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经总要》中的《孙子兵法》
公元960年,赵善伟穿上了黄衣,中国历史开始了北宋王朝的统治。然而这一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怯懦的王朝之一,在历次对外作战中多以惨败告终,王师出伐,屡败于蕞尔小邦。究其原因,宋仁宗等人认为主要是将领不知“古今之学”,因而于庆历三年(1043年)至七年(1047年)专设书局,命曾公亮、丁度、杨惟德等人编纂了《武经总要》(以下简称《总要》)一书。该书作为中国古代兵学史上第一部军事百科全书性质的大型综合类兵书,包含了大量《孙子兵法》内容。全书凡40卷,分前后两集,各20卷。其中,“前集卷一至卷十五,大量引用《孙子兵法》的文字,各节内容多是结合新的经验分条阐发《孙子兵法》的军事原则。其后集‘故事卷’中所设子目多以《孙子兵法》之语为题。如‘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多方以误之’等,然后举例诠释。”这些内容不仅反映了当时北宋王朝军事思想一些积极的变化,也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当时孙子学的发展。《总要》继承与发展“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思想,作为古代战略思维重要议题,本是《孙子兵法·谋攻篇》的内容,其思想建立在“攻”的基础之上,“不战”的零代价是为了达成“屈人之兵”之全胜目的,“利”的权衡是这一思想根本支点所在。《李卫公问对》卷下有唐太宗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者上也。”《太白阴经》卷一,“术有阴谋”条目有:“故兵有百战百胜之术,非善之善者也;不如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宋人对此论述的重心却发生了偏移。梅尧臣、张预等人强调“不战”的原因在于“战则伤人”,并辩解说这完全是为了“爱民”。这种片面强调“不战”而忽略“屈人之兵”的解释,显然是对《孙子兵法》这一思想的曲解,是为一直弥漫于整个王朝的怯战、投降思想路线寻找托辞。《总要》与当时主流相左,积极继承并发展了《孙子兵法》之论。书中不仅言及“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还在后集卷一专设“不战而屈人之师”条目,别为一门,以西汉周亚夫平叛七国之乱等四个战例释之。这不但是对孙子学的发展,更是站在战略高度,从理论上反对当朝所采取的妥协、投降路线。治军用人原则的确立—第二,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是《孙子兵法·谋攻篇》中的原话,作为古代兵学理论基本观点,被历代兵家奉为经典,述论较多。《十一家注孙子》为例,“曹操曰:司马法曰:‘进退惟时,无曰寡人’也。”“李筌曰:縻,绊也。不知进退者,军必败;如绊骥足,无驰骋也”;“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者胜,真将军也。”“杜牧曰:犹驾御縻绊,使不自由也”。“尉缭子曰:‘夫将者,上不制乎天,下不制乎地,中不制乎人’。”“何氏曰:古者遣将于太庙,亲操钺,持其首,授其柄,曰:‘从是以上至天者,将军制之。’乃复操柄,授与刃,曰:‘从是以下至渊者,将军制之。’故李牧之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御也。周亚夫之军细柳,军中惟闻将军之命,不闻天子之诏也。盖用兵之法,一步百变,见可则进,知难而退。而曰,有王命也,是白大人以救火也,未及反命,而煨烬久矣!曰,有监军也,是作舍道边也,谋无适从,而终不可成矣!故御能将而责平猾虏者,如绊韩卢而求获狡兔者,又何异也。”北宋皇帝完全违背了这一原则,“将兵权高度集权于皇帝个人手中,限制甚至剥夺将帅对所部军队应有的指挥权”。不仅宋太祖就开始将将校任免和军队调动权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从宋太宗起还常亲自制定作战方略,授以阵图,以便“遥制便宜”。直至宋仁宗时,在与西夏的激烈对抗中,还以之为金科玉律,派“内臣监兵”,“以图阵授诸将”,严重地违背了战争规律,扼杀了将帅们指挥战争的能动性和统帅军队的权力,使其失去了自由,根本无力、无权治军,从而造成畏敌不畏将、爱身不爱将、军令无法便行的尴尬局面,招致连连惨败。《总要》一反祖制,对“将能而君不御者胜”进行了较为深刻的论述。在前集卷一《将职》中不但引有此语,而且随后还对三种“将不受命”的情况加以阐释,即:“可杀,而不可使处不全;可杀,而不使击不胜;可杀,而不可使欺百姓。此三者,将之胜败之先得也。”从而与孙子、司马穰苴、尉缭子、曹操、李筌、杜牧、杜佑、贾林、梅尧臣、王晳、何延锡、张预等人的论述一起,重新从理论上对治军用兵原则进行了积极认识,而与苏轼等人所言“天子之兵,莫大于御将”的主流保守思想形成鲜明对比。对于革除御将之风,引导兵家战将按照战争客观规律指挥作战.推动一度停滞不前的军事思想继续发展有着特殊而重要的意义。《总要》对奇正问题的论述“奇正”是《孙子兵法》作战指导思想的一个核心范畴,前人有关此论颇多。《孙子兵法·势篇)》言.