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改革的后果16世纪初:被
征服,成为其行省。18世纪末:
实际统治埃及。1798—1801年:
入侵并统治埃及。英军退出,埃及重回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下,马木路克卷土重来。1804年开罗人民起义,
站到人民一边,并击退奥国军队德进攻,迫使奥斯曼苏丹承认其为埃及的帕夏,最后又击退英军进攻,稳固了在埃及统治权。[知识复习]
16世纪至19世纪初的埃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马木路克法国拿破仑穆罕默德·阿里[知识复习]
穆罕默德·
阿里的改革经济方面:改革赋税制度,确立土地私有制度;促进农业、工业、商业发展。政治方面:消除马木路克和宗教长老阶层的威胁;建立中央集权。文化方面:实行开放政策,向西方学习。军事方面:实行征兵制,按法国模式,建立新式军队。2.扩张的分期和战事(1811-1841)⑴第一阶段(1811-1831年,共3次战事)东征——南伐——西讨——⑵第二阶段(1831-1841年,共1次战事)北战——阿拉伯半岛(1811年)苏丹(1820年)希腊(1824年)奥斯曼帝国扛着奥斯曼素丹的旗号进行扩张直接挑战奥斯曼帝国一、穆罕默德·
阿里的对外扩张1、扩张的原因改革后国力增强,对内巩固专制政权,对外力争独立和扩张势力。(1)东伐阿拉伯半岛起因:沙特家族在阿拉伯半岛兴起,威胁奥斯曼帝国的统治结果:历时17年,付出10万多人生命,阿里获得第一次对外战争的胜利,实际控制。(2)南征苏丹起因:改革全面展开,急需财力、人力;东伐战争的损耗和诱惑。结果:历时2年,阿里的统治区域扩大;财源、兵源没有解决。(3)西讨希腊起因:希腊人民起义,奥斯曼帝国无力控制局势;叙利亚、克里特岛的诱惑结果:英、法、俄干涉,失败。阿里第一次对外战争受挫。(4)北战奥斯曼帝国起因:没有得到叙利亚,奥国的慵弱。结果:奥斯曼帝国不堪一击,签约求和。俄国乘机出兵,英法干涉。阿里获得第一次埃土战争的胜利。3、扩张的后果a、使埃及获得了事实上的独立,建立了一个以埃及为中心,横跨欧亚非的“帝国”。b、战争影响改革进程,加重人民负担,动摇了阿里政权的根基,是导致阿里改革失败的重要原因。二、阿里改革的失败扩张结果:
——19世纪40年代,失败;2.失败原因:二、阿里改革的失败1.扩张结果:——19世纪40年代,失败;2.失败原因:⑴内忧:原因根本:
具体:表现:⑵外患:原因:结果:土地荒芜,工厂停工,父母残子,起义不断.封建王朝的专制性和扩张性;对外扩张→税役繁重,兵役频繁.英俄等列强助土反埃;英土协议激化矛盾.埃及战败,阿里身死,埃及沦为半殖民地。埃及沦为西方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民族工业被冲的七零八落。英、俄等欧洲列强的干涉A、内因:(1)捐税苛重。(2)劳役繁重。(3)兵役无止境。(4)土地荒芜、工厂停业,暴政与天灾陷民众于绝境。(5)境内人民起义不断。
阿里专制残暴,激化了矛盾,加重了危机,致使起义不断。--(阿里王朝的专制性和扩张性)B、外因:(1)埃土矛盾因列强插手显得复杂而对立。(2)英土协定激化矛盾。列强的插手和干涉。
改革根本目的是维护自身专制统治,封建统治本身的弊端:专制与残暴,是其失败的根本原因。——性质局限持久的对外战争,阿里政权不断加强对人民的奴役掠夺,(捐税劳役沉重,征兵频繁,土地荒芜,工厂停工,父母残子,消极抵制、武装起义不断)是其失败重要原因。——国内因素英、俄等欧洲列强的干涉,是其失败的直接原因。——国外因素再认识:西方列强并不希望在欧亚非三大洲的要冲出现一个大帝国取代衰落的奥斯曼帝国而成为列强对中东进行殖民扩张的新障碍。这正是阿里改革难以取得成功、埃及不可能真正振兴的外部根源所在。封建王朝的专制性和扩张性与改革失败的关系。阿里封建王朝的专制性和扩张性,始终对阿里改革的积极潮流起着逆向作用,对缓慢成长的埃及资本主义因素起着抑制作用,这正是阿里改革遭到失败的内因所在。列强插手埃及和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最终失败说明了什么?内忧:改革难以进行,国内矛盾层层。外患:阿里扩张与英国殖民利益发生冲突,英助奥进攻(第二次埃土战争)。结果:英、俄等施压,阿里屈膝求和。帝国消失,埃及“开放”,改革失败,阿里身亡。之后:英法两国在埃及展开激烈争夺,埃及最终沦为半殖民地。2、改革失败与埃及败落:(1)埃土矛盾因列强插手显得复杂而对立;(2)英土协定激化矛盾;(3)英国联合俄、普、奥签署伦敦条约干涉土埃战争;(4)军事胜利并自恃有法国作靠山的阿里拒绝接受伦敦条约;(5)英国直接干涉,法国临阵脱逃,阿里屈膝求和,接受英土一切条件。改革失败的复杂的外部因素有哪些?三、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的意义1)(政治上)——
