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治疗偏头痛药物频率分析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头痛,其特点是间歇性头痛发作和自发功能障碍。中医称之为头风、偏头风。2010年《中国头痛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原发性头痛发病率为23.8%,其中偏头痛为9.3%。现代医学常采用曲普坦类药物特异性治疗,但易产生依赖,甚至导致心肌梗死和卒中,且价格昂贵,难以普及应用。中医药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显著,但目前多为临床报道或经验总结,缺少采用数理技术对相关处方隐含信息进行挖掘。笔者收集研究近10年(2001~2010年)关于治疗偏头痛的文献,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处方信息,获取常用药对并进行讨论。1数据和方法1.1文科技期刊和数据库收集2001~2010年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医学网数据库收录的中医药治疗偏头痛的所有临床研究的文献。1.2数据选择基准1.2.1药代动力学及诊断(1)2001~2010年中医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报道,诊断明确并方药完整;(2)研究内容以中药作为作用点,单用或配合西药或配合其他非药物疗法治疗该病的临床研究。1.2.2文献资料的选择(1)叙述性研究文献、病例复习和回顾性研究、专家意见、评论、个案报道、实验研究等研究类型文献;(2)原始资料诊断不明确者或有外伤、颈椎病、五官科疾病所引起的头痛;(3)重复发表的文献,仅保留发表年限最近的一篇,各数据库中相同的文献仅保留一篇;(4)中药外用或者中药作为对照组;(5)应用注射剂治疗者。1.3方法1.3.1文献检索的情况检索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学网数据库中的文献,检索年限为2001~2010年,检索词为“偏头痛”、“血管性头痛”、“神经性头痛”且检索词位于标题中。1.3.2中医名称的规范化处理对文献中同一药物但是采用了不同的名称者,依照全国统编七版教材《中药学》予以规范,不同炮制方法者均视为同一种药物。1.3.3数据处理2结果2.1文献研究结果2.2聚类分析结果文献中共应用中药155种,其中出现频率在20次以上的36种,所占频率为78.75%(95%CI=73.72%~83.78%),可见用药相对集中。见表1。通过对以上36味中药的聚类分析,获取常用药对10对。菊花配蔓荆子;薄荷配荆芥;白芷配细辛;红花配桃仁;丹参配地龙;钩藤配石决明;全蝎配蜈蚣;白芥子配香附;白术配茯苓;黄芪配葛根。3讨论3.1风药结合救过“风”药,初心血“风为百病之长”,“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风邪常挟寒、湿、热邪自表乘虚侵袭经络,上犯巅顶,使头部气血、经络阻滞不畅,“不通则痛”而致该病。李东垣曰:“高巅之上,唯风可到”。导师胡志强认为,使用风药意义有四:祛风、疏肝、活血通络、止痛。在所得药对中,功能解表祛风的有:菊花配蔓荆子;薄荷配荆芥;白芷配细辛。3.1.1体方面—菊花配蔓荆子:菊花能清肝热、平肝阳,常用治肝阳上亢、肝火上攻及肝经热盛,热极生风之头痛。《本草纲目拾遗》:“专入阳分,治诸风头眩”。蔓荆子偏于清利头目,疏散头面之邪。常用于风邪上攻之偏头痛。《名医别录》:“主风头痛,脑鸣,目泪出。”菊花和蔓荆子配伍,两者皆入肝经,均为解表药,既能疏散外风,清热解表,使外邪自表而解。又能疏肝理气,平抑肝阳,以解内风。《金匮翼》加味四物汤用此平肝祛风清头目,配伍养血调血之药物治疗血虚头痛。3.1.2验证治疗前后疼痛,发热薄荷,功善疏散上焦风热,清头目,利咽喉。《滇南本草》:“上清头目诸风,止头痛,眩晕,发热。”荆芥,长于发表散风,常用于治疗发热头痛。《滇南本草》:“荆芥穗,上清头目诸风,止头痛,明目。”薄荷与荆芥,两者皆入肺经,均可疏散风热,两者配伍,其解表之力更强,使外邪自表而解,以止头痛。皆入肝经,疏肝理气,清利头目,以止痛。3.1.3“主临床”—白芷配细辛:白芷,长于止痛,善入足阳明胃经,多用于阳明经头额痛。