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华简编西周时期佚诗辑补
截至2011年,2012年,《清史》(以下简称《清史》)发布了两批注释和记录,并对《清史》的第一部和第二卷进行了分类和出版。幸运的是,它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本文要向大家介绍的,是我们正在进行整理的竹简第三批,共计有六种八篇。六种竹简,有两种是西周时期的佚诗:作于周初的,是类似《周颂》的《周公之琴舞》;作于西周晚期的,是类似《大雅》的《芮良夫毖》(暂名)。有一种是真正的古文《尚书》———《说命》三篇。有一种记汤与伊尹之事的佚书《赤鹄之集汤之屋》,还有一种托名武丁与彭祖的佚书《殷高宗问于三寿》。最后一种记载古代贤臣,拟题为《良臣》。以下逐次作简要说明。一《周公之琴舞》是一种“元”,但未尽事宜,且又有其诗《周公之琴舞》简长45厘米,共17支,第15支上半残失。在第1支背面写有标题《周公之琴舞》(封三∶1、2)。细读简文,可以看出这是一组十分珍贵重要的乐诗,由十篇颂诗构成。简文开首云:周公作多士敬(儆)(毖)(琴)(舞)九絉(遂)。其下有诗一篇,接着,简文说:成王作敬(儆)(毖)(琴)(舞)九絉(遂)。其下有诗九篇。按周初《诗》、《书》所言“多士”,是指朝臣官吏而言。“毖”的意思是戒慎,所谓“多士儆毖”,是周公率领的朝臣儆戒成王,而成王自作的“儆毖”,则是嗣位后对自己的儆戒之词。传世《诗经》的《周颂》里有一篇题为《小毖》,就是这种儆戒的诗。简文在周公“多士儆毖”下面,列诗一篇,冠以“元内(入)启曰”,似乎与“琴舞九遂”不合。大家知道,当时诗歌一个单位常称为一终或一成,而“遂”字《国语·晋语四》注:“终也”,《礼记·月令》注:“犹成也”,“九遂”应该是和九终或九成同义。简文在成王作的“儆毖”下面,正好是有诗九篇,分别冠以“元(意思是第一)内(入)启曰”、“(再字之误)启曰”、“三启曰”以至“九启曰”。笔者以为这种情形并不意味简文周公所作缺失了八篇,因为仔细分析成王作下面的九篇诗句,有的是王的口气,有的却是朝臣的口气。这里试举出在成王作下冠有“元内(入)启曰”的一篇:出在成王作下冠有“元内(入)启曰”的一篇:敬之敬之,天惟显(师),文非易(师)。毋曰高高在上,劯(陟)降其事,卑(俾)蓝(监)在兹。乱曰:讫(遹)我宿夜,不逸敬之,日(就)月(将),(学)其光明。弼寺时其有肩示告余显德之行。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维予小子,不聪敬止。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诗序》说《敬之》是“群臣进戒嗣王也”,但看诗中“示告余显德之行”等语,“余”肯定为成王自称。与《敬之》相反,冠以“四启曰”的一篇开端说:文文其有家,缶(保)监其有(后),孺子王矣。……“孺子王矣”这句话见于《尚书·立政》,恰好是成王嗣位时周公所说。由此足知这篇诗实际原在周公所作之中。《周公之琴舞》的性质是一种乐章,堪与倍受学者重视的《大武》乐章相比。关注《诗》、《乐》的都知道,《大武》(或称《武》)为武王、周公所作,见于《左传》宣公十二年、《庄子·天下》和《吕氏春秋·古乐》。《礼记·乐记》曾描写其乐舞是“始而北出,再成而灭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国是疆,五成而分周公左、召公右,六成复缀,以崇天子。”王国维先生推断该乐章即《昊天有成命》、《武》、《酌》、《桓》、《赉》、《般》六篇,后来高亨等学者又有不同说法。《周公之琴舞》乃是与之结构相仿的乐诗,以周公还政、成王嗣位为其内容,这不仅是佚诗的发现,也是佚乐的发现。