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结束了埃及长期混乱状态,奠定了近代埃及民族国家的基础。2)(经济上)——发展了农业、商业,建立了近代工业,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埃及社会历史的进程。3)(综合国力上)——促进了文化繁荣,增强了经济、军事实力,实际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推迟了欧洲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4)(近代化进程上)——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客观上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埃及历史的进步。1.积极性:2.局限性:⑴没有触动封建政治体制;⑵实行对外扩张和独裁统治,影响生产力的发展。3.改革失败说明封建地主阶级在不改变封建生产关系的条件下,仅在表面上采取一些资本主义形式,以求达到富国强兵之目的,是行不通的。
(1)埃及史学家:阿里是现代埃及的奠基者,当之无愧的现代埃及之父。
(2)土耳其史学家:他是一个十足的暴君。
(3)埃及人民中流传着一句话:他(阿里)建造了一座宫殿,但破坏了整个埃及。
(4)马克思说:(阿里)是“唯一能用真正的头脑代替讲究的头巾的人。”
请问:你心目中的阿里是怎样的?请你结合史实证明你的观点。众说纷纭话阿里课外延伸:观点可以是以肯定为主型;可以是以否定为主型,也可以是以肯定与否定参半型。只要能结合相应的史实论证即可。如果持肯定态度,理由如下:结束了埃及的长期混乱局面,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奠定了近代埃及民族国家的基础;促进了农业商业的发展,建立了近代工业,提高了生产力;也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增强了经济军事实力,推迟了被列强侵略的进程等。如果持否定态度,理由如下:对外扩张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对其他国家是一场奴役和掠夺;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制,垄断国家政权等。(其他言之有理也可以得分)[材料解析]材料一:马克思赞扬说:埃及是“当时奥斯曼帝国的惟一有生命力的部分”。材料二:马克思认为穆罕默德·阿里是“唯一能用真正的头脑代替讲究的头巾的人”。材料三:史学家认为穆罕默德·阿里是“近代埃及的奠基者”。(以上材料说明了那些历史信息?)试用史实解说证明以上的言论的正确性。[资料回放]
苏伊士运河是在埃及东北部的苏伊士地峡上开凿的。运河是贯穿湖泊和洼地修建的。运河修成后,亚非以此作为界线。苏伊士运河全长173千米。
苏伊士运河被马克思称为“东方最伟大的航道”,是目前世界上最繁忙的运河。【资料补充】关于阿里改革失败后埃及沦为
半殖民地及苏伊士运河的开凿
阿里死后,英法在埃及进行了激烈的争夺,他们不满足于输出商品和收购原料,更直接输出资本,英国投资铁路和电信业,法国独占运河开采权。1859年4月,运河工程破土动工。1869年11月27日,苏伊士运河正式通航。运河全长162.5公里,河面宽52米,它大大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后因埃及政府债务累累,英国通过控股把持了运河。从此,英国利用对运河及其周围地区的控制,逐步加大在埃及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渗透,将埃及变成了英国的半殖民地。一战中,英国借口与奥斯曼帝国处于敌对状态,公开宣布埃及是英国的保护国。苏伊士运河的开凿苏伊士运河被誉为“东西方海上捷径”、“世界航海的咽喉要道”。它的繁荣为埃及人民创造了大量的财富,被看作是“埃及经济繁荣的生命线”。运河于1859年动工开挖的,1869年11月17日正式通航。以下是几则关于这条运河的史实。运河的概况:
