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练习题汇编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练习题汇编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练习题汇编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练习题汇编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练习题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克思主义哲学练习题汇编》一、单选题(每一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出一种对的答案填入题后的括号内。)1.哲学是(A)A.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B.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C.科学的世界观和办法论D.有关自然与社会发展普通规律的科学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B)A.社会与自然的关系问题B.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C.政治与经济的关系问题D.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3.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原则是(C)A.与否承认世界是可知的B.与否承认世界是运动发展的C.如何回答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D.如何回答世界的本原是一种还是两个的问题4.一切唯心主义都认为(C)A.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B.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C.世界是精神的产物D.世界是不停发展的5.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必然造成(D)A.狡辩论B.二元论C.唯心论D.不可知论6.哲学的党性或派别性是指(A)A.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B.哲学派别上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C.哲学史上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和斗争D.哲学分为三派:左派,中派,右派7.客观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C)A.世界的本原只有一种B.世界的本原是客观实在决定的物质世界C.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发明的D.整个世界是主观精神发明的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D)A.人类哲学思想发展到了顶峰B.人类发现了最后真理C.世界哲学体系的最后完毕D.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结晶,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9.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是(D)A.无限和有限的关系B.普通和特殊的关系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D.整体和局部的关系10.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不存在(B)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B.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1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B)A.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B.德国古典哲学C.空想社会主义D.英国唯物主义经验论12.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是(D)A.逻辑学B.自然哲学C.历史哲学D.辩证法13.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是(A)A.唯物论B.认识论C.历史观D.伦理学14.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旧哲学的重要区别是(D)A.前者是唯物主义,后者是唯心主义B.前者承认世界是可知的,后者否认这点C.前者坚持辩证法,后者坚持形而上学D.前者强调改造世界,后者只是解释世界1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开放的体系,由于它(B)A.吸取当代西方的哲学思想B.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C.把新的科学结论作为自己的哲学观点D.经常变化基本原理16.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一种最根本的特点是(D)A.革命性B.科学性C.阶级性D.实践性17.当代科技革命的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B)A.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现时代B.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宇宙观C.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绝对真理的体系D.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作了否证18.马克思主义含有(C)的理论品质。A.博大宽宏B.吐故纳新C.与时俱进D.科学严谨19.人生观是(D)A.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见解B.对人类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和见解C.对自然界的根本观点和见解D.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观点和见解20.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是(C)A.逻辑和历史的统一B.分析和综合的统一C.理论和实践的统一D.主体和客体的统一21.认为世界是由原初物质构成的,持这种观点的哲学派别是(C)A.辩证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22.客观实在性是(B)A.运动的唯一特性B.物质的唯一特性C.存在的唯一特性D.意识的唯一特性23.构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A)A.唯心主义的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C.二元论的观点D.辩证法的观点24.“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是说(B)A.物质和运动的统一B.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C.运动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D.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25.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物质是运动的(C)A.属性B.形式C.主体D.源泉26.运动和物质不可分,运动是物质的(A)A.根本属性B.主观形式C.内部构造D.唯一特性27.时间和空间是(C)A.物质的唯一特性B.整顿认识材料的工具C.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D.整顿感性材料的主观形式28.二元论的错误在于(C)A.否认世界“物自体”的存在B.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C.否认世界的统一性D.承认物质是世界的本原29.时间和空间“离开了物质固然都是无,都只是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是说(B)A.时间和空间是人脑中自生的概念B.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C.时间和空间是相对和绝对的统一D.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只是形式30.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世界统一于(C)A.实践还是认识B.运动还是静止C.物质还是精神D.存在还是非存在31.“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一论断表明(A)A.运动的绝对性B.静止的绝对性C.运动的有条件性D.静止的无条件性32.否认相对静止、只承认绝对运动的观点是(D)A.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C.辩证法D.相对主义和狡辩论33.“绝对时空观”的错误在于(D)A.否认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B.否认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C.承认时间和空间的可变性D.不承认时间和空间同运动着的物质有不可分割的关系34.狼孩不能思维的事例阐明了(D)A.狼孩的脑子天生愚笨B.狼孩的脑子根本不是人脑C.狼孩的大脑虽是人脑,但是其思维却不是人脑的机能D.狼孩没有社会实践,因此不可能产生思维35.把意识看作是大脑分泌出来的特殊物质的是()A.朴素唯物主义的错误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观点C.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观点D.庸俗进化论的错误观点36.在乎识本责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A)A.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B.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C.夸张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D.片面强调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37.在乎识作用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在于(C)A.强调物质的决定作用B.夸张意识的能动作用C.不懂得意识的能动作用D.既必定物质的决定作用,又承认意识的反作用38.电脑的出现,阐明了(C)A.“机器思维”能够完全替代人的思维过程B.“机器思维”能够超出人类的思维并统治人类C.“机器思维”能够模拟和替代人脑的某些思维D.“机器思维”对人类思维不起作用39.认为一切物质都含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似的反映特性,这是(A)A.辩证唯物论的观点B.唯心论的观点C.庸俗唯物论的观点D.狡辩论的观点40.根据物质统一性原理,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B)A.从理论原则出发B.从客观实际出发C.从主观愿望出发D.从已获得的成功经验出发4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性是(D)A.物质和运动相统一的观点B.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观点C.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统一的观点D.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42.唯物辩证法所讲的联系是(B)A.以否认事物之间的拟定界限为前提的B.以承认事物之间的拟定界限为前提的C.指精神现象之间的联系D.指自然界中的事物、现象的联系43.久旱缺雨时,下雨对庄稼生长有益;雨涝成灾时,下雨对庄稼生长有害。这阐明(B)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B.事物的联系是现实的、具体的C.事物的运动是客观的绝对的D.事物发展的根本因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44.