乐本为六经之一,随着春秋以降“礼坏乐崩”,古乐归于衰微。《汉书·艺文志》说:“周衰俱坏,乐尤微眇,以音律为节,又为郑、卫所乱,故无遗法。”到了汉代,就只存留《乐记》,而没有所谓“乐经”了。《周公之琴舞》对于研讨古乐,应该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这一乐诗除《敬之》在《诗经》中被编入《闵予小子之什》外,绝大部分久已佚失,没有任何文献引述,其所以传流到楚地,是很值得思考的。笔者猜想,这可能与周王朝发生的王子朝之乱有关。据《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载,公元前516年,周朝发生变乱,召伯盈逆敬王而逐王子朝,“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氏固、南宫嚚奉周之典籍以奔楚。”像《周公之琴舞》这种专供嗣王即位一类典礼时演奏的乐章,如果说来自王子朝等所携往楚国的典籍之中,是合乎情理的。二对恶王朝臣的谏臣《芮良夫毖》简长44.7厘米,有小部分残断,特别是后半较甚,初步拼缀,暂定为28支简(封三∶3、4)。第1支简背原写有标题“周公之颂诗”,可能是因为与简文内容不合,后又加以刮削,以致字迹模糊,我们也不采用这一标题。与上述《周公之琴舞》相似,《芮良夫毖》也是儆戒性质的“毖”诗,不过它和乐舞无关,乃是刺讥时政的政治诗。简文开首,已经把这一点讲得很清楚:周邦聚(骤)有(祸),寇戎方晋(臻),厥辟、(御)事,各縈(营)其身,恒静(争)于(富),莫(治)庶难,莫恤邦之不宁,内(芮)良夫乃作(毖)再夂(终)。“再终”意即两篇,简文确分作两篇,冠以“曰”和“二启曰”。不过仔细读来,两篇还是互相联系的。如果以之作为一体来看,全诗便至少有180余句,这要比传世《诗经》任何《雅》、《颂》都更长些。芮良夫是厉王时的大臣,以芮国(在今陕西大荔)诸侯在朝中任职,《国语·周语上》注:“芮良夫,周大夫芮伯也。”他以谏刺厉王的虐政名垂史册,除《周语上》记述他劝阻厉王任用佞臣荣夷公外,《逸周书·芮良夫》是他劝诫执政朝臣的言辞,《诗·大雅·桑柔》据传也是他讽谏厉王的作品。《桑柔》也是长诗,可和《芮良夫毖》对照。《周语上》载,芮良夫反对厉王倚任荣夷公的理由是:夫荣夷公好专利而不知大难。夫利,百物之所生也,而或专之,其害多矣。天地百物皆将取焉,胡可专也?所怒甚多而不备大难,以是教王,王能久乎?《逸周书·芮良夫》也说当时的“执政小子”“道(导)王不若,专利作威,佐乱进祸”,“惟以贪谀为事,不(勤)德以备难”。这正是简文所讲“厥辟(指厉王)、御事(指执政朝臣),各营其身,恒争于富,莫治庶难,莫恤邦之不宁”,其间词语是很相似的。《周语上》还记载: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召穆公虎)告王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芮良夫》也提到:贤智箝口,小人鼓舌,逃害要利,并得厥求,唯曰哀哉。《芮良夫毖》则说:呜呼畏哉,言深于渊,莫之能测。所指都是同样的政治形势。简文还说:敬之(哉)君子,天犹畏(威)矣。敬(哉)君子,(寤)败改(由),龚(恭)天之畏(威),载圣(听)民之(谣)。则是芮良夫对厉王和执政朝臣的期望。简文开首所云厉王时“寇戎方晋(臻)”,也见于诗篇本身。当时的寇患,见于传世文献的只有《后汉书·东夷列传》的“厉王无道,淮夷入寇,王命虢仲征之,不克”,寥寥数语,不足以显示灾难的严重程度。好在近年青铜器铭文的发现和研究,已经将厉王时夷人入侵的过程大致揭露出来。