苏伊士运河位于亚非两大洲的分界线上,它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把大西洋与印度洋连接起来。这条运河开通后,从大西洋到印度洋的距离比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缩短航程8000~10000多千米,不仅减少运费,而且航道安全可靠,风险少。运河从地中海的塞得港到红海的陶菲克港,全长173千米,河面宽180~200米,平均水深为15米,可容载重6.5万吨或空载15万吨的船舶通过。运河刚开通时,河深8米,河底宽22米,河面宽70米。后来运河不断地拓宽,以容纳现代船只。现在所有这些度量数据都已扩大了一倍多。运河权的收回:
运河开通以来,其主权一直控制在英法两国手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埃及政府和人民开展了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从1946年开始,埃及政府就同英国政府进行要求英国从运河撤军的谈判,英国拒绝撤军,谈判时断时续。与此同时,埃及人民在运河区掀起了武装游击斗争和示威抵抗斗争,反对英国对运河的军事占领。埃及人民和政府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斗争,终于迫使英国在1954年10月19日同埃及签订了《关于苏伊士运河基地的协定》,根据协定规定,英国于1956年6月13日从运河区撤出最后一批军队。自此,英国对运河区长达74年的军事占领宣告结束。单元小结:18世纪末19世纪初,封建落后的埃及先后遭到法国和英国的殖民侵略,在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斗争中崛起了穆罕默德·阿里。为巩固政权、实现民族复兴的雄心,阿里进行了伊斯兰世界中第一次有利于阿拉伯民族近代化的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涉及到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其突出的进步之处在于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力,发展本民族的社会经济。但改革未能涉及对政治体制的根本性改造,所以改革的性质可认定为有利于埃及近代化发展的封建改革。由于改革自身的缺陷,更由于西方势力的镇压,改革失败了,但它改变了埃及的社会面貌,拉开了埃及近代化的序幕。材料一阿里“甚聪明,尤灭弄权之骁骑,招士通商,训练阵法与列国无异。”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阿里改革是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做出的回应,试图通过各方面的改革,使埃及跨入现代化国家的行列。改革没有获得成功的原因是:现代化结构的变革,具有明显的结构性,一个国家全面性的结构变革,会产生一种威力巨大的整体效应。由于阿里的注意力集中在建立海军和兴办军事工厂,他认为拥有和西方一样的军舰.大炮和机器设备,就可以与欧洲并驾齐驱;他不懂得没有进行根本性的全面结构变革,任何局部的变革从长远看对国家强兵都无济于事,传统结构的留存,相应的整体功能保持不变,国家的现代化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阿里改革的悲剧之一即在于此。——《挑战与应战:对埃及早期现代化探索的思考》(1)据材料一指出魏源对阿里聪明的认识指的是什么?打击马木路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重视发展工商业,发展对外贸易;学习西方军事,建立近代化军队。(3)材料二认为阿里改革没使埃及现代化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原因是什么?你的看法呢?
有进行根本性的全面结构变革(没有变革封建制度);
这种认识是正确的,阿里的改革确实使埃及的实力得到了增强,促进了埃及的近代化,但是由于其改革是为了封建统治的目的,再加上对外战争,激化了矛盾,改革最终归于失败。(2)据材料二概括阿里改革的外在因素是什么?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和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法国为了把自己的势力伸入阿拉伯国家,大力支持埃及穆罕默德•阿里建立大阿拉伯帝国的企图,以便利用埃及割断英国同它的东方殖民地的通道,而英国决不允许在通往东方的道路上出现一个强大的埃及阻碍它的扩张。正像帕麦斯顿所说:英国宁愿在通往印度的道路上与土耳其打交道,而不愿同一个积极有为的阿拉伯君主发生关系。英国竭力唆使奥斯曼素丹进攻埃及,以便利用奥斯曼帝国的宗主权,把埃及变成自己的殖民地。请回答:1、英法在对待埃及的问题上为何持不同态度?其实质是什么?2、为达到目的,英国是如何做的?结果怎样?