发展是指(C)A.事物的运动和变化B.事物运动中的数量的变化C.事物迈进性上升性的变化D.事物的任何方向的变化45.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与否承认(C)A.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B.事物从一种质态发展到另一种质态C.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内部矛盾D.事物的发展是有条件的46.唯物辩证法认为,规律是(B)A.人们制订和必须恪守的规则B.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和事物发展的趋势C.经常出现的现象之间的联系D.事物之间的偶然联系47.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B)A.质量互变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否认之否认规律D.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规律48.矛盾的基本属性是(C)A.对立和统一B.普遍性和特殊性C.同一性和斗争性D.绝对性和相对性49.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是(B)A.向任何一种方向转化B.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C.由偶然向必然转化D.由简朴向复杂变化50.矛盾同一性和矛盾斗争性的关系(C)A.内部联系和外部体现的关系B.因素和成果的关系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D.必然和偶然的关系5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强调的是(B)A.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B.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有重要影响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D.内因和外因共同推动事物发展52.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有关(A)A.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B.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C.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D.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53.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提出“白马非马”的命题,其错误在于割裂了(B)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重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D.矛盾的重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54.“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是一种(D)A.不可知论的观点B.相对主义的观点C.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55.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C)A.内在动力和源泉B.方向和道路C.形式和状态D.因素和成果56.“防微杜渐”的哲学根据是(C)A.对立统一规律B.否认之否认规律C.质量互变规律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57.事物中的必定方面是(C)A.该事物矛盾的次要方面B.破坏现成事物的方面C.维持事物存在的方面D.促使事物灭亡的方面58.辩证的否认是(A)A.事物的自我否认B.绝对的否认C.外力的否认D.对事物的任意否认59.形而上学否认观的根本错误在于(C)A.否认必定和否认的对立B.坚持否认是事物的自我否认C.否认否认是事物的自我否认D.否认否认是外力作用的成果60.否认之否认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是(C)A.事物完毕一种发展周期后体现出来B.事物通过一次辩证的否认后体现出来C.事物发展的任何阶段上都体现出来D.事物通过量变向质变转化后体现出来61.循环论的错误在于只看到(A)A.事物发展的周期性,否认了迈进性B.事物发展的波折性,否认了周期性C.事物发展的普遍性,否认了特殊性D.事物发展的持续性,否认了间断性62.“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感觉和思想到物”是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它属于(B)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B.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D.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对立63.真正驳倒不可知论的核心在于(D)A.指出人能够通过感觉反映世界B.指出本质与现象是统一的C.指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D.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6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A)A.实践的观点B.联系的观点C.发展的观点D.矛盾的观点65.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A)A.农民播种小麦B.医生给病人做手术C.法官审理案件D.科学家进行化学实验66.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是(A)A.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6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B)A.主体对多个认识要素的建构B.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主体对客体本质的内省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68.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C)A.解决社会关系的实践B.科学实验C.生产实践D.教育实践69.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B.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C.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70.感觉、知觉、表象,这是(C)A.直接经验的三种形式B.间接经验的三种形式C.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D.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71.理性认识的特点是(C)A.对感性认识的综合B.感觉、知觉、表象C.抽象性、间接性D.形象性、直接性7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B)A.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对的B.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则反映事物的本质C.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则来源于抽象思维D.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则产生于科学实验73.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B)A.认识论的唯物论B.认识论的辩证法C.认识论的形而上学D.认识论的唯心论7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的基础是(A)A.社会实践B.感性材料C.理性抽象D.认识能力75.人们对于复杂事物的对的认识往往需要通过(D)A.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两个阶段才干完毕B.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才干完毕C.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一种完整的过程才干完毕D.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重复过程才干完毕76.唯理论在实际工作中会造成(B)A.经验主义B.教条主义C.相对主义D.狡辩论77.真理的客观性是指(B)A.真理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B.真理的内容及其检查原则是客观的C.真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是客观的D.真理的形式是客观的78.承认了真理的客观性和可知性也就承认了(D)A.真理的不拟定性B.真理的相对性C.真理的可变性D.真理的绝对性79.检查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查(B)A.主观认识与否清晰明白B.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与否符合C.认识与否和理论相一致D.主观认识与否和党的方针、政策相一致80.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由于实践含有(B)A.客观独立性B.直接现实性C.社会历史性D.自觉能动性8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C)A.两种性质相似的真理B.两种性质不同的真理C.同一真理的两种属性D.不同真理的两个方面82.实践原则含有不拟定性,这是由于(A)A.社会实践含有历史局限性B.有些认识是根本无法通过实践来加以检查C.社会实践是故意识有目的的活动D.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原则83.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C)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查和发展真理84.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B)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问题D.生产和实践的关系问题85.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原则是如何看待(C)A.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问题B.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86.揭开全部社会发展史奥秘的钥匙,马克思是在(C)A.自然演变史中找到的B.由猿到人的演变史中找到的C.劳动发展史中找到的D.意识发展史中找到的87.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是(D)A.宗教活动B.道德活动C.艺术活动D.生产活动88.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是(C)A.前者是主观的,后者是客观的B.前者是人造的,后者是自然界固有的 C.前者通过人的自觉活动而实现,后者自发地起作用D.前者人能够废弃和变化,后者人无法废弃和变化89.生产力是指(B)A.独立于人之外的自然力量B.人类改造自然的客观物质力量C.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的总和D.人们解决互相之间矛盾的实际力量90.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D)A.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B.人与劳动产品之间的关系C.劳动者与剥削者之间的关系D.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91.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因素是(B)A.劳动对象B.劳动资料C.劳动者D.科学技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