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3D打印行业分析报告_第1页
2023年中国3D打印行业分析报告_第2页
2023年中国3D打印行业分析报告_第3页
2023年中国3D打印行业分析报告_第4页
2023年中国3D打印行业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3D打印行业分析报告2023年4月目录一、3D打印概述 PAGEREFToc361416760\h3二、3D打印产业发展状况:有望步入高速成长期 PAGEREFToc361416761\h41、3D打印产业规模迅速扩张 PAGEREFToc361416762\h42、3D打印的三大技术特点,成就个性化制造与复杂结构加工 PAGEREFToc361416763\h5三、3D打印的应用 PAGEREFToc361416764\h61、医疗领域 PAGEREFToc361416765\h92、航天军工 PAGEREFToc361416766\h103、模具制造 PAGEREFToc361416767\h114、高端金属加工领域 PAGEREFToc361416768\h12(1)金属3D打印中的无偏析效应,能更好地构件部件的微观结构 PAGEREFToc361416769\h13(2)金属3D打印制造成本高昂,现阶段主要用在高端制造领域 PAGEREFToc361416770\h13(3)与传统加工工艺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发挥其相对优势 PAGEREFToc361416771\h14四、行业标杆分析:银邦股份,传统、新兴制造并驾齐驱 PAGEREFToc361416772\h15由于国内投资增速的下移,有色金属行业未来的投资方向将逐渐从上游资源向下游高端金属材料加工发生结构性的转变。尽管这一转变需要较长时间的技术积累,但一些新兴技术,如3D打印领域的突破性发展逐渐让我们看到了希望。3D打印技术在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之后,逐渐进入各个下游应用领域,产业整体保持较高的增速。金属3D打印技术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以其特有的复杂结构件加工能力,满足特定工业生产领域的需求。我们判断,3D打印技术在金属加工领域将成为一种重要的制造手段,与其他传统技术相结合,提升制造业的工艺和整体效率。与之对应的整个产业链,从金属打印材料、设备到打印制造本身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一、3D打印概述所谓3D,就是说打印出的不是平面的图案,而是一个三维的物体。简单地说,3D打印机是这样工作的:先在计算机里建立所需物体的模型,然后把模型分成很多层的结构,用一个机器取一些原材料——现在来说一般是金属和塑料——机器把材料融化,再跟喷墨打印机一样,将融化的材料用喷嘴喷出,打印出结构的第一层。然后是第二层、第三层……每一层逐渐叠加,当所有层都打完时,你需要的物体就出现了。如果想制造一些物品,你只需要一个3D打印机、原材料,和控制打印机的软件。用软件画出模型,把原材料加入打印机,然后点下打印,过一会儿就可以取出新鲜出炉的物品了。这就是3D打印的惊奇之处,它可能改变我们制造物体的方式。流水线通过改变生产制造的方式把整个世界带入了现代化,同样的,3D打印也有可能使我们的生活进入一种新的状态。二、3D打印产业发展状况:有望步入高速成长期1、3D打印产业规模迅速扩张1987年3Dsystem公司使用立体平面印刷技术(SLA)成功研发了第一台商用3D打印设备SLA-1。二十多年以来,3D打印产业的市场规模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速。1993-2023年,全球3D打印行业产值复合增速为17.16%。近3年以来,产业扩张似有加速迹象,复合增速达到27.34%。继2023年产值实现29.4%的高速增长之后,2023年3D打印产业市场规模依然保持较高的增速,同比增长28.6%。实现收入22亿美元。根据国内外研究机构WohlersAssociates的预测,到2023年全行业产值将突破60亿美元。未来5年复合增速仍将维持在22%以上。3D打印全球产值高速增长2、3D打印的三大技术特点,成就个性化制造与复杂结构加工3D打印借助三维数字模型设计,使用激光烧结、材料喷射等各种立体打印技术,实现原料层层沉积叠加,并最终形成成型物体。这一制造工艺拥有三大明显技术特点:1)产品形状结构的设计自由度大幅提高,并且形状复杂度的提高几乎不会带来额外制造成本;2)制造流程简化,制造的数字化程度和设备的通用性水平进一步上升;3)原材料利用率提高,生产废料减少。产品结构设计自由度的提升使这种加工工艺对于复杂结构的零部件制造拥有特殊的优势。剔除成本因素,设计人员可以尽可能的根据产品性能的需求进行产品外形结构的设计。