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刷直流电动机电枢电流波形分析_第1页
无刷直流电动机电枢电流波形分析_第2页
无刷直流电动机电枢电流波形分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刷直流电动机电枢电流波形分析

0方波电机的发展由于无刷动力(以下简称bldm)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低、维护方便等优点,无刷动力在很多情况下成功地替代了直线无刷机,并在过去10年中迅速发展。由于转子的方波(或者梯形波)磁通励磁以及方波电压控制,我们又称之为方波电机。从理想化分析其电枢电流也应为方波电流,而实际并非如此。对于中、小电枢电流工作的BLDCM来说,我们并没有过多注重电枢电流的波形,但对于大电流工作的BLDCM来说,电流的保护不容忽视,从而使得电枢电流的分析更为重要。1主被动电压下的感应电势BLDCM的转子励磁采用永磁体励磁,转子结构如图1所示(p=2)。永磁体安装常见两种,即径向励磁和切向励磁,而径向励磁更为多见。由于励磁磁势为梯形波,每一个绕组元件的感应电势为梯形波(忽略齿槽影响)。以常见三相(星型接法)、24槽、p=2为例,每相每极元件为2,电角度相差30°。则该相的感应电势如图2所示。相绕组感应电势为梯形波。当BLDCM以三相六状态运行时,每相绕组通电区域应在相电势居中120°电角度,每60°电角度换相。在每个60°电角度内线反电势E1也为平顶波,流过该绕组的电流为:式中:Ua为母线电压,Ra为相电阻。从式(1)看出,当母线电压Ua和负载恒定时,电枢电流值也不变,每相线电流为方波电流。电流理想波形如图3所示。2有个功率机构自身电压。在主功率器件a图4和图5为某BLDCM实测电流波形图。从图中看,绕组电流波形时间段和理想电流波形时间段一致,但电流波形不是方波,有较大尖峰电流,尖峰电流的峰值达到平均电流(通电的120°电角度内)的两倍以上。当主功率器件有较大电流余量时,功率开关管还可承受尖峰电流,当工作电流较大时,特别对于大功率BLDCM,尖峰电流应加以限制。那这样的尖峰电流是如何产生的呢?3blcdm反电势波形的特征从式(1)可以看出,当母线电压Ua和负载不变时,影响绕组电流的参量只有反电势Ea,那在相绕组导通的120°电角度内反电势是否恒定?从实测电流分析来看,反电势一定不会恒定,使得电流产生尖峰的应该是反电势不恒定。图6~9是数个BLDCM的实测反电势波形。图6是BLDCM为36槽,p=2,径向励磁,图中ch1和ch2为相反电势波形,Match为线反电势。从图6上看,相电压接近梯形波,波顶有下凹,正是这下凹,使得线反电势并非平顶波,而接近正弦波。图7为某无槽BLDCM(径向励磁)的相反电势和线反电势波形,图中ch1和ch2相反电势波形接近正弦,Match线反电势,其波形更接近正弦而非平顶波。图8为BLDCM为12槽,p=2,径向励磁,图中ch1和ch2为相反电势波形(波顶有两个凹点),Match为线反电势(波顶有一个凹点)。线电压呈现马鞍波形。图9为BLDCM为12槽,p=2,切向励磁,图中ch1和ch2为相反电势波形(波顶有两个尖峰),Match为线反电势(波顶有一个尖峰)。从实测数个BLDCM反电势波形来看,线反电势确实并非平顶波。如果是平顶波,且平顶区域大于60°电角度,那么电枢电流的波形应是方波,和理论电流波形图3应当一致。线反电势并非平顶波,正是造成非方波电流的主要原因。那造成线反电势的波形并非平顶波的原因主要是什么呢?每个元件的感应电势为:电机转速我们先认为是稳定的,影响感应电势的因素只能是单位时间通过元件的磁链变化量有波动(只考虑相反电势居中120°电角度内)。其主要原因是电机定子齿槽引起的。下来我们分析一下电机转速是否稳定,BLDCM由于电枢磁势并非圆形旋转的,而是跳变的(转子每转过60°电角度,跳变一次),因此我们常说BLDCM转矩脉动(还有一些其它原因会造成转矩脉动),转矩脉动势必会产生转速脉动,但转速脉动量并不足以加重反电势波动。也就是说转速脉动使得反电势波形并非平顶波的因素较小。所以总体而言,使得反电势波形并非平定波的主要原因是通过元件的磁链波动。现解释图4和图5的成因:该BLDCM的线反电势一定不是平顶的,而是接近正弦。在有相电流的120°电角度内,有一次换相,比如从AB换到AC,电流波形左右对称,由于反电势和电枢电流成反比,所以将该120°电角度电流波形上下翻转,就是AB和AC线反电势的波顶(各60°电角度)。4有效值电流波动从实测波形上来看,BLDCM的线反电势并非平顶波,正是由于顶部(居中60°电角度内)不平,使得在方波电压控制下,电流并非方波,也就是说图3中电流波形的顶不平,不平的程度取决于线反电势的顶部居中60°电角度内的波动量。波动量越大,尖峰电流越明显。对于主功率电路来说,虽说这时的平均电流并没有超过主功率管的允许值,但其尖峰电流会对主功率期间造成威胁。过大的尖峰电流很有可能损坏主功率器件及功率驱动电路。同时通过平均电流(直流电流表读数)计算电机铜耗也将变得不准确,应该使用绕组有效值电流计算铜耗。电流的波动越大,有效值和平均值的差异越大。并且尖峰电流对于主功率及驱动的瞬态威胁更为明显。既然反电势波顶不平是由于通过电枢元件磁链波动,很大程度上由于电机定子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