据厉王所作的宗周钟(即钟)及有关的其他铭文,厉王因南方蛮夷作乱,曾自成周出发征讨,所伐有南淮夷英、桐、潏、角、津等国,取得胜利,归途路经在今湖北北部的鄂国,鄂侯还曾“纳醴于王”,谁想不久鄂侯竟然反叛,率夷人入侵,深入周朝腹地。厉王命六师攻伐鄂国,经过一段曲折才得成功。尽管铭文使用不少可能是溢美之词,厉王国事的艰难还是显然易见的,芮良夫对此极度忧虑,是必然的事。三《楚语》《术令》等文之“和”《说命》简文长约45厘米,有三篇,每篇最后一支简背均有篇题《尃(傅)敚(说)之命》,现分别题为《说命上》、《说命中》和《说命下》(封三∶5~10)。《说命上》共7支,《说命中》共7支,《说命下》则共10支。《说命》是《尚书》的一部分,《书序》云:“高宗梦得说,使百工营求诸野,得诸傅巖,作《说命》三篇。”现在清华简中的《说命》确系三篇,可见《书序》是有依据的。《说命》不在汉初伏生所传的《尚书》之中,孔颖达《尚书正义》所述郑玄讲的孔壁古文《尚书》多于伏生的十六种二十四篇中也没有《说命》,而东晋时梅赜所献孔传本《尚书》里则有三篇《说命》,前人已考定为伪书。与清华简《说命》对照,梅氏献出的《说命》除自先秦文献中摘辑的语句外全然不同。先秦文献曾多次引用《说命》佚文,最重要的是《国语·楚语上》楚灵王时大夫白公子张所说,但没有明引《说命》篇名。不过其间有“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孟子·滕文公上》引而标出“《书》曰”,足以证明《楚语》这些话的来源。看简文,知道白公子张是将《说命》做了概述,没有完全依照原文的次第,试以有关语句对比如下:《楚语上》:“若金,用汝作砺;若津水,用汝作舟;若天旱,用汝作霖雨。启乃心,沃朕心。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若跣不视地,厥足用伤。”简文《说命中》则分别作(依简上先后):若金,用惟汝作砺。启乃心,日沃朕心。若药,如不瞑眩,越疾罔瘳。若天旱,汝作淫雨。若(即津字之讹)水,汝作舟。若詆(抵)不视,用伤。《楚语上》只是把这几句串在一起了。《礼记·缁衣》引《兑(说)命》:惟口起羞,惟甲胄起兵,惟衣裳在笥,惟干戈省厥躬。简文《说命中》则作:(且)惟口起戎出好,惟干戈作疾,惟衣胾(载)病,惟干戈生(眚)厥身。《墨子·尚同中》:“是以先王之书《术令》之道曰:‘唯口出好兴戎。’”孙诒让《墨子间诂》已指出《术令》就是《说命》。简文此处与《墨子》所引更为接近。“好”应读为“羞”,均为幽部字,而且“好”字可写作从“丑”的“”,见《说文》,或“”,见《古文四声韵》,“羞”正是从“丑”声的字。不过,《礼记·缁衣》引用的另一段《说命》佚文,以及同书《文王世子》、《学记》引用的几条《说命》语句,则不见于简文,这大概是传本不同的缘故。《墨子》称《说命》为“先王之书”,《楚语》也说是武丁“作书”,都认为《说命》传自商代。看简文,《说命》确实记载了武丁对傅说讲说的大量内容,称之为“命”是非常恰当的。简文《说命上》与中、下两篇体裁有些差异。《说命上》主要是记事,讲述武丁命百工画像,“旬(徇)求敚(说)于邑人”,在傅巖找到正在筑城的傅说。武丁命傅说率军征伐(失)仲,获胜而不行杀戮,称为“赤(赦)(俘)之戎”,于是任傅说为公。《说命上》载有失仲的一次关于杀子的卜辞:(失)仲卜曰:“我其杀之”,“我其已,勿杀”,勿杀是吉。“我其杀之”和“我其已,勿杀”是对卜的,结果以“勿杀”为吉,这种卜辞格式与殷墟甲骨卜辞全然相同。特别是用“其已”一词,在殷墟卜辞多见,值得注意。《说命中》记傅说由傅巖来到商朝的首都殷,“武丁朝于门,内(入)在宗”,以下为武丁对傅说的命辞。《说命下》第1支简缺失,该篇是否与《说命中》连接,不能完全判定,但看其内容包括武丁的言辞七段,每段都冠以“王曰”,这是《说命中》所没有的,还是应该认为篇文自成起讫。