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张闻天同志的早期生活_第1页
我所知道的张闻天同志的早期生活_第2页
我所知道的张闻天同志的早期生活_第3页
我所知道的张闻天同志的早期生活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所知道的张闻天同志的早期生活

今年1月14日,《人民纪事》发表了张文田同志的文章《我知道张文田同志以前的学习和活动》。茅盾同志的回忆文章,为我们提供研究张闻天同志早年活动的宝贵历史资料,令我们十分感激。当然,由于事隔多年,时间和个别事实也许会有出入。笔者最近对张闻天同志的早年活动作了一些初步调查,发现茅盾同志文章中确有若干时间和事实可能是弄错了。今特提出,请前辈和读者指正。一、天人民大学一九一年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开办的时间比茅盾同志所说的一九一七年夏季要早,是在一九一五年春天。这所学校是由张謇提议创办的。校址最初设在南京丁家桥原省议会里面。沈泽民同志曾写过一篇《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的调查报告,发表在一九二〇年四月一日在上海出版的《少年世界》一卷四期上。文章对这所学校曾作翔实的介绍。张闻天同志是一九一六年离开吴淞水产学校进入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的。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即参加学生运动,并开始在南京学生联合会刊物上写文章(见《洛甫自传》)。一九一九年十二月在南京参加少年中国学会(见《少年中国》一卷八期)。此后,即因不满学校与家庭,开始个人的独立生活。张闻天同志在河海工程专门学校读到三年级(见《洛甫自传》),离开学校的时间约在一九一九年底或一九二〇年初,而不是茅盾同志所说的一九二一年。沈泽民同志比张闻天同志高一级,是一九一五年该校创办时最初的一百名学生之一。一九一九年十一月一日少年中国学会南京分会成立,会员有恽代英同志等十一人,沈泽民也在其中(见《少年中国》一卷一期)。看来他是同张闻天一道离开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的。因为他在一九二○年四月一日出版的《少年世界》一卷四期上发表的那篇调查报告上是这样写的:“我去年还是河海工程的学生,现在已脱离了。这是一九一九年的情形,一九二〇年的我不能说。”据此,茅盾同志说泽民“在一九二一年五、六月间方始离校”,也是不确的。二、日本在日本居日本住了一年茅盾同志在这篇文章和前此不久发表的《回忆录[四]·复杂而紧张的生活、学习与斗争[上]》(载《新文学史料》第四辑)中都把张闻天、沈泽民赴日本的时间说成是一九二一年七月或七月以后。这也是不确的。事实是,张闻天、沈泽民在一九二〇年七月同赴日本,在日本住了半年多一点(《回忆录[四]》说“泽民在东京住了一年”也有误),于翌年一、二月回国。这段行踪,在少年中国学会的刊物中有明确记载。一九二○年《少年中国学会周年纪念册·会务报告》在记录“《少年世界》由张闻天、沈泽民两君担负校勘责任”的决定之后,加了这样的编者按语:“……张、沈二君将于今年七月赴日。”一九二一年二月《少年中国》二卷八期“会员消息”中又有这样的记载,“张闻天、沈泽民已由日返沪。”三、网络作品翻译茅盾同志说张闻天同志“在日本时,大概受了泽民的影响,他开始接近文学,并给《小说月报》投稿。”其实,张闻天同志爱好文学早在赴日之前。一九一九年八月二十七日,他在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上发表了新诗《梦》。他给《小说月报》投稿则是从日本返回上海以后的事。这时他主要从事于外国文学论著和作品的翻译。其中有《托尔斯泰的艺术观》、《泰戈尔之“诗与哲学”观》、《泰戈尔之妇女观》、《泰戈尔对于印度和世界的使命》、《波特莱耳研究》等,都先后载于一九二一年九月至一九二二年八月的《小说月报》。四、年,美国共产中本会会员张闻天,中国出国国张闻天同志曾经先后两次在中华书局当编辑。第一次是从一九二一年八月开始,这是他从日本回国近半年以后的事。《少年中国》三卷三期(一九二一年十月一日)记载:“本会会员张闻天,已于前月入上海中华书局担任编辑职务”;这一次一直当到赴美国为止。第二次是一九二四年初从美国回国之后,又回到中华书局当编辑。大约在一九二四年夏秋间离上海,前往成都教书。途经重庆时被留住,先后在重庆二女师、川东师范工作。