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银行农村金融改革的新生事物_第1页
村镇银行农村金融改革的新生事物_第2页
村镇银行农村金融改革的新生事物_第3页
村镇银行农村金融改革的新生事物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村镇银行农村金融改革的新生事物

农业和农村金融是中国金融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金融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分散性、波动性、长期性”,农村金融机构“贷富不贷贫,贷大(额)不贷小(额)、贷近(即镇)不贷远(僻远山区农户)”的状况越来越突出,有鉴于此,何广文(2003)提出,农村信贷活动,不能仅仅依靠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要激励和促进更多的商业银行、专业银行、外资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等开展农村信贷活动。村镇银行的诞生,正是农村金融改革背景下的新生事物,也是弥补当前农村金融中介不足所提出的新尝试、新突破。通过对部分试点的调查(刘渝阳,2007),表明目前的村镇银行仍存在着明显的商业化倾向,这一方面是由于在制度设计方面存在问题(李莉莉,2007),另一方面是由于自身的市场定位尚未清晰。本文以现代营销管理学的视角,试图从消费群、产品和企业定位三方面来探讨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目的是寻找适合村镇银行的经营模式并开发适合“三农”的创新型金融产品,这点正是过去研究村镇银行市场定位的学者(邹力宏、姚滢,2008;郭俊,2008)所忽视的。一、农村金融供求分析1.借贷渠道中的人情成本:一种影子成本我国的农村金融需求主体主要有三类:农户、农村企业和农村合作组织。根据农户的金融需求特征,可分为贫困户、温饱型农户和市场型农户;农村企业可分为农村资源型小企业和龙头企业。不同类型的需求主体,其融资目的、渠道以及所面临的风险程度都各不相同。农户既是生活消费个体,也是生产经营单位,既需要生活性借款,又需要生产性借款。生产性借款又分为农业和非农生产借款。农户的信贷体现出消费性支出优先的特点,借款最主要的用途依次是子女教育、购买农资、看病和建房等,分别占到了借款笔数的27.8%、18.5%、15.4%和11.6%。教育和医疗开支具有很大的刚性,同时,农户家庭的内部收支又难以平抑特殊消费带来的开支,因此,农户会选择压缩生产性资金需求,甚至变卖已有的生产性资产。农户的贷款渠道主要是亲友借款,根据成思危(2005)的调查,来自银行、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占31%,来自民间借贷的资金占63.9%;民间借贷资金中的无息借款(亲戚借款)占60%。本文从社会网络角度去定义互助会,认为其是以地缘、业缘、血缘等关系为纽带的,达成约定的契约来集中利用成员资源的互助信用方式总称。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农村企业借款主要用于短期的生产性周转借款,根据中国农村金融需求与城市信用社改革课题组(2007)的调查,用于购买原材料或者半成品的企业占到了52.2%,购买设备和建造厂房占到了所有借款的33.5%,而用于长期性生产投资的却只有大约10%。而债务融资的渠道包括向正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渠道借款,其中亲友借款的比重最大,占38.8%;其次是农村信用社,占37.2%。向农业银行借款的比例为10.40%;向民间金融组织借款的比例为9.60%;向其他正规金融机构借款的比例为4.00%。上述的数据表明,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的生活性贷款和短期生产贷款倾向于亲友贷款,这一方面,是由于正规金融的利率过高、手续繁杂以及贷款门槛过高;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非正规金融具有农户间相对信息对称性的优势。但是,根据王芳(2005)的分析,无息贷款并非零成本贷款,这里面还存在着一种影子成本——人情成本。所谓人情成本一般是指请客送礼、无偿提供劳动或者在对方需要资金时提供无息贷款。这种人情成本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即当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大多数当事人都倾向于节约人情成本,而且收入水平越高,越是偏好于匿名社会(如正规金融机构)。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创新金融产品(如农业保险、助学基金以及医疗保险等)的需求量必定会增加。2.“非正规金融”初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由正规和非正规金融(民间金融)机构组成(如图1)。目前主要服务于农村的正规金融机构有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行的发展战略呈现出城市化的倾向,2005年末,农行贷款余额占所有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14%,大多数贷款贷给国有工商企业,14%贷给乡镇企业,农业贷款只占16%(王敏杰、应丽艳,2007)。农发行的运营资金主要用于粮棉油收购等流动资金的贷款,2007年末,农发行的各项贷款余额为10224亿元,其中粮油贷款余额为7854亿元,占全行各项贷款余额的77%,而全行20779户贷款企业中,粮棉购销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其他贷款客户的比重分别为56%、27%和17%。2005年末,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含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各项贷款余额22008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的10.9%,其中农业贷款占各项贷款余额的比重为45.8%,农户贷款余额占农业贷款余额的比重为79.3%,比2002年末增长88.4%。