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平果县壮族民歌的保护与传承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除了汉族,还有55个少数民族,如壮族、满族、苗族和瑶族。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制度、生产方式、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心理素质以及聚居地域的不同,从而产生了绚丽多姿、特色各异的民族民间音乐。随着历史的变迁及社会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城乡交通网络的形成,少数民族分散而居,与世隔绝,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性已成为历史。各民族的交流,特别是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使我国少数民族汉化的发展趋势日益加快。不少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的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受外来文化的影响逐渐消失或趋于变质。这是一个令民族音乐学家及社会有识之士十分关注和担忧的问题。科学的共产主义学说创史人之一的恩格斯就曾经说过:“每个民族,不论其大小,都有自己的,只属于它而为其他民族所没有的本质的特点,这些特点便是每一个民族在世界文化的共同宝库中所增添的贡献,补充了它、丰富了它。”[注]科学的民族文化学说,阐明了民族文化的社会价值与存在价值。因此,如何在现代多元文化背景下,特别是在某些强势文化的冲击下,更好地保护与传承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民间音乐,是我们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广西平果县近年来壮族“嘹歌”重新兴起及其歌圩的盛行给民族民间音乐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全新的诠释。一、咏歌、新风貌的传承平果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地处右江中游,由历史上的平治与果德两县合并设置而得名,是壮民族世代聚居的区域。数千年前,壮族的先民在这块土地上衍育繁殖,在生产劳动和社会交往中经过不断创造、提炼、积累和传承,酿就了绚丽多彩、风格独特的壮民族传统文化。在表现民族生活,反映壮民的理想和追求方面以其丰富的内容、广泛的题材、淳朴的风格、无穷的意趣、多样的形式深受广大壮族群众的喜爱并世代相传。山歌作为一种主要的文化娱乐形式流传于平果的村村寨寨。壮民以自己的生产劳动、爱情亲情、生活杂事为背景,缘事而发、有感而歌、以歌传情、以歌会友、以歌联亲、以歌扬善、以歌斥恶,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壮族民歌品种———“嘹歌”。嘹歌是一种在对唱时其歌尾常带“嘹”音的壮族民歌,它曲调优美,字句简短,易学易唱,易记易传。历史上平果的壮民在社交场合、婚丧喜事、谈情说爱、交朋结友、耕作农事等活动中都爱唱嘹歌,随着社会的变更和生活的变化不断增添新的内容,使其不断地完善与提高。嘹歌以和谐动听的二重声部及叠韵有致的对唱形式表达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浓郁的感情色彩。千百年来,作为本地独特文化内涵主要载体的嘹歌,由于其根植于乡土,渊溯于历史,孕育于民间,表现于生活,为平果壮族人民所喜闻乐唱,并视其为自己民族的生命之歌。歌圩是壮族民歌传唱、发展的重要传承方式。历史上右江地区是一个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方,这里的壮族先民多以岩穴为居址,他们生活的环境十分恶劣,经常在岩洞里唱嘹歌,今天在许多壮人的地方仍称“歌圩”为“岩圩”,印证了歌圩的源头应为原始社会的穴居时代。近现代意义上的歌圩则是壮民由岩穴迁至岭坡和平地居住以后,生产的发展及生活的需要形成了圩场,壮人就是在圩场的商品交易和宗教祭祀活动中,传承了以嘹歌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民族民间文化交流,久而久之,以歌成圩,形成了在俗约的时间、固定的地点聚会对歌的习俗。平果县的歌圩共有18个之多,其中最大的当属太平镇龙竹村的莫圩歌圩。莫圩歌圩始于宋代,传说的莫圩歌圩是由于群众向莫圩洞中一块形似黄牛的钟乳石打斋求雨而产生的。每年三月初四日,四方的壮民长途跋涉前往莫圩赶歌圩,临近的田东、田阳、隆安等地的民众也多有参加,人数竟多达两万之众。