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复习讲义解密06 清末民初救国道路的探索(含解析)_第1页
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复习讲义解密06 清末民初救国道路的探索(含解析)_第2页
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复习讲义解密06 清末民初救国道路的探索(含解析)_第3页
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复习讲义解密06 清末民初救国道路的探索(含解析)_第4页
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复习讲义解密06 清末民初救国道路的探索(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解密06清末民初救国道路的探索考点热度★★★★★考点预测与趋势分析清末民主的政治结合辛亥革命以来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创设学术情境和简单情境,认识孙中山民主思想的变化,突出考查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和历史理解。清末民初的经济结合辛亥革命以来政府的经济政策和措施,创设学习情境和简单情境,认识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及特点,突出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理解。清末民初的思想联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和中国化的过程,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背景、特点及作用,重点考查时空观念、历史理解和历史价值观。核心考点一清末民初的政治一、清末新政1、概况:广义上的清末新政:1901-1911年,这10年清政府所进行的改革都称之为新政。狭义上的清末新政指的是1901—1905年清政府的改革,将1906—1911年为预备立宪2、目的: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进行自救;安抚立宪派,缓和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3、内容:改革官制,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设商部、学部和巡警部等中央机构;【制度近代化】编练新军【为革命党所掌握的新军,成为覆清的主力】倡导创办工商业,颁布了一些列工商业章程和奖励实业的办法;【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推广教育改革,废除科举,兴办学堂,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学校制度。1906年下诏预备仿行立宪;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1911年组建“皇族内阁”4、评价:实质是清政府极力维护专制统治的政策调整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近代知识分子产生,西学和民主思想传播,部分立宪派倾向革命,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二、辛亥革命1、辛亥革命的背景(1)政治上:帝国主义列强加紧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清政府内外交困,试图通过新政来挽救统治危机。“预备立宪”的骗局被揭穿后,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部分立宪派转而支持革命(2)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3)思想上: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并与改良派进行论战(4)组织基础: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的建立1894年,美国檀香山,兴中会,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905年,日本东京,中国同盟会,资产阶级革命政党】(5)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了一些利武装起义【徐锡麟、秋瑾,广州黄花岗起义】2、三民主义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的发刊词中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2)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政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局限性:权力归资产阶级所有(3)民生主义: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局限性:没有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3、武昌起义(1)保路运动1911年5月,清政府将已归民间所有的川汉、粤汉铁路筑路权收归国有,随即与英、美、法、德签订借款合同,将这两段铁路的修筑权和继续投资的优先权,引发保路运动。保路运动发展成武装起义后,革命党人决定在武昌发动起义(2)概况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起义军很快控制武汉三镇,成立湖北军政府,推黎元洪为都督。武昌起义后,14个省和上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清王朝结束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了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目的:直接为限制袁世凯权力(因人立法),根本是为了维护民主共和(2)内容: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和权利;规定了责任内阁制【国务员须副署临时大总统公布的法律及命令】和三权分立的国家组织原则。