·“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尉缭子·武议》篇有:“三军之众,有所奇正,则天下莫当其战矣。”《李卫公问对》卷上有:“故善用兵者,奇正,人而已。”《孙膑兵法》甚至还专设《奇正》篇,对有关奇正问题展开论述。北宋政府几乎每次作战,总是先授阵图,尤其是宋太宗的“平戎万全阵”、宋真宗的“常阵”、宋仁宗的“八阵”等,不但使将帅无法灵活指挥作战,而且就其所授战阵图来讲也极为呆板、保守,根本无奇正可言,从而导致实战中屡屡受挫。《总要》重新认识到奇正的重要性,并在前人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进一步做出详细的论述。书中不仅在前集卷四中专设“奇兵”一条目,认为“奇非正则无所恃,正非奇则不能取胜”,“奇正”广泛体现示形造势的各个方面,“至其出人诡道,驰骋诈力,则势有万变”;还引述了著名的“诡道十二法”,而《孙子兵法》所论“诡道”无非是奇正的具体运用。很显然,这一阐述“深化了对《孙子》奇正思想的理解,使之作为排兵布阵及其战术变化的范畴出现,而且成为分析和指导一切战役战术行动的普遍原则”。同时,后集卷三还专设“权奇”与“奇计”条目,分列晋楚城濮之战等17个战例和后周伐陈等6个战例;后集卷五亦专设“出奇”与“伏兵”条目,分列秦赵长平之战等7个战例和晋楚泌之战等24个战例,证明奇正相合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这些均对改变当时“堂堂之阵”式僵死不变的作战指挥方式有一定积极作用。以寡击众,以一击十,以千击万“以寡胜众”既是古代一个重要的指挥作战原则,同时也是对“奇正”等用兵思想的补充和延伸。《孙子兵法·虚实篇》有:“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我所与战者寡矣。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曹操的《<孙子>略解·虚实》中亦有:“能以寡击众,则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则敌之所备者多,所备者多,则所战者寡矣。”《总要》书中在前集卷三单设“以寡击众”条目,对“以寡击众”之法进行了总结,不但指出“夫以寡击众者,利在于出奇也”,还将种种情况归结为三条,即“一曰要之于险,二曰以整击乱,三曰以日之暮”,若将能明于此,“则可以一击十,以千击万,虽敌人甚众,则其势易覆”。随后,又分列“兵家旧说”,详细讲述在守、战以及运用战阵决战时如何利用条件做到以奇制胜、以寡胜众。这是对“奇正”思想的具体运用和补充,后集卷六中亦设“以寡击众”条目,下列东汉时的昆阳之战、三国时的魏吴合肥之战等9个战例,对这一思想进一步加以佐证。《总要》对“贵知变”的论述无论是“奇正”思想,还是“以寡击众”思想,几乎所有的用兵作战思想中都不可缺少“知变”观念,实战中更是如此。这一思想是历代兵家所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也是指挥艺术的最高境界。《孙子兵法·虚实篇》有:“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同时,他还指出将帅知变、善变的重要条件是有充分的自主权,以保证在战场上能够临机决定,因敌而制胜。《孙膑兵法·奇正》篇也曾经讲:“以一形之胜胜万形,不可。”战场情况瞬息万变,要想用一个一成不变的方法来应对各种战况,是极为荒谬的幻想。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各种战法,方可取胜。《总要》在吸收前人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详细论述了“贵知变”这一思想。首先,重视“知变”。不但前集卷四“用骑”条目中重新提出了这一主张,前集卷九“九地”、“六形”条目中还专列地利,卷十六至二十专列“边防”,后集卷十六至二十专列“占候”,其中包含了相应的天时气候条件,并在论将、论兵、练兵等相关内容中论述了有关人和之利。这表明该书是十分重视“知变”思想的,强调依据当时当地的天时、地利与人和条件来排兵布阵,进行战斗。其次,善于“知变”。前集卷四“料敌将”、“察敌形”中分别言明如何料敌将、知敌将,针对敌将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策略欺骗敌将,以图击之;征引《孙子兵法·行军篇》的相关内容,说明如何通过敌人的各种表现、现象、假象,来观察、分析、了解敌人的真实意图,从而确定敌人是否可击。后集卷二“贵先见”、“知己知彼”、“料敌主将”、“料敌制胜”、“料敌形势”共列37个战例对如何善于“知变”问题进行了详细佐证。再次,明辨利害。“‘知变’的关键在于从利害两个方面观察问题,从中择利而从之。尽管天时有吉凶,地形有险易,战势有利害,如能吉中见凶,凶中见吉,易中见险,险中见易,利中见害,害中见利,就能用兵尽知其变。”这一点,也在上述相关条目中有所体现。可见,该书在前人基础上,进一步阐述知变理论,这对于改善北宋政府以“将从中御”为中心的僵死指挥体系,改变宋军屡战屡败的局面,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蒋继宗在史上所作的贡献“不以冥冥决事”是古代许多有远见的思想家、军事家的重要主张。