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期末大通关讲练(全国)_第1页
第1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期末大通关讲练(全国)_第2页
第1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期末大通关讲练(全国)_第3页
第1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期末大通关讲练(全国)_第4页
第1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期末大通关讲练(全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第一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知识节节清01学习目标02思维导图03必备知识04考场真题1.知道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2.掌握微粒的性质: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微粒与微粒之间存在空隙;微粒的质量与体积都很小。3.能用微粒的性质解释生活中的现象。4.了解分子、原子和离子间的关系,能利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5.能熟练计算常见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1.微粒的基本性质(1)微粒的质量、体积都很小,肉眼看不见。(2)微粒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微粒运动越快。(3)微粒之间有空隙,温度越高,微粒间空隙越大。2.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O2、N2、H2、H2O、H2O2、CO2等。(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金属(如Fe)、金刚石、稀有气体。(3)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有:NaCl等。3.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1)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分子化学性质不同。(2)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变化的是分子间的空隙。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变成了别的物质的分子。4.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1)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反应物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2)原子不但可以结合成分子,还能直接构成物质。(3)原子的结构:①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②普通氢原子中无中子。③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5.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称为离子。(1)阳离子:原子失去电子而带正电的离子叫阳离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阴离子:原子得到电子而带负电的离子叫阴离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离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粒子的种类原子离子阳离子阴离子区别粒子结构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电子数粒子电性不显电性显正电性显负电性符号用元素符号表示用阳离子符号表示用阴离子符号表示(4)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一标准的比值。(5)相对分子质量等于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1.(2022秋·江苏扬州·九年级校考期中)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金刚石B.干冰C.氯化钠D.氨气【答案】C【详解】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A、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B、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形态,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D、氨气是由氨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故选C。2.(2022春·江苏无锡·九年级统考期中)汽水饮料可补充人体需要的电解质,下列电解质离子带负电荷的是A.钠离子B.氯离子C.钾离子D.镁离子【答案】B【详解】A、钠离子是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故错误;B、氯离子是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故正确;C、钾离子是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故错误;D、镁离子是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故错误。故选B。3.(2023秋·江苏连云港·九年级校联考阶段练习)保持水(H2O)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A.氢分子和氧原子B.氢原子和氧原子C.水分子D.氢离子和氧离子【答案】C【详解】水是由水分子构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微粒,保持水(H2O)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水分子。故选C。4.(2023·江苏无锡·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校考三模)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子是实心球体,不可再分B.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C.离子都是带电的原子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答案】D【详解】A.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所以原子不是实心球体,可以再分,A错误,不符合题意;B.根据A的分析,原子可以再分,B错误,不符合题意;C.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是离子,C错误,不符合题意;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D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5.(2022秋·江苏苏州·九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A.B.C.D.【答案】A【详解】A、质子数=9,核外电子数=2+8=10,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阴离子,符合题意;B、质子数=10,核外电子数=2+8=10,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不符合题意;C、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2+8=10,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阳离子,不符合题意;D、质子数=13,核外电子数=2+8=10,质子大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阳离子,不符合题意。故选A。6.(2023秋·江苏南通·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分别同时在双连试管中滴入2~3滴浓氨水和浓盐酸,2~3秒钟后观察到滴入浓盐酸的试管中产生白烟(固体颗粒)。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浓盐酸和浓氨水都具有挥发性C.氯化氢分子比氨气分子运动速率快D.氨气和氯化氢发生了化学反应【答案】C【详解】A、浓氨水和浓盐酸没有直接接触,一定时间后,产生白烟,说明浓氨水和浓盐酸均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不断运动,不符合题意;B、浓氨水和浓盐酸没有直接接触,一定时间后,产生白烟,说明浓氨水和浓盐酸均具有挥发性,不符合题意;C、滴入浓盐酸的试管中产生白烟,说明氨分子的运动速率比氯化氢分子的运动速率快,符合题意;D、2~3秒钟后即观察到滴入浓盐酸的试管中产生白烟,说明氨气和氯化氢接触后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7.(2022秋·江苏盐城·九年级校考期中)下图所示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们表示四种不同的元素B.①表示的粒子符号是O2C.①③④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D.