这段经历在他晚年亲手写下的一份提纲式的《个人史料》中写得很明白:“一九二二——中华书局编辑一九二四——回中华书局二四、二五——重庆二女师,川东师范教员”茅盾同志仅说他从美国回来后到中华书局当编辑,也不够全面。五、张闻天工作者与美国的关系张闻天同志赴美勤工俭学,并不是如茅盾同志说“在一九二二年上半年”,也不是“从日本到了美国旧金山”,而是在一九二二年八、九月间从上海乘轮船到旧金山的。一九二二年八月二十日《民国日报·觉悟》上发表了张闻天同志的一首新诗,题为《别》,副题是“赠彦文·德征·书霖·培德·下天诸友”,写他到杭州告别诸友人的思绪,说到“我模模胡胡地想起太平洋,想起那边的风浪,想起加利福尼亚州”,末尾志的写作时间、地点是“一九二二·八·十七日沪上”。另外,据张闻天同志的大妹夫马景园先生回忆,张闻天同志离沪赴美前曾到立达学校,向在那儿读书的张健尔、马景园等告别,告诉他们他已买好船票,不日就要动身。他在立达学校盘桓了一天。这时学校已经开学,健尔等去上课时,闻天就在宿舍里看书。现在看到的张闻天同志在美国写的第一篇文章是一九二二年十月二十一日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译稿《文化与幸福》,发表在《东方杂志》十九卷二十号上。根据这三个材料,张闻天同志赴美时间在八、九月无疑,而九月的可能性更大些。张闻天同志从美国回国的时间是在一九二四年一、二月间,而不是茅盾同志说的“一九二三年下半年”。他在三幕剧《青春的梦》的《附白》中写道:“我这篇创作最初为四幕剧,一九二三年四月初完成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今年回国后,我第一件想做的工作就是这篇戏剧的修改。”这《附白》是“一九二四年四月十六日于上海”写的。他的另一篇译述的文章《勃兰兑斯的拜伦论》(载《小说月报》十五卷四号),文末志为“一九二四年三月一日于上海”。可见从美国回到上海的时间不会迟至三月,也不会早于一月。张闻天同志在美国的这一段时间译述很多,除茅盾同志文中提及的翻译西班牙戏曲家倍那文德的两个剧本《伪善者》和《热情之花》而外,还翻译了俄国作家安特列夫的四幕剧《狗的跳舞》并写《译者序言》(一九二三年二月十二日),俄国作家柯罗连科的著名小说《盲音乐家》并作《科路伦科评传》(一九二三年五月),意大利作家启遮的四幕剧《琪珴康陶》并作《译序》(一九二三年八月六日,最初发表于《少年中国》四卷十一期),还有《波斯新诗人Gibran的散文诗》(载《创造周报》第二十五期,一九二三年十月二十八日)等。这期间他还发表了重要的文学论文《生命的跳跃——对于中国现文坛的感想——》(一九二三年七月三十日,载同年九月《少年中国》四卷七期),写了话剧《青春的梦》的初稿。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张闻天同志到美国以后,在从事文学著译的同时,进一步进行了政治经济问题的学习和研究。他翻译了德国社会学者米勒莱尔博士(Dr、F.Müllerlyer)的《社会发达史》(英译名为“TheHistoryofSocialDeveloment)一书的末节:《文化与幸福》(一九二二年十月二十一日,载《东方杂志》十九卷六号)。他还写了长达三万多字的国际经济问题论著《赔款和战债(旧金山通信)》(一九二三年二月二日写完,载《东方杂志》二十卷三号、四号)。此外,还有一封他写于一九二三年一月六日的书信,以《由美国寄来的一封信》为题,发表于一九二三年二月二十日的《民国日报·觉悟》上。这封信是一篇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散文,更是张闻天同志早年思想发展的重要史料。六、入党的时间和创作时间关于张闻天同志入党的时间,茅盾同志文中说得不很具体。他说:“加入党以后,闻天同志对马列主义的学习,对当时党的政策的研究,十分努力。与此同时,他继续对文学发生兴趣,翻译了《勃兰兑斯的拜伦论》、《波斯诗人Gibran的散文学》,还写了剧本《青春的梦》,短篇小说《逃亡者》,中篇小说《旅途》等。”从这段话推算起来,入党时间至迟是在一九二三年十月。因为上述五篇作品中最早的一篇《波斯新诗人Gibran的散文诗》(茅文录此篇标题有误)发表时间是一九二三年十月二十八日。茅盾同志说的这个时间与实际误差很大。张闻天同志入党的时间应是一九二五年五月或六月,入党介绍人是沈泽民、董亦湘。五月、六月这两个时间都是张闻天同志自己讲的。前者见《洛甫自传》(一九四一年一月四日),后者见《个人史料》。两说相去不远,进一步调查是可以弄准确的。张闻天同志入党以后,被派往苏州乐益女中工作,到这年冬天党又送他到苏联学习。张闻天同志早年文学创作才华横溢的时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