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三台高三物理复习楞次定律_第1页
四川省三台高三物理复习楞次定律_第2页
四川省三台高三物理复习楞次定律_第3页
四川省三台高三物理复习楞次定律_第4页
四川省三台高三物理复习楞次定律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1讲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本堂课要求:1.掌握电磁感应现象及电磁感应产生的条件2.熟练应用楞次定律和右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学生自研]条数4矢标性:磁通量为,但有正负,正负意义表示磁感线从正反两面哪个面穿入,若从一面穿入为正,则从另一面穿入为负。5当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磁通量,平行时磁通量为。当正向穿过线圈平面的磁感线条数和反向穿过的一样多,磁通量为。6磁通量的变化:或线圈平面S与磁场B垂直,当线圈转动1800后,则磁通量改变为。考点二、电磁感应现象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1)(2)2.特例:闭合回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内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对点训练1:下图中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考点三、感应电流方向的判定:楞次定律右手定则1.楞次定律.(1)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________引起感应电流的__________的变化,这就是楞次定律vNSvNSGvNvNSvNSGvNSGvNS[互动探究]楞次定律中“阻碍”一词的含义.对点训练2下图是验证楞次定律实验的示意图,竖直放置的线圈固定不动,将磁铁从线圈上方插入或拔出,线圈和电流表构成的闭合回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问其中正确的是()CCGGGNGNSSABD对点训练3问:线圈在外力作用下向右运动,则回路中有无感应电流,如有,方向如何?ababFFcd总结楞次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cd对点训练4NNMNPQ光滑固定的导轨MN水平放置,两根导体棒P、Q平行放置,形成一个闭合的回路,当一条形磁铁从高处下落接近回路时()APQ将相互靠拢BPQ将相互远离C磁铁的加速度为gD磁铁的加速度小于g楞次定律的应用技巧:(1)阻碍原磁通量的变化“”(2)阻碍(导体的)相对运动“”(3)使线圈面积有扩大或缩小的趋势“”[学生练习]:1.如图所示,竖起放置的长直导线通过恒定电流,有一矩形线框与导线在同一平面内,在下列情况中线圈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A.导线中电流变大B.线框向右平动C.线框向下运动D.线框以ab边为轴转动2.电阻R、电容C与一线圈连成闭合回路,条形磁铁静止于线圈的正上方,N极朝下,如图所示.现使磁铁开始自由下落,在N极接近线圈上端的过程中,流过R的电流方向和电容器极板的带电情况是()A.从a到b,上极板带正电B.从a到b,下极板带正电C.从b到a,上极板带正电D.从b到a,下极板带正电3.如图所示,甲是闭合铜线框,乙是有缺口的铜线框,丙是闭合的塑料线框,它们的正下方都放置一薄强磁铁,现将甲、乙、丙拿至相同高度H处同时释放(各线框下落过程中不翻转),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三者同时落地B.甲、乙同时落地,丙后落地C.甲、丙同时落地,乙后落地D.乙、丙同时落地,甲后落地4.如图,粗糙水平桌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铜质矩形线圈,当一竖直放置的条形磁铁从线圈中线AB正上方等高处快速经过时,若线圈始终不动,则关于线圈受到的支持力FN及在水平方向运动趋势的正确判断是()A.FN先小于mg后大于mg,运动趋势向左B.FN先大于mg后小于mg,运动趋势向左C.FN先小于mg后大于mg,运动趋势向右D.FN先大于mg后小于mg,运动趋势向右VMVMNA.有感应电流且被A吸引B.无感应电流C.可能有,也可能没有感应电流D.有感应电流且B被A排斥[高考瞭望]三个定则一个定律的适用范围规律基本现象安培定则左手定则楞次定律右手定则对点训练5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两条光滑轨道上有可自由移动的金属棒PQ,MN。MN的左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