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浅述仲景之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同时病、不同的治疗、不同的疾病”是中医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治疗原则。其首见于《黄帝内经》。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及《金匮要略》是最早在临床应用上体现这一治疗原则的医学典籍,并以此启示后人,指导临床实践,在中医临床治疗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故将我学习《金匮要略》及《伤寒杂病论》“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之心得与同道交流,不确之处,请予指正。1“胃不和,则有上焦”的病机“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病证,可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或由于病情的发展,病型的各异,病机的变化,以及用药过程中正邪消长等差异,治疗时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治法”。《金匮要略》中治疗胸痹病体现了这一治疗原则。《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中第3条曰:“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两尺,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此条指出胸痹的病因为胸阳不振,痰浊上乘壅肺所致,选用瓜蒌薤白白酒汤通阳散结,豁痰降气治疗,为治疗上焦阳虚,下焦阴盛胸痹证的主方,是胸痹主要脉证及治法。条文第4条:“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本条胸痹的病机为胸阳不振,痰浊壅盛。不仅有上焦阳虚、下焦阴盛,而且还有饮邪痰浊在内,使心气壅塞、肺气不降所致。用栝蒌薤白半夏汤逐其痰饮,降其逆气。条文第5条:“胸痹,心中痞气,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此条说明痞气上逆之胸痹当分虚实,虚则宜补,实则宜通。若胸阳不振,痰浊上乘,兼夹气滞,气结在胸,多属实证,宜用枳实薤白桂枝汤通其痞实之气;如久病而发属虚证,宜用人参汤以养复阳气以除阴邪。条文第6条:“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前方主胸痹的轻证,病机为气闭气逆,饮邪阻塞胸膈或胃脘所致。邪气虽实但正气不虚,阳虽微而阴亦不甚盛。若水饮停留于胃,偏重于气滞,则用橘枳姜汤以和胃理气,化饮除满;若水饮停留胸膈,饮邪犯肺,则用茯苓杏仁甘草汤以宣肺化饮。条文第8条:“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病机为阳虚寒邪客犯上焦。其所以或缓或急,是由于阳虚而寒湿内闭所致。用薏苡附子散温里散寒,除湿宣痹使寒湿去,阳气通,则胸痹自除。胸痹的病因,是上焦阳虚,胸阳不振,痰浊饮邪,上乘胸位,所以“阳微阴弦”为主要病理。现代医学主要指冠心病心绞痛及胆心综合征、胃心综合征、心神经官能症等病种。临床上以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随证加减治疗,均可收到满意疗效。《伤寒杂病论》亦为后世中医学的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对同一病症运用不同的理、法、方、药,充分体现了同病异治的辨治思想和方法。以头痛为例,第13条:“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其病机为卫强营弱,风邪袭表。予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麻黄汤主之”(第35条),为风寒郁于肌表,阳气被遏,太阳经脉不利,属表实证;予麻黄汤发汗解表,表寒散,头痛解。第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属肝寒胃虚,浊阴上泛证,予吴茱萸汤暖肝温胃降浊而解。之中还囊括并经头痛等。头为诸阳之会,头痛的部位、性质均与经络相联属,治疗时因证施法,随证变化而治。2肾阳虚,化气行水“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若促使发病的病机相同,可用同一种方法治疗”。此为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和《伤寒杂病论》中对辨证论治的又一体现。《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中曰:“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则曰:“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痰饮与消渴本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其临床表现也各异,但导致这两种疾病的病因相同,都是水邪为患,膀胱气化功能失司所致。所以均用温阳化气行水之法,而选用五苓散治之。《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曰:“崔氏八味丸: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血痹虚劳病脉证治》曰:“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亦云:“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肾气丸亦主之。”《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则云:“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从上述可知,肾气丸既可治“脚气”,又可治“虚劳”、“痰饮”;既能治小便不利,又能治小便过多。这4种不同的疾病症状表现不一,甚至相反,如消渴之小便过多与虚劳的小便不利。但它们的病机是相同的,都是肾阳虚衰、气化功能失常所致。若是肾阳虚,不能化气行水,则见小便不利;若肾气虚,则不能化气摄水而见小便反多。故治宜温补肾阳,化气行水,而均用肾气丸治疗。又如《痉湿病脉证治》曰:“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水气病脉证并治》亦云:“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风湿的病因为风湿之邪外束肌表,水肿的病因为风水搏于肌表。二者的病位都在表,其病机均为表虚不固,水湿停滞肌表而成,故治疗当同以补卫固表、利水除湿,方选用防己黄芪汤。吴茱萸汤组方为吴茱萸一斤、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方中吴茱萸为君,温脾胃,暖肝肾,升清阳,降浊阴;人参为臣,温中补虚;生姜、大枣甘温补中,助脾升清为使。全方温肝脾肾之阳,阳复寒气散,湿浊化,清阳升,浊阴降。《伤寒杂病论》第243条曰:“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第309条“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第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第十七》“呕而胸满者吴茱萸汤主之”、“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诸症不同,而病机相同,故理、法、方、药相同。3同病异治、异病同化的意义宗师张仲景在治疗内伤杂病时方剂配伍严谨,化裁灵活,以一方治疗多病,同时一病又以数法治疗,充分体现了“同病异治”及“异病同治”的精神,对中医治疗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中医治疗疾病的优势之一是辨证论治,也就是个体化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年级科学课程目标达成计划
- 软件开发行业安全生产投入计划
- 2025少先队领导力培养计划
- 广告公司年度品牌推广计划
- 智能咖啡店运营模式-全面剖析
- 三年级书法联谊活动计划
- 并行属性选择算法的高效实现-全面剖析
- 云音视频处理技术优化-全面剖析
- 初中学校家长会活动工作计划
- 2025年机械自动采样设备项目合作计划书
- GB/T 20424-2025重有色金属精矿产品中有害元素的限量规范
- 2025年兰考三农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第2部分:充换电服务信息交换
- 输油管道安全培训
- 2025年海南重点项目-300万只蛋鸡全产业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美国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管理指南解读课件
- 统编历史七年级下册(2024版)第7课-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件】f
- 2025年河南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招募1100人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关于“地舒单抗”治疗骨质疏松的认识
- 2025年国家林业局西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招聘4人历年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桥梁检测报告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