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中枢神经系统用药市场分析报告一、中枢神经系统用药是巨大的治疗领域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是一类常见疾病,根据疾病治疗类别与药物药理作用的不同,全球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可分为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麻醉镇痛药、抗癫痫药、抗帕金森病药和抗老年痴呆药等七类。IMS统计数据显示,全球中枢神经系统用药的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美元,2023年全球前二十大用药类别中,中枢神经系统用药占据四席,分别是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癫痫药和麻醉镇痛药,这四类细分领域占据了总计16.89%的市场份额!由此可见中枢神经系统用药在全球都是当之无愧的大治疗领域。反观中国的医院用药市场,中枢神经系统用药占据的比例不足10%,从疾病谱转移的角度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二、麻醉药行业处于快速成长期我们于2023年6月份发表了《麻醉用药行业报告:醉人的美好时光》,获得了市场的广泛关注,麻醉药行业品种众多,增长持续高于药品行业平均增速,正处于快速成长期。麻醉药主要涉及到四类药物:1)镇静催眠药,如咪达唑仑,右美托咪定等;2)静脉(吸入)全麻药,也称麻醉剂,如异丙酚、七氟烷等;3)麻醉镇痛药,如芬太尼,哌替啶等阿片类药物;4)骨骼肌松弛药,如维库溴铵,顺曲库铵等。除此之外,临床还会使有一些拮抗镇静、镇痛等辅助药物,如氟马西尼和纳曲酮等小品种。据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的数据,2023年22城市样本医院采购麻醉及辅助用药的金额为16.24亿元,同比增长18.2%;2023-2023年,样本医院麻醉及辅助用药的复合增长率为26.7%,显著高于医药行业21%左右的增长水平。此外,麻醉及辅助用药销售采购金额占药品总额的比例逐年上升,从2023年1.2%上升至2023年的1.65%,并有逐年提高的趋势。虽然麻醉药行业的整体增速较过去有所放缓,但单个产品之间的差异较大,比如芬太尼注射剂基本不增长,而盐酸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舒芬太尼等产品则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我国麻醉药的增长持续超越药品行业的平均增速,我们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手术数量自然增长:2023-2023年我国医疗机构住院手术基本保持10%左右的平稳增长,手术数量的持续增长带动了麻醉用药的稳定需求。用药升级驱动增长:麻醉类用药注重用药疗效和安全性,因此具备疗效与安全性优势品种会逐渐成为一线用药,如价格为20元的咪达唑仑替代仅2元的巴比妥类成为术前镇静药首选;芬太尼系列凭借镇痛作用强大,成瘾性低的优势逐步替代吗啡、哌替啶等,用药升级换代是驱动麻醉类用药增长的重要动力。麻醉科之外科室的拓展和推广:在麻醉用药领域,镇痛药不仅可以应用于麻醉镇痛,亦可以用于缓解其它重度疼痛,如术后镇痛、癌症的疼痛、妇产科、ICU等。新领域的拓展,也增大了麻醉镇痛药物的市场容量。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国内麻醉用药市场依然会保持快速增长,而用药结构的升级将导致不同的产品增速迥异。三、精神用药行业潜力巨大精神类用药主要包括抗精神病药和抗抑郁药两类,我国精神类疾病呈现发病率不低,但治疗率低的特点,导致用药水平远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长期看精神类用药成长潜力巨大。我国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与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患病率并不低,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加,近年来精神类疾病发病率有升高趋势,我国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的患病率与全球平均水平大致相当。然而,我国精神类疾病的治疗率低,用药水平也低。据中华医学会2023年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约30%—40%的精神病患者治疗过程中曾自行停药,还有25%的患者曾忘记服药;全国地市级以上医院对抑郁症的识别率不到20%,高达62%的患者从未接受过治疗。精神类疾病治疗率低导致我国精神类用药水平与全球用药水平差距很大,根据IMS和PDB的数据,我国抗精神病药和抗抑郁药占所有用药的比例相差好几倍(参见图13和14),长期来看,我们认为随着我国对精神疾病的重视和诊疗水平的提升,精神类用药有巨大的成长空间。根据样本医院的用药数据,2023年抗精神病药的用药金额仅为5.96亿元,同比增长23.03%;抗抑郁药的用药金额仅为7.61亿元,同比增长21.19%。2023-2023年,样本医院抗精神病药的复合增速高达31.47%,抗抑郁药的复合增速为20.48%,我们认为未来在较低的基数上,这两类用药市场均有望保持超越药品行业的平均增速。
2023年出版行业分析报告2023年9月目录一、技术进步与新媒体发展带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PAGEREFToc357197373\h31、数字化是出版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PAGEREFToc357197374\h32、新媒体时代用户消费习惯改变 PAGEREFToc357197375\h53、移动终端普及带动产业发展 PAGEREFToc357197376\h74、政策大力扶持数字出版产业转型 PAGEREFToc357197377\h8二、传统出版业增长平缓,但用户需求仍然旺盛 PAGEREFToc357197378\h91、图书期刊报纸整体增速保持平稳 PAGEREFToc357197379\h92、用户消费需求仍然旺盛,综合阅读率稳步提升 PAGEREFToc357197380\h11三、教材教辅是中国出版业的支柱和驱动力 PAGEREFToc357197381\h121、初高中毛入学率不断提高,教育出版市场前景广阔 PAGEREFToc357197382\h122、出版集团深耕教育出版市场,开拓全国盘活出版资源 PAGEREFToc357197383\h14一、技术进步与新媒体发展带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1、数字化是出版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电脑的普及以及数字阅读器的开发,人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相比于传统的报纸、期刊、图书等传媒方式,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选择数字媒体,数字出版产业也随之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期。