届时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嘹歌”四起,极其壮观。平果的歌圩每圩必唱,歌圩上唱,歌圩外也唱。许多地方每当夜幕降临,男女老少或聚于村头、或集于晒场,也有河边戏水,或者村中幽会,以歌为乐,安于天命。在世代传唱的过程中,不断地补充和修改,特别是嘹歌具有特殊的传承方式———手抄嘹歌,一册册泛黄的歌书,承载了民族久远的历史,承载了生活的悲凉,承载了壮人的感情和理想。正是嘹歌的可记载性,使其整体内容不断地更新与完善,从而使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得以流传于世。嘹歌历史源远流长,其传情达意,扬善摒恶的艺术性格深受广大壮族人民的喜爱,也引起历代反动统治的恐慌。清嘉靖年间归德土司征兵拉夫,当地壮民唱出了《唱离乱》(又称《贼歌》)的长篇嘹歌。此后400年间,历代归德土司都以各种方式禁唱嘹歌。历史上也常有许多壮族青年男女为了摆脱封建礼教的枷锁,追求自由婚姻的美好生活,往往通过唱嘹歌来表达他们的理想和追求,被有的村屯族长视为“大逆不道”、“有伤风化”,强行把“不准唱嘹歌”写进了《村规民约》。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邓小平、张云逸等革命先辈带领发动了百色起义,创立了右江革命根据地。壮族人民积极响应,通过编唱嘹歌,积极宣传,被当时的反动统治视为洪水猛兽,宣布不准“聚唱嘹歌、造谣惑众”,但深受右江人民喜爱的嘹歌禁而不止,反而越唱越响,革命星星之火燃遍了整个右江流域。“文化大革命”时期,如同我国许多的民间音乐文化一样,嘹歌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浩劫,被打成封建主义的“四旧”、“风流土歌”。于是一个个民间歌手被游村示众,一本本传世歌本被燃为灰烬,直至拨乱反正,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嘹歌这一珍贵的壮族民间艺术奇葩才得以重新开放,平果各地的歌圩才重新繁荣起来。经过千百年的风风雨雨,平果嘹歌终于走到了今天的太平盛世,党的民族政策与文艺政策给了嘹歌自由发展的广阔空间。二、民族地区的发展状况和民族音乐文化的成因近年来,许多民族音乐学者与社会民俗学专家对我国不少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艺术逐渐萎缩,甚至濒临消亡表示了极大的担心。平果壮族歌圩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种种倒退的现象,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歌圩参与者的年龄结构趋于老龄化,下面是平果县马头镇某日歌圩调查表。从上表可以看出,马头镇歌圩的歌民年龄成份主要是40—60岁,30岁以下的年轻人最少。形成这样状况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改革开放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的交通建设,封闭的、与世隔绝的生存环境被打破。平果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的矿藏有20多种,其中铝矿最为丰富,其储量之多、质量之优,在亚洲是首屈一指的,这里有国家大型综合性铝冶炼联合企业———平果铝业公司,是国家“八五”期间投资建设的重点项目。全县经济呈现加快发展的势头,连续几年被评为广西经济发展十佳县,并跻身全国西部经济百强县行列。如今平果县交通发达,南宁至百色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全县乡镇各种等级公路网布。原生态民间音乐文化产生并赖以生存的生产力低下和与世隔绝等环境条件不复存在。2、通讯网络的覆盖、宣传媒体的发展改变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方式与社会意识。如今平果县内通讯网络畅通,电视、广播收看收听已相当普及,村村寨寨通电话。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在给家乡带回财富的同时,也带回了经济发达地区的各种经济信息与现代生活意识,平果壮族人民的文化生活呈多元化态势。3、各种强势文化的浸染使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本土民间艺术生存的社会基础受到了动摇。千百年来,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中,各民族的文化总是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形成了各有特色又相互影响的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毋庸违言,其中汉文化总是保持着强势的引导地位。