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生物高二上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生物高二上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生物高二上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生物高二上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生物高二上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生物高二上期末达标测试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有关高等动物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共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纺锤体的形成与消失 B.都要发生细胞质的均等分裂C.都会出现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的现象 D.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都会发生1→2→1的变化2.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设计原型是大熊猫。大熊猫最初是食肉动物,经过长期的进化,其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食物都来源于竹子。现有一个较大的大熊猫种群中雌雄数量相等,且雌雄之间可以自由交配,若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70%,a的基因频率为30%,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即使环境条件相对稳定,A和a的基因频率也可能发生改变B.大熊猫食性的改变是与其他生物及无机环境协同进化的结果C.大熊猫种群中全部A和a的总和不能构成大熊猫种群的基因库D.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显性个体中出现杂合雌熊猫概率为25%3.如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装置的花盆壁M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要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B.甲装置发挥主要作用的是装置中的土壤C.乙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大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D.用乙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中4.如图是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环境温度为25℃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B.当环境温度从25℃下降到10℃时,从时间t1到时间t2,散热量增加是由于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加大造成的C.时间t2以后,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D.时间t3以后,产热量小于散热量5.某二倍体植株的花色和茎高分别由基因A/a、B/b控制,用甲、乙、丙三种基因型不同的红花高茎植株分别与白花矮茎植株杂交,F1植株均为红花高茎。用F1植株随机交配,F2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均为红花高茎∶红花矮茎∶白花高茎∶白花矮茎=9∶1∶1∶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丙都能产生AB配子B.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C.F2出现9∶1∶1∶1比例的原因是部分个体致死D.甲、乙、丙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AaBb6.褪黑素是主要由哺乳动物和人类的松果体产生的一种胺类激素,它可以改善睡眠,能缩短睡前觉醒时间和入睡时间,调节人体入睡和觉醒的周期。根据研究发现,褪黑素还可以提高身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数量,褪黑素的分泌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电灯、手机等发光体会扰乱人体褪黑素的正常分泌,可能会降低人体睡眠质量B.长期熬夜学习可能会导致身体免疫能力下降C.褪黑素分泌调节的过程体现了激素分级调节的特点D.褪黑素的分泌过程也体现出下丘脑和人体的节律有关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某植物的花色有紫色、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研究小组做了两组杂交实验:(1)植株花色至少由_____对基因控制。(2)若控制植株花色的基因为一对用A/a表示,两对用A/a、B/b表示,三对用A/a、B/b、C/c表示,依次类推,种群中白花植株基因型有_____种,实验一和实验二中亲本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3)现以亲本植株为实验材料,确定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请写出实验思路。_____(4)若控制该植株花色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两组实验中F1表现型均为紫色,实验二中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不考虑交叉互换)。8.(10分)下图中左图是激素分泌后经体液运输到靶细胞,并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下图中右图是毒品可卡因对人体脑部神经冲动的传递干扰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左图中参与运输激素的体液包括______________。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2)右图可知,可卡因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③中的多巴胺含量____________,持续刺激②,使可卡因吸食者感觉很“high”。(3)糖被称为“合法的毒品”,它会刺激神经细胞释放大量的多巴胺令人产生愉悦感,人体摄入糖后,血糖上升,此时,_____________细胞分泌的_____________激素明显增多,该激素通过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但又因为血糖浓度快速下降到偏低水准,再次引发进食的欲望,这种假饥饿感让你不断摄入糖分,形成恶性循环,令人无法自拔,俗称“糖瘾”。9.(10分)为扩大可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黄河三角洲等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备受关注。我国科学家应用耐盐基因培育出了耐盐水稻新品系。(1)获得耐盐基因后,构建重组DNA分子所用的限制性内切酶作用于图中的_____处,DNA连接酶作用于___处。(填“a”或“b”)。(2)将重组DNA分子导入水稻受体细胞的常用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和_____法。(3)由导入目的基因的水稻细胞培育成植株需要利用____________技术,该技术的核心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4)为了确定耐盐转基因水稻是否培育成功,既要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________作探针进行分子杂交检测,又要用______的方法从个体水平鉴定水稻植株的耐盐性。10.(10分)科研人员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称为脊蛙)为材料,开展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请回答与此有关的问题:(1)用0.5%H2SO4溶液刺激蛙一侧后肢的趾尖,可观察到该后肢出现屈腿反射,请写出该反射的反射弧:____________。(2)实验证明,刺激感受器与产生屈腿不是同时发生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3)用5%H2SO4溶液刺激蛙一侧后肢的趾尖后,清洗蛙该侧后肢的趾尖,再用0.5%H2SO4溶液刺激该趾尖,没有观察到屈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4)若脊蛙某反射从刺激感受器到效应器出现反应的时间比屈腿反射的时间长,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5)细胞膜内外K+浓度差与膜静息电位绝对值呈正相关。