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初二历史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80分)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33小题。第1卷为选择题,共30小题,45分;第Ⅱ卷为材料解析题,共2小题,35分。2.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第[卷(共4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5分。)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魅之心。“歌颂的是近代民族英雄A.戚继光B.林则徐C.李鸿章D.邓世昌2.“西方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的中华帝国的迷梦”,对中国人而言,19世纪是一个危机的世纪,一个艰难的世纪,一个抗争的世纪。最先向中国发出炮声的西方国家是A.俄国B.法国C.英国D.美国3.学习中国近代史,有同学说道“西方列强一巴掌把大清帝国打落谷底,从此洞门开,风雨交加。“其中所言”西方列强一巴掌“指的事件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戊戌变法4.第一手史料是指直接真实反应历史面貌的信息,是事件的当时记录,是事件的实际目击者或参与者所经历的。下列哪一项可以作为研究鸦片战争第一手史料A.鸦片战争博物馆B.《清史演义》C.电影《鸦片战争》D.《四洲志》5.1843年,中英双方在香港议定了160余种货物的税率,中国的关税税率较以前降低了许多。这些税率调整的主要原因是A.向英国开放五处通商口岸B.中英贸易平等、互利的原则C.赔款英国2100万银元D.《南京条约》中的协商关税6.“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下图所示的废墟中,我们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A.近代中国大门被打开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洋务运动破产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7.海参藏享有“东方夏威夷”之称。它位于乌苏里江以东,曾属于中国,后来被沙俄强占。沙俄强占海参和下列哪场战争有关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8.文物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图是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天王洪秀全玉组。该文物可以见证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洋务运动D.戊戌变法9.19世纪60年代,面对西方入侵,洋务派认识到国家必须自强。下列属于洋务派将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A.汉阳铁厂B.轮船招商局C.江南制造总局D.湖北织布局10.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在19世纪中期差一点从中国分裂出去,是谁力挽狂澜,收复新疆,保证了祖国领土完整A.曾国藩B.左宗棠C.李鸿章D.孙中山11.《时局图》左上方题词云:“沉沉酣睡我中华,那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材料中所说的”裂似瓜“局面是在A.鸦片战争之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C.甲午战争之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12.“公车上书”与五四运动相比,虽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产生的影响相差很大,原因在于A.列强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不同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D.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13.甲午战争后的戊戌变法不是洋务运动的简单继续,而是有了质的飞跃。这个“质”的飞跃体现在A.维护和加强了清朝统治B.拉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C.开始了制度变革的尝试D.唤醒了民众反侵略意识14.“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该变法的”成功之处“在于A.沉重打击了西方列强B.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发展C.巩固了儒学正统地位D.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15.义和团宣称:“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义和团运动的历史落后性主要体现在A.维护满清统治B.反抗外来侵略C.传播工业文明D.追求民主政治16.下图是七年级某一单元的目录。由图示可以看出本单元的主题是A.中国开始沧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17.中国的近代化模式是“冲击-反应”模式,即由于西方的强大冲击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和政治,中国相应做出了一系列回应。以下史实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B.甲午中日战争新文化运动C.八国联军侵华--五四运动D.十月革命--辛亥革命18.孙中山被誉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的一生就是革命的一生。下列历史事件属于孙中山领导的是①辛亥革命☺萍浏醴起义③护国运动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③D.①②③④19.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我们说辛亥革命失败了,其根本理由是A.袁世凯政府出卖国家利益B.袁世凯复辟称帝C.北洋军阀混战D.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0.状元实业家张餐认为“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文中的”国体之改革“指的是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B.终结了君主专制制度C.结束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D.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2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法院行使司法权“。材料所述该法律的进步性是A.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B.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势力C.宣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D.