早在春秋时,孙子就在《孙子兵法·用间篇》中明确指出:“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不仅如此,他还提出了在知己知彼、知天知地的基础上,通过敌我双方诸因素综合比较来预见战争胜负、进行战略决策的“庙算”,对朴素唯物论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在中国古代,长期以来阴阳占卜在军事作战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多个政权同时并存、战争频仍的北宋时期,朝廷不但要司天监官吏每天把占测的内容直接奏报给朝廷,还专派司天技术官吏到各地驻军处进行占测,并对所占内容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在重大军事活动中,又往往派遣司天官员到前线,进行占测。如康定元年(1040年)四月,“录司天监主簿蒋继宗二子,以继宗死于军中故也”,从中可知在当时激烈的宋夏战争中,时任司天监主簿的蒋继宗曾随军占卜,并以身殉职。可见,北宋时期阴阳占卜在大规模的军事活动中仍然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它不仅作为政府军备决策的重要依据,朝臣演绎战争与和平的工具,而且有时对战争进程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以独特的方式影响着北宋政府的战争与和平”。反映到兵书编纂中,相应的也占有较大篇幅,如宋真宗时的《虎钤经》二十卷,其中后十卷全部是有关阴阳占术。《总要》中虽然专列“占候”一大部类,由司天监杨惟德撰成,居有五卷之多,但毕竟较之《虎钤经》等书所占比重大为减少,而且在“占候”部类开篇,即后集卷十六中还言道:“凡誓军旅履行阵,制胜决于人事,参以天变。”这表明,杨惟德等人认为行军作战是否取胜主要取决于将帅,只有充分发挥将帅们的主观能动性,方才可能取胜,而阴阳占卜只是作为参考。这在当时是一种比较理性、客观的认识。另外,曾公亮等人在前集卷四“料敌将”条目中还明确提出“不以冥冥决事”,并在前集卷十五“间谍”条目中引用了《孙子兵法·用间篇》之语:“兵法曰: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而知敌之情者也。”可见,该书重新重视和强调了“不以冥冥决事”用兵思想。这不但对《孙子兵法》等古代军事唯物主义的发展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也在整个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发展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除了上述所列六条外,《总要》还重新提出了兵将相知、精兵等政策。如前集卷二就有:“兵不识将,将不知兵,闻鼓不进,闻金不止,虽百万之众,以之对敌,如委肉虎蹊,安能求胜哉?”这不但是对当时“兵不知将,将不知兵”造成战斗力极为低下的哀鸣,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曾公亮精兵政策的体现。可惜的是,书中所体现出的这些积极思想绝大多数在具体执行当中并无认真落实,也没有收到什么实际效果,北宋军中仍然痼疾难改,积重难返。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土力学与基础工程A》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软件工程实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共享餐饮服务平台工作人员聘用合同2篇
- 2024年生物制药研发合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情感协议离婚时财产分割与债务处理电子档2篇
- 2025年度酒店工程总监聘用与设施维护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肿瘤治疗合作协议书
- 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战略实施策略
- 2025年度科技公司股份期权授予与约束合同3篇
- 2025版智慧小区物业合同服务创新方案2篇
- 2021四川省医师定期考核题库中医类别(10套)
- 2023年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GB/T 231.3-2022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
- 过敏性紫癜-教学课件
- GB/T 24183-2021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制耳试验方法
- GB/T 11446.8-2013电子级水中总有机碳的测试方法
- 医院患者压力性损伤情况登记表
- 医院手术分级动态管理表
- 湖南2023消耗量定额说明及计算规则-市政工程
- 危险化学品储存柜安全管理
- 公共政策学政策分析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