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琴纪录片观后感总_第1页
陈鹤琴纪录片观后感总_第2页
陈鹤琴纪录片观后感总_第3页
陈鹤琴纪录片观后感总_第4页
陈鹤琴纪录片观后感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陈鹤琴纪录片观后感看了纪录片《中国幼教之父——陈鹤琴》,我自觉获益匪浅。陈鹤琴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开创了中国儿童心理、家庭教育、幼儿教育等领域科学研究的先河,留下了400多万字的著作,推进了我国幼儿教育的本土化、科学化,奠定了中国幼教事业的基础。专业理论与教育实践相辅相成。陈鹤琴不仅在儿童心理以及教育领域取得丰硕的理论成果,更是身体力行,把教育理论运用到幼儿教育实践中,开拓了中国幼儿教育事业的新篇章。他提出了诸多幼儿教育新理念,比如,儿童有四心:“好动心”“模仿心”“好奇心”“游戏心”;他认为家长应该为孩子选择和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并需要基于儿童的天性对其施教;他创造出了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的单元课程,也建议教师要注重并努力为幼儿提供更多接触自然的机会等等。在学习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专业理论知识是基础,教育实践是目的。只有拥有了理论支持,教育实践才能实施的更好;而只有通过教育实践,才能丰富自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完善。在观看纪录片时,片中有关家庭教育和自然教育的内容让我产生诸多共鸣,让我感触非常深。家庭教育与习惯养成相提并论。在《学做父母》篇,陈鹤琴提出,父母应随时注意自己的眼神、表情、语言交流、行为举止、性格表现、作风习惯和对儿童的态度等,这些都会在无形之中对儿童产生很大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在教育教学中,我发现这样的案例非常普遍。比如,我在做有关幼儿偏食挑食习惯的观察记录中发现,班级中有一个小女孩不喜欢吃豆角。这种情况在大多数小朋友中其实是相对不常见的,因为豆角不像香菜、青椒那样,基本没有特殊的气味或颜色。经过了解,原来是小女孩的爸爸不喜欢吃豆角,而且在家中也从来不用豆角做菜。对此,我们在与家长商量后,决定在幼儿园中引导小女孩尝试少吃一点豆角的同时,建议小女孩的爸爸妈妈做饭时也能稍微添加一些豆角。经过一段时间的共同努力,小女孩的挑食习惯有了明显改善。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家庭对幼儿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同时也明白了家园共育在学前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意义。亲近自然与快乐成长相互融合。在《生活课程》中我看到,陈鹤琴先生提倡“大自然、大社会是一本无字的书”,是“活教材”。他认为,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教材,儿童的生活、儿童的心理就是教学依据,教师要真正把儿童想学的、应学的东西完完整整地教给儿童。这让我想到,我和班级的小朋友曾经共同完成的一次主题活动。当时恰逢初秋,树上的叶子逐渐发生变化,一些变成红色,一些变成黄色,有的枯萎后从树上掉下来。在户外活动中,小朋友们特别喜欢去拾捡落叶,他们不仅会从草丛中挑拣自己喜欢的叶子,还会和伙伴聊一聊自己最喜欢的树叶。我看到小朋友们对树叶产生巨大兴趣,就鼓励大家采集叶子,并在班级中进行集体性的交流分享。再后来,在我们衍生出的一系列的活动中,小朋友们会触摸大树的树干,观察大树的树枝、树上的小动物,采集落叶进行手工制作等等,最终形成了“大树笔记”这一主题。在这样贴近自然的主题活动中,幼儿收获了快乐,更收获了成长。所以,在活动中,我们教师要注意努力为幼儿提供更多接触自然的机会,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多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去活动,近距离地观察植物、动物等,让幼儿认识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快乐成长。通过这次学习,我感受到了陈鹤琴先生对幼儿教育深切的爱,也明白了理论知识指导教育实践,教育实践完善理论知识,唯有二者结合,才能为幼儿提供更好的教育。今后,我还需多学习、多思考,以专业的理论知识,努力让自己成长为一名专业的幼儿教师,为中国的幼儿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陈鹤琴纪录片观后感01发现儿童从“幼童本位”儿童观的根植开始1762年,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出版著名的《爱弥儿》,明确提出:“儿童是人,儿童是成长中的人,儿童就是儿童”的观点。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卢梭提出了不同的教育原则。他的观点对西方儿童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深深影响了陈鹤琴先生。在那个年代,对于儿童心理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一种很广泛的、自觉的认识,还很少有从儿童心理角度去考虑教育的实践。当时的教育是以成人为主导的,强迫的、灌输的教育,是普遍存在的形式。陈鹤琴先生反对陈腐死板的教育,反对“让儿童穿上长衫”的成人化倾向。他指出:“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影,而是有他独特的生理、心理特点的。”