《本草纲目》:“治齿痛,眉棱骨痛。”细辛,宣泄瘀滞,上达巅顶,通利九窍,止痛之功颇强。《神农本草经》:“主头痛脑动。”白芷与细辛,一入胃经,为阳明头痛之引经药,一入肾经,为少阴头痛之引经药。且均具解表散寒之功,两者通用,解表之力更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川芎茶调散用上两对药物治疗外感风邪之头痛。3.2治治酸方,活用活药偏头痛的发病与血瘀的关系密切。《临证指南医案》曰:“大凡经主气,络主血,久病血瘀。”《医林改错》曰:“查患头痛者无表证,无里证,无气虚、痰饮等证,忽犯忽好,百方不效,用此方一剂而愈。”在偏头痛的治疗中,活血化瘀药的应用十分普遍,该研究共得出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药对主要有红花配桃仁;丹参配地龙。3.2.1血、血三、药红花,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之功,为治瘀血诸证常用药。《本草汇言》:“红花,破血、行血、和血、调血之药也。”桃仁,入心、肝血分,善泄血滞,祛瘀力强,为治疗多种瘀血阻滞病证的常用药。《神农本草经》:“主瘀血,血闭癥瘕”,两者常相须为用,红花味辛,辛则发散,桃仁味苦,苦则通泄,且皆入血分,活血祛瘀止痛之功更甚。《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用之治疗瘀血头痛。3.2.2息风止张—丹参配地龙:丹参活血之力强,可祛瘀血诸证;善能通行血脉,祛瘀止痛。《日华子本草》:“主头痛,赤眼,热病烦闷。”地龙,能息风止痉,长于通络止痛,用于热极生风及经络阻滞诸证。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云:“病初在经在气,久病入络入血,气血阻痹而头痛者,用虫蚁搜逐血络。”丹参与地龙两者合用,则祛瘀生新之力更强,治疗血脉痹阻,瘀滞不通之头痛效果更佳,且丹参有除烦之功,地龙具定惊之效,两者在活血的同时还能对头痛患者的焦虑状态起到治疗作用。3.3平肝息风药的应用内风是头痛的重要致病因素。内风多责之于肝。《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且肝胆之经在头部的循行范围广泛,故平肝息风药的应用在头痛的治疗中常用。分析所得文献,平肝息风之药对主要有钩藤配石决明;全蝎配蜈蚣。3.3.1清泄肝热,以苦为本钩藤既能清肝热,又能平肝阳,可用于治疗肝火上攻或肝阳上亢之头痛。《本草纲目》:“大人头旋目眩,平肝风,除心热”。石决明,有清泄肝热,潜镇肝阳,利头目之效,为凉肝、镇肝之要药。煅石决明有止痛之功。《医学衷中参西录》指出:“石决明,为凉肝镇肝之要药……为其能凉肝,兼能镇肝,故善治脑中充血作瘀作眩晕,因此证多系肝气、肝火夹血上冲也。”钩藤、石决明两者皆专入肝经,能清热平肝,合用其力更甚。《杂病证治新义》天麻钩藤饮用此治疗肝阳偏亢,肝风上扰之头痛。3.3.2息风利治—全蝎配蜈蚣:全蝎,既能平肝熄风,又搜风通络,止痛之力较强,用治偏正头痛。《本草从新》:“治诸风掉眩,惊痫抽搐,口眼歪斜……厥阴风木之病。”蜈蚣,通达内外,搜风定搐力强,善搜风通络止痛,用治久治不愈之顽固头痛或偏正头痛。全蝎与蜈蚣,两者皆专入肝经,均为息风要药。皆有息风镇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相须为用其效更甚。两者具为虫类药,在息风止痉的同时还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魏氏家藏方》南岳草灵丹用之治疗瘀结痰凝之头痛。3.4对酸质瘤的治疗痰湿是头痛发病的重要因素。气郁痰阻,或脾失健运,运化无力,痰湿内生,阻于脉络,不通则痛而导致头痛。故在头痛的治疗中,理气化痰,健脾除湿显得非常重要。分析文献得出,理气化痰,健脾除湿的药对有白芥子配香附;白术配茯苓。3.4.1消消肝之药,及以郁结之香白芥子,能利气机,通经络,化寒痰,逐水饮,善散“皮里膜外”之痰,有止痛之功。《本草纲目》云:“利气豁痰,除寒暖中,散寒止痛”。香附,主入肝经气分,善散肝气之郁结,味苦疏泄,以平肝气之横逆,为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要药。香附尚有祛瘀之作用。《本草纲目》:“止心腹、肢体、头目、齿耳诸痛。”