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附解析(一)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f6fb71d144ddf4b29057cfcb9507130/ef6fb71d144ddf4b29057cfcb95071301.gif)
![初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附解析(一)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f6fb71d144ddf4b29057cfcb9507130/ef6fb71d144ddf4b29057cfcb95071302.gif)
![初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附解析(一)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f6fb71d144ddf4b29057cfcb9507130/ef6fb71d144ddf4b29057cfcb95071303.gif)
![初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附解析(一)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f6fb71d144ddf4b29057cfcb9507130/ef6fb71d144ddf4b29057cfcb95071304.gif)
![初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附解析(一)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f6fb71d144ddf4b29057cfcb9507130/ef6fb71d144ddf4b29057cfcb9507130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附解析(一)一、选择题1.在学校运动会的开幕式上,初一(2)班的同学们敲响了队鼓,他们时而轻击时而重敲,鼓声发生了变化的是()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2.关于噪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噪声监测装置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B.减少噪声的唯一方法就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C.在市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D.道路两边植树,除了可以绿化,还可以控制噪声传播3.如图所示,严寒的冬季,将热水泼向空中,立刻变成冰凌。与此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现象相同的是()A.荷叶上水珠消失 B.山头上浓雾弥漫 C.潮湿的衣服结冰 D.草叶上有霜产生4.对物理量的估测,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功之一。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A.你所在考场温度约45℃B.你所用的新2B铅笔长度约18cmC.中期体育测试中,你跑完1km所用时间约为1min14sD.你步行的速度约是10m/s5.如图,将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玻璃杯中,瓶口出现大量“白气”。小明由此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白气”是干冰凝华形成的水蒸气 B.“白气”干冰升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C.“热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D.“白气”是小水珠,“热气”是水蒸气6.小明对下列光学现象实例进行分析.①小孔成像;②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成像;④投影仪屏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B.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C.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①③④7.关于凸透镜和凹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焦距越小,对光的折光本领就越强B.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焦距越小,对光的发散作用就越小C.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两个焦点,且都是实焦点D.经过凸透镜和凹透镜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8.如图所示,人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观看节目表演时,演员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A.正立、缩小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虚像9.图中的“神舟八号”航天飞船与“天宫一号”空间站实现太空对接成功。对接后的“神舟八号”飞船相对哪一个参照物是静止的()A.月球 B.地球 C.太阳 D.“天宫一号”10.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A.在0~60s内物体一直在运动B.在20~40s内物体的运动速度为5m/sC.物体在0~20s比在40~60s内运动得快D.在0~60s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0m/s二、填空题11.悠扬的笛声是______振动产生的,人们在开会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______处减弱噪声。12.如图所示,桥在湖中的“倒影”是由光的________所形成的________(填“实像”或“虚像”).这些“倒影”看起来比桥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桥反射的光射到水面时,有一部分发生________进入了水中;一只小鸟在深度为8m的平静湖面上空飞过,当小鸟距水面3m时,该“倒影”距小鸟________m,若小鸟往高处飞,则“倒影”大小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3.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家颁给了“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LED)”的三位发明者,在此前,红色、绿色发光二极管已经面世,但直到发明了蓝色发光二极管后,利用发光二极管才能产生白色光源(如图甲所示)。鹦鹉的嘴成红色,翅膀成绿色,若在暗室中,用___________(选填某一单色光)光照射时,嘴仍呈红色,此时翅膀呈___________色。14.2020年7月23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载着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座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在文昌航天基地成功发射升空。火箭发射时,在发射台下有一个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通过水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来吸收巨大的热量,火箭升空瞬间,看到的白色“气团”是水蒸气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从声音的特性分析,“巨大的轰鸣声”是表示声音的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15.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的运动而运动。目前使用的软质隐形眼镜是由甲醛丙烯酸羟乙酯制成的,其中心厚度只有0.05mm。近视眼患者戴的这种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度______0.05m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该眼镜对光线有______作用。16.