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说明文、议论文阅读记叙文(散文、小说)阅读答题策略•1.生气→嘲笑→后悔→感动(每空1分)2.(1)运用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1分)生动写出“我”在听到民工兄弟坚持要在窗口取钱后的疑惑、埋怨、不耐烦与生气的样子(1分)(2)运用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1分)形象写出“我”有意嘲笑民工兄弟的心理和举动。(1分)3.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心疼丈夫。丈夫因为没钱,为自己买了一大碗面,而他却喝白开水,所以心疼、难受,吃不下面,二是埋怨丈夫。丈夫瞒着她把钱借给别人,而两人连生活费和回家的路费都没有,所以埋怨、生气,吃不下面(答对一个方面 原因可得2分,答对两个方面原因得3分)4.(1)交代“我”默默为民工兄弟买一大碗面后离开的原因,点明主旨(2)议论抒情,升华主题:(3)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4)对民工兄弟的评价和赞美。(写出三点可得满分)5.最令我们感动的人,可以是民工兄弟、“我”或者“女人”,能结合选文说明感动的原因,表达完整、流畅即可。(2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感悟,从“维护爱的尊严”或“献爱心”的角度答题均可。(2分)答案示例:最令我感动的人是民工兄弟,因为他乐于助人,是个在同伴遇到难处会毫不犹豫帮一把的好心人,是个懂得疼老婆、对孩子负责的好男人。(2分)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人人都献出一份爱,我们的世界会更美好。(2分)1.简要概括文中围绕“怀念火柴”写的两个场景。答(1)辛苦粗糙的农人在劳动间隙点烟的场景;(2)夜晚父亲递火、乡亲们接火点烟的场景。2.下面两个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1)有雨后森林的气息,是土地和草木宽厚绵长的呼吸,使得那些即使没有见过森林 的人们,也能随时闻到森林的气息;也有点像母亲用皂角洗过的头发的气味。答: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写出了点燃火柴后松香的味道,如同雨后森林土地和草木散发的气味儿——芬芳、清新、纯粹、
淳厚;和母亲头发的味道比较写出对火柴的喜爱、眷恋之情。(2)这一刻,我的父亲被乡亲们亲切地围着,俨然成了夜晚的中心,成了温暖的中心, 成了这个世界的中心。答: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充分展示了父亲被别人需要的幸福感以及围在他身旁的乡亲们对父亲的尊重和感激。“亲切”二字体现了生活在乡村的父辈们之间宽厚的感情。3.“气势汹汹的汽油和尖锐带毒的化学气息,笼罩了我们的生活,也弥漫在我们的心魂” 这一段是否可以删掉?为什么?(4分)答:不能删除。这一段照应了开头,首尾圆和,使文章结构完整;写出对远离我们的芬芳、清新的土地和草木的怀念,深化了中心。4.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两段的作用。(4分)答:内容上:两个反问,写出了火柴以及以父辈为代表的一种乡村的温情生活。生活中的一种虔诚感在现代文明社会里已经离我们远去的现实,表现了作者深深地怅惘和怀念;加强了语气,深化了文章中心。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开头,言有尽而意无穷,引人深思。精耕细作,重点突破一、概括情节二、概括主旨三、理解标题四、品味词语五、品味句子六、表达方式七、表现手法八、人物形象九、延伸拓展一、概括情节、内容主旨例文《黑发底下》(2015 南宁):[题目]文章以父亲的头发为线索,仿照示例,在空白方框里依序填写相应的内容瞥见白发 掉光头发[变式题]1、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请以“父亲的头发”为线索,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3、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展开叙述的?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旨。【答题公式】①人物
+ 原因
+ 事件②起因
+ 经过
+ 结果【答题格式】1.××人在××时间××地点做××事,有××结果(××人做××事)2.文章通过写××内容,表现了××人物的××品质(性格或精神),抒发了人物(作者)
××的情感。理情文章的脉络3、关于“找线索”的题目。(1)标题;(2)开头;(3)文章反复出现的短语或句子;(4)或以时间为线;或以人物活动为线;或以情感为线;或以事物为线;记叙的顺序1.顺叙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2.倒叙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3.插叙作用:补充衬托,丰富形象,突出中心。标题的含义和作用1.含义:(1)表层含义(2)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2.作用:(4)文眼(提示文章中心)(6)设置悬念(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作为线索(3)表明写作对象(5)修辞(7)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四、品味词语【考试题型】1、体会加点词语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或作用);结合上下文体会加点词语的好处;体会加点词语“××”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
2、加点词语具体在文中指什么?3、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分析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深层含义。4、文段中“××”词语的用意是什么?5、对句子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进行赏析