传统出版公司在数字化浪潮中也同样而临着冲击,目前行业龙头公司已经开始积极布局数字出版等新领域。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使得通过提供内容实现价值的出版行业将不再囿于纸质图书的产品形态,得以突破货架经济的限制,成为互联网经济的一部分,规模经济、长尾效应作用更加突出;在定价机制、盈利模式等方而也有望制定新的规则、开创新的空间。2023年,全球电子书市场增速加快,美英市场发展最快。美国电子书市场占美国整个图书市场份额的近8%,达到了2.7亿英镑。英国市场2023年的电子书产品销售同比增长20%至1.8亿英镑。德国的电子书市场不到整个图书市场份额的1%,即少于7500万英镑。2023年日本电子书市场占图书市场的1.1%,即117亿日元(9000万英镑),韩国电子书市场销售额达到了1975亿韩元(C1.1亿英镑)。近年来,我国数字出版产业也发展迅猛,2023年国内电子图书产业收入规模达到4亿元,同比2023年增长33%}2023年国内电子图书产业入规模达到5亿元,同比2023年增长25%。2、新媒体时代用户消费习惯改变根据“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2023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77.6%,其中传统媒介如报纸、期刊阅读率都下降,数字化阅读方式同比大幅增长。数字化阅读方式主要包括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DA/MP4/MP5阅读等。对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情况进行分析发现,2023年我国18周岁-70周岁国民的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读取等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受到高强度的工作、丰富的娱乐活动以及网络冲浪的挤压,在家中、办公室等固定场所的整块阅读时间渐渐萎缩。人们的时间被分散到上下班路途、会议就餐等过程中,形成越来越多的“时间碎片”。充分利用这些“时间碎片”的移动阅读,释放了大批有心没时间的读者的阅读需求,成为当下阅读的流行方式,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等移动电子阅读器正在让人们的阅读习惯“移动化”。2023年,在报纸期刊阅读率走弱之时,以手机、电子阅读器为代表的移动数字阅读成为促进国民阅读率增长的主要引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新型便捷的阅读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使阅读行为不再受时间、空间和环境的限制,阅读变得更加容易进行。这些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发展,也成为国民综合阅读率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2023年,我国18周岁-70周岁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DA/MP4/MP5阅读等)的接触率为38.6%,比2023年的32.8%上升了5.8个百分点,增幅为17.7%。根据《第九次国民阅读调查》统计,从2023年到2023年的4年间,呈现出逐年攀升的态势,特别是在2023年以后,年均增幅度都在6个百分点左右。3、移动终端普及带动产业发展数字阅读产业的兴起很大程度受益于数字终端的普及,数字阅读器包括两类,一类是专门的电子阅读器、电纸书等设备,另一类是移动终端,包括平板电脑、手机等。根据IHSiSuppli2023年12月的数据整理发现,2023年全球电子阅读器出货量较2023年增长了108%,达到了2710万台的规模。据预测,该数据在2023年将达到3710台,但是增长率放缓,约为37%。预计未来电子阅读器的出货量仍将保持增长的趋势,但增速会逐渐放缓,主要是由于前期固定用户的使用率基本趋于饱和,另外来自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也会影响纯电子阅读器终端的增长率。近年来移动终端快速发展,2023年全球智能移动终端(平板及手机)出货量达到了4.87亿部,首次超过了全球市场PC(台式本及笔记本)的出货量。我们认为,未来移动终端是带动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单一功能的电子阅读器会被逐渐淘汰,随着相关应用和内容的丰富,未来趋势是平台化的运作,通过云端进行存储和交互。在中国市场上,智能终端发展迅速,我们预计智能手机出货量在2023年将超过功能手机。4、政策大力扶持数字出版产业转型2023年4月末,新闻出版总署《新闻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正式发布。《规划》第一次将“电子书包研发工程”列入“十四五”重大工程项目。《规划》指出,通过电子书包及配套资源数字化工程提高教学资源重复使用率,推动节能减排,形成内容丰富、互动性强、易于学生使用、符合青少年阅读习惯的数字教学出版体系,推动电子书包的发展。2023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3-2023年)》明确要求,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2023年下半年,新闻出版总署等牵头组织的专门机构就电子书包的标准等开始研究制定,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深圳、大连等大城市的中小学,开始了电子书包教学模式的实验和研究,研究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综合活动等课程。