(3)原则:人民主权,自由平等,责任内阁制,三权分立(4)意义:是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推动了中国法治近代化1.(2022年山东卷)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推行洋务新政,创办一批近代企业;1901年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积极振兴商务,奖励实业。这些举措表明两次“新政"在目的上的相同之处是A.求富救国 B.实业救国 C.以商救国 D.富民救国【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和1901年“新政”,清政府创办一批近代企业,积极振兴商务,奖励实业,说明清政府希望通过这些措施来挽救统治危机,A项正确;实业救国是19世纪末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以张謇、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主要代表,宣扬的、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即实业)作为救国救民主要途径的一种思想,时间和阶级均不符,排除B项;洋务派“以兵强国、以商求富”达到求富救国的目的,排除C项;清政府的措施不是为了富民而是为了挽救统治危机,排除D项。故选A项。2.(2022年江苏卷)1911年刚过暑假,正在中学读书的茅盾发现,学校里的许多教员剪了辫子,变成了光头。他们捧着古书,让人嗅不出“半丝半毫的种族思想,或民权思想的味儿”,是“真人绝对不露相的”。这里的“光头”体现了(

)A.腐儒的趣味 B.智者的个性 C.青年的时尚 D.革命的态度【答案】D【详解】依据材料“1911年刚过暑假,正在中学读书的茅盾发现,学校里的许多教员剪了辫子,变成了光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教员通过剪辫子,变成光头,与当时的清政府划清界限,表明自身的立场,宣示了自己革命的态度,D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教员的革命态度,不能体现腐儒的趣味、智者的个性以及青年的时尚,排除ABC项。故选D项。3.(2022年海南卷)郭沫若在广东访某故居时写道:“早识汪胡怀贰志,何期陈蒋叛三宗。百年史册春秋笔,数罢洪杨应数公。”据此推断,“公”应指(

)A.林则徐 B.康有为 C.孙中山 D.蔡元培【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早识汪胡怀贰志,何期陈蒋叛三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汪精卫、蒋介石等人叛离革命,而提拔他们的孙中山并未看清他们的真面目,且孙中山为广东人,故居也又在广东的,C项正确;林则徐与汪精卫等人并无交集,排除A项;康有为与汪精卫等人并无交集,排除B项;蔡元培并未提拔这些人,不存在识人不清,排除D项。故选C项。4.(2022年湖北卷)如图是近代一位青年寓居天津期间的元旦日记,箭头所指的方框内文字(

)A.流露出对社会嬗变的失落情感B.反映了帝制到共和的时代变化C.展现民国元年元旦的社会景象D.表达作者投身革命的坚定立场【答案】B【解析】据材料“元旦日记、国旗五色、黄龙旗销声匿迹”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中华民国成立,B项正确;材料中无法体现青年流露出对社会嬗变的失落情感,排除A项;据材料“元旦日记、国旗五色、黄龙旗销声匿迹”可知,材料未涉及民国元年元旦的社会景象,排除C项;材料信息中没有涉及作者对革命的立场,排除D项。故选B项。5.(2022年辽宁卷)下图是存于北洋政府内务部档案中的一份传单。当时发放该传单的目的是(

)劝告吾最亲爱之军人警察吾最亲爱之军人警察,皆是吾中华民国的好百姓,何苦去帮助日本,反来摧残吾中华民国之爱国学生。况军、警两界大半出身山东,祖宗血地被人侵占,良心上应有何种痛苦。尚望急起挽教,与学生商民取一致行动,万勿借口长官命令,忘却国民义务,虐待爱国学生。——上海绅商学界忠告A.抗议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 B.声援五四学生爱国运动C.谴责日本制造“济南惨案” D.支持一二·九学生运动【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北洋政府就可以明确时间范围在1912—1928年间,材料虽然针对日本且与山东相关,但是指山东被日本人侵占,且学生在这一事件中发挥重大作用,所以只能是巴黎和会将德国在山东主权转让日本而引发的五四运动,B项正确;材料时间是范围在1912—1928年间,而九一八事变是1931年,排除A项;济南惨案是1928年,在二次北伐时发生的济南惨案,排除C项;一二·九学生运动是1935年,排除D项。故选B项。6.(2022年浙江卷6月)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天津总商会于6月9日发出布告称:“对于外交失败,惩办国贼,惟有以罢市为最后要求。本会鉴于人心趋向,局势危迫;无可挽回,当即决定自明日起罢市。”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商人是五四运动的领导者 B.五四运动的中心已从北京转移到天津C.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D.“罢市”是商人爱国行动的一种方式【答案】D【解析】天津商会罢市的原因是“外交失败,惩办国贼”,这说明“罢市”是商人爱国行动的一种方式,D项正确;五四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是胡适、陈独秀、林长民和蔡元培等,排除A项;通过材料信息无法判断五四运动中心转移,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工人阶级,排除C项。故选D项。7.(2021年河北卷)《顾维钧回忆录》记载:1912年的北京由“废帝宣统管辖之下的紫禁城”“东交民巷和民国首都三部分组成”;1913年,“(袁世凯)对国民党的活动采取了坚决镇压手段”“临时国会被解散了”“袁(世凯)下令逮捕许多重要的国民党党员”。