这一点在对产品性能要求较为苛刻的高端制造领域显得较为匹配。3D打印技术制造数字化程度的提升和工艺流程的简化减少了产品制造过程中的人工参与,将原本非专业人员无法掌握制造技术纳入后台处理的范围;大大降低了专业制造的门槛,使得生产者可以只关注于前端设计,通过设置参数来实现最终制造。这相当于在虚拟化的设计和现实的物质世界中建立了一个通用的转化平台。改变了之前受制于专业加工技术的高壁垒而无法在物质世界中实现个人制造的窘境。这种创新与实现在设计环节中分离,在制作环节中结合,使得产品创新的主体有望逐渐从企业向个体过渡。制造实现的简化将使得个性化产品层出不穷。此外,3D打印技术相对于传统生产流水线,通用化水平的提高使得其在数量规模较小的制造领域有着较为明显的成本优势;顺应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三、3D打印的应用3D打印将广泛应用于个人消费和工业生产两大市场。3D打印技术的应用,包括可视化设计,原型,金属铸造,建筑,教育,地理,医疗保健和娱乐/零售等等。还有一些应用也比较重要,比如在古生物学中,用来重构古生物化石;在考古学中,复制古代珍贵文物;在病理学中,重建骨骼和人体器官;以及法医用来重构从犯罪现场调查获得的严重受损的证据等。艺术家们现在也用3D打印技术来将自己的创意表现出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些应用五花八门,可以说没有几处是相同的,但是它们都可以通过3D打印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各种应用所需要创造物体的大小、材料、甚至颜色需求、创造方法差异相当大,因此,3D打印的市场发展会相当多元化。根据不同的消费和工业需求,很难出现一套适用于各行业的通用系统,不同对象的市场需求差异将会非常明显。在这个移动互联网影响越来越大的时代,细分的市场再加上不同的商业模式,将创造出大量的商业机会。基于3D打印技术自身的工艺特点,和现阶段的技术现状,3D打印技术在制造生产过程中的优劣势相对明显。如表8所示:这些优势和劣势共同决定了这一技术所适用的工业制造范围和领域。值得关注的,3D打印技术的劣势有些是源于制造原理所造成的先天性局限,如对于简单结构件而言,制造速度较慢;另外一些劣势是技术现状所决定的,随着技术工艺的完善,势必会所有减少,从而进一步扩大技术所适用的领域。从现阶段3D打印的制造成本来看,大多数行业的直接制造环节还无法承受。在一些个性化制造领域,如文化艺术用品,有较大的市场潜能,本质上,以定制化的差异性价值来弥补高成本。这种商业模式对产品设计本身的依赖度非常大,同时所谓可选消费,需求的弹性会比较大。现阶段,受制于产品设计资源的相对缺乏和成型件表面质量的原因,市场还未迎来爆发式增长。在众多工业消费领域中,医疗和航天军工的成本承受能力最强,在这两个领域,对于性能的追求一定程度上会超过经济性。因此,在直接制造领域,3D打印技术最有可能在这两方面得到的广泛的应用推广,率先形成较为成熟的盈利模式。从近十年3D打印产业下游的应用分布变化来看,也初步印证了这一观点。医疗和航天军工类机构,在3D打印技术应用中的占比逐渐提升。此外,对于模具制造领域而言,3D打印亦有很好的用武之地。相对于规模化制造的终端产品,制造模具所需要的生产量级较小。这为3D打印使用的经济性创造了条件。同时,应对复杂工件的模具制造,和产品更新速度的加快,这一技术也显得更得心应手。1、医疗领域在医疗行业,特别是修复性医学领域,个性化需求十分明显。用于治疗个体的产品,基本上都是定制化的,不存在标准的量化生产。而3D打印技术的引入,降低了定制化生产的成本。因此,近些年来,这一技术在医疗领域的使用比例持续上升。现阶段,3D打印技术在医疗领域的主要应用在于:1)人体移植组织、器官制造,如人工肝单元,脂肪、皮肤组织2)辅助治疗中使用的医疗装置,如齿形矫正器、助听器等。3)手术和其他治疗过程中使用的辅助装置,如手术模板。就相关医学领域未来发展趋势来看,3D打印的应用仍然会保持较高增速。1)随着全球老龄化程度的提升,修复性医学中的结构性移植器官的使用将会持续增长,特别是牙科领域,这一方面的发展已相对成熟;2)微创手术,和针对不同身体条件个体的手术设计在近些年来逐渐发展,对手术工具性能和复杂程度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认为,未来这一方面的发展仍然具备较大空间。此外,在医疗领域未来发展中,最具有想象空间是3D生物打印技术,可以“打印”出功能性的人体器官。它利用干细胞为材料,按3D成型技术进行制造。一旦细胞正确着位,便可以生长成组织和器官,“打印”的新生组织会形成自给的血管和内部结构。在这一领域领军的Organovo公司,已经成功研发打印出心肌组织,肺脏,动静脉血管等。2、航天军工现阶段,3D打印技术对航空业的贡献,相对于每年约5000亿美元的行业产值而言显得微乎其微。主要应用包括:1)无人飞行器的结构件加工;2)生产一些的特殊的加工、组装工具;3)涡轮叶片、挡风窗体框架、旋流器等零部件的加工。