《说命下》有一段是武丁追述太戊的功绩:昔在太戊,克渐(训进)五祀,天章之用九德,弗易(训轻)百(姓)。惟时太戊盍(谦)曰:“余不克辟万民,余罔絉(坠)天休,弋(式)惟参(三)德赐我,(吾)乃尃(敷)之百(姓),余惟弗(雍,意为闭塞)天之叚(嘏)命。”按《史记·殷本纪》,商朝太甲之后,国势渐衰,到太戊时复兴,“诸侯归之”,简文武丁的话可与之互相印证。至于“九德”、“三德”,都见于《尚书·皋陶谟》,“三德”又见《洪范》、《吕刑》,也可看出《尚书》各篇间的联系。这里附带说一下,清华简《说命》的出现,和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一辑中刊出的《尹诰》即《咸有一德》一样,确证了传世孔传本为伪书。但要说明的是,这并不表明伪书是毫无价值的。清代程晋芳曾指出:“梅(赜)书虽后起伪作,自是晋人之书,今人于唐宋人文集且宝贵之,况六朝以上乎?其中嘉言正论颇有来历,当与伏书分别观之,未可悉弃也。”他还特别提到孔传本“《说命》三篇有儒家气象”。对于伪书的形成和传流过程,我们还有深入探讨的必要。四汤、汤之屋,夏后《赤鹄之集汤之屋》简长45厘米,共15支,第15支简背写有标题“赤之集汤之屋”(封三∶11、12)。“”字从“咎”声,在见母幽部,读为觉部的“鹄”,韵部对转。简文说:曰故(古)有赤(鹄)集于汤之屋,汤(射?)之,(获)之,乃命小臣曰:“脂(旨)(羹)之,我其享之。”这是说有一只赤鹄栖落在汤的居处之上,汤将它射获,命小臣即伊尹烹煮作羹。“”字就是徐王鼎和庚儿鼎的“”字,应释为“羹”。伊尹曾为小臣,汤举之于庖厨之中,是古时流行的传说。《楚辞·天问》云:“缘鹄饰玉,后帝是飨。”王逸注:“后帝谓殷汤也,言伊尹始仕,因缘烹鹄鸟之羮,修饰玉鼎,以事于汤,汤贤之,遂以为相也。”这种说法与《赤鹄之集汤之屋》有密切的关系。自先秦至汉代,有许多涉及伊尹的故事流行,不少见于子书。在《汉书·艺文志》的《诸子略》里,还著录有《伊尹说》二十七篇,云:“其语浅薄,似依托也。”清代严可均、梁玉绳以为《吕氏春秋》的《本味》即其中的一篇。《赤鹄之集汤之屋》的性质可说与《伊尹说》类似,但成篇年代要早一些。简文引人注目的特点,是有浓厚的巫术色彩。如说汤诅咒伊尹,使他“寝于路,视而不能言”,随后伊尹被称作“巫乌”的鸟拯救,并由之知道“夏后”(桀)身患重病,原因是天帝命“二黄蛇与二白兔居后之寝室之栋”,又“命后土为二(陵)屯,共居后之床下”,从而解救了“夏后”的危难。这些可能与楚人好信巫鬼的习俗有关,是在楚地传流的伊尹传说。五从“铜”到“高”:其大而事“彭祖”《殷高宗问于三寿》简长45厘米,原简共28支(封三∶13、14),现缺失一支半,标题写于第28支简背。简文开首说:高宗观于水之上,参(三)寿与从。字从“邍”字省,在此读为“洹”。《史记·项羽本纪》有“洹水南殷虚上”,简文高宗武丁在“洹水之上”,所处正是商朝晚期的都邑殷。寿,《尚书·召诰》疏:“谓长命”,这里“三寿”指三位长命的老人,简文称之为“少寿”、“中寿”和最老寿的“彭祖”。通读全篇,主要是武丁和彭祖的问答,其间论说都依托于彭祖,事实上是后人假名于彭祖的一篇论议性质的作品。“彭祖”之名,最早见于《国语·郑语》,据称上古祝融之后有八姓,即己、董、彭、秃、妘、曹、斟、羋,其中“彭姓:彭祖、豕韦、诸稽,则商灭之矣”,可知彭祖是彭姓的一族。《大戴礼记·帝系》载有颛顼之后重黎、吴回,据《史记·楚世家》都有“祝融”之号。吴回生陆终,娶鬼方氏之妹:产六子,孕而不粥(育),三年,启其左胁,六人出焉。……其三曰篯,是为彭祖;……其六曰季连,是为羋姓。由此足见彭祖和楚人的祖先季连有一定的关系。楚简《殷高宗问于三寿》托名彭祖,可能不是偶然的。