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语文自主练习(一)_第1页
2014届高三语文自主练习(一)_第2页
2014届高三语文自主练习(一)_第3页
2014届高三语文自主练习(一)_第4页
2014届高三语文自主练习(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主练习(一)

高三语文备课组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珍馐/羞愧毒蛇/委蛇箴言/百福并臻

xiū

shé/yí

zhēnB.募集/蓦然粘贴/粘连诗赋/物阜民丰

mù/mò

zhān

fùC.绛紫/降落累及/累次鸿鹄/囫囵吞枣

jiàng

lěi

húD.颈联/自刭颤抖/颤悠唬人/瓦釜雷鸣

jǐng

chàn

hǔ/fǔ1.C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果脯/挺起胸脯角色/群雄角逐

暴露/一暴十寒

fǔ/pú

jué

bào//pùB.称谓/称兄道弟

门槛/直栏横槛

挺括/囊括四海

chēng

kǎn/jiàn

guā/kuòC.道行/行云流水

裨益/无裨于事

里弄/弄巧成拙

héng/xíng

lòng/nòng

D.执拗/拗断竹竿

蔓延/顺蔓摸瓜

伺候/伺机而动

niù/ǎo

màn/wàn

cì/sì2.D3.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日本政府近日的“购岛”闹剧,表现出日本军国主义大有

之势,这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全世界炎黄子孙对日本政府错误行径的批判是

的,我们希望日本政府能正视中国人民的正义呼声,如果对此

,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只能由日本政府负责。A.死灰复燃无可非议置若罔闻B.东山再起无可非议束之高阁C.死灰复燃无可厚非束之高阁D.东山再起无可厚非置若罔闻3.A(死灰复燃:比喻失势的人重新得势。也比喻已经停止活动的事物重新活动起来。现常比喻已经消失了的恶势力又重新活动起来。含贬义。东山再起:指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褒义词。无可厚非: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不可以过分指责。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做得妥当。置若罔闻:置,放;若,好像;罔,没有;闻,听见。放在一边,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形容听见了而不加理睬。束之高阁: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也比喻把某事或某种主张、意见、建议等搁置起来,不予理睬和办理。)4.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毒奶粉、地沟油、假羊肉等一系列

的事件接连发生,人们不得不反思:为什么我们的道德竟然沦落到了这样的地步?②在离地球三百公里的太空课堂上,航天员王亚平一边做实验,一边

,为6000万中小学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科普课。③中国不差钱,只要能激活民间资本让银行资本难以

的灵活运作方式与潜能,“钱荒”问题就迎刃而解了。A.耸人听闻娓娓而谈望尘莫及B.骇人听闻娓娓而谈望其项背C.耸人听闻振振有词望尘莫及D.骇人听闻振振有词望其项背4.B(①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结合语境中各种社会问题,应使用“骇人听闻”。②娓娓而谈:连续不倦地、生动地谈论,褒义;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贬义;根据感情色彩判断,选“娓娓而谈”。③望其项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赶不上;从搭配判断,应该选“望其项背”)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为杜绝楼市调控不遭遇尴尬的局面,地方政府须继续“给力”限购政策,还须切实扩大楼市供应量,继续加大保障房建设和供应的力度。

否定不当B.因钓鱼岛事件,一些游行、抗议示威的群众的激进行为显然已经完全不是合理抗议的表现,出现了侵犯他人财产、破坏公共财物、打砸抢烧。并列不当且缺乏宾语中心词“的现象”C.在胡雪岩故居修复后,成了一处“专家叫好,百姓叫座”的人文景观,为杭州的文化旅游业增添了活力;然而大部分免费开放的名人故居却少人问津。成分残缺,删除“在”D.人生就像是一匹用善与恶两种纱线交错织成的布:要不是有过失的鞭挞,我们要得意忘形了;要不是有善行的庇护,我们又要完全绝望了。5.D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一家心理卫生研究所对使用手机的人群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以上的人有“手机依赖症”,总在期待自己能收到最新信息。“超过50%以上”,成分赘余B.步入天目湖山水园景区,游客们在世外桃源般的乡村田园,领略完全不同的江南乡土风情和特色民居建筑。“领略”和“民居建筑”搭配不当,语序不当C.《中国达人秀》这类“零门槛”的选秀节目,让拥有才华和梦想的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展示天赋和潜能,也让我们懂得平凡人成就自我的关键在于是否相信梦想,相信奇迹。两面对一面,应删去“是否”D.在公共图书馆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成为公众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成为数字图书馆的传输途径和服务渠道。6.D