②④表示的是原子【答案】A【详解】A、根据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②和③核内质子数相同,都是11,属于同一种元素,图中共表示3种元素,故错误;B、①中质子数为8,是氧元素,核内质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少2个,带两个单位负电荷,故粒子符号是O2,故正确;C、①③④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个,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故正确;D、②④的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都表示的是原子,故正确。故选A。8.(2023秋·江苏连云港·九年级校联考阶段练习)天然食品黑木耳中含铁量高达185mg/100g,这里的“铁”应理解为A.分子B.原子C.元素D.离子【答案】C【详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天然食品黑木耳中含铁量高达185mg/100g,这里的“铁”应理解为元素。故选C。9.(2022秋·江苏徐州·九年级统考期中)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②中氧分子大小不变B.净化后的空气属于纯净物C.过程③发生了化学变化D.液态氧是水和氧气组成的混合物【答案】A【详解】A、过程②中降温加压过程中,只是微粒之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氧分子的大小不变,选项正确;B、净化后的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选项错误;C、过程③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液态氧,是利用空气中各成分沸点的不同,将其分离,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D、液态氧是液态氧气,由氧气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选项错误。故选A。10.(2022秋·江苏徐州·九年级统考期中)北京冬奥会采用人工造雪技术,即先将水制成细小的冰片,再用高压风机将冰片粉碎、吹出,就形成了雪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人工造雪的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B.水制成冰片后,其中的水分子静止不动C.高压风机将冰片吹成雪花时,水分子分解D.冰、雪融化时,水分子变成氢原子和氧原子【答案】A【详解】A、人工造雪过程,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A说法正确;B、无论哪一种状态下,分子都是在不断运动的,故B说法错误;C、高压风机将冰片吹成雪花时,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水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没有产生新物质,水分子没有分解,故C说法错误;D、冰、雪融化时,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水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故D说法错误;故选:A。11.(2022秋·江苏扬州·九年级统考期中)比较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有关比较正确的是A.电子数:硫原子>硫离子B.空气中含量:氧气>氮气C.溶解性:氧气>二氧化碳D.水蒸气含量:呼出气体>吸入空气【答案】D【详解】A、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6,硫离子是硫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的,硫离子的电子数是18,所以电子数:硫原子<硫离子,故A错误;B、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总,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所以空气中含量:氧气<氮气,故B错误;C、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溶解性:氧气<二氧化碳,故C错误;D、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吸入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高,即水蒸气含量:呼出气体>吸入空气,故D正确;故选D。12.(2023秋·江苏泰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B.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不变C.所有的原子都由质子、电子、中子构成D.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答案】C【详解】A、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所以分子、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A正确;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所以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不变。B正确;C、氢原子只由质子、电子构成,没有中子。C不正确;D、电子质量很小,是质子或中子质量的倍,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D正确。综上所述:选择C。13.(2022秋·江苏淮安·九年级统考期中)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不正确的是A.1滴水大约有个分子——分子很小B.水结成冰体积变大——分子大小发生改变C.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醋酸是酸的,蔗糖是甜的——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答案】B【详解】A、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3个水分子,说明分子质量、体积都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B、水结成冰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水结成冰后水分子的间隔变大,水分子本身大小不变,故选项解释不正确;C、墙内开花墙外香,是由于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香味,故选项解释正确;D、醋酸是酸的,蔗糖是甜的,是因为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的缘故,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B。14.(2021秋·江苏盐城·九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A.①所示的粒子属于阴离子B.④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C.③中x可能为8D.①、②的化学性质相似【答案】C【详解】A、①所示的粒子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属于阳离子,不符合题意;B、④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不符合题意;C、如果③表示原子,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x=1728=7,如果③表示阴离子,则x=8,故③中x可能为8,符合题意;D、①、②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相似,不符合题意。故选C。15.(2022秋·江苏无锡·九年级校考期中)下列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A.②和④两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B.②表示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C.③④均表示的是阳离子D.①表示的微粒符号是O2【答案】C【详解】A、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微粒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的,②和④两种粒子最外层电子数不相同,化学性质不相似,A选项错误;B、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②表示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易失去电子,B选项错误;C、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时为原子;当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时,为阳离子;当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时,为阴离子;③④表示的粒子质子数均大于核外电子数,均为阳离子,C选项正确;D、①表示的微粒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是阴离子,故为氧离子;离子符号的书写就是在元素符号的右上方标明所带的电荷数及其正负,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所以①表示的微粒符号应为O2,D选项错误。