在汉代的《列仙传》里,彭祖是长命的神仙,这种情形在简文中已有雏形,彭祖自称“共(降)在九宅”,目见“成汤代桀”,他至少从商初活到了武丁的时代,无怪乎武丁称他为“高文成祖”了。《殷高宗问于三寿》实质上是一篇表述政治理想与道德范畴的文字。简文假彭祖之口,论说了恙(祥)、义、德、音、(仁)、圣、智、利和叡信之行,所说和战国时各家学说对比,很有自己的特色。例如:衣备(服)(美)而好信,丂(巧)(才)而(哀)(矜),血(卹)远而(谋)新(亲),憙神而(柔)人,寺(是)名曰(仁)。这与儒家强调的“仁”涵义显有不同。六传统观点和传统认为是语《良臣》简长约32.8厘米,共11支,经缀合后并无残缺(封三∶15、16)。简上没有标题,因其内容记述黄帝以至春秋著名君主的良臣,试拟今题。简文通篇连贯书写,中间以粗黑横线分隔成21小段。这21段所记依次是:黄帝,尧、舜、禹,汤,武丁,文王,武王、成王,晋文公,楚成王,楚昭王,齐桓公,吴王光,越王勾践,秦穆公,宋(襄公),鲁哀公,郑桓公,郑定公,子产之师,子产之辅,楚共王。“子产之师”、“子产之辅”两段是“郑定公”段的补充,“楚共王”一段似系后加。总之,黄帝到西周是依时代顺序,春秋时期则系分国编排。值得注意的是,简文所载唐虞到西周时的良臣,不少与《尚书》有关,但一部分人物的活动时代和传统说法显然不同。例如简文说:康(唐即汤)有伊(尹),有伊陟,有臣(扈)。按《书序》云:“汤既胜夏,欲迁夏社,不可,作《夏社》、《疑至》、《臣扈》。”孔颖达《正义》以疑至、臣扈为二臣名,据此臣扈为汤臣,合于简文。至于伊陟,系伊尹之子,与臣扈同朝也是可能的。《汉书·古今人表》正以伊陟、臣扈并列,说臣扈“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出租车司机用工合同范本
- 2025商铺租赁合同简单的范本
- 全新清算协议合同-二零二五年度清算与债务重组3篇
- 2025年度全新合同:人工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研发与推广协议3篇
- 2025年度环保设备安装与环保技术咨询合同3篇
- 2025年度农村房屋改造装修与农村光伏发电项目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出国工人劳务输出与职业规划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渔业养鱼设备共享合作协议3篇
- 2025年度农业科技赊销合作协议3篇
- 2025年度水上安全事故处理与救援合作协议3篇
- 《雁门太守行》课件
- 低血糖休克护理业务学习
- 农村养牛合作合同范本
- 天一大联考海南省2025届高一上数学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期末家长会(课件)小学生主题班会
- 9 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 数字政府建设课件
- 2025届江西省景德镇市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小学美术桂美版三年级上册《第8课画身边的小物件》省级名师授课教案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A001
- 光电子技术(第二版)全套课件电子教案板
-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考点提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