[答题内容]1、根据语言环境,准确理解词语临时义
[例]现在想想,那时的我真是太聪明了。2、把握词语关涉对象,准确理解词语指代义[例]没能高大的道旁树、没有……没有……,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这是不可取的。二、品味词语3、理顺段落层次关系,准确推断词义或词语的表达效果【答题技巧】弄清词语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1、内容上:点明主旨、升华主题、照应内容、画龙点睛,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等2、结构上:①在文章开头:总领全文,引出下文②在文章中间:承接上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过渡;为后文作铺垫、埋下伏笔③在文章结尾:总结上文、照应开头、前呼后应、发人深思、卒章点题【具体方法】1、没有运用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的字词例《刀爱》:说说下列句中划线的词好在哪里?他们虔诚地砍着,仿佛在精雕细刻着一幅幅令人沉醉的作品。①[答题公式]文中意思
+
写作对象特点
+
强调突出内容【答题格式】××词在文中是××的意思,生动形象地写出(表现)××(人物或事物)的××特点(情感、心理、精神、性格、品质)或强调突出了××②[答题公式]原词意思
+
文中意思【答题格式】××词在文中是××,在文中指××③[答题公式]内容作用
+
结构作用【答题格式】××词在内容上的作用是××;在结构上的作用是××答案:“虔诚”是恭敬而有诚意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梨农们砍树时的细致、用心(认真),表达了梨农们对梨树深深的爱及期望。2、理解词语的修辞作用或: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的字词例《流泪的蓑衣》已经很久了,蓑衣一直挂在那里,落满了灰尘与时光的碎片。它,好像被父亲遗忘了,被无情地挂在了土墙上于是,蓑衣开始在一个下雨的夜里流泪了,它开始回忆起自己辉煌而又辛苦的一生。【答题公式】修辞
+
修辞作用
+
具体内容
+
情感【答题格式】××词在文中是××的意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表现)××(人物或事物)的××特点(情感、心理、精神、性格、品质)或强调突出了××答题技巧:1、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和特殊作用。解题方法:(1)联系文章的主旨、作者的意图来思考。(2)不能局限于语句本身,上牵下连,从周围的语言环境中找答案或开篇点题,扣住题目:或巧妙过渡,承上启下;或前呼后应,铺垫照
应;或总结全文,点明主旨。(3)对语句所涉及的对象、背景和相关情形有所了解。三、品味句子2.记叙文开头句子的作用:(1)开篇点题;(2)总领全文;(3)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记叙文中间句子的作用:(1)单独成段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段末起总结作用。记叙文结尾句子(段)的作用:(1)篇末点题;(2)总结全文,深化中心。(3)首尾呼应;(4)令人深思,给人警醒或留有思考的余地,令人回味无穷。(注:答题时不能只答概念,而是一定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和主题回答。)3、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
中心)4.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1)、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2)、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5.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2)、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气氛;(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5)、突出、深化主题。•6.文段(各种文体)中指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1)、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2)、一般是往前找;(3)、找到之后,将找到的
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7、文章段落语句的主要作用有:(必须从内容、结构两个方面来进行做答)(1)、结构上:承接上文、开启下文、总领下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过渡)、照应前文(开头)首尾呼应。(2)、内容上:开篇点题、抒发情感、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画龙点睛(3)、写法上:气氛渲染、托物言志、以小见大、设置悬念、埋下伏笔、为后文作铺垫、欲扬先抑、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象征、托物言志作用:使表达委婉含蓄、深沉感人.8、记叙文中穿插议论的作用: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画龙点睛.9.修辞方法及表达作用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
,表达了情感。排比:表现了
,抒发了
,增强了语势,加强了感情。反复,夸张:突出了(强调了)
(的情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设问:自问自答,引起读者思考
,使文章有起伏。反问:加强语气,增强语势,表达了
(的情感),使文章有起伏。模式:(1).点明何种表现手法(2).