另外,随着改革开放以后国门的打开,西方文化也潮水般涌入,以流行音乐为代表的现代音乐文化迅速充斥了我国社会娱乐场所。各少数民族地区传统音乐文化要固守疆土,紧闭山门是不可能的了。三、加强民族音乐发展的基础,需要根据时代政策的改变,有必要、有效地推动文化的发展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脉络,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的灵魂,文化的力量深刻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一个民族丧失了维系其精神支柱的本土文化,也就丧失了其独立于民族之林的能力。时代发展到今天,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已不是单单依靠民族内部的力量所能解决,也不是民族音乐学者的奔走呐喊所能解决的。它必须借助政府部门经济、文化总体政策和措施的推动才能有所作用,有所开拓,有所建树。平果县地方政府十分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历史责任,义无反顾地担当起民族文化复兴的重担,把保护和发展民族传统民歌,创立民族文化品牌作为发展本地经济、提高社会精神文明的大事来抓。同时明确规定任何形式的经济开发和旅游开发都不能以牺牲当地民族音乐文化传统作为代价,从文化生态保护的视角高度重视自己本地传统音乐文化的生存、发展与开发。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浪潮,他们更珍惜“嘹歌”丰富的表现内涵、浓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决心把“嘹歌”打造成平果壮民族的文化品牌,采取多种措施抢救、保护和发展平果歌圩这一古老的群众文化形式。1、民族音乐形式嘹歌是千百年来右江流域壮族人民在生产劳动、民间交往的过程中共同创造出来的思想智慧与艺术才能的结晶,是老祖宗给当地后人留下的宝贵文化财富。但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现代社会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嘹歌的生存空间已日益窄小,断层与失传已威胁着这一壮族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形式。平果县党委县政府尊重历史、尊重民族、尊重艺术,组织力量挖掘、抢救、整理和保护嘹歌,目前已收集出版了《壮族民歌文化丛书·平果嘹歌》,包括《平果嘹歌·长歌集》、《平果嘹歌·散歌集》、《平果嘹歌·客歌集》,全书1200多页,220多万字,收入壮族嘹歌23603首,以古壮文、壮文、汉歌整理,三种文字对应出版,使这种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民族文化特点的民间音乐品种,更加原生态地系统地重新回归壮乡大地,由于收集的民歌经过整理、提炼,更加朗朗上口,可读可诵,可歌可传,更易为年青一代接受学习、传唱。同时恢复和逐步恢复传统歌圩,在场地规划和公益设施上加强经费投入,鼓励壮族群众复兴唱嘹歌的风俗习惯。把每年的壮族歌圩节日作为政府行为去组织和运作,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当地传统民歌的社会地位。2、以“歌圩”为切入点,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民平果嘹歌以其流传的广泛性、内容的百科性、传世的原生性、品位的经典性受到世人的注目,也得到广西区政府的高度重视,被区文化厅列入广西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第一批试点名单。平果县委、县政府抓住这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及时提出了打造平果壮族嘹歌文化品牌的口号和发展策略,把壮族人民创造的、沉淀于民间千百年的嘹歌赋予新的艺术生命,将其作为发展地方民族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大事去抓。一方面积极引导和支持壮族群众利用歌圩的娱乐和社交功能,用唱嘹歌来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表达自己的心愿和对美好生活的交往,满足壮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需要;另一方面以嘹歌这一壮族文化遗产为基础,以弘扬壮族优秀民歌文化为内涵,以壮族歌圩文化为展示平台,打造地方文化品牌,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推动平果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平果的人文及区位优势,提高平果的文化品位,邀请区内外著名学者、专家到平果考察,探究壮族嘹歌歌圩的发展策略,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和文艺演出壮族嘹歌。