上的。
(6)在汉语词汇借用现象中,“麦克风”是词,“话筒”是词,“维他
命”是词。
00:00/00:00
【答案】音译词(借词);意译词;音译兼意译词
【解析】词汇借用包括“借词”和“意译词”两种情况,前者是音和义都借
自外族语或方言的词,而后者是指用本民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形成
的新词,把外语里某个词的意义移植过来。在汉语里,借音现象少,意
译词多。“麦克风”是“microphone”的音译,属于借词;“话筒”是用汉语
构词规则为“microphone”重新构造的词,属于意译词;“维他命”既包含
音译,也包含“维持生命”的意思,所以是一种音译兼意译词。
(7)“木耳”的“耳”指“形状像耳朵的东西”,这是通过的引申方式产生
的新义项;“绝笔”中的“笔”是指“用笔写的作品”,这个义项是通过的
引申方式产生的。
00:00/00:00
【答案】隐喻;转喻
【解析】从认知模式的角度看,词义的转移、新义项的产生,都是在原
有意义的基础上通过隐喻、转喻等方式引申而来的。“隐喻”着眼于现象
之间的“相似”关系,转喻着眼于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
(8)“小王的妹妹今天没来”意味着“小王有妹妹”,这是语义的;
而“他是中国青年”意味着“它是中国人”,这是语义的。
00:00/00:00
【答案】预设;蕴含
【解析】“蕴含”是指如果句子A为真,B就一定为真;如果B为假,A就
一定为假;
如果A为假,B可真可假。“预设”是指如果句子A为真,B就一定为真;
如果B为假,A就一定为假;如果A为假,B仍然为真。需要注意的是,
同一动词的施受同现句与受事单现句之间同样是蕴含关系,如“李明批
评了张三”和“张三挨批评了”。
二、下列两组词中,A组里的词可加“able”词缀变为形容词,B组则不
行,据此回答:
(1)AB两组词的语法特征有什么区别?
(2)A组词加了词缀后语义上有什么变化?
(3)为何A组能加后缀变成形容词而B组不能?
00:00/00:00
答:(1)A组是及物动词,B组是不及物动词。
(2)加词缀后都变成了形容词。
(3)因为增加后缀-able之后,其语义发生了被动变化,如:Thebook
isreadable意义上等同于Thebookcanberead.A组词为及物动词,可以发
生被动变化;而B组为不及物动词,无法表达被动的意义,所以不能加
后缀变为形容词。
三、根据下列祖鲁语、英语、汉语、河北藁城话的部分词语对应表,回
答问题:
(1)分析祖鲁语和英语表示单复数的语法手段的异同。
(2)分析汉语普通话与河北藁城话表示复数的差别。
(3)普通话中的“们”是否与英语、祖鲁语一样是一种表示复数的语法
手段?为什么?
(4)“们”在汉语不同方言中的差异反映了语言演变的什么特性?
00:00/00:00
答:(1)祖鲁语和英语表示单复数的语法手段的异同:
①相同点:表示单复数的语法手段的相同点是它们都可以通过屈折的方
式。
②不同点:祖鲁语词语单数变复数采用内部屈折的方式,且复数名词前
不能加数词;英语词语单数变复数采用外部屈折的方式,且复数名词前
可以加数词。
(2)汉语普通话中“们”只用在表示人的名词之后,而河北藁城方言
的“们”既可以放在表示人的名词后,也可放在表示物的名词后。
(3)不是。
①英语、祖鲁语表达复数主要是通过增加表示复数语法意义的词缀来完
成的,如英语-s,祖鲁语aba-,少部分用内部屈折的方法表示复数意
义,如英语中man-men的变化。它们表示数范畴的手段具有普适性和强
制性,即只要需要表达数的概念,词本身都会按照上述规律发生变化,
只有少部分零形式是例外,单复数之间是完全对立的关系。这些词缀的
意义主要是语法性的,不具备完全意义上的词汇意义。
②而汉语普通话中的“们”只能用在指人的名词后,动物、物品名词后面
不能加,使用范围有限。汉语表达数量主要使用“数词+量词+名词”的办
法,如“一本书”、“三个人”等,名词本身没有形态变化,也没有“*三个
学生们”这种表达方式。另外,带“们”的形式和不带“们”的形式不能构
成对立,如“老师都在教室里”和“老师们都在教室里”意思是相同的,这
也证明了普通话中的“们”在词汇意义上具备复数的含义,但在语法意义
上并不能被视为表达复数的语法手段。
(4)体现了语言演变的不平衡性。
四、根据荷兰语材料,比较[p]和[b]、[t]和[d]在荷兰语中是否是一个音
位。
00:00/00:00
答:根据题目中所给材料,[p]和[b]、[t]和[d]都分别是不同的音位。
对于同一种语言来说,对立原则、互补原则、音感差异和经济原则是归
纳音位的四个重要标准。
(1)对立原则
两个音素在同样的语音环境中独立承担区别词或语素的语音形式(或
称“区别意义”)的作用,则两个音素就处于对立关系中。而在同一语言
中处于对立关系中的音素,就需要归纳为不同的音位。这是音位归纳的
首要原则。
(2)互补原则
一类音素从不在相同的语言环境中出现,这种现象叫互补分布。呈互补
分布的音素可以考虑归并为同一个音位。
(3)音感差异原则
归纳音位时除了要遵循互补原则外,还要注意音素的音感类型。有的音
虽然处于互补分布中,但是当地人听起来差异过大,这样的音也不宜归
纳为同一音位。
(4)经济原则
在音位归纳中还要遵循经济原则,即在正确描写语言现象及满足交际需
要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控制音位的数量。
根据题目中所给材料,Pond[pɔtə]和Bond[bɔtə]除了/p/与/b/之外其他均相
同,属于最小对立对。由于两者在同样的语音环境中能够区别意义,所
以它们之间是对立关系,故/p/与/b/是两个不同的音位。Ponden[pɔdən]和
ponten[pɔtən]除了/d/与/t/之外其他均相同,是最小对立对,两者同样能
在相同的语言环境中区别意义,所以它们也是对立关系,故/d/与/t/是两
个不同的音位。
五、结合现代汉语实例与下面古代汉语材料进行对比,指出汉语表达事
物数量的方式有何变化?分析这种变化会导致汉语语法格局产生怎样的
变动。
00:00/00:00
答:(1)从组合关系中看,由于数量名结构的形成,现代汉语在表达
数量时词序发生了变化,“数词+量词+名词”的顺序固定下来,除非特殊
强调名词,一般数量结构不发生后置。
(2)从聚合关系中看,现代汉语中增加了量词这一词类,数词和名词
结合需要量词这一中介,否则结构不能成立。如“一言”在现代汉语中要
表达成“一句话”,缺少量词“句”则句子不能成立。
另外,现代汉语中许多名词有固定的量词与之搭配,如“狗”一般说“一
条狗”或“一只狗”,不再像古代汉语中有“买狗四枚”的表达。
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及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
古代汉语部分(50分)
一、指出“节”字的含义,并分析各个义项之间的关系。(10分)
1.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
2.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3.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4.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5.足下及董聂三军,皆受荣所节制。
6.节器用。
7.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8.司马握节以死,故书以官。
9.今臣智不能存国,节不能死君,勇不能待寇。