表现了什么内容(3).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此句运用了……从而生动形象表现了……表达了……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四、品味词语【常见考题】判断选文属于哪种描写方式,并分析其作用【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1、抒情:【答题公式】情感
+ 感染力
+ 共鸣【答题格式】抒发人物的××情感,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四、表达方式2、描写:(环境/景物描写、人物描写、场面描写)(1)环境描写【答题公式】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氛围(心情)
+推动情节发展【答题格式】运用环境描写,交代(写出)故事发生的××环境(时代)背景,渲染××的气息,烘托人物××的心情(情感),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写××作铺垫。例《我的叔叔于勒》: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2)人物描写①肖像(外貌)【答题公式】肖像描写
+ 人物状况
+ 精神品质
+铺垫作用【答题格式】运用××描写,①交代(体现)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生活)状况,②表现出人物的××精神(性格、品质),③为下文写××作铺垫②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答题公式】描写方法
+ 描写情景
+ 人物心理(精神品格)
+ 铺垫作用、【答题格式】运用××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的情景,表达(表现)出人物××心情(心理、情感),表现出人物的××精神品格(品质),为下文写××作铺垫③侧面描写【答题公式】侧面描写+衬托对象特点(突出作者心情、态度)【答题格式】通过侧面描写,侧面表现(烘托,反而衬托)了写作对象××的特点(品质、精神等,(表达了××心情)④细节描写【答题公式】细节描写
+ 交代内容
+ 表现内容+
铺垫作用【答题格式】运用××描写,交代(体现)了××,表现出××精神(性格,品质),为下文写××作铺垫3.议论:承上启下;统领全文;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4.抒情: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5.说明:起补充交代的作用。1.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2.借景(物)抒情:通过描写此景此物抒发感情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4.象征(托物言志):增强文章的表现力5.对比手法:突出事物的特点,表现主题。6.衬托手法:突出主要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7.讽刺手法: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是语言辛辣幽默。8.欲扬先抑:突出所写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9.前后照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六、表现手法【常见考题】1、综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2、××是一个怎样的人?3、××有哪些优秀的品质?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答题公式】①性格
+ 品质 ②行为
+ 性格品质【答题格式】××反映出他××品质,××反映出他××性格,他是一个××的人例《流泪的蓑衣》根据文章内容概括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答案]从父亲听从劝说去陌生的城里生活看出他善解人意;从父亲生活艰辛但从不抱怨,怀念故土但不表露出来看出他感情深沉。父亲是一个勤劳朴实、善解人意、感情深沉的人。七、分析人物形象1、开放性试题注意事项。(1)要关注生活,广泛阅读,开阔视野,不断吸取知识营养。(2)要针对话题,选取适当的角度,具体阐述,避免空泛,“谈”的内容应从原文生发,要中心明确,要表现正确的思想和健康的情感。(3)要根据题意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语言力求简明扼要。2、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八、拓展延伸3.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1)、用第一人称;(2)、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
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
亲身经历。4、评价感悟类评价:“是不是”、“同意不同意”、“好不好”?感悟:结合主旨、个人生活体验,提出对问题的看法。启示:从原文引出;评价表明态度及理由。特别注意是否让举例或结合实际,把题目中所要求的全部答出5.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1)、必须用第一人称;(2)、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二、说明文知识点及解题方法(一)说明文知识点知识点:1.说明文的分类: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2.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3、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等(二).答题技巧。1、说明方法的作用:模式:方法+效果+特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1)分类别:把……分别加以说明,显得条理清楚(2)引用:引用……,突出了……既增强了说服力,也增强了趣味性(3)打比方:生动形象说明了……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4)作诠释:对……进一步解释说明,让读者对……有进一步的认识.(5)举例子:具体说明……的特点,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6)下定义:准确而简明地揭示了……的本质特点,使说明更加严密。(7)作比较:把……和……相互比较,突出强调了……的特点.(8)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9).列图表:具体说明了……特点,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10).摹状貌:具体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显得生动活泼.2、感悟说明语言。修饰性、限制性词语(如:基本上、大约、比较、一般、极个别、、大多数、更、也许、常常、在当时、绝大部分、主要、几乎……)能否删除或替换为什么?答题模式:不能删。因为“…”表示……,删掉后就变成了…这与文意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主要有两种题型:•A、“××”词好在哪里?★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B、“××”词能不能删掉?★答题方式:①不能,用了“××”词,生动地说明了,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
