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8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23练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1.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中国对解决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下列措施对实现“碳中和”不具有直接贡献的是()A.推行生活垃圾分类 B.植树造林增加绿色植被C.采取节能低碳生活方式 D.创新CO2转化为碳燃料的技术【答案】A【解析】A项,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有利于回收利用,防止污染,对实现“碳中和”不具有直接贡献,故A选;B项,植树造林增加绿色植被对实现“碳中和”具有直接贡献,故B不选;C项,采取节能低碳生活方式对实现“碳中和”具有直接贡献,故C不选;D项,创新CO2转化为碳燃料的技术对实现“碳中和”具有直接贡献,故D不选;故选A。2.以下非金属氧化物与其引起的环境问题及主要来源对应不正确的是()选项氧化物环境问题主要来源ACO2温室效应化石燃料的燃烧BNO2酸雨工厂废气的排放CCOCO中毒燃料的不完全燃烧DSO2光化学烟雾:Z汽车尾气的排放【答案】D【解析】A项,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有关,主要来源为化石燃料煤的燃烧,故A正确;B项,二氧化氮能形成硝酸型酸雨,主要来源为硝酸工厂废气的排放,故B正确;C项,燃料不完全燃烧生成CO,CO有毒,故C正确;D项,二氧化氮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污染物,而二氧化硫与酸雨形成有关,故D错误。故选D。3.原子利用率=期望产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之比,原子利用率越高对环境污染越小。在下列制备环氧乙烷的反应中,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A.B.C.D.【答案】D【解析】据信息,如果反应物完全变为产物,无其他副产品产生,则原子利用率最高,A、B、C三项反应中都生成了副产品,故原子利用率低。4.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A.将废旧电池埋在地下,防止污染B.对煤进行脱硫处理,减少SO2的排放C.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D.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答案】A【解析】A项,将废旧电池埋在地下,污染水源和土壤;B项,对煤进行脱硫处理,可减少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减少酸雨的形成;C项,垃圾分类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再利用,符合保护环境的措施;D项,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减少污染性气体排放,也能减弱温室效应。故选A。5.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答案】C【解析】燃煤中加入CaO是为了除去煤燃烧生成的SO2,可减少酸雨的形成,但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故选C。6.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资源。为改善空气质量而启动的“蓝天工程”得到了全民的支持。下列措施不利于“蓝天工程”建设的是()A.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污染B.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C.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消除机动车尾气污染D.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速度【答案】D【解析】以环保为主题,是一道融合多个考点的综合题。联系题给的信息“蓝天工程”,再结合选项中的“污染物质”,很容易得出正确结论。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往往忽略“不利于”三个字,而选错答案。7.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环境保护问题已经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下列说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B.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材料C.推广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汽车D.用晶体硅制作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答案】A【解析】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会增加污染物的排放量,故A符合题意;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材料可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故B不符合题意;应用高效洁净的能源代替汽油,可以节约化石能源,降低污染,故C不符合题意;用晶体硅制作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节省能源,降低污染,故D不符合题意。8.