2005年第六届南宁国际民歌节第三板块《秋》,就是以一曲优美悠扬的嘹歌开场,“嘹啦嘹”的天籁之音吸引在场数万名中外观众,无不为其惊叹,为之动容。2006年的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赛,广西的原生态嘹歌组合也以别具一格的壮族民歌征服了所有的评委与观众,取得了较好成绩,向全国人民推介了平果嘹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程到来把嘹歌作为民间文化遗产做专门的采集和研究,嘹歌这一璀灿的壮族艺术之花盛开在世界艺术的殿堂。3、咏咏成文化,弘扬正能量右江流域的嘹歌文化形态的存在以及其文学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社会有识之士的关注与重视,同时对其传承与发展也深怀忧虑意识,特别是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在当今多元文化的相互撞击之下,民族文化的生存与发展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其中有既来自外部冲击的因素,又有来自内部分化的因素。为了让嘹歌这一壮族艺术奇葩发扬光大,平果县打造嘹歌文化品牌领导小组组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农敏坚提出了促进嘹歌发展“三部曲”。(1)拯救原生态嘹歌平果县有悠久灿烂的壮民族文化历史,也拥有丰厚的壮民族文化底蕴,以嘹歌及其传播的主要方式———歌圩构成了当地壮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主要形式。如何在现代社会的生活环境和多元文化背景下,把千百年壮族人民创造的、沉淀于民间的嘹歌打造成文化品牌,首要的工作是挖掘、搜集、整理和推广原生态嘹歌。目前已在浩如烟海的平果嘹歌中收集到流传于民间的原始手抄歌书数百本共10万多首,并整理出版。为了进一步推广嘹歌,该县建立了壮族嘹歌文化保护区,全县上至地方领导下至普通老百姓达成共识,自觉保护、宣传和弘扬嘹歌文化。在坚持抢救第一,保护第一的原则下,首先对年事已高的歌师进行文化抢救,通过对他们进行口述笔录或录音录像,让这些壮族民歌的活化石把自己的民族文化珍稀传留后世;积极发挥中年歌师的骨干作用,创造条件让他们在歌圩文化中形成中坚力量,大力拓展嘹歌的传播市场,让更多的民众喜欢嘹歌,爱唱嘹歌,推崇嘹歌。用现代化手段传播原生态民歌,这是平果县推广嘹歌的一个亮点,现在平果县几乎所有的歌圩集市都有嘹歌音像专卖店,不少歌师(或普通农民)抓住发展嘹歌的商机,自行录制原生态嘹歌歌碟出售,成为当地市场贸易的一个新行业。村民在传唱嘹歌的过程中,许多优秀的农民歌手脱颖而出,成了地方歌檀地的崇拜偶像,而这些偶像又近在身边,群众倍感亲切。每年定期举行大型的歌圩和嘹歌擂台赛,由群众评选出十大嘹歌歌手,进一步在宣传媒体上加强了嘹歌的推广力度。教育部门也紧密配合县政府的决策,通过培训各级学校的艺术教师和音乐骨干,让嘹歌走进学校、走进课堂,涌现了不少的嘹歌小歌手,既活跃了校园,又让古老的壮族民歌在年轻一代中得到传承。(2)创作有嘹歌特色的新民歌创新是一切艺术形式的生命,嘹歌在新时代的社会环境下也应该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民族民间音乐给我国音乐艺术发展提供创作素材的源泉。嘹歌除了原生态地把自己展示于世以外,还要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宣传和展现嘹歌文化,借助舞台表演将嘹歌的音乐元素同现代的表现形式及舞台效果等功能结合起来,将嘹歌推向一个更高的艺术表现层次,让更远的地方、更多的人群感受到嘹歌文化的艺术魅力,让嘹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乃至整个世界文化宝库中珍贵的文化遗产。为此,区内外不少的音乐工作者深入平果壮乡大地,采集音乐素材,平果地方政府也组织了一批批的词曲作者,创作出一大批具有嘹歌特色的艺术歌曲,如《嘹歌嘹》、《跟爱走歌乡》、《我爱独石滩》、《嘹歌飞扬》、《月亮出来亮光光》、《嘹歌情》、《芭蕉林里沙啦啦》等,这些新创作的具有嘹歌风格的新民歌通过舞台演出及电视广播宣传媒体,使嘹歌文化如同飞翔的音符,飞向了更广阔的空间,使更多的人了解平果、了解壮乡。(3)推出与时代同步的时尚嘹歌生活在“南国铝都”平果县的年轻人,身上穿着时尚的衣衅和牛仔裤,脚踩着充满动感的强劲节奏,但仍不忘老祖宗留下来的一腔热血,不忘自己难舍的民族情结,不忘属于自己血统的壮族嘹歌,他们活跃在当地经济建设的各条战线,也活跃在现代社会生活的娱乐场所。