据此可知,当时A.推翻君主专制迫在眉睫 B.军阀统治丧失基础C.帝国主义势力异常强大 D.民主革命任务艰巨【答案】D【解析】年年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民国初期,帝国主义在华享有特权,袁世凯的活动违背民主政治要求,说明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民主革命任务艰巨,D项正确;1912年,清帝宣布退位,君主专制已被推翻,排除A项;当时军阀统治的重要基础是帝国主义的支持,而材料反映了帝国主义在华仍然享有特权,说明军阀统治并未完全丧失基础,排除B项;材料中虽涉及帝国主义,但不能说明其势力异常强大,排除C项。故选D项。8.(2021年北京卷)1912年1月,列宁起草了一份决议,提到辛亥革命“将给亚洲带来解放并将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俄国无产阶级怀着极大的热忱和深切的同情注视着中国革命人民获得的成就”。这表明,列宁认为A.辛亥革命与十月革命具有相同的性质B.孙中山领导的政党代表无产阶级利益C.共产国际的指导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D.辛亥革命冲击了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答案】D【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客观上打击了欧洲列强的在华势力,冲击了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所以列宁对辛亥革命表示了极大认可,D项正确;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它们具有不相同的性质,排除A项;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是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代表资产阶级利益,排除B项;共产国际成立于1919年,此时辛亥革命早已发生,所以不可能指导中国的辛亥革命,排除C项。故选D项。9.(2021年湖南卷)20世纪初,武汉三镇“占长江沿岸最枢要之地,商况之殷盛,亦冠于沿岸之诸港”,汉口更是“舟楫之辐辏,货物之聚散,其盛不亚于上海,其余则尚未能比类也”。武汉的这一状况A.表明其航运发展水平超过上海B.说明商业贸易中心向腹地转移C.为长江沿岸工业重新布局奠定基础D.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生创造条件【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初,武汉三镇尤其汉口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工商业较发达,结合史实武汉工业基础较好,资本主义发展较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生创造了条件,故D正确;根据材料“汉口……其盛不亚于上海”只能看出汉口商业发达,并不能得出航运业发展水平超过上海,故A错误;材料不涉及商业贸易中心的转移,故B错误;20世纪初,长江沿岸没有重新布局工业,故C错误。10.(2021年浙江卷1月)1905年7月,孙中山与华兴会领导人商讨时指出:“现今大势及革命方法,大概不外联络人才一义。中国现在不必忧各国之瓜分,但忧自己之内讧,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元末朱、陈、张、明之乱,此时各国乘而干涉之,则中国必亡无疑矣。”孙中山旨在A.批判旧式农民起义的落后性 B.强调联合革命力量的必要性C.说明培养革命人才的重要性 D.阐述反抗列强瓜分的紧迫性【答案】B【解析】材料“中国现在不必忧各国之瓜分,但忧自己之内讧,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体现的是孙中山主张革命的联合,B正确;AC与材料无关,排除;D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强调的是革命联合的重要性,排除。故选B。11.(2021年浙江卷6月)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中共中央在第一次对时局的主张中指出:“辛亥革命战争有两个意义,一个是反对满洲帝政之民主运动,一个是反对外力压迫之自强运动。”这一认识强调这场革命A.完成了民族独立任务 B.反帝反封建的内涵C.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D.传播了民主科学精神【答案】B【解析】中共中央认为辛亥革命“一个是反对满洲帝政之民主运动,一个是反对外力压迫之自强运动”,由此可知,这一认识强调这场革命的反帝反封建内涵,故B正确;辛亥革命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任务,故A错误;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故C错误;新文化运动传播了民主科学精神,故D错误。12.(2020年全国卷Ⅲ)清帝退位诏书稿由南京临时政府拟订,袁世凯收到后擅自在诏书稿上加入“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等内容发表。孙中山表示反对,致电袁世凯强调:“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他们分歧的实质体现在A.是否赞同共和体制 B.政府组建的主导权C.是否进行社会革命 D.临时大总统的人选【答案】B【解析】袁世凯希望临时共和政府由清帝指派自己组建,孙中山认为临时共和政府应由人民选举产生,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因此二人意见相左的本质是政府组建的主导权,B正确;材料中的袁世凯和孙中山都主张实行共和体制,A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临时共和政府的组建问题,是在革命胜利之后,C排除;临时大总统的人选不存在争议,因为孙中山同意只要袁世凯赞同共和,中华民国政府的总统就让位给袁世凯,D排除。故选B。13.