10.而擅离职一节。
二、什么是分化字?什么是母字?说出分化字与母字的表义分化情况。
(12分)
三、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贾谊论》)
2.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晋灵公不
君》)
3.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鞌之战》)
4.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齐桓晋文
之事》)
5.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荀子·性
恶》)
四、翻译下列文章(18分)
孟子去齐。尹士语人曰:“不识王之不可以为汤武,则是不明也;识其
不可,然且至,则是干泽也。千里而见王,不遇故去,三宿而后出昼,
是何濡滞也?士则兹不悦。”曰:“夫尹士恶知予哉?千里而见王,是予
所欲也;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予不得已也。予三宿而出昼,于予心
犹以为速,王庶几改之!王如改诸,则必反予。夫出昼,而王不予追
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予虽然,岂舍王哉!王由足用为善;王如用
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王庶几改之!予日望之!予岂若是
小丈夫然哉?谏于其君而不受,则怒,悻悻然见于其面,去则穷日之力
而后宿哉?”尹士闻之,曰:“士诚小人也。”
语言学理论部分(100分)
一、填空
1.“捆绳子、跑了小偷、存定期”从语义上看,其名词性短语分别是
(1)______(2)______(3)______,说明这些语义角色可直接充当
(4)______。
2.“桌子、椅子、床”属于(5)______语义场,“春、夏、秋、冬”属于
(6)______语义场,“大小、生、死”属于(7)______语义场。其中
(8)______组能充当谓语。
3.汉语吞噬满语属于语言的(9)______,旧上海的洋泾浜是(10)
______和(11)______混合,如果洋泾浜被某一代人作为母语,并且词
汇和语法手段不断丰富,就成了(12)______语。
4.“个”的本义是“竹子”,后来变为(13)______,这种现象属于语义
的(14)______。
5.普通话[dəŋ²¹⁴A⁵⁵](等啊)在口语中读作[dəŋ²¹⁴ŋA],这体现了(15)
______。
二、阅读墨西哥托乔拉巴尔语的语料回答,[t]和[tʰ]是不同的音位还是
同一音位的不同变体,并借此谈谈你对音位划分和归并的看法。(20
分)
三、举例说明造成汉语句子歧义的原因。(20分)
四、根据下列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方言和英语语料回答问题:
①季公富于周公。②他比我富有。③我勇汝。④Heisricherthanme.
(一)比较句有哪些要素?(5分)(二)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方言
和英语比较句有哪些不同?(10分)(三)这种不同反映了语言发展
的什么特点?(5分)
五、认真阅读以下语料并回答问题(英语和汉语注释不影响答题):
1.Agta语:
(1)Agta语中“变成X”的语素是什么?(2分)
(2)Agta语中“变成X”用的是什么语法手段?(4分)
(3)Agta语中表示“变成X”的语素是什么性质的语素?出现在什么位
置?(4分)
2.Guam语:
(1)Guam语表示“-able”(可„„的)所采用的是什么语法手段?(2
分)
(2)Guam语表示“-able”(可„„的)的词缀有几种形式?是什么?(4
分)
(3)几种词缀形式出现的环境是什么?(4分)
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及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
及详解[视频讲解]
古代汉语部分
一、指出“节”字的含义,并分析各个义项之间的关系。(10分)
1.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
2.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3.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4.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5.足下及董聂三军,皆受荣所节制。
6.节器用。
7.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8.司马握节以死,故书以官。
9.今臣智不能存国,节不能死君,勇不能待寇。
10.而擅离职一节。
00:00/00:00
【解析】本题考查多义词词义的引申,难点在于根据材料对“节”字的多
个意义进行系联。在进行意义的系联时应当首先从字形入手,找到其本
义;然后再从本义所标示的事物特点出发,寻找各个引申义同本义之间
的联系,将具有相似性联系的引申义归为一组,即可大致得出某词词义
的引申义列。对于不太好看出来与本义有何种联系的引申义可以暂时放
下,待通过其他引申义大致归纳出引申义列之后再对其进行意义分组即
可。“节”字的引申义列是书上举的例子,所以大家务必要将书上举出的
例子搞懂、吃透。
【答案】
1.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竹节)
2.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关节)
3.寒暑易节,始一返焉。(季节)
4.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礼节)
5.足下及董、聂三军,皆受荣所节制。(节制,控制)
6.节器用。(节约)
7.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节奏)
8.司马握节以死,故书以官。(符节)
9.今臣智不能存国,节不能死君,勇不能待寇。(气节)
10.而擅离职一节。(一段时间)
二、什么是分化字?什么是母字?说出分化字与母字的表义分化情况。
00:00/00:00
【解析】本题考查对分化字及其相关概念的理解。《古代汉语》教材对
分化字有着非常详细的介绍,只要能够准确理解这部分内容,本题就可
拿到满分。同时提醒大家关注其他两种古代汉语中汉字使用的情况:异
体字和通假字。
【答案】原来记录数个义项或意义比较宽泛的字,到了后来,分化成两
个或数个字,分别承担不同的义项或广义的不同方面,这些职能分化的
字,称作分化字。原来职能未分的字称为母字或原字。如“共”分化
为“恭”“供”等字,“共”为母字,“恭”“供”为分化字。
分化字与母字的表义分化情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母字表引申义,分化字表本义。例如“益”与“溢”。益字本义是水漫
溢,引申则又有增益、利益、更加等义。后来加水旁新造“溢”字专表本
义,“益”则只表引申义了。古书先后在记录“漫溢”这个词
时,“益”和“溢”构成了古今字。
②母字表假借义,分化字表本义。例如“莫”与“暮”。莫字的古字形象日
落草莽之中,本义为昏暮,因时常借用为“莫须有”的莫,后来便又加日