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木块的长度是______cm。17.站在平静的池塘旁,可看到岸边大树的倒影和水中游的鱼,前者是光的______现象,后者是光的______现象。如图所示,渔夫在叉水中的鱼时,看到的是鱼的______(选填“实像”“虚像”),鱼叉应瞄准______(选填“看到的鱼的方向”、“看到的鱼的上方”或“看到的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18.(1)如图所示是一些小冰块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冰的熔化过程共持续______min;加热至第15min时,物质的状态为______态;(2)如图所示,把铜钱放在碗底B处后加适量水,从A处恰好看到铜钱的像在E处用激光笔从A点向______处用图中字母表示照射,可照亮铜钱;(3)加满水,从A处看到像的位置将______(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19.二维码在现代生活中随处可见。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手机的镜头相当于______镜,二维码图案通过手机镜头成______(填“实”或“虚”)像。20.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运动的s-t图象,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甲的速度为_______m/s;以甲为参照物,乙是的_______(静止/运动);当时间t=_______s时,两车相距8m.三、作图题21.(1)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º角,画出图中该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______;(2)如图所示,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______。四、实验题22.如图所示,某同学用钢尺做探究声音的特性实验,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1)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使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改变钢尺振动的快慢。从实验可观察到.钢尺振动越慢时,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_________。(2)让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同,拨动钢尺,改变钢尺振动的幅度。从实验可观察到.钢尺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响度就越_________。(3)用手握住钢尺,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这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__而产生的。(4)该同学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声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声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_____。该同学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下面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比较好的是_________。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若另一同学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距离响度听不见声音听不见声音听不见声音23.在客流量较大的区域,部分面食店为了减少顾客的就餐等待时间,会把面食的温度控制得恰到好处。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热水与冷水混合后的温度和哪些因素有关,将不同质量、不同温度的水在绝热容器中进行混合,并测出混合后的温度。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实验序号热水的质量m1(克)热水的温度t1(°C)冷水的质量m2(克)冷水的温度t2(°C)混合后的温度t(°C)1106010103523060101047.533080302452440601010505404520030640602004074075200508409040205594060402040(1)分析实验序号1与2与4的数据可知;当热水的温度t1.冷水的温度t2与冷水的质量m2保持不变时,混合后的温度t随热水的质量m1的增大而______;(2)分析实验序号1(或3或8或9)的数据可以得出.当热水的质量m1等于冷水的质量m2时混合后的温度t与热水的温度t1冷水的温度t2满足关系式______;(3)某同学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当热水的质量m1.冷水的质量m2.冷水温度t2保持不变时,混合后的温度t与热水的温度t1成正比。请您分析该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2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因为______;(2)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A的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小明用光屏代替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是虚像;(4)如图乙所示是小梦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她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25.小丽和小红共同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如图所示。小丽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cm。(2)在实验时,小丽用该凸透镜观察小红的眼睛。看到如图中的情形,物距应该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若看到如图中的情形,物距应该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均填字母)A.小于10cmB.大于10cm,且小于20cmC.等于20cmD.大于20cm(3)小丽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应将蜡烛向___________(选填“上”或“下”)调整。(4)小丽完成实验后,小红继续探究,她把两只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如图所示放置,光屏上、两处会得到清晰的___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生活中的光学器件___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用一厚纸板挡住处的蜡烛,则,在光屏___________(选填“”或“”)处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26.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从A点由静止山发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1)实验原理是.______。(2)图中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__。(3)不同实验小组测得的平均速度不同,是因为他们选择的______不同。(4)要测AC段的平均速度,采用了下列两种方法计算.方法1.vAC=;方法vAC=;以上两种方法正确的是方法______(1或2)。(5)小车从A到C运动图象是_____。A.B.C.D.【参考答案】一、选择题B解析.B【详解】他们时而轻击时而重敲,改变了鼓振动的幅度,鼓声的响度发生了变化。故选B。2.D解析.D【详解】A.噪声监测装置只能监测而不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故A错误;B.减少噪声的方法可括不让物体发出噪声、在传播过程中控制或在人耳处控制,故B错误;C.