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CO2和N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B.大气中的PM2.5会导致雾霾的形成C.NO2和SO2都会导致光化学烟雾的形成D.大气中SO2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答案】B【解析】A项,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不是引起酸雨的污染物,故A错误;B项,大气中的PM2.5会导致雾霾的形成,故B正确;C项,氮的氧化物可导致光化学烟雾发生,而二氧化硫不能形成光化学烟雾,故C错误;D项,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故D错误。故选B。9.垃圾分类是生态文明的进步,也是每个人都能参与的环保方式。下列关于垃圾处理的说法错误的是()A.用过的脏餐巾纸不属于可回收垃圾 B.回收废医用塑料制造餐具C.厨余垃圾经发酵可制成肥料 D.废电池属于有害垃圾【答案】B【解析】A项,用过的脏餐巾纸没有回收的价值,不可回收,故A正确;B项,医用垃圾属于有害垃圾,需要专门处理,不能制造餐具,故B错误;C项,厨余垃圾经发酵技术处理可以变成优质肥料,故C正确;D项,废电池里含有大量的汞、镉、锰、铅等重金属元素,属于有害垃圾,故D正确;故选B。10.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实现污染物“零排放”,下列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利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B.用稀硝酸和铜反应制取Cu(NO3)2C.由反应2SO2+O22SO3制SO3D.向铜和稀硫酸的溶液中加入H2O2制备硫酸铜【答案】D【解析】加热MnO2和浓盐酸制取Cl2,Cl2有毒性,易污染环境,A错误;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Cu(NO3)2,还生成污染性气体NO,B错误;利用SO2与O2反应制取SO3,SO2是污染性气体,C错误;铜与稀硫酸、H2O2反应制备硫酸铜,不产生污染性气体,符合绿色化学理念,D正确。11.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A.将废旧电池埋在地下,防止污染B.对煤进行脱硫处理,减少SO2的排放C.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D.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答案】A【解析】A项,将废旧电池埋在地下,污染水源和土壤;B项,对煤进行脱硫处理,可减少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减少酸雨的形成;C项,垃圾分类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再利用,符合保护环境的措施;D项,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减少污染性气体排放,也能减弱温室效应。故选A。12.“绿色商品”是指对环境无污染的商品,下列属于“绿色商品”的是()A.含磷洗涤剂B.加碘食盐C.聚氯乙烯薄膜D.氟利昂制冷剂【答案】B【解析】A项,含磷洗衣粉中的含有磷元素的物质进入水中时容易形成水华和赤潮现象,会对水体造成污染,故A错误;B项,食用含碘食盐对人体有益,故B正确;C项,废弃聚氯乙烯薄膜会形成白色污染,故C错误;D项,含氟冰箱中的氟利昂进入空气中时会污染环境,导致臭氧空洞,故D错误。故选B。13.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以下反应不符合原子的利用率为100%要求的是()A.乙烯与水反应生成乙醇 B.麦芽糖水解生成葡萄糖C.以苯和溴为原料生产溴苯 D.乙烯聚合生成聚乙烯【答案】C【解析】A.乙烯与水反应生成乙醇是加成反应,原子利用率为100%;B.麦芽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原料分子中的原子全部转化成所需要的产物,原子的利用率为100%;C.苯和溴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原子的利用率不是100%;D.乙烯聚合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反应物全部转化为产物,原料利用率为100%。故选C。1.“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利用 B.垃圾分类中可回收物标志为C.野外焚烧垃圾会产生二噁英等致癌物 D.实验室用完的试剂瓶属于有害垃圾【答案】B【解析】A项,垃圾分类有利于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环境,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A项正确;B项,为其他垃圾标志,B项错误;C项,野外焚烧垃圾会产生二噁英,二噁英是致癌物质,C项正确;D项,实验室用完的试剂瓶属于有害垃圾,应妥善处理,D项正确;故选B。2.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中国对解决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下列措施对实现“碳中和”不具有直接贡献的是()A.推行生活垃圾分类 B.植树造林增加绿色植被C.采取节能低碳生活方式 D.创新CO2转化为碳燃料的技术【答案】A【解析】A项,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有利于回收利用,防止污染,对实现“碳中和”不具有直接贡献,故A选;B项,植树造林增加绿色植被对实现“碳中和”具有直接贡献,故B不选;C项,采取节能低碳生活方式对实现“碳中和”具有直接贡献,故C不选;D项,创新CO2转化为碳燃料的技术对实现“碳中和”具有直接贡献,故D不选;故选A。