将蛙坐骨神经纤维置于生理溶液中,测得其静息膜电位为-70mV。若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溶液中的K+浓度,并测量膜电位变化。预测实验结果(以坐标曲线图形式表示实验结果)____________。11.(15分)新冠肺炎的典型症状是发热、干咳、肌肉酸痛、腹泻等。正常人感染病原体引起的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下图为体温上升期病人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为调节体温处于恒定状态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请回答:(1)据图分析病人的体温上升过程中激素a的作用是__________,图中①②过程体现了激素分泌的__________调节。(2)体温上升期,机体会感觉到发冷,机体产生冷觉的中枢位于__________。此时除皮肤苍白外,骨骼肌节律性收缩,即出现“寒战”,有助于体温上升到__________。发热时人体的血流速度加快,可让白细胞在体内快速集结到病患处,一定程度的发热是人体抵抗力增强的表现。当病人处于体温下降期时,机体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等途径来增加散热。(3)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引起的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能促进__________细胞的分裂和分化。(4)临床实践中采用新冠康复病人的血浆治疗新冠重症患者,效果较好。其原理主要是新冠康复病人的血浆含__________。(5)研发疫苗是防控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将新冠病毒灭活后研制出灭活病毒疫苗,这种疫苗保留新冠病毒的__________,能激活人体产生免疫反应。相邻两次接种之间要间隔一段时间的原因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1、有丝分裂时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前期同源染色体不联会,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移向两极。2、减数分裂时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类似有丝分裂,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移向两极。【详解】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会出现纺锤体的形成与消失现象,A正确;B、初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和次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质不均等分裂,B错误;C、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都会发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的现象,C正确;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要发生DNA的复制和着丝点的断裂,DNA复制完成后,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由1变为2,着丝点断裂后,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由2变为1,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2、D【解析】1、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2、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因素:迁入与迁出、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等。3、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详解】A、即使环境条件相对稳定,A和a的基因频率也可能因基因突变等原因发生改变,A正确;B、大熊猫食性的改变是与其他生物及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结果,B正确;C、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这个种群不仅只含有A和a这对等位基因,C正确;D、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AA=49%,Aa=2×70%×30%=42%,则显性个体中出现杂合雌熊猫概率为42%÷(49%+42%)×1/2≈23.1%,D错误。故选D。3、A【解析】调查土壤中的小动物,由于其身体微小不适合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而采用取样器取样法,样方法可用于调查植物的丰富度;土壤中动物的种间关系,除了互利共生之外,还有捕食、寄生、竞争;不同的时间,动物的活动习性不同,故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详解】A、甲装置中花盆壁M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要留有一定空隙,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以保证土壤小动物的有氧呼吸,A正确;B、甲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避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来进行采集的,所以甲装置发挥主要作用的是装置中的电灯,B错误;C、乙装置较为简易,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C错误;D、用乙装置采集到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保存,便于计数和观察,D错误。故选A。4、D【解析】A.人体具有维持体温平衡的调节机制,即产热量等于散热量,A正确;B.当环境温度从25℃下降到10℃时,机体与环境的温差变大,散热增加,B正确;C.寒冷环境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得散热量减少是体温平衡调节的结果,C正确;D.t3时间在以后,散热量减少,同样产热量也减少,但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使得体温维持相对稳定,D错误。故选D。5、D【解析】题中“F1植株均为红花高茎”,说明红花和高茎为显性性状。“用F1植株随机交配,F2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均为红花高茎∶红花矮茎∶白花高茎∶白花矮茎=9∶1∶1∶1”。说明F1为双杂合子,正常情况下红花矮茎所占比例为3(其中AAbb占1份,Aabb占2份),题中所占比例为1,说明Aabb基因型个体死亡,同理白花高茎中aaBb基因型个体死亡。【详解】A、红花高茎植株分别与白花矮茎植株杂交,F1植株均为红花高茎,说明甲、乙、丙都可以产生AB配子,A正确;B、性状由两对基因控制,且出现性状9:1:1:1的分离比,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C、由上述分析可得,根据基因型判断死亡的个体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C正确;D、进一步判断甲、乙、丙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但无法确定甲、乙、丙为三种基因型中的哪种,D错误。故选D。6、C【解析】分析图解:光周期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生物钟的调控,该调控过程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的反射弧为:视网膜为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为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松果体为效应器。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能够通过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的作用。【详解】A、电灯、手机的发光可能会扰乱人体褪黑素的正常分泌,进而降低人体睡眠质量,A正确;B、熬夜学习会扰乱褪黑素的分泌,进而降低体内淋巴细胞的数量,从而降低免疫力,B正确;C、褪黑素的分泌是下丘脑控制松果体分泌,并不是分级调节,C错误;D、褪黑素的分泌受下丘脑控制,下丘脑与人体的节律有关,D正确。