波音(Boeing)公司是率先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飞机设计和制造领域国际航空制造公司。2023年一季度,波音公司使用3D打印技术制造的零部件约200件。由于商用飞机制造准入标准的严格性,3D打印技术直接应用于飞机主体制造仍然需要一个过程,而波音公司与其供应商的在这一领域积极的研发和拓展表明,这一技术已逐渐被主流航空制造企业所认可,未来应用范围有望逐渐扩大。我们判断,3D打印技术在未来航空领域的应用得益于该行业发展的两个趋势特点:1)基于降低油耗的零部件设计:主要包括机体结构的轻质化和基于部件设计对飞行性能的提高;2)私人飞行器的设计发展和定制化需求的增长。机体轻质化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得益于部件设计结构的改变,如图所示的飞机结构铰链,前面的是采用3D技术制造的新型设计结构,后面是传统设计。前者的材料用量明显低于后者,功能性质也更好。图24是飞机机翼的内部设计结构,在不改变飞行性能的条件下,这种结构部件更轻;也更适合用3D打印技术进行生产。同时,基于空气动力学的原理,机体的流线型设计和变形结构(MorphingStructures)的使用将会提升飞机的飞行性能,以降低油耗。而这些结构设计的实现,使用3D打印技术直接制造,或者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的模具进行加工,相比传统工艺,会更加简单有效。此外,通用航空和无人机制造领域的定制化需求相对商用领域会更多。小批量,复杂一体化的设计部件的生产会成为主流,而借助3D打印技术会更容易实现。现阶段,波音和一些通用航空制造商,已经开始应用这一技术进行喷气机和直升机的设计和制造。3、模具制造如果说3D打印技术在直接制造方面的经济性暂时无法与传统制造工艺竞争,那么在模具加工,特别是复杂模具加工方面的优势则相对比较明显。3D打印现阶段在模具制造方面的应用主要分为:注塑模具加工,铸造砂模,以及蜡模的制备。注塑模具主要是用来冲压方式制造塑料制品。在这一领域最具发展潜力的方向是随形冷却流道模具。为缓解冲压过程中给模具和塑料制品本身带来的热膨胀效应,在模具内壁添加用于冷却的流道,在加工过程中,注入冷却剂,通过流道使模具降温,以提高加工效率。砂模在在金属铸造中的使用十分广泛,特别是一些复杂精密铸造使用3D打印的模具对性能的提高很有帮助。模具铸造的基本工艺是:使用石英砂,外表包裹催化剂融合后作为打印材料,然后打印喷头喷出粘合剂进行粘接成型。这类铸造模具被广泛引用于工程机械,汽车,航空,液压系统等。4、高端金属加工领域相对于其他材料的3D打印工艺,金属3D打印技术起步相对较晚。90年代末期,逐渐开始商业化,发展至今。基本采用激光烧结金属粉末的成型工艺。由于金属是工业领域应用最为广泛基础材料之一,金属3D打印技术的出现也为金属材料加工工艺和产品的拓展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1)金属3D打印中的无偏析效应,能更好地构件部件的微观结构就传统的金属加工而言,对于金属外形的加工工艺包括:挤压、切屑、压延、熔铸定型等,对于金属内部结构的加工工艺基本上可分为:铸造和锻造两种。金属部件的外部结构取决于部件特定用途的功能性需要;而其内部结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金属的机械性能。在一些对金属部件机械性能要求较高的领域,铸造本身无法达到要求。主要原因是:在铸造冷却过程中,由于部件不同部位的冷却速度存在差异,热胀冷缩效应导致部件内部结构存在不均匀的现象。通常会借助锻造技术,反复热挤压定型。金属3D打印技术以金属粉末为单位进行逐层烧结定型,可以很好的控制成型部件内部结构的均匀性。同时,可以对部件的内部结构进行设计,已到达机械强度与材料使用效率最好的结合。(2)金属3D打印制造成本高昂,现阶段主要用在高端制造领域现阶段,无论是打印设备,还是金属打印材料本身价格都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一般领域的工业应用很难承受。以3D打印领域使用最为广泛的钛、铝和不锈钢为例。普通金属材料与用于3D打印的金属材料相比存在着8倍以上的价格差距。同时,就3D打印金属部件的成本构成来看,以316L不锈钢粉末和主流的EOS金属激光成型系统为例,设备折旧占据了大部分制造成本的比例。在这种成本环境下,金属3D打印一般用于航空军工零部件的加工制造,海洋及核电工程;医疗领域的修复性制造;以及一些特殊的工艺品加工制造。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打印设备和材料现阶段的毛利率都在一个很高的水平,同时随着规模化量产,成本仍有一定的下降空间。这意味着未来金属3D打印的制造成本将会逐渐下降,经济适用性逐渐增强。(3)与传统加工工艺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发挥其相对优势如果简单地将3D打印技术与传统的工艺相对立,进行横向比较来决定其技术适用的制造领域,在一定程度上,会存在偏颇。