旁新造“暮”字专表本义,“莫”与“暮”构成古今字。
③母字表本义和部分引申义,分化字专表某一引申义。例
如“解”与“懈”。解字从角从牛从刀会意,本义为解剖,引申又有懈怠、
松懈的意思,后来加心旁新造懈字,用以专表解字的这一引申义,而本
义和其他引申义(如放开、解脱等)仍由“解”字承担。
④母字表本义,分化字表假借义。例如“辟”与“避”“譬”“僻”。“辟”字本
是会意字,本义为法,在上古又经常假借为“躲避”、“譬如”、“乖僻”等
字,后来增加形旁,分别为这些假借义新造专字。古书先后在记录这些
词时,“辟”字在不同词义上分别与“避”、“譬”、“僻”构成古今字。
⑤母字和分化字表示广义的两个方面。例如“受”与“授”。古代“名动相
因”,行为动作与行为动作涉及的对象每用同一个来表示,故兽在上古
兼有“禽兽”和“狩猎”两个方面的意思,后世新造“狩”字专表“狩猎(动
词)”,而“兽”字则专表“禽兽(名词)”了。
三、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贾谊论》)
2.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晋灵公不
君》)
3.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鞌之战》)
4.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齐桓晋文
之事》)
5.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荀子·性
恶》)
【解析】古文翻译的要求一般归纳为“信、达、雅”,“信”是指译文要准
确地反映原作的含义,避免曲解原文内容;“达”是指译文应该通顺、晓
畅,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雅”是指译文不仅准确、通顺,而且生
动、优美,能再现原作的风格神韵。在翻译的过程中,应当遵循“直译
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首先字字落实,力求准确,其次适当变换语
序或增删词语,使文通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特别是古代汉语
中省略现象较多,被省略的部分应当在翻译中表现出来。对于一些难以
直译或有言外之意的句子,可根据情况适当进行意译。北京师范大学古
代汉语考研中的翻译题多来自于教材例句或文选,难度不大。
1.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贾谊论》)
00:00/00:00
【解析】遗俗:抛弃流俗,超脱世俗;累:拖累,妨碍。
【答案】古时的人,有高出世人的才能,就一定会存在因超脱世俗而招
致困境的情况。
2.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晋灵公不
君》)
00:00/00:00
【解析】胹:烹煮;诸:兼词,之于。
【答案】厨师烹煮熊掌没有熟,(灵公)就杀死了他,把(他的)尸体
装在畚斗里,命妇女用车装着尸体从朝堂中穿过。
3.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鞌之战》)
00:00/00:00
【解析】翦灭:消灭;介马:给马披上铠甲。
【答案】齐侯说:“我姑且消灭晋军了再吃早饭!”不给马披甲就驱车进
击晋军。
4.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齐桓晋文
之事》)
00:00/00:00
【解析】异: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爱:吝啬;恶:古同“乌”,
疑问词,哪,何。
答:大王不要对百姓以为您吝啬感到惊异。用小羊换下大牛,他们哪能
理解您的做法?
5.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荀子·性
恶》)
00:00/00:00
【解析】节:节制,制约。征:征验,验证。
答:善于谈论古代事物的人一定有制约现实的愿望,善于谈论天的一定
要从人这里得到验证。
四、翻译下列文章(18分)
孟子去齐。尹士语人曰:“不识王之不可以为汤武,则是不明也;识其
不可,然且至,则是干泽也。千里而见王,不遇故去,三宿而后出昼,
是何濡滞也?士则兹不悦。”曰:“夫尹士恶知予哉?千里而见王,是予
所欲也;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予不得已也。予三宿而出昼,于予心
犹以为速,王庶几改之!王如改诸,则必反予。夫出昼,而王不予追
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予虽然,岂舍王哉!王由足用为善;王如用
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王庶几改之!予日望之!予岂若是
小丈夫然哉?谏于其君而不受,则怒,悻悻然见于其面,去则穷日之力
而后宿哉?”尹士闻之,曰:“士诚小人也。”
00:00/00:00
【解析】文段翻译是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考研题的必考内容。文段翻
译同单句翻译一样,都要遵循“信、达、雅”的原则,同时应当注意前后
句、上下文的连贯性。
孟子去齐。
【解析】去,离开。
【翻译】孟子离开了齐国。
尹士语人曰:“不识王之不可以为汤武,则是不明也;识其不可,然且
至,则是干泽也。千里而见王,不遇故去,三宿而后出昼,是何濡滞
也?士则兹不悦。”
【解析】干,求也;泽,禄也。濡滞:停留、延迟。
【翻译】尹士对别人说:“不晓得齐王不能够做商汤、周武,那便是孟
子的糊涂;晓得他不行,然而还要来,那便是孟子的贪求富贵。老远地
跑来,得不到赏识所以又走了,在昼县歇了三夜才离开,是何等的想长
期滞留在齐国?我对这种情况感到非常不高兴。”
曰:“夫尹士恶知予哉?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岂予所
欲哉?予不得已也。予三宿而出昼,于予心犹以为速,王庶几改之!王
如改诸,则必反予。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予虽
然,岂舍王哉!王由足用为善;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
安。王庶几改之!予日望之!予岂若是小丈夫然哉?谏于其君而不受,
则怒,悻悻然见于其面,去则穷日之力而后宿哉?”
【解析】庶几:或许可以;虽然:即使这样,但;足用:足以;徒:仅
仅,只;悻悻然:形容怨恨失落的样子。
【翻译】孟子说:“那尹士哪能了解我呢?老远地来和齐王相见,这是
我的希望的事情;不得赏识而离开,难道也是我所希望的吗?只是我不
得已罢了。我在昼县歇宿了三夜再离开,在我心里还以为太快了,〔我
这么想:〕王也许会改变态度的。王假若改变态度,那一定会把我召
回。我离开昼县,王还没有追回我,我才无所留恋地有回乡的念头。纵
是这样,我难道肯抛弃齐王吗?齐王〔虽然不能做商汤、周武,〕也还
可以好好地干一番;齐王假若用我,何止齐国的百姓得到太平,天下的
百姓都可以得到太平。王也许会改变态度的!我天天盼望着呀!我难道
像是一个目光短浅的小人吗?向国君进劝谏之言,王不接受,便大发脾
气,满脸不高兴;一旦离开,非得走到精疲力竭才肯休息吗?”
尹士闻之,曰:“士诚小人也。”
【解析】诚:实在,的确。
【翻译】尹士听了这话以后,说:“我真是个小人啊!”
