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目录内容提要…………………1一、前言 1(一)研究背景 1(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2二、共同过失犯罪的基本理论 3(一)共同过失犯罪的认识 3(二)司法实践处理共同过失行为的困境 5三、承认共同过失犯罪的必要性分析 6(一)共同过失犯罪的理论及立法状况 6(二)承认共同过失犯罪的学理根据 7四、我国共同过失犯罪制度的构建 9(一)共同过失犯罪的构成条件 9(二)共同过失犯罪的成立范围 11四、结语 13参考文献 14致谢 15过失共同犯罪浅析【摘要】:共同犯罪是一种相对于犯罪更加具有社会危害性的犯罪形态。共同犯罪体现了行为人之间相互联合、相互强化的犯罪状态,是刑法学理论和司法实务持续关注的领域。我国传统的刑法理论将共同犯罪界定为数人之间共同的故意犯罪,对数人基于共同过失所实施的犯罪行为能否按共同犯罪基本持否定的态度。这一理论取向给司法实践带来了诸多的弊端和困境,不利于犯罪的认定和处理。笔者试图在评析关于共同过失犯罪理论争议的基础上,论证共同过失犯罪应成立共同犯罪,进而论及其成立的条件和范围。关键词:共同过失犯罪;法律;合法
[Abstract]Jointcrimeisaformofcrimewhichismoreharmfultosocietythancrime.Jointcrimereflectsthejointandmutuallyreinforcingstateofcrimeamongtheperpetrators,anditisacontinuingareaofconcernincriminallawtheoryandjudicialpractice.Thetraditionalcriminallawtheoryofourcountrydefinesjointcrimeasajointintentionalcrimeamongseveralpersons,andnegateswhetherthecriminalactscommittedbyseveralpersonsonthebasisofjointnegligencecanberegardedasjointcrime.Thistheoreticalorientationhasbroughtmanydisadvantagesanddifficultiestojudicialpractice,whichisnotconducivetotheidentificationandtreatmentofcrimes.Onthebasisofcommentingonthetheoreticalcontroversyaboutjointnegligencecrime,theauthortriestoprovethatjointnegligencecrimeshouldbeestablished,andthendiscusstheconditionsandscopeofitsestablishment.Keywords:jointnegligencecrime;law;legality一、前言(一)研究背景传统的刑法理论认为过失犯罪相较于故意犯罪来说社会危害性小,行为人的主观恶性不大,因此不受重视。过失犯罪被认为是故意犯罪的例外,依据我国刑法第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在过失犯罪中,必须要有法律的明确规定才能追究过失行为人的刑事责任。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社会分工合作越来越细化而复杂,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交通运输高速化,生产方式规模化、集团化,这给人类带来丰富的物质财富和便利的生活条件的同时,人类面临的社会风险也在逐步凸显。过失犯罪所带来的社会危害性已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想,尤其是交通肇事和重大责任事故犯罪大幅增长,人们不得不开始关注和重视过失犯罪。而且,社会危害性较大,足以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往往不是单独过失犯罪而是共同过失犯罪。(二)研究目的与意义1.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人类社会的工业化进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在许多生产、经营领域,分工日益精细,任何一个环节稍有疏漏,都将导致严重的危害后果,过失犯罪所占的比例有逐步上升的趋势。新闻媒体经常报导的矿难、重大交通事故、劣质工程事故、食品安全卫生事故、重大医疗事故等。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令人触目惊心。这些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监管部门、生产部门相关责任人员未履行共同注意义务导致的。