对于一些高端的零部件加工,完全可以将整个制造环节进行拆分和再造,将3D打印融入部分制造环节,以提高整体的制造效率。特别是在一些大型金属结构锻造加工领域。一般而言,锻造加工需要经历铸锭、开坯、预锻、模锻四个过程。3D打印与传统锻造工艺相结合思想的本质在于发挥3D打印柔性特征去完成模锻最困难的开坯和预成形,大大提高模锻成形的柔性;模锻的终锻工步的必要性在于高压强成形弥补3D打印的短处。粗略估算,使用这种方法,模具成本可以减少75%,材料利用率可以从5-15%提高至85%-90%,生产周期缩短约2/3。现阶段,国外AeroMet和POM等公司,已经开始使用3D激光成型技术进行大尺寸锻件的预加工处理。使用这一技术可以更多地采用一体化设计,避免了多个零部件组装链接处强度不足的问题。同时对于一些较难锻造加工的金属材料而言,会有效地提高加工速度。四、行业标杆分析:银邦股份,传统、新兴制造并驾齐驱公司致力于三部分业务的发展:铝合金钎焊材料、铝基多金属复合材料和3D打印业务。就三部分业务的行业现状来看,发展的驱动因素各有不同:1)铝合金钎焊材料市场相对成熟,市场规模主要随交运、机械和空冷设备的增长而不断扩大。从国内外发展水平和进程来看,国内供应仍存在少量缺口;尚未完全实现产业转移;本土技术较好的企业存在扩展市场份额的空间。2)铝基多金属复合材料在国内尚属于起步阶段。存在较大的潜在发展空间,但这种行业发展的基础逻辑在于新性能材料对于传统材料的替代。因此,核心根植于新材料本身的技术性能;此外,市场对于新产品也存在一个认知和接受的过程。3)3D打印业务对全球而言,刚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于工业领域的应用而言,发展的驱动因素在于技术工艺对于产品性能的提高,以及工艺使用成本下降带来的经济性的提升。下半年,预计公司三部分业务都会存在一些突破和进展:下游汽车行业的复苏性增长,推动铝合金钎焊材料销量和业绩的提升去年受汽车行业景气下滑的影响,公司三、四季度产能利用率明显下降。铝合金钎焊材料,特别是铝合金复合材料的销量受到影响。今年以来,汽车行业需求逐渐恢复,销量环比回升,同时产品结构也存在一定优化,相对毛利水平较高的铝合金复合材料占比提升。我们判断,这一趋势在今年二、三季度会延续;从而促进公司业绩的增长。铝不锈钢、轴瓦材料陆续投产,多金属业务或将迎来新利润增长点公司2023、2023年的业绩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铝钢复合材料的研发成功。公司储备的研发项目:铝不锈钢复合材料和铝基轴瓦材料预计于今年下半年陆续投产,成为公司多金属复合材料生产线的主要产品。由于公司在国内该市场技术的领先性,有望享受较高的利润空间。随着市场的开拓和产能的投放,预将成为公司重要的利润增长点。3D打印市场定位清晰,中澳轻金属联合研究中心成为其坚实的技术支撑银邦股份依托子公司飞而康,作为其3D打印技术的产业化平台。生产加工金属3D打印材料;同时利用3D打印技术加工生产医疗机械零件,航空金属样件,注塑模具。从前述我们对金属3D打印技术的产业化方向分析来看,公司的市场定位相对准确,在现阶段的技术成本条件下,容易建立较好的盈利模式。进入高端制造市场,技术能力和认证是必要条件。6月9日,中国科技部国际合作司与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在银邦金属复合材料股份参股公司飞而康快速制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同为“中澳轻金属联合研究中心(3D打印)”揭牌,宣告中国—澳大利亚轻金属联合研究中心(3D打印)的正式成立。作为中澳轻金属联合研发中心,澳方的牵头单位,莫纳什大学以及设立于其中的澳洲轻合金研发中心在金属材料研发领域拥有较强的技术实力。澳洲轻合金研发中心主任吴鑫华教授作为英国材料协会院士,长期致力于航空特种钛合金材料的研究,并重点研究3D打印技术在这一领域的应用。同时曾担任国际著名航空发动机企业,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高级顾问。就学术背景和工作经历来看都有利于企业在这一领域的拓展。公司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开始逐渐试产,尽管收入和业绩贡献大小较难准确预测,但长期的产业方向毋庸置疑。