开启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22.史实是历史事实,史论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下列选项中属于史论的是A.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日本檀香山成立了兴中会。B.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C.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语退位,清朝统治结束。D.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23.1923年,梁启超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这句话揭示了哪场运动是历史发展的必然A.维新变法运动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公车上书24.光明中学历史研学社准备到辛亥革命爆发纪念地去研学,应该选择的城市A.延安B.武昌C.上海D.北京25.中华民国国歌(1913年版)中有这样的歌词:“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这反映了中华民国的性质A.资产阶级共和国B.无产阶级共和国C.军阀政权D.封建政权26.在中华大地上,他第一次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他是A.陈独秀B.李大钊C.毛泽东D.周恩来27.1921年3月,李大钊公开呼呼:“中国现在没有一个真能表现民众势力的团体,若能成立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那么中国彻底的大改革将有所附托。“材料中的强固精密的组织指的是A.建立中国同盟会B.成立无产阶级政党C.建立国民党D.实现国共两党合作28.电视剧《觉醒年代》热播后,人们重新认识百年前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剧中描绘出一幅气势磅礴的爱国群像。下列人物中被称为“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五四运动总司令、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是29.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光明中学启动“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该活动如果循着党的活动轨迹进行采访,第一站应是A.北京B.南昌C.广州D.上海30.对同类历史事件进行对比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下面两段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的最大区别在A.是否决定与国民党进行合作B.是否开展武装斗争B.是否确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D.是否开展土地革命第Ⅱ卷(共35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计35分。)3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国之屈导]材料一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遇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一一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第二套条约巩固了鸦片战争后签订的第一套条约,构成了一套坚固的条约体系…毫无疑问,到1860年,这个中华文明古国被西方彻底打败并羞导了.欧美海权国家一步一步地从广州向北推进到上海再至北京,而陆上国家则从西伯利亚--满洲边界向南推进到北京…从南和从北而来的这两股势力,实实在在地构成了一种甜形活动,越来越紧地拍住江河日下的清王朝。一一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三中国遭受的第三次失败是最为耻辱的…这场战争给了中国的微慢自满一次毁灭性的打击,这个大帝国落后的武器装备在拥有现代战争武器的邻国面前显得十分无能。一一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四慈禧看到列强未将其列为“祸首”,“大喜过望,立即译告奕、李鸿章,不论条约如何苛刻,均可照办“.并慷慨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而清政府则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中国近代史普及读本》(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括,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标志是什么?(1分)(2)请列举一个材料二中“1860年,羞辱中华文明古国的主凶国家”“从北而来的紧紧指住清王朝的陆上国家“是指哪国?(2分)(3)材料三描述的这场战争失败后,中国面临着怎样的局面?(1分)(4)材料四中“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说明了什么?(1分)(5)结合材料概括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2分)[民之探索]学习西方的近代先驱(1)识读表格回答,历史人物A所属派别掀起了一场旨在学习西方的运动,该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地位如何?(1分)(2)表格中的以B人物为首的一些志土仁人掀起了一场旨在学习西方哪一方面的运动?这场运动的高潮是什么?(2分)(3)历史人物C所言“致力于实现革命的目标”中“革命”主要是哪一历史事件?C领导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分)(4)“D”所在栏中的“德先生”是指什么?除北京大学外该运动最重要的阵地是什么?(2分)(5)综上并结合所学,近代史上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曲折,请谈谈你的看法?(2分)[救国之路]先进中国人在屡试展败之后逐渐找到了挽救中国的正确道路。材料一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也试图让中国人相信需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那么政治、经济、军事、技术等的改革也将随之水到渠成。一一杜威《中国的新文化》材料二五四运动时期,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新的思想武器去拯救中国.五四运动后,他们翻译出版《共产党宣言》《马克思资本论入门》等,创办劳动补习学校、工人夜校,到工人中去,宣传马克思主义.在这个过程中,这些先进的中国人思想感情进一步转变到工人阶级方面来,一部分工人也提高了阶级觉悟.一摘编自张小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论析》材料三五四运动后,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在中国第一次系统、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全国各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