农村非正规金融通过充分利用社会资本来减少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交易成本保证贷款的进行,但因为民间金融是游离于政府监督外的金融行为,所以仍处于打压和禁止阶段。村镇银行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一方面,要对正规金融机构起到“汤水效应”;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非正规金融的优势(如吸纳内生性金融组织、利用社会资本),做好自身的市场定位,防止银行间业务的重叠及盲目追求优质客户。二、镇银行的市场发展目前农村金融主要有高端市场和中端市场。高端市场基本上由农行和农发行所占领,农村信用社则主要占据中端领域,同时向高端市场拓展,但是鉴于资金有限以及信贷约束,中端市场的贷款需求往往得不到满足,所以目前“贷款难”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低端市场的空白以及中端市场的金融供给不足。由此可见,低端市场的主力以及弥补中端市场供给不足的任务将由村镇银行来承担,当然这只是阶段性的。但是,在村镇银行成立初期,明确的市场定位不仅有助于其在农村地区形成自己的经济区域,也有助于推动各正规金融机构之间形成良性竞争。从目前已运行的22家村镇银行来看(截至2008年2月),主要集中在湖北、甘肃、吉林和四川四个省份。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简称“惠民村行”)是我国首家成立的村镇银行,成立于2007年3月1日,注册资本为200万元。截至2007年5月底,个人存款为394.1万元,贷款余额为144万元,贷款主要投向微小企业占57%,农户的可贷资金占43%。按照规定,小额农户贷款最高不超过2万元,贷款手续较为简单,凭信用即可获得;专业农户和微小企业贷款最高不超过10万元,同时需要信用和担保。贷款期限可分为半年、一年、三年。贷款利率由双方协定(刘渝阳,2007)。惠民村镇银行的贷款制度考虑到农户一般缺乏有效抵押,实施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但是金融供给能力仍有待加强,首先,村镇银行目前主要从事“存、贷、汇”三种业务,中间业务少;其次,在社会认可度、网点分布、联网结算、资金规模、社会关系等方面都远远不如农村信用社,难以形成“规模效应”。通过分析目前农村金融市场的空白以及村镇银行的供给能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为村镇银行定位:消费群、企业以及产品定位。1.几个消费群索求名服务当地微小企业及温饱型和市场型农户的小额贷款需求。2.可访问公司网站“草根银行”、“农民的银行”,扎根农村,贴近农民,发展农业,服务“三农”。3.产品定位包括贷款制度的创新、经营模式的创新和金融产品的设计。加强农村信贷抵押的管理根据农户资金需求时间急、频率高、数额小的特点,充分简化借贷手续,提高借贷效率;采用按旬、按月分期还款模式,降低一次性还款的压力,同时还可根据农户的信用额度和是否有抵押品来选择贷款的利率和期限,积极推行一次抵押、集中授信、余额控制、循环使用的管理方法,如果农户能够做到及时还款或者是提早还款,还应该采取相应的激励机制与之配合;对于微小企业,则要积极探索不同的抵押方法,如将其存货、收费权益等作为抵押担保物,仓单质押贷款、开发支农金融创新产品“信用一证通”,并建立涉农中小企业项目库,制定“一企一策”服务方案。设立监督体系,保证借贷资金的安全性充分发挥村组织及农村合作组织的作用,实现联动经营、联动发展。一是以农村的亲朋好友和邻里之间的人情关系作为农户借贷的信用基础,使借贷双方的信息完全对称,最大限度地降低交易成本;二是把农村社会关系网络作为监督体系有利于保证借贷资金的安全性;三是充分发挥村组织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精英”的作用;四是把农户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在享受资金余缺互补的同时享受到投资回报,让村级组织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群体自己经营、管理,可以较大地降低信用风险。具体模式如下:模式一:银行—自助小组—成员。在这种模式中,银行自己推动和扶持自助小组,直到它们成熟起来。模式二:银行—促推机构—自助小组—成员。在这种模式中,促推机构由NGO和政府机构组建和支持。模式三:银行—NGO小额信贷机构—自助小组—成员。在这种模式中,NGO的作用是促进者和小额信贷金融中介组织,并且将自助小组组成伞型组织,促进大组借贷和使成员更易获得资金。推行农村保险类品种增加消费类和农村保险类信贷品种。消费类信贷品种设计,一要推出农民住、行、用、医疗等方面消费信贷品种;二要针对农民工和其子女到高等院校入学提供农村助学贷款,探索贫困生学费贷款和生活费贷款品种,以扩大生源地助学贷款覆盖面;三要在保证诚信的前提下,根据农民的经济实力,向部分农民发放具有贷记功能的信用卡并给予相应的循环使用信用额度,让他们方便地获得银行小额消费贷款。农村保险类品种的设计,可采用政府与商业保险公司相结合的“混合经营”类品种:首先,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应开发一些成本高、风险大和农民个人无力全部承担的保险产品,承担起补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责任,如提供多风险农作物保险、家畜家禽死亡保险、自然灾害保险等保障服务。其次,商业性保险公司应开发适应市场竞争、农民个人能够支付、有一定盈利空间的保险产品,承担起解决部分“三农”问题的保障责任,比如提供风险农作物保险或者特种养殖保险等保障服务。第三,积极开拓农民医疗救助险种、农村养老保障险、大额贷款人意外险等。三、加大对村委会的扶持力度,强化制度保障村镇银行是农村金融改革过程中的新生事物,也是弥补农村金融中介不足、促进民间金融合法化的新尝试、新突破。金雪军(2008)表示,村镇银行能否盈利,能否可持续经营,一是在于货币是否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这决定了借款人是否有还款能力;二是当地是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