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寒痰证、热痰证与痰液中细胞学及微生物学变化的关系_第1页
中医寒痰证、热痰证与痰液中细胞学及微生物学变化的关系_第2页
中医寒痰证、热痰证与痰液中细胞学及微生物学变化的关系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寒痰证、热痰证与痰液中细胞学及微生物学变化的关系

为了深入研究中医冷粘液综合征、热粘液综合征与患者粘液中细胞学和微生物变化之间的关系,提高临床辨证论治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准确的科学依据,提高治疗效果。对中医冷粘液综合征和热粘液综合征患者进行了清粘液样品的染色,并在显微镜下观察了粘液和微芯片的变化。1数据和方法1.1西医病员观察对象60例均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患者,分为寒痰组30例、热痰组30例,年龄40~80岁、平均67.15岁,患者体温36.5~38.5℃,西医病种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支气管扩张、间质性肺炎、大叶性肺炎等。1.2常见证候互结参照文献确定热痰证和寒痰证的分组标准。热痰证:热痰与邪热互结,以咯吐黄痰、发热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寒痰证:寒邪与痰浊凝滞,以咯吐白痰、胸闷脘痞、气喘哮鸣、恶寒肢冷、苔白腻、脉弦滑或弦紧等为常见症的证候。1.3细胞形态检测上午9:00~10:00收取热痰证和寒痰证2组病人的新鲜痰液,常温下及时送至病理科,将痰液均匀涂于2张载玻片上,其中1张载玻片,立即固定于95%酒精中,15min后,做苏木素-伊红染色,置低倍显微镜下观察整个涂片情况,选择细胞分布均匀的视野,放大100倍、200倍、400倍下计数鳞状上皮细胞、柱状纤毛细胞、吞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共100个,并记录5种细胞所占比例,重复观察10次,取均数。另1张载玻片,立即火焰固定后,革兰(Gram)氏染色,在油镜下选择细菌较多,分布均匀的区域计数革兰氏阳性球菌、革兰氏阳性杆菌、革兰氏阴性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真菌共200个,并记录5种微生物所占比例,重复观察5次,取均数。1.4ows3.0的数据处理所得数据用统计软件SPSSforWindows13.0进行处理。各组试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2组不同给药剂量及嗜中性细胞的检测显微镜下观察上述2组晨痰脱落细胞所占比例,并做比较。结果显示:寒痰组纤毛柱状细胞、吞噬细胞较热痰组升高,且纤毛柱状细胞升高明显,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热痰组嗜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较寒痰组升高,且嗜中性粒细胞升高显著,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种证型痰中鳞状上皮细胞无明显差别(P>0.05)。见表1。2.22革兰氏阳性杆菌、革兰氏阴性菌种生物量检测显微镜下观察上述2组晨痰中细菌及真菌所占比例,并做比较。各组涂片均放大1000倍观察,寒痰与热痰相比较,革兰氏阳性杆菌、革兰氏阴性球菌无明显差别(P>0.05);在寒痰组中革兰氏阴性杆菌、真菌所占比例,均较热痰组显著升高(P<0.05),且革兰氏阴性杆菌升高显著,革兰氏阳性球菌均较热痰组显著降低(P<0.05)。见表2。3中医深痰、热痰证成分观察中医学认为,痰的生成是由于气机郁滞,或阳气不足,不能正常运化津液,使津液聚积所致,痰贮于肺,痰是由肺和气道排出的黏液,其浊而稠者为痰,清而稀者为饮,都属有形之痰。由于生成原因不同,中医把痰分为寒、热、燥、湿、风、郁、顽、食等多种痰证。热化之痰,痰热互结,则为热痰;寒化之痰,寒痰互凝,则为寒痰;寒痰则痰白而清稀,或有灰黑点;热痰则色黄或白而黏稠,坚而成块。痰色白而清稀,多为寒证;痰色黄或白而黏稠者,多属热证。西医学认为,痰是肺泡、支气管或气管的分泌物。痰分为黏液性、浆液性、脓性、黏液脓性、血性等。痰中含有鳞状上皮细胞、柱状纤毛细胞、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纤维蛋白、黏液、浆液、吸入的尘埃和某些组织破坏产物,还有细菌真菌。急性呼吸道炎症时痰量较少,而支气管扩张时痰量较多。西医学的气管炎、支气管炎早期,多为痰色白而清稀的寒痰;气管炎、支气管炎晚期,寒邪郁久化热,痰色多黄或白而黏稠,坚而成块,形成热痰。临床痰的种类很多,最多见的是寒痰和热痰。我们通过对寒痰、热痰成分的显微镜下研究发现,痰中的鳞状上皮细胞来源于口腔黏膜表面上皮细胞的脱落,属于新陈代谢的过程,但在寒痰中的数量所占的比例略多一些,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寒痰组中的数量所占比例略多一些,可能是由于病人在寒证时新陈代谢略有加快的结果。纤毛柱状上皮细胞来源于支气管树,寿命一般在15~30d,在寒痰组中所占比例显著高于热痰组,而中性粒细胞显著低于热痰组,且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一定规律性变化,寒痰组病人多数有肺气虚和肺阳虚之证,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呼吸系统黏膜损伤的状态,提示肺虚证;患者呼吸道黏膜抗菌能力弱,此结果与中医学中“肺虚易感”理论有相通之处。吞噬细胞主要来自血中的单核细胞,具有极强的吞噬能力,在西医肺的慢性炎症、病毒性炎症,或间质性病变中,此细胞更常见,我们观察到寒痰组中吞噬细胞明显增高,与中医寒痰形成关系的理论基础尚待进一步研究。嗜酸性粒细胞在支气管哮喘,或某些过敏性疾病时出现较多,在中医热痰中略多于寒痰。在部分哮证病人,有寒痰、热痰证表现的病人中,也能够观察到此现象。哮证初期或年龄偏小的患者,表现为热证,痰黏稠为热痰,此痰中的嗜酸性粒细胞较多;久病或年长患者,屡次外感风寒,导致肺气血两虚,咳出稀薄色白之寒痰,其中的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说明病人抵御疾病的能力降低。通过对寒痰、热痰成分的显微镜下的研究,加深了对中医寒痰、热痰成分的微观认识,利用现代科学手段,增加了中医诊断的科学性。我们通过对寒痰、热痰成分的显微镜下研究发现,革兰氏阴性杆菌在寒痰中所占比例明显增高(P<0.05),革兰氏阳性球菌在热痰中所占比例显著增高(P<0.05)。革兰氏阳性杆菌和革兰氏阴性球菌为正常寄生菌群,所以在寒痰、热痰中所占比例均无明显差异;中医寒痰、热痰证型中细菌学的改变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我们通过对寒痰、热痰成分的显微镜下研究发现,真菌感染现象并不普遍,只有少数病例中可以检出,且寒痰组明显高于热痰组,这与患者病情的发展、药物应用不当、老年患者、身体虚弱、免疫能力低下有关。我们对中医寒痰证、热痰证型的本质,在显微镜观察下对痰液进行细胞病理学和微生物学的变化进行研究,初步发现寒痰证、热痰证的痰液,在组织化学染色后有明显不同,并且同中医辨证有一定的规律性,存在证类方面的差异。我们通过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