3.(2021·湖南卷)下列有关湘江流域的治理和生态修复的措施中,没有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定期清淤,疏通河道B.化工企业“三废”处理后,达标排放C.利用微生物降解水域中的有毒有害物质D.河道中的垃圾回收分类后,进行无害化处理【答案】A【解析】A项,定期清淤,疏通河道,保证河流畅通,没有涉及化学变化,A符合题意;B项,工业生产中得到产品的同时常产生废气、废水和废渣(简称“三废”),常涉及化学方法进行处理,如石膏法脱硫、氧化还原法和沉淀法等处理废水,废渣资源回收利用等过程均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B不符合题意;C项,可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废水中有毒有害物质尤其复杂的有机污染物降解为简单的、无害物质,所以微生物法处理废水有新物质的生成,涉及的是化学变化,C不符合题意;D项,河道中的垃圾回收分类,适合焚化处理的垃圾,利用现代焚化炉进行燃烧,消灭各种病原体,把一些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同时可回收热能,用于供热和发电等,此过程涉及化学变化,D不符合题意;故选A。4.(2020·海南卷)化学科学与社会活动密切相关。下述措施应积极推广的是()A.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提高环境友好无残留消毒剂的使用比例B.原料药生产厂通过蒸发与焚烧过程,处理其生产废液C.海边建筑工程施工,就近取海水海沙生产混凝土D.为保证食物的口感与风味,增加食品添加剂使用品种与数量【答案】A【解析】A项,使用环境友好无残留消毒剂,可以减少或杜绝污染,应该积极推广,故A正确;B项,原料药生产厂生产的废液要集体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处理,不能蒸发和焚烧,故B错误;C项,海边建筑工程施工,就近取海水海沙生产混凝土,会造成海洋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故C错误;D项,食品添加剂使用品种与数量都有严格的使用标准,不能随意增加,故D错误;故选A。5.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CO2属于大气污染物B.酸雨是pH小于7的雨水C.CO2、NO2或S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D.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答案】D【解析】常见的大气污染物有:颗粒物、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碳氢化合物等。二氧化碳不属于大气污染物,A错误;酸雨是pH小于5.6的降雨,B错误;酸雨是由氮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引起的,二氧化碳不会引起酸雨,C错误;全球气温变暖的温室效应,城市中的热岛效应,还有海洋中的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等其产生都和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关系,D正确。6.化学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催化还原水制氢比电解水制氢更节能环保、更经济B.CO2、NO2或S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C.将电器垃圾深埋,可减少重金属污染D.向汽油中添加乙醇后,该混合燃料的热值不变【答案】A【解析】A项,光催化还原水制氢和电解水制氢相比,降低能源消耗,所以更节能环保、更经济,故A正确;B项,NO2或S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CO2不会导致酸雨的形成,故B错误;C项,将电器垃圾深埋,能引起重金属污染,故C错误;D项,汽油和乙醇的热值不同,所以向汽油中添加乙醇后,该混合燃料的热值会改变,故D错误;故选A。7.“绿色化学”是人们最近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主要内容之一是指从技术、经济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负作用。下列化学反应符合绿色化学概念的是()A.制CuSO4:Cu+2H2SO4(浓)eq\o(=,\s\up7(△))CuSO4+SO2↑+2H2OB.制CuSO4:2Cu+O2eq\o(=,\s\up7(△))2CuOCuO+H2SO4(稀)=CuSO4+H2OC.制Cu(NO3)2: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D.制Cu(NO3)2:Cu+4HNO3(浓)=Cu(NO3)2+2NO2↑+2H2O【答案】B【解析】思考时注意反应物和产物的物理、化学性质,考虑其是否会带来污染、是否额外消耗能量、是否有腐蚀性、毒性、爆炸危险以及成本等,注意采用对比的方法。在选项A、C、D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有毒且污染环境,硫酸和硝酸的利用率低。而B选项没有气体产物,无污染物排放,硫酸的利用率高。8.下列有关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B.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燃烧和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C.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如何对被污染的环境进行无毒无害的治理D.