语言学理论部分
一、填空
1.“捆绳子、跑了小偷、存定期”从语义上看,其名词性短语分别是
(1)______(2)______(3)______,说明这些语义角色可直接充当
(4)______。
00:00/00:00
【答案】工具施事方式宾语
【解析】本题考查动词和其所支配的宾语间的语义关系,即动词和名词
间的“语义角色”。常见的语义角色有施事、受事、工具、处所、时间、
方位、方式等。语义角色是北京师范大学语言学理论部分每年必考的内
容,基本上都以填空等小题的形式出现。
2.“桌子、椅子、床”属于(5)______语义场,“春、夏、秋、冬”属于
(6)______语义场,“大小、生、死”属于(7)______语义场。其中
(8)______组能充当谓语。
00:00/00:00
【答案】类属义场(或分类联想义场)顺序义场(或部分联想义
场)反义义场“大、小、生、死”
【解析】本体考查语义场的分类。语义场在不同的教材中有不同的分
类,《语言学基础理论》分为同义义场、反义义场、多义义场和联想义
场,其中联想义场又分为分类联想、部分联想和描绘联想;北师大版
《现代汉语》将语义场分为类属义场、顺序义场、同义义场和反义义
场。两种分类方法均可以接受,但根据往年的出题情况看,将语义场分
为类属义场、顺序义场、同义义场和反义义场这种分类方法比较理想。
第(8)空考查词类同句子成分间的关系,形容词更容易充当谓语,因
此“大、小、生、死”这一组更能充当谓语。
3.汉语吞噬满语属于语言的(9)______,旧上海的洋泾浜是(10)
______和(11)______混合,如果洋泾浜被某一代人作为母语,并且
词汇和语法手段不断丰富,就成了(12)______语。
00:00/00:00
【答案】替换上海话英语混合语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的接触带来的语言的变化情况。语言的接触按照
层次不同可分为不成系统的词汇借用,语言联盟与系统感染,语言替换
和底层,通用书面语、民族国家共同语进入方言或民族语层次,洋泾浜
和混合语5个类型。语言的接触也是北京师范大学语言学理论在填空题
部分经常考察的内容,同学们应当能够区分清楚几种层次的不同特点,
可以根据具体现象判断语言接触的层次。
4.“个”的本义是“竹子”,后来变为(13)______,这种现象属于语义
的(14)______。
00:00/00:00
【答案】量词,用于表示单独的人或物转移
【解析】本题考查语义的演变。词义的变化只有三种:扩大、缩小和转
移。“个”由一个意义比较实在的名词变为一个意义相对较虚,语法意义
较强的量词,说明其词义发生了转移。
5.普通话[dəŋ²¹4A⁵⁵](等啊)在口语中读作[dəŋ²¹4ŋA],这体现了(15)
______。
00:00/00:00
【答案】语音同化
【解析】本题考查语流音变相关的内容,语流音变包括同化、异化和弱
化三种现象。普通话中[dəŋ²¹⁴A⁵⁵]第二个音节[A⁵⁵],由于受到前面音节
韵尾的影响,增加了辅音[ŋ],属于典型的语音同化现象。
二、阅读墨西哥托乔拉巴尔语的语料回答,[t]和[tʰ]是不同的音位还是
同一音位的不同变体,并借此谈谈你对音位划分和归并的看法。(20
分)
00:00/00:00
【分析】本题考查音位划分和归并的问题,并且提供了语料,要求结合
语料分析。解答这类问题,就要从音位归并的四大原则入手,一一对应
分析。值得注意的是,本题所给语料没有最小对立对,仅仅依靠互补原
则并不足以支撑[t]和[tʰ]的划分或归并,需要同学们在语料的基础上,
结合音位划分的原则补充一些条件来完成分析,这是本题的难点所在。
答:根据题目中所给材料,[t]和[tʰ]有可能是同一音位的不同变体。
对于同一种语言来说,对立原则、互补原则、音感差异和经济原则是归
纳音位的四个重要标准。
(1)对立原则
两个音素在同样的语音环境中独立承担区别词或语素的语音形式(或
称“区别意义”)的作用,则两个音素就处于对立关系中。而在同一语言
中处于对立关系中的音素,就需要归纳为不同的音位。如果能够找到一
个最小对立对,证明[at]组合出现在词末同[atʰ]组合出现在词末意义不
同,则即可将两者划为不同的音位。
(2)互补原则
一类音素从不在相同的语言环境中出现,这种现象叫互补分布。呈互补
分布的音素可以考虑归并为同一个音位。在所给材料中,[t]和[tʰ]没有
在相同的语言环境下出现,则它们呈现互补分布,它们可以考虑被划归
为同一个音位的不同变体。
(3)音感差异原则
归纳音位时除了要遵循互补原则外,还要注意音素的音感类型。有的音
虽然处于互补分布中,但是当地人听起来差异过大,这样的音也不宜归
纳为同一音位。[t]和[tʰ]仅存在送气不送气的差别,音感差异不大,所
以有归并为同一个音位的可能性。
(4)经济原则
在音位归纳中还要遵循经济原则,即在正确描写语言现象及满足交际需
要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控制音位的数量。对于两者划归两个音位是否经
济,还需要更多的语料进行验证。
三、举例说明造成汉语句子歧义的原因。(20分)
00:00/00:00
【解析】歧义问题一直是现代汉语、语言学理论考研中的热点。歧义归
根到底是形式和意义之间产生了一对多的关系。由于我们经常在具体的
短语或句子中分析歧义,教材上也没有对歧义问题有专门的介绍,所以
本题还要考查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归纳总结的能力。如果从句子本身即
语言的角度来看,汉语在语音、词汇、语义、语法(句法)等平面上均
有可能引起歧义;如果从句子进入交际即言语角度看,语境、语用等同
样会造成歧义。作答时注意列举具体的实例。
答:(1)语音歧义:汉语中的语音歧义多是由于汉语的一个音节可以
对应多个不同的语素引起的,多见于口语中,与语境和语用关系密切。
①同音词混淆造成歧义:“我姓zhāng”,既可理解为“张”,也可理解
为“章”;
②多音字造成歧义:“这个人好说话”,“好”如果读作上声的话,表明这
个人好交流,不刁难人;如果读作去声的话,表明那个人喜欢说话,一
直说个不停。
③重音不同造成的歧义:“最好买一个”,如果重音放在“买”上面,意思
是指“要买一个,而不是借或其它的方式”;如果重音放在“一个”上面,
则表示“只买一个就行了,无需多买”。
(2)词汇歧义:指由于对句子中某一词语的意义有不同的理解而产生
的歧义。
①一词多义引起的歧义:“他已经走了”。“走”可以有两种理解:一个是
指“离开此处”,另外一个是“去世”。
②同音异义引起的歧义:“这儿的人多半是大学生”。“多半”既可以理解
为“超过一半”,说明数量;又可以理解为“大概、也许”,表示推测。
(3)句法歧义:指因语法关系或结构层次的不同而形成的歧义。
①层次关系不同引发的歧义:“我和哥哥的同学”,既可理解为“我与哥
哥共有的同学”,也可立即为“我和哥哥的同学,这个同学是哥哥的”。
②结构关系不同引发的歧义:“出租汽车”,既可理解为动宾结构“对汽
车进行出租”,也可理解为偏正结构“用于出租的汽车”。
③语义关系不同引发的歧义:“鸡不吃了”,既可将“鸡”作为施事,理解
为“鸡不吃食了”,也可将“鸡”作为受事,理解为“不吃鸡了”。
四、根据下列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方言和英语语料回答问题:
①季公富于周公。②他比我富有。③我勇汝。④Heisricherthanme.