教育产业的数字化,将是出版集团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最佳切入点,数字教育包括电子书包和教育信息化,教育部制定了100个示范区来进行试验推广,传统的出版集团抓住教育产业的机遇进行数字化转型,再逐步全而向出版行业进行数字化转型。二、传统出版业增长平缓,但用户需求仍然旺盛1、图书期刊报纸整体增速保持平稳出版发行行业在数字出版技术进步与消费行为变迁挑战下,整体呈现平缓增长态势,在当前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以及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媒体的发行和销售收入(包括图书、期刊、报纸)增幅在10%以内。在教材教辅改革、人口结构变化的大趋势下,图书内生经营而临较大压力,出版类公司的成长需要寄希望于外延整合和发行及商业模式变革。2023年前9月,图书销售指数累计同比降幅1%,较上年同期及2023年全年均实现正增长。我们认为,虽然出版发行景气度偏弱,但应该看到,发行资产往往包括良好的地段优势资源(如市中心新华书店),如果结合商业文化地产运作,将有资产增值机遇。我们预判结合影院、图书、娱乐的综合文化地产,将是政府重点支持方向,也可能成为凤凰传媒等公司求新求变的突破点。2、用户消费需求仍然旺盛,综合阅读率稳步提升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全国总人口数为13.7亿人,对比2023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增加了0.74亿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57%。从年龄结构上来看,年我国0-14岁人口为2.22亿人,占16.6%;15-59岁人口为9.40亿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8亿人,与2023年数据对比,分布下降了6.29%、上升3.36%,2.93%。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具有大学(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数为1.2亿人,与十年前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2023年我国18周岁-70周岁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77.6%,比2023年的77.1%增加了0.5个百分点。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多方合力共同组织和推进各种各样、内容丰富的阅读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促进了全民阅读的热情,增进了全民阅读的氛围。这些举措把越来越多的国民吸引到阅读中来,这无疑有利于国民综合阅读率的提高。三、教材教辅是中国出版业的支柱和驱动力1、初高中毛入学率不断提高,教育出版市场前景广阔教育部数据显示,自2023年以来,我国初高中毛入学率不断提高,2023年我国初中毛入学率为99%,高中毛入学率为79.2%,均达到历年最高值。由此可见,在我国,教育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从学生数量来看,虽然由于人口高峰期的退去,近年来我国小学、初中、高中学生数量均有所下降,但各类学生的绝对数量值仍然很庞大。2023年我国小学生数量超过1亿人,中学生数量超过6000万,高中生数量超过1200万,加之教育图书需求的相对刚性,我国教育出版的市场仍很广阔。根据开卷信息全国图书零售市场观测数据,与我国图书整体零售市场相比,教育类图书的增长速度较高。2023年以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农林大学《体育统计学(含体育测量与评价)》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有毒有害物质检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美术学院《财务信息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全媒体新闻评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大连科技学院《工程项目管理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制药分离工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交通大学《会计信息系统(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泸州四川泸州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中心(泸州市物业管理中心)招聘编外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泰州2025年江苏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招聘合同制人员2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ESAP法律英语教程全册配套优质教学课件
- 水资源保护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道路清扫保洁-组织机构框架图、内部分工
- PCB制程涨缩系数操作指引
- 标准 DB37T 3690.1-2019 液体菌种制备技术规程 第1部分:香菇规范
- 2021五年级道德与法治培优辅差计划3篇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课件
- 最新2022年减肥食品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预测
- 发展汉语初级综合1:第30课PPT课件[通用]
-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第二版)教学课件-(4)
- 医疗废物管理组织机构架构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