(2019年天津卷)《纽约时报》驻汉口记者报导,湖北革命军发布公告宣称:任何对外国人或商业经营进行干扰的士兵都将被立即处死;这是一支人民的军队,将推翻残暴的满洲王朝,恢复真正的中国人的权利。从报导中可以看出这场革命A.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具有鲜明的革命目标C.获得国际舆论的支持 D.体现反帝反封建性质【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场革命革命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推翻残暴的满洲王朝,恢复真正的中国人的权利”,故选B。湖北革命军公告的针对的对象是士兵,再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主要依靠军队的力量,并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排除A;材料并未提及国际上其他国家对此的态度,排除C;由材料“任何对外国人或商业经营进行干扰的士兵都将被立即处死”可知,辛亥革命不能体现反帝性质,排除D。一、清末新政1907年农商部奏定华商办理实业爵赏章程,办1000万元以上之实业者赏男爵,2000万元以上者赏子爵。此前曾国藩不过是侯爵,李鸿章不过是伯爵,而子爵、男爵有很多百战功高之将士所不可企及。此章程出台是为了A.激励广大将士建功立业 B.发展实业以挽救统治危机C.削弱汉族地主官僚实力 D.优化政府官僚体系的结构【答案】B【解析】1907年农商部奏定华商办理实业爵赏章程,目的是鼓励华商兴办实业以增强国力,挽救统治危机,故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鼓励华商办理实业,并非激励广大将士建功立业,排除A;清政府出台此章程的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并非削弱汉族地主官僚实力,排除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优化政府官僚体系的结构,排除D。二、辛亥革命1.1921年梁启超指出:“这回革命,就像经过商周之间的革命,不会退回到部落酋长的世界;就像经过秦汉之间的革命,不会退回到贵族阶级的世界。所以从历史上看来,是有空前绝大的意义,和那红脸打倒黑脸的把戏性质完全不同。”由此可知“这回革命”A.激发中国人民民族民主意识B.促使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C.不会退回到军阀割据的世界D.引发中国革命从此焕然一新【答案】A【解析】“这回革命……是有空前绝大的意义,和那红脸打倒黑脸的把戏性质完全不同”,这说明“这回革命”不是以前的改朝换代,而是改变根本制度的革命,即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激发了中国人民民族民主意识,所以“和那红脸打倒黑脸的把戏性质完全不同”,故A项正确;戊戌变法前,资产阶级就登上了历史舞台,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后出现了军阀割据局面,故C项错误;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后,中国革命从此焕然一新,故D项错误。2.中国同盟会于1905年在东京成立。后来同盟会发生了分化,部分会员联合会党成立共进会,宣扬反满的民族主义;部分对孙中山不满的同盟会会员在东京重建光复会;1911年7月同盟会中部总会成立时,其宗旨中放弃了“平均地权”。同盟会的分化表明A.三民主义主张已被放弃 B.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C.革命力量已经完全瓦解 D.民主共和主张已被放弃【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共进会”、“光复会”、“中部总会”等信息可知,这些团体或组织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同盟会的团结,不利于革命运动的开展,故同盟会的分化隐藏着革命失败的危机,所以B正确;仅凭材料“1911年7月同盟会中部总会成立时,其宗旨中放弃了‘平均地权’”,不能表明“三民主义主张已被放弃”,所以A错误;“完全瓦解”说法绝对,且材料没有体现,所以C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民主共和”等相关内容,所以D错误。核心考点二清末民初的民主资本主义经济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时间:甲午战争结束至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895年至1912年)原因: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设立商部,鼓励工商;收回利权运动,引发振兴实业高潮;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甲午战争后,列强侵华演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短暂春天时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一战结束(1912年至1918年)原因:中国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和政治地位;民国政府提倡使用国货;民国政府实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一战期间,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因素);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焚烧日货)质条件;三、民主资本主义经济迅速萧条 时间:一战结束至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18年—1927年) 原因:一战之后,西方列强迅速卷土重来1.(2022年浙江卷1月)观察下图,结合所学,下列项中,对中国近代工业在一战期间的发展,解读正确的是1895-1919年中国近代工业厂数和资本统计图(部分)①轻工业有了显著的发展出