依单个过失分别处罚是不恰当的。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社会生产、生活中有相互分工、协作、依赖关系的行为人,适用共同过失犯罪的有关理论。追究共同过失刑事责任,有利于促使他们提高警惕,积极履行共同注意义务,减少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维护社会安全。2.符合现代过失犯罪理论的发展趋势近一百年,是西方经济、社会等各方面高度发展的一百年,同时也是西方过失犯罪理论日益受到重视、有诸多创新的一百年。西方刑法理论界在过失犯罪方面发展了“危险分配”、“依赖原则”、“被允许的危险”等理论来修正和完善传统的过失犯罪理论,过失犯罪理论正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完善。例如,日本在二战前不承认共同过失犯罪,但在二战后,伴随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日本法院逐渐出现了承认过失共犯的判例。而且多发生在交通、公共安全、机械工业等领域。3.能够完善传统的共同犯罪理论我国传统的共同犯罪理论,是建立在共同故意犯罪基础之上的,以共同故意的主观状态作为评价对象。共同犯罪较之单独犯罪有着更为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因为各参与人往往事先策划,各有分工,互相配合,作案后互相包庇,采取种种手段消灭罪证,逃避侦查,因此各国刑法在规定单独犯罪之外,无一例外地对共同犯罪给予特别评价。共同犯罪理论的本质一方面在于解释当数个人对侵害对象进行侵害的情况下,是否有必要作为一个整体对侵害对象的危害负责,也就是是否需要适用“部分行为全部责任”;另一个方面,便是要将那些数人犯罪行为虽然针对同一对象同时发生,但却不能共同承担责任的情形排除在共犯之外,仅成立为单独犯罪。二、共同过失犯罪的基本理论(一)共同过失犯罪的认识1.对共同犯罪的理解我们认为,共同犯罪是二人或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害某一法益行为的犯罪,是犯罪的一种特殊形态。共同犯罪不论在主观上还是在客观上都是有机的整体,即共同犯罪的本质特征在于犯罪的共同性,有学者指出“如何理解犯罪的共同性,直接涉及共同犯罪概念的确定[4]”,犯罪共同说与行为共同说的最本质的区别是对犯罪共同性的认识不同,犯罪共同说认为共同犯罪的共同性在于行为人共同实施特定犯罪的共同,而行为共同说认为共同犯罪的共同性在于行为人行为的共同。因而共同过失犯罪能否成立关键在于犯罪的共同性该如何界定,共同过失犯罪是否具备共同犯罪的这种“共同性”,基于这种思维逻辑才有共同过失犯罪是否成立的研究论证的空间。2.共同过失犯罪与同时过失犯罪所谓同时犯指的是数个行为人实施危害行为却偶然地并列的侵害了同一客体的犯罪形态,行为人之间无犯意联络,仍属于单独正犯,如两行为人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向同一人开枪。同时过失犯罪是指各同时正犯在行为时的罪过形式为过失的犯罪形态。例如,从不同方向驾驶汽车的甲乙两司机,在不知道对方存在的情况下,同时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注意到行人丙,撞伤了丙。由此可以看出,表面上看各个行为人的行为可以构成一个整体,但实际上,各个行为只是因为某种巧合而组合在了一起,除了具有时间上的同一性或接连性外,没有内在的联系。不仅客观行为不能看作是一个整体,主观上行为人之间也没有共同的意思,因而同时过失犯罪不应也不可能成立共同犯罪。而且,对同时过失犯罪分别进行定罪量刑时完全可以分开认定各行为人的行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所起的作用的大小。而共同过失犯罪不论在实践中还是在理论上,在确认各过失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时,往往必须把共同过失行为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再适用“部分行为全部责任”原则才能做到公平、公正。同时过失犯罪不具有共同犯罪的“共同性”是与共同过失犯罪最根本的区别。(二)司法实践处理共同过失行为的困境首先,将共同过失行为按照单独犯罪处理,会对择一的共同过失行为带来认定困境。择一的共同过失犯罪是指数个行为人出于过失实施了共同的危害行为,并引起了危害结果,但危害结果是由其中一人的危害行为直接引起的,与另一人的危害行为没有直接的原因力,而究竟是谁的行为造成了危害结果,在诉讼中无法查明的情形。前述案例一就是这种情况的具体体现。按照我国现行刑法对共同过失犯罪行为的处理模式,只有在查清楚该危害结果究竟是由谁实施的情况下才能对相应的行为人进行处罚。当现有的证据根本无法查清这一具体结果是由谁引发时,只能对当事人宣告无罪。