②不能,删掉“××”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三、议论文基础知识及答题技巧(一)议论文知识点(1)论点、论据、论证(2)方法:事实论证、道理论证(3)方式:立论与驳论(二)答题技巧1.确定中心论点的主要方法是:①标题要区分论题和论点②开篇点题③篇末点题(“所以、总之、归根结底”)④概括论据证明的观点。2、论据知识的考查有以下几种类型:①剖析论据。论据替换、论据能否证明类似论点并说明理由,引用这一论据作用等。②补充论据。原则:必须真实;要典型;要能证明论点.③概括论据的内容(规定字数)。格式:人物(事物)+主体特征(发生发展结果)④调换论据的顺序、删除等(往往不能调换,论据的前后肯定有相照应的词语和句子)⑤根据论据概括段落的观点、内容。3、重点考察文章或段落的论证的方法及其作用?举例论证、通过……事例,有力地证明了……•道理论证(引证法):引用……来……,使说理更充分、更深刻.比喻论证:用……来比喻……,把……这一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对比论证:把……和……放在一切比较对照,显得论证严密,说服力强.4、议论文的论证方式:一般有立论、驳论两种。反驳方法有三个:①驳论点②驳论证③驳论据5、议论文的段落作用:结构+内容开头作用:①提出论题或论述的内容,为下文的论述做铺垫②提出论点。结尾作用有:①总结全文,得出或深化论点②发出号召,提出希望、展望。6、议论文语言的最基本特点:准确、严密。常见考点:修饰、限制、强调等词语的严密性、准确性的理解;重要语句含义的理解答题方式:用了“××”词,准确地论证了事物的
特征,从而论证了论点,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与准确性。7、开放性试题:写读后的认识和感受。8、引用小诗、故事的作用:增强趣味性,作为论据来证明论点,若是在开头,还有引出论题(论点)的作用.•爱人之心这是发生在英国的一个真实故事。
有位孤独的老人,无儿无女,又体弱多病。他决定搬到养老院去。老人宣布出售他漂亮的住宅。购买者闻讯蜂拥而至。住宅底价8万英镑,但人们很快就将它炒到了10万英镑。价钱还在不断攀升。老人深陷在沙发里满目忧郁,是的,要不是健康情形不行,他是不会卖掉这栋陪他度过大半生的住宅的。一个衣着朴素的青年来到老人眼前,弯下腰,低声说:“先生,我也好想买这栋住宅,可我只有1万英镑。可是,如果您把住宅卖给我,我保证会让您依旧生活在这里,和我一起喝茶,读报,散步,天天都快快乐乐的——相信我,我会用整颗心来照顾您!”老人颔首微笑,把住宅以1万英镑的价钱卖给了他。
完成梦想,不一定非得要冷酷地厮杀和欺诈,有时只要你拥有一颗爱人之心就可以了。乡村的孩子下午,方老师正津津有味地给中学生们讲课时,他那5岁半的孩子跌跌撞撞地从外面冲进教室来。“爹,快——妈叫你回去收谷,要下雨了。”方老师突然愣住了,望了望窗外,这才发觉天变得黑沉沉的,他脸色沉下来。“你先回去帮你妈收,我——”离下课还有二十多分钟,他心里道:谷子被淋了也罢,可不能耽误这么多孩子的课。方老师打发了儿子后说:“同学们,咱们继续上课,刚才讲到雷锋帮助……”“老师——”方老师话未讲完,班长就站了起来说,“我家也晒谷了,我得赶回去……”“好,你——你走吧。”方老师眉一皱,很不高兴地同意
了。他明白这些农村孩子的家庭情况。班长走后,又有不少学生提出要走,
方老师的话题一次又一次地被打断,他满脸不高兴,却又显得无可奈何,索
性说:“好吧,同学们,天要下雨了,你们谁需要回家帮忙的,可以回去,
剩下的继续上课。”谁知话音刚落,学生们纷纷冲出教室,一会就消失在远
处。方老师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教室里,他的面前只剩下空空的座位。
窗外,一片阴沉沉的天。“哎,农村的孩子……”良久,方老师自言自语地
说,心里感到不是滋味。刮风了,几个豆大的雨点开始砸在窗子上,方老师
也顾不得什么,急忙冲出教室,朝自家的晒谷场跑去。跑到自家晒谷场,方老师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数十个同学在班长的带领下,扫的扫,搬的搬,忙忙碌碌。方老师顿时涌出两行热泪。人的悲哀一位新疆诗人亲眼看见这样一幕悲剧:天山脚下小村庄的一匹漂亮母马,失去了矫健的配偶,村里
人想再找一匹公马,形成一个骏马群落。在失望于一匹匹公马后,人们最终想到了这匹母马的儿子,一匹强壮骠捍浑身无一根杂毛
的白马。但,牧民们清楚,马不近亲交欢,鞭打也不。于是他们
用黑布罩住了两匹马的眼,怀着畸形的心态,将雄健的公马拉到
美丽的母马旁。人们如愿以偿。事后,一位牧人想木已成舟,百
米之外取掉马的眼罩。白马回头看了一眼母马,仰天长啸;母马
也认出白马,顿时扬起两只前蹄,几乎将身体竖起,爆发悲鸣。牧民们猛然惊醒,意识到要发生什么。然而一切都来不及了,白马拼死挣脱了缰绳,向远处的崖边奔去,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热阴极异型紫外线灯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福建事业单位考试教育法规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农艺师考试现象分析及答案
- 往年地理考试题目及答案
- 万唯中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花艺师考试常见知识误区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汽车专用点焊膨胀胶带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中性树脂购买合同标准文本
- 农业职业经理人考试面临的挑战试题及答案
- 园艺师团队合作的最佳实践试题及答案
-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招聘笔试真题2023
- 农村共有住宅房屋买卖协议
- 药学人员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充电站出售转让协议书范文模板
- GB/T 33629-2024风能发电系统雷电防护
- 中建项目质量验收管理手册
- 《断层解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灰尘的旅行》导读课(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 《自然教育》课件-概述与发展
- 奥体中心信息化和数字化平台建设方案
- HXD3型机车主变压器讲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