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商场人员疏散的问题与对策_第1页
大型商场人员疏散的问题与对策_第2页
大型商场人员疏散的问题与对策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型商场人员疏散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型公共建筑的数量日益增多,尤其是大型商业区从全国各地开始突出。建筑设计千姿百态,建筑风格时尚现代。随着建筑规模越来越大,功能也越来越复杂,均是集销售、仓储、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大体量商业建筑。在繁荣社会经济,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消防隐患。2000年12月25日洛阳东都商厦火灾,造成309人窒息死亡。2004年2月15日吉林中百商厦发生特大火灾,造成53人死亡、70人受伤(其中14人重伤)的严重后果。2004年8月1日南美洲巴拉圭首都亚松森市伊瓜博拉尼奥斯超市发生大火,导致509人死亡,144人失踪,409人受伤,是人类有史以来商场火灾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因此大型商场的消防安全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火场如何逃生,即商场内人员安全疏散问题,更是问题的重中之重。一、困境三:大型商场更容易造成重大历史事故事故一是建筑面积大,体量大,且空间上下层连通,容易造成火灾蔓延扩大。现代商场每层营业建筑面积为1~2万m2,总建筑面积高达数万平方米,且安装有自动扶梯,设有中庭,层层相通,容易形成烟囱效应,使火势迅速蔓延。二是人流货流集中,流动量大,容易造成重大伤亡。一些大型商场平时的人流量每天约3万人次,节假日高达6万人次。商场流动人员如此集中,在营业时间,一旦发生火灾就会引起混乱,疏散就更加困难,难免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事故。三是商品种类繁多,货架林立,且易燃物品多,容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商场的商品高度集中,又大多用自选式货架,柜台,这些柜台后面还设有各自的小仓库,致使市场内储存了大量的易燃商品,一旦发生火灾就会迅速蔓延,造成巨大缺失。四是扑救难度极大。商场发生火灾,可燃物多,空间大,蔓延快,消防人员逆方向进入火场,抢救和疏散人员、扑灭火灾都相当困难,加之发生火灾后,由于浓烟和高温,使消防人员侦察火情困难,难以迅速扑灭火灾。二、火灾情况下的安全出口一是现代商场体量越来越大,单层面积很多都在10000m2以上,而且还有更大的发展趋势,纵横的尺寸过长,且一般在周边设置疏散楼梯,中部最不利点至最近楼梯的直线距离不能满足不超过30m的疏散要求,如果在货架间通行,步行距离更是远远超出了30m,致使疏散距离过长。二是大型商场往往全部采用防火卷帘划分分区,有的分区长度甚至达到70m。一是火灾时很难保证卷帘顺利下落,导致火灾蔓延至相邻的防火分区。二是卷帘全部下落又难以再提起,着火防火分区内的人员在卷帘落地前若未疏散出去,后果不堪设想。三是商场安全出口不安全。商场为了方便管理,经常在安全出口处安装门禁系统。但在发生火灾时,如何打开门禁,能否在第一时间打开所有的门禁,无法保证,导致安全出口无法正常使用。四是疏散通道不足或不畅通。商场内可谓是“寸土寸金”,商场为了在有限的空间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往往在疏散楼梯、疏散走道上设置摊位,导致疏散通道狭窄,通道上可燃物多,火灾荷载增大,影响安全疏散。三、建规与高规的建筑对比目前大型商场体量功能复杂,若严格按照建规与高规要求已很难满足现代建筑的艺术体现和实际需要,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建审实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大家商榷。(一)地下应采用相邻分区疏散目前,为了满足大空间、通透性的建筑设计要求,许多商场纵横尺寸都接近或超过100m,很难满足最不利点至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超过30m的要求,现行建规、高规对地下室借用相邻分区疏散已经有明确规定,对于多层商场地上防火分区则未明确借用疏散的问题。笔者认为,若每个防火分区完全满足各自的疏散距离与疏散总宽度要求,势必大大增加疏散楼梯的数量,即影响建筑整体的艺术性、观赏性,又不利于商场整体平面布置,影响内部使用功能,况且地上人员疏散较地下室人员疏散更方便,完全可以采用依照地下相关规定,视相邻防火分区防火墙上的防火门为第二安全出口。况且多个防火分区同时起火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完全可视相邻防火分区为亚安全区域,作疏散通道使用的。(二)地下主副厅区的火炬最大距离建规和高规规定,营业厅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大于30m,忽略了实际疏散时的行走距离,商场内部货架林立,人员疏散必须在档口、货架中绕行,导致实际疏散距离无限放大,有悖于安全疏散原则。笔者认为,可部分比照上海市制定的《大中型商场防火技术规定》规范疏散距离,多层商场的营业厅符合双向疏散条件的,其最大允许的直线距离不宜大于30m,全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不应大于37.5m,行走距离不应大于45m;符合单向疏散条件的,其最大允许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15m,行走距离不应大于18m。高层商场的营业厅符合双向疏散条件的,其最大允许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30m,行走距离不应大于45m;符合单向疏散条件的,其最大允许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15m,行走距离不应大于18m。多层或高层商场内设置固定分隔铺位的商铺,当其与公共通道之间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隔墙并砌至楼板底部时,室内最远一点至商铺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15m。商铺出口至安全出口的距离符合双向疏散条件的,其最大距离不应大于30m;符合单向疏散条件的,其最大距离不应大于15m。(三)困境三:控制布署,隔离牌子,不符合现有功能空间的需要规范规定,当建筑沿街道部分的长度大于150m或总长度大于220m时,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现代商场由于规模巨大,沿街长度超过150m的都应设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但由于商场的使用性质及功能需要,又不能在商场内设置严格意义的消防车道,将商场在首层完全分隔成互不相通的两部分,不但破坏了商场的整体布局,也不能满足商场功能空间的美观性与完整性需要。笔者认为,可要求首层商场净高不低于4m,在商场内部设置一条宽度不小于4m,并能承受消防车重量的直线通道,且通道上方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发生时,既可保证消防车通行,又可作人员疏散使用,可谓一举两得,为消防扑救及人员疏散创造了有利条件。(四)防火设计安全疏散的应用案例随着经济发展,各种功能复杂的大型商场越来越多,建筑设计大胆创新,形式丰富多样。传统的处方式规范已难以满足现代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不能覆盖建设工程实际的所有情况,由此而产生的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则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它是运用消防安全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制定整个防火系统应该达到的性能目标,并针对建筑物的实际状态,应用所有可能的方法,对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和将导致的后果进行定性,定量的预测和评估,得到最佳的防火设计方案和最好的防火保护。它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把人员的疏散安全作为防火设计的最终目标,以抚顺开发区某大型国际商贸城建设项目为例,该工程总建筑面积73465m2,单层建筑面积近15000m2,属超大型商业建筑,在安全疏散问题上经总队专家论证,同意对该项目采用性能化设计的方法。即火灾发生时,人员利用现有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能在火灾达到危险状态之前全部疏散至安全区域,即认为满足消防安全要求。建筑物发生火灾后,人员能否安全疏散主要取决于二个时间:一是TASET:即从火灾发展到对人构成危险所需的时间,二是T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