他的教育思想引领了“幼童本位”的新风气,开创了研究儿童心理、家庭教育的新思潮。百年前,陈鹤琴先生提出“一切为儿童”。百年后,儿童是什么?这个问题的下意识回答直击我们的儿童观。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显性的和隐形的教育哲学观点、伦理观将会直接影响我们的教育行为。幼儿教育的核心是育人,教师对儿童的影响是通过和儿童在一日生活中随机的交往、互动、对话等方式来实现的。影响教师的,往往不是书本上的理论,而是个人下意识的、不自觉的认识。他们所理解的儿童观和实施教育行为时所伴随的儿童观常常是不连贯的,甚至是脱节的。思考清楚教育哲学,理解其中的伦理,对幼儿教师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幼童本位”观点的根植任重而道远。02“中国儿童”是发现的主体目标西方先进的教育思想如何为中国儿童服务?如何使中国儿童能够从中得到发展、得到教育,需要研究中国儿童的特点。陈鹤琴先生研究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儿童的生活条件、儿童的教育状况,指出中国儿童有自身的特点。由此,陈鹤琴先生开启了中国儿童教育科学化的开端,这也是他重大的理论贡献之一。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心理学的研究首先要认识到儿童特有的心理发展特征和身体特征;其次,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要为教育服务。第三,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要采用科学的方法,要用客观的、严谨的方法来研究儿童心理。从这三点出发,陈鹤琴先生形成了自己的儿童观,他认为“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人格,爱护他们的烂漫天真”。因此,从儿童心理出发是陈鹤琴先生区别于其他教育家一个很大的特点,也是他被称为“中国现代儿童教育奠基人”“中国幼教之父”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发现儿童意味着看见儿童、倾听儿童、理解儿童,之后才能支持儿童。发现儿童不仅仅是了解儿童生长的一般规律,更要了解每一个“活泼泼”儿童的独特想法。用中国的环境、中国的文化、中国的生活、中国的教育目标去分析中国的孩子,所以,“中国儿童”是幼儿教师要发现的主体目标。03用“科学实验”的研究精神发现儿童在陈鹤琴先生看来,研究儿童心理是一种最有趣的事,也是儿童教育上算为一种最紧要的事情。然而20世纪初的中国,关于儿童教育、儿童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几乎为零。陈鹤琴先生首开先河,从西方引入儿童测验量表,介绍国外的儿童心理测验方法,并且亲自改编和实践儿童心理测验,为儿童心理研究建立科学的依据。早年留学美国的经历,孕育了陈鹤琴先生“科学试验”的研究精神,他通过个别研究和集体研究得到的数据,并与当时国外的数据作比较,得出中国儿童的发展水平。结合中国国情,陈鹤琴先生设计了一套儿童知识水平测验:568个受试儿童分别回答136道测试题目,受试者每答对一题算1分,最后通过得分核算来了解儿童的知识程度。为了了解中国儿童的发展状况,他还设计了6种学力测验和智力测验,通过对2000多个儿童的试验来了解男孩女孩的差异。此外,陈鹤琴先生还采用了团体的方法来了解儿童绘画的发展阶段,进而分析中国儿童的心理和特点。陈鹤琴先生采用测验的方法来了解中国儿童的发展状况,这一点提醒我们要提升做量性研究和质性研究的能力,让自己在研究过程中逐步实现从“方法学习”到“思维方式”的转化,提升“反思层次”,学会在教育实践中发现微小的、具有价值的教育现象,探寻问题的实质,学会“避免先见”和“保持好奇”。陈鹤琴先生说“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要实现“科学实验”研究精神的传承、发展和超越,一定要从“做”中来。04“精密观察”是发现儿童的钥匙通过长期的实验和观察,陈鹤琴先生发现儿童的心理有自己特征。这些心理表现为好游戏、好模仿、好奇、喜欢成功、喜欢野外活动、喜欢合群、喜欢称赞七个方面。儿童有同样的人格,一定要尊重他。把儿童当成学习的主人,不要把儿童当成木头,不要进行填鸭式的教育。在与儿童的朝夕相处中,儿童为什么哭?为什么笑?他们喜欢怎样的游戏?他们具有哪些与生俱来的天性?他们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呈现出怎样的成长特征?正是基于“精密观察”,陈鹤琴渐渐掌握了儿童的成长规律和心理特征。在这里,“朝夕相处”“长期的观察”这些词语重重的落在我的心上。教育不只是技术,更是情怀。如果我们脱离儿童,所有的理论都是闭门造车、纸上谈兵。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根植于儿童,在陪伴、观察儿童的过程中进入教育情境,理解儿童的想法,与儿童对话从而更好的追随儿童、支持儿童。教师珍惜和儿童在一起的时间,用心呼应,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从而真正地促进儿童的发展。陈鹤琴先生说:“精密观察就是开启了解儿童宝藏的钥匙,握着这把钥匙,我们才能接近科学”。这让我不由思考,我们对于观察的技术非常熟悉了吗?对于观察什么方面,在哪里观察?用什么方法观察?观察后要做什么,都能理解了吗?观察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对行动的思考,技术与思想应该并驾齐驱。观察时,我们需要思考:在儿童对生活世界与知识世界的探究过程中,他们究竟是怎样获得体验?怎样产生想法?怎样进行探究?怎样形成自己的经验、行为习惯、生活态度?每个儿童以怎样的过程在形成自我?这些都值得去关注、去研究。我们要观察儿童,理解并解读他们的行为、言语、动作、表情、作品等,为他们身心和谐全面发展而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