(一)比较句有哪些要素?(5分)
(二)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方言和英语比较句有哪些不同?(10分)
(三)这种不同反映了语言发展的什么特点?(5分)
00:00/00:00
【分析】本题结合比较句这种特殊类型的句式结构,考查语言发展的两
大特性——渐变性和不平衡性。在做材料分析题时,必须充分利用材料
进行个案分析和比较分析,如第一问就是要求同学们做材料的个案分
析,总结归纳比较句的要素;第二问则是要求同学们进行语料间的比较
分析,主要考虑比较句的要素是否齐全,它们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它
们都是通过怎样的手段实现比较的。切忌脱离材料泛泛而谈。
答:(一)比较句的要素包括;比较主体、比较客体、比较点、比较词
和比较值等。
(二)①从比较句要素的隐现情况看,比较主体、比较客体和比较点一
定出现;而比较词和比较值在有的语言或方言中并不出现。如方言中没
有比较词。
②古代汉语和英语比较句句式是“比较主体+比较点+比较词+比较客
体”;现代汉语比较句句式为“比较主体+比较词+比较客体+比较点”;而
在方言中,句式是“比较主体+比较点+比较客体”。
③汉语主要是通过比较点和比较词表达比较概念,而英语主要依靠形容
词或副词的比较级、最高级表达比较概念。
(三)反映了语言发展的渐变性和不平衡性。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
表达比较概念时比较主体、比较客体、比较点、比较词都会出现,这表
明语言发展是渐变的;但同古代汉语相比,现代汉语比较句的比较点移
到了比较客体的后面,而方言中却只是隐去了比较词,这表面语言发展
是不平衡的。
五、认真阅读以下语料并回答问题(英语和汉语注释不影响答题):
1.Agta语:
(1)Agta语中“变成X”的语素是什么?(2分)
(2)Agta语中“变成X”用的是什么语法手段?(4分)
(3)Agta语中表示“变成X”的语素是什么性质的语素?出现在什么位
置?(4分)
2.Guam语:
(1)Guam语表示“-able”(可……的)所采用的是什么语法手段?(2
分)
(2)Guam语表示“-able”(可……的)的词缀有几种形式?是什么?
(4分)
(3)几种词缀形式出现的环境是什么?(4分)
00:00/00:00
【解析】这两道题都是考查语法形式和语法手段在词法方面的应用。在
拿到材料后,应当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全面比较来寻找规律。这类题的规
律一般很明显,只要细心即可找到;有时会有多种语法形式表示同一种
语法手段,在分析材料时应格外注意,避免遗漏。
答:1.(1)中缀“-um-”
(2)附加法,使用的是添加中缀“-um”的手段。
(3)是将形容词性的词语变为动词性词语的构词语素,出现在第一个
辅音字母和第二个元音字母之间。(注:尽量描述得细致一些)
2.(1)附加法。
(2)两种:“-yon”和“-on”。
(3)在元音音节后面添加后缀“-yon”,在辅音音节后面添加后缀“-
on”。
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及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
古代汉语部分
一、分析题(5分)
通过下列古注材料,说明古书注释用语“之言”和“言”的用法有什么区
别:
(1)《荀子·修身》:“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
杨惊注:“谄之言陷也,谓以佞言陷。”
(2)《诗经·秦风·黄鸟》:“维此仲行,百夫之防。”
郑玄笺:“防犹当也。言此一人当百夫。”
二、问答题(15分)
古汉语中名词作状语有哪几种情况?请举例说明。
三、名词简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大徐本
(2)破读
(3)隶变
(4)古今字
(5)玉篇
四、阅读下列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15分)
由其道功名之不可得逃犹表之与影若呼之与响善钓者出鱼乎十仞之下饵
香也善弋者下鸟乎百仞之上弓良也善为君者蛮夷反舌殊俗异习皆服之德
厚也水泉深则鱼鳖归之树木盛则飞鸟归之庶草茂则禽兽归之人主贤则豪
杰归之故圣王不务归之者而务其所以归强令之笑不乐强令之哭不悲强令
之为道也可以成小而不可以成大(《吕氏春秋·功名》)
语言学理论部分(100分)
五、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和是语言运转的两大关系。
(2)/pbph/这三个音位可以用、这两对区别特征区分开。
(3)从语音四要素的角度看,“衣”、“易”的区别在于,Live与leave的
区别在于。
(4)从语义指向的角度看,“砍疼了”语义指向或;“砍坏了”语义
指向或。
(5)“索马里”的第一个字读得像阳平,这是语流音变中的,网络语言
中的“酱紫”从语流音变的角度看是。
(6)有些方言中“花生”与“发生”听起来渎音一样,而普通话的发音不
一样,这是因为[f]、[X]在这种方言中是,在普通话中是。
(7)索绪尔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是语言学的奠基人,是转换
生成语言学派的创始人。
(8)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北京语言学界诞生了三部重要的汉语语法学
著,分别是和、和。
六、名词解释(20分,每个5分)
(1)腭化
(2)语素音位
(3)直接成分分析法
(4)类推法
七、分析题(30分)
(1)古汉语中的名词化标记是“所”、“者”,现代汉语中“的”是名词化标
记。请看下面有关“所”、“者”、“的”的几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①比较三组在结构上、语义上有什么特点?(8分)
②请再举一些实例,总结古汉语的“所”、“者”与现代汉语的“的”在语义
上的一些规律。(7分)
(2)请看下面三组英语材料,然后回答问题(引号里为汉语对应解
释):
①请对上述三组的结构形式加以刻画,并说明语义关系各有什么特点。
(5分)
②请指出上述三组中有歧义者,并使用所学过的分析方法加以分解。
(10分)
八、论述题(30分)
(1)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如下观点:系统性只存在于
共时语言学,不存在于历时语言学中。请你结合语言事实谈谈对这种观
点的认识。(15分)
(2)音位归纳需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请结合实例谈谈你对这些原
则的认识。(15分)
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及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
及详解[视频讲解]
古代汉语部分(50分)
一、分析题(5分)
通过下列古注材料,说明古书注释用语“之言”和“言”的用法有什么区
别:
(1)《荀子·修身》:“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