这无疑有轻纵犯罪的嫌疑,让明明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人规避了刑法的制裁。其次,将共同过失行为按照单独犯罪处理,会对具有重叠因果关系的共同过失行为带来认定困境。所谓具有重叠因果关系的共同过失是指:两个以上相互独立的行为,单独不能导致危险结果的发生(具有导致结果发生的危险),但合并在一起造成了危害结果发生的因果关系。这种情形下过失共同行为如果按照单独犯罪处理的话,仍然存在困境,过失犯罪的成立必须以危害结果的存在为前提?,然而单个的过失行为却无法造成危害结果,具有重叠因果关系的共伺过失行为按照单独犯罪处理仍然无法成立犯罪。再次,将共同过失行为按照单独犯罪处理,不能实现罪刑均衡。共同过失行为共同造成了危害结果的发生,但是每个过失行为对危害结果产生的原因力是不一致的:有的是造成危害结果的间接原因,有的是造成危害结果的直接原因;有的是造成危害结果的重大原因,有的是造成危害结果的一般原因。由此决定了共同过失行为中的每一个单个过失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是不一致的,因此在刑事责任的轻重上也必须有所区别。三、承认共同过失犯罪的必要性分析(一)共同过失犯罪的理论及立法状况1.刑法理论对于共同过失犯罪的基本立场纵观学术界对于共同过失犯罪的认识,对于是否承认共同过失犯罪,基本存在着肯定说、否定说和限制肯定说三种学说,先分述如下:肯定说,顾名思义就是在理论上认可共同过失犯罪的观点学说,这种学说最初是建立在“行为共同说”的共犯本质认识之上的。该观点认为:纵然立法上规定行为人具备共同的故意是狭义的共同犯罪成立的必备条件,但就广义共同犯罪的成立要件而言,这不是必要和绝对的。也就是说,对于故意犯罪而言,行为人对其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所引发的结果当然需要具有共同的认识,因为各犯罪行为人要因为个人的单独行为面对全部危害结果承担刑事责任。然而,对于过失犯罪而言,由于其作为侵害法益的行为这一性质仍然是共同引发的,由于各行为人一体地违反了具有相同内容的注意义务,由此引发了法益受到侵害的犯罪结果,理应就自己实施的部分行为对全部后果承担责任。行为共同说者认为支持这一立场的理论根基在于,共同犯罪中的“共同”是指“行为”的共同,即只需要实施了征表行为人危险性格的外部行为即可,不要求行为人共同地实行了相同性质的危害行为,只有实施了具有构成要件符合性的行为就可以成立共犯。因而根据行为共同说,刑法意义上的共犯,是指由数人分担一个犯罪成立的事实,而不问行为人在主观上是故意或过失。只要有一个犯罪成立,同时有数人实施了共同行为时,就当然地成立了共同犯罪。(二)承认共同过失犯罪的学理根据1.刑事政策学根据一般而言,刑事政策是指一国的执政者从一国现行的犯罪态势出发,制定出来的对犯罪行为及犯罪人动用刑罚及其他刑事制裁措施,从而实现有效控制及预防犯罪的方案。刑事政策主要取决于一国的犯罪态势,同时也与一国的法律文化及统治者的执政理念有关。在刑事政策的结构中,必须兼顾保护法益与保障人权两种价值。但在刑事政策的实际运行中,对这两者的追求要保持理想状态的平衡是几乎不可能的,因为保护法益与保障人权之间存在着矛盾与张力,在很多情况下呈现出一种紧张关系。而刑事政策的理想状态就是不断地在两个价值之间寻求一个契合点。2.犯罪学根据首先,从犯罪产生的原因角度来看,共同过失是因为每个行为人均有一个共同的注意义务,因为不注意,违背了共同的注意义务,从而共同造成危害结果的现象。相对于单独的过失犯罪,共同过失犯罪在本质上存在不同,虽然两者都要求主观心理态度的罪过形式为过失,都是因为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而导致相应的损害结果,但成立共同过失犯罪,以行为人一体地负有共同的注意义务为前提条件。这就充分彰显了共同过失的行为人在主观心态及人格上具有鲜明的特点,即在心理上互相依赖、盲从他人、以及推卸责任等。正是在这些消极心理的支配下,共同过失行为人一体地违反了共同负有的注意义务,进而引发危害结果发生。其次,从犯罪预防的角度进行考察,犯罪预防可以具体分为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两个范畴,在对犯罪行为科处刑罚时,应当兼顾两种预防目的的实现。通过对社会中已经发生过的共同过失行为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共同过失行为一般发生在社会化生产的集体作业中,如大型工程作业、大型厂矿作业等。在这些领域中,犯罪行为人往往抱有一种“法不责众”的心理态度,由于相关施工人员众多,行为人还多持有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以及对事故发生的侥幸态度。如果在立法上肯定共同过失犯罪,将负有共同注意义务的人一同追究刑事责任,就能使这些违反注意义务的行为人感受到刑罚的痛苦,起到特殊预防的目的。由此可见,从犯罪学的角度来看,承认共同过失行为可以按共同犯罪来处理,能起到理想的社会效果,实现控制犯罪的目的。四、我国共同过失犯罪制度的构建(一)共同过失犯罪的构成条件1.