熙宁八年夏天,吴越一带遭遇严重旱灾。这年九月,资政殿大学士、又谏议大夫、越州知州赵公,在百姓还没有遭受饥荒之前,就下发文书询问下属各县:遭受了灾害的有多少乡?百姓能够养活自己的有多少户?应当由官府供给救济粮的灾民有多少人?可以雇用民工修筑沟渠堤防的有多少处?仓库里的钱粮可供发放的有多少?可以征募出粮的富户有几家?和尚道士和士人吃不完的余粮登记在帐簿上的,实存有多少?让各县呈文上报知州,并且谨慎地作好救灾准备。

越州赵公救灾记(曾巩)

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廪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州县官吏登记百姓中孤老病弱不能养活自己人共有二万一千九百多人上报。按照旧例,官府每年发给穷人救济粮,应当供给三千石就停止。赵公征收富户人家交纳及僧人道士和士人吃不完的粮食,共得粮食四万八千多石,用它来补助救济的费用。让百姓从十月初一开始,每人每天领一升救济粮,小孩子每天领半升。赵公担心领米的人太多会相互拥挤践踏,又让男人女人在不同的日子领米,并且每人一次领两一的口粮。他又担心他们将要流亡,于是在城市和乡村都设置了发粮的地方,总共有五十七处,让他们各自到方便的地方领取,并通告大家,离开自家的不发给粮食。

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效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

估计到办理发粮的官吏不够用,便选取没有任职并住在越州境内的官吏,供给他们粮食并把事情委任给他们。不能养活自己的人,于是就有了这样的供应。对能够买得起粮食的人,就替他们通告富人不能闭店停止卖粮。赵公又替他们调出官粮,共五万二千余石,按低价卖给百姓。设置卖粮点共十八处,让买粮的人自行到方便的地方去领取粮食。又雇用民工修补城墙四千一百丈,费工三万八千个,计算他们的佣工发给工钱,又给他们两倍的粮食。有愿意借贷款的老百姓,告诉富人尽量贷给他们,等庄稼成熟,由官府替债主出现责令他们偿还。被抛弃的男女孩童,都让人收养他们。

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又为之出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又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

第二年春天,瘟疫非常严重。赵公便设置诊所,安置患上疾无家可归的人。招募两位僧人,委托他们照料病人的医药和饮食,让那些病人不失去依靠。按规定,遇灾年给穷人发放救济满三个月就停止,这一年发放到五月才结束。有不符合公文规定的事情,赵公一概自己担当责任,不因此连累下属官员。有请示上级的事,有些对救灾有较多的好处,就立即施行。赵公有这段时间,早晚操荣身心疲惫也没有丝毫懈怠,事情无论大小都一定亲自处理。供给病人药品和饮食,常常是他自己掏钱。百姓不幸遭遇旱灾瘟疫,能避免辗转流亡死去;即使死了也不会无人收敛埋葬,都是靠赵公的力量。

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凡死者,使在外随收瘗之。

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而止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当时旱灾瘟疫遍及吴越一带,百姓遭受饥荒瘟疫,死去的将近一半,灾情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皇上望着东方忧愁劳神,州县推广布施皇帝的恩德,人人都尽自己的力量。赵公抚慰百姓所做的一切,使百姓尤其认为有了依靠和归宿。用来经办救灾、安定百姓的措施始终周到细致,没有一点不完备的。他救灾虽然只在越州施行,他的仁爱却足够昭示天下;他的措施虽然只是在短时间内实行,他的方法却足够传给后人。灾害的发生,太平时代也不能让它避免,却能够预先做好准备。

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天子东向忧劳,州县推布上恩,人人尽其力。公所拊循,民尤以为得其依归。所以经营绥辑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盖灾沴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百姓遭受灾难后才去思考对策,与事先有所考虑相比,就有很大差距了;不熟习而还要去做,与那些平时就留心的人,两者也有很大差距。我所以特意到越地采访,收集到赵公推行的一套办法,很乐意把它详细地记载下来哪里仅仅是用来宽慰越州人对赵公的思念感激之情,也是使后来有心为民做事的官吏在不幸遇到灾年的时候,能推行赵公已经试行过的办法,那救灾的章程条例可以不须多长时间就能制定好,那么赵公的恩泽怎么能说是很小并且影响眼前呢?