白芥子与香附配伍,理气化痰,通络止痛,尚有疏肝理气、活血祛瘀之功,《温病条辨》香附旋覆花汤用以治气郁痰结,脉络瘀阻之头痛。3.5治疗典型药头痛可因先天禀赋不足,病后体虚等因素导致的肾精亏虚,或者后天脾胃虚弱,生化乏源,导致气血亏虚,不能上承濡养脑髓,而导致不荣则痛。而通过对所得文献的分析发现,补虚药在头痛的治疗中应用也非常普遍。除上述白术配茯苓这一药对具有补虚的作用外,所得药对还有:黄芪配葛根。黄芪配葛根:黄芪,补气健脾,又能活血、生血,且补气兼有生发之性。葛根,具解肌发表退热之功,长于缓解外邪郁阻,经气不利,筋脉失养所致之项背强痛。《神农本草经》用之“起阴气,升津液,滋筋脉,舒牵引”,以缓经脉拘急,津液不升。黄芪与葛根同用,黄芪补气生血兼具活血,葛根解肌以疏表邪,升发胃阳以鼓津液上承,两者均有升提之功,共用起到濡养上焦之效。《脾胃论》清暑益气汤用此治疗平素气虚又受暑湿之身热头痛。4中医配方数据的应用药对,是临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两味药物的配伍形式,是中药配伍的最小单位。其组成虽然简单,但具备中药配伍的基本特点。而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将隐含在数据中的配伍规律以可以理解的方式进行表述,为核心处方的提取提供技术支持。聚类分析是数据挖掘的常用方法,能在相似的基础上收集数据来分类。中医方剂数据具有模糊性和非线性动态变化的特征,数据挖掘技术尤其善于处理此类非线性复杂体系的数据,可通过分析整体数据,挖掘隐藏的规律。笔者通过对近十年关于中医治疗偏头痛文献的研究,分析得出上述10组药对。通过对这些药对的分析总结,发现在偏头痛的治疗中多选用解表药,活血化瘀药,平肝息风药,理气、化痰、补虚药。而通过药对这种形式可更明显地将头痛治疗中的配伍组方思路体现出来,从而更好地对头痛的发病机制及用药做出总结。当然该研究还存在研究样本偏少、药物剂量及炮制方法对功效的影响不明确、没有涉及证型等方面的不足,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采用Excel2003建立数据库,统计软件采用SPSS17.0,统计方法采用聚类分析。共检出文献398篇,通过全文阅读,按照排除标准,符合纳入标准的共有254篇。3.4.2茯苓、茯苓的联用白术既长于补气以复脾运,又能燥湿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婚姻财产保全与家庭财富增长协议
- 2025年度社区便利店酒水配送与营销支持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学校办学场地租赁与师资培训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银行担保服务协议
- 天津市2025年手房屋买卖协议附带车位使用权及物业管理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甲方委托乙方执行的房屋转租合同协议
- 2025年吉林省白城市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新版
- 二零二五年度餐饮店面租赁合同含品牌形象维护条款
- 2025年度旅行社节庆活动免责责任书
- 二零二五年度生物制药生产设备供货保密协议
-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 矿山工程安全培训课件
- 基于ChatGPT的ESG评级体系实现机制研究
- 2024年精对苯二甲酸市场分析报告
- 成人手术后疼痛评估与护理团体标准
- 2025年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 题型四-二次函数图象与性质综合题
- 春节申遗成功的意义
- 上海市黄浦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一模)
- 子女放弃继承房产协议书
-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合理性、科学性与可行性
- 小学体育课件《立定跳远课件》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