2023年出版行业分析报告2023年9月目录一、技术进步与新媒体发展带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PAGEREFToc357197373\h31、数字化是出版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PAGEREFToc357197374\h32、新媒体时代用户消费习惯改变 PAGEREFToc357197375\h53、移动终端普及带动产业发展 PAGEREFToc357197376\h74、政策大力扶持数字出版产业转型 PAGEREFToc357197377\h8二、传统出版业增长平缓,但用户需求仍然旺盛 PAGEREFToc357197378\h91、图书期刊报纸整体增速保持平稳 PAGEREFToc357197379\h92、用户消费需求仍然旺盛,综合阅读率稳步提升 PAGEREFToc357197380\h11三、教材教辅是中国出版业的支柱和驱动力 PAGEREFToc357197381\h121、初高中毛入学率不断提高,教育出版市场前景广阔 PAGEREFToc357197382\h122、出版集团深耕教育出版市场,开拓全国盘活出版资源 PAGEREFToc357197383\h14一、技术进步与新媒体发展带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1、数字化是出版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电脑的普及以及数字阅读器的开发,人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相比于传统的报纸、期刊、图书等传媒方式,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选择数字媒体,数字出版产业也随之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期。传统出版公司在数字化浪潮中也同样而临着冲击,目前行业龙头公司已经开始积极布局数字出版等新领域。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使得通过提供内容实现价值的出版行业将不再囿于纸质图书的产品形态,得以突破货架经济的限制,成为互联网经济的一部分,规模经济、长尾效应作用更加突出;在定价机制、盈利模式等方而也有望制定新的规则、开创新的空间。2023年,全球电子书市场增速加快,美英市场发展最快。美国电子书市场占美国整个图书市场份额的近8%,达到了2.7亿英镑。英国市场2023年的电子书产品销售同比增长20%至1.8亿英镑。德国的电子书市场不到整个图书市场份额的1%,即少于7500万英镑。2023年日本电子书市场占图书市场的1.1%,即117亿日元(9000万英镑),韩国电子书市场销售额达到了1975亿韩元(C1.1亿英镑)。近年来,我国数字出版产业也发展迅猛,2023年国内电子图书产业收入规模达到4亿元,同比2023年增长33%}2023年国内电子图书产业入规模达到5亿元,同比2023年增长25%。2、新媒体时代用户消费习惯改变根据“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2023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77.6%,其中传统媒介如报纸、期刊阅读率都下降,数字化阅读方式同比大幅增长。数字化阅读方式主要包括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DA/MP4/MP5阅读等。对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情况进行分析发现,2023年我国18周岁-70周岁国民的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读取等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受到高强度的工作、丰富的娱乐活动以及网络冲浪的挤压,在家中、办公室等固定场所的整块阅读时间渐渐萎缩。人们的时间被分散到上下班路途、会议就餐等过程中,形成越来越多的“时间碎片”。充分利用这些“时间碎片”的移动阅读,释放了大批有心没时间的读者的阅读需求,成为当下阅读的流行方式,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等移动电子阅读器正在让人们的阅读习惯“移动化”。2023年,在报纸期刊阅读率走弱之时,以手机、电子阅读器为代表的移动数字阅读成为促进国民阅读率增长的主要引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新型便捷的阅读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使阅读行为不再受时间、空间和环境的限制,阅读变得更加容易进行。这些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发展,也成为国民综合阅读率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2023年,我国18周岁-70周岁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DA/MP4/MP5阅读等)的接触率为38.6%,比2023年的32.8%上升了5.8个百分点,增幅为17.7%。