②重工业有了一定的增长③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④新建厂矿企业的速度和规模空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解析】由图中中国近代工业厂数和资本统计数据看出,1895-1919年,纺织业、食品工业、化学工业等轻工业有了显著的发展,机械五金工业、冶炼工业等重工业有了一定的增长,从近代工业厂数和资本额看出新建厂矿企业的速度和规模空前,①②④正确,故B项正确;从部分中国近代工业厂数和资本统计数据,无法说明中国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并且根据所学可知,我国民族工业在一战期间得到较快发展,一战后很快萧条,说明中国近代民工工业具有半殖民的特征,排除③,故排除ACD项。故选B项。2.(2021年全国甲卷)1931年~1934年中国钢铁业情况表单位:吨,根据如表可知,当时年份铁砂产量铁砂及生铁输出量钢铁消费量钢铁输入量19311840279831652804000557625193218392127584414040004306551933190346699252169400052567319342135031864107770000617726A.中国民族工业失去发展空间 B.民族企业规模日益萎缩C.国民政府实业政策无甚成效 D.中国工业基础薄弱落后【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1931年-1934年,中国铁砂产量逐年增加,铁砂及生铁输出量整体呈增长趋势,钢铁消费量总体趋势呈下降趋势,钢铁输入量呈上升趋势,综合表格信息可知中国出口铁砂和生铁较多,对铁的加工能力不足,钢铁进口多,重工业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故可知中国工业基础薄弱落后,故D正确;材料只涉及钢铁行业,并不能代表民族工业,故A错误;通过材料无法判断民族企业的规模,故B错误;材料与实业政策无关,故C错误。3.(2021年山东卷)1913—1921年,中国海关税征收额受国际局势影响出现了一定变化。下列各项反映这一时期变化状况的是A. B.C. D.【答案】A【解析】1913—1921年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无暇东顾,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因此对华商品输入减少,中国的海关征收额一路走低。一战结束后列强卷土重来,大量商品涌入中国,使得中国的海关税收急速增长。由此可知,A项符合题意,故选A;根据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可知,一战前后中国的海关税收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BCD都与这一趋势不符,排除BCD。4.(2020年山东卷)如图为1906—1921年日、英、德、俄四国在华商号数量变化示意图。其中①是A.日本 B.英国 C.德国 D.俄国【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特别是1915年《二十一条》签订后,日本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和曲线①所示的在华商号数量迅猛增长相对应,A项符合题意;1914年到1918年,英德等欧洲列强忙于帝国主义战争,减少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在华商号数量发展与曲线①所示不符,BC两项错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退出了帝国主义阵营,在华商行数量与图中曲线①的发展趋势并不对应,D项错误。5.(2020年全国卷Ⅰ)20世纪20年代,中国度量衡的状况是,“同一秤也,有公秤、私秤、米秤、油秤之分别”“同一天平也,有库平、漕平、湘平、关平之分别”“同一尺也,有海关尺、营造尺、裁衣尺、鲁班尺及京放、海放之分别”。这一状况A.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成本 B.加剧了军阀林立的局面C.造成国民经济结构失衡 D.阻断了商品的大量流通【答案】A【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国内的度量衡种类繁多,十分复杂,这种混乱的现象使得商品交易需要进行相互间的换算,不利于商品交易的进行,提高了各个领域交易的成本,故A项正确;度量衡的不统一与军阀混战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不会加剧混战的局面,故排除B项;材料与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衡无关,排除C项;“阻断了”表述太绝对,排除D项。6.(2020年全国卷Ⅱ)1894~1914年,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有所增加,各行业所占比例如图所示。据图可知,当时A.运输业成为列强扩大权益的重要途径B.中国的对外贸易已由逆差转向了顺差C.国际资本垄断日益趋于和缓D.民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答案】A【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在华投资多偏向运输业,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随着各主要列强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过渡,它们都加紧了殖民地的争夺,通过投资运输业能够有效的扩大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攫取更多的侵略权益,因此运输业成为列强扩大权益的重要途径,A项正确;外国在华投资和所占比例情况不能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对外贸易从逆差转向“顺差”,B项错误;一战前,国际资本竞争激烈,并非趋于“和缓”,C项错误;仅从“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增加”及其在各行业中所占比例变化,不能得出“中国民族资本的市场竞争能力有所提高”的结论,D项错误。7.