共同过失犯罪的概念界定共同过失犯罪,也有学者称为过失共同犯罪,一般指数个行为人,基于共同过失造成损害结果之间的犯罪形态。虽然不同著作在具体的语言表达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但国内学者关于共同过失犯罪的定义均强调共同的行为和过失罪过这两个要素。值得注意的是,国内一些学者对共同过失犯罪和过失共同犯罪的两个概念进行了区分:前者是指二人以上共同过失地造成了同一结果,但行为人之间不存在共同注意义务及违反义务的态度;后者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有义务防止共同危害结果的义务,因为行为人存在着共同不履行注意义务的状态,以致发生危害结果的犯罪形态。该学者进一步主张只有过失共同犯罪才能作为共同犯罪处理,而且过失共同犯罪应当限定于过失正犯。?然而从理论上区分共同过失犯罪和过失共同犯罪缺乏说服力,因为从语义上看,二者并不存在着明显地差别,无论是“共同过失”还是“过失共同”,都是强调二人以上共同的过失行为所形成的犯罪形态,并不包含偏正的意味。在中国语言文字中,共同过失犯罪与过失共同犯罪之所以可以互相替代,一方面是由于汉语言中对修饰词的顺序没有特定的要求,另一方面在汉语语言的习惯中经常省略助词“的”,乃至最终构成固定的词语搭配,因此过失共同犯罪与共同过失犯罪从语义上分析并没有显著的差别,但由于立法规定表述的是共同过失犯罪,因而共同过失犯罪是一种更为规范的表达。2.共同过失犯罪的构成条件共同犯罪的成立同样也要符合犯罪构成,由于刑法分则是以单独犯罪为基准的,故共同犯罪的成立要根据有关理论对刑法分则的基本理论进行修正,形成修正的犯罪构成。故共同过失犯罪的构成要件也就是共同过失犯罪成立所必须具备的修正犯罪构成。首先,“共同过失”在这里指的是每个人的主观罪过形式均为过失,既包括疏大意还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共同过失犯罪的主观方面有三种组合。首先,所有行为人的主观心态均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人有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义务,由于疏忽大意的心理状态而没有预见,最终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第二,所有行为人均出于过于自信过失心态,即每个人虽然主观预见到他的行为可能产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主观高估了避免危害结果的客观条件,最终产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第三,疏忽和过于自信的彼此混合。部分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为疏忽大意,部分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为归于自信。上述三种组合,只要对社会产生严重的危害后果,均能够成立共同过失犯罪。再次,负有共同注意义务的各个行为人,必须处于平等的地位。这是因为:各个行为人只有处于平等的法律地位之上时,他们之间的注意义务才能称得上是共同的注意义务。如果行为人之间的法律地位不相同的话,他们所承担的注意义务在内容上就有差别,也就不能称之为是共同的注意义务。例如,医师乙和护士丙共同地负责对病人某甲的疾病治疗,由于乙的疏忽大意在处方上对甲开了大剂量的药,护士丙在配药时也没有仔细核对就直接给病人输液,结果导致了病人中毒死亡。在这一案件中,由于医师和护士之间的地位不平等,他们之间就不存在着共同的注意义务,因而只能按照单独犯罪处理。但是如果是两个医生的共同过失造成病人死亡时,由于其职务相同,因而其地位是平等的,他们之间就存在着共同的注意义务。通过上述分析,共同过失犯罪的本质就是,处于平等地位的行为人之间产生了共同注意义务,共同注意义务引发了各行为人之间的主观联系即共同过失,当共同过失行为引发危害结果时,行为人就要承担共同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了。(二)共同过失犯罪的成立范围1.过失共同正犯过失共同正犯是指各行为人在犯罪中实施的都是过失实行行为的情形。如两人共同从山上向下推石头,疏忽砸死山下的人,在这个案例中两人都是推石头的实行行为人,由于共同的过失导致了危害结果的发生。关于过失共同正犯能否成立共同犯罪,持不同学说的观点有不同的看法,持肯定说与限定肯定说的学者肯定过失共同正犯的成立,持否定说的学者认为过失共同正犯各行为人缺乏意思联络,因而不能构成共同犯罪。2.过失教唆犯过失教唆犯是过失地唆使他人犯过失犯罪,关于过失教唆犯能否成立,刑法理论有肯定说和否定说之争。否定说认为过失教唆犯是难以成立的。持此观点的有德国学者希皮尔、芬格、麦耶,日本刑法学者泷川幸辰、小野清一郎、团藤重光、大谷实等人。笔者认为,过失教唆犯罪与过失实行行为结合在一起应当成立共同过失犯罪。