在市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C错误;D.道路两边植树,除了可以绿化,还可以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传播,故D正确。故选D。3.C解析.C【详解】A.将热水泼向空中,立刻变成冰棱,热水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现象。荷叶上水珠消失,液态水变为气态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故B不符合题意;C.潮湿的衣服结冰,是液态水变为固态冰的过程,属于凝固现象,故C符合题意;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后凝华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4.B解析.B【详解】A.人体正常体温为37℃,考场内气温不高于体温,更不可能达到45℃,故A不符合题意;B.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与此差不多,在18cm左右。故B符合题意;C.中学生1km的成绩一般在4min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D.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1m/s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5.C解析.C【详解】干冰放入玻璃杯中,会迅速升华,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使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由于温度降低而液化成小水珠,于是出现了白气。而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的热气是热的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遇冷液体成小水珠形成的,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6.B解析.B【详解】①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②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③放大镜成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④投影仪屏幕上的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观后镜是凸面镜,所以它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综上所述,属于实像的是①④;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⑤;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③④。故选B。7.A解析.A【详解】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会聚能力与焦距大小有关,焦距越小,对光的折光本领就越强,故A正确;B.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发散作用于焦距大小有关,焦距越小,对光的发散作用就越大,故B错误;C.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都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都是虚焦点,故C错误;D.经过凸透镜和凹透镜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会发生改变,故D错误。故选A。8.C解析.C【详解】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看到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所以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因为像成在光屏上,所以为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体经晶状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C。9.D解析.D【详解】神舟八号相对于月球、地球、太阳的位置都在改变,所以神舟八号相对于月球、地球、太阳是运动的。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后,相对于天宫一号的位置不变,保持相对静止。故选D。10.D解析.D【详解】AB.物体内运动的距离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处于静止状态,故AB不符合题意;C.物体在内运动的速度物体在内运动的速度所以物体在比在内运动得慢,故C不符合题意;D.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分析清楚图示图象即可正确解题,难点是从图象中得到相关信息。二、填空题11.空气声源【详解】[1]笛声是笛子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2]人们在开会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2.反射虚像折射6不变【解析】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所成的像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而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以成的像是虚像;光射到水面时,一部分光线发生了反射,另一部分发生了折射而进入水中;所以湖中的“倒影”看起来比建筑物本身“暗”一些.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所以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像到水面的距离相等,所以小鸟距水面3m时,像距水面也是3m,故像与物的距离是6m;据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的特点可知,若小鸟往高处飞,则“倒影”大小不变.故答案为(1).反射(2).虚像(3).折射(4).6(5).不变【点睛】此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特点,知道并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规律是解决该题的关键.13.红色黑【详解】[1][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的,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白色的物质反射所有的光;所以当红光照在鹦鹉身上时,嘴仍然是红色,翅膀呈现黑色。14.汽化液化响度【详解】[1]火箭发射时,高温火焰喷到水中,水受热变成气态,即发生汽化现象。[2]火箭升空时的白色气团是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的。[3]巨大轰鸣声是指声音的响度大。15.大于发散【详解】[1]近视眼患者戴的镜片是凹透镜,凹透镜的边缘厚度要比中间的厚度大,故这种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度大于0.05mm。[2]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解析.大于发散【详解】[1]近视眼患者戴的镜片是凹透镜,凹透镜的边缘厚度要比中间的厚度大,故这种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度大于0.05mm。[2]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16.30【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木块的左端在刻度尺6.00cm位置,右端在刻度尺7.30cm位置,木块的长度为1.30cm。解析.30【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木块的左端在刻度尺6.00cm位置,右端在刻度尺7.30cm位置,木块的长度为1.30cm。17.反射折射虚像看到的鱼的下方【详解】[1]岸边大树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故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2]鱼是在水中的实际物体,是由于光线从水中通过解析.