(2019年江苏卷)民国时期,有学者认为,“在发展过程中,为着帝国主义间,彼此有矛盾,所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某限度的蓬勃,但总不能蓬勃到可以脱离半殖民地的地位”。在他看来A.民族资本主义在当时的中国没有发展空间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依赖于帝国主义间矛盾C.民族独立以民族资本主义蓬勃发展为前提D.民族资本主义蓬勃发展以民族独立为前提【答案】D【解析】根据“有某限度的蓬勃,但总不能蓬勃到可以脱离半殖民的地位”可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背景下,民族资本主义虽然可以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实现有限度的发展,但不可能实现完全的发展,说明民族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必须以民族独立为前提,故选D项;“没有发展空间”的说法与“有某限度的蓬勃”不符,故排除A项;“依赖于帝国主义间矛盾”的说法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史实不符,故排除B项;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以民族独立为前提,而不是民族独立以民族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为前提,故排除C项。清末民初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1.1915年,英美烟草公司揭露华人企业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同日本合作的内幕,导致其销量下降,甚至很多零售商都宣称不再销售其产品。作为反击,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则将英美烟草公司同帝国主义侵略联系起来,并宣称“中国人应抽中国烟”,很快扩大了市场。这表明A.民族烟草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B.实业救国社会思潮开始出现C.英美成为当时主要侵华国家 D.民族主义影响大众消费心理【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日本在1915年初提出了“二十一条”。通过题干中的信息可能看出,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因英美烟草公司揭露其“同日本合作的内幕,导致其销量下降,甚至很多零售商都宣称不再销售其产品”,而在它打出“中国人应抽中国烟”后,很快扩大了市场。这表明大众的消费心理受民族主义影响,故D正确;从材料中看不出民族烟草工业迅速发展,排除A;从材料中看不出实业救国社会思潮的出现,排除B;这一时期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主要侵华国家是美国和日本,排除C。2.一战期间,日本国内棉纺织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日资在华增加了约20万枚纱锭。1921年日商在青岛设厂,1921—1922年日商在上海新设立了六个纺织企业,日资纱厂的纺锭增长极速。日本此举A.导致欧美在华势力的退出B.不利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C.确立了日本在华独占地位D.加速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答案】B【解析】一战期间,日资在华增加了约20万枚纱锭,1921—1922年日商在上海新设立了六个纺织企业,这反映日本在华加紧资本输出,冲击了中国的民族工业,故B正确;一战期间,欧美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欧美在华势力没有退出,排除A;材料反映日本在华加紧资本输出,无法体现日本在华独占地位确立,排除C;材料反映日本在华加紧资本输出,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不利于中国经济的近代化,D错误。3.下表为中国近代霍夫曼比例表(单位:万元)。对表格中民族工业发展状况解读正确的是年份工业状况消费品工业生产资料工业霍夫曼比例1911—191315084138481.09/1192033545229391.46/11933103651.538926.22.66/1(注:霍夫曼比例即轻重工业比)A.日益萎缩B.轻重工业均衡发展C.较快发展D.市场竞争力的增强【答案】C【解析】从数据来看,消费品工业和生产资料工业都有所上升,说明当时经济发展较快,选项C正确,选项A排除;从霍夫曼比例来看,轻工业发展情况强于重工业,两者并不是均衡发展,排除B;霍夫曼比例即轻重工业比,并未涉及市场,选项D排除。核心考点三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一、新文化运动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逆流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共和制度不能真正巩固,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大多数国民的头脑仍被专制和愚昧束缚。【国民头脑中缺乏民主共和意识,必须进行文化思想革命】2、新文化运动的概况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后改为《新青年》1917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倡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北京大学和迁往北京的《新青年》杂志,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倡导白话文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的提出,使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更加广泛和深刻。