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坚从痰论治热病经验_第1页
钟坚从痰论治热病经验_第2页
钟坚从痰论治热病经验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钟坚从痰论治热病经验

钟坚是中医第三次专家学术经验的继承人。他从事中医临床和教育40多年,知识渊博,注重学术和利益。他有自己的特点。笔者有幸侍诊于侧,受益非浅,现将其治疑难病从痰论治经验介绍如下。1次辨兼症—治疑难病,治痰为第一要义钟坚老师认为疑难病,要分开理解,所谓“疑”,是指疾病的诊断、辨证疑惑不清,或莫衷一是,或类此而彼,致使对寒热虚实难辨,脏腑经络不明,使辨证难见真谛。所谓“难”,是指疾病治疗难度大,不易把握,难获疗效,甚或病入膏肓,药物之力难已逆转。因此,提出必须恪守中医辨证原则和信念,从症辨证,先抓重点辨主症,次辨兼症。从症辨证,当求有无,责虚实,辨别寒热虚实的真假,特别注意“独处藏奸”。痰可因阳虚寒凝,气化失常而生,也可因阴虚热灼煎熬津液而成;痰既是因又是果,痰可以有形也可无形,随气而动,流散无穷;可以在脏在腑,也可在经在络,无处不到。故钟坚老师认为辨治疑难病,治痰是第一要义。如治王某,男,40岁。上背部反复冷胀3年,天气寒冷及睡眠后加重,大便干结,3、4天1行,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弦。症属痰热痹阻清阳。宜清热化痰,理气宽胸。方选小陷胸汤加味:黄连、九香虫、木香、甘草各6g,瓜蒌、法半夏、制南星、柴胡、生大黄各10g。7剂。药后背部冷胀明显减轻,大便1天1行。守方去大黄加枳实10g。续服7剂,病证痊愈。按:本例辨证颇有疑惑,背部冷胀,应为寒邪作祟,或阳虚所致,但钟坚老师遵“怪病多因痰作祟”,指出:“背部冷胀是假,痰热是真;背乃胸中之府,痰浊痹阻于胸,胸阳不能转运于背,故冷而胀”。故用瓜蒌、黄连、胆南星、法半夏清化热痰,用木香、柴胡、九香虫理气宽胸,大黄泻下通腑,甘草调和诸药,效如桴鼓。2治“成”字,2钟坚老师强调辨治疑难病要做到病因、病位、病性、病势四大要素心中了然。疑难病之因,首推痰饮;病位以五脏为中心;从气之虚实盛衰,升降出入,即可明其病性、病势。以五脏为中心治痰饮,与先贤李中梓所言:“痰有五,饮也有五,而治法因之而变。在脾经者,名曰湿痰;在肺经者,名曰燥痰;在肝经者,名曰风痰;在心经者,名曰热痰;在肾经,名曰寒痰”之论相似。然其遵古而不泥古,开拓而有创新,认为痰饮病多因气化之异常所致。提出:“气行则痰行,气滞则痰滞;气虚则痰生,气火则灼津,煎熬则成痰,气寒则痰凝,痰成则怪病生”。在治疗上,抓住一个“气”字,脾虚痰阻,常以醒脾汤加减补气健脾,利气化痰;肺中燥痰,常以瓜蒌贝母散加减清肃润燥,降气化痰;肝中风痰,常以星香散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疏肝理气,熄风化痰;心中热痰,用柴陷汤加减顺气宽胸,清热化痰;肾中寒痰,用肾气丸合阳和汤加减补肾纳气,温化寒痰。如治朱某,男,26岁。双下肢不能活动3个月。诊为“急性神经根炎”,经治无效。患者自觉双下肢麻木、发痒,阳痿,大便时有失禁,双下肢明显萎缩。舌红、苔白腻,脉缓无力。证属脾虚痰阻,风邪在络。治宜健脾化痰,补气强肌,祛风通络。以醒脾汤加减: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蚕砂(包煎)、胆南星、干地龙各10g,木香、砂仁各6g,全蝎(冲服)3g。