英国极力控制埃及的扩张,因为埃及的扩张损害了英国的利益。法国支持埃及建立帝国,因为它想利用埃及扩张自己的势力,并阻断英国同其海外殖民地的联系。
英国同奥斯曼帝国签订条约,随后挑动奥斯曼帝国发起对埃及的战争,并武力干涉,迫使阿里屈服。埃及重新沦为奥斯曼帝国的一个行省,帝国不复存在。
相同点不同点背景两国都面临欧美国家侵略的威胁和国内各种矛盾的激化埃及处于长期动乱、分裂、割据的局面目的直接目的:富国强兵根本目的:巩固封建专制统治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还为了对外扩张推动者
埃及由最高统治者穆罕默德·阿里进行;洋务运动更主要的是由地方实力派的推动内容创办近代企业、兴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和创建军队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更全面,涉及到政治,农业,土地和赋税各个方面结果及原因失败,根本原因都是由于政权的封建性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还有列强的插手和干涉政治上结束了埃及长期动乱、分裂、割据的局面,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壮大了国力,使之成为维护独立主权的坚强后盾。性质有利于近代化的封建改革
意义经济上推进了近代化进程,经济、军事实力得到增强,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传播,推动了历史的进步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成效更大1.随实力的增强,阿里开始对外侵略扩张,占领的地区有①阿拉伯半岛②苏丹③希腊④克里特岛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1824-1827年,穆罕默德•阿里入侵希腊失败,主要原因是A.经济、军事实力较弱B.奥斯曼帝国不支持C.英法俄的干涉D.希腊人民的反抗BC3.1831年,阿里挑起了与奥斯曼帝国的战争,其主要目的是A.脱离奥斯曼帝国,获得独立B.建立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C.征服奥斯曼帝国D.占领叙利亚4.英国支持奥斯曼帝国发动对埃及的战争,根本原因是A.英、奥是盟国B.阿里的扩张损害了英国的利益C.奥斯曼帝国非常腐朽D.把埃及变为它的殖民地5.阿里改革最重要的意义在于A.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B.增强了埃及的军事、经济实力C.推迟了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D.推动了埃及的近代化进程DBD6.包税人享有包税权的前提是A.必须是马木路克B.必须有很大的政治势力C.必须能够向政府预付一年土地税D.必须占有大量土地7.下列对马木路克的叙述正确的是A.马木路克是由埃及贵族转化而来B.马木路克对维护埃及社会稳定有重要作用C.16世纪马木路克实际统治了埃及D.19世纪初马木路克从埃及历史舞台消失8.18世纪,法国进占埃及,主要目的是A.掠夺埃及丰富的自然资源B.利用埃及有利的战略地位,与英国争夺欧洲霸权C.排挤奥斯曼帝国的势力D.扩大在埃及的商品销售市场CDB9.阿里取得政权后,对其构成威胁的主要势力有①马木路克②宗教长老阶层③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势力④奥斯曼帝国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10.奥马尔•麦克莱姆曾领导开罗人民起义,反抗法国殖民者,但在阿里改革时却扬言“阿里是我扶上台的,我保证也能把他赶下台”,这表明①改革会遇到阻力②麦克莱姆成为改革的障碍③改革触犯了宗教长老阶层的利益④改革不符合埃及的国情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1.埃及的棉花大量出口,对埃及社会发展的意义主要是A.扩大了棉花的种植面积B.促进了对外贸易的繁荣C.为阿里的其它改革奠定经济基础D.促进了埃及棉纺织业的发展AAC提示:因为阿里实行的是封建专制统治,从材料可知,工人没有人身自由,他与厂主是主人和依附者的关系。这样的工厂最多只能算作奴役人的封建衙门。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则是自由人,他与资本家是雇用与被雇用的契约关系。因此享有自我支配的自由,不受人身侵害。这其实是两种政治制度或政权的区别。12、穆罕默德·阿里统治时期的埃及,工厂的工人大部分都是强征来的。工人都被编成排、连、营,过着军营式的生活,经常遭到毒打和监禁,不能自由离开工厂。问埃及工人和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有什么不一样?13、阿里改革在加强军事力量的同时,不断扩张,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A、结束了埃及长期分裂和割据的局面B、建立起以埃及为中心的阿拉伯大帝国C、使埃及逐渐摆脱了奥国的殖民统治D、一定时期内遏制了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巩固练习][巩固练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废气处理成套设备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喹吖啶酮类项目合作计划书
- 福建师大附中2025~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创新班)(化反)无答案
- 2025年循环流化床锅炉项目合作计划书
- 标准预防、职业暴露考核试题及答案
- 喷泉安装合同协议书范本2025年
- 锚具采购合同模板2025年
- 汽车零部件采购合同(2025版)
- 山东省诸城市桃林镇桃林初中2025年中考数学复习-考纲变形题目练习(无答案)
- 利用教育心理学提高工作满意度的方法探索
- 虫媒传染知识讲座课件
- 绞吸式挖泥船施工河道清淤及方案及组织设计
- 隧道加固可行性研究报告
- 网络游戏代运营服务协议
- GB/T 18186-2025酱油质量通则
- 物业客服管家培训课件
- 2025年安徽交控石油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扬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卷
- GB/T 16857.13-2025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坐标测量系统(CMS)的验收检测和复检检测第13部分:光学三维坐标测量系统
- 2022年高考历史试卷(福建)(空白卷)
- 当兵心理测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