杨惊注:“谄之言陷也,谓以佞言陷。”
(2)《诗经·秦风·黄鸟》:“维此仲行,百夫之防。”
郑玄笺:“防犹当也。言此一人当百夫。”
00:00/00:00
答:(1)古代解释词义,有时采用声训的办法,即用一个声音相通、
意义有联系的词来解释某个词。表示声训的常用语是“之言、谓之言”,
而且被训释词在用语之前,训释词在用语之后。例子中“谄”与“陷”声旁
相同,因而声音相通。“谄”是以花言巧语讨好,使对方落入圈套,这
与“陷”在意义上也相通。
(2)古注讲解句意,有时用“言、谓”两个用语,它们都表示“这句话是
说”,是对句意的翻译或意译,有时也用于阐发言外之意,如“此言一人
当百夫”,即仲行能够比得上百夫。
二、问答题(15分)
古汉语中名词作状语有哪几种情况?请举例说明。
00:00/00:00
答:在古代汉语中,名词作状语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表示动作进行的状态。作状语的普通名词以它所代表的事物的某
种状态或动作特征,去描绘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多带有比喻的
意义,含有“像……一样”或“跟……似的”的意思。例如:“嫂蛇行匍
匐”中,“蛇”表示“像蛇一样”。
(2)表示对待动作对象的态度。这种用法是,用对待作状语的普通名
词所代表的人或物的态度,来对待处置谓语动词后宾语所代表的人或
物,有“当作……那样”,“用对待……的态度”等意味。例如:“吾得兄事
之”,“兄”表示“用对待兄长的态度”。
(3)表示动作发生或进行的处所或方位,有“在……”或“向……”的意
思。例如:“良欲往从之,道遇沛公”,其中“道”表示“在路上”。
(4)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例如:“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
者”,“面”意为“当面”。
(5)表示动作进行的工具。例如:“失期,法当斩”,“法”意味“按照法
律”。
(6)时间名词也能做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如“朝济而夕设版
焉”,“朝”“夕”均是时间状语。“日”“月”“岁”充当状语,具有特殊的意
义,或表示动作行为的经常性,或表示情况的逐渐发展变化,或表示追
溯往事。如“燕日败亡”,“日”表示“每日”“天天”。
三、名词简释
(1)大徐本
(2)破读
(3)隶变
(4)古今字
(5)玉篇
00:00/00:00
答:(1)“大徐本”是指北宋初期徐铉等人的校订本《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古本早已失传,现在所见的《说文》都是“大徐本”或依
据“大徐本”翻刻的。明代毛晋据此本翻刻,是为“汲古阁本”;清代孙星
衍据此本重刻,是为“平津馆本”。其后陈昌治根据孙本加以校订,改刻为
一字一行,以大字印原文,以双行小字印徐铉校注和反切。
(2)破读是注音的一种特殊情况,是指用本字来改读古书中的假借字。
破读在古注中的常用语有“读为”、“读曰”,有时也用“读若”、“读如”。
如“卒,读曰猝”,说明“卒”是假借字,“猝”是本字。
(3)隶变是汉字由古文字向今文字演变的一次质的飞跃。它不仅用不
同形态的不同点画取代了篆书单一的线条,改变了行笔的方向,彻底摒
弃了原有的象形特征,而且对整个汉字的构型做出了重大的调整,使得
篆书的笔意几乎全部被隐没,代之而起的是点画组合而便于书写的“笔
势”。隶变使得汉字形体彻底摆脱了古汉字象形、象意的桎梏,冲破了
篆书线条结构严密的束缚,由“描绘”符号一变而为“书写”符号,面目焕
然一新、简洁明快,便于书写,大大提高了汉字作为书写工具的功效。
(4)古今字是指文献中记录同一个词项而不同时代使用了不同字符
的“历时同词异字”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有汉字适应社会发展不断增
多、衰亡的汉字仍然保存在字典中和上古汉字不断分化三个方面。记录
原来的多义词或同形词的字就是古字,记录新词的字就是今字。例
如“责”“舍”是较为古老的字,而“债”“捨”是较新产生的
字,“责”与“债”、“舍”与“捨”即是古今字。
(5)《玉篇》,南朝梁顾野王撰,是中国古代一部按汉字形体分部编
排的字书。它以说明字义为主,并把一个字的多种意义罗列在一起。除
解释字义外,书中还常常举出见于古籍的例证和前人的注解,先经传,
后子史文集,最后是字书、训诂书,极其详备,字有异体也分别注明。
它是是汉语文字学史上第一部楷书字典。
四、阅读下列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00:00/00:00
答:由其道,功名之不可得逃,犹表之与影,若呼之与响。善钓者,出
鱼乎十仞之下,饵香也;善弋者,下鸟乎百仞之上,弓良也;善为君
者,蛮夷反舌、殊俗异习皆服之,德厚也。水泉深则鱼鳖归之,树木盛
则飞鸟归之,庶草茂则禽兽归之,人主贤则豪杰归之。故圣王不务归之
者,而务其所以归。强令之笑不乐;强令之哭不悲;强令之为道也,可
以成小,而不可以成大。
翻译:由正道去追求功名,功名是不能逃脱的,就像测量日影以计时的
标杆和日影的关系一样,就如呼喊声和回声的关系相同。善于钓鱼的
人,能把鱼从十仞深的水下钓上来,这是由于钓饵香美的缘故;善于射
猎的人,能把鸟从百仞高的空中射下来,这是由于弓好的缘故;善于做
君主的人能够使语言、习俗各不相同的各类归顺他,这是由于恩德深厚
的缘故。水泉很深,鱼鳖就会游向那里,树木繁盛,飞鸟就会飞向那
里,百草茂密,禽兽就会奔向那里,君主贤明,豪杰就会归依他。所
以,圣明的君主不把心思放在归顺者身上,而是致力于营造人们归顺的
条件。强制出来的笑不快乐,强制出来的哭不悲哀,强制命令这种作法
只可以成就虚名,而不能成就大业。
语言学理论部分
五、填充题(20分,每空l分)
(1)和是语言运转的两大关系。
00:00/00:00
【答案】组合关系;聚合关系
【解析】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运转的两大关系。符号和符号组合
起来,形成高一级的结构,处于高一级结构中的各个符号,称为结构的
成分,结构中各个成分的关系称为“组合关系”。结构中能够替换的成分
构成的类,称为“聚合关系”。语言符号(词和语素)、音位、意义等都
处于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之中。
(2)/pbph/这三个音位可以用、这两对区别特征区分开。
00:00/00:00
【答案】送气不送气;清浊
【解析】本题考查辅音音位的区别性特征。辅音发音受到发音部位和发
音方法的影响与制
约,其中发音方法又包括阻碍的方式、声带是否颤动、气流的强弱三个
方面。/pbPh/三个音位都是双唇音,因此它们的区别性特征应该集中在
发音方法上。/p/是不送气清塞音,/b/是不送气浊塞音,/Ph/是送气清塞
音。因此这三个音位可以由送气不送气、清浊两个区别特征区分开。
(3)从语音四要素的角度看,“衣”、“易”的区别在于,Live与leave的
区别在于。
00:00/00:00
【答案】音高;音长
【解析】语音四要素是指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质。“衣”、“易”的区别
在于声调(调值)不同,所以它们的区别在于音高;Live与leave的区别