民病而后图之,与夫先事而为计者,则有间矣;不习而有为,与夫素得之才,则有间矣。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等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

输:交纳,献纳B.使籴者自便,如受粟

如:往,到……去C.则有间矣

间:差别,差距D.乐为之识其详

识:知道,懂得7.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做题的关键是结合语境辨识。答案为D(识:记载)输shū①<动>运送;运输。《阿房宫赋》:“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②<动>交出;献纳。《观刈麦》:“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③<动>失败。《群英会蒋干中计》:“昨日输了一陈,挫动锐气。”

【输写】倾吐。

【输心】输诚,表示真心。

【输作】因罪而降职而罚作苦役。

间Jiān①<名>中间;当中。指处于一定的空间和时间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

②<名>期间;年间。指时间。《兰亭集序》:“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③<副>近来,不久之前。《左传·成公十六年》:“以君之灵,间蒙甲胄,不敢拜命。”

④<量>,用于房屋。《归田园居》:“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间jiàn

①<名>间隙;空隙。《庖丁解牛》:“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②<名>嫌隙;隔阂。《左传·昭公十三年》:“诸侯有间矣。”

③<名>机会;空子。《<指南录>后序》:“至京口,得间奔真州。”

④<名>距离;差别。《淮南子·俶真》:“则美丑有间矣。”

⑤<动>间隔;隔离。《桃花源记》:“遂与外人间隔。”

⑥<动>经历;持续。《狱中杂记》:“一人予二十金,骨微伤,病间月。”

⑦<动>离间。《屈原列传》:“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间jiàn

⑧<动>伺候;侦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内间主之情以告外。”

⑨<名>间谍。《史记·河渠书》:“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

⑩<动>参与;介入。《曹刿论战》:“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⑾<动>交杂;夹杂。《口技》:“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⑿<名>一会儿;片刻。《促织》:“少间,帘内掷一纸出。”

⒀<副>间断的;间或。《邹忌讽齐王纳谏》:“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⒁<副>私下;暗地里。《信陵君窃符救赵》:“侯生乃屏人间语。”

⒂<名>间道;偏僻的小路。《廉颇蔺相如列传》:“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识shí

①<动>知道;懂得。《谋攻》:“识众寡之用者胜。”《石钟山记》:“汝识之乎?”

②<动>认识。《回乡偶书》:“儿童相见不相识。”

③<动>识别;辨认。《采草药》:“八月苗未枯,采掇者易辨识耳。”

④<名>知识;见识。张衡《东京赋》:“鄙夫寡识。”zhì

①<动>通“志”。记;记住。《论语》:“默而识之。”

②<名>通“帜”。标记;记号。《记王忠肃公翱事》:“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

8.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B.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C.而待熟官为责其偿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D.与夫先事而为计者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试题解析】C(C都为介词,替;A目的连词,来/介词,凭借;B代词,代一升粟/助词,用在时间词后,不译;D指示代词,那/句首发语词)9.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灾未有巨于此也A.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B.王尝语暴以好乐C.泊牧以谗诛D.古之人不余其也【试题解析】B(B项与例句都是状语后置句,A定语后置句,C被动句,D宾语前置句)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公在熙宁八年九月临危受命,出任越州知州,到任之前他就下发文书详细了解各属县受灾情况并认真做好了赈灾准备。B.赵公忧民爱民,救饥救疫等划得严谨周密,对“不能自食者”和“能自食者”采取了不同方法进行赈济。C.从救灾实际出发,赵公不惜违反规定,给予灾民更多的救济;不仅如此,赵公还躬行善政,捐资助民,常常送钱给病人治病买粮。D.曾巩作,《越州赵公救灾记》不只是为了宽慰越州百姓以赵公的思念,更是为了总结救灾经验,作为后世的借鉴。【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和“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人物、事件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尤其要重视对原文中关键细节的理解。【答案】A(文中是“前民之未饥”不是在到任之前)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①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郊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3分)

(赵公)担心他们将要流亡,在城市和乡村都设置了发粮的地方,总共有五十七处。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②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4分)(赵公)估计到办理发粮的官吏不够用,便选取没有任职并住在越州境内的官吏,供给他们粮食并把事情委任给他们。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③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3分)

(赵公)在这段时间,早晚操劳身心疲惫也没有丝毫懈怠,事情无论大小都一定新自处理。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翻译时应注意联系前后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