反射折射虚像看到的鱼的下方【详解】[1]岸边大树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故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2]鱼是在水中的实际物体,是由于光线从水中通过空气折射进入了人的眼睛,我们看到水中的鱼,其实看到的是鱼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3][4]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成的像都是虚像,所以渔夫看到水中的鱼也是虚像。由于光的折射,会使水中的物体看起来变浅,所以看到的鱼的高度比实际鱼的位置要高,因此应该瞄准看到的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18.液E变高【详解】(1)[1][2]从图象上看,冰从第5min开始熔化,到第15min完全熔化完,所以熔化过程经历了15min-5min=10min加热至第15min时解析.液E变高【详解】(1)[1][2]从图象上看,冰从第5min开始熔化,到第15min完全熔化完,所以熔化过程经历了15min-5min=10min加热至第15min时冰完全熔化处于液态。(2)[3]据题意可知,把铜钱放在碗底B处后加适量水,从A处恰好看到铜钱的像在E处;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得,他用激光笔从A点向E处射出光束时,光线会原路返回,即可把铜钱照亮。(3)[4]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他看到的铜钱是因为光的折射而形成的变高的虚像;加满水后,由于入射点升高,人眼逆着射来的光线看去,看到像的位置将变高。19.凸透实【详解】[1][2]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手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二维码图案到手机镜头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解析.凸透实【详解】[1][2]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手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二维码图案到手机镜头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0.运动4【详解】[1]由图象知,4s时,甲通过的路程是24m,乙通过的路程是16m,甲的速度v甲==6m/s,v乙==4m/s;[2]因为v甲>v乙,所以,以甲为参照物,解析.运动4【详解】[1]由图象知,4s时,甲通过的路程是24m,乙通过的路程是16m,甲的速度v甲==6m/s,v乙==4m/s;[2]因为v甲>v乙,所以,以甲为参照物,乙是运动的;[3]设t时两车相距8m,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作匀速直线运动,则有v甲t-v乙t=8m,6m/s×t-4m/s×t=8m,t=4s。三、作图题21.【详解】(1)[1]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度,则入射角为60度,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确定反射光线的位置及反射角的大小也为60度,所以作图如下.解析.【详解】(1)[1]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度,则入射角为60度,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确定反射光线的位置及反射角的大小也为60度,所以作图如下.(2)[2]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先过A、B两点分别作镜面的垂线,在镜后面的两垂线上分别取两点A'、B',这两点到镜面的距离分别与A、B两点到镜面的距离相等,连接A'、B',即为物体AB在镜中的像,所以作图如下.四、实验题22.低;大;振动;机械闹钟;B;泡沫塑料>锡箔纸>衣服。【详解】(1)[1]钢尺振动的快慢表示频率大小,振动越慢说明频率越小,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低解析.低;大;振动;机械闹钟;B;泡沫塑料>锡箔纸>衣服。【详解】(1)[1]钢尺振动的快慢表示频率大小,振动越慢说明频率越小,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低;(2)[2]声音的响度是由振幅决定的,钢尺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响度就越大;(3)[3]用手握住钢尺,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这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4)[4]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机械闹钟,因为机械闹钟方便调节,可以持续发声;[5]A方案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听见声音的响度,响度变化不很明显时记录距离变化误差较大,B方案现象明显,误差较小;[6]听不见声音的距离越小,说明材料的隔音效果越好,所以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泡沫塑料>锡箔纸>衣服。23.升高不正确,当热水的质量m1.冷水的质量m2保持不变且冷水温度t2为0时,混合后的温度t与热水的温度t1成正比【详解】(1)[1]通过分析表格中实验序号1与2与4的数据可解析.升高不正确,当热水的质量m1.冷水的质量m2保持不变且冷水温度t2为0时,混合后的温度t与热水的温度t1成正比【详解】(1)[1]通过分析表格中实验序号1与2与4的数据可知.当热水的温度t1.冷水的温度t2与冷水的质量m2保持不变时,混合后的温度t随热水的质量m1的增大而升高。(2)[2]通过分析表格中实验序号1(或3或8或9)的数据可以得出.当热水的质量m1等于冷水的质量m2时混合后的温度t与热水的温度t1冷水的温度t2满足关系式(3)[3]通过分析表格中实验序号5.6.7的数据可知,当热水的质量m1.冷水的质量m2保持不变且冷水温度t2为0时,混合后的温度t与热水的温度t1成正比,所以该同学得到的结论不正确。24.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不变不能多次实验的结论更具有普遍性【详解】(1)[1]因为玻璃板既能让光透过也可以反射光,容易确定像的位置,而平面镜是不透明的,无法确定像的位置,解析.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不变不能多次实验的结论更具有普遍性【详解】(1)[1]因为玻璃板既能让光透过也可以反射光,容易确定像的位置,而平面镜是不透明的,无法确定像的位置,所以选用玻璃板。(2)[2]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蜡烛大小不变,根据物像大小相等,所以像的大小不变。(3)[3]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度高新技术材料研发与供应合同
- 陕西省石泉县高中数学 第一章 计数原理 1.5.1 二项式定理说课稿 北师大版选修2-3
- 房产证抵押借款合同模板详细解析
- 供应商与超市商品销售合同专业版
- 新型能源技术合作开发合同协议
- 体育赛事组织与转播合同
- 考向二 运动学图像-2025年高考物理专题复习课件
- 员工保密及竞业限制合同样本
- 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说课稿必修第一册第4章微专题8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 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课件
- Q/GDW-1738-2012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 2024年高考生物考前信息必刷卷02(全国卷新教材)(含答案与解析)
- JB-T 14509-2023 反渗透海水淡化设备技术规范
- GB/T 14799-2024土工合成材料有效孔径的测定干筛法
- 【药用低密度聚乙烯袋探究4500字(论文)】
- 2024年03月辽宁朝阳市事业单位定向招考聘用退役士兵100人笔试历年(2016-2023年)真题荟萃带答案解析
- 乡镇林长制培训课件
- 茶叶运营方案
- 企业法律顾问方案
- 哈佛大学住房研究联合中心:2024年美国房屋租赁报告
- 光伏电站土建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