在于音素[i]的发音长短,所以它们的区别主要是音长。
(4)从语义指向的角度看,“砍疼了”语义指向或;“砍坏了”语义
指向或。
00:00/00:00
【答案】受事;施事(或施事的隶属部分);受事;工具
【解析】语义指向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用于分析句子成分语义之间错综复
杂关系的工具,对于分化歧义、从深层次理解句子成分的语义关系有重
要作用。“砍疼了”“砍坏了”都是潜在的歧义结构,“砍疼了”中补
语“疼”在语义上有时可指向“砍”的受事,如“把他的脚砍疼了”;有时可
指向“砍”的施事的隶属部分,如“砍了一下午,我的胳膊都砍疼
了”。“砍坏了”中补语“坏”在语义上有时可指向“砍”的受事,如“别把桌
子砍坏了”;有时可指向“砍”的工具,如“他那把刀砍坏了”。
(5)“索马里”的第一个字读得像阳平,这是语流音变中的,网络语言
中的“酱紫”从语流音变的角度看是。
00:00/00:00
【答案】异化;脱落
【解析】本题考查对语流音变中产生的同化、异化、弱化、脱落等现象
的分析。“索马里”第一个字读得像阳平,属于两个本来相同或相近的音
位,因为连着发音有困难,所以一个发生变化的现象,是语流音变中的
异化现象。“酱紫”是“这样”发生了合音,“这”的元音音位脱落,所以是
语流音变中的脱落现象。
(6)有些方言中“花生”与“发生”听起来渎音一样,而普通话的发音不
一样,这是因为[f]、[X]在这种方言中是,在普通话中是。
00:00/00:00
【答案】相同音位;不同音位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音位的归并原则。[f]、[X]在有些方言中读音相
同,是因为这些方言中[f]、[X]两个音属于同一个音位,不能区别意
义;而两者在普通话中发音不同,且能区别意义,所以它们在普通话中
属于不通音位。
(7)索绪尔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是语言学的奠基人,是转换
生成语言学派的创始人。
00:00/00:00
【答案】结构主义;乔姆斯基
【解析】本题考查对语言学史的了解情况。索绪尔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
奠基人,乔姆斯基是转换生成语法的奠基人。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
语言学的深入发展,还出现了许多语言学流派,如系统功能语言学,代
表人物韩礼德;认知语言学,代表人物兰盖克、莱可夫等;语言类型
学,代表人物格林伯格、科姆里等;社会语言学,代表人物拉波夫。
(8)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北京语言学界诞生了三部重要的汉语语法学
著,分别是和、和。
00:00/00:00
【答案】《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中国文法要略》
【解析】本题考查对汉语语法研究史的了解。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北京
语言学界产生了三部重要的汉语语法学著作,分别是王力先生的《中国
现代语法》(1943)、《中国语法理论》(1944)和吕叔湘先生的《中
国文法要略》(1942)。注意赵元任先生的《北京口语语法》出版在
1952年。
六、名词解释(20分,每个5分)
(1)腭化
(2)语素音位
(3)直接成分分析法
(4)类推法
00:00/00:00
答:(1)腭化是语音同化现象的一种,指舌面音以外的辅音发音时因
受高元音影响,舌位抬高,舌面靠近硬腭,使发出的音成为舌面音或具
有舌面音色彩的现象。腭化使气流通道变窄,增加擦音成份,塞音腭化
后常带有塞擦音色彩。如北京话[n]、[l]等声母在高元音[i]之前时,就会
产生腭化现象。在历时平面,普通话的3个舌面音声母[tɕtɕhɕ]就是古汉
语[kkhx]和[tstshs]两套声母受高元音[i]的影响而腭化演变来的。
(2)语素音位,又称“形态音位”,是指同一语素的各个变体里彼此替
换的音位所归纳的代表形式,是介于音位和语素间的一个层次。如英语
的复数语素/-s/,可以用/-s/、/-z/、/iz/、/en/或/⌀/等不同的语音形式表
现,/-s/即为语素音位,它代表的是“复数”这一语素的范畴。
(3)直接成分分析法,简称“IC分析法”,也称“两分法”或“层次分析
法”,是结构主义语法的析句方法。其操作方法是,按照语言结构中的
直接组合成分层层切分,揭示其内部层次,找出该语言片段的直接成
分。切分时,以二分为主,也可三分或多分。分析的标准是分布和意
义,切分出来的各个成分必须具有意义、具有语义搭配的可能,各个成
分在语义上的搭配也必须跟整个组合的原意相符。如“我吃饭”,可分析
为“吃”与“饭”形成动宾结构,然后“我”与“吃饭”形成主谓结构。直接成
分分析法能清楚地反映出语言组合的层次,符合语言自身客观存在的层
次性,有助于理解有歧义的语言片断,但在处理兼语式、双宾句时存在
一定的问题。
(4)类推是语法化的一种重要机制,指两个本来意义和功能相同的成
分或形式,当其中一个成分或形式语法化以后,另一个成分或形式在相
同的条件下,也可能受其影响,发生同类的变化。例如英文cow的复数
本该是kine,但因为dog、pig等的复数都是在后面加s,所以cow的复数就
逐渐类推为cows。类推是语言经济性的系统性的重要表现,也是语言规
则性和条理性的体现。
七、分析题(30分)
(1)古汉语中的名词化标记是“所”、“者”,现代汉语中“的”是名词化标
记。请看下面有关“所”、“者”、“的”的几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①比较三组在结构上、语义上有什么特点?(8分)
②请再举一些实例,总结古汉语的“所”、“者”与现代汉语的“的”在语义
上的一些规律。(7分)
(2)请看下面三组英语材料,然后回答问题(引号里为汉语对应解
释):
①请对上述三组的结构形式加以刻画,并说明语义关系各有什么特点。
(5分)
②请指出上述三组中有歧义者,并使用所学过的分析方法加以分解。
(10分)
00:00/00:00
答:(1)①从结构上看,A组是“所+动词”,名词化标记位于动词之
前;B组是“动词+者”,名词化标记位于动词之后,C组是“动词+的”,
名词化标记位于动词之后。
从语义上看,A组表示的是动作的受事,如“所食”指的是“吃的东西”;B
组表示动作的施事,如“食者”指的是“吃饭的人”;C组中,对于能够带
一个论元的动词(不及物动词),如“走的”,表示的是动作的施事,
即“走的人”;对于带两个论元的动词(及物动词)是潜在的歧义结构,
如“吃的”,既可以指施事“吃东西的人”——吃的是他,也可以指受
事“被吃的东西”——吃的是苹果;对于带三个论元的动词(双及物区
别)同样是潜在的歧义结构,如“给的”,可以指“发出给这个动作的
人”——他给的,可以指“给的对象”——给他的,还可以指“给的东
西”——给一本书。
②“所”加在谓词性成分前,可转指受事、处所、工具等名词性成分,但
从不转指施事。例如“鱼,我所欲也”,“所欲”转指受事“鱼”;“知其所
之”,“所之”转指处所,“去的地方”;“城者,所以自守也”,“所以自
守”转指工具“城”。
“者”加在谓词性成分后面,往往转指施事,如“新浴者必振衣”,“新浴
者”即转指施事。但“者”字也有部分自指功能,如“仁者,人也”,“仁”是
指这种德行本身。
“的”兼有古代汉语“所”和“者”的两种用法,加在谓词或谓词性成分后