故选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2#两(2)①.3#三②.aabb、aaBB(或aabb、AAbb)(3)让F2白花植株与亲本红花植株杂交,观察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4)红花:紫花:白花=1:2:1【解析】1、分析两组实验可知,由于F2表现型比例之和为16,说明F1产生4种配子,F1要产生4种配子,至少含有两对基因且均为杂合,且满足自由组合定律,所以植株花色至少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紫花基因型为A_B_,红花基因型为:A_bb或aaB_,白花基因型为aabb和aaB_或A_bb。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小问1详解】因为F2表现型比例之和为16,说明F1产生4种配子,F1要产生4种配子,至少含有两对基因且均为杂合,且满足自由组合定律,所以植株花色至少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小问2详解】由(1)可知,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F1均杂合,所以F1基因型为AaBb,F2中A_B_(紫花),aaB_(或A_bb)(白花)与aabb(白花),其余为红花,种群中白花植株基因型有3种。由于F1基因型为AaBb,所以实验一和实验二中亲本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或AAbb)。【小问3详解】F2白花植株基因型有3种,分别是aaBB、aaBb、aabb(或AAbb、Aabb、aabb),为了确定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实验思路为:让F2白花植株与亲本红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或aaBB)杂交,观察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当白花为aaB_与aabb时,若杂交组合为aaBB×AAbb,后代全是AaBb,即表现型全为紫花,若是aaBb×AAbb,后代AaBb:Aabb=1:1,即紫花:红花=1:1;若杂交组合为aabb×AAbb,后代全是Aabb,即全表现为红花。【小问4详解】若控制该植株花色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又因为两组实验中F1表现型均为紫色,说明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所以F1产生两种配子aB和Ab(不考虑交叉互换),那么实验二中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1:2:1,即红花:紫花:白花=1:2:1。【点睛】熟知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与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利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原理结合杂交实验进行合理分析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8、(1)①.血浆和组织液②.信息交流(2)①.与多巴胺转运体结合,抑制突触前膜对多巴胺的回收②.增加(3)①.胰岛B②.胰岛素③.摄取、利用和储存【解析】分析右图:①表示神经递质,②表示突触后膜上的受体,③表示突触间隙,④线粒体。血糖平衡调节:当血糖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胰岛B细胞的活动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量明显增加。体内胰岛素水平的上升,一方面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脏、酸肉并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组织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另一方面又能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这样既增加了血糖的去向,又减少了血糖的来源,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岛A细胞的活动增强。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增加。胰高血糖索主要作用于肝脏,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促进非糖物质转变成糖,使血糖浓度回升到正常水平。血糖的平衡还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例如,当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的某个区城兴奋,通过交感神经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得血糖含量上升。另外,神经系统还通过控制甲状腺和肾上腺的分泌活动来调节血糖含量。【小问1详解】由左图可知,左图中参与运输激素的体液包括血浆和组织液。激素是信号分子,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小问2详解】由右图可知,可卡因会与多巴胺转运体结合,从而抑制突触前膜对多巴胺的回收,这样多巴胺就会持续刺激②突触后膜,使可卡因吸食者产生愉快的感觉。【小问3详解】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明显增多,该激素会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促使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点睛】本题考查体液的组成、细胞膜的功能、血糖调节、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关系等相关内容,要求考生识记并理解相关内容,并具有一定的识图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9、①.a②.a③.基因枪(花粉管通道)④.植物组织培养⑤.脱分化(去分化)⑥.再分化⑦.耐盐基因(目的基因)⑧.一定浓度盐水浇灌(移栽到盐碱地中)【解析】(1)限制酶作用和DNA连接酶都作用于磷酸二酯键,故二者都作用于a处。(2)将重组DNA分子导入水稻受体细胞的常用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和基因枪(花粉管通道)法。(3)由导入目的基因的水稻细胞培育成植株需要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的核心是脱分化(去分化)、再分化,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4)为了确定耐盐转基因水稻是否培育成功,既要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耐盐基因(目的基因)作探针进行分子杂交检测,又要用一定浓度盐水浇灌(移栽到盐碱地中)的方法从个体水平鉴定水稻植株的耐盐性。10、(1)(后肢趾尖皮肤)感受器→传入神经→(位于脊髓)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后肢屈肌)效应器(2)兴奋通过突触的传递需要时间;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需要时间(3)感受器受损(4)组成该反射弧的神经元级数比屈腿反射的多(5)【解析】反射指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感受器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需要整个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元、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元、效应器)的参与,否则反射活动不能实现。静息电位是指细胞膜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外正内负的电位差。它是一切生物电产生和变化的基础。【小问1详解】结合题意可知,感受器在趾尖,效应器在后肢屈肌,因此反射弧可表示为(后肢趾尖皮肤)感受器→传入神经→(位于脊髓)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后肢屈肌)效应器。小问2详解】由于兴奋通过突触的传递需要时间、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需要时间,因此刺激感受器与产生屈腿不是同时发生的。【小问3详解】用0.5%H2SO4溶液刺激蛙一侧后肢的趾尖,可观察到该后肢出现屈腿反射,但是清洗掉再用0.5%H2SO4溶液刺激蛙一侧后肢的趾尖,无屈腿反射,说明感受器受损。【小问4详解】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由于组成某反射的反射弧的神经元级数比屈腿反射的多,因此脊蛙某反射从刺激感受器到效应器出现反应的时间比屈腿反射的时间长。【小问5详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