燃煤烟气脱硫的石灰石-石膏法,可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钙【答案】C【解析】A项,由于空气中存在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当含量过高时易发生酸雨,A正确;B项,化石燃料燃烧和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产生了大气污染物,B正确;C项,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不是对你环境进行无毒无害的治理,C错误;D项,石灰石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氧化钙可以和生成的SO2反应生成亚硫酸钙,亚硫酸钙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钙,达到脱硫的效果,D正确;故选C。9.某工厂排放的酸性废水中含有较多的Cu2+,对农作物和人畜都有害,欲采用化学法除去有害成分,最好是加入下列物质中的()A.食盐、硫酸 B.胆矾、石灰水C.铁粉、生石灰 D.苏打、盐酸【答案】C【解析】铁粉可以把Cu2+还原成单质铜从而回收铜,加入生石灰可以降低废水的酸性。1.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消耗了大量氧气,造成水体缺氧的现象B.工业废气中的SO2可采用石灰法进行脱除C.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因素之一D.用明矾可消除水中Cu2+等重金属离子污染【答案】D【解析】A项,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消耗了大量氧气,造成水体缺氧的现象,A正确;B项,石灰石煅烧得到生石灰,生石灰与SO2反应得到亚硫酸钙,亚硫酸钙在被氧化,从而将SO2脱除,B正确;C项,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可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故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因素之一,C正确;D项,明矾溶于水可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的不溶性杂质,沉降下来,达到净水的目的,但不能消除水中Cu2+等重金属离子污染,D错误;故选D。2.绿色化学的核心理念是从化工生产的源头消除或减少污染,提高原子利用率。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A.用乙烯代替乙烷制氯乙烷B.用过氧化氢代替浓硫酸作氧化剂C.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液体代替苯做溶剂D.用浓硝酸代替稀硝酸生产硝酸铜【答案】D【解析】A项,用乙烯代替乙烷制氯乙烷,无其他物质生成,原子利用率100%,符合绿色化学;B项,过氧化氢做氧化剂被还原为水,属于无污染的绿色氧化剂,浓硫酸作氧化剂被还原生成污染气体二氧化硫,用过氧化氢代替浓硫酸作氧化剂符合绿色化学;C项,苯有毒污染环境,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液体代替苯做溶剂,可减少环境污染,符合绿色化学;D项,浓硝酸和稀硝酸与铜反应都会生成污染性气体氮氧化物,用浓硝酸代替稀硝酸生产硝酸铜不能避免污染气体的排放,不符合绿色化学。3.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通过科技助力“碳中和”,体现绿色环保理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冬奥会火炬“飞扬”采用碳纤维与树脂复合材料,对比传统金属材质,碳纤维密度小、强度高B.冬奥会火炬用加入金属盐类的氢气为燃料,火焰并非淡蓝色是由于金属盐类的焰色反应,焰色反应属于化学变化C.冬奥会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代替氟利昂等制冷剂,具备环保节能、来源广泛、安全无毒等优点D.冬奥会颁奖花束所用的编织材料是以羊毛为原料的绒线,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答案】B【解析】A项,碳纤维与树脂复合材料,具有密度小、强度高的特点,故A正确;B项,某些金属元素灼烧会发出颜色,焰色反应属于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故B错误;C项,氟利昂会破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9-2024历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宁夏警官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9-2024历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威海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17丙肝培训课件
- 918小学生教育课件
- 小学春季学期开学安全教育
- 清新水彩模板
- 母亲节节日献礼关注母亲需求感恩母亲无私奉献课件
- 药学处方审核培训
- 2024版滴灌购销合同滴灌合同
- TD/T 1057-2020 国土调查数据库标准(正式版)
- 【含答案】高处安装、维护、拆除理论考试200题
- 太极拳文化与养生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宁波财经学院
- 2024年开封大学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个人价值倾向测试题附有答案
- (2023)四年级科学质量监测试题
- 自然常数e的意义与计算
- 糖尿病眼部护理课件
- (课件)文题5【乡情】
- 如何培养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交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