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伯牙鼓琴》教学设计音乐导入播放《高山流水》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自读提示。2.学生自读,师巡视。3.检查初读情况。三、花样朗读晓停顿1.这是一则文言文,读起来比较拗口,但只要注意停顿,就能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来。仔细听老师读,注意老师是如何停顿的,边听边画出停顿记号。2.教师范读。3.课件出示画了停顿记号的课文。4.男女生合作读、师生合作读深化品读,理解文意(一)理解文意1.试说文意2.回顾学法(二)想象画面感悟情怀1.明确人物和行为2.请同学们再次浏览课文,找一找,伯牙是怎么鼓琴的,锺子期又是如何听琴的?3.想象画面(三)体会“知音难觅”1.哎,同学们伯牙在弹琴时所想的事物,他有提前告诉锺子期吗?那子期为什么知道?(伯牙琴艺高超)(子期听懂了)(子期读懂了伯牙的心)是呀,在当时有许多人都曾听到过伯牙美妙的琴声,但伯牙的情怀、志向他们却听不出,唯有谁听出来了?——锺子期。是啊,伯牙精妙的乐曲,只有锺子期能真正听懂,伯牙的心意,只有锺子期能真正理解。不管伯牙的琴声在表达什么,子期——都能听出来,他们是这样的心有灵犀、这样的有默契,伯牙这是遇到了——知音啊!(板书:知音)古诗补充唐代诗人王勃曾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代诗人孟浩然这样说——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北宋诗人欧阳修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清代作家曹雪芹这样说——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3.体会伯牙的心情1同学们,据记载,伯牙子期在一个中秋之夜的雨后因琴声偶遇,因音乐而相知,他们相见恨晚,彻夜长谈,不觉东方发白。(四)痛失知音1.伯牙子期洒泪而别,他们相约第二年八月十六日再相见。春去秋来,当伯牙满怀期待的赶来与子期相见时,万万没有想到,面对的不是朝思暮想的子期的人而是子期冰冷的墓碑。伯牙的做法是?一起读2.质疑“破琴绝弦”3.资料补充伯牙悲痛地跪在子期坟前弹琴时,出现了这的场面——谁来读?“盘膝坐于坟前,挥泪两行,抚琴一操。那些看者,闻琴韵铿锵,鼓掌大笑而散”。面对此情此景,仰天长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尝试背诵谁能依据老师的提示,将这个动人的故事讲出来?难度加大,一起试试(同学们的记性可真好)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伯牙和锺子期的动人故事,他们那真挚情谊令人感动。课下,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00页“资料袋”再次感受伯牙和锺子期深厚的情谊。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孩子理解能力和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较强,对文言文并不陌生,但在读准节奏和理解文意上还是有些许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同时,本文需要学生展开丰富想象,这也是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表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和朋友间的真挚情谊。效果分析整个教学过程,我主要采取朗读感悟的方法,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思考。文章的前半部分,指导学生要读出称赞的语气,读出知音欢聚的那份融洽与欢乐;文章的后半部分,指导学生带着对伯牙寂寞、孤独,绝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的理解有感情朗读。教学中,我进行了必要的拓展延伸,如补充知音的相关诗句、补充伯牙绝弦的相关资料,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到知音难觅。但不足之处是对于“知音”拓展的较少,需要继续完善。整堂课来说,学生们回答问题积极踊跃,课堂氛围好,但有些问题对学生来说有些难度,在教学中有些不太好。教材分析 《伯牙鼓琴》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文言文两则》中的一则。本文是一篇文言文,行文简洁,流畅,讲述了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是东方文化的瑰宝。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伯牙鼓琴所喻示的正是一种真知音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测评练习1.给下列生字组词。巍()弦()轴()锦()曝()矣()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填序号)(1)《伯牙鼓琴》写的是伯牙和()互为知音,在()死后,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的故事。后人常用“()”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A.高山流水B.锺子期3.摘抄文中令你印象深刻的句子,并读一读。4.拓展:搜集描写友情的古诗词。《伯牙鼓琴》教学反思《伯牙鼓琴》是一篇文言文,我把重点放在文言文语感的初步感知和对故事本身的体味上。这篇课文说它不难吧,的确不难,只有77个字。说它难吧,它又很难。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77个字里边讲述了这样一个千古流传,这样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这77个字的背后究竟有多少深厚的人文内涵呀!本文虽是文言,但相对浅显,在教学中可借助注释进行理解,因此理解文意不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本课难点在于理解“知音”,理解伯牙的摔琴之举及此举背后隐喻的涵义——子期一死,伯牙为何摔琴?因为知音难觅,子期的死使伯牙痛感世上再无知音,因此也不必再来鼓琴。阅读这个文本,把重点放在文言语感的初步感知和对故事本身的体味上,通过诵读、体验、对话、联想,走进这场悲剧,理解这个寓言,聆听这声叹息,见证这种寻求,向往这份美好……教学中,我也注重了朗读,文章的前半部分,指导学生要读出称赞的语气,读出知音欢聚的那份融洽与欢乐;文章的后半部分,指导学生带着对伯牙寂寞、孤独,绝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的理解有感情朗读。本课的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泥钢筋合同范本
- 男女婚姻合同范本
- 外窗加装限位器施工方案
- 高中下学期开学季家长会主题课件
- 炎黄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大学物理Ⅱ》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州师范学院《经济学基本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Flash动画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海南大学《纪检监察学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现代工程制图与AUTOCAD》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3.1 歌曲《音阶歌》课件(10张内嵌音频)
- 中医适宜技术-中药热奄包
- 2024年储能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发展趋势展望报告
- 2024-2025学年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青岛版(六三制2024)教学设计合集
-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重耳出亡(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 DL∕T 664-2016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
- 团体标准-电化学储能电站能量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 二年级下册计算小能手带答案
- 2024年临沧市工业产业发展集团限公司招聘2名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2023年3月云南专升本大模考《旅游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 一年级趣味数学几和第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