在传统与时尚的碰撞当中,他们也曾经困惑,也曾经傍徨,他们觉得新时代的潮流应该赋予古老嘹歌新的动感节奏,时尚的流行乐坛应该融入民族音乐不朽的音乐元素。于是这里的年轻人从古老的嘹歌中激发了音乐创作激情,自发成立了“哈嘹锣喝乐队”、“嘹妹组合”等艺术表演形式,创作了《我们一起唱嘹歌》、《赶潮流的阿妹》、《月亮》、《心有翅膀双双飞》、《盛世嘹歌》等流行歌曲作品。时尚嘹歌作为传统民族文化与当代流行音乐相合的产物,迅速波及平果县的娱乐界,成为当地乐檀地的一个新品种,促进了音乐文化的发展,嘹歌的后人在现代社会的环境里传承了传统歌圩音乐文化,通过时尚嘹歌的新潮表现形式全新演绎壮族民歌。四、对我国本土传统民间音乐文化的启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现代音乐意识迅猛发展和扩张,在很大程度上冲击我们传统的民族音乐的社会地位,数十年来我们建立起来的音乐审美理念开始被动摇,少数民族传统民歌能否继续存在已成为广大音乐工作者和社会有识之士极为忧虑的问题。近年来,平果壮族嘹歌走过了一条从复苏、发展到盛行的道路。它给我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问题带来了有益的启迪。在现代经济的体制中,任何艺术行为都摆脱不了市场经济的约束,在多元化的现代文化背景中,任何艺术形式都挣扎不脱“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面对各种强势文化,民族传统音乐是脆弱的,但又是绝对不能舍弃的。我们从领导到群众都应形成共识,深刻认识到对待传统音乐文化的态度是民族感情问题,是文化根基问题。任何现代的音乐艺术,都离不开相关的民族文化发展脉络的主线,都可以在根性母语文化中找到它的遗传基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直是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双刃剑,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是我们建设精神文明的基础工程。我们应该从国家兴旺和民族兴旺的高度,从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发扬和推动民族文化发展是事关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重要大事。对弘扬民族风格、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感情、凝聚民族力量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识。地方政府在保护和发展本土传统艺术文化的过程中应该有所作为,有所建树,并将其纳入地方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在保护民族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酒店实习报告内容版6篇
- 网络营销的产品方案
- 护士医德医风个人自我总结(30篇)
-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数学试卷含答案
- 公益爱心活动策划方案(7篇)
- DB12-T 1077-2021 党政机关办公用房配置管理规范
- 标准文本-青贮玉米中粗脂肪的测定
- 上海市县(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综合练习(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DB11T 1083-2014 耕地地力评价技术规程
- 规则游戏课件教学课件
-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及答案【可打印】
- 绿色钢铁产业链构建
- 2024年企业股东退股补偿协议版
- 河南省商丘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 职校开学第一课课件:谁说职业没前途
- 行政复议法-形考作业4-国开(ZJ)-参考资料
- 广东开放大学(专科)工商企业管理专业 案例分析报告
-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一上英语期末考试题(含答案和音频)
- GB/T 709-2019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 16.《材料的导热性》课件-2021-2022学年科学五年级上册-青岛版(五四制)
- ××钢铁有限公司高炉压差发电(TRT)工程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