3、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新文化运动是近代史上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传播了民主思想,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对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觉醒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促进了文化的平民化,推动了国民素质的提高消极:对中西文化存在着绝对肯定与绝对否定的偏向;仅限于知识界,没有与工农群众特别是农民的斗争相结合;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布尔什维克的胜利》《庶民的胜利》等文章,是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1919年,《新青年》出版了马克思研究专号,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较为系统的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1920年3月,李大钊发起中国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1920年5月,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1.(2022年广东卷)1918年,挪威作家易卜生的名作《娜拉》在中国出版,主人公娜拉不甘心做“丈夫的傀儡”而离家出走的行为被称赞为体现了“女性的自觉”,后来鲁迅发表《娜拉走后怎样》,则作如下比喻:“因为如果是一匹小鸟,则笼子里固然不自由,而一出笼门,外面便又有鹰,有猫,以及别的什么东西之类……也诚然是无路可以走。”以下解释正确的是A.“小鸟”代表尚未觉醒的女性 B.“笼子”是指落后的经济形态C.“无路”源于君主专制的压迫 D.“鹰”等是指社会上的旧势力【答案】D【解析】鲁迅所说的“鹰”等威胁到了出笼后的“小鸟”,这是鲁迅对当时社会的抨击与鞭挞,所以“鹰”等指的是社会上的旧势力,D项正确;“小鸟”代表的是已经觉醒的女性,排除A项;“笼子”指的是的社会的束缚,而非落后的经济形态,排除B项;“无路”指的是没有女性能够独立生存的社会环境,且1918年君主专制已不再是主流政体,排除C项。故选D项。2.(2022年全国乙卷)据某位学者回忆,“‘五四’初期,一般人多以新旧分别事物”,中国古来已有的一概称为旧,古来未有或来自外国的一概称为新;不久,有了“更高的判别的准绳……对于古今、中外能够排好恰当的关系”,并不一概否定或肯定。这一转变反映出(

)A.东西方文化论争由此引发 B.传统儒学思想开始受到批判C.全盘西化的思想得以消除 D.思想解放运动方向发生变化【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并不一概否定或肯定”,可知五四之后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有了一定的变化,更具理性,说明思想解放运动方向发生变化,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主张辩证的看待传统文化,D项正确;“由此引发”表述错误,排除A项;“开始受到批判”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排除B项;“得以消除”表述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3.(2021年天津卷)民国初期,新的教育流派如平民教育、“工读”教育等纷纷出现,各种教育团体相继成立,如1915年的全国教育联合会、1917年的中华职业教育社等。这体现了A.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 B.中西教育理念的冲突C.民主共和政体的完善 D.近代新式教育的兴起【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民国的建立以及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人们的思想获得了极大的解放,推动了新的教育流派的出现和各种教育团体的成立,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西教育理念的冲突,排除B项;新的教育流派的出现和各种教育团体的成立与民主共和政体的完善无关,主要是受到思想解放运动发展的影响,排除C项;近代新式教育的兴起要早于材料时间,排除D项。故选A项。4.(2021年湖南卷)1919年11月,有人指出当时全国新出版物中普遍有“一个‘?’疑问符”,“这个‘疑’字不但把我国固有的思想信仰摇动了,而且把‘舶来品’的思想信仰也摇动起来”。思想界这一状况A.是基于对五四运动的反思 B.促进了新思想的进一步传播C.反映中西文化矛盾的激化 D.表明使用新式标点成为时尚【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919年11月”、“这个‘疑’字不但把我国固有的思想信仰摇动了,而且把‘舶来品’的思想信仰也摇动起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对中西文化进行了反思,在反思中西文化中更认同马克思主义,促进了新思想的进一步传播,故B正确;材料内容不涉及对五四运动的反思,故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中西文化的矛盾,只是讲中国人反思文化,故C错误;通过材料无法判断新式标点成为时尚,故D错误。5.(2019年全国卷Ⅲ)1916年1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陈独秀意在A.主张国家至上 B.批判封建伦理C.反对西方民主 D.传播马克思主义【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陈独秀认为封建社会的儒家伦理道德压制中国人的人格发展,进而不利于国家巩固,因此材料批判的是儒家伦理道德,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不能体现国家至上的说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