根据《第九次国民阅读调查》统计,从2023年到2023年的4年间,呈现出逐年攀升的态势,特别是在2023年以后,年均增幅度都在6个百分点左右。3、移动终端普及带动产业发展数字阅读产业的兴起很大程度受益于数字终端的普及,数字阅读器包括两类,一类是专门的电子阅读器、电纸书等设备,另一类是移动终端,包括平板电脑、手机等。根据IHSiSuppli2023年12月的数据整理发现,2023年全球电子阅读器出货量较2023年增长了108%,达到了2710万台的规模。据预测,该数据在2023年将达到3710台,但是增长率放缓,约为37%。预计未来电子阅读器的出货量仍将保持增长的趋势,但增速会逐渐放缓,主要是由于前期固定用户的使用率基本趋于饱和,另外来自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也会影响纯电子阅读器终端的增长率。近年来移动终端快速发展,2023年全球智能移动终端(平板及手机)出货量达到了4.87亿部,首次超过了全球市场PC(台式本及笔记本)的出货量。我们认为,未来移动终端是带动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单一功能的电子阅读器会被逐渐淘汰,随着相关应用和内容的丰富,未来趋势是平台化的运作,通过云端进行存储和交互。在中国市场上,智能终端发展迅速,我们预计智能手机出货量在2023年将超过功能手机。4、政策大力扶持数字出版产业转型2023年4月末,新闻出版总署《新闻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正式发布。《规划》第一次将“电子书包研发工程”列入“十四五”重大工程项目。《规划》指出,通过电子书包及配套资源数字化工程提高教学资源重复使用率,推动节能减排,形成内容丰富、互动性强、易于学生使用、符合青少年阅读习惯的数字教学出版体系,推动电子书包的发展。2023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3-2023年)》明确要求,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2023年下半年,新闻出版总署等牵头组织的专门机构就电子书包的标准等开始研究制定,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深圳、大连等大城市的中小学,开始了电子书包教学模式的实验和研究,研究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综合活动等课程。教育产业的数字化,将是出版集团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最佳切入点,数字教育包括电子书包和教育信息化,教育部制定了100个示范区来进行试验推广,传统的出版集团抓住教育产业的机遇进行数字化转型,再逐步全而向出版行业进行数字化转型。二、传统出版业增长平缓,但用户需求仍然旺盛1、图书期刊报纸整体增速保持平稳出版发行行业在数字出版技术进步与消费行为变迁挑战下,整体呈现平缓增长态势,在当前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以及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媒体的发行和销售收入(包括图书、期刊、报纸)增幅在10%以内。在教材教辅改革、人口结构变化的大趋势下,图书内生经营而临较大压力,出版类公司的成长需要寄希望于外延整合和发行及商业模式变革。2023年前9月,图书销售指数累计同比降幅1%,较上年同期及2023年全年均实现正增长。我们认为,虽然出版发行景气度偏弱,但应该看到,发行资产往往包括良好的地段优势资源(如市中心新华书店),如果结合商业文化地产运作,将有资产增值机遇。我们预判结合影院、图书、娱乐的综合文化地产,将是政府重点支持方向,也可能成为凤凰传媒等公司求新求变的突破点。2、用户消费需求仍然旺盛,综合阅读率稳步提升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全国总人口数为13.7亿人,对比2023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增加了0.74亿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57%。从年龄结构上来看,年我国0-14岁人口为2.22亿人,占16.6%;15-59岁人口为9.40亿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8亿人,与2023年数据对比,分布下降了6.29%、上升3.3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