首先,否认过失教唆犯成立的学者往往从“教唆”的语义上去论证,认为教唆一词是怂恿指使的意思,显然是一种故意,即教唆犯是故意地怂恿指使他们实施犯罪的行为,过失教唆在语义上自相矛盾。然而,笔者认为,“教唆”一词在语义上如果扩大解释为既包括故意的心态又包括过失的心态,确实令人难以接受。但是实际上教唆本身含有的“故意”的涵义理解为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故意”,与刑法意义上的“故意”进行区分更为恰当。在过失教唆的场合,行为人促使他人为一定的行为在主观上可能是出于日常生活意义上的故意,但行为人对行为会导致危害结果发生却是应当预见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是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心态。对犯罪的成立有意义的是这种刑法意义上的“过失”心态,而不是日常生活意义上的“故意”的心态,因而过失教唆犯在语义上并无矛盾。另外,如果不把这种情形当作共同犯罪,那么就难以公平公正地确定各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因为只有将教唆者与实行者的行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根据各自行为对危害结果发生所起的作用的大小来进行裁量,才能正确确定各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如果将教唆行为与实行行为区别开来,就会造成重复评价,各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就不能与其实施的行为相适应,难以做到正确裁量各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四、结语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共同过失犯罪发生的机率越来越大,而且其造成的社会危害结果也不容忽视。但是目前刑法不论是规范上还是理论上都将共同过失犯罪排除在外,不仅不利于共同犯罪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也使得司法实践存在诸多矛盾和难题。本文通过对否定说的评析和对肯定说的借鉴,倡导共同注意义务违反说,以此论证共同过失犯罪成立的可行性,并尝试对共同过失犯罪进行理论构建。在共同犯罪的理论构架下,在对过失共同犯罪的各行为人定罪量刑时遵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练55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实现途径含解析新人教版
- 外墙保温营造做法
- 《费孝通-乡土中国》差序格局
- 初三八班践行弟子规主题班会课件
- 2024年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验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版)含答案解析
- 论交际性操练在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 钙钛矿电池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4年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泉州华光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防城港市人民医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文化苦旅》读书分享 PPT
- 氧化铝生产工艺教学拜耳法
- 新构造运动与新构造
- 2023年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考试题与答案
- 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护理进展资料 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
- 2021年医疗卫生招聘考试题库附答案
- 钢筋厂建设施工方案
- 剥皮芝煤矿消防安全自检方案及自查报告
- GB/T 22740-2008地理标志产品灵宝苹果
- GB/T 12706.1-2020额定电压1 kV(Um=1.2 kV)到35 kV(Um=40.5 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第1部分:额定电压1 kV(Um=1.2 kV)和3 kV(Um=3.6 kV)电缆
- 管理模板:某跨境电商企业组织结构及部门职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