故选C。16.(2022秋·江苏盐城·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关于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自然界中水的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B.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该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C.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分子的体积变小D.通过气味辨别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气体分子不断运动、不同分子性质不同【答案】C【详解】A、自然界的水循环水是由于水分子不断运动;A正确;B、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的过程中过氧化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结合成水分子,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分子发生了变化;B正确;C、氧气加压后可装入钢瓶,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隔,在受压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气体的体积变小,分子本身的体积不变;C不正确;D、由于分子不断运动、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二氧化碳没有刺激性气味,通过气味可辨别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气体;D正确;故选:C。17.(2022秋·江苏盐城·九年级统考期中)我国科研人员将二氧化碳高效合成为可供微生物直接利用的物质X,合成过程中主要物质之间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O2在第一步经过反应变成了COB.X的化学式为C2H6O2C.CO2合成X的过程中需要寻找合适的催化剂D.该技术可作为二氧化碳排放治理的方法之一【答案】B【详解】A.由物质之间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可知,CO2在第一步经过反应变成了CO,此选项正确;B.由物质之间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可知,X的化学式为C2H4O2,此选项错误;C.由物质之间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可知,CO2合成X的过程中需要寻找合适的催化剂,此选项正确;D.该技术可作为二氧化碳排放治理的方法之一,此选项正确。故选B。18.(2023·江苏南京·统考一模)如图所示,封闭在注射器中的氢气被压缩。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氢分子的数目变少B.氢分子的体积变小C.氢分子间的间隔变小D.氢分子的质量变小【答案】C【详解】A、由于装置密封,则分子数目不变,错误;B、压缩过程中分子体积不变,分子间的间隔减小,错误;C、压缩过程中,氢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气体体积减小,正确;D、压缩过程中分子质量不变,错误。故选C。19.(2023·江苏淮安·校考模拟预测)对下列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车胎容易爆裂夏天温度高,分子间间隔变大B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C敞口容器中的酒精逐渐减少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体温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原子的体积热胀冷缩A.AB.BC.CD.D【答案】D【详解】A、由于分子间有间隔,夏天温度高,分子间间隔变大,所以,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车胎容易爆裂,故A解释正确;B、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故B解释正确;C、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地,敞口容器中的酒精分子通过运动分散到空气中,所以,酒精逐渐减少,故C解释正确;D、由于原子间有间隔,间隔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体温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而原子本身的体积是不变,故D解释错误。故选:D。20.(2022秋·江苏常州·九年级统考期中)用适当的化学符号或术语填空:(1)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是;(2)氯化钠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3)用活性炭去除室内异味是利用其性。(4)植物的作用是消耗大气中的CO2主要途径。【答案】(1)H2O(2)Cl(3)吸附(4)光合【详解】(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水由水分子构成,所以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符号为H2O。(2)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氯离子是阴离子,符号为Cl。(3)活性炭疏松多孔,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4)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将水、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和有机物,是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21.(2022秋·江苏宿迁·九年级统考期中)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返回舱成功着陆,创造了在轨183天的航天记录。水和空气是航天员在太空中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化学符号表示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2)航天员饮用的小分子团水与普通水相比,具有水溶性强,密度高,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B.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C.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是静止的D.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3)为了保持太空舱空气新鲜,航天员产生的二氧化碳被一种叫“分子筛”的设备分离出来,“分子筛”起到的作用类似于实验室中的操作。(4)舱外服中废气处理系统工作时,先让呼吸产生的废气进入装有的滤网,这一过程利用了这种物质的吸附性。(5)尿处理子系统将经过预处理后的尿液进行蒸汽压缩蒸馏,再进行深度净化处理。①尿处理子系统将经过预处理后的尿液进行蒸汽压缩蒸馏,蒸馏能除去水中的杂质。②天宫空间站尿处理子系统具备从6升尿液中提取5升纯水的能力,此过程发生的变化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③经过水处理子系统净化的水可以用于电解制取氧气,写出电解水反应的符号表达式,该反应属于反应(填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答案】(1)H2O(2)D(3)过滤(4)活性炭(5)可溶性物理分解【详解】(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为H2O。(2)A、小分子团水的分子构成没有发生变化,故化学性质没有改变,故A错误;B、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故B错误;C、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故C错误;D、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所以具有与普通水不同的作用,故D正确。故选D。(3)“分子筛”可以将二氧化碳分离出来,类似于实验室中过滤的操作。(4)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所以可以让呼吸产生的废气进入装有活性炭的滤网。(5)①蒸馏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得到蒸馏水,蒸馏水属于纯净物。②天宫空间站尿处理子系统具备从6升尿液中提取5升纯水的能力,该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③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反应物只有1种,生成物有2种,属于分解反应。22.(2023·江苏南通·校考一模)“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1)从宏观知微观。①保持氢气可燃性的最小粒子是(填符号)。②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填符号)。(2)从微观知宏观。①如图所示,微粒A、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