面,既能表示自指也能表示转指。表转指时原来表陈述的谓词性成分变
为表指称的名词性成分,语义上可以转指施事,如“游泳的”;转指受事,
如“新买的”;转指与事,如“我向他请教过的(那个人)”,转指工具,
如“吃药的(杯子)”等。表示自指的只能在定语位置上出现,且不能离
开中心语独立,如“开车的技术”,“说话的声音”。
(2)①以上三组的结构形式均为“冠词+动词进行体+介词of+名词”,表
示一种从属结构。从语义上看,A组中名词是动词的施事,如the
barkingofdogs,发出“barking”动作的是“dogs”;B组中名词是动词的受
事,如thebreakingofglasses,“glasses”是“breaking”的承受者;C组中名
词既可以看作动词的施事,也可以看作受事,如theattackingofboxers,
既可以认为boxers发出了attacking的动作,也可以认为boxers是attacking
的承受者。
②C组是有歧义的。可用语义指向分析法和变换分析法进行歧义分解。
Shooting、attacking、praising可以空指,指向隐含的宾语,表示主语发
出了这些动作,hunters、boxes和friends属于受事成分,这样一来句子可
等价变换为“thehuntersareshooted”“theboxersareattacked”、“thefriends
arepraised”,也可以指向介词of结构的中心语,即表示hunters、boxes和
friends是动作的发出者,可将句子等价变换为“thehunters’shooting”“the
boxers’attacking”“thefriends’praising”。
八、论述题(30分)
(1)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如下观点:系统性只存在于
共时语言学,不存在于历时语言学中。请你结合语言事实谈谈对这种观
点的认识。(15分)
(2)音位归纳需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请结合实例谈谈你对这些原
则的认识。(15分)
00:00/00:00
答:(1)索绪尔认为,语言的系统性主要体现在语言符号的系统性和
语言是一个价值系统两个方面。
①语言符号的系统性首先体现在,语言符号的组成是分层级的。语言符
号是音与义的结合体,而音处于最下层,音位是语音子系统的最小单
位,音位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成更大的单位-音节,属于语言系统的下
层——音系层。
②语素与语素组成的更大单位是形式和意义结合的语言符号,属于语言
层级装置的上层——语法层,这一层又可以分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
这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结构单位,第二级是由语素的组合构成的
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词组或短语;第四级是由短语构成的小句,第
五级是小句构成的句子。词和句子都是符号的序列。
③语言符号的系统性还体现在其运转规则: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上。组
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时语言符号系统的运转规则。组合关系指的是若干较
小的语言单位组合成较大的语言单位,其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又称线
性序列关系。聚合关系是指具有相同组合功能的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
又称为联想关系。具有相同聚合关系的语言单位,就构成某种聚合类,
即功能类。组合是横向的,聚合是纵向的,组合是第一性的,聚合是第
二性的。总而言之,语言符号是一个严密的系统。
④语言是一个价值系统,主要是说语言的各个要素之间都有连带关系,
而且各项要素都是由于其他各项要素的存在才有意义。例如音位的对
立,汉语普通话把[p]和[ph]看作不同音位,是因为它们在汉语普通话的
系统中互相之间具有区别意义的价值,而它们在英语中是同一个音位,
是由于两者在英语的系统中不区别意义,不存在价值。同时,语言中各
个要素的改变都会影响到其他要素,最终导致语言系统的演变。如汉语
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了量词,进而形成固化的数量名结构,数词不再
能与名词直接搭配,造成了词类系统和语法系统的变化。
⑤索绪尔主张的系统性只存在于共时语言学,是从语言是一个价值系统
这个角度衡量的,即价值只能在共时的层面上谈论。例如在古代汉语
中“涕”代表眼泪,“泗”代表鼻涕,而在现代汉语中,“涕”代表鼻涕,
而“泗”已经不再使用了,所以我们只能在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这两个共
时层面上分别探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京学院《建筑装饰材料及施工工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第六首古诗《书湖阴先生壁》
- 西京学院《工程材料与热处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中学数学教材分析》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艺术思潮与流派》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文化人类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企业管理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工程制图与打印》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昌学院《影视戏剧鉴赏》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昌学院《物联网工程实训》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初中学生综评典型事例
- 《青藏铁路精神》课件
- 养殖鳗鱼技术培训课件
- Unit2WaystogotoschoolPartALet'slearn(课件)人教PEP版英语六年级上册
- 事业单位奖励审批表主要事迹教师300字范文六篇
- 2024农村集体经济壮大之路
- 油船货物操作教材配套课件第四章 惰性气体系统
- 口腔每周工作总结简短
- 学校宿舍楼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2024年南昌健康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学前教育实训项目设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