服14剂后,能扶杖慢行,但仍觉萎软无力,坐久后觉麻木。守方加秦艽、杜仲各10g。续服10剂后,弃杖缓行。继以补气健脾强肌化痰通络之品调治4个月病愈。按:急性神经根炎现代医学认为是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可能为病毒感染后引起的自身免疫性反应,治疗效果不肯定,堪称为“难”病。钟老审症求因,遵“怪病多痰”,“脾主肌肉四肢,气虚则四肢不用”,谨守病机,故用党参、白术、茯苓、蚕砂补气强肌,健脾除湿,直捣生痰之源;又用胆南星、地龙除经络之痰,以全蝎、秦艽祛风,用杜仲强筋,木香、砂仁理气健脾,甘草调和诸药。药后脾健痰除、风去肌强,故“难”病告愈。又治范某,女,63岁。初秋8月,咳嗽、咳痰稠粘,咯之不爽1个月,近周加重。伴咽喉干燥,气喘促,无发热恶寒,纳可,寐差,二便调。舌红、苔黄腻,脉弦。证为肺中燥邪,炼液成痰。治拟清肃润燥,降气化痰。方用贝母瓜蒌散加减:贝母、瓜蒌、茯苓、天花粉、甜葶苈(包煎)、黄芩、桔梗、枳壳各10g,陈皮6g。服药4剂,病愈大半,继服4剂,病愈。按:肺为娇脏,不耐燥邪,燥邪伤津,炼津成痰。故用瓜蒌、贝母、天花粉、茯苓、黄芩清热润燥化痰;肺司呼吸,为气机升降之枢纽,以清肃下降为顺,痰热阻肺,气机不利,变生诸症,故以降气为要,气顺则宣发有常,燥去痰消,用桔梗、陈皮、甜葶苈、枳壳降气。又如治白某,女,50岁。头晕,巅顶为甚,呕吐清水,闭目则止,痛苦不堪,已近10年余。伴神疲体倦,卧床难起。舌淡、苔腻,脉细弱。属厥阴挟痰动风,治宜理气化痰,熄风定眩。拟星香散合半夏白术天麻汤:胆南星、半夏、白术、天麻、茯苓、柴胡、党参各10g,陈皮、木香各6g,吴茱萸3g,生姜30g,丹参15g。7剂。药后诸症大减,呕吐止。守方去生姜、吴茱萸加全虫3g,加减递进14剂,诸证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按:本病巅顶不适为痰在厥阴肝经,扰动肝风而成。遵“气行则痰行”。故用柴胡、陈皮、木香理气,半夏、胆南星、白术、茯苓、吴茱萸化厥阴之痰;天麻、全虫熄肝经之风,初起重用生姜温胃,助吴茱萸化饮;党参补气健运。柴胡在方中既疏肝理气,又引药入肝经。用药主次有分,丝丝入扣,故多年病症能愈。又如治王某,女,65岁。胸闷,心悸不宁,间断阵发12年,近1年诸症频发并心下痞满,咳嗽,痰多黄稠,伴头晕,寐不安,纳差。舌黯、苔黄腻,脉弦。属痰热互结于心。治宜清热化痰,理气宽胸。方用柴胡陷胸汤加减:柴胡、胆南星、黄芩、法半夏、瓜蒌、桔梗、枳实各10g,全虫3g,白参、黄连各6g。7剂。药后咳嗽减轻,痰稀易咯,头晕、胸闷、心悸诸证明显缓解,守方加白术10g,前后加减共服药21剂,诸症消失。按:此痰热结于心下,扰于心则心不宁,滞于肺则咳嗽。守“气行则痰行,气滞则痰滞”之法则。用柴胡、枳实、桔梗理气散结,瓜蒌、法半夏、胆南星、黄芩、黄连清热化痰;白术、白参以补气健脾,绝生痰之源。又如治陈某,男,68岁。喘咳3年。每年入冬,即背冷喘咳,喜暖怕寒,吐痰稀薄,去年以来加重,生活起居受限,胸闷心悸,呼多吸少,纳呆,口渴,寐不安,夜尿5~6次。舌淡胖边有齿印、苔白而少,脉沉。证属肾阳亏虚,寒痰上泛。权以补肾纳气,温化寒痰。方选肾气丸加减:熟地黄、怀山药、山茱萸、茯苓、法半夏、附片、干姜、胆南星、白果各10g,五味子6g,沉香